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2月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开发荒山的大胆试验
福建仙游县农民李金耀,与大队签订合同,包山1,200亩,合同规定今后山上大宗收益主要归集体,药材等经济作物的收入归个人。他招聘二十多个社员办林场,经过将近三年的努力,昔日的大荒山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件事引起了广泛的议论,大多数人称赞,少数人表示怀疑,有人持否定态度。
在福建仙游县,我们听到了一件颇有意思的新鲜事:有一户农民,单独承包了一座拥有1,200亩山地的大荒山,他自筹资金,自聘人员,在山上建设林果场,短短三年,果然使荒山面貌为之一新。
这座荒山名叫马山,座落在仙游县境的东南方,它属于盍尾公社莲井大队所有,但离大队所在地莲井村有10里,又地处周围五个大队的交界处。十多年来,大队无钱去经营,只是每年派6名社员看管,每人每年补贴1 50元和100斤粮食。管山人员年年更换,还是没有把山管好,他们回村过节,山上的树木就被一砍而光。社员们没有从这座山上得到好处,却年年要分担管理费,大队干部束手无策。
54岁的莲井大队社员李金耀,是解放后翻身的一个贫苦农民,虽然没有文化,却是个有胆有识的生产能手。他眼看好端端的一座山长期荒芜着,深感可惜。于是在1979年初,他挺身而出,向大队提出了承包这座荒山的要求。大队党支部召开了生产队长以上干部会和社员大会,讨论了两天,许多社员都说:“只要不再要我们负担管理费,谁包都行。”最后一致同意让李金耀承包,并于1979年6月,正式签订了承包合同。合同规定,今后山上的大宗收益主要归集体,其中马尾松全部归大队,杉木90%归大队,柠檬桉60%归大队,桐油、油茶等油料作物收入,双方各得一半,其它如药材等零星经济作物收入归个人。合同书上,全大队32个大队、生产队干部都盖了章。
治理三年,荒山面貌一新
李金耀包山的决定,遭到家里人的反对,在外地工作的儿子赶回来说:“快别干了,开山造林,费工又花钱,得利是二十年后的事,以后你赔钱,我们要跟着受苦。”李金耀生气地说:“你懂个啥,别看是荒山,遍地都是银子,你们却看不见。”李金耀把坛坛罐罐搬上了山,在山上安了家,并动员两个女儿也上了山。他的两位老朋友——县里一位退休老司机和县交通局一位退休老职工,也自愿上山做他的义务“参谋”,于是,李金耀雄心勃勃的治山事业开始了。他充满信心,多方筹集创业资金。他拿出家里历年来的积蓄,卖掉妻子的首饰,和老夫妻的两付棺材板,得款8,000多元;他通过亲戚借款2.7万元,又经过大队介绍,向银行贷款2.5万元,总共6万余元,作为办场资金。接着,他亲自挑选,招聘了20多个社员上山来当林场工人(都经大队党支部同意),平均月工资44元,比原来大队付给看山社员的每月补贴多出30元。两年多来,李金耀在山上盖了30间房子,修筑了一条三公里长的盘山公路,种下了大量树木。荒山上开始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们最近上山参观了李金耀承包的林场,李金耀告诉说:近三年来,山上共栽了杉木7万多株,柠檬桉7万多株,植柑桔、芒果、香蕉等3,000多株,培育林、茶苗10万多株,林地套种杜仲、栀子、玫瑰茄等中药材15万多株。此外还精心抚育、移苗补植9万多株马尾松,已普遍长高了两米多。我们看到,山上果然是满目苍翠,栽满了各式各样的作物,几乎没有一处是荒着的。同行的人说,过去这座荒山早已飞鸟绝迹,山泉干涸,现在树林里又听到了啁啁的鸟鸣,山涧里又流出了细细的泉水。与这座马山一路之隔的,是另一个大队的一座荒山,那里还是满山衰草,树木稀疏。两山相峙,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
严格有效的经营管理办法
李金耀包山三年就取得了显著成效,这固然是由于他在造林种果方面是行家,而且他本人和全家都十分勤劳。但尤其重要的,是他在经营管理上有一套切实办法,很能调动大家的生产积极性。
林场在计酬制度方面彻底革除了“大锅饭”,实行多劳多得。凡在林场劳动的社员,每月按时发给工资。林场根据每个场员的劳动能力和技术水平,确定6个工资等级,最高的每月75元、最低24元,每月评定一次。每天规定劳动8小时,加班另有加班费,超额有奖励,晚上巡逻护林有补贴。因此,社员在林场劳动的收入,一般比在生产队里务农要高。每个场员还享有一定的福利。场员生病还给予照顾。这样一来,尽管林场劳动管理制度严格,要求上山做工的人却越来越多。前年只有15人,去年增加到20人,今年又发展到25人。
林场建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奖惩分明。场员分为四个作业组,分别包干林业、茶果、药材和苗圃。每个作业组内部都实行定额管理,搞“定、奖、赔”,有些工种不能搞定额的,则制定质量要求,按时计工。李金耀还任命了会计、出纳和保管,制定了林场劳动守则,要求场员服从分配,听从指挥,干活不得马虎,爱护一草一木,劳动收入要赡养父母,男女青年在劳动时不得嘻哈取闹和有粗野行为,违者批评教育或扣发工资,执意不改者除名退场。李金耀对职工拥有聘用权和辞退权,办场以来,他已解雇了10名场员,其中有3名是他的亲属,因触犯场规,他照样除名解雇。我们在山上看到,青年工人们在劳动中都聚精会神,十分努力,没有松松垮垮的情况。
林场在生产上实行以短养长,以山养山。李金耀一年要付工资1.7万多元,还贷款利息近3,000元,加上去年修了一条3公里长的盘山公路,投资2.5万元,今年山上又搞基建,花去2万多元,这样,他筹集的6万多元资金已经基本花光。但是林业生产周期性很长,单靠营林不能解决近渴。于是李金耀就狠抓近期见效的作物和项目,即以短养长,“取之于山,用之于山”。具体说就是在幼林地里大量套种多种中药材,并和县医药公司签定包销合同,在向阳坡开辟苗圃,培育林、果、茶苗向社、队出售。又在成片的幼杉林里,套种速生快长的柠檬桉,既为杉树遮荫,又为香料厂提供了原料。此外,他还在山脚下包了一些耕地种植甘蔗等经济作物,在山上办起采石场和养猪场。上述各项收入,去年是8,000多元,今年可达2万元。尽管有了上述收入,由于目前林场还处在继续投资时期,所以亏损仍然较大。但是李金耀充满信心,据他预计,到1985年,林场收支可望平衡,再往后这座宝山上的财源将越来越多。
赞扬与议论
李金耀包山办林场的事,引起远近的广泛议论。目前这里从干部到群众,大多数对这件事持称赞态度,尤其对他绿化荒山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表示十分钦佩,认为是为家乡干了一件好事。人们说,李金耀开发荒山,不仅为社会、为集体增加了财富,也为大队的一些多余劳力找到出路。因此,省农业部门和地、县林业部门都持肯定态度,并给予积极支持。
也有很少数干部,对这件事不肯表态,表示怀疑甚至否定。他们也承认李金耀包山的显著经济效果,但认为雇用了20多个社员,这是不是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呢?这算不算雇工剥削呢?
对这个问题,我们作了调查。当地群众列举了许多事实说明,李金耀包山不是为了剥削他人,达到个人发财,而是出于社会主义的事业心。李金耀是个能人,熟悉植树、种果、栽培药材等技术,他包了队里的2亩多田,自己开荒3亩多,家里有5个劳动力,仅凭这些条件,本来他完全可以迅速发家致富。但是他放弃了这条路。包山以后,他把家里的地让给了别人,两年前新建的大屋挂上铁锁,一家人搬上了荒凉的马山。三年来,他节衣缩食,冒着风险,把6万多元投到荒山之上,他让场员按月拿到工资,自己一家三年没得分文。按照承包合同书的规定,李金耀实际上在七、八年内不可能有多少经济收入,受益的主要是集体和社员。比如山上9万多株已长2米多高的马尾松很快就可间伐,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但合同规定全部归集体。山上新栽的7万多株杉木,要十几年后才能成材,那时李金耀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曾经一再说,将来他年老无力经营了,就把这座山交给集体。因此,人们说,李金耀实际上是代表集体去办林场,他只是当了一个有职有权的场长,但并非场主。他和林场职工的关系,是责任制的一种形式,不是剥削关系。
李金耀包山,这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大胆试验,它突破了目前的某些条条框框,提出了在推行专业承包责任制中的一种新做法。这个做法的生命力,有待实践继续检验。
本报记者 林群英 季音
本报通讯员 陈金添


第2版()
专栏:在地方报纸上

坚持成片果树统一经营 完善生产责任制
兴安县从实际出发办好集体果园
据《广西日报》报道:广西兴安县有集体柑桔园1,599个,种有柑桔340多万株,其中90万株已经挂果。去冬今春,这个县有的生产队在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中,主张把果园分散经营,以致有些社员把分到的果树挖起来,移到自己房前屋后种植,使一些果树受到损伤。县委对此十分重视,及时派出调查组深入农村社队,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绝大多数的干部和社员认为集体的果园还是坚持统一经营好,理由是:第一,栽培柑桔的技术性比较强,从剪枝、施肥、攻梢到保果、除虫、灭病等,要有一整套的管理知识。如果分散经营,必然会削弱对果树的管理。第二,经过几年来的培训,许多社、队已经有了一批柑桔生产的专业队伍和技术人员,分散经营以后,不利于发挥这些人的技术专长。第三,多数果园离村庄都比较远,到了果熟季节,家家户户都得派人去看守,浪费劳动力。
根据上述调查的情况,兴安县委支持群众继续坚持统一经营原有果园。同时,要求搞好劳动管理,建立和健全生产责任制,克服平均主义。有些生产基础比较好、干部得力、群众齐心的生产队,继续实行定额计酬的办法管理果园,效果也很好。如护城公社自治大队第九生产队今年选派了12个懂技术的社员负责果园的生产,按完成定额记给工分,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一起参加分配。由于他们精心管理,柑桔产量比去年翻了一番多,社员人均分配可达250元。
由于各级领导及时帮助解决存在问题,这个县原有的集体果园除少数几个外,绝大多数都巩固下来,产量稳步上升。据统计,全县今年共产柑桔23万多担,比去年增产42%。
《广西日报》为这篇报道写的短评中说,兴安县今年柑桔获得大丰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果园生产的实际出发落实好责任制,坚持统一经营,是其中重要的一条。
农业生产的项目很多,每一个项目都有其本身的特点,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制约。要发展生产,就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许多同志都很清楚,但要真正做到却很不容易。有些生产队长期贫穷落后,群众迫切要求搞包产到户、包干上交,发展生产。但有的领导干部对此迟迟不敢表态。另有一些同志又把包产到户、包干上交看成十全十美,把本来应当统一经营的一些项目也分到各户去。这些做法都不利于集体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落实生产责任制的目的是为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因此,一定要深入下去,调查研究,做到宜统则统,宜分则分,千万不可搞“一刀切”。


第2版()
专栏:

稳定山权林权 推行护林责任制
四川今年森林火灾受害面积大减
新华社成都电 四川省护林防火工作成绩显著。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森林火灾受害面积只占全省森林总面积的0.4‰,是解放以来森林火灾受害面积最小的一年。
今年以来,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和各地党、政领导坚决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林业和制止乱砍滥伐森林的决定,并派出1,000多个工作组、近两万人帮助基层开展稳定山权、林权以及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的工作。截至目前,全省有一半的生产队已发放了林权证,并落实了林业生产责任制,还给社员划了自留山1,500多万亩。这样,对国家、集体、个人的林木都加强了管理。
在国有林区推行了“五定一奖”护林责任制后,把保护国有林的责任同群众的利益直接联系起来,群众象保护自己的林木一样认真地去保护国有林。最近各地检查验收护林合同执行情况,发现全省达到“三无”(无火灾、无乱砍滥伐、无毁林开荒)标准的森林面积,达7,000多万亩,占承包面积的93.4%。1,788个重点林区公社,有1,334个达到“三无”标准。
今年各地根据发生森林火灾的规律,狠抓了2、3、4月的关键季节,普遍开展了百日无森林火灾和实现“三无”的竞赛活动,大大提高了广大干部和社员护林防火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第2版()
专栏:

宣传教育常抓不断 护林队伍常年不散
大丰林业局三十年无森林火灾
据新华社哈尔滨电 黑龙江省大丰林业局积极做好护林防火工作,30年无森林火灾。最近,黑龙江省和伊春市人民政府嘉奖了这个林业局。
从1952年建局以来,大丰林业局一直把“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护林防火方针当作林业建设的头等大事,做到护林防火的宣传教育常抓不断,护林防火专业队伍常年不散。每年春秋两季防火期,林业局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护林防火意义和防火扑火知识,并且加强对聋哑人、儿童和外来人员进行宣传教育,防止他们在野外吸烟弄火。“护林防火、人人有责”,“饭可一日不吃,火不可一时不防”的口号已经变成了大丰林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防火期上山不带火,野外不吸烟,已成为群众的生活习惯。
以法护林,以法治火,是大丰林业局实现30年无森林火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多年的护林防火工作中,他们按照政府有关规定,结合当地护林防火的经验教训,在防火戒严期建立了领导干部值班、入山人员管理、火险预测预报等11项规章制度,基本上做到了事事有章法,家家有公约,严格控制火源,有效地防止了森林火灾的发生。
大丰林业局重视护林防火的基础设施建设。现在,这个局的林区公路四通八达,通讯联络网已初具规模,并且建起了防火瞭望台和林带网,一支防火扑火队伍在发挥作用。


第2版()
专栏:

德宏州奖励固定耕地,减少刀耕火种
不让“绿色宝石”遭火焚
据新华社昆明电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积极搞好森林防火工作。
素称“绿色宝石”的德宏州,森林覆盖率达48%。但前些年,由于刀耕火种和毁林开荒,每到旱季,山头起火,丘岭冒烟,森林火灾面积每年达10万至20万亩,损失木材约100万立方米。为了不让“绿色宝石”遭火焚,德宏州人民政府拿出资金和粮食,对固定耕地的实行奖励。其中,对固定耕地和发展经济林木的,按面积返销粮食,对交售林畜产品的,按售价奖给粮食。这些措施,对减少刀耕火种、毁林开荒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两年,德宏州切实加强了森林保护工作,建立了护林机构,组织了一支5,000多人的护林队伍,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在风高物燥的冬春火险季节,实行封山护林,同时广泛宣传保护森林的重要意义。每发生一起森林火灾,坚持查清原因,根据具体情况,对有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全州去年和今年都没有发生过千亩以上的森林大火灾。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应大力推广节能的水轮泵
水轮泵是我国独创的利用水力落差作动力的提水工具,目前,全国农机部系统已有水轮泵厂700多个,年产各种型号的水轮泵100万台左右。这种提水工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维修费省,在山区、沿海均可使用。不仅不用电、油,而且在提水灌溉的同时,可以发电,加工农副产品。以福建省为例,全省已建立水轮泵站2,490多处,安装使用各种水轮泵3,670多台,灌溉耕地40多万亩,总动力16.4万马力,每年可节省柴油10.1万吨。建阳县芦上水轮泵站装有60型水轮泵14台,灌田1.1万亩,还装有7台水轮发电机组,每年发电156万度。
但是,各地水轮泵的推广工作发展很慢。要在我国农村大力推广水轮泵,关键是各有关单位加强领导,抓好几件事:一、总结推广使用水轮泵的典型经验,使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懂得使用水轮泵的好处。二、各地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搞好总体规划,使水轮泵站实行提水灌溉、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提高工作效率,扩大使用范围。三、尽快恢复或充实、加强科研机构,做好科技人员的归队工作,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四、稳定水轮泵厂体制,提高水轮泵的生产能力和质量。
最近,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开发计划署在福州举办国际提水工具和水利管理讨论会,与会的一些代表,对我国的水轮泵很有兴趣。
本报记者 陈明星


第2版()
专栏:农村一角

羔羊繁殖创新纪录
河北省承德地区御道口牧场今年纯种细毛羊羔羊生产迈出了新步伐,一万四千只基础母羊繁殖存活率达到了百分之一百二十,比去年提高百分之十,并且创出了繁殖成活百分之一百五十的高产群。这两项都是目前全国同行业中的最高纪录。


第2版()
专栏:农村一角

贮藏苹果的新方法
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同有关单位协作,运用硅窗大帐气调方法贮藏苹果,收到贮藏期长、腐烂减少的显著效果。不易贮藏的红星、元帅、金冠苹果,可以贮藏半年左右,耐藏的国光和印度品种的苹果,贮藏期还要长,损耗率不超过百分之四。


第2版()
专栏:农村一角

家鸽成了“金凤凰”
江西省高安县许多社员家庭养鸽子,全县共养了三十三万多只,今年一至十月已经提供出口八万二千多只。独城公社鹿江大队社员沈顺根,今年养鸽八十三对,孵小鸽一千五百多只,收入一千四百多元。他高兴地说:“现在家鸽变成了金凤凰!”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改灶能手——田耕民
河北省曲周县田庄大队社员田耕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钻研各种火灶技术,经他改造和创新的适宜农村的民用灶,适宜机关、厂矿、学校用的高灶、抽风提火灶、天然气灶、大锅白煤灶、临时灶、淋盐锅灶等12个灶型,节煤省柴,既快又省,不烟不热,干净卫生,深受欢迎。干部群众赞田耕民是改火改灶能手。
田耕民现年41岁,从小热爱这一行。过去,田庄地碱,家家户户都淋盐。他父亲盘淋盐锅既好使又省煤,耕民就跟着父亲盘淋盐锅,帮看火灶,经常注意研究这门技术。他看到社员为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有的用自行车,有的用排子车,到百里外的邯郸去拉煤,也有的冬天到地里拾柴草,家家户户喂不起“灶老虎”。还有的社员为节煤节柴一天吃两顿饭。看了这情景,使他心里很不是味道,于是下决心改造农村火灶。他把外地改火灶经验和当地用灶实际结合起来,首先在自家、邻居和亲友家把拉风箱火灶改造成“柴、煤、沼气三用灶”,创造了不用风箱的民用灶。这种灶,一家五、六口人做一顿饭用柴草2—3斤,做一顿10口人的饭烧煤不超过2斤,10分钟左右就可做好。自田耕民改造民用灶获得成功,三乡五里乡亲朋友找他改火灶的经常不断。鸡泽县南赵寨大队有位亲友让他改了一个民用灶后,现在全村500多户,有80%的户,使上了这种民用灶。
田耕民还对适宜机关、营业食堂、工厂、学校使用的火灶作了创新,现已改造成功的有适宜30人左右用的高灶;适宜40人左右用的抽风提火灶;适宜熏枣、熬盐用的锅灶、临时灶、天然气灶等。这些灶型在县直单位普遍使用后,效果很好。县邮电局37人吃饭,使用吹风火灶时,平均日烧煤100斤以上,又不卫生,自从请田耕民设计改造了一个不用吹风机的高灶后,又好使,又卫生,每天只用煤50斤,比原来节煤一半。 马贵德


第2版()
专栏:

河南省汝南县马乡公社罗庄大队模范共产党员董华德(中)全家出动,向国家交售粮食10,100斤,油1,165斤。
新华社记者 樊鸣涛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