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3月1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枯萎的橄榄枝
  舒群
克里姆林宫最近对西方发动了一个大规模的“和平攻势”。先是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六大上的总结报告中大唱“缓和”的高调,侈谈什么要“保住缓和”,使缓和“获得第二次呼吸”。并且抛出了所谓“旨在巩固和平、加深缓和及限制军备竞赛”的八项建议。接着,勃列日涅夫又分别写信给美国和西欧各国政府首脑,兜售他的“新建议”。莫斯科的这些动作,引起了国际舆论的种种议论。表示怀疑者有之,提出非议者有之,冷嘲热讽者有之。有的称之为“骗人的把戏”,有的名之曰“狡猾的大杂烩”,有的则把它叫做“改变了形式的和平攻势”。总之,这批莫斯科牌的新瓶里装的旧酒,看来行情并不那么俏。
勃列日涅夫的“新建议”包括的名堂着实不少。什么在欧洲扩大“军事信任措施”的范围啦,什么苏联准备在远东与中、日、美就同类措施“进行具体谈判”啦,什么“不反对把阿富汗有关问题同波斯湾的安全问题结合起来进行讨论”啦,什么苏联“准备同美国立即举行”关于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并“准备进行有关限制任何种类武器的谈判”啦,什么就“限制部署新的潜艇”和禁止潜艇导弹进一步现代化达成协议啦,什么“现在就决定延缓在欧洲部署北约国家和苏联的中程导弹核武器”啦,什么建立一个“权威的国际委员会”以“指出防止核灾难的极其必要性”啦,什么召开安理会成员国首脑“特别会议”,以“寻求使国际气氛健康化和避免发生战争的钥匙”啦,等等。勃列日涅夫抛出这些建议,无非是要表示苏联愿意缓和,愿意谈判,愿意裁军。但是,人们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看出,苏联的新建议有的是老调重弹,有的不过是宣传,有的则是企图限制对手,保持自己的优势,或者作为同对方讨价还价的筹码,没有多少现实的意义。
苏联当局为什么要在当前煞费苦心地发动这样一个“和平攻势”呢?背景是很清楚的,目的也是很明显的。
人们知道,苏联自从在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上标榜所谓“和平纲领”以来,积极推行“缓和”战略,在“缓和”幌子的掩盖下加紧扩军备战和全球扩张,得到了不少好处。正是因为这样,苏联的“缓和”骗局同时也就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看穿。特别是在七十年代后期苏联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以及它自己公开武装入侵阿富汗以后,不仅第三世界的国家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趋势有所加强,西方国家对苏联的警惕性也日益提高。美国对苏联的政策趋向强硬。美国及其盟国联合抗苏的倾向有所发展。西方各国正在切实加强军事准备和战略合作,以图抵销苏联迅速膨胀的军事实力,遏制苏联全球扩张的势头。总之,东西方对抗加剧了,军备竞赛升级了,国际局势持续紧张。莫斯科喧嚣一时的所谓“缓和不可逆转”的口号落了空,苏联的处境空前孤立。它再也不能象七十年代下半期那样肆无忌惮地打着“缓和”的幌子侵略扩张了。勃列日涅夫也不得不承认国际紧张局势“大大加强”,“国际地平线上空乌云翻滚”,局势是“复杂而充满风暴的”,东西方在“激烈斗争”,苏联在国内外都遇到了“不少困难”。因此,苏联当局认为很有必要重新抓起“缓和”的旗帜,摆出一副愿意和解的姿态,以求改变一下它的形象,这不仅为了摆脱它在国际上的孤立处境,同时也是想借此在国内安抚人心。
事情很明白,苏联最近发动的和平攻势,并不意味着它的政策有任何实质性的变化,苏联并未改变它争霸世界的战略目标和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基本立场,而只不过是企图继续推行其假裁军、真扩军,假缓和、真扩张的一贯策略。苏联显然看到了西方各种力量在联合抗苏中,由于战略利益和战略地位不同,在需要互相依赖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分歧和矛盾;而且有一些人对缓和仍然抱有某种幻想。因此它力图在西方国家之间进行离间,往联合抗苏的格局中打进楔子。勃列日涅夫在他的报告中,对待西方不同的国家,调子很不一样,有软有硬,有拉有压,特别是露骨地挑拨西欧国家同美国的关系。他在竭力渲染“欧洲大陆两个体系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发展”的同时,指责美国要进行“毁灭欧洲文明”的“有限”核战争,而且要“使北约伙伴牢固地同自己抱成一团”,让它们分摊军事费用,参加美国的“军事准备”,为美国“征服世界”效劳。他还强调在西欧部署美国新的核导弹对西欧国家的安全与和平将带来“新的严重危险”。苏联的用心一下子就被不少人识破。西方舆论纷纷指出:勃列日涅夫的“目的是要使美国减缓其战备步伐,分裂美国与其盟国的关系”;他的建议“只是为了在西方世界制造分裂”,“打乱西方阵营的一致步调”。
现在就断言苏联的和平攻势必将彻底破产为时尚早,但是可以预言,既然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扩张主义立场没有改变,它的“缓和”把戏是越来越难以骗人了。


第6版()
专栏:

在勃列日涅夫开展和平攻势声中
  美国加强军事部署扬言要保护海湾地区
本报讯 在勃列日涅夫加紧开展和平攻势声中,美国采取一系列措施,一面加强快速部署力量,一面加强西南亚、印度洋的军事设施,以对付苏联在海湾地区的威胁。
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最近强调美国要在中东和西南亚“驻扎足够的军事力量”,“最好通过永久性的基地”,阻止苏联扩张。科威特《新闻报》最近刊登该报驻华盛顿记者发回的消息说,里根政府对海湾地区将采取一项竭尽全力予以保护的新政策。这位记者从美国国务院一位官员那里获悉,里根最近收到一份外交政策报告要求美国把保卫在波斯湾地区的长远利益放在首位。报告认为,“为了确保美国及其西方伙伴得到石油供应,实现世界战略平衡,美国必须极大地关注海湾地区,致力于挫败任何大国对这一地区事务进行干涉的企图”。这位美国官员还说,“鉴于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利益”以及海湾的重要性,“如果海湾国家的主权遭到外来威胁,美国将采取保卫海湾的立场”。
据美国国际交流署12日报道,五角大楼的一些官员说,美国已经开始实行一项耗资20多亿美元的五年计划,改进在埃及、阿曼、肯尼亚、索马里和迪戈加西亚的军事设施。改进后的机场和港口将能够支援美军在发生危机或举行演习时使用这些设施。
在埃及,将改进巴纳斯角的港口和军事设施,包括建设储油罐和海军补给仓库,延长机场跑道,以及为向波斯湾其他地区部署地面部队提供结集地点。在阿曼,将改建波斯湾岛屿马西拉岛上的英国旧机场,扩大位于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入口处附近的赛耶卜机场以及准备改进苏姆赖特机场和穆特拉、萨拉拉两个港口。在索马里的伯贝拉港口工程,要修理储油设备和其他设施;在摩加迪沙附近的印度洋港口和机场也要改进。在肯尼亚,对蒙巴萨港口将加以改进,包括疏浚和提供其他海军支持。在迪戈加西亚岛,将改进机场跑道,以供C—141和C—5大型运输机和货机使用。美国防部官员指出,这项计划是参谋长联席会议去年草拟的,作为美海军和快速部署部队总战略的一部分。
合众国际社最近援引叙利亚报纸的话说,里根政府最近要求英国在它在地中海的塞浦路斯和直布罗陀的战略军事基地给美国快速部署部队提供便利。英国人士透露,美国也要求土耳其军事当局在它控制的塞浦路斯一些地方提供类似的便利。
另据报道,美国国防部官员指出,在欧洲和亚速尔群岛等处的基地,将支持波斯湾和印度洋正在改进的基地设施。
为了加强中东和海湾地区的军事存在,美国力图改善和加强同有关国家的关系,并给予军事上和经济上的援助。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美国十六日透露了一项关于向埃及提供将近二十亿美元的军事和经济援助的计划,指出这个国家在中东和平进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以及美国对那个地区安全的重视。这项要求大约是在国务卿黑格将在4月初第一次对中东进行访问之前二周提出来的。
美国助理国务卿帮办德雷珀最近对众议院一个小组委员会说,埃及必须使它的武装部队实现现代化,美国应当从“那个地区普遍不稳定的局势和那里的一些国家采取的冒险主义的角度”来看待向埃及提供安全援助的问题。
不久前,美国宣布向沙特阿拉伯出售提高F—15截击机能力的附加设备;1978年美国国会在批准出售这种为数六十二架的飞机时,是不同意提供这些附加设备的。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戴斯认为,这是表明美国决心在受到威胁时“迅速采取果断行动”的迹象。


第6版()
专栏:

西提外长出访新加坡和菲律宾后发表谈话
  柬各派组成抗越联合阵线是一件好事
新华社曼谷3月16日电 泰国外长西提·沙卫西拉说,柬埔寨各派抗越力量愿意组成抗越联合阵线,这是一个很好的征兆。它将使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工作获得更加顺利的进展。
西提是在最近出访新加坡和菲律宾后于今天晚上返回曼谷时在机场发表上述谈话的。西提说,如果柬埔寨各派爱国力量联合起来,各个国家都应予以支持。
当谈到民主柬埔寨总理乔森潘最近说要在今年组成抗越联合阵线的问题时,西提说:“我们希望这个联合阵线能在今年联大召开之前组成。如果这样,那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支持民主柬埔寨在联大席位的票数将会有所增加。”
西提说,他这次访问菲律宾和新加坡,会见了罗慕洛外长和拉贾拉南副总理。泰国、新加坡和菲律宾三国一致认为,预定下星期一出访的联合国秘书长的特使不应该只访问东盟以及越南和老挝,他还应访问中国、苏联、美国等有关国家和其它中立国家,这才符合联合国的决议。否则,如果他只访问东盟和越南及老挝,就等于附和不久前在胡志明市召开的印支三方会议所提出的建议和苏联关于召开地区性会议的建议。这是不符合联合国决议的。他说:“我们三国已打电报把这个意见告诉了秘书长先生”。
他说,对苏联提出的召开地区性会谈的建议,泰国、新加坡和菲律宾三国已予以拒绝,现在只等马来西亚和印尼表态。
他说,在它们表态后,将由罗慕洛外长代表东盟拒绝苏联的建议。


第6版()
专栏:

  金日成强调消除战争危险维护世界和平
新华社平壤3月17日电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金日成总书记16日晚上在日本社会党委员长飞鸟田一雄为他举行的宴会上说:“为消除新的战争危险,维护和平与安全而进行斗争是当前世界爱好和平人民面临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
他说:“世界人民不能容许帝国主义者的任何侵略与战争行为,要在所有大陆、所有地区、所有国家建立无核区和和平区,以保障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他说,朝鲜劳动党将和日本社会党一道,为把东北亚地区变成无核和平区而坚决斗争。
以金日成总书记为首的朝鲜劳动党代表团和以飞鸟田一雄委员长为首的日本社会党代表团在16日发表了两党关于建立东北亚无核和平区的共同宣言。
宣言指出:必须撤走和销毁部署在东北亚地区的一切核武器,禁止在这一地区试验、生产、拥有、运输、储存、引进和使用核武器与生物化学武器;必须撤除违背东北亚人民的意愿而非法部署在这一地区的外国军事基地和外国军队;必须解散以侵略为目的而在东北亚地区形成的军事集团,并阻止成立新的军事同盟的企图;东北亚无核和平区的范围是朝鲜和日本以及附近海域。


第6版()
专栏:短评

  活该如此
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六大发动“和平攻势”后,苏联大使波利扬斯基立即在东京展开了微笑外交。在他一再要求下,日本外相伊东同他于15日举行了会谈。由于苏方顽固坚持霸权主义立场,会谈无法进行下去。这一事实表明,勃列日涅夫的“和平攻势”在日本遭到了挫折。
勃列日涅夫宣扬“苏联依然主张同日本保持牢固的、真正睦邻关系”,苏联大使也在东京宣称要建立苏日之间的“信任关系”。但在会谈过程中,苏方却只字不提北方领土这个苏日关系中的要害问题。这种口是心非的态度,充分暴露出苏联毫无改善苏日关系的诚意。这当然只能使会谈不欢而散。
可笑的是,苏联大使还侈谈苏联准备在远东安全保障方面酝酿采取什么“信任措施”。但是他却闭口不谈苏联是否打算把它和越南的军队从阿富汗和柬埔寨撤走。而谁都知道,苏联入侵阿富汗和越南入侵柬埔寨,对包括远东的整个亚洲的和平和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苏联顾左右而言他,企图用什么“信任措施”来取代撤军,取得亚洲国家的信任。这种移花接木的伎俩,也充分说明苏联的毫无诚意。
苏联大使在东京迫切地要求举行苏日会谈,拆穿了,是要赶在伊东外相访美之前,牵制即将举行的美日会谈,把日本作为一个突破口,破坏日本、西欧、美国联合反对苏联侵略扩张的格局。苏联以为,用它在远东的军事实力,加上西伯利亚的一点资源,就可以诱压兼施,使日本把自己的领土北方四岛拱手奉送给莫斯科,改善苏联的形象。这种霸权主义的狂妄态度,遭到日本的当头一棒,真是活该如此!


第6版()
专栏:

  铃木对议员说不打算会见苏大使
  官房长官宫泽严厉批评苏联大使想悄悄地会见首相
本报讯 东京消息:铃木首相16日在日本参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答复议员的质询时说,“波利扬斯基大使同伊东外相会谈已达到(当初的)目的,所以我不打算会晤(他)。”
伊东外相在同一会议上报告了他在15日同苏大使会谈的结果。他说,他“不认为这次会谈有什么进展”。这表明会谈没有使冷淡的日苏关系好转的希望。
据时事社报道,官房长官宫泽16日上午会见记者时,联系到前一天伊东外相和苏联驻日大使举行会谈问题说:“苏联大使第一次说希望悄悄地会见铃木首相。苏联恐怕没有了解日本的社会是开放性社会,应该努力进一步深入日本的社会。”他严厉批评了苏联方面的态度。
时事社15日播发的消息说,伊东外相在同苏联大使会谈时“反驳苏联建议,不同意进行把‘领土问题’搁置起来的对话”。当时苏联大使建议举行旨在把远东酝酿形成信任措施具体化的官员磋商,伊东外相反驳说:“我并不打算拒绝对话,但是,苏联方面不认识日苏之间存在问题这一点,就不能进行对话。(苏联)从出发点开始就错了。不承认悬而未决问题的存在,就提出酝酿形成信任措施,这是愚弄人。”


第6版()
专栏:

  美国指责苏联要对劫持巴航飞机事件负责
  巴政府揭露有人利用劫机事件迫使巴承认阿政权
新华社华盛顿3月16日电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戴斯今天指责苏联要对被劫持到喀布尔的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的喷气式客机一事承担责任。
戴斯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根据目击者的报告,当这三名飞机劫持者来到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时,他们手里拿着的是手枪,可是在他们离开的时候,身上带着的却是机关枪。当记者问是否苏联人向劫持者提供了武器时,戴斯说:“我认为,由于苏联占领军控制着喀布尔和那里的飞机场,他们必须对发生在那里的事情承担某些责任。”
戴斯还谈到,当这架飞机在喀布尔机场上停留时,人们一度看到这三名劫持者都站在飞机旁边,他们对在场的苏联和阿富汗保安人员似乎毫不介意,看来,他们在喀布尔没有受到什么压力。
戴斯说,美国对苏联迟迟没有谴责这一劫持事件感到“惊奇”。
新华社伊斯兰堡3月16日电 据巴联社报道,巴基斯坦新闻和广播部长拉贾·扎法尔·哈克今天透露,在劫持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一架飞机事件的背后目的是迫使巴基斯坦承认阿富汗现政府。
他在拉瓦尔品第的一个集会上讲话时说,有人告诉伊斯兰堡,要承认喀布尔政权以便使被劫持的飞机回到巴基斯坦。但是他说:“我们拒绝在原则立场上进行妥协,这一立场是得到整个伊斯兰世界的支持和确认的。”
他说,政府抵制了要求它在一个对整个伊斯兰世界极为重要的问题上进行妥协的外部压力。


第6版()
专栏:

  毛里塔尼亚发生未遂政变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努瓦克肖特消息:毛里塔尼亚昨天发生一起未遂政变。
据毛里塔尼亚电台报道,两名曾经流亡在国外的前救国军事委员会的成员昨天带领一小股敢死队袭击了总理府和元首府,企图推翻海德拉主席领导的现政权。武装部队同敢死队发生激战后,敢死队的袭击被粉碎。
报道说,这次未遂政变发生时,海德拉主席不在首都,正在北方视察部队。报道还说,现在“武装部队已完全控制了局势”。两名政变头目已经被俘。
毛里塔尼亚总理布内贾拉昨天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指责这次未遂政变是“受摩洛哥指使的”。
另据报道,摩洛哥官员断然否认毛里塔尼亚的指责,认为这一指责是毫无根据的。


第6版()
专栏:

苏丹挫败一起政变
新华社喀土穆3月17日电 据苏丹通讯社报道,苏丹总统尼迈里昨天在接见美联社记者时说,苏丹在上星期挫败了一起政变。
尼迈里说,他的政府已挫败了由政变头目、退役军官萨德·巴哈尔领导的要推翻现政权的一起阴谋。政变头目等五名军官已被逮捕,并将受到法庭审判。
尼迈里认为,巴哈尔和这个集团是得到一个外国的支持。


第6版()
专栏:

  苏里南粉碎一起军事政变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帕拉马里博消息:苏里南陆军参谋长德西·布特塞16日宣布,苏里南军队15日粉碎了一起旨在推翻现政府的军事政变。
布特塞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这次政变是由一个名叫哈瓦克的青年军官领导的,他在军队的伏击中身受重伤,他的一名同伴死亡。布特塞说,参与政变的12名士兵被捕。
据报道,这是苏里南去年2月以来发生的第三次军事政变。这次政变的背景情况还不清楚,据西方通讯社援引苏里南军方人士的话说,哈瓦克属于“右翼”,政变可能同不久前三名被革职的“左翼”军官的复职有关。去年8月,苏里南政府曾以亲古巴为由逮捕了全国军事委员会前任主席西塔尔等三人。但是本月初布特塞宣布释放西塔尔等人,并恢复他们的军政职务。布特塞3月14日说,苏里南正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仿效古巴的榜样”。
苏里南位于南美洲东北部,曾经是荷兰的殖民地,1975年取得独立。1980年2月,军队发动政变推翻了以阿龙为首的文职人员的政府。同年8月,军队接管政权,并任命陈亚先为总统。


第6版()
专栏:

  爱尔兰节能开源解决能源困难问题
本报讯 爱尔兰政府采取各种措施解决能源的困难,获得一定成果。
爱尔兰能源需求量的80%依赖进口。据估计,爱尔兰1981年用于进口石油和煤的费用将达十亿爱尔兰镑。爱尔兰副总理兼能源部长科利最近说:“由此造成的连年国际收支逆差将危及这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爱尔兰努力寻找石油和天然气,同时试验利用本国风力资源,以替代能源。最近爱尔兰能源部长科利宣布要在爱伦岛上安装一架试验风车,除为该岛提供三分之一的能源需要外,还用以调查风力作为替代能源的潜力。在此之前,另一架安装在都伯林农业研究所的试验风车,已经开始运转,并成功地应用于生产西红柿的温室取暖发电。强劲的大西洋暖流是岛国爱尔兰得天独厚的资源。研究表明,爱尔兰是世界上最适于用风力发电的国家之一。
其次,爱尔兰政府正在设法充分利用本国的煤炭资源积极发展烧煤的火力发电事业。据报道,爱尔兰政府已投资五千万爱尔兰镑,建设一座新的45兆瓦的火力发电站,用当地生产的煤作燃料。另外,泥炭是爱尔兰的一项重要矿产,全国有二百万英亩的地区出产泥炭。爱尔兰政府也在积极开发利用这一藏量丰富的自然资源,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爱尔兰政府还通过执行一项国家能源保护计划,打算在不影响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情况下,全面削减能源消费10%。这可望使爱尔兰进口石油的花费每年减少七千万英镑。


第6版()
专栏:简明新闻

哥纪念农民起义二百周年
哥伦比亚一些地方举行活动,纪念桑坦德省的索科罗农民反对西班牙统治的起义二百周年。十五日,索科罗举行了集会,来自各地的二千多名农民参加。在首都波哥大也举行有数千人参加的纪念集会。


第6版()
专栏:简明新闻

泰国人口接近四千七百万
泰国内政部地方行政厅进行的一次人口调查表明,一九八○年泰国的人口已增加到四千六百九十六万一千三百三十八人,比一九七九年增加百分之一点八二。曼谷人口超过五百万。


第6版()
专栏:简明新闻

南保签订五年换货协定
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十六日在贝尔格莱德签署了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五年两国换货协定。贸易总额将达到三十一亿美元,比上五年的贸易总额十二亿美元增加一点五倍。


第6版()
专栏:简明新闻

非洲各大学图书馆加强合作
非洲十四个国家最近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举行讨论会,研究如何加强非洲各大学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以便为本大陆的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问题。


第6版()
专栏:简明新闻

尼日利亚霍乱蔓延
尼日利亚本代尔州的一些地方最近发生霍乱,在三角洲地区就有五百四十六人得病,十三人死亡。 (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森林是绿色的金子”
——罗马尼亚重视植树造林
齐奥塞斯库同志说过,“森林是绿色的金子。”罗马尼亚每年用于林业建设的投资占国民经济预算的1%。由于严格执行森林法,精心管护和扩大森林资源,采伐和木材加工工业日益发展。罗马尼亚是当代世界最重要的七个工业用材生产国之一。(附图片)
  喀尔巴阡山的树林 新华社记者 穆青摄
  布勒伊拉县“布勒伊拉大岛”原来是一个荒岛,一九六四年以来,岛周围营造了快速生长的加拿大杨和柳树林,这种树木是造纸和人造纤维的原料。
新华社记者 朱有智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