1981年3月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花香水色与人亲
——拉合尔印象
顾子欣
我曾几次访问巴基斯坦。每当巴基斯坦朋友谈起他们的祖国时,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拉合尔最美,拉合尔是巴基斯坦的骄傲。
拉合尔素有花园城市之称,街头巷尾,处处鸟语花香,色彩缤纷,整个城市就象一座妩媚芬芳的大花园。那古老的城堡、雄伟的清真寺,同哥特式、维多利亚式的建筑搭配得错落有致,相映成趣。大街上,小汽车风驰电掣地驶过,同时却又有涂着彩绘的马车和古色古香的骆驼车。那骆驼虽然身居闹市,却泰然自若,慢条斯理地挪动着脚步。
据传拉合尔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它地处物产丰饶的旁遮普省,自古以来,人才荟萃,是巴基斯坦文化艺术的中心。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你都能找到丰富的文化遗迹;在行吟诗人的琴弦上,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
你一到拉合尔,当地朋友准会先带你去参观拉合尔城堡。其实,这是莫卧儿王朝时期的一座古王宫,经过几百年风雨侵蚀和刀兵之灾,许多辉煌的建筑现已湮没,无复辨认了;但也仍有不少宫馆苑囿,一直保存到现在。其中有国王的朝觐台,是一座高高的大理石台。当年国王坐在台上,透过镂空的大理石屏风,可以瞥见台下匐伏在地、战战兢兢的臣民。他们多半是来向国王告状伸冤的,案件由国王亲自审理,生死祸福,全凭国王的一时喜怒,当场判决。
城堡中的画廊也是稀有的文物。在画廊的石柱上,是用千万颗绚丽的彩石镶嵌成的图画。画面上有歌舞、狩猎、打马球等情景,也有斗象、斗牛、斗骆驼等场面,人物中既有王公贵族,也有下里巴人。各种形象无不刻画妙肖,呼之欲出。走进画廊,不但能看到数百年前的风俗人情,也可想见莫卧儿帝国兴盛时期那种优游嬉戏的生活。
城堡中的另一奇迹是王后居住的镜宫。它的拱形屋顶上镶着无数宝石和玻璃珠子,烛光一照,满室生辉,恍若走进了神话世界。
拉合尔的文物古迹还很多,象巴德沙希清真寺和独立纪念塔,诗人伊克巴尔墓和榴姬陵等等,都是各具特色,值得一游的。就以巴德沙希清真寺来说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可容纳六万人同时做祷告。寺内有个博物馆,里面珍藏着据说是穆罕默德及其弟子们的圣骨,因此在整个阿拉伯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但是,使我印象最深的,却是拉合尔的夏利玛花园。
我国诗人闻捷生前访问拉合尔时,曾写下这样的诗句:
“拉合尔的什么最美?
拉合尔的喷泉最美——
酿成蜜似的甜酒,
喝一口就会沉醉”。
他写的正是夏利玛花园中的景象。
夏利玛花园实在是园艺中的一个奇迹。那园中的奇花异草、亭台楼阁,就已经够吸引人了;更何况那湖上的喷泉,那几百柱水花翻卷、泼翠泻玉似的喷泉。湖面分三部分,象台阶般递次下降,喷泉就在湖面上。由于湖面高低不同,从上望下去,好似江河直泻;从下往上看,又如瀑布飞悬。特别是在夜晚,只见明月游空,水光如练;四周悄无人声,惟闻泉水淙淙,如击珮鸣玉,令人遐想联翩。
正是在这样一个夜晚,我同几位巴基斯坦朋友坐在湖边,谈起拉合尔的历史,畅叙友情。他们告诉我,第一个用文字记载拉合尔历史的,不是别人,正是中国唐代的高僧玄奘。确实,拉合尔导游说明上的第一句话就写着:“公元七世纪,中国大旅行家玄奘在其著作中写到了拉合尔,这是历史上关于这个城市的最早的记载。”朋友们还谈到,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久怀向往之情,他们都记得先知穆罕默德在可兰经中所讲的话:“你要寻求知识,就该不辞万里,去到中国。”巴基斯坦的诗哲伊克巴尔也曾在他的诗歌中,热切地呼唤过住在喜马拉雅山那边的中国兄弟。而在近代历史上,中巴两国人民在共同的斗争中相互支援,友谊纽带更加紧密了。
喷泉在月下哗哗地流着。拉合尔的花香水色,引人遐想,使人沉醉。我知道巴基斯坦是一个禁酒的穆斯林国家,便对朋友们说:“这清澈的泉水,胜似玉露琼浆,就让我们用这泉水来祝福中巴两国人民的永恒的美好的友谊吧!”朋友们听了我的话,都笑起来。笑声飘过湖面,和那欢快的泉水声融合在一起了……。


第7版()
专栏:

美国黑人女英雄哈丽特·塔布曼
马兆政
哈丽特·塔布曼是位身材矮小的黑人妇女。结实的筋肉、突出的下唇以及略带阴郁和愠色的眼神,都表露出她那异于常人的坚毅品格。她被后人称为“美国的贞德”,可是这位英雄在美国历史上的杰出作用,却长期得不到承认。
哈丽特·塔布曼成长于十九世纪,美国人民反对黑奴制的伟大革命时代。
她从童年起,就被投到奴隶的劳役中。五、六岁时,她被主人赁出去侍奉白人小姐,稍大一点就到棉田、林场去承担一个成年男子的劳动。一次因为反抗监工对一个逃奴的惩罚,她被监工用两磅重的砝码击中了头骨。从此,那奴隶的印记刻在头上,仇恨却更深地埋进心底。她受尽折磨,每天要做十八九个小时的苦工。她看到自己的伙伴被主人随意出赁或象商品一样拉到奴隶市场去拍卖。当然,她也耳闻目睹了黑奴到处在反抗、在逃亡、在起义。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起,要求废除黑奴制的群众运动日益高涨。哈丽特·塔布曼就在这个时候挣脱了奴隶主的锁链,逃亡到北方,勇敢地投入了反对南方黑奴制的斗争洪流。
1838年释奴主义者成立了被称为“地下铁道”的游击队组织,依靠群众的掩护,秘密地把黑奴从南方“蓄奴州”送到北方“自由州”。哈丽特便是最著名的游击队员。她甘冒重陷魔掌的危险,先后十九次只身潜回南方,把三百多名同胞护送到“自由之土”。哈丽特虽然不识字,但在长期的斗争中她非常机智勇敢,对往来南北的路线了如指掌。有一次她正睡在一张悬赏一万二千美元取她人头的告示下,待她醒来时人们在读布告,而她却能顺利地脱身。还有一次,她在火车上听到人们正谈论捉拿她的话题,她立刻拿起书来假装用心阅读。身旁的一个人说:“我们要找的那女人不识字,这不会是她。”……
哈丽特·塔布曼参与了震动美国的约翰·布朗起义的策划。布朗对她寄以很大希望,并以十分敬佩的心情亲切地称她为“我们的塔布曼将军”。布朗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种武装反抗黑奴制的英勇尝试,对全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哈丽特成为联邦军中的第一个女兵。这位貌不出众的矮小妇女,却是联邦军中最出色的侦察员、通讯兵兼护士长。她转战前沿,深入敌后,屡建战功。当时波士顿《共和报》报道说:“蒙哥马利上校和他那三百名英姿勃勃的黑人兵士,在一位黑人妇女的带领下,闯进了敌人的地盘,进行了一次大胆而有效的打击,破坏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军用物资,带回将近八百名黑奴和价值数千元的财产,而没有损失一个人和擦破一块皮肤。”战斗的成功完全是哈丽特侦察准确带来的。
哈丽特·塔布曼把反对黑奴制作为她终生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她在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合大声疾呼,宣传反奴隶制的思想。林肯政府的国务卿西沃德与哈丽特是最亲密的老朋友。哈丽特曾经用质朴而深刻的语言,批评林肯总统对南方奴隶主的优柔寡断,尖锐指出取得内战胜利的关键是武装千百万受奴役的黑人。
哈丽特·塔布曼的晚年是凄凉的。她遭到美国政府极不公道的冷遇。尽管她战功卓著,却不得不为一份参战退役的养老金到处奔走。她的要求竟未获准,晚年仅以每月八美元的津贴艰辛地度日。她要兴办黑人福利事业的愿望,未得实现。最后,她以仅有的能力,惨淡经营起一个老弱残收容所——“约翰·布朗之家”。这位女英雄自己,也在收容所里于93岁高龄时凄凄惨惨地度完了余年。(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西蒙娜,欧洲议会女议长
李国桢
近年来,西蒙娜·韦伊的名字蜚声于世,中国人民对她也不陌生。七十年代,她曾来我国访问。去年夏天,邓颖超副委员长访欧期间,曾与西蒙娜亲切会晤和交谈,增进了相互的了解(见上图)。她给中国客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苦难的身世
西蒙娜·韦伊,中等偏高的身材,蓝里透绿的眼睛,炯炯有神,老是若有所思。1927 年,她生于法国尼斯一个犹太人家庭,今年54岁,已是三个儿子的母亲、两个孙子的祖母了。
1977—1978年,法国的宣传机构掀起了一个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各种香烟都必须写明尼古丁的含量;香烟广告必须写上:“吸烟对身体有害……”。这个运动,就是当时的卫生部长西蒙娜发起的。那时,香烟属国家专卖品,政府每年税收的2.5%来自香烟,她敢于触动这一“禁区”,因此无论在巴黎或外省,大街小巷都在谈论西蒙娜。
她是个忙人,甚至在神圣不可侵犯的星期天,她的办公室也是宾客如云。她也是个倔强的人。
倔强的性格,也许同她苦难的身世有关:1944年,她全家被关进奥斯威辛纳粹集中营。这个17岁的女流放犯,眼看着母亲在集中营里死去,父亲和哥哥、姐姐,都在集中营里惨遭杀害。而她,手臂上打着纳粹的死神烙印——五个字的出生注册号码。这意味着,小小的年纪,她已经经受和将要承受多么沉重的苦难啊!但西蒙娜终于死里逃生,于战后回到法国。
“政府中唯一的男人”
1954年,西蒙娜进法国司法部工作,即以干练、勤奋为人称道。1974年11月,在议会关于避孕法和堕胎法的大辩论中,法国人发现了西蒙娜。这位第一个女部长,以她的沉着和严肃、机敏果断和注重实效,吸引着法国的广大选民。她主持下通过的避孕法和堕胎法,解决了历届内阁未敢问津的“重头法案”,这使她获得舆论和各界的广泛支持。当然,有时她也会遇到来自极右方面的疯狂反对甚至辱骂。然而,她勇敢地争辩。她的胆略和克制的态度,博得了人们的赞赏。当时51岁的西蒙娜,人们爱称她是“政府中唯一的男人”。
1978年,在连任卫生部长的第五年里,西蒙娜在群众中的威望已打破了许多政界人物的纪录。法国《费加罗报》曾作过一次民意测验:“请您谈谈,您希望谁起最重要的作用?”被询问者之中的55%,把西蒙娜放在首位,遥遥领先于当时许多赫赫有名的人物。
但西蒙娜经常是清醒和理智的。她对“公众的要求、权力的使用、群众的情绪”了如指掌。在成绩和喝彩面前,她并没有陶醉。她不炫耀自己的成绩,相反,她小心翼翼地完成部长的使命。
在党派之上
为了避免卷入法国党派斗争的漩涡,西蒙娜创造了一个“在党派之上”的突出形象。竞选期间,在电视上她提倡正直,反对冒险。她牺牲自己,支持另外几位候选人。但是,一俟选举结束,人们看见她继续和扩大政治活动。例如,在民主联盟组织的盛大的“植树节”上,在吕松城堡里,她是博得掌声最多的演说者。
1979年,西蒙娜又迈开脚步,迎接新的使命。她带着她那常为人们称道的“永恒的微笑”,登上了欧洲议会议长的座位。
在世界风云变幻、矛盾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协调欧洲议会各国的行动,实非易事。可是,自她当选议长以来,这个组织在不少情况下,是起了积极作用的。
“欧洲议会是欧洲联合的重要象征”,邓颖超副委员长在西蒙娜为她举行的一次宴会上这样指出,同时还对欧洲议会在阿富汗和柬埔寨等重大问题上采取的主持正义的立场表示赞赏。当人们想到这些时,理所当然地又会想到西蒙娜,想到她的贡献。


第7版()
专栏:

“妇女”成了国名
江文
我国清朝小说《镜花缘》中写的那个“女儿国”,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然而,世界上却真的有个国家的名字叫“妇女”。“几内亚”一词,在几内亚民族语言之一的苏苏语中,是“妇女”的意思。它成为国名则有一段传说。
从前,有一位讲法语的航海家来到西非海岸如今的几内亚,遇见一位妇女,问“这是何地?”这位妇女不懂法语,不知道问话的意思,只用苏苏语说了声“几内亚”(妇女)。意思是说她是妇女。但是,这位航海家却认为她说的是这里的地名,于是在他的海图上便记下了“几内亚”。几内亚的国名即由此而来。
如今,几内亚的妇女杂志,封面上的拼音字就是“几内亚——几内亚”,意为《几内亚妇女》。
有一次,我们访问苏苏族集居的卡巴克岛。许多居民看到我们中有位女同志,不断地招手喊:“中国人——几内亚”。我们原来不懂其意,以为是喊中几友谊;后来才知道他们说的是苏苏语,喊的是“中国妇女”。


第7版()
专栏:

景色如画的夏利玛花园建于一六四二年。这座昔日的御苑吸引着无数游人。


第7版()
专栏:

她的歌声象战斗号角
张征东
在非洲,人们对南非女歌唱家米里亚姆·玛克巴怀有特殊的感情,尊敬地称她为“亲爱的非洲大姐”、“热心为非洲服务的艺术家”。这不仅因为她是非洲最著名的歌唱家,还因为她是一位反对南非种族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坚强战士。三十年来,她的足迹遍布非洲大陆和大半个世界,以她那悠扬而富于激情的歌声,热情地歌颂非洲的独立和自由,无情地揭露和鞭挞南非种族主义者。她的歌声象战斗号角,激励着为争取民族解放而奋斗的战士;她的歌声象利剑,使南非种族主义者胆颤心惊。
玛克巴是南非祖鲁族人,1932年生于约翰内斯堡。她天生一副好嗓子,17岁那年就登上了南非歌坛,开始了歌唱家的生涯。六十年代初,她已成为世界歌坛上引人瞩目的明星。然而,她的生活道路是坎坷不平的。她的前夫因反对种族主义被南非当局杀害。她自己也因反对种族主义而于1957年被迫背井离乡。
流亡生活使她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1961年她又回到了非洲,可是南非当局无理吊销了她的护照,使她有家不能归。但是,她并不孤立,许多非洲国家的首脑纷纷向她发出邀请。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首先给她发了坦桑尼亚护照。接着,几内亚、利比里亚、乌干达、阿尔及利亚、苏丹、毛里塔尼亚等12个国家也分别给她发了各自国家的护照。她成了世界上唯一拥有最多护照的妇女。1963年,她应邀参加了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非洲统一组织的第一届首脑会议,是同非洲各国元首一起参加会议的唯一非洲艺术家。她应几内亚总统塞古·杜尔的邀请,1968年4月在科纳克里定居下来。她在几内亚从事广泛的社会活动,还出资为几内亚人民修建了一所妇产医院。
玛克巴从非洲各国的艺术宝库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并加以发展和创造,使她的歌声具有鲜明的非洲特色。她所唱的歌大部分是由她本人或她的女儿填词谱曲的。她能用12种语言演唱。
现在,她的独生女邦吉在她的熏陶下,也成了歌唱家,近年来,母女二人经常到非洲和欧美各国组织专场音乐会,同台演出,深受听众欢迎。(附图片)


第7版()
专栏:异国风情

“你闯入我的生活啦!”
——柏柏尔人独特的婚俗
王苗
那位骑着毛驴行进在尘土飞扬的摩洛哥山路上的柏柏尔人,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旅行者。他头裹白巾,挂着一块方布,表明他是一个渴望结婚的单身汉。他带着装满结婚服的箱子,怀着兴奋而焦急的心情,极力催赶驴子,直奔爱米尔辛高原。柏柏尔人庆祝年节(摩赛姆节)的会场就设在那里。
柏柏尔人习惯于把集市与求婚仪式结合起来。在这里可以公开地求婚、订婚、交换婚约。因此,爱米尔辛以“新娘集市”而闻名。
节日的场地设置在爱米尔辛南部的交叉路口上。宗教、社会活动和集市贸易都集中在圣人西第·穆罕默德·麦尔黑尼的墓地。艾特·哈第杜部落的人把幸福的婚姻归之于这位圣人的赐与。新郎要进入圣坛祈祷,新娘则一边轻声祷告,一边抓一把坟土塞进长袍。
服饰华丽的姑娘们在神殿附近坐下聊天,挑选自己中意的人和被人挑选。她们传统的打扮是:将粉红色的胭脂擦到眉毛上,用黑色眼膏涂眼圈,用深红色胭脂涂面颊;白服上面罩着用该部落喜爱的颜色染成条纹的羊毛披衫。大披肩和饰有闪闪发光的金属片的华丽面纱,将她们美丽动人的面容遮掩,使她们能慎重地挑选意中人,却不被别人发现。
小伙子们与知己朋友一对一对地整天在姑娘中间转来转去,留心着一个个侧影、一双双眼睛和片言只语的声音,并根据许多其他条件,挑选称心的妻子。一旦看到他所中意的姑娘投来深情的一瞥或点头表示同意,小伙子就在朋友的赞许下,停下来同姑娘交谈。
求婚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倘若被选中的姑娘拒不与钟情的小伙子握手而目视别处,就是拒绝的表示。姑娘一旦同意了,就会说出动人的话语:“你闯入我的生活啦!”从此,一对美满姻缘就算结成了,亲友们都来祝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