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2月2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做有社会主义道德的大学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系七八一二班的同学,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一人有事大家帮,使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感到集体的温暖。他们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对人热情和气,讲究文明礼貌,努力使自己具有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争取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锋。
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系七八一二班的同学,努力使自己具有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争取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锋。
这个班的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同学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热爱着自己的班级。
团结互助的风气首先是从班级干部关心同学开始的。有一次班里一个同学病了,吐了一地,把别人的床也弄脏了,满屋是味。这时,班级干部郑大生、梁庆海、于明等同学不怕脏、不怕味,抢着帮他收拾,并扶他上医院,使在场的同学很受感动。
干部的行动带动了其他同学。去年3月,班里的董雪静同学不慎被汽车撞伤,金庆勋、王瑛、于明、陈丽惠等同学顾不上吃饭,把她送到医院。在董雪静休息的十几天里,团支部安排了女同学轮班护理,每天帮她打水、打饭、熬药。同学们争相来看望,送来了白糖、罐头、水果、药品。为了不使她缺课,张德范和梁庆海同学每天给她补课。在同学们的照顾下,董雪静的伤很快痊愈了,而且没有耽误功课,在专业数学《场论》的考试中,她还取得了98分的好成绩。同学们的热情关怀使董雪静很受感动,她在给妈妈的信中深情地写道:“我们可爱的七八一二班是我的第二个家。”她妈妈给全班同学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从你们身上,我高兴地看到,遭受‘四人帮’摧残最严重的一代青年心中,已经燃起了共产主义的火花。”
生活在这个班集体里是这样的温暖。一人有事大家帮,男同学的衣服破了,女同学帮着补;年纪小的同学被子脏了,年纪大的同学帮着洗。有些力气活女同学干不了,男同学就赶去帮忙。同学们说:我们是“知心相处如手足,互助友爱佳话多”。
同学们热爱自己的班级,珍惜自己班级的荣誉。朱从贵同学平时话不多,可是却有火一样的热情。班里的排球坏了,他主动拿去修理;冬天到了,他抢先把宿舍的窗子封上;天下大雨,同学们被隔在教室里,他宁可自己挨淋,跑回去给同学们取雨具。象朱从贵这样的同学在七八一二班又何止几个?
有些同学原来对班级集体的事不闻不问,现在也很关心集体了。梁庆海同学从农村来,感到自己基础差,阅历浅,有自卑感,只想一心埋头学习,默默地度过这四年大学生活。可是同学们的热情使他无法保持沉默。他家里生活比较困难,哥哥结婚时,布票准备不足,同学们知道后,就主动凑了二百多尺布票给他。他的饭量大,粮食不够吃,女同学就每月把节余的粮票给他。这深情厚谊,感动得他心里热乎乎的。他在日记中写道:
“集体给自己的太多了,而自己给集体的太少了。”从此,他主动找事干,热心帮助同学。学工劳动时,他干完了自己的活,就帮助同学干。课余时间,他为同学们理发、缝洗被子。他当寝室长,订制度、编值日表,带领同学们搞卫生,使他所在的宿舍每次卫生检查都是优秀。同学们说他是“班级的热心人”。
有一次,这个班级的1026宿舍在卫生评比中得了个“良好”,影响了全班的卫生成绩,这个宿舍的同学感到内疚。第二天,他们就把宿舍重新收拾了一遍。1028宿舍为了把屋子收拾整齐,两位同学主动把自己的床挪到门口,腾出地方让同学们放东西。大家怕他们冷,做了个布帘,钉在他们的床头上。以后再检查卫生时,这个班级的宿舍都被评为优秀,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凡是和七八一二班接触过的一些老师和同学,都说这个班的同学讲文明、懂礼貌、有修养。刚入学时,这个班的同学并不都是这样的。有的同学对那些见人不礼貌,说话不文明,衣冠不整齐,宿舍不卫生,不讲社会公德等现象看不惯。但也有一些同学认为那是“小节”,不予重视。为了使同学们明确“讲文明、懂礼貌是我们大学生应有的品德”,团支部做了扎扎实实的思想工作。
有一次,班里周兴俊同学在走廊里不慎碰坏了一个暖水瓶,当时没有人看见,他一直等到暖瓶的主人来后,主动道了歉,并按价作了赔偿。有一段时间,几个班的同学一起在大教室上课,座位比较紧张。许多同学很早就去占个较好的座位。可是郑大生同学却从来不这样做,他总是默默地坐在没人去的角落或没有桌子的位置上。团支部表扬了这两位同学。有一次,班里两名同学因为生活习惯不同吵了起来,团支部对他们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明确告诉他们过集体生活就要互相谅解,要讲公共道德,不能各行其是。这样一表扬一批评,树立了正气。
去年三月,清华大学七七——化二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倡仪在报上发表后,在同学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通过讨论,他们向兄弟班级提出了讲究文明礼貌的六点倡仪,提出要以学习为中心,以三好为目标,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既有知识,又有修养的社会主义大学生。
倡仪提出后,班级立刻出现了许多新气象。同学们注意从“小事”做起,言谈话语从“您”、“请”、“谢谢”、“对不起”学起,平时注意不随地吐痰,不在走廊、教室大声喧哗,买饭不插队抢先。一位同学过去对自己要求不严,买饭很少排队。倡仪提出后,买饭时,在队伍后面也能看到他了。
这个班的同学对人和气,待人热情,无论是哪位同学的老乡或亲友来了,大家都是热情接待。去年八月,董雪静同学的母亲和杜延平同学的母亲从外地来学校探望孩子,班里的一些同学知道了,就到车站迎接。大家争着帮助拿东西,两位老人看着这些虽不熟悉但很热情的青年人,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她们在校的几天里,同学们经常去看望。团支部还向她们介绍了学校的情况以及她们子女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两位母亲临走时,同学们又到车站送别。到家后,杜延平的母亲来信说:“以前,总怕延平年纪小,到北方不习惯。现在,我一百个放心了”。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
哈尔滨工业大学团委 供稿


第3版()
专栏:

武汉市武珞路小学“学雷锋小组”的少先队员到瘫痪儿童江春梅(右)家教她学习功课。新华社记者 花 皑摄


第3版()
专栏:

西安石油学院领导成员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到学生中去做思想政治工作
西安石油学院领导成员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情况,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教育疏导,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这个学院去年恢复建校和招生以后,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有许多困难,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对此,校领导不回避矛盾,不消极等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石油学院的领导同志在积极设法改善学习条件的同时,主动热情地关心学生的疾苦。他们经常到教室听课,到宿舍和学生谈心,到食堂了解伙食情况,还建立了干部昼夜轮流值班制度,夜间到学生宿舍查铺盖被,白天到学生食堂帮助炊事员卖饭,经常和学生生活在一起,做学生的知心人。
有一段时间,社会上有一股错误思潮,认为政治工作“不起作用了”,政工干部“无用了”。学院领导没有受这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坚持思想领先的原则。为了加强学生班的思想政治工作,他们抽调有丰富政治工作经验的干部担任系党总支和院团委的领导工作,每个学生班都配有班主任。一学期来,先后召开了两次政治工作会议,总结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使思想政治工作越做越活跃。
开学初,他们开展了以“发扬延安精神,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形势教育,院系领导和学生一起座谈讨论,互相启发。既向学生如实地讲明学院面临的困难,又讲清学院的有利条件和建设规划,表明领导上千方百计为完成教学任务创造必要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决心。大多数学生提高了认识,纷纷表示:国家有困难,我们应当为党、为人民分忧尽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团结一致,艰苦奋斗,战胜困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院领导又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学雷锋,创三好”活动,对学生进行树立共产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教育,引导和培养学生向三好的目标前进。
学院领导在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还十分注意发动全体干部、教师,人人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有经验的教师走上教学第一线。在担任主讲的教师中,有二十年以上教龄的占75%以上。这些教师在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对于可能酿成较大矛盾的问题,院领导善于抓苗头,及时进行疏导。有两名学生在元旦晚会上因一点小事引起摩擦。元月二日下午,仪80班一个学生就从校外纠集了八个人,殴打了矿80班一名学生。事情发生后,双方都不吭气,却酝酿着一场更大的风波。数学教师李育生在当晚辅导学生学习时,从几个学生的异常表情上,发现了一点线索,及时进行深入调查,弄清了事实真相。第二天,两个系和学院的领导,立即和双方家长取得联系,校内校外密切配合,妥善处理了这个问题,制止了事态的扩大。
这个学院的领导同志认识到,学生中产生思想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不少是由于学习、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引起的。因此,他们坚持在做好正面教育的同时,十分注意关心学生的疾苦,尽心尽力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
开学初,他们发现学生宿舍比较拥挤,学院的几位领导同志就带头让出办公室,机械系、自动化系和团委也主动合并了办公室,挤出房子,给学生调整了宿舍,改善了住宿条件。学生没有阅览室,基教处的老师们让出了办公室,使学生能及时看到报刊、杂志。他们发现不少学生的被褥单薄,就给九十多名学生每人发了一条棉絮。机械系、自动化系和团委的负责同志,征得总务部门的同意,亲自到商店买来线毯,做成门帘,给学生挂在宿舍门上,挡风御寒。为了解决有病学生熬中药的困难,专门生了蜂窝煤炉子。
目前,这个学院正在学生中贯彻落实中央工作会议精神,为进一步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继续做好工作。


第3版()
专栏:

喜读《儿童科学画库》
康克清同志的书桌上,放着一套《儿童科学画库》。这是高士其同志赠阅的。康大姐很有兴趣地浏览了一遍,对我说:这几本书值得一读。的确,我看后深感它设计新颖,内容丰富。
《儿童科学画库》根据儿童的特点,采用了文、图、声相结合的现代化印刷技术。有的画册附有与内容有关的唱片,有声有色;有的画册附有饶有兴趣的小实验;有的画册附有立体图形。这套书能够启发孩子养成观察自然、思索问题的习惯,引导孩子自己动手探索事物的奥秘,满足孩子好奇好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孩子从小爱科学、守纪律、讲礼貌、维护公共利益的良好习惯。它发行以来,深受小读者和幼教工作者的欢迎。
这套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儿童科学画库》,分天文、地理、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现代技术、产业八个方面。每册介绍一种知识。出版社预备长期出版下去,现已有选题五百余种。
感谢为这套幼儿读物付出了辛勤劳动的同志们。他们为娃娃们办了一件好事,对搞好幼儿教育和小学低年级教育的衔接工作很有好处。
祝愿《儿童科学画库》这朵蓓蕾开得日益茁壮鲜艳,光彩夺目。
小 叶


第3版()
专栏:杂谈

多为青少年想想
梁炎
首都第一座旱冰场最近在日坛公园建成。每逢开放之时,大批青少年兴高采烈,蜂拥而至。或相互竞速,或翩翩起舞,增添了工余课后的不少乐趣。目睹此情此景,有些感触。
青少年要学习,要工作,要劳动。但是用在这些方面的时间,一般说来,只有八小时或更多一些。其余十多个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外,大约还有五六个小时的业余时间。青少年好动,兴趣广泛,在业余时间,让他们多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不但有利于他们增强体质,消除疲劳,更好地从事学习和工作,而且有利于把他们的兴趣、爱好引导到正当的活动上来,增加对生活的热爱,健康发育成长。
由此看来,八小时之外的业余时间并不是多余时间。马克思说过,休息和娱乐时间也是生产时间。这就是说,在业余时间休息好,娱乐好,就为更好地从事生产积蓄了力量,准备了条件。同时,社会上一些消极、颓废的东西,往往是在业余时间侵入青少年的肌体的。青少年的业余时间安排得好,过得有意义,就能对这些东西起抵制的作用。吸引和组织青少年在业余时间参加正当的文娱、体育活动,是文明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青少年具有高尚情操的一个手段。在一些经济、文化发达国家,随着工业的发展,业余时间增多,更加注意开展文娱、体育活动。娱乐(包括体育)已经形成一门学问。在我们国家,这个问题也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但还有不少家长、教育工作者、青年工作者,对青少年业余时间的利用,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管理。广大青少年的业余生活普遍感到枯燥,他们想参加正当的文娱、体育活动,但没有适当的场所和机会,有的就去搞歪门邪道。这个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重视吗?
北京已经有了第一个旱冰场。可惜,这类活动场所毕竟太少了。其他城市,也大体如此。看看街头巷尾那些为没有正当文娱、体育活动而苦闷的孩子,各有关部门实在该多为他们想想。


第3版()
专栏:体育之角

体育使我长期赢得了健康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植物生理学家汤佩松,是位会休息又善工作的老教授。尽管他已年近八旬,在国内外植物学和植物生理学界,仍然是个活跃人物。人们看到他耳不聋,眼不花,身板硬朗,举止敏捷,都称赞说:您真是老当益壮!汤老总是风趣地回答:“因为我是个职业的科学家,业余的体育家!”
汤老把体育同他的科学生涯联系起来,包含着他几十年来的深切体会。上小学时,他身体比较单薄,进了清华学堂以后,在马约翰教授指导下,爱上了游泳、田径、足球、网球等多种体育项目,每天课后都去锻炼。二十年代,清华的足球队、网球队,都曾闻名国内,而汤老在校足球队、网球队都是主力队员,参加过全国比赛,毕业时获得了“体育全能奖”。赴美留学期间,还参加了学校的足球、网球、射击和摔跤队。他的学习成绩也很好,二十几岁就开始在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任教。汤老说,青年时代的锻炼,比黄金还宝贵,它能为一生的健康打下好基础。
65岁以前,汤老没有住过医院,十年浩劫却使他的精神和身体都受到了严重的摧残,象种子遇到了严冬,被迫“休眠”。但是,献身科学的热情,使汤老坚信总有一天会冬去春来,种子还要“萌发”。他到中关村太极拳辅导站,学会了太极拳,天天坚持锻炼。不顾古稀高龄,夏天还经常去颐和园昆明湖游泳,渐渐地使遭受折磨的身体,恢复了健康。
粉碎“四人帮”后,汤老精神抖擞地回到了科研第一线,如鱼得水,如虎归山。几年时间,他不但写出了国内外植物学界注目的科学论文,还担任植物研究所所长,做了大量的科学组织领导工作。
汤老说,充沛的精力寓于健康的身体。要身体健康,就要把生活安排得有张有弛,会工作,也会休息。开会、干工作,他最反对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主张讲效率,看效果,干起来拚命干,玩起来痛快玩。工作再忙,散步、打拳、听音乐、打桥牌乃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他和夫人郑襄搭配,是一对很好的桥牌手。节日余暇,老两口常常兴致勃勃地打“蜜月”桥牌,有机会还去参加桥牌比赛。
汤老说,体育和娱乐,虽然用去了我一些时间,但我长时间地赢得了健康,在时间上能说我“赔”了吗?我没有“赔”,我“赚”了! 何煦昭


第3版()
专栏:

喜迎冰坛盛会
——访中国冰球队领队于在洲
1981年世界冰球锦标赛(丙组比赛),3月初将在北京揭开战幕,这是继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之后,在我国举行的又一次世界体育比赛。前几天,我们来到首都体育馆观看中国冰球队的训练,并访问了中国冰球队领队于在洲。
一走进比赛大厅,只见原来的地板已换成平滑如镜的冰面,球场内二十名身着“盔甲”的冰球运动员正在三位教练的指导下,忽而疾如飞箭,练习快速突破,忽而骤然急停,进行激烈拚抢。于在洲向我们介绍说,冰球是一项十分引人入胜的体育运动,拥有大量的爱好者和观众,特别是青年人。1978年12月在北京举行过一次有五个国家参加的冰球邀请赛,首都体育馆几乎场场满座。去年冬季奥运会冰球决赛中,美国队击败了世界冠军苏联队,全美国一片欢腾,总统也打电话祝贺胜利。
这次,来我国参加比赛的国家有:奥地利、匈牙利、丹麦、保加利亚、法国、英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加上中国一共八个代表队。由于世界冰球比赛是分等级编组,同一组的各队实力相近,比赛必然十分紧张和激烈,胜负难卜。在这个组里,奥地利队和匈牙利队是去年从乙组降级下来的,相对来说,就属于丙组中的强队。
谈到中国队的情况时,于在洲告诉我们,我国1972年才第一次参加世界冰球锦标赛,中国冰球队无论在技术与战术方面,还是在国际比赛经验方面,比起欧美强队还有不小的差距。这次世界冰球锦标赛在我国举行,对我国冰球运动员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锻炼机会,同时也必将推动我国冰球运动的开展,提高我国冰球运动的技术水平。春节前夕,中国冰球队从东北赶到北京进行集训,放下行装,一天也没有休息,就开始了紧张的训练。全队20名运动员来自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吉林和解放军六支国内甲级队,平均年龄24岁,平均身高1.75米。
于在洲说,目前,中国队的首要任务是力争进入丙组前两名,升入乙组。中国冰球队员们都憋着一股劲,一定要发奋努力,争取早日改变我国冰上运动落后的状况。前不久,中国冰球队前往日本访问比赛,在东京战胜了日本全国冠军队,引起日本冰球界的轰动。日本队是世界锦标赛乙组中的一支强队,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说明中国队近一年来在传接球基本功、突破能力、战术配合与意识等方面有了新的提高。
新闻研究生 刘小明


第3版()
专栏:

你想了解世界杯排球赛吗?
中国男女排球队即将前往香港参加世界杯排球赛亚洲预选赛。参加预选赛的共有九个男队和四个女队,最后各选出一个优胜队参加今年11月在日本举行的决赛阶段比赛。男子组预选赛先进行分组循环赛,根据抽签结果,第一组有香港、南朝鲜、卡塔尔和科威特队;第二组有中国、巴林、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沙特阿拉伯和巴勒斯坦队。女子组有澳大利亚、中国、新加坡和香港四个队,进行单循环赛。
有些体育爱好者一定会问,为什么亚洲排球劲旅日本男女队和南朝鲜女队没有参加这次预选赛呢?原来,根据国际排联的有关规定,东道国队、世界锦标赛冠军队和上届世界杯赛冠军队男女各三队可直接进入决赛阶段。参加今年世界杯排球赛决赛阶段男女各为八个队,男子八个队产生情况如下:1、日本队2、苏联队(世界锦标赛冠军)3、古由于上届世界杯赛前两名苏联队和日本队已获得参巴队。加决赛资格,所以第三名古巴队直接参加本届决赛,其它五个队分别为欧洲,亚洲,中、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预选赛的冠军队;八个女子队是1、日本队2、古巴队(世界锦标赛冠军)3、南朝鲜队(情况同古巴男队类似),其他五个队的产生方法与男子组相同。
中国男女排球队在上届世界杯赛中分别获得第五和第四名。从近一年来比赛成绩看,中国女排预选赛出线希望比较大。中国男排在预选赛中与南朝鲜队将有一争,过去几年两队曾七次交锋,中国队四胜三负,可见实力相当。
世界杯排球赛每四年举行一次。除此之外,世界性的排球比赛还有奥运会的排球赛和世界锦标赛,它们也都是四年一次。这三个比赛分别在不同年度中举行,因此,基本上每年有一次大型国际排球比赛。 晓 辑


第3版()
专栏:

心跳快慢与寿命
陈金铨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跳次数与寿命有一定的关系。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与寿命成反比。在正常情况下,心率慢的人是长命的。试举例说明:
以人的平均寿命七十岁计算,安静时的平均心跳为每分钟七十次,一生中间心跳大约二十五点八亿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跳次数可降为每分钟不到六十次,按每分钟六十次计算,七十年间共跳二十二亿次,加上每天运动一小时,运动时心跳为每分钟一百五十次,总数为二十三点四亿次。这比一般人在一生中间要少跳二点四亿次。平均计算,锻炼者要比一般人多活七点二岁,即可以活到七十七点二岁。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脏每跳动一次输出血量达八十至一百毫升,不锻炼的人只有六十至七十毫升,由于输出血量多,因此心脏功能强,心跳次数较少,老化现象的进程也慢,最终就会表现为寿命的差异。这种单纯数字的计算,虽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但起码指出了锻炼者比非锻炼者心脏潜力大,寿命长,是有生理依据的。
(摘自《长寿》丛刊第一辑)


第3版()
专栏:

北京市西城区有12所小学的560名学生参加二龙路少年之家举办的寒假活动。围棋小组的学生正进行一场围棋比赛。
新华社记者 顾德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