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年终专稿

一九八一年的世界
新华社记者 郭萍
八十年代第二年的国际形势是动荡不安的。在这一年里,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动向:
——里根政府上台之后,对苏联摆出了一副强硬的架势。
——在年初的苏共二十六大上,莫斯科提出了所谓“八十年代和平纲领”;它一再作出温和姿态,甚至宣传“缓和时期”可能重新来临。
这些现象,能否说明今年内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已经改变,出现了美攻苏守的新态势?
对这些现象的进一步分析使人们得出否定的看法。
美国的强硬架势,有一部分属于军事计划、战略构想、长远安排的性质,这些都还是有待实施的东西,其中有的后来已经打了折扣,例如原来预定五年内增加的军费数额,后来作了削减。今年,华盛顿切切实实地干了的事情,例如加强美国在非洲东北部、中东、海湾、印度洋的军事力量,并向这些地区的一些国家提供军援等,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在非亚大陆之间的这个新月形地带上,建立一道战略防线,以堵拦苏联的扩张。此外,在作出强硬姿态的同时,华盛顿仍然向苏联提供粮食和技术;在某些时候和某些场合,它仍然以退让、迁就的办法企图软化莫斯科,还怂恿别的国家也这样做。这些,很难说不是守势而是攻势。
苏联提出的种种“和平”建议,实质上带有强烈的进攻性。它的目的是:破坏西方联盟,首先是离间美国与西欧,保持自己的军事优势。人们把二十六大以来苏联的外交称作“和平攻势”,是符合实情的。
今年,莫斯科切切实实干了的事情包括:
——埋头发展军事实力,加速大型导弹的多弹头化,研制比SS—20更先进的SS—38型导弹,生产“台风”级大型导弹潜艇;
——在波兰境内及周围,多次进行军事演习和调动,为武装干涉波兰作了准备;
——第一次在华约组织范围以外,同某些中东、北非国家联合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给古巴的军援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
——在中东、拉美等地区的渗透活动不声不响地进行,还支持一些国家组成具有军事性质的联盟。
这些同美国的堵拦措施明显不同。莫斯科是在一些多事地区布下了棋子,准备对这些地区进行战略出击。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主要来自何方,仍然是很清楚的。
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还会长期存在。只要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实力和地位继续衰落,苏联这个后起的超级大国的实力继续增大,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继续有利于苏联,那么,苏攻美守的态势也就难以突然逆转。当然,这并不排斥在局部地区、局部问题和一段时间内出现美攻苏守的情况。
那么,为什么苏联今年主要采取软的一手?为什么到了年底,美国也放弃了同苏联谈判的某些条件,坐到日内瓦的会议桌旁呢?
究其原因,一是形势所迫,二是互有需要。
从苏联方面说,它在第八、九、十这三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没有完成之后,今年粮食年产量又从七十年代末的两亿多吨猛降为1.6亿吨。它的向外扩张的面目日益暴露,使自己相当孤立,今年116个国家在联合国投票要求它从阿富汗撤军。阿富汗、越南、古巴这几个大包袱本来已经很沉重,今年又面临着一个大难题——波兰问题,不得不煞费苦心设法对付。在这种情况下,它认为有必要以“和平攻势”来稳住阵脚,麻痹和分化西方,争取主动。
从美国方面来说,里根政府对苏强硬,要有实力做后盾,因此首先得治好美国经济的“滞胀”顽症,然而,它上台以来所开的经济药方,疗效似乎不大,美国政府采取强硬方针在国内外遇到不少牵制。它死抱住以色列、南非这些“老朋友”不放,又使自己在第三世界难以回旋。它不得不接受西欧盟国的“双重决定”,以同意同苏联谈判,换取在欧洲部署新的核武器。
因此,双方都感到不妨在激烈争夺的时候,运用一下谈判的一手,以稍稍迂回的办法,达到战略目的。这样的谈判势将旷日持久。双方在局部地区、局部问题上取得妥协是有可能的,但是全盘妥协,现在还看不出迹象。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的历史使命,仍然是很艰巨的。
除此以外,当今世界的另一个大问题是促进发展。在这方面,今年的重要进展是坎昆会议。美国、日本、西欧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一些国家的领导人,破天荒地聚会一堂,这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意义。会议达成了举行全球谈判的原则协议,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事态发展。
发展中国家取得了国家独立,但经济上仍处于困难的境地。它们从建立原料生产国组织,到成立“77国集团”,从促成贸发会议和特别联大的召开,到力促举行全球谈判,是逐步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争取建立新秩序的进程。这个进程,是近几十年来波澜壮阔的民族独立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当然,今年在这方面的进展只是有限的。在通往全球谈判的道路上仍然障碍重重,还需要发展中国家做艰苦的工作。
明年的世界大局如何?看来,还会是动荡不安,危机四伏。两个超级大国还会软硬兼施,力求压倒对手,它们虽然在一般情况下避免迎头相撞,但有时还会铤而走险。因此,国际形势的紧张状态,估计还要继续存在下去。
现在,波兰问题已到了关键时刻,情况复杂多变。本来,这是波兰的内政问题,应当由波兰人民自己寻找最合适的途径来解决。可是,外来干涉的危险严重地存在着。这会不会引起一场重大的国际事件呢?现在还有待观察。除此以外,中东、中美、南亚、非洲这些地区,也难保不会发生突发事件,使两个超级大国对峙起来。一旦如此,形势就将急遽恶化。
然而,人类历史的进程本来就是曲折的。在新的一年里,世界人民将提高警惕,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继续为维护和平、促进发展而努力。(附图片)
如此谈判 桌边挂的牌子上写着“谈判”。
(原载突尼斯《对话周刊》)新华社发


第7版()
专栏:

东南亚国家积极开发石油资源
雨海
在全世界到处寻找石油资源的浪潮中,东南亚国家也作出努力,积极开发本国的石油资源。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和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的4个主要产油国,在1980年共产石油达1.05亿吨,平均每天产油212万桶。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蕴藏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估计石油储量至少达500亿桶。1979—1980年度原油产量为5.8亿桶。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第二大产油国,目前全国有14个油田在进行开采,1980年平均日产原油达28万桶。缅甸的石油储量估计为30亿桶,1980—1981年度的原油产量达到1,118万桶。菲律宾估计石油日产量达9,000桶。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的石油生产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早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就在印度尼西亚和沙捞越等地发现了石油,但开采权完全操纵在外国垄断资本手中。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在赢得独立之后,为了维护本国的民族经济权益,相继宣布了一系列石油法令。印度尼西亚政府于1961年宣布了国家对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主权,废除了外国石油公司的特许权;马来西亚在1974年颁布石油法令,成立“国营石油公司”,负责石油的生产、分配和销售,1976年以后,外国石油公司先后同“国营石油公司”签订了产品分享合同。新石油法令使马来西亚获得比过去较多的收入。
由于新石油法令的颁布,以及充分利用外国资本和采用新的石油开采技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石油开采获得迅速发展。
现在,石油工业在印度尼西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两年来石油收入在国家总收入中的比重达到70%。石油已成为印度尼西亚主要的出口物资之一,70%的原油用于出口,1980年出口石油的收入达123亿美元。在马来西亚,石油也是重要的出口物资,已跃居出口的首位。1980年马来西亚石油出口收入就达29亿美元。
近几年来,东南亚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对能源的需要,加紧了对石油的勘探和开采。印度尼西亚的油田开采数目在1979年是152个,到去年年底已超过180个。马来西亚政府计划在八十年代大力发展石油工业,在1981至1985年的第四个五年计划中,将以每年增长5%的速度发展石油生产,到1985年将把石油日产量提高到36.2万桶。缅甸近几年来也加紧了石油勘探工作,又发现了坦塔宾油田、宫达尼油田和蒲甘—宣东油田,估计这3个油田可开采的石油储量约为17亿多桶。菲律宾也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菲政府为了加紧开发能源,在不久前提出了一项耗资为54亿美元开发能源的五年计划,其中规定把提高石油产量和开发地热放在首位。


第7版()
专栏:朝鲜通讯

让锦绣河山更壮美
——记朝鲜的国土整治工作
新华社记者 杨步胜 张锦芳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锦绣河山,处处是大好风光。走出城市,可见梯田层层,阡陌纵横,水渠成网。这些都是朝鲜劳动党和共和国政府领导人民长期坚持治山治水的劳动成果。
在朝鲜祖国解放战争期间,国土被炸得弹痕累累,疮痍满目,城市变为废墟,山林和水利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停战后,朝鲜人民在劳动党的领导下,立即投入到重建家园、整治国土的工作中去。1 962年,建立了国土管理部门,朝鲜的国土整治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在国土保护方面,通过治理河流,营造山林,防止了水土流失。过去,朝鲜的主要河流大同江、清川江等常常泛滥成灾。现在,河道畅通,河岸修建了防护堤,在大同江上还建设了许多水利工程,为防止水患、发电、航运创造了条件。植树造林成绩更为突出。战后总共植树450万公顷,使全国森林覆盖率大大提高。在森林地带中有7个自然保护区和30多个动植物保护区。
在国土建设方面,朝鲜人民重视保持和扩大耕地面积。朝鲜山多地少海岸长,每人平均占有耕地仅1市亩多。但是,全国坡度在16度以上可开垦的坡地近20万公顷。把坡地修成梯田,是扩大耕地面积的一项主要任务。金日成主席要求每个郡至少修筑100公顷梯田。朝鲜西海岸有70多万公顷海涂。从1964年到现在,那里共开垦海涂5万多公顷。朝鲜人民还兴修水库1,700多座,水渠总长度达4万多公里,灌溉网遍及各地。
在千方百计扩大耕地面积的同时,严格控制占用耕地。朝鲜农村住宅基本上都建在山坡上,一些工厂也利用山坡建立厂房,节约了大量土地。三十年来,朝鲜的基本建设有很大发展,但由于开垦了一些新耕地和严格控制对现有耕地的占用,全国耕地面积不仅没有减少,而且比解放初期还略有增加。
朝鲜在国土整治工作中积累了许多经验。第一、做好规划。1962年,朝鲜有关部门着手制订国土建设总规划。总规划制订以后,各地区的国土建设规划也已完成。有关部门在制订规划时,曾组织两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摸清国土资源情况,为制订规划打下基础。
第二、搞好立法。1977年4月29日颁布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土地法》。这项法律对土地所有权、国土建设总规划、土地保护、土地建设、土地管理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对各部门的职责范围也作了原则划分。
第三、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动群众,把国家管理同群众管理结合起来。以植树造林为例,1959年12月朝鲜劳动党中央全会提出营造20万公顷油脂林和30万公顷纤维造纸林的任务,并决定由学校、工厂、机关、部队、合作农场分片包干,包栽包管。4月6日定为全国植树节。每年这一天,全民总动员到分担的区域植树。4月和10月是植树月。仅每年4月全国参加植树的就达800—900万人次。1958年以后,各地合作农场营造了4,000多公顷用材林,他们用的木材基本上自给。社会主义劳动青年同盟和少年团还组织青少年学生营造了许多“社劳青林”、“少年团林”。每星期六还有不少青少年参加公路维护工作,垒石子,刷白灰,种花草,使公路整洁美观。
今年10月,朝鲜劳动党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改造大自然的新任务。近年内将开垦30万公顷海涂,20万公顷新土地,并建设大同江入海口的南浩闸门和位于大宁江上的泰川发电站。这些工程和其他建设任务的完成,将使朝鲜国土面貌发生新的变化。(附图片)
朝鲜农民载歌载舞庆丰收。新华社记者 杨步胜摄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精时的“花钟”
罗马尼亚西北部城市蒂米什瓦拉在绿地上用鲜花建起一个“花钟”,直径为五米,不仅有时针和分针,而且有秒针,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指针。“花钟”从每年春天至晚秋时节为市民提供准确的时间。
(光祖)


第7版()
专栏:

美国人士反对向台湾出售武器的呼声
本报华盛顿航讯 布鲁金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多克·巴纳特最近发表了名为《FX战斗机决定》的研究报告,并为此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他在会上说:他为了完成这份研究报告,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同美国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接触,他发现在他接触过的政府工作人员中,大部分人拥护继续巩固美中关系,反对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
布鲁金斯研究所所长麦克劳瑞为巴纳特的报告写了前言,他指出:“自从华盛顿和北京的外交关系于1979年初正常化之后,美中关系取得了卓越的进展。两国间领导人多次的双边访问、贸易的扩大都为意义深远的长期关系奠定了基础。这种关系对美国有着巨大的战略重要性。”
巴纳特在他的研究报告中说:“目前,美国国内对一个良好的美中关系的支持是强烈的,广泛的。这种支持不仅来自有影响的利益集团——其中包括美国农民、粮食和棉花出口商以及大公司的领导人,而且来自广大群众。……尼克松和卡特政府都骄傲地指出,中美关系中取得的进展是他们的主要成就之一,美国公众中的大部分人显然对此表示同意。”
巴纳特还指出,在叶剑英委员长提出的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九点建议中,“中国表现出的灵活性超出了观察家们的估计”,“未来的美国政策至少应该表明,华盛顿在不介入这一局势的同时,将避免采取行动来阻碍北京和台北之间的重新接触和直接相互影响,或者使这一前景复杂化。”
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现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授的布热津斯基不久前在《里根的外交政策的毛病出在哪里?》一文中指出,目前在国际上美国正面临多事之秋,里根政府面前有各种各样的难题,“如果政府同时破坏了我们同中国的新关系,中东、中欧和中美洲这三个地缘政治危机的前景就会更加暗淡。我们同中国的新关系不仅从长远的历史眼光来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美苏建立均势也有明确的有益效果。”布热津斯基进而指出,里根总统应该向中国方面保证,“美国并不通过不必要地向台湾出售武器经由后门推行‘两个中国’的政策。”
(史达为)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高度自动化的小汽车
日本一些汽车制造公司已将电子计算机和其它一些现代化技术大量地应用到小汽车的自动控制上。最近,一家公司在其制造的小汽车仪表盘上安装了一个电子地图显示屏(见下图)。驾驶员只要对它说一声去往何处,屏幕上便立刻显示出去往该地的最佳路线。在行驶中,屏幕还不断显示出汽车的位置。
另一家公司制造的一种小汽车的仪表盘上,设有一个孔洞。任何想驾驶该车的人,只要将一特制的塑料卡片插入该洞,汽车便按着他的要求调整驾驶座位、车内温度和反光镜。汽车的避震器亦按乘客数量自动调整,保持平稳。行驶中,车上的微型巡航雷达装置随时向驾驶员报告与前面车辆的距离;必要时会自动刹车。同时,车上的超声波装置还会在车后10英尺内出现障碍物时提醒司机。雨天,雨刷在雨点落到风挡玻璃上时会自动启动,并按雨量大小自动调节擦拭速度。
(刘)(附图片)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工程师的“听诊器”
波兰波兹南综合技术研究所研制成一种专供厂矿企业工程师用的声振电子听诊器,可诊断各种机器的故障。这种新颖的听诊器是由带稳调放大器的电动传声器和耳机组成。传声器通过专用装置可将机件的不同声振传出,使工程师象医生那样,直接用耳机听取各种机器零件的振动、轴的跳动和气流的脉冲。
借助这种工程用的听诊器,能够及时了解到机器部件运转的技术状况。
(文)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一百二十二岁老人
在墨西哥特拉高鲁兰城的附近,有一位名叫阿波罗妮娅·玛德奥斯·门多莎的老人,前不久,幸福地度过了她122岁生日。她目前身体健康,思维敏捷。她有80个孙子、孙女,8个曾孙子、曾孙女。
她生14个小孩,但只活了9个,最大的是女孩,现已83岁。她共有直系亲属156个。
在阿波罗妮娅的脑海里有着对往事的许多记忆。比如在上个世纪末,她亲眼看到哈雷彗星是如何出现的;在1885年还亲眼看到大西洋—太平洋铁路第一次穿越毕噶山脉的情景。
她经历了“墨西哥革命”,目睹了教堂被烧、农田被毁的情景。
她说,她能有如此高龄,是因为“我一直生活在农村,从来没有沾过什么大的恶习”。
(张)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多种用途的安全皮鞋
芬兰一家公司,经过三十年研制,生产出一种新型安全皮鞋。这种皮鞋在工业,尤其在建筑业中用途很广。它可以保护工人的脚,免受冷、热和潮湿造成的伤害。
该皮鞋装有能承受1,000公斤压力的安全鞋头,可防止落下的重物对脚趾和脚面的挤压。它还配备预防钉子及其它锋利物的破坏和使鞋体在穿用过程中不变形的保护性装置。(际立)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超级防火衣
美国一所军医院,研制出一种体积特细、可放入特别罐内的防火衣,实验证明性能良好。
这种防火衣是百分之百纯羊毛制造,这样在火中燃烧时,避免产生有毒的气体。防火衣外部,有抗菌的碘质,以及涂有一层由桉属植物中提炼出来的油质,衣服一旦受热,表面会结成一层凝胶,能防止高热灼伤人体,使体内的液体不致蒸发。(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