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3月3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实行责任制生产更上一层楼
——记大名县老先进队张郭大队
张郭大队是河北省大名县的一个粮棉丰产、骡马成群、机械齐全的先进队。1979年春季以来,周围的穷队都先后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张郭大队的干部认为,那是穷队的办法,富队用不着,抱着看看再说的态度。有的干部还说:“咱等他们二年,他们也赶不上”。他们没有等到二年,就沉不住气了。邻近的大队实行生产责任制后,产量上的猛。玉皇阁大队过去年年吃统销粮,自从实行了联产计酬责任制,许多社员家粮满仓,多的上万斤,少的也有两三千斤。张郭大队的社员到外村走亲戚,看到人家大囤尖,小囤满,很眼馋。回来生气地对干部说:“咱村富个啥?还没有亲戚家的粮食多哩!”
去年麦季,在同样受灾的情况下,附近实行了责任制的队,社员干劲大,肥施的多,苗管的好,有的没减产,有的减产很少,有的还增了产,而张郭大队一下子减了17万斤。事实使张郭大队的干部受到了教育。他们感到过去实行的按时记工加评议的办法,实际上评不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着“大呼隆”、“一拉平”的弊病,再不加改进,邻近的穷队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超过自己。他们立即召开了干部和社员大会,决定从秋季开始,实行田间管理责任到劳、联产计酬责任制。社员们高兴地说:“早该这样做了!”在麦收前,他们就把责任地段分好,社员积极性高涨,为了争取农时,没等小麦收割就争先恐后地在麦垄里串种了玉米。
张郭大队的干部原来有一个顾虑,怕实行联产计酬产量定高了社员不干,定低了产量下降。经讨论研究,他们认识到只有把集体利益和社员个人利益结合起来,社员才会有积极性。社员有了积极性,产量就不会降下来。因此他们在定产时,都比往年略低一些。实践结果效果很好。这个大队的120亩棉花,前年单产为103斤,去年由78个妇女承包,定产100斤,超产部分奖给社员一半现金。最后亩产达到了184斤,比上年提高81斤。
张郭大队有大中型拖拉机两台,其它机械上百台(件),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实行联产计酬责任制后,已购置的这些农业机械还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也是他们原来担心的一个问题。经过一段摸索,他们体会到,只要在种植和管理上坚持几个统一和对机手也实行责任制,不仅不会影响机械化,而且还能提高工效,降低费用。这个大队对社员承包的土地,坚持统一施底肥、统一耕种、统一浇水、统一打场,总之,凡是能使用机械操作的就统一使用机械,不能使用的就由社员手工操作,既发挥机械的作用,也发挥社员的作用。过去,张郭大队的各类机手,都是按日记工,吃“大锅饭”,结果机手责任心不强,工作效率低,机器经常出毛病。去年夏季以后,他们对各类机手也实行了责任制,调动了机手的积极性。过去一口机井一天只能浇十一二亩,现在提高效率一倍。过去机器坏了,有的修七天才修好,现在由于精心保养,机器很少发生故障,有时出了毛病,很快就修好了。实行责任制以来,仅机井一项,就节约开支九百多元。
本报记者 李荣琨


第2版()
专栏:编后

先进队也要改进生产责任制
河北省大名县张郭大队,在邻近实行生产责任制的穷队生产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注意改进本队的生产责任制,迈开继续前进的步伐,这件事很值得称赞。
张郭大队是个骡马成群、机械齐全的先进队。但是先进队并非一切都先进,比如,这两年来,他们在推行生产责任制方面,就不如邻近的穷队那样重视,结果是,社员的粮食收入还没邻近的穷队多。同样受灾,邻近的穷队增产,张郭大队却减产。这种情况说明,有些先进队的生产条件和集体经济基础虽然比穷队好一些,但是如果不注意清除“左”的影响,纠正长期存在的干活大呼隆一类的情况,就有可能转化为不先进。张郭大队正视了这一点,实行田间管理责任到劳、联产计酬的责任制,因而很快改变局面。社员们反映:“早该这样做了!”张郭大队的变化,显示了联产责任制的生命力,说明了在先进队实行这种责任制,也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不论是先进队还是困难队,都要改进和完善生产责任制。当然,必须照顾当地经验和习惯,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群众迫切要求改进,我们的干部就不要拘泥于老办法;群众认为原来的办法好,也不要硬性去改变。总之,政策要放宽,制度要不断完善,生产才能不断发展,社员收入才能不断增加。


第2版()
专栏:

大力营造薪炭林 解决群众烧柴问题
赵树森
大力营造薪炭林,切实解决群众烧柴问题,是林业工作的当务之急。我们黑龙江省虽然是个多林的省,但林子分布不均,不少农牧县缺柴严重。目前,360万户中有200万户缺烧柴,严重缺柴的100万户。有些地方夏季一天只烧一遍火,两顿吃凉饭;冬季无柴取暖,墙上一层霜,缸里一层冰。不少地方每年用大量劳力、运力搞烧柴,加重了社员群众的负担。肇东县茂兴公社一年搂柴投工达11.6万个,占全公社总劳力的10%,用车工达13,200个,占用全公社大车总工数的五分之一。社员们说,现在是不愁“锅上”的,愁“锅下”的。可见,群众迫切要求帮助他们解决烧柴问题。
发展薪炭林,具有适应性强,生长期短,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是解决一部分农区、林区群众烧柴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从我省组织群众营造薪炭林的实践看,好处很多。
营造薪炭林,有了柴源,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据统计,一些地区乱砍滥伐林木,有一半被群众当作烧柴烧掉了。群众平时烧饭,冬季取暖,都要消耗大量木柴。以煤代木虽好,但运费太高,群众买不起。有了薪炭林,不仅保护了森林,还可以实现农作物秸秆还田,促进粮食和经济作物增产。
有了薪炭林,可增加社员收入。柳条、笤条可以编筐、篓,有的还可出口,既增加群众收入,又支援国家建设。桑条当年就能采桑育蚕,25天收一张蚕茧,卖80元,一年可收两次蚕茧。笤条还能肥地。林地间种农作物,也可增加收入。在薪炭林用地上栽树,乔灌结合,还可生产木材,解决社员盖房和做家具的需要。
有了薪炭林,不再烧饲草,等于增加了草原,可以多养牛、羊。有一亩薪炭林就可以少烧15亩饲草。泰来县好新公社一年烧牧草就达1,500万斤,等于7万亩草原的产量。每户烧草量,可养羊八只,牛两头。这个公社造了薪炭林以后,不仅节约了牧草,增加了载畜量,更重要的是使草原得以休养生息,为发展畜牧业创造条件。
有了薪炭林,还可起到保持水土、防风沙灾害,调节生态环境,改变小气候的作用。我省跑风地、沙包子地每年春耕时,有的种子被刮跑二三次,危害十分严重。如果全省农民每户营造三亩薪炭林,就在全省造起一千万亩的水土保持林,几乎等于过去三十年群众造林的总和,这对改变农牧区的自然条件,促进农牧业增产,会起很大作用。
事实说明,营造薪炭林是解决农村能源短缺,烧柴不足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实行农林牧结合,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的重要措施之一。从我省一年来的实践看,尽快发展薪炭林,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妥善解决营造薪炭林用地。我省每人拥有土地六亩,五口之家就是30亩,一户划出三亩营造薪炭林,仅占十分之一。去年我们划给社队群众造薪炭林的地,多数是荒山荒地及河岸、沟旁、沙包、土岗、瘠薄次地。绥化县双河公社幸福大队在河套规划出营造薪炭林用地五百多亩,社员说:“老河套也派了用场。”
二是认真落实造林政策。长期以来,由于“左”的错误的影响,政策多变,林权不稳。划了造林地,群众顾虑重重,不敢造林,怕我们说了不算。对此,各地反复向群众宣传谁造谁有的政策长期不变,同时发放了林权证,消除群众顾虑,推动了群众造林。
三是合理组织劳力,加强技术指导,适地适树、适时适法营造薪炭林。在树种上,要因地制宜,把烧柴、用材及副业生产结合起来。
四是搞好管护,保证造林成果。我省造林的保护管理普遍采用了户有队管的办法,即谁造谁有,由生产队统一派人看管。实行专人管护后,一般的成活率都在90%以上。
五是加强领导,积极扶持。为扶持群众造薪炭林,今年省营林局筹集资金600万元,省农业银行筹款400万元,对缺林少柴的22个县实行无息和低息贷款,专门用于社队育种育苗。对14个营造薪炭林重点县,省营林局确定14名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


第2版()
专栏:专访

新部长和她的“老四条”
——访纺织工业部部长郝建秀
在新近举行的一个电影招待会上,我们遇到了新任纺织工业部部长郝建秀同志。
当记者请她谈谈对人大常委会任命她担任此职的感想时,这位年轻的部长稍加思索后说:“就我个人的能力来说,担任主管五千多个纺织企业、有三百四十多万职工、负责全国人民穿衣的部长,困难是不小的。我的水平和经验,同党和人民的培养、期望不是成正比的。既然中央和人大常委会已经作了决定,我只有依靠‘老四条’努力去挑这副重担。”
“什么‘老四条’?”有的新闻同行好奇地问。
“一靠党的领导,二靠老干部的传、帮、带,三靠群众的支持和力量,四靠刻苦钻研,不懂就学。”她掰着手指一字一句作了回答。
一个星期天,记者到她家做客。她家住在一栋普通职工宿舍楼的一个单元里,是个有一女一子的四口之家。我们到时,郝建秀同志正在与爱人强瑞春医生一起忙家务。见我们来了,她放下手里活计就去烧水、洗杯、泡茶。我们开玩笑说:“自己来,自己来,那能让部长为我们忙活!”老强同志笑着说:“让她忙活吧,在家里她可不是部长哩,做饭、洗衣、收拾卫生、教育孩子,什么都干。”她接过话茬说:“许多老同志还保持老红军、老八路作风,什么都干呢,我本来就是个工人,难道当了领导就不能干家务事了吗?”说得我们都笑了。
我们问她那“老四条”是怎样总结出来的,这勾起了她对往事的回忆。她详细地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身世。
“1935年古历11月,我生在青岛一个穷苦工人家庭里,解放前已有姐弟六人,靠父亲赶车糊口。由于生活所迫,我从九岁起每年都跑遍青岛的纺织厂去验童工,因为送不起礼钱,哪家工厂都不收我。1948年冬,妈妈见日子实在无法过,就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凌晨把我叫醒,说:‘嫚儿,再去试试吧,天快下雪了,说不定天冷验工的人少,容易验上呢。’见妈妈边说边擦泪,我就穿上千补百纳的破棉袄,顶风冒雪地一口气跑到一家纱厂门前,一看,已经有几百人早等在那里了,我一直等到中午也没叫到名字,全身都冻木了。回到家里,手脚红肿起来,一个冬天下不了炕,冻疮直流黄水。”她指指双脚说:“至今还留着紫疤。”
老强接过话头说:“建秀说的这家工厂,解放后改为青岛国棉八厂。谁知十几年之后,她却当上了这个厂的领导干部。她经常向女儿和儿子讲这件事,还引用列宁的话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是嘛,忘记过去就是意味着背叛嘛!”她说:“咱们哪一点进步不是由于党的培养啊!要是没有党,别说当部长,今天我是死是活还说不定呢。”
接着,她叙述了解放后自己进了工厂,在报答党的恩情的思想指导下,为了抗美援朝而创造了细纱工作法。她说:“由于党团组织的教育和老工人的帮助,我摸索了一些少断头、少出皮辊花、多纺纱的经验,各级组织,特别是当时全国纺织工会主席陈少敏大姐,就亲自带领工作组去总结、推广。领导上还将这个工作法定名为郝建秀工作法,选我为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让我出席全国群英会,毛主席、刘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我、鼓励我,党送我上中学、大学,又任命我担任了工厂、市、省、部的领导工作。没有党,哪有我郝建秀的今天!”
郝建秀特别讲述了周总理关怀她成长的动人故事。
“党送我进学校读书后,周总理每次见到我,都亲切地询问我的学习情况。他得知我在人大速成中学学习遇到困难后,在一次人大会议期间,专门对我说:
‘学习上有困难就找玉章同志,他会帮你解决的。’总理还对吴老说:‘吴老同志,我把小郝的学习托付给您了。’会后,吴老把我叫到他家中,告诉我说:‘总理很关心你的学习,又亲自打电话给我,让我关照你。’此后,吴老指示速成中学派专门老师辅导我。是党把我这个半文盲一直培养到大学毕业。”
“党的九大召开时,我正在工厂里挨批斗,被戴上了‘走资派’、‘修正主义黑典型’等帽子。总理听说我没有到会,便关切地问别的代表:‘郝建秀同志为什么没有来开会?’‘她是党一手培养起来的很好的同志,你们回去后请代我向她问好。’”郝建秀这时再也控制不住眼中的泪水,停了一会儿,又说:“总理是在顶着压力,保护劳动模范啊!”
“现在好了”,郝建秀说,“三中全会以来这么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我们搞好一切工作的保证!”
这时,大门砰砰地响了几声,推门进来的是一位老同志。一见他,郝建秀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拉住他的手向我们介绍,“这是青岛国棉八厂的老书记,当年在战场上负伤致残,现在还老当益壮地干工作。我现在有了一点工作能力,也是这些老同志帮助的结果!”老书记也接话说:“建秀对我们这些老家伙可尊重呢,在工厂里原来我领导她,后来她领导我,我们配合得可好哩。”
“那是你们这些老同志有意培养我!”
“长江后浪推前浪,革命事业总得一代一代传下去。如果不培养年轻同志,我们死了还不放心呢。”老书记的话说得我们都笑起来。
讲到老同志的传、帮、带,郝建秀与她的老书记一起说起了陈少敏大姐。她以怀念的语气说:“这位老大姐已离开我们好几年了,但她对我的培养、教育使我终生难忘。十年动乱前,我每次进京,她都把我叫到家中千叮咛万嘱咐,叫我戒骄戒躁,团结大伙一起干,要我抓紧时间学习,不要忘记共产党人的大目标……她那副热切心肠,我永远忘不了!”
郝建秀还向我们介绍了纺织部党组的几位老同志帮助她的情况。她怀着尊敬的心情说:“我们80岁的老部长钱之光同志对我帮助是很大的。我到部里工作后,有时他和我一起参加重要会议,回来后他有意地锻炼我,让我做传达,而我的传达提纲和内容他都亲自阅改。现在由于他年事已高,主动退居第二线,当了国务院的顾问,但对我、对纺织部的工作,他仍象过去一样关心。
谈到职工、干部的支持,她拿出当了部长后国内外同志和朋友给她来的一摞信件,很感触地说:“群众是最好的参谋和老师。我还有三分之一的省、市、自治区未去过,今后应该尽快地去摸些第一手材料。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脱离实际,不要脱离群众。”
当我们要求她谈谈纺织工业的前景时,她说:“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我们搞生产和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近几年随着党的各项政策的落实,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人们的需求,正由过去的吃、穿、用向着穿、用、吃的方向转移,这就要求我们提高纺织品的数量、质量和扩大花色品种。我们现在的生产状况还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但党中央、国务院很重视这个问题。所以,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国家还要求发展轻纺工业。现在,我们的纺织工业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纺织工业提供了更多原材料;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给生产提供了根本保证。通过我们的努力,我国人民一定能穿得更好些。”新华社记者 李尚志 (本报有删节)(附图片)
郝建秀同志担任部领导后,仍与纺织工人密切联系。这是她(左)在去年到工厂了解女工的劳动和生活情况。 新华社记者 喻惠如 摄


第2版()
专栏:来信

应当制止乱占耕地盖房的现象编辑同志:
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农村的政策得到了贯彻落实,全国很多农村一年就大变样,甩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我们农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在我们这里,实行的是包产到户的责任制。有些人却把自己包的一部分耕地说成是“自己的田”,在上面随意盖房屋。有个生产队就有几户人家在庄稼地里建新宅。有的三家两户甚至一户就占用了几亩大的一块良田。社员群众见此情景,心疼万分,给有关领导提了不少意见和建议,但都无济于事。至今,在耕地里盖房子的事还时有发生。如果长此下去,人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耕地岂不要大大减少了吗?
希望有关领导和部门迅速采取措施,制止这种乱占耕地的现象。
安徽省寿县双门公社 人韦


第2版()
专栏:

黑龙江省农场总局制成大型喷灌机
本报讯 黑龙江省农场总局红旗农场机械厂,试制成功DYP—400型电动圆形喷灌机。这种大型喷灌机在原地每转1周可喷灌农田831亩。
这种喷灌机是目前我国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农田喷灌设备之一。它具有自走、自吸、自喷的特点。除灌溉外,增加附属装置后还可用于喷撒农药、化肥。最近经有关部门鉴定,认为性能良好,结构合理,产品质量较国内同类产品有显著提高。李文华 高文沛 摄影报道


第2版()
专栏:

山区盖房要节约木材
近两年,我在安徽省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看到社员盖新房的越来越多,不少新房都是全木结构,有的房屋连地板、楼板、隔墙板都是木料的。一户盖房少则要砍树十多立方米,多则三十多立方米。
据霍山、休宁等县林业部门的同志谈,近两年,一些林木较多的县,每年每个县社员盖房都要砍伐掉三万多立方米的成材树。霍山县汪家冲公社高岭大队洪家冲生产队18户社员,1979年底和1980年春因盖房就砍树一千三百多棵。
山区社员修建新房自用一些木材是无可非议的。目前的问题是由于山区社员自用木材量的增加,特别是盖房用材的大增,不少地方出现了过量砍伐树木的严重问题。据调查,安徽省每年林木生长量与森林消耗量相抵后,森林蓄积量净减1.5%。祁门、休宁、金寨、霍山等多林县,森林面积净减2.2%。
建议有关部门教育山区社员盖房要节约木材。要给干部和社员做思想教育工作,讲清过量砍伐森林的危害,还需要对盖房用材作出适当的规定,采取一些节约用材的措施。比如:适当调整社员自用木材的价格,对过多使用的要加价;严格审批手续和检查砍伐情况;社员盖房要分期分批,防止一轰而上。 王礼贶


第2版()
专栏:为四化立功

严格按党的政策秉公办事
银行干部陈宏抵制不正之风
江苏省沙洲县农业银行乘航营业所副主任陈宏,1979年上半年开始分管社队企业贷款工作。一年多来,他经手贷款的数字达二百多万元。有的单位为了打通信贷“大门”,给他送去日用品或生活必需品,小到鸡蛋、食油,大到高档衣料,都被他拒绝了。
陈宏同志认为,利用公款送人情,是不正之风,应该坚决抵制。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去年7月上旬,鹿民大队办拉链厂,缺少资金,为了取得银行的贷款,派人悄悄地给老陈送去6斤食油,并说:“这点小意思,请你收下吧!”陈宏直截了当地回答说:“如果你们厂确实符合贷款条件,不送食油来,我们也按政策给予扶持。如果不符合贷款条件,你送什么我也不能贷!”来人只好原封不动地把油带回去。
新民大队针织内衣厂,是乘航营业所、信用社择优贷款的企业。在试产针织涤纶布的过程中,先后共发放贷款一百多万元,帮助这个厂试产成功。厂负责人为了表示谢意,给老陈送去1.1公斤涤纶布(大约五条裤料),陈宏婉言谢绝了。一个月以后,这个厂负责人第二次送去五条涤纶裤料,陈宏说,这不算钱的东西,货再好我也决不能要!并直率地批评这位同志说:“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要对照《准则》,做出榜样,不能慷公家之慨做人情。”一番话说得这个厂负责人心悦诚服。
其实,给陈宏送礼的人何止这些。老陈家住外地,有的供销人员悄悄送到他家里,老陈早有提防,吩咐家里人一律不准收礼。陈宏坚持党的信贷政策,时间长了,有些人在背后说他“呆板”、“憨大”。但广大干部和社员却说,“这样的干部我们打心里拥护。”
钱楚白 庞剑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