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路从自己脚下走起
孙宪生从小患小儿麻痹症,留下残疾。十年动乱中,又因父亲被错打成反革命含冤死去,全家被遣返农村。15岁的小孙拖着残疾劳动,养活全家。后来,落实政策,他才当了山西榆次综合机械厂会计。
1977年,小孙好不容易争取到一张高考准考证,却因为残废,又被收回了。难道从此无路可走了吗?小孙观察社会,观察左右,发现上大学的毕竟是少数。大学的门进不去,自学的大门却敞开着。他想,自己是会计,应该结合本职工作,坚持自学。事业的道路就在自己脚下。
三年来,小孙没看过一次电影,没玩过一次扑克,家里的电视机买了两年,他也没看过一次。他先后学习了中国、美国、日本、苏联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十几门课程,自修了英语和日语,收集了50万字有关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的资料,写出了5篇企业管理的调查报告和16篇专业论文,记了50万字的笔记。
功夫不负苦心人。小孙自学的专业理论在整顿企业、推行经济责任制中发挥了作用。他在厂领导和同志们帮助下,先后编制了《企业管理制度》、《职能科室职责》、《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保证了生产管理的良好秩序;制定了不同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实施方案,管理人员按利润包干指标考核的浮动工资制。与此同时,他通过钢管生产的量—本—利的分析和经营预测,为领导决策提供了较可靠的信息。
今年2月,小孙顺利地通过了会计师的考核。他说,今后要坚持自学,力争达到高级会计师的水平。(附图片)


第3版()
专栏:

初中生当上了助理工程师
1969年,张涛初中毕业,来到北京东方红炼油厂当学徒工,在装油栈台装液体沥青。当时,社会上崇尚空头政治,认为学习无用。张涛看到一些青年成天打扑克、下象棋混日子,很不习惯。当一名工人要不要学习?青年人就那样混一辈子吗?不行!张涛羡慕那些为人类文明与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下决心刻苦自学,努力工作。
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面前,小张文化程度低,又没有老师指点,不知从何处下手,他一度产生急躁情绪。结果,欲速则不达。
“龟兔赛跑”的寓言给了他启发:乌龟天生笨拙迟钝,但它信心百倍,始志不渝,一步一个脚印,最后取得胜利。作为一个没有机会上大学的青年,与其在原地抱怨,以至消沉,不如振奋精神,往前走几步,对国家对个人更实在些。多花些功夫,就不信学不到东西。他每天坚持4个小时自学,临睡前检查一天的学习情况,久而久之,养成习惯,连电影也很少看。
小张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航模、舰模、无线电、摄影、外语、集邮,简直是什么书都想看。可是,看那么些书,又怎样为人类造福呢?他想到自己的装油工作又脏又累,冒出的瓦斯还对人体有害。学习就要结合本职工作,为以后搞自动化打基础。
1974年底,领导上让张涛协助技术员工作。他把学来的知识用在搞技术革新上。在领导和同志们帮助下,搞成了“射流自动装油液面保护”。从此,工人们再也不用爬上油槽车观察装油的情况,不受瓦斯的害了。以后,他又搞成了“小爬车极限保护”、“风动闸阀”、“高液位报警器”、“高温报警器”等革新项目。
前年,他又搞成了“大鹤管装油程序自动化”,其中的“光电摄相自动对位”课题,在国内还是首创的。现在,一列油槽车进入栈台,工人只要一按电钮,油管就自动对准槽车口,自动完成整个装油程序,一个栈台可以节省几个劳动力。
去年,小张被评为助理工程师。(附图片)


第3版()
专栏:

单穴双针法的发明者——殷晓明
一九八○年五月,《浙江中医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单穴双针治疗胃下垂八十二例》的论文,首次提出一种新的针灸法——“单穴双针提升法”。作者就是只上过初中的残废青年殷晓明。
小殷初中毕业后,下放到农村劳动。一九七○年,劳动部门把他分配到南昌市第三医院,因为他是残废,医院不肯接收。小殷向医院领导提出,情愿不拿工资,不占指标,自费在医院里学医。他说:“我自小患小儿麻痹症,对病人的痛苦有切身的感受。我学医,就是为了不再让别人遭受疾病的折磨。”对于一个实际只有初一水平的青年来说,中医书更显得深奥难懂。小殷查字典,向人求教,为了弄懂一个医学术语,往往彻夜不眠。他拜老医生为师,学完了大学的中医教材和《金匮要略》、《中医内经讲义》、《古医文选读》等书籍,还学了一些西医技术,写了二十多万字的学习笔记。从一九七○年至一九七六年,他没拿过一分钱工资,一直以一个编外人员的身份,在第三医院自学中医。
一九七六年,小殷被分配到南昌市胜利医院中医内科工作。他把治疗胃病当作主攻方向。经过他细心研究试验,试制出一种专治胃痛的药——胃宁散,经过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同时,他还探索出“单穴双针提升法”。用这种针法治疗胃下垂,痛苦少,疗效高,很受病人欢迎。(附图片)


第3版()
专栏:

自学的“西红柿博士”
前年,一个日本园艺代表团来到太原市金胜公社董茹大队参观。看到设备简陋条件很差的塑料大棚里,长着一株株碧绿的茎粗节短叶大的西红柿,上面挂满了累累果实,他们十分惊讶,赞不绝口地称誉栽培者为“西红柿博士”。
这位“博士”就是雷安军。他和他的栽培科研组,以精心的管理和独特的方法,培育了个大、肉厚、表面光洁、色泽鲜艳、酸甜可口并具有抗高温、抗病性能的西红柿新品种——“特单17号”、“瓦单22号”。1980年亩产达到38,6 13斤。
小雷今年二十六岁,1973年高中毕业回乡参加农业生产。1975年,大队搞起塑料大棚生产蔬菜。领导上让雷安军挑起这副重担。小雷认为,要在蔬菜生产上干一番事业,就得向老农学习,向书本学习,从科学上找出路。于是,他自己买书,到省图书馆借书,读完《土壤学》、《气象学》、《生物基础知识》、《蔬菜栽培管理》、《塑料大棚园艺》等科技书籍。为了观察西红柿的生长,掌握塑料大棚的生产规律,他把行李搬到大棚边上的小屋里,一天几次观察大棚里的温湿度。
他提出改革塑料大棚的结构和材料,使西红柿得到充分的通风和光照;创造了“主副行栽培”、“老枝再生”的新栽培方法,使西红柿不断高产。
雷安军边自学,边实践,不断地提高西红柿的产量。现在,他感到原来的塑料大棚结构太简单了,不利于提高产量。他又设计了一个新的大棚结构,正在作进一步的试验。
陈祖甲 罗京生文
杨武敏摄影(附图片)


第3版()
专栏:杂谈

学会敲开心灵的窗户
柯蔚
近两年来,不少高等学校反映,由于社会上错误思潮的影响,学生中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比较多,政治思想工作很难做;有些学生对上政治课不感兴趣,甚至嘲笑政工干部和政治教师。但是,在一片叫难声中,也有政治思想工作做得很出色,从而受到学生欢迎的事例。今天本报介绍的、受到洛阳农业机械学院机一系七八级全体同学表扬的政治辅导员——李宗温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典型。
在相当多的学生对政治教师“敬而远之”的今天,全年级的学生表扬自己的政治辅导员,确实发人深思。它至少说明了两点:第一、今天的大学生的确和五十、六十年代不同,思想上认识上的问题比较多,一般的政治道理很难打动他们,说服他们。但他们并非“冥顽不灵”、“刀枪不入”,也不是“什么道理也听不进去”、“什么话也不起作用”,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他们是明道理、辨是非的。第二、十年动乱之后,政治思想工作难做,政治课难上,这是事实。但并非不能做,不能上,关键在于做政治思想工作的人能不能采取正确的态度、正确的方法,敲开学生心灵的窗户。解决了这个问题,难就会变成不难,“敬而远之”就会变成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
李宗温以及其他一些善于做政治思想工作的同志,他们最基本的经验,就是深入到工作对象中去,和他们打成一片,向他们作调查研究,先当他们的学生,再当他们的先生。既不是高高在上,“遥测遥控”,也不是照本宣科、依样画葫芦地讲一通空洞的道理,而是了解他们怎样生活,怎样学习,有些什么理想、志趣和爱好,有哪些困难和烦恼,从而了解清楚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和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大学生,究竟有些什么不同?他们有什么长处,什么短处?他们真是什么话都听不进去,还是有选择地接受道理?他们形式上对政治活动不感兴趣,是他们对国家大事、世界大事不关心,还是仅仅对我们某些政治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满意?弄清了这些基本情况,掌握了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有说服力地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就不会用干巴巴的空洞说教去引起人的反感,而是以情理交融、生动具体的良言沁人心田,象“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那样,滋润幼苗茁壮成长。
这就是一个政治教师应当学会的敲开学生心灵窗户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第3版()
专栏:为四化作贡献的人

良师益友
——介绍我们的政治辅导员李宗温老师
我们的政治辅导员李宗温老师,善于针对我们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同学们亲近他,尊重他,他确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李老师担任我们78届政治辅导员时,我们同学中间因受当时社会上的错误思潮的影响,思想问题比较多,思想工作难度比较大。尽管如此,李老师并不气馁。他始终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耐心进行思想工作。
他住进我们的学生宿舍,和我们拉家常,谈思想,讨论问题,帮助我们解决学习、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在共同的生活中,彼此有了了解,很多同学对他由疏远到亲近,由冷落到尊敬,由“没话说”到愿找他“交交思想底”。
我们曾一度对一些政治活动产生反感。针对这种情况,李老师在每周一次的政治活动时间里,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不但内容丰富、具体,而且形式新颖、多样。围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他组织我们进行学习讨论,举办专题讲座和上思想修养课。李老师经常通过实际事例对我们进行教育。解决我们同学假期的路途补助及困难补助时,他不是简单地把钱一给了事,而是借此机会对大家进行社会主义优越性教育,把党的温暖送到每个同学的心里。有的同学对农村实行责任制产生一些糊涂认识,他就用他在家乡调查得到的具体材料和自己家庭的变化,来说明责任制的好处和农村的大好形势,提高了大家对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了信心。
去年,有位同学受到了纪律处分,产生了消极悲观情绪。李老师主动地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鼓励他放下包袱,改正错误向前进。在他的帮助教育下,这位同学进步很快,本学期被评为“五讲四美”先进个人。一次期末考试,有位同学三门功课全不及格。李老师认真调查后,了解到是因为这位同学家庭不和而造成的,他就到同学家里做调解工作,为这位同学创造了较好的学习条件。上学期期末考试,这位同学功课全部及格,两门功课还取得了良好成绩。随着文化课学习的不断深入,课程难度越来越大,有些同学产生了畏难情绪,甚至错误地认为自己脑子笨,再努力也不行。针对这种情况,李老师准备了大量资料,辩证地讲述了天才来自勤奋,聪明在于学习的科学道理,同学们深受启发和教育,刻苦学习蔚然成风。
由于李老师的辛勤劳动和同学们的积极努力,我们年级不仅学业成绩有了明显提高,道德修养有了较大进步,体育锻炼也取得了好成绩。
洛阳农业机械学院机一系七八级全体同学


第3版()
专栏:来信

清茶一杯会风好
最近在南京举行的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第一次学术会议,开得十分简朴。与会的一些专家、学者,和普通群众一样,在食堂排队买饭,住的是通铺,看电影自己出钱。会议桌上每人清茶一杯。茶叶是由南京大学老教授张同铸用自己的稿费买来的。这种简朴的会风值得提倡。
左克


第3版()
专栏:来信

钱花得少 会开得好
全国农业系统第二次培训工作交流会,不久前在武汉华中农学院召开。到会的同志住在农学院的职工宿舍和招待所,仅此一项就为国家节约开支两万元。
会议期间,代表们没有开车到市内看过一次电影或一场戏。为了活跃气氛,与会代表同农学院部分师生举行了一次丰富多采的联欢晚会。到会的一些领导同志还召开中老年教师座谈会,倾听他们关于如何办好农业教育的意见。
华中农学院 鲁大安


第3版()
专栏:医疗新风

雷锋式的好护士——柳静宜
解放军304医院护士柳静宜,十八年来义务为群众治病,人们称她为“雷锋式的好护士”。
早在1963年,柳静宜搬进二机部宿舍楼,她经常看到有的人背着小孩到10多里外的医院做针灸;有的年逾花甲的老大娘拄着拐杖到几里远的医务室去打针。这一切,使她心里很不安。她决心以雷锋为榜样,尽心尽力地为人民做好事,担任群众的义务护士。
她常为邻里群众送医。有一位患腿病多年、八十余岁的老奶奶,行动困难,柳静宜每天下班后主动登门扎针,经过半年多时间,终于把老奶奶的腿病治愈。找她打针、扎针的人越来越多了,柳静宜宁可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也要处处方便群众。十八年来,柳静宜全心全意为群众治病,从不接受任何礼物和报酬,也没把自己当义务护士的事向领导汇报过。直到医院收到不少群众对她的感谢信,才了解到十八年来她默默地做了那么多好事。周松耐 白宗林(附图片)
柳静宜护士正在为一位老奶奶看病。
钱守仁摄


第3版()
专栏:医疗新风

受病员欢迎的老护士——乔国义
在北京部队总医院传染病房,有一位深受病员欢迎的护士,她就是共产党员乔国义。
乔大姐今年五十三岁了,做临床护理工作整整三十二个年头,不知送走了多少病愈出院的干部战士,她带出来的徒弟有的已当了护士长,有的当了医生,有的当了领导干部,可老乔仍是一名护士。同志们问她有什么想法,她笑着回答:“革命总要有个分工,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只要党需要,我愿当一辈子护士。”传染科的工作比较累,也比较脏,但她从不嫌麻烦。她虽患高血压症,但很少休息,长年全勤,还和年轻护士比着干。
多年的临床实践,使老乔练就了一手过硬技术,每遇难扎的静脉穿刺,她都戴上老花镜,给青年护士边做边讲,做到安全可靠。她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从未发生过医疗事故,被评为传染科的“安全标兵”。
北京军区总医院传染科 韩学良


第3版()
专栏:医疗新风

比亲人还亲
黑龙江省牡丹江农管局中心医院小儿科医护人员对待患儿比亲人还亲,受到群众好评。
患儿一住进农管局中心医院小儿科的病房,就投入了护士们温暖的怀抱。护士定期给孩子们剪指甲、理发、洗头、洗脚、擦澡,随时给孩子们洗脏衣服。晚上,护士们格外精心,每两小时,巡视一遍病房。孩子们吃药,护士都是亲自看着把药吃下去。患儿想吃的东西,医院里没有,医生和护士就从自己家里拿;有的患儿缺衣服,医护人员就把自家孩子的衣服拿给他穿。一走进儿科病房,整洁安静,舒适清新,各种物品摆放得井然有序。一些病情好转的孩子,亲昵地围在护士左右,看书、写字、画图画。小儿科的医护人员还为患儿订了十多种适于孩子们看的报刊。这里既是为孩子治病的医院,又是他们的家,他们的学校。尹景羽


第3版()
专栏:医疗新风

解放军第22医院热心为牧民治病
人民解放军第22医院的驻地附近住着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牧民,而且大部分游牧在海拔4,000到5,000米的高山草场上。医院经常派出医疗队深入千里草原,到帐篷、蒙古包里为牧民防病治病,因陋就简地做各种手术。在高寒缺氧的草原上,医务人员有时为了寻找一座帐房,要连续骑马或步行几天;为抢救一个病人,有时要翻过几座高山。
医护人员时刻把各族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对前来就诊的少数民族牧民随到随看;住院部还专门设立了少数民族病房,组织有经验的医生给他们动手术,精心护理;食堂按病员的不同风俗习惯准备饭菜。院方还主动派出医生,抢救少数民族的危重病人。
本报记者 马集琦 张万象


第3版()
专栏:卫生与健康

被人们忽视的营养物质——食物纤维
杨任民
近代科学家研究证明,食物纤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物质。
老年和壮年的饮食,要尽量避免荤油和动物内脏等含有高胆固醇的食物,似乎已成为常识。可是医学家们一致认为,高胆固醇饮食并非引起动脉硬化的唯一因素,而食物中纤维素的含量,也是影响动脉硬化的因素之一。美籍营养学家斯托雷用相同的饲料喂养一批兔子,其中一组兔子另外辅以含有丰富粗纤维的苜蓿,测定血清胆固醇的结果是:苜蓿组为193毫克%,而对照组竟高达402毫克%。研究证明,这是由于苜蓿在肠道内可以与食物中胆固醇结合成不能吸收的一种复合体,从而减少食物胆固醇的吸收之故。因此,预防动脉硬化的食谱,不仅注意低胆固醇,而且丰富的纤维素也很重要。
美籍糖尿病专家屈罗威尔对117位成年起病的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做了一次调查,发现他们饮食中脂肪和蛋白质的比重偏高,而食物纤维素却摄取不足。因此在食谱中每天至少含有300克丰富纤维素的蔬菜,已列为欧美和日本的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常规。
近来有人发现,经常摄取多纤维食物可减少大肠癌的危险,那些富有纤维素的黄绿色新鲜蔬菜,还可能减低胃癌、肺癌、前列腺癌等的患病率。此外,粗纤维食物对于习惯性便秘或老年性便秘患者,还有通便的功能。
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美国和日本在市场上出售的,有从豆科食物中提取出的半乳糖甘露糖胶,水果皮中提出的果胶等,但提炼成本较高。实际上芹菜、苜蓿、大青菜等新鲜蔬菜,各种粗粮和海带、海藻等食物中都富有食物纤维,如果能每天适当多吃一点,对健康长寿是有一定裨益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