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3月3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姚依林在全国职工教育工作会议上说
各地一定要把职工教育尽力搞好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指出,加强职工教育是加速实现我国现代化的一项战略性措施。他要求各地一定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尽力搞好。
姚依林3月26日在全国职工教育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了总结报告。他说,现代经济史充分证明,企业职工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生产发展速度的快慢。搞好现代化建设,需要一支有社会主义觉悟、掌握高度科学文化技术水平的职工队伍。因此,加强职工教育,是使我国现代化建设走上投资少,效益比较好,经济稳定增长,人民得到实惠较多的健康发展轨道的一项战略性措施。邓小平同志曾说:“调整是实现现代化必须采取的一项积极措施,培训就是这种积极措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可见,职工教育同经济调整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非常密切。
他说,现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党、政领导班子里,要有一位同志认真负责地把职工教育工作抓起来,还要组织一个能够把各方面力量都调动起来的独立的强有力的专职办事机构,按照“加强领导,统一管理,分工负责,通力协作”的原则,改进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依靠各种社会力量,共同把职工教育搞好。在工作中,要抓得扎实,要有重点,讲求实效,坚决不搞形式主义。
姚依林指出,必须把职工教育纳入国民经济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轮训,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和技术业务知识。他说,领导干部不仅要自己带头,而且要舍得让关键岗位的职工和生产技术骨干优先参加学习。应该充分认识到,在职工教育中能否首先做到这两点,是能否搞好整个职工教育的关键。
姚依林指出,当前,职工教育工作中还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态度要积极,步子要稳妥。既要认识到职工教育的重要性,也要认识到它的长期性。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一哄而起。要从实际出发,承认地区和行业的差别,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二、在发展中一定要注意质量,讲究实效,要逐步向正规化的职工教育发展。各种培训都应有规格要求和考核制度。
三、要广开学路,提倡多种形式办学。除了企事业单位举办外,还要发动业务部门、教育部门、群众团体、普通学校等社会各方面积极办学。要根据各地情况,因地制宜。
四、在当前情况下,要尽可能多搞一点脱产轮训,以取得更大的成效。


第3版()
专栏:群言堂

应该积极推广优生学
北京经济学院 杨清涛
我国有生理缺陷的人是很多的,只是由于长期不重视人口质量,也没做过全国范围的调查统计,所以没有一个精确的数字。我们去年在北京平谷县一个公社进行了痴呆人调查。这个公社位于山区,总人口6,310人,痴呆人口(不包括聋、哑、瞎)占总人口的14.3‰,最多的两个大队痴呆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79.6‰和26.7‰。初步分析,原因之一是遗传因素,不少痴呆人的父母双方或一方是痴呆人。其中一个大队32名痴呆人中,由遗传因素造成的占47%。另一个原因是地方病,如甲状腺肿大比较普遍。解放后,卫生部门尽管进行了积极治疗和预防,1979年卫生院检查,患此病的在这里的一个大队仍然占总人口的10.3%,另一个大队占4.3%,这种病人的后代多是呆小病患者。
在我国一些偏僻山区,还有一种地方性痴呆病,发病率占1—2%,小孩生下来又聋又哑,鼻子下塌,痴呆,却不影响吃饭和生育。在最严重的黑龙江佳木斯地区一个农村,患病率高达12%,整个村庄,竟找不出一个够参军条件和作为会计与拖拉机手培养对象的人。据我国遗传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吴旻教授估计,全国这类人约有二百万。
城区痴呆人的比重,虽较农村略低,但据我们对一个街道的调查,也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这个街道位处市中心地带,面积约一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较高,有一定代表性。这次调查,严格限制在“痴呆”概念之内,一般脑子笨,反应慢,以及聋、哑、残、瞎等都不包括在内,痴呆人口比重仍占1.96‰,在五种社会福利工作对象(孤老、盲人、聋哑、残缺、痴呆)中仅次于孤老或聋哑人。这些人给家庭、社会带来的影响比孤老、聋哑大得多。痴呆人不但要家庭、社会负担全部生活,还需专人看管、照顾,花费很大的社会力量与财富。
这项调查还不包括精神分裂、先天畸型等等患者。据美国1971年调查,生养和抚育一个这样的孩子,要花20万美元,全国有25万这样的人,要花几百亿美元。我国人口五倍于美国,照此推算,全国在这方面花的钱是相当可观的。
针对我国情况,当前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大力宣传优生学。由于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在一些人的脑袋中还有它的位置。“后”,应该从民族来讲,不能说每个家庭,非有后不行。现在很多工业先进国家,都为提高民族素质而
积极提倡优生学。我国有些人说什么:“傻孩子也比没有强”,“傻儿也比慧女好”。这种错误思想对提高民族素质、改善遗传基因是不利的。
广泛宣传优生学知识和孕期卫生知识。例如:早婚、近亲结婚有什么害处,什么年龄生孩子最好等等。从控制人口和优生学两方面来考虑,妇女在25至30岁之间生一个孩子最好。尽量不要在35岁以后生孩子。年龄愈大,生痴呆儿的机会就愈多。据统计,伸舌样痴呆的发病率是:母亲年龄在25到29岁的为1/1,500;30到34岁的为1/800,35到39岁的为1/250,40到44岁的为1/100,45岁以上的为1/60。妇女怀孕期间,特别是头三个月,母亲应注意增强体质,防止风疹、感冒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和滥用药物,避免接触各种毒物、X射线、同位素等。
目前很多国家都有优生保护法令,有的叫“优生法”,有的叫“家庭法”。如美国和它的许多州,都有这方面的立法。日本1948年就制定了“优生法”,明文规定禁止近亲结婚。1960年又颁布“优生保护法”,规定了多达几十种的遗传疾病不准结婚,不准生育。这些国家还就优生保护,机构设置,遗传咨询等做了明确规定。
我国新婚姻法对近亲结婚,也有了明确规定。目前限于条件,我们还不能定出有多少种遗传疾病不能结婚和生育,但建立一些婚前健康检查、交换检查证书以及产前检查、婴幼儿保护制度,还是可以的。


第3版()
专栏: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宋杰,重新建立小儿智能测定门诊和研究工作,为早期发现小儿行为发育迟缓和智能低下情况,建立了一套测定方法。这是宋杰(右)对四岁半的儿童进行一定时限内拼图形的智能测定。
新华社记者 王子瑾 摄


第3版()
专栏:

江苏培训中学人口教育师资
为了适应中学开设人口教育课的需要,江苏省教育学院从1980年以来已举办人口教育师资培训班三期,培训了一百二十余名师资,并力争在短时间内,为全省每个完全中学和中等师范学校培训出一名人口教育教师,使中学的人口教育课普遍开设起来。
该院培训人口教育师资,主要是通过专题讲座,讲述人口理论知识,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要求、措施;以及生育生理的科学知识等。
现在该院人口教育教研室已经编写了一本通俗读物《中学人口教育讲话》,供教师讲课使用,也可供学生阅读。人口教育师资培训教材,也在加紧编写中。俞田


第3版()
专栏:

开阔视野 启迪思维
王书荣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自然的启示》,是我国第一本比较系统地介绍仿生学的优秀科普书籍。它把仿生学的科学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这对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少年和一般科技人员来说,能起到开阔视野、启迪思维的作用。它荣获“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奖”一等奖。
仿生学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性质、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过程的科学,它能将所获得的知识用来改善现有的或创造崭新的机械、仪器、建筑结构和工艺过程。《自然的启示》的作者是多年来从事仿生学研究的科技人员。他结合科学研究,用丰富的资料,反映了近年来仿生学研究的新成就。比如,模仿象鼻虫的视觉特性,研制出一种测量飞机相对地面飞行速度的仪器——地速计,这种装置还可以测量导弹攻击目标的相对速度。模仿苍蝇的楫翅(平衡棒)制成了新型的导航仪器“振动陀螺仪”,已应用在高速飞行的火箭和飞机上。模仿海豚皮肤的特殊结构,制成了“橡胶海豚皮”,包敷在鱼雷表面,可减少水的阻力50%,这种人造海豚皮已用于小型船只,航速有了显著的提高。“机器人”早已从科学幻想变成了现实,目前世界上有成千上万部机器人在工业自动化、宇宙探索、海洋开发和军事技术中显露锋芒,代人进行危险、费力和单调的操作。这本科普读物包含了一些比较深刻的内容,说明作者花费了相当大的功夫。
《自然的启示》在普及仿生学知识的同时,还告诉读者仿生学与工业技术中的“仿制”迥然不同。例如,“鲎眼电视机”一节介绍了1873年硒的光电现象发现后,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电眼”设计。结果电眼只能感觉光,而分辨不清楚图象。于是,人们转而研究人眼结构和视觉过程,并据此设计出第一批新型的“电眼”,在此基础上又发展成现在的电视机。所以,任何有价值的仿生系统,都是根据生物原理进行的科学创造,不是单纯的生物机能的复制品。
翻开《自然的启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耐人寻味的题头图,一组组形象生动的插图,这些图画使机械的、抽象的技术内容,变得生动活泼,使复杂难懂的技术材料变得简明易懂。这在目前的科普书籍中是比较不多见的。
《自然的启示》截取生物的各个不同的剖面,概述了仿生学的内容,每个章节既有内在联系,又各自围绕一个中心,自成起迄。比如,“鸽眼雷达”“气味语言”等章节,就记载了古今中外一些轶闻趣事,用淳朴活泼的语言加以叙述,将科学的原理、有益的启迪交织成一张科学之网,使读者获得了知识。其次,全书善于运用广博的知识,征引了丰富的史料、掌故,增加所述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比如,以海豚救起落水人的故事和海豚相互“交谈”的科学记载,说明海豚的特殊构造和声纳系统;又如记述自古以来的地震情况,列举我国在预防地震中的研究成果,阐明生物地震仪的设计;对苍蝇的特殊器官嗅觉、视觉、平衡器的分析,联系苍蝇和航天事业的相互关系。这些穿插好象随手拈来,却使广大读者扩大眼界,增加知识,使仿生学的知识,更好地为四化服务。
胡家喜


第3版()
专栏:来信

积极做好避孕药物供应
以前不少医药门市部都设“计划生育专柜”,敞开供应药物;卫生部门也组织人送药上门。可现在,我所见到的城镇乡村中的医药门市部里,专柜大都没有了,个别保留的,也是品种不全。
我建议各级领导在认真抓好计划生育的工作中,一定要努力发挥医药卫生部门的积极作用,搞好避孕药物的供应。各级医药卫生部门应发扬“设专柜”、“送上门”的老传统,做到药品充足,品种齐全,大力宣传,任意选用,以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江苏泗洪县 刘邦俭


第3版()
专栏:科学家的故事

来去皆为国事忧
——谈李四光的三次出国回国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向来是激发人们树立崇高理想和志愿,推动人们奋发上进的动力。我国著名科学家李四光,在年轻时代抱定“科学救国”的目标,几经周折,矢志不渝。这里介绍他的三次出国、回国的经历:
第一次出国是在1904年左右,那时李四光还是个少年。他从家乡黄冈县回龙山镇到武昌求学。一路上,他目睹列强逞凶,清廷腐败,百姓遭殃,深感中国贫弱,国耻锥心。他想,西方的“船坚炮利”,无非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因此,他在考入张之洞倡办的高等小学堂以后,发愤读书,努力去掌握新学中的科学课程。按照当时学校章程,凡成绩优秀者,可以保送到美、英、日等国留学。李四光一连几次考试名列前茅,被保送到日本留学。
他先到日本宏文学院,后进大阪工业学校学造船。他天真、固执地认为,自己学好了,回国就可以制造强大的船舰,祖国就可不受洋人欺侮了。这时候,国内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留学生中也分为“维新”和“革命”两派。李四光坚定地站在孙中山革命派一边,并加入了同盟会。按照孙中山先生的谋划,同盟会员的工作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搞政治,准备推翻清朝;一部分则做学问,准备从事经济建设。对这后一部分工作,他主要寄希望于年轻的留学生们。一次在东京开会的时候,孙中山拉着李四光的手说:“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李四光牢记着中山先生的话,留日六年,刻苦用功。他回到武昌,应聘在一所中等工业学校教书,夙兴夜寐,勤勉不辍。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了。湖北军政府成立后,因李四光是同盟会员,又学过理工,推选他当了实业部长。22岁的“李部长”四处奔走,日夜操劳,制定了振兴实业的蓝图。然而,由于这次革命先天不足,不久,便夭折了。李四光的美好计划也随之化为泡影。面对着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狼狈勾结,李四光从长远考虑,想趁年轻时候多学一些科学技术,于是他又到英国留学去了。
在伯明翰大学上完预科,他选学了地质专业。他的好友丁西林对他改学地质表示异议。李四光回答说:“要造船就得有钢铁,要钢铁就得靠采矿。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科学落后,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找矿,将来也不过是给洋人当矿工!”
1919年,李四光经过六年寒窗苦,终于考取了地质学硕士学位。他的老师鲍尔敦教授意欲留他深造,待取得博士学位再回国。李四光诚恳地说:“不,我想把我学到的知识,尽快贡献给我的祖国。”他为了多带回一些知识,又到德、法几个有名的工矿区和阿尔卑斯山进行了一番考察。当他再返回伯明翰大学时,早有电报和书信在等他。电报是印度友人拍来的,聘请他到印度担任工程师,待遇优厚;书信是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寄来的,告诉他国内“民主与科学”运动方兴未艾,欢迎他到北大任教。李四光婉言谢绝了印度朋友的邀请,毅然回国了。
1947年他又一次出国。抗战期间,由于长期颠沛流离和蒋介石对科技人员的轻蔑,李四光被弄得疾病缠身,心绞痛时有发作,科研难以进行。1947年他接到国际地质学会邀请他参加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学会的通知。他想到周恩来同志在重庆曾劝他:为避开国民党的迫害,并考察一番外国科学发展近况,不妨先到国外走走。因此,他趁机同夫人一起到英国去了。1948年夏,他在伦敦国际地质学会上宣读了《新华夏海之起源》的论文,运用地质力学理论阐明我国地质构造,引起国际学者的赞誉。会后,他们夫妇俩到博恩默思海滨休养。他们关注着国内革命战争的进程。当李四光从英国报纸上看到沈阳解放的消息后,便与夫人预订了回国船票,并电嘱南京地质所的同事们:“切切不可远行。”不料,逃往台湾的国民党当局密电它的驻英使馆,要把李四光扣留在国外。李四光从一位老朋友那里得知这个消息,断然决定一个人连夜赶赴普利茅斯港,悄悄乘货船渡海赴法。后来从法国辗转到瑞士边境小城巴塞尔。在那里,他用左手写信,通知妻女会合。全家商定,女儿仍回英国求学,李四光夫妇启程回国。从此,他的爱国抱负,才真正得以实现。
当李四光行将走完一生的曲折道路时,深有感慨地对家属说:“在旧中国,我弄了一身病,谁来管?地质学有什么用?我的一点研究心得能够用来为人民服务,不都是由于党的领导和群众的支持吗?”这是他发自肺腑的结论。
杨世铎


第3版()
专栏:献身四化的人

管天管地又管虫
——记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农村气象员荣凤爱的谈话
我是山东文登县口子公社口子大队土生土长的土气象员,还当庄稼的赤脚医生,管天管地又管虫。
登天离不开第一步
1975年,领导上让我到大队气象哨做管天姑娘。我高兴得象飞上了天。我从县气象站借来了参考资料,边学习边测报。没想到,老天爷不给面子:我报下雨,它却晴天;我报晴天,它偏下雨,一连十几天都出了错。
人们议论开了。有人还编了歌:“气象哨搞预报,刮风下雨不知道,专跟老天唱反调!”妈妈对我说:“你眼没少熬,腿没少跑,人家还说难听的话。自古风云难测,这活不要干了!”
我气得要哭,真想打退堂鼓。回头一想:种地离不开天,烧砖瓦离不开天,出门走亲戚也要问个天晴天雨,你报错了天气,误了人家的事,人家说话会好听吗?我一没气象知识,二没实践经验,一步哪能登天啊?又想:一步登不了天,可是,登天离不开第一步,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我家庭经济困难,没钱买书,就向气象站借书看。有一次,妈妈给我十块钱,叫我买块布料缝制一件衣服。我一口气跑进县城,全部买了气象书。我想:蚕不吃桑不吐丝,我不能衣服漂亮肚里空,书籍就是我的桑叶子。
有了一定的书本知识,要预报准确,还有很多困难。首先是仪器设备不足,这是土气象哨的弱点。可是,土气象哨也有有利条件:可以就地取材。我养了一些对气象敏感的动物,象鱼、鳖、泥鳅、地蜘蛛等等。别看它们不会说话,可它们会动作,会变形,帮了我的大忙。我请有看天经验的老农做顾问,搜集天气谚语三百多条,在实践中加以验证,整理成一个小本本。县气象站的同志也不断教我。开头,我等他们广播了全县天气预报之后,才广播我们公社的。慢慢地,我抢在他们前头预报,短期预报的准确率达到80%以上。
应该有“土”的特点
1976年初冬的一天,我路过机务队,听见队长在发脾气:“不能使上机子,懒了身子!机车是我们工作的武器,怎能随随便便毁坏?”原来,头天夜里气温突然下降,机械手出车在外,没有听见我白天的气象广播,有三台机车晚上没有放水,把水箱冻裂了。队长批评的不是我,但比批评我还要叫我难过。机务队离气象哨不远,为什么我就没有想到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呢?打那以后,逢到收麦或是收秋,凡是预测有雨,我除了广播,还跑到场上告诉场把头,跟他们一块把场收拾好。连哪天刮什么风好扬场,我也要说一声。逢到气温要骤然下降或者有霜冻,我广播完了,还跑到各队报告。
春天霜冻,夏天烂麦子,秋天烂地瓜,汛期水灾,是人们最担心害怕的事。在这关键时刻,我心里比谁都紧张。有年6月中旬以后,老天象被捅破了一样,细雨不断。这正是挥镰割麦的当口,人们都急眼了,夜里望星明,早晨盼日出。我呢,没有睡过一次踏实觉,吃过一顿应时饭。一次又一次地测风向、观云朵,反复查看资料,征求老农的意见,还跟县气象站会商,作出6月24到28号五天无雨的预报,建议在这期间抢收抢打小麦。27号,打场正进入高潮,天气突然转阴,人人提心吊胆。我又根据气压高、湿度不大、地神(即地蜘蛛)没有封窝等等情况,果断地作出“今、明两天无雨”的预报。谁知第二天清早起来一看,满天乌云,还有浓雾。好些人对我说:“你参谋错了,快停止打场吧!要不,下起雨来,就怪你了!”我根据“十雾九晴”、“雾吃云,晒死人”等农谚,仍然做出天晴无雨的预报。一会儿果然云消雾散,烈日当空。全社男女老少齐动手,等到29号连阴雨来到,收打已近尾声,小麦没有遭到霉烂。社员们高兴地把我夸:“气象哨虽小作用大,关键时刻离不开它!”
“虫口夺粮”里有气象学
我们的气象哨,是农科队的一个点,农科队其他同志研究的主要是植物保护、虫口夺粮,这项工作里头有气象学,因此,我们之间建立了亲密的联系。
原先我们也是没有经验。群众责备我们:“害虫来了不知道,害虫多了吓一跳,仓促上阵马后跑,费工费药不见效。”我们决定变被动为主动。春天,麦子刚露芽,我们就天天观测。有一天,我去观测红蜘蛛。刚测完一个点,忽然下起阵雨。雨停后,我去观测其他点,发现红蜘蛛明显减少。我再去观测雨前那个点,也减少了好多。我们明白害虫的消长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就把天气分成晴、阴、下雨、刮风四种类型,在许多点上天天观测、记录、统计。
我们还在房子里养了各种各样的害虫,研究他们的生长规律。一天24小时,每小时观察一次,记录下来。经过38个日日夜夜,我们终于摸到了各种害虫的生长规律,找出防治它们的有效时机和有效方法。
打多少药,才既能灭虫,又能节省费用呢?我们根据害虫和它的天敌(如蚜茧蜂、瓢虫、赤眼蜂)的数量和繁殖速度一一查定。在地里打药的时候,我们感到温度一高,喘不过气,温度一低,就不憋气,终于摸索出了药效与温度的关系。例如使用DDT乳剂,气温在摄氏10至15度,配制200倍的乳液正好。气温超过15度,每超过一度加水5斤,气温在20度以上,每超过一度加水10斤。这样,水兑得多了,药效一样,节省了大笔钱。群众编了歌称赞我们:“利用气象搞测报,打破旧的老套套。科学分析发情报,害虫发生早知道。因地制宜抓防治,省工省药效果高。”
本报记者 刘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