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3月2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坦桑尼亚通讯

春色满园桃李芬芳
本报记者 李红
在达累斯萨拉姆市西北13公里处的瞭望山上,矗立着一群新式高层建筑物。绿树丛中点缀着一幢幢富于非洲特色的红瓦白墙住房,公路则迂回盘旋其间。这里风光秀丽,环境幽静,面积达1,600英亩。这就是坦桑尼亚人民引为骄傲的达累斯萨拉姆大学。
坦桑尼亚独立前没有大学。独立之后,坦桑尼亚政府认为必须发展本国的高等教育。1970年8月坦桑尼亚人民的第一所大学达累斯萨拉姆大学诞生了。
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从诞生到现在虽只有短短的10年,但它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却是巨大的。
坦桑尼亚朋友介绍说,整个大学都在发展。1970年刚成立时只有五个系,后来又增加了工程系、商业管理系,此外还有发展研究学院,斯瓦希里语研究学院和东非共同体统计训练中心。实际上这所大学已发展到10个院系。在校学生也从1970年的2,065名发展到现在的3,403名,10年中增长了65%。各系开设的专业课程也比过去大为增多,如1970年的农业系只有农业专业,1973年增加了林业专业,1976年又增加了兽医专业,发展成现在的农、林、兽医系。在图书馆里,我们看到各类图书整理得井井有条,分科细密。图书馆的负责人说,10年来大学图书馆存书量迅猛增加,1971年该馆存有图书和杂志95万册,现在已增加到295万册。
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为坦桑尼亚的建设事业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材,充实了国家建设的各条战线。早在1970年时尼雷尔总统就指出:“发展工作最短缺的就是受过教育的男女。”他号召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为国家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材。1970年以来,该大学已向工厂、企业、学校和党政军机关输送了七千五百余名各种急需的人材。独立以前的殖民统治时期,整个坦噶尼喀只有811名大学毕业生,现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每年的毕业生就有将近八百名。这些毕业生中,有的已担任了工程师、经理、法官、甚至局长和部长,在各条战线上起着骨干作用。现任贸易部长姆楚莫和多多马区区长里温迪都是该大学毕业生。
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突出的特点是,根据坦桑尼亚实际情况编制教学计划和安排教学课程。坦桑尼亚缺乏灌溉、农机、水土保持、粮食加工和畜牧生产方面的人材,农、林、兽医系就在1974年开设了这些课程,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材。
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的研究工作,目的也在于解决坦桑尼亚的实际问题。发展研究学院恩科诺基博士结合坦桑尼亚地处赤道、阳光充足的特点,进行太阳能灶工程的研究,结果于1978年制成了坦桑尼亚的第一个太阳能灶。医学系研究坦桑尼亚传统医学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到1979年时,该系已收集了二千一百多种药物标本,并对其中一些药物进行了化学、微生物学和药理学的鉴定。斯瓦希里语研究学院在斯语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已完成了最新标准斯语词典、生物学和文学斯语词典的编辑工作,并出版了五十多种书刊。
达累斯萨拉姆大学还从事咨询服务活动,为政府各部、国营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个人提供服务项目。
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同尼雷尔总统和坦桑尼亚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分不开的。1970年,坦桑尼亚议会为建立该大学专门通过了一个法案,强调要培养为民族利益同坦桑尼亚人民一起工作的学生。尼雷尔总统还亲自担任校长,并常去该大学视察工作。
十年来,坦桑尼亚政府拨出大笔款项用以扩建校园,添置设备、提供助学金和支付行政费用。以1980年为例,政府拨给该大学1.75亿先令经费,平均每个大学生的费用是51,000先令。
随着坦桑尼亚建设事业的发展,达累斯萨拉姆大学还要扩大院系,增加招生名额。按照发展国民教育的长远规划,到本世纪末,坦桑尼亚将拥有四所大学。
(附图片)
兼任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校长的尼雷尔总统(中)步入毕业大厅去颁发毕业和学位证书。


第7版()
专栏:

这是一项新兴的事业
——访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
本报记者 周梅生 李家德
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已经成立一年多了。在这段时间里,中外合作拍片工作究竟取得了哪些成绩?已经完成了多少影片,目前正在进行和将来准备开拍的又有哪些影片呢?带着这些为许多读者关心的问题,记者最近走访了合拍公司的负责人。
在北京东城一条幽静的胡同里,有座小巧雅致的两层楼房,这里就是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我们踏上办公楼的石梯,首先见到的是这个公司的负责人李惟存同志。她热情地把我们带到了她的办公室。路过其它办公室时,记者看到这里的工作人员,有的在伏案疾书,有的在电话里同外宾洽谈业务,加上打字机滴滴嗒嗒的声音,显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公司负责人李惟存和赵伟同志兴奋地告诉记者,中外合拍电影,是一项新兴的事业。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对外文化交流的迅速开展,外国人要求来华拍摄影片的日益增多,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就是在这种新形势下成立的。一年多来,已经接到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制片单位或个人要求合作拍片的信函、电报、电话达三百余起。其中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西德、意大利、南斯拉夫、澳大利亚、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经过洽谈,不少项目已正式签约或草签协议,中外合作拍摄影片工作正在蓬勃开展。美国著名的《综艺》杂志形容说:中国电影事业向外界打开大门以来,
“外国人蜂拥而至”,“排着队抓机会到这个国家来拍电影”。
记者获悉,截至1980年底,已拍摄完成的中外合作影片有故事片《天平之甍》、《忍无可忍》,电视片《中国之行》,纪录片《中国的电影和电视》、《蒙古族及其畜牧生活》,科教片《医药和日本人》等18部。此外,与南斯拉夫科普里制片厂合作拍摄的故事片《红马》已在甘肃拍完外景。我国协助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电视一台拍摄的大型历史故事片《马可·波罗》已在意大利威尼斯和摩洛哥进行拍摄。今年4月起将在我国北京、承德、锡林浩特、桂林、福州等地拍摄外景,预计影片的中国部分年内即可拍摄完成。协助日本拍摄的彩色纪录片《云南少数民族》也已摄制完毕。
谈话间,公司的同志拿了一份与外商签订合同的文件进来,请李惟存同志审阅。老李告诉我们,这是一份稿。同美国ABC广播电视公司合拍纪录片《中国表演艺术》的协议草稿。双方已于18日在北京正式签订合同了。赵伟同志透露,今年内还将与菲律宾合拍一部反映中菲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的、关于苏禄王来华的历史故事片。它是由菲律宾著名学者、前驻华大使雷耶斯先生倡议,并得到马科斯总统夫人支持的中菲两国合作项目。此外,我国今年将同日本合拍故事片《一盘未下完的棋》,由日本的佐藤纯弥导演(他是电影《追捕》和《人证》的导演),日本电影演员栗原小卷和我国的孙道临主演。正在筹备拍摄的影片还有同加拿大合作的大型彩色纪录片《中国向二十一世纪迈进》。这部影片将通过中国各条战线代表人物的活动,客观地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由目前的历史阶段向现代化目标前进的情景。此外,由中美两国合拍的两部纪录片《中国稀有动物——熊猫》以及圆周影片《美丽的中国》也将在今年摄制。
在展望中外合作制片的前景时,公司负责人指出: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幅员辽阔,山川秀丽。目前,广大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因此,可供拍摄各种类型影片的题材非常丰富,场地也很多。他们表示:凡是愿意和中国合作拍片的外国制片公司和个人,只要对中国持友好态度,我方都表示欢迎,并将给予各种方便,根据平等互利原则合理收费。
公司负责人向记者指出,一年多来的事实证明,中外合作拍片有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间互相了解和友谊,也有助于促进电影艺术、技术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这是一项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新兴事业。
(附图片)
参加中美合拍纪录片《中国表演艺术》的美国导演爱兰·克拉克(右一)、顾问哥德蒙(右二)在采访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左一)。 马俊田 摄


第7版()
专栏:

巴林逐步实现经济多样化
近年来巴林利用石油资源,积极发展民族工业,逐步实现经济多样化,开始改变大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依赖进口的状况何立
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岸的巴林,是一个面积只有660平方公里,人口不过36万的小国。然而,它却拥有称雄海湾地区的工业、金融业和服务事业。与该地区不少产油国家相比,巴林在实现经济多样化的道路上起步较早,成绩也较显著。
巴林是中东生产石油最早的国家之一。1932年,它就开始生产石油,1934年成为石油出口国。数十年来,石油哺育了巴林的经济和现代生活,使这个大部分国土为沙漠覆盖的岛国,跻身于世界富裕国家的行列。但是,巴林的石油资源已经不多了。根据巴林是个岛国,地下资源不多和劳动力技术水平较高等特点,从1969年起,政府就扬长避短,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多样化的计划。
早在四十年代,外国资本就在巴林建立了一座规模较大的炼油厂。1971年巴林独立后,该厂的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这个厂的日炼油能力26万桶,是中东最大的炼油厂之一。除提炼本国每天生产的5.2万桶原油,80%以上的原油来自邻国。一条34公里长的海底管道把原油从沙特阿拉伯输往炼油厂,加工后再经过管道送到专设的深水码头,由超级油轮运往日本、美国和西欧。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涨,巴林从中获利越来越多。
1971年,巴林与西方国家的公司合资建立了巴林炼铝厂。在巴林岛东海岸,有一座规模宏大的“阿拉伯造船修船厂”。这个1977年投产的船厂,是由巴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七个阿拉伯石油生产国合资建成的。它采取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既可以建造巨型的超级油轮,也能整修各种船舶,再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因此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巴林政府还进一步扩建了穆哈拉克岛上的国际机场。
最引人注目的是巴林已成为中东的金融中心。巴林的邻国大都拥有巨额的石油美元。过去它们习惯把钱投放在瑞士和伦敦的银行,后来就近存入贝鲁特银行。黎巴嫩在1975年内战后国内局势一直动乱不定,金融业务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于是,政局稳定的巴林便逐步取代了贝鲁特的地位。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巴林政府采取了不搞外汇管制,外国银行无须纳税,大企业资金可以自由周转等有利于金融活动开展的措施,目前设在巴林的外国银行已达一百多家,总资产超过三百亿美元。
此外,巴林政府还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和支援民族工业的发展。国家对民族工业部门进口机器和原料免收关税,向它们提供建厂地皮,廉价供应燃料和动力。最近几年,一批中小型的工厂,如面粉厂、床垫厂、造纸厂、塑料制品厂等相继建成,使巴林长期以来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要依赖进口的状况有所改善。


第7版()
专栏:

地球的水荒
占地球总水量2.5%的淡水,如能得到妥善保护和合理使用,足可供应200亿人之用。但由于淡水分布不匀、生产扩展、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现在地球面临着淡水荒。由于干渴和饮用脏水,全世界每天有2.5万多人死亡。联合国已宣布今后十年为“国际饮水和卫生年”,号召各国今后十年努力解决饮水问题
海洋,烟波浩淼的海洋,淹没了地球表面的70%。海洋的咸水却不能饮用。地球上的淡水,只占地球现存总水量的2.5%,而大部分还是冰山雪原。
专家们指出:如果占地球现存总水量2.5%的淡水能得到妥善的保护和合理的使用,它足够供应200亿人使用,但是,由于地球上淡水分布不平衡、自然灾害多、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水被浪费等,近几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一些第三世界国家)还是面临着严重的饮用水问题。二十世纪初,每个居民每年只需要240立方米的淡水,而到2015年,每个居民每年将需要1,130立方米;1900年,全世界农业的人工灌溉用水量为350立方公里,而在1975年,这个消费量提高了五倍;在工业方面,水的消费也是惊人的!单单一个发电能力为100万千瓦的现代化的火力发电厂,每年至少要消耗上亿立方米的淡水。联合国发布的一个资料表明:地球上只有五分之一的人一开水龙头就可以得到饮用水,而对于其余五分之四的人来说,特别是对于亚非拉许多地方的无数贫民来说,找水,是他们每天进行的生存斗争的一部分。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个报告表明:由于喝了不卫生的水或者因为长时间喝不到水,全世界每天有二万五千多人病死或渴死。
去年,联大通过决议,宣布1981—1990年为“国际饮水和卫生年”,号召各国政府行动起来,在未来的十年内,保证地球上每个居民有足够的、卫生的饮用水。
程燕如 编译


第7版()
专栏:

世界处处有旱情
近年来,世界降水量锐减,致使许多国家遭受严重干旱,农作物减产,牲畜大量死亡,直接威胁着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非洲东部的吉布提、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苏丹、乌干达、肯尼亚,以及坦桑尼亚等国受到了严重干旱的袭击。整个东非有1,500万人陷入旱灾带来的困境中。由于干旱,坦桑尼亚正面临着20年来最严重的饥荒。索马里已有约两万人死于干旱带来的粮荒,两条主要河床干涸,饮用水极其短缺。
非洲南部的莫桑比克、博茨瓦纳、赞比亚、纳米比亚及南非地区,去年农作物和畜牧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严重影响。赞比亚西部一个县的80%儿童受到饥饿的威胁。纳米比亚达马拉部落80%家畜死于干旱,一些地区甚至四年没有降雨。持续两年的旱灾使莫桑比克的农业收成减少一半。
印度与巴基斯坦接壤的拉贾斯坦邦连续三年遭受干旱,牧民被迫到其他邦寻找草原,农民只得放弃耕作去修路、挖河或开矿。这个邦的一半人口,约一千五百万人受到旱灾的威胁。
巴西约1,300万人生活在受干旱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每年有成千上万农民被迫离开东北部到一些沿海城市寻求生路。
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是全国人口最集中的地区,这里90%的地方遭受干旱长达18个月之久。南昆士兰和东南部地区的维多利亚部分地区以及西部和西南部地区也遭受很大影响。干旱造成560万只羊死亡,约占全国羊群的4%。一些地区饮用水也很困难。
墨西哥去年的旱情是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有四万头牲畜死亡,12万头牲畜在未长足重量前就被宰杀,使今年牲畜比已往减少20%。
美国在今年二月暴雪、暴雨降临前一直干旱,中西部农作物枯萎,土地干燥,在一些地区居民用水极为困难,有些地方甚至一水多用。
世界范围的干旱给许多国家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许多迹象表明,世界范围的缺水现象还可能持续下去。
管增辉 编译
(附图片)
上沃尔特妇女每天长途跋涉,去取得洁净的井水。


第7版()
专栏:

鲲鹏展翅觅友谊
——随中国民航首航访问团访美侧记
本报记者 江夏
中美通航大大缩短了两国之间的距离,在两国人民间架起了空中友谊之桥。
2月25日,现实生活中的鲲鹏——中国民航波音747客机只花了十七个多小时,就把我们从东半球的北京带到了西半球的纽约。刚刚结束对中国访问的美国首航访问团也乘同一架飞机返美,这更增加了机上友好欢快的气氛。
访问团在美国期间,一直生活在友谊的温熙之中。不论走到那里,迎接我们的都是亲切友善的笑脸和礼貌的问候。东道主——热情的泛美航空公司的领导人和工作人员,细致周到地为访问团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社交和参观条件,使访问团得以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同美国政界、实业界、旅游界还有新闻、文艺方面的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在友好攀谈中共祝两国友好关系不断发展。
友谊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关于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美国朋友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不论是中国的出土文物,还是京剧艺术,他们都十分感兴趣。纽约市长林奇先生去年曾经访问过西安,那里的出土文物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访问团把一件唐三彩骏马的复制品送给他时,他接过去高兴得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然后把它放在高处,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得以观赏骏马的风采。他得知西安最近又发现新的出土文物后,立即表示要再去西安,全场为之鼓掌。
访问团艺术小组在每次酒会上的演出都受到热烈的欢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叶佩英演唱的电影《海外赤子》插曲《我爱你,中国》,更是深深地打动了许多“海外赤子”的心弦。侨胞激动地对叶佩英说,希望你今后多唱热爱祖国的歌!
美国是一个幅员广阔、富饶美丽的国家。壮观的纽约夜景,早开的华盛顿樱花,奥兰多亚热带的旖旎风光,旧金山湾如画般的景色,是足以令人神往的。但揭开这华丽帷幕的一角,我们却窥见了美国社会的另一面。美国是世界上犯罪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通货膨胀,象一个沉重的包袱压在美国人民身上,我们的陪同威廉·蔡瑞德先生是个很有风趣的人,能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有一次,他指着路旁的一个加油站告诉我们,由于油价猛涨,美国的加油站生意普遍清淡。1972年他买过一辆汽车,但为了节省开支,他不得不把汽车闲置起来,改乘公共车辆上下班。
在美国,能源问题的影响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大企业也不例外。乘旅游车在纽约游览,人们一眼便可看到矗立在曼哈顿区的泛美航空公司大厦。然而现在它已经不再属于泛美航空公司了。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暴涨,泛美航空公司受到严重打击,为了弥补亏损,公司不得不在去年以8,000万美元的价格把这幢大厦卖掉。泛美航空公司的高级副总裁蒙哥马利先生告诉我们,去年全美国的航空公司客运量比1979年减少了5%。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不断加深。它使我想起在华盛顿肯尼迪中心观看芭蕾舞剧那天晚上,剧院主持人破例在开演之前走到台前致辞,对远道来访的中国客人表示欢迎。他的话音刚落,剧场里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在要不要发展中美两国友好关系的问题上,这不正是又一次生动的民意测验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