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美国经济与里根政府的对策
  谷津
美国的经济经历了半年时间的温和下降,最近又急剧恶化。失业率从9月的7.5%猛升到10月的8%,11月再升到8.4%,失业人数超过了900万。是41年(除1975年)来最高的数字。由于经济仍在继续恶化,里根总统的首席经济顾问韦登鲍姆承认,到年底,失业率可能达9%,即失业者超过1,000万人。与此同时,工业生产的下降已不再局限于住房建筑和汽车等行业,而是波及所有部门和地区。企业销售不出去的存货正在迅速山积。小汽车的销售量10月份猛跌24%,是195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另外,有关通用汽车公司等大企业亏损累累,中小企业大批破产和倒闭的坏消息,如10月份第一周的企业破产比去年同期增长42%等等,更是连绵不绝,呈现出一片阴郁的前景。
美国第四季度的经济已出现了大幅度下降,而仅仅在6个月之前,里根政府的经济顾问们还乐观地预言,年底经济将会出现按年率计算的4.2%的上升,明年年初将有5.1%的经济增长年率。可惜,这不过是一场南柯梦罢了。
新的经济“衰退”实际上正在严重威胁里根总统的“经济复兴计划”;首先,经济的重新下降暴露了这个计划未能发生应有效果;其次,这场“衰退”正在使联邦政府的预算收入锐减,失业救济和社会福利的支出猛增,从而大大扩大了预算赤字。而在未来几年中,只要预算赤字降不下来,或是平衡预算努力失败,里根政府制止通货膨胀和降低利率的目标就难以达到,复兴美国经济的计划也只能付诸东流。
里根总统和他的供应学派的经济顾问们以给美国经济寻找新方向,打开新出路为己任。他们认为投资不足、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是经济主要病根所在,提出了不强调需求,而着重供应的供应学派的新理论,宣传减少个人所得税能够鼓励人们多工作,多储蓄;减少公司利得税能鼓励企业多投资;而只要企业投资增加,就能扩大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供应也会大大丰裕起来。当供应超过需求时通货膨胀就会消失。他们还强调:“供应会创造自己的需求”,所以资本主义不会出现长期和严重的购买力短缺。由于美国历届政府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的刺激需求的作法造成了今天经济的“滞胀”,因此以反凯恩斯主义面目出现的供应学派终于能够吉星高照。
里根总统以上述理论为根据,提出的具体措施主要是:(一)实行历史上时期最长、规模最大的三年减税25%的计划以推动经济发展;(二)减少政府民用开支,平衡预算以整顿国家财政;(三)由联邦储备银行严格控制货币和信贷以遏制通货膨胀的发展。里根政府原以为这些措施一公布,就会使美国经济界人心振奋,停滞的经济也会有所回升。但结果却是,华尔街的银行家和企业界一直保持观望态度,联邦储备银行严格控制货币政策所造成的高利率又使整个经济界资金周转困难。在住房建筑和汽车工业这两个蒙受高利率之害最深的部门带头下,整个经济终于出现下降,并越演越烈。
里根总统面临的难局,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中的“滞胀”问题,即一方面经济正在下降,另一方面通货膨胀的威胁依然迟迟不肯退走。由于里根总统第一阶段的5%减税于10月1日刚刚开始,第二阶段的10%的大规模减税则将于明年7月1日实施,同时军费开支也在逐步增大,这将大大有利于刺激经济,因此,白宫已把经济的回升寄希望于明年的下半年。
但是,使里根政府伤脑筋的是,在这段时期联邦预算不能平衡所带来的麻烦。原来里根总统实行的减税计划和大规模增加军费,已使到明年9月30日为止的本财政年度预算,虽然经过350亿美元的削减开支,赤字仍将接近1,000亿美元,(上个财政年度为570亿美元)。而1983和1984财政年度的赤字估计分别将在1,200亿到1,400亿美元以上。因此联邦银行为制止通货膨胀就得继续严格控制货币和信贷,从而维持一定程度的高利率。而在持续采取高利率的情况下,经济是很难大踏步回升的。因此除非甘冒通货膨胀的危险,否则,里根政府的上述希望就会落空。
由于联邦预算的赤字一时不能缩小,悲观的气氛已在白宫内部露头。担心越来越大的减税会使预算赤字无法控制的预算局长戴维·斯托克曼不得不向总统紧急呼吁,要求用增税或是推迟目前的减税来压缩赤字。他还对《大西洋月刊》记者透露了对里根总统整个计划的怀疑,这一切都增加了里根政府在美国国会和公众中推行自己计划的困难。
美国在两年不到的时间经历了两次“衰退”。去年,许多企业蒙受打击、损害,元气未复,接着又跌入新的深渊。最近,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和高利率受国内外市场普遍萎缩的影响稍有下降,但仍然处于历史上的高水平,远没有低到可以允许经济大踏步发展的程度。里根总统运用各种财政、金融手段来推动经济的回旋余地已越来越少。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经济复兴计划”的前景似乎更为黯淡了。


第7版()
专栏:

  密特朗政府半年来的经济政策
  翟象乾
密特朗当选法国总统已经半年,经济问题是法国社会党新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密特朗政府接手的是各项经济指标都在下降、经济亟待重整的法国。法国工业生产到今年2月已经出现16个月下降。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只增加1.1%,今年第一季度,又比1980年第四季度下降1%。经济情况的恶化,特别是通货膨胀严重,失业人数剧增,引起了法国广大人民的不满,也导致了吉斯卡尔·德斯坦政府的倒台。
同前任政府相反,社会党政府采取了加强对经济生活干预的方针,主要的措施就是实行国有化,通过国有化来保证国家对工业战略物资和金融市场的控制,为国家制止失业增长、抑制通货膨胀的经济政策服务。
10月26日,国民议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国有化法案,规定对通用电力公司等五家大的垄断工业集团以及巴黎荷兰金融公司、苏伊士金融公司和36家拥有10亿法郎以上存款的银行实行国有化。这一法案将在明年初参议院通过后正式生效。这一计划实现后,国营企业职工将达到200万人左右,占全国工业职工总人数的21.6%。国营工业营业额将占整个工业营业额的40%左右,国家将能控制约一半的工业企业。
失业是社会党政府要着重解决的重大问题,今年6月,社会党上台时失业人数已有162万人,9月增为191万人,10月底又突破200万大关,失业率为9.7%,创法国历史上最高纪录。政府除了计划通过国有化部分地解决失业问题外,还准备采用财政等手段来刺激需求,以促进社会生产,增加就业机会。具体措施是通过提高最低工资,增加各种社会补贴来提高社会购买力;由提高最低工资10%,增加养老金和成年残废者的补贴各20%,家庭补贴增加25%,提高住房补助50%,年底还将再提高20%。另外,政府还打算通过提前退休、逐步缩短工时的办法来增加就业机会。
在进行计划庞大的社会经济改革,增设大量工作职位方面,社会党政府至少需要250多亿法郎。为筹集这笔用款,从9月10日起,政府以16.75%的高利率在全国发行150亿法郎的公债,同时进行税制改革,以开辟财源。
由于国内物价继续上涨,10月7日,政府又决定短期冻结服务行业和某些商品的价格,并对进口商品的利润幅度进行限制,以减少进口商品涨价对国内物价的影响。
社会党政府的各项福利措施显然将大大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据法国内阁会议所公布的1982年度财政预算,赤字将达954亿法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6%。而1980年的预算赤字仅为303亿法郎。法国通货膨胀率在社会党上台之前是10.7%,今年7月已达到14%,估计今年年底有可能达到18.5%。可以看出法国新政府正在冒巨大赤字和通货膨胀的危险来振兴国家经济。
法国社会党政府的经济政策基本上是属于凯恩斯刺激经济的一套,但又适当兼顾了紧缩政策的某些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它强调国家干预作用,但也重视市场经济,在采取扩张经济的同时,也注意到紧缩的一面。重点解决失业现象,但也采取一定措施去抑制通货膨胀。这一经济政策还注意体现缩小贫富悬殊和社会不平等现象,带有一定的社会改良色彩。但是也适当照顾到大企业主的经济利益。执行社会福利计划也采取较审慎的态度。
对当前法国经济政策,国内外毁誉不一。法国国内大企业主及右翼反对派的阻力很大,大多数企业主持观望态度,社会党政府虽然作了不少努力,但毕竟为时尚短,还阻挡不住经济状况的继续恶化。今年头10个月倒闭企业已达1.7万多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3%以上,失业和通货膨胀状况仍然严重。据估计,今年经济增长率可能只有0.5%。目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正陷在经济衰退之中,密特朗的经济政策能否使法国摆脱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还是一个大疑问。
(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英国货币主义经济政策面临考验
  长士
一个时期以来,英国国内围绕现政府坚持推行的货币主义经济政策,进行着一场激烈的辩论。英国在西方国家中率先推行货币主义政策,美国里根政府又采取了基本相似的策略,因此,这场辩论就十分引人瞩目。
撒切尔夫人是在英国经济地位更加江河日下的情况下上台组阁的。自从1979年5月她就任英国首相后,就放弃了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还在继续执行的扩大政府开支、大搞福利主义以刺激需求和生产的凯恩斯主义政策,而是根据货币主义理论,采取了紧缩公共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把控制通货膨胀放在首位的政策,企图以此医治“英国病”,重振英国经济。
自那时以来,英国工业生产出现了大幅度下降,从1979年6月到今年年初,工业生产下降了15.7%,去年一年下降了7%,成为战后降幅最大的一年。去年内有2,255家企业倒闭,今年上半年又有1,424家企业破产。保守党政府提出的1980财政年度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为7%至11%,实际上却高达20%,今年头几个月的货币供应量继续大大超过政府预计的数字。目前失业人数已近300万,比保守党上台时的130多万增加一倍以上,创英国失业人数的最高纪录,引起广大职工和中下层人士的强烈不满。今年5月,有10多万人举行抗议失业的示威游行,7月,在首都伦敦和重要的港口城市利物浦等30多个城镇先后发生了英国历史上少有的城市暴乱。所有这些,使不少人对货币主义政策的可行性产生了怀疑。
经济学界对英国现政府的经济政策反应极为强烈。今年3月30日,英国364名经济学家曾发表公开声明,谴责撒切尔夫人的货币主义政策。在声明上签字的包括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政府前首席经济顾问、76名教授、皇家经济学会主席和9名副主席。他们代表英国大学里的一大批经济学家,认为“政府目前的经济政策是错误的”。“将会加深萧条,破坏我们经济的工业基础,从而威胁到社会和政治的稳定”。他们要求撒切尔夫人放弃货币主义政策,重新回到凯恩斯主义政策上来。
在野的工党出于政治上需要,更是猛烈抨击保守党的经济政策。到今年10月28日为止,工党已4次对保守党提出过不信任动议。
保守党内部对玛·撒切尔的经济政策的分歧也日益扩大。在野的前首相希思、就业大臣普赖尔、外交副大臣吉尔摩等人多次批评目前的政策对振兴英国的经济“没有起作用”,主张进行较大改变,首先解决失业问题。
在保守党内,财政大臣杰弗里·豪、贸易大臣约翰·比芬等为首的绝大多数议员仍然继续支持现行的经济政策,认为这是振兴英国经济的“唯一道路”,即使失业率高仍应坚持不变,并认为目前英国经济已开始从衰退中回升。
撒切尔夫人更是强调她的政策已见成效。她不仅顶住凯恩斯派经济学家和工党的猛烈攻击,还再次改组内阁,撤换了保守党内反对现行经济政策的教育和科学大臣、外交副大臣等人,要求全党及政府支持她继续推行货币主义的经济政策。她在今年10月中旬举行的保守党年会上谈到,政府不得不采取的一些强硬措施,是为了取得胜利所采取的最起码的措施。她不愿只是为了得人望而改变这一政策。她承认失业问题“是最令人感情激动的问题”,表示“将要研究制定和推行那些在今后几年能提供更持久的工作的最好希望的政策”。
英国经济情况最近略有变化,表现在:最棘手的通货膨胀问题已趋缓和,今年8月的通货膨胀率已从去年5月的21.9%下降到11.5%;去年的国际收支出现了27亿多英镑的盈余,今年将继续出现顺差,改变了保守党执政前多年出现逆差的状况;工业生产下降幅度也在逐渐放慢,今年6至8月份的制造业生产还上升了1.9%。11月9日,官方发表的统计数字表明,今年第三季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已上升0.3%,从而结束了过去连续18个月的下降。
但是,英国经济问题受到国内外许多因素牵制,积重难返,在短期难望明显好转,失业人数还将继续扩大。随着大选日期越来越近,关于英国经济政策的辩论估计还将更加激烈,玛·撒切尔的货币主义政策正面临严重考验。(附图片)
  英国失业工人示威游行,抗议政府无力创造就业条件


第7版()
专栏:名词解释

供应学派
供应学派在七十年代后期才广为流传,但并非新创。它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萨伊的“萨伊定律”的翻版。这个定律断言,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能够通过工资、物价的变化自行调节,取得供求平衡,因而不会出现长期的严重的购买力短缺。供应学派与凯恩斯主义相反,主要强调供应。认为在供求两个方面,起决定作用的是供应,供应本身就可以创造需求。它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认为经济越不受干预就越能较快发展。它认为扩充供应的最佳办法就是减税和减少国家开支,以此来鼓励资本家多投资,人们多储蓄、多工作,从而使经济走向繁荣。
              (卫)


第7版()
专栏:名词解释

  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创立,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它强调社会“有效需求”的重要,把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和经济危机看作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凯恩斯主义把有效需求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部分。它认为:消费需求不足是因为人们的消费倾向偏低,使得消费的增加往往少于收入的增加;投资需求不足则是由于资本家对未来收益的预期没有信心,而利率的变动也影响投资需求。因此,凯恩斯主张国家应当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消费和投资,以增加“有效需求”,消除危机,解决失业。
(景)


第7版()
专栏:编后

  编后
七十年代遍及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并存的局面,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更加严重了。目前,美国和西欧经济的长期停滞,已使它们的总失业人数打破了战后最高纪录。严重的通货膨胀也继续在这些国家蔓延。在重重困难下,各国政府纷纷推行自己的摆脱“滞胀”的独特方案。英国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政府坚持它的以反通货膨胀为主的彻底的货币主义实验。美国里根政府实行的是以供应学派为主、又夹有货币主义色彩的综合方案。密特朗的法国社会党政府采用的则是以抢救失业为主,用国有化、增大政府开支来加快法国经济发展的凯恩斯主义方案。
迄今为止,这些方案无一例外地都遇到了各种困难和阻力,尚处于“成败难测”阶段。它们好象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万花筒”,只是从任何方面看去都是凶多吉少罢了。


第7版()
专栏:

图中牌上的文字是“自由世界的经济学家”。
原载英国《泰晤士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