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3月1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用油大户的节油诀窍
上海溶剂厂是怎样做到一年节油一万四千多吨的
获得“全国节能先进企业”光荣称号的上海溶剂厂,是上海25个用油大户之一。这个厂去年生产总值比前年上升14.1%,而用油却下降了7.5%,一年节约了14,235吨原油。用这些油可以换取一笔巨额外汇。群众风趣地说:“浪费石油,就等于把这笔外汇白白烧掉!”
白白烧掉大量外汇,这是活生生的事实。上海溶剂厂溶解车间用汽占全厂70%,他们用三笔帐来说明能源的浪费情况。
第一,蒸馏工段每天有3,750立方米温度高达105度的废醪,大量的热量随着滚滚的白烟散失在空气中。如果回收利用,每月可节油上百吨。
第二,蒸煮工段的交换器每天排出七十多度的热水,如果回收利用,每月可节油100吨。
第三,蒸煮工段配醪,如能将醪的浓度提高1%,每月又可节油100吨。
光一个车间三笔帐一加,一个月就是300吨油。如不抓节油,这300吨油就浪费掉了。
从全厂看,各方面的浪费还多得很。如分布在各个角落的二百多个疏水器,过去由于无人管理,蒸汽直往外冲,每年就冲掉了六十多吨蒸汽。还有汽和油的“跑、冒、滴、漏”损失也很大。有的同志算了一下,一只八英寸热管如果不保温,一年损失的热量就可以买一辆自行车。在用汽上,全厂五个生产车间,十个主要产品都吃大锅饭,谁用多,谁用少,一笔“糊涂”帐。据这个厂的初步统计,管理不善引起的油料浪费每年达一千多吨。
一笔笔算细帐,使全厂上下头脑清醒起来,认识到:浪费就是犯罪。
第一步是摸清家底。他们花了三个月时间,对全厂28个产品的工艺路线和184台设备的用热情况进行了测试和普查,发现能源利用率最高达78%,最低只有30%,差距很大。摸清了家底,就可以对症下药。
办法之一是安装仪表,计量用能。
办法之二是严格制定耗油定额,改变吃大锅饭现象。在单位能耗考核中,全厂、车间、工段、班组各有指标,做到“班班有记录,天天有核算”。
办法之三是加强调度,均衡用汽,建立了调度权威。各车间什么时候用汽,用多少汽,一律由调度室合理安排,不经批准,谁也不能乱用汽。过去是“敞开供应”,现在改为“计划供应”。
办法之四是开展设备文明管理,有专人负责,消灭跑冒滴漏。
实行这四个办法,就是“向管理要能源”,没有花什么钱,立见成效。
大量事实证明,凡是用油作燃料的大户,往往也是余热大户。怎样利用余热,是个大问题。上海溶剂厂的余热利用水平算是高的,现在他们收回的余热已占全厂总供热量的40%。他们的体会是:堵塞浪费,加强管理,这是充分利用余热的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是要把技术改造和工艺革新抓起来。
我国许多企业的生产流程,对能源节约考虑很少,需要加以改造。上海溶剂厂过去一方面用大量蒸汽来加热冷物料,而另一方面又用大量冷水来冷却高温热物料,这一冷一热,消耗了多少热能!为什么不能把由热变冷过程中的热能充分利用起来呢?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
例如,蒸馏工段过去每天有3,750立方米高温废醪的热量白白散失掉,现在通过热量交换器,用这种高温废醪作为热能,去预热需要加热的冷物料,仅此一项,每月就可以节油230吨。七车间工人采用“余热接力法”,把用过的100度高温废汽用于90度的恒温槽,再把这个恒温槽用过的热水用于另一只65度的恒温槽,使余热能够按其品位逐步降级,反复使用。
为了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采用新工艺,势在必行。俗话说:“化工化工,变化无穷”,指的是化工工艺复杂多变,因而对化工工艺就得用最新标准进行改造。上海溶剂厂去年一共完成节能项目30项,其中成效最大的是先后在二套甲醛设备上安装了废热锅炉和尾气锅炉,一举实现了甲醛生产的热能全部自给,还可以对外供应蒸汽,每年为国家节油3,990吨,并且一年内就全部收回了投资费用。
利用余热,潜力到底有多大?上海溶剂厂攀登新的节油高峰时,正在努力寻找新的答案。 本报记者 章世鸿


第2版()
专栏:编后

  提倡精打细算
用油大户,也是节油大户——上海溶剂厂去年总产值比前年增长14.1%,用油量却下降了7.5%。去年节约了,这很好,但也说明前年是存在着浪费的。
浪费油,往往是在不大引人注意的一些环节中损失掉的。节约油,常常又是在这些不起眼的环节上精打细算的结果。许多生产单位有这种情况:冷的原料要加热,几百度高温的成品半成品又得用种种办法去冷却。一冷一热,不精打细算,就会造成浪费,反之,油就节省出来了。
我们既要努力去堵塞那些明显的、大量的浪费,也不能放过那些看来是零星的、其实数量也很可观的浪费,总之要把厉行节约、精打细算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从各方面造成节约用油的风气,养成人人注意节油的习惯。
可以相信,随着节油好风气的形成,生产上流通上节油的办法一定会越来越多,效果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第2版()
专栏:

  合理利用水能多发电
  本报记者述评
去年,全国水力发电603亿度,比原计划超产30%,比1979年增长20.4%。大中型水电站不仅多发了电,而且扭转了长期低水位运行的不合理状况,这是近十年来没有过的。由于增发了水电,从而满足了农业、轻纺工业用电的需要,使一些人民生活急需的产品能够较大幅度的增长。
去年水电能够大幅度增产,除夏季南方雨水较多、各地一部分新的水轮发电机组投产发电之外,主要是从上到下加强了水电的科学管理和电网的集中统一调度,充分合理地利用了水能的结果。
水电站每年的发电量多少,固然和水库上游来水的多少有关,但调度是否经济合理,管理是否科学也十分重要。管理不当,水库蓄水高了,到了汛期,就要大量弃水,损失大量电能;若水库水位低了,水头小了,每发一度电的耗水量增多,同样要损失许多电能。十年浩劫期间,管理混乱,大量超发水电,“竭泽而渔”,全国绝大多数水电站长期处于低水位运行,每年损失电能二十多亿度。近一、二年来,各级电业部门加强水电管理,注意水情预测,洪水预报,按水库设计规定的水位进行调度,合理控制,绝大多数水电站水耗降低,多发了电。刘家峡、新安江、丰满、丹江口、新丰江、柘溪等十个大型水力发电站,去年比1979年总计多发电18亿度,相当于少耗用煤炭108万吨。事实说明,加强管理,合理调度,千方百计降低水耗,就能够充分利用水能多发电。
水力发电机组启动比火力发电来得快,几分钟内就可以把机器开动起来发电,满足需要。它在电网中担负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等任务。但它受水量丰枯的影响很大。一个百万千瓦的水电站,丰水期可以百万千瓦满发,枯水期则要减少一半左右。因此,水电和火电必须实行统一调度,彼此密切配合,互相补充,才能有效的、充分的发挥作用。刘家峡水电站是西北电网的主力电厂,前几年由于没有集中统一管理,各自为政,电力的浪费很大。有的省缺电,大发火电,有的省水电用不完大量弃水,白白浪费水能。去年,水火电实行统一调度后,情况就大不一样。刘家峡水电站虽然来水偏枯,但由于组成统一电网,枯水期陕西向兰州送火电,使甘肃比往年少限了电;汛期季节,刘家峡水电站向关中送水电,既满足陕西的用电,又减少了弃水,多发了电。四川水电装机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50%以上。过去由于分散管理,每到丰水季节,许多水电站大量弃水,到了冬春枯水季节全省又严重缺电。他们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水火电进行合理运用,在丰水季节,水电站满发,让一些火电厂担负调节高峰用电,减少弃水,节约用煤;在枯水季节,火电厂全开满发,水电站担负调峰,同时组织一些大的工业用户检修机器设备,等待丰水季节到来时开足马力生产。这个省去年水库来水与体制改革后差不多,但由于电网的合理调度,去年和前年共多发水电六亿多度,相当于少耗煤三十多万吨。
当前,在我国搞好电网的集中统一管理和水、火电的合理调度,是保证电力安全、经济、多发多供、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也是电力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2版()
专栏:

湖南酃县石洲公社党委认真贯彻林业政策,把自留山落实到户,全公社共有自留山850亩,调动了社员封山育林的积极性。田应坤摄


第2版()
专栏:

河北省农机化服务公司变死物为活物
  赊销农机产品支援春耕
怎样解决农机产品积压卖不掉、农村社队没钱买不起的矛盾?河北省农机化服务公司通过赊销农机配套急需物资和部分拖拉机,体会到农机产品实行利库赊销,变死物为活物,既支援了社队生产,又解决了库存大量积压问题,真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
河北省农机化服务公司过去农机产品大量积压,主要是前省委主要负责人在水利建设上脱离本省实际,搞假、大、空计划造成的。仅1978年就向国家要大机大泵三万九千多台,占全国各省总购数的65%。这两年,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加上农业连年遭灾,社队一次性购买大量农机的资金有困难,因而农机产品库存量越来越大。公司党支部根据国务院“清产核资、扭亏增盈、经济核算”会议精神,提出利库赊销,把实惠给农民。省农机局党组和公司党支部主要负责人,带领干部职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献县临河公社赵三角大队近两年打深井两眼,每眼花二万元,但因集体积累少,一次买不起机井配套设备,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几百亩庄稼遇旱减产甚至绝收。黑龙港流域的邯郸、邢台、衡水和沧州等地,打了井配不上套的达一千五百多眼,社员只能用铁锅一类东西将井眼盖起来。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民谣:“远看象座坟,近看是个锅,掀开锅来看,扣着两万多”。通过调查,干部职工认清了利库赊销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省、地、县三级农机管理部门,都有一名副局长专抓利库工作,70%的人员深入社队搞赊销。从去年10月到现在,签订赊销合同七百多份,赊销总额达六百五十多万元。广宗县、献县农机服务部门的小分队对赊销的农机产品实行四管:“管供应、管安装、管修理、管退换”。社员们赞扬这是“寒天送衣、雪中送炭”。沧州地区通过这次农机产品利库赊销,使1,500眼深机井全部配了套,扩大水浇地45万多亩。桑世博


第2版()
专栏:

霍山县农业银行运用信贷作用
  保证中小农具生产和供应
安徽省霍山县农业银行深入社队,摸清农业生产资料的供求情况,发现有些品种库存过多;而有些品种又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有些国家调拨的支农物资,也没有真正用到农业上来。
为此,他们发挥信贷在产、销中的杠杆作用,切实帮助生产单位落实农具生产计划,凡是不按计划生产或粗制滥造、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坚决停止发放贷款;对供销部门经营适销对路产品,在信贷计划上优先安排,保证供应资金;社队急需购置生产资料,而资金不足,就及时贷款。 钱梦龙 朱奇荣


第2版()
专栏:

  抚顺物资局支援菜农
确保早春蔬菜生产
辽宁抚顺物资局为了确保早春蔬菜生产,对蔬菜温室育苗急需的各种物资采取优先组织货源,优先核实供应的方法,将目前紧缺的玻璃、木材、钢材、水泥等物资直接分配到生产蔬菜的公社和重点大队,深受农民好评。
春节刚过,物资局副局长就率领各专业公司经理下乡走门串户,对已经投产使用的温室进行了现场调查,逐一安排所需玻璃、木材、钢材、水泥的指标,各专业公司根据指标付货,社员们高兴地说:“我们正发愁的事,你们给解决了,真是雪中送炭呀!” 戴建清


第2版()
专栏:

  吴兴县供销社抓紧运输春耕物资
浙江省吴兴县供销社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中转环节,提高化肥、农药的运输效率,大力支援农业生产。
今年入春以来,这个公司的职工包了船队,把备耕春耕生产中急需要的化肥、农药从产地和发货地点直接运送到公社供销社。已先后把一万多吨地产化肥、四千多吨进口化肥和四百多万斤农药通过直运的办法送到备耕春耕生产第一线,为国家节省运输费用二万多元。
朱达林 钱宝林


第2版()
专栏:旅游天地

  美妙的度假营地——西沥水库
每到周末,广东省深圳市西沥水库热闹异常:一队队打着旗号的旅行团队,聚集在水库边、松林下、山坡上……,有说有笑,忙着搭起帐篷,安营扎寨。标贴着香港多种牌名的旅行车,一辆接一辆地从深圳开来,车来人往,人头钻动。
这个被称誉的西沥水库度假营地,坐落在市北郊32公里外的麒麟山脚下,与香港、九龙地区毗邻,总面积约为三十多平方公里。四周青山环抱,绿树掩映,水库畔种植着花木,绿草如茵。库坝下有亭子、餐厅等建筑物。库水深而宽,山影波光相映成趣。这里可以游泳、垂钓,也可以荡漾轻舟。山坡有靶场可供射击;在平川,可跃马驰骋,亦可骑自行车悠然自得地饱览风光。中午,游人可以到水库餐厅品尝蛇羹、龙虎凤、沙煲狗肉等广东名菜。傍晚,夕阳西下,度假营地山水显得格外灵秀清幽,人们的兴致也进入高潮。他们燃起篝火,在炭炉上烧烤肉排、鸡腿,或者围坐在一起传语猜谜。在广场和船台前燃放烟花,也是一大乐趣。营地的建筑别具匠心,有古雅的竹棚草亭,有简朴的旅行帐篷,也有配置空调机的颇为舒适的度假房。旅客如有雅兴,还不妨露宿于山林之间。
1979年前这里还是个远离村舍、公路的僻静之地。那年8月,香港一家旅运公司的友好人士想在深圳市郊建个游泳、休息的度假营地。西沥水库条件较好,市旅游局便和该公司议定合作建设营地。仅用22天便开始接待客人。今天这里已有200多个帐篷、8间度假房,每天可接待500多名游客。
目前,来度假营地的人们络绎不绝,不仅有来自香港的工人、学生和职员,还有团体或全家来的。客人在星期六下午乘车约四小时到营地,在这里度过周末,第二天玩够了回去,不影响工作,花钱又不多。一位六十开外的香港老工人说:这里有树有水,空气清新,在香港很难找到这样清静的好地方。 李由


第2版()
专栏:

  从云南丽江黑龙潭公园远眺玉龙雪山
新华社记者 陈勃摄


第2版()
专栏:青海通讯

  在龙羊峡水电站工地上
最近,记者访问了正在建设中的黄河上游龙羊峡水电站。几年前,这里还是荒无人烟的高山深谷,如今已面貌一新。电力部第四工程局的职工们用四年时间,劈山削岭,挖填七百多万土石方,铺设了四通八达的公路和管线,盖起四十多万平方米的房屋,挖凿了一条长达六百多米、约有四层楼高的地下长河——导流洞。狂暴不羁的黄河已被拦腰截断。广大水电建设者正在为今年开始浇铸拦河大坝而忘我地劳动着。
在峡谷底部,奔腾的黄河水漂着白花花的冰凌,从脚下流过。工程局前方指挥部设在右岸一个岩洞里,只有二十多平方米面积,分为里外两间,外间摆了两张方桌和几条长凳,里间放着两张木板床。从开始施工以来,工程局领导同志就在这里轮流值班,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被职工誉为“实干家”的工程局副局长刘海伦,谁也算不清他在这里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1979年夏天,黄河水猛涨,河水流量达到一千七百多立方米,汹涌的洪水冲破导流洞的挡水围堰,往洞内倒灌,威胁着正在洞内施工的上千名职工的安全。刘海伦闻讯赶来,带头跳进水里,指挥工人抢险堵漏,治服了洪水,保住了导流洞。
机电安装队共产党员、老工人韩复的行动,同样展示了水电建设者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精神面貌。他从十七岁起就参加了水电建设,把自己的青春献给水电建设事业。由于长年钻山沟,住工棚,在艰苦的水电工地上生活,他身体衰弱了,头发白了。但当他听到要在龙羊峡建设一个大电站时,便毅然离开了风景如画的刘家峡。当时,他爱人刚刚做完一次大手术,组织上和同志们都劝他留下,照顾好爱人的身体。这一切,他都婉言谢绝了。去年,他又动员爱人来龙羊峡安家落户。
一些“老水电”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对荒山峡谷有了深厚的感情。温济中老工程师,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个。温济中今年65岁,解放前就从事水电建设,从1953年起,一直参加开发黄河的研究工作,风风雨雨地在黄河上工作了多年。可是,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1970年又被迫退休。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又激起他献身四化的激情。他不顾年老体弱,复职来到了龙羊峡,又投身到火热的电站建设中去。温济中说他现在六十多岁了,能够参加黄河上游大电站的建设,让“东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水发出强大的电流,输往祖国的四面八方,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幸福。
新华社记者 马集琦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小品

  春笋与修竹
  李厚德
江南三月,莺飞草长,竹笋破土而出。笋出土后十多天便长叶成竹。十天为一旬。据说这就是前人造“筍”字,在“竹”字下加一个“旬”字的由来。
笋是一种优良的菜肴,脆嫩鲜美,多纤维质,可减轻肥胖,为人们所爱食。近几年来,我国用鲜笋制成罐头出口,畅销国际市场。
笋长大为竹,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料。近些年来,我国许多地方办起了竹编工艺厂,专门用竹子制竹黄板、玉竹家具、消防梯、枪托以及数百种传统的和创新的工艺美术品出售。安徽太平县的竹编工艺厂,用竹编制的牛、龟、蛙、鸡、鸭、孔雀、蝴蝶、花篮、昆虫盒、托盘等多达三百三十多个品种,造型优美,形象生动,外宾竞相订货的有五十多种,远销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西德、瑞士等国。美国保田公司的代表称颂这个厂的竹编工艺品花样新、品种多、工艺好;意大利客商还要求包销这个厂的竹编工艺品。
竹子经冬不凋,四季常青,兼坚贞、刚毅、顽强、勇敢、挺拔、清幽于一身,为我国人民所喜爱。特别是历代文人墨客,赞美竹子的很不少。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作过很多关于竹子的诗、画,有一首诗颂扬竹子的刚毅:“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子是一种多年生的禾本科木本植物,雌雄异株,雌株多笋,一年便长成竹。但当年的竹子幼嫩不好使用。农谚说,竹子是“公孙不相见,母子不分离”,所以一般是“留三砍四不过七”,即三年以内的留养,到四年头上就砍用,过了七年竹质老化就不好用了。
农村把农历五月十三日称为“竹醉日”。顾名思义,竹子醉了,任人摆布,这个时节是栽竹的最好时机。竹不择地,性喜温和湿润气候,江南不论是山区、平原、丘陵、瘠地,都可以生长。值此“雨后春笋”到来之际,我们要注意留笋养竹,大力发展竹子生产,让满山遍野绿竹成荫,把祖国河山打扮得更加漂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