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2月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综述

恢复友谊的访问
本报记者 柯月霖
法国总统密特朗应沙德利总统的邀请,于11月30日至12月1日访问了阿尔及利亚。这是法国社会党执政以来,法国元首对北非的第一次访问。访问结束时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强调,两国“决心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在联合国范围内紧急发起全球谈判作出贡献”。对于这次访问,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党中央秘书处负责人麦萨蒂亚评价为“阿法关系新时代的开始”。密特朗也认为访问是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将推动阿法关系的发展。
阿法关系长期以来处于波浪起伏之中。自从阿尔及利亚于1962年获得独立以来,两国曾先后在葡萄酒、石油、天然气价格、移民等问题上产生过较大的分歧,一度斗争激烈,关系紧张。
今年5月,法国社会党上台执政后,为改善法阿关系作了一番努力。比如在移民问题上,改变了前政府每年遣返3.5万名阿尔及利亚侨民回国的做法,宣布停止驱赶外侨,放宽侨工的居留期限,并为归国侨民的职业培训拨出了专款。此外,法国政府还宣布把1830年前和1954年阿斯南地震等资料归还给阿尔及利亚。这些措施都受到阿政府和人民的欢迎。阿尔及利亚政府也投桃报李,尽管双方在天然气价格问题上仍有分歧,但对法国的供应始终没有中断。由于双方均作出努力,两国关系有了明显改善,这就为密特朗的正式访问创造了条件。
应该看到,改善和阿尔及利亚的关系,是法国社会党政府加强对第三世界,特别是对非洲工作的重要一环。随同密特朗来访的爱丽舍宫发言人米歇尔·沃泽勒在强调访问的重要性时指出,“阿尔及利亚在地中海、阿拉伯世界、非洲和第三世界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在世界舞台上占有特殊地位。”11月29日的《世界报》解释得更具体:“把目光移向地中海和第三世界、在欧洲起决定作用的法国,同在非洲、阿拉伯世界和不结盟国家具有重大影响的阿尔及利亚保持默契,将能构成一张使冷战倒退和促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王牌。”密特朗在阿尔及利亚议会演说中说:法国和阿尔及利亚间的合作将成为“北方国家和南方国家间建立新型关系的象征”。法阿关系的改善,有利于地中海地区局势的稳定,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
当然,事情远非那么简单,尽管密特朗的这次访问,受到了热烈欢迎,但因此而忽视存在于双方之间的问题,如移民、天然气价格等,也是不现实的。
(本报12月2日阿尔及尔专电)


第7版()
专栏:

中卢友好合作的成果
卢旺达共和国总统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于10月29日视察了有中国技术人员参加建设的卢旺达水泥厂工地。随行的有卢旺达共和国农牧部、自然资源和采矿部、西昂古古省的领导人。
总统一到工地,就开始视察,并向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询问工程进展情况。环顾工地上一座座拔地而起的车间、实验室、仓库和办公楼等建筑物,总统喜形于色,称赞开工一年多来“工地上变化很大”!总统鼓励中卢两国工人和技术人员继续密切合作,争取提前竣工投产。
总统对工地上的情况十分了解。他详细地询问了解决砂料供应不足问题的办法,并表示要亲自抓建厂器材的运输问题。
巡视完毕,总统在工地休息室小坐,关切地询问中国技术人员对这里的气候是否适应。
建设中的卢旺达水泥厂座落在西昂古古省布加拉马县,离首都基加利300多公里,与扎伊尔、布隆迪相毗邻。这里,石灰石的蕴藏量很大,是修建水泥厂的好地方。卢旺达水泥厂是中卢经济技术合作项目之一,它将成为卢旺达共和国第一个水泥厂。该厂建成投产后,年产水泥5万吨左右,不仅可以满足卢旺达本国建筑工程的需要,还可以支援“大湖区经济共同体”成员国扎伊尔、布隆迪的边区建设。
程燕如 马鸿声


第7版()
专栏:

意大利经济的“四高”
郁葱
去年,意大利曾以国民生产总值增加4%的发展速度超过欧美主要国家,一度使人们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感到惊讶。实际上,意大利逃不脱西方经济普遍衰退的规律,它的高通货膨胀率、高财政赤字、高银行利率、高失业率已使经济陷入“停滞膨胀”的困境之中。
自1973年西方爆发能源危机以来,意大利的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两位数字上,去年就高达21.5%,大大高于西方工业国家的平均数。今年伊始,政府作了新的承诺和努力,但通货膨胀率仍然保持在高水平上。去年,意大利的公共财政赤字折合460亿美元。为了弥补国库亏空,政府不得不大量发行国库券。今年头7个月,计划发行的各种国库券约合170亿美元。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改善国际收支,今年3月,意大利中央银行把贴现率从原来的16.5%提高到19%,商业银行的贷款利息也上升到25—30%。这种高利率政策影响了企业投资和生产的发展,造成更庞大的失业队伍。目前,官方承认的失业大军已突破200万大关,失业率高达8%以上,在欧洲仅次于英国,给动荡的社会增添了更多的不安因素。
意大利经济的“四高”:高通货膨胀率、高财政赤字、高银行利率、高失业率互相促进、恶性循环,成了意大利政府最头痛的问题,用斯帕多利尼总理的话来说,意大利经济“处于紧急状态”中。政府的目标看来主要是,减少国际收支赤字,遏制通货膨胀。从年初起,就规定用于进口的银行信贷不得超过去年的13%,以减少不断恶化的贸易逆差。接着,又宣布里拉在欧洲货币体系中贬值6%,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刺激对外出口。5月底,政府还规定进口厂商要把相当于进口款额的30%无息存入银行3个月,对出国旅游者所带的外汇也提出同样的要求。政府还下大决心压缩公共开支,把原计划的财政赤字50万亿里拉减到37.5万亿里拉。
在采取了这一系列措施以后,今年6至8月的国际收支开始有所好转,通货膨胀速度有所减缓。但总的说,收效不大。10月4日,意大利里拉又宣布贬值3%,另一方面,政府上述措施还产生了工厂开工严重不足,工业生产下降等副作用。据官方分析,今年意大利经济增长率可能是零。
此外,经济情况恶化已使今年以来意大利劳资矛盾更加激化。资方把高物价归咎于工资增加太快,坚持反对工资随物价进行调整。这遭到广大劳动者和工会的强烈反对。政府为此与工会组织举行多次谈判,力图调解劳资矛盾。由于双方立场严重对立,谈判断断续续,一再搁浅。10月23日,意大利1,000多万工人举行罢工,抗议资方在工资按物价指数调整的问题上拒绝工人合理的要求。由于这一问题关系到千百万劳动者的利益,一场尖锐复杂的斗争还在继续中。
意大利经济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国内政局动荡,加上意大利在西欧各国中经济实力又弱,政府执行的反通货膨胀计划必然困难更大。在西欧国家经济普遍好转以前,它的经济也不可能有多大的起色。


第7版()
专栏:

难忘的友谊
刘华秋
离开加纳快一年了,但加纳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意,却使人永远难忘。
1974年4月,笔者到加纳不久,一天我前去拜会加纳新闻部的朋友们。他们拿出周恩来总理1964年访问加纳的整套照片,向我讲述那次访问的动人情景:从国际机场到元首府,沿途站满了欢迎人群。歌声和“加、中友谊万岁!”的欢呼声响成一片。人们在柏油路上铺着五颜六色的花布衫袍,洒满沁人心脾的花瓣,让周总理的车队碾过,表示热烈欢迎和祝福。前来欢迎的男女老少,很多人都学会用流利的中国话说:“欢迎您,周恩来总理!”在周总理逗留期间,整个阿克拉和特马,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当晚,加纳电影公司给我们放映了周总理访问加纳的新闻纪录片。一个个激动人心的镜头,一幅幅热情洋溢的画面,无不体现加纳人民对周总理的敬仰和对中国人民的真挚感情。加纳朋友说:“这是历史的纪录,友谊的象征,我们要世世代代珍藏下去。”1976年1月,当周总理与世长辞的不幸消息传到加纳时,当地的朋友们同我们一样,感到万分悲痛。他们络绎不绝地到中国使馆表示哀思,有的携带全家到使馆吊唁,有的还捧来了亲自画下的周总理的巨幅画像。来自特马港的一位加纳技术人员,1964年曾和周总理握过手,谈过话,他在吊唁簿上签字后,含着泪花说:“周恩来总理当年参观特马港时,我们正在兴建深水码头。周总理当时指出,特马港将要成为西非的繁忙港口。而今,周总理的预言实现了!周总理功劳盖世,誉满全球,他永远活在非洲人民的心中!”
在阿克拉郊区的阿布里热带植物园,导游科菲先生带领我们跨过花丛,穿过草地,来到园中央的一棵参天大树下。他满怀激情地介绍说:“陈毅元帅当年陪同周恩来总理访问加纳时,曾在这棵大树下摄影留念。每逢有中国朋友来植物园参观,我都带他们到这里照相。”原来,周总理当时是本想亲自来参观这个植物园的,后来因为忙,便特意指派陈毅副总理来此参观。十多年来,这里确实成了来访的中国人必到之地。
1978年秋,3位在加纳工作的中国人从洛美驱车回阿克拉,不幸途中发生车祸,一位身受重伤,两位轻伤,车子被撞坏。出事地点离阿克拉近百公里,没有电话,无法通知使馆。这时有位名叫唐科的加纳出租汽车司机,目睹这一情景,立即将车祸事件报告当地政府,并驱车到中国使馆报信。受伤的3位同志及时地得到了妥善处理,化险为夷。事后,我们向唐科先生表示谢意,他谦逊地说:“中国朋友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
1978年末,9名加纳杂技学员结束了在中国的学习,回到阿克拉作首场汇报演出。消息传开,阿克拉市民奔走相告,争先前往观看。阿克拉艺术中心礼堂挤得水泄不通。加纳青少年表演中国杂技,这在加纳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每个节目,都博得了雷鸣般的掌声。此后,加纳文化、体育部门将这9名学员组成“加纳国家杂技团”,到全国9个大区进行巡回演出,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加纳朋友高兴地说:“中国杂技传到加纳,这是一曲友谊的颂歌”。去年9月,中国新疆歌舞团应邀到加纳访问。中国歌唱家在演出中,用加纳方言演唱了《种芭蕉》、《我的东西不见了》等几首加纳民歌,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和共鸣。霎时间,台上台下一起唱,演员和观众的感情水乳交融,“加纳,中国!”“中国,加纳!”的欢呼声经久不息。加纳艺术委员会执行主席菲利浦先生深情地说:“中国艺术家演唱加纳歌曲如此逼真,说明两国人民心心相印!”
加纳政府和人民很重视同中国的经济合作。1980年2月,利曼总统就职后不久便率领内阁部长和议员,到沃尔特地区中国援建的阿菲费灌溉工程工地视察,看望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利曼总统对该工程竣工后可浇灌2,000英亩水稻表示高兴,赞扬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辛勤劳动,并对加纳和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的不断发展表示满意。
每年国庆节,总有一些加纳朋友穿着中山装,兴高采烈地来到中国使馆参加国庆招待会。他们当中,有政府的高级官员,有新闻界的编辑、记者,也有文化、教育、卫生、工商界的友好人士。他们在访问中国时,都有意在北京、上海或广州做了一套中山服,留作纪念。每逢中国国庆,他们就穿上中山装,来中国使馆作客,并饶有风趣地说:“我们是半个中国人”。
中国人民和加纳人民情同手足,加纳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厚意深情处处可见。中国—加纳友谊之花,必将开放得更加灿烂!(附图片)
加纳库马西市中心的一个转盘。转盘的中央竖起一个加纳传统形式的石制凳子。凳子面两头翘起。据说是模仿亚山蒂地区古代的金凳子式样做成的。所以,库马西有“金凳子”城市之称。新华社发


第7版()
专栏:连载

在另一个战场上
李潞
五、“铜头蛇”行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特种战委员会导演过不少有声有色的趣剧来欺骗德国最高统帅部,其中之一是在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前的“铜头蛇”行动。他们要伪造一场英军高级司令官蒙哥马利巡视到阿尔及尔和直布罗陀的假象欺骗德国人,使德国人:(一)认为蒙哥马利不在英国,盟军就不会在1944年6月的头一周横渡海峡,发动登陆进攻;(二)把诺曼底登陆舰队的开航错以为是一次例行海上演习;(三)以为蒙哥马利要从北非和意大利指挥盟军在法国南部开展军事行动,因而把德军驻在法国南部的四个装甲师牵制住。
1944年3月14日,英国特种战副主任杰维斯—里德中校偶而从报纸上看到皇家军饷团的军官詹姆斯中尉同蒙哥马利将军长得维妙维肖,于是把他找来,要他在一部部队宣传影片中扮演蒙哥马利。
杰维斯—里德要求詹姆斯暂时离开他的妻子同他的酒瓶,让他揣摩模仿蒙哥马利的举止行动,象蒙哥马利那样用快速而又尖声刺耳的嗓音讲话。詹姆斯学得很象,还很有蒙哥马利特有的那副权威气派。随军裁缝为他做了一套剪裁得体的军服,配有参谋总部的鲜红衣领和将军肩章,胸前四排荣誉勋章,还做了几块印有蒙哥马利姓名缩写字母的手绢和一根小巧玲珑的手杖。这位伪装的蒙哥马利几乎和本人没有两样。
1944年5月25日傍晚,詹姆斯登上一架“解放者”飞机直飞直布罗陀。由于夜间寒冷,詹姆斯乘人不备偷喝了杜松子酒。这个左摇右晃已经喝醉了的“蒙哥马利”再有两个小时就要到直布罗陀了,而蒙哥马利是以对烟酒疾恶如仇出名的。于是人们只能把詹姆斯脱去衣服,放在机舱窗前透气孔的冰冷气流中醒酒,让他呕吐,还把他放在凉水中,对他进行了按摩和拍打。待飞机到达直布罗陀时,总算詹姆斯已相当清醒了。
詹姆斯走下舷梯,行了个“蒙特(蒙哥马利的爱称)礼”。欢迎的人们高喊:“向蒙特致敬!”在他驱车前往总督官邸前,好些西班牙人亲眼看到了这位“将军”。当晚,深知内情的英国总督举行了一个小型宴会,把他介绍给与德国特务机关有联系的西班牙银行家。他还在宴会上高声谈论了“303计划”。
第二天返回机场时,车队特意经过英国工兵正在修建的道路,士兵们向他欢呼,高喊:“蒙特老伙计!”为了让更多的人能看到告别场面,总督还陪同“蒙哥马利”到机场食堂喝了一杯茶,在那里詹姆斯设法“丢失”3条带有姓名缩写字母的手绢,让一个西班牙仆人拾到了。在阿尔及尔,詹姆斯到处参加一个又一个的会见,受到同样热烈的欢迎,“蒙特来了!”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詹姆斯的这场表演以及“铜头蛇”行动直到战争结束,才逐渐为人们知晓。
(全文完)(附图片)
图为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情景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太阳能城市
澳大利亚已把东部城市布里斯班市附近的一大片荒地,作为建设一座太阳能城市之用。十二年后这座城市将耸立起来,而该城的空气将是最清洁的。据设想,新城市的住宅都呈截角锥形,目前这样的一座试验性房屋已经建好。房顶上是太阳能收集器——底部为黑色的水槽,借助阳光的照射,可把水加热到60℃;而房子的南面安装了半导体元件,可把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用于照明,保证家用电器、湿润调节器以及电话的正常工作;做饭做菜也利用太阳能——由反光镜把阳光引向饭锅和炒菜锅。
这座太阳能城市将拥有四千套住宅,人口为1.5万人。市内将没有普通的汽车,而由靠太阳能电池工作的电动汽车所取代。(梁)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日本的立体自动仓库
在日本的村山工厂里,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立体自动仓库,这个仓库可以容纳8,200辆汽车,现在已经正式开始投入使用。这个仓库是用计算机管理数千种成品汽车的存放和出入,进行着汽车自动化的定位管理。仓库长为280米,宽为69米,高为29米,共9层。
(金海)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邮票光电打戳法
捷克斯洛伐克一工程师解决了难于实现机械化的注销邮票时打印邮戳的新方法。该法是将发行的标准成套邮票上的图案或边框部分涂上一层发光的油漆。这样,装有光电管的自动机很容易显示信封上任何位置的邮票,并自动准确地在信件邮票上打上有年月日的邮戳。这方法解脱了手工劳动,加快了信件处理工作。(张)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最大的计算机
最近,英国气象局正式启用了一台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这台超级计算机,每秒钟可运算4亿次。在运算能力方面,它比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快七倍,而且,各国气象部门的计算机加起来,也没有它的运算能力强。据称,这台计算机的主要作用是预报全球天气状况,研究世界气候的发展变化,并为世界各航线提供气象情报。
它能在数分钟内做出大气层15个不同高度的昼夜全球预报,还可预报一周内的全球天气形势,并可详细、准确地预报局部天气状况。
此外,这台庞然大物还能在12小时内算出一年的气象和季节变化,为科学家研究十几年后的气象情况提供了方便。
(海生)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利用动力的悬挂式滑翔机
西德一家工业公司研制一种称为“火红鸟M—1”的悬挂式滑翔机,重量仅为70公斤,上面装有一台28马力的发动机和一个容量为20升的油箱。它可以在空中滑翔3个小时,时速为80公里。
利用动力的悬挂式滑翔机的问世,使得滑翔爱好者不再单纯依靠风力了。现在这种滑翔机需求量很大,研制该机的公司收到了国内外很多订购单。(元)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150节的运行列车
据报道,毛里塔尼亚从祖埃拉特市大铁矿开采区直达努瓦迪布港的世界上最长列车之一已开始定期运行。这种定期运行的长列车总共由150多节车皮组成,由四台总功率为两万马力的内燃机车牵引。列车行驶路程650公里约需一昼夜。列车回程时车皮空着,沿途甘愿载着“无票乘客”加快速度返回矿区。
(文)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家用机器人
今年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一家百货商店为圣诞节准备的节日货物中有一件令人注意的商品,即家用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借助于可移动的手臂能干不少家务活,如开门、供应茶点、倒垃圾、遛狗、打扫房间和开关电视、录音机等,还能和人对话。这台四点五英尺高的遥控机械装置用电池供电,由无线电传送器把编有指示的程序输送到微型电脑进行控制。设计者哈姆林还打算在机器人身上安装“方向传感器”,以使它能在屋内走动,而又不会碰撞家具和墙壁。(见左图)
(芬)(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