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0月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钻天榆和它的培育者张庆连
在河南省获嘉县南25里处,有一棵主干挺直圆满、长得十分茂盛的参天大榆树。它每年积材比普通榆树高出20%,被国家白榆考察组命名为“钻天榆”模式株,树种已繁育推广到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
这棵优良榆树的选育者是谁呢?他就是年轻的共产党员、获嘉县林科所助理工程师张庆连。
张庆连今年35岁,家住获嘉县太山公社小庄村,距钻天榆约有二三里路。他童年的时候,每逢灾荒年靠吃榆皮面、榆叶菜糊口,深知榆树的用途。21岁那年,他被分配到太山公社林场当工人,整天在一个百亩大的榆树园,选择优树,培育良种。1974年5月,张庆连在辛章大队林场涝河沟旁,发现一棵榆树,生长旺盛,主干挺直,树冠窄狭,株形似竹又象松。他掏出皮尺量了又量,算了又算,测定这棵树的树龄不满六年,比他以往遇到的任何一棵榆树生长都快(按照正常选优标准,树龄八年才能定型)。他随即取来青漆,在树干上标上“优树太山二号”,并根据树形专门起名为“箭杆榆”。
第二年,他在榆钱将熟未落之际,采集了一袋纯净种子,带回自己的苗圃,开始进行“考种”试验。这种榆苗一年生苗高比一般榆苗超出18%以上,地茎超出45%以上。张庆连以“箭杆榆”为主,把自己多年培育的榆树归纳为31个类型,写出了榆树研究专题报告,引起了林业科研部门的很大兴趣。1978年,全国白榆考察组的6位专家学者亲赴现场鉴定,认为这是我国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独特榆种,并定名为“钻天白榆”,准许自成体系,在全国推广繁育。
钻天榆消息传开,方圆几十里的群众争相订购树苗,全国各地纷纷来函来电索要树种、树枝、树码。这对张庆连是一个有力的鼓励。他又拟定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榆树快速繁育。
他在新乡地区百泉农专园林系进修期间,把自己培育的第一代钻天榆苗二三百棵,移植到学校的苗圃里,结合当地榆种,进行观察对比和提纯复壮,并且根据无性繁殖的原理,试验榆树嫁接法。第一个春天,他以当地榆苗为砧木,嫁接了200来棵,成活率只有20%。他发现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用嫩条作接穗,成活较多;接穗越老,成活越少。第二个春天,他把接穗全部改用榆树苗或大树上的纤细枝条,条径一律不超过3毫米,结果成活率达到了90%。当年苗高长到3.5米至4.5米,完全符合出圃标准。接着,张庆连又试验成功了侧枝掩埋法。在他的直接帮助下,辛章大队运用播、接、埋、压等多种快速方法繁育榆苗,近四年中收入8,500多元,实现了白榆良种化。从此,钻天白榆由点到面,由近及远,很快传至全国各地,繁育点有200多处。张庆连总结实践经验,陆续发表了有关榆树的种源调查、繁育方法和经济用途等多篇科技论文。钻天榆的研究成果,荣获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
张庆连勇于向林业科研高峰攀登。他1979年到获嘉县林科所工作,在党组织的支持下,在老一辈林业科学家的帮助下,开始了我国农村第一个榆树基因库的建设。为了搜集全国、全省各地的不同榆种,他跑遍了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还爬上燕山高峰邓栅子,考察绵延百里榆树天然林,亲访了全国最大的、有三百年树龄的大“榆树王”。他披荆斩棘,攀登上王屋山区的鏊门山原始森林,采集到六种从未见过的榆树种。
千辛万苦结硕果。如今在老钻天榆树之旁,一个种源较为齐全的榆树基因库初步建成了。这里有白榆、黑榆、夏榆、春榆、榔榆、琅琊榆、欧洲榆等19个原种,40多个杂交组合,还有15个省市50多处不同优榆的单株、株系。它们汇集于钻天榆下,互相媲美,各显千秋。有的叶大如桑,有的刺尖如槐,有的枝垂如柳,有的冠密如松,充分显示出“榆氏大家族”的兴旺发达。这不仅为保存良种、延续后代建成了可靠基地,还可为生产科研部门提供丰富的原始材料。
刘承武 武林枫 袁水才


第2版()
专栏:

辽宁义县七里河公社石卜子大队21岁的女社员才素莲,在田间向社员朗诵自己的诗作。才素莲初中毕业后留在家乡务农,近三年写了200多首诗歌。李铁成摄(新华社稿)


第2版()
专栏:

不再靠窖水、苦泉水过日子
青海缺水山区二十七万农民喝上清泉
本报讯 记者张万象报道:在《青海日报》上,经常看到干旱山区的干部群众写的书信和报道,盛赞党政领导部门关心他们疾苦,帮助他们引来清泉,解决了世代发愁的吃水困难。
据青海省水利部门的同志介绍,青海东部农业区的许多浅山地区干旱严重,人畜缺水是群众生活中一大难题。饮水困难的共有63万人,占农业区人口的三分之一。许多群众靠窖水、苦泉水过活,有的被迫饮用污水。每逢春旱,许多社队的群众起早贪黑,长途跋涉,担水、拉水、驮水,有的往返一次几个小时,行程几十里,影响生活,耽误生产。在一些山村,缺水成为青年人找对象的一大障碍。乐都县平顶大队,座落在无林无水的干山头上,吃水要到五里外的山沟里去驮,当地就流传这样的民谣:“有女不嫁平顶庄,光吃干馍不喝汤”。
历史遗留下来的山区缺水问题,很早就引起党和政府的关注。早在六十年代初期,青海省就开始为干旱山区兴办人畜饮水工程,粉碎“四人帮”后,把人畜饮水工程正式列入水利计划。以后,这项投资又有增加。到去年底,已修建各类供水工程123项,供水管道210公里,饮水机井260眼,小型抽水站24处,还有一些土井、水窖、蓄水池,先后解决了27万人的饮水困难,占缺水人口的40%左右。互助土族自治县经过几年努力,全县半数以上的缺水群众喝上了自来水、井水和净化水。这个县的土族山乡东山公社吉家岭等3个大队多年缺水,近年来,在县里直接帮助下,挖出泉水,修了蓄水池,埋管道7,000多米。在庆祝饮水工程通水的大会上,人们敲锣打鼓,象过节一样高兴,姑娘和孩子们载歌载舞,3位高龄老阿爷向县、社和水利部门的领导献上了洁白的哈达。一位土族老人兴奋地说:“我经历了几个朝代,哪个也不如社会主义好!”


第2版()
专栏:来信

这样的书记俺热爱
我叫张尊英,是江苏省沛县鹿湾公社封楼大队后裴塘生产队社员。
今年5月底的一天,我坐公共汽车回家,在车上有位衣着朴素、态度和蔼的中年人,跟俺拉家常。我把俺队的情况告诉了他。以前俺队由于吃“大锅饭”,搞“大概工”,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生产长期上不去,生活不好,队里无干部,干活无劳力,社员有意见。事情说过以后,俺也没在意。谁知,不几天县里来了三位同志,住在俺队,一住就是20多天。他们白天帮助生产,晚上找社员了解情况,帮助解决问题。队里插秧没有机子抽水,帮助解决机子,无钱买化肥,帮助解决资金问题。在他们的帮助下,群众选举出了大家拥护的队干部,各种农活都搞了联产计酬责任制。麦子提前收割结束,100亩水稻6月插完,田间管理一家比一家好,个个比干劲。俺队在田作物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最近,那位在公共汽车上和俺拉家常的同志,也来俺队,他走村串户,问长问短,向俺队社员了解联产计酬后的情况,鼓励大家搞好家庭副业。他态度还是那样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我们问同他一起来的同志,才知道他就是我们的县委副书记、最近当选的县长李洪民同志。早先来俺队帮助工作的三位干部,就是李洪民同县委其他领导同志商量派来的。李洪民同志重视群众反映,关心群众疾苦,这样的书记俺热爱。
后裴塘生产队社员 张尊英


第2版()
专栏:

认真解决包干到户、包产到户后出现的新问题
滨县财贸部门主动当好农民后勤
本报讯 去年以来,山东滨县有99%的核算单位实行了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县财贸部门认真研究解决“两包”后出现的新问题,端正服务态度,改变经营形式,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今年全县小麦,比去年增长49%;1至5月收购农产品比去年同期增长42.5%。
他们从以下5个方面改进工作,被群众称为“两包”户的后勤部。
一、积极组织货源,生产资料供应倍增。过去,对化肥、农药的供应是来多少发多少。今年,他们主动跑遍6省1市,计划外购进大量物资,及时供应到队到户。
二、拆瓶拆袋,零售供应。全县经营生产资料的62个门市部,在今年的农药供应中,有53个做到拆瓶拆袋,零售供应。杨集宋家门市部还带着农药,深入田间,用吸液器按实需卖给用户。
三、增设网点,送货下乡。为了方便群众,及时买到化肥,全县由原来10处销售点,增到22处,大力开展零售供应,随到随售,满足需求。
四、简化手续,及时发放贷款。今春以来,银行、信用部门,积极筹集资金,按照“两包”社员户的需要,分别采取队贷队用,队贷户用、联户承贷、户贷户用的办法,由信用站直接发放或委托大队、生产队会计代办,及时发放。
五、主动和生产队签订农副产品购销合同。各级财贸部门在春季生产开始时就积极主动地同2,000多个生产队签了产供销合同。


第2版()
专栏:

以林牧为主 加速草场建设
伊克昭盟大力种植柠条
本报讯 记者张瑞生、新闻研究生傅旭报道:内蒙古伊克昭盟坚决贯彻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以林牧为主的方针,为恢复被破坏的植被,扩大草场,今年种柠条100多万亩,相当于以前21年种植柠条总和的44%。
伊盟历史上以林牧为主。由于左的路线的影响,多年来强求粮食自给,大面积垦草种地,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全盟沙漠及沙化面积从解放初到现在扩大三点三倍,致使牲畜没有草吃,从1965年以后牲畜数量显著减少。为了扩大草场,伊盟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经过比较、选择,把种植柠条作为主要方向。
柠条是鄂尔多斯高原上适应性最强的灌木,不择土壤,抗旱抗寒。它不但可以防风治沙,而且枝叶含蛋白质高于谷草四、五倍,是牲畜爱吃的一种饲料,平均4亩可养一只羊,相当于30亩中等草场。只要种时捉住苗,就不会旱死,三年即可成为牧场。
伊盟原计划今后10年种柠条1,000万亩,由于采取一系列政策性措施,今年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一举种植柠条100多万亩,并且出苗很好。


第2版()
专栏:

河套蜜瓜甜如蜂蜜,海内外享有盛名。内蒙古磴口县今年的河套蜜瓜又获丰收。这是县小农场职工正在选优良瓜种。
本报记者 田永有摄


第2版()
专栏:

浙江省供销社积极指导多种经营生产
为农村发布市场预测和预报
新华社杭州电 浙江省供销社最近开始向各地发布主要的多种经营产品的市场需求预测和预报,并且对各地产品的生产计划安排提出具体建议,对全省多种经营的生产起了指导作用。
浙江省供销社已先后在《浙江供销行情》杂志上发布了草席、草帽辫、毛竹和三类小土产的市场调查和预测,目前正在进行市场调查和分析的还有草籽种、芳香油、茉莉花、拉毛草果等产品。草席是这个省的经济特产之一,由于前几年供需紧张,各地纷纷超计划种植席草,盲目发展草席生产,今年估计全省将要积压席草3,000万斤。省供销社在市场预测中,指出目前草席已出现滞销趋势,需要控制生产,并提出明年席草种植数应比今年实际种植亩数减少40%左右的建议。浙江省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这个材料,最近已用正式文件转发全省各地参考。


第2版()
专栏:

兰州民航局在西北试验飞机播种造林、种草
新华社兰州电 民航兰州管理局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的西北干旱地区开展大面积飞机播种造林、种草试验,取得初步成效。
近六年中,该局已先后派出飞机完成播种造林、种草面积328万多亩。在飞机播种开始比较早的陕西省,已经有40多万亩作业地区开始郁闭成林。


第2版()
专栏:丰收喜讯

茌平大枣创最高年产
著名的山东茌平大枣今年总产量可达2,400万斤,是建国以来产量最高的一年。茌平大枣个大,肉厚,核小,甜脆,营养丰富。尤以博平公社出产的博枣为上品。


第2版()
专栏:丰收喜讯

大新龙眼成倍增产
广西大新县今年龙眼丰收,预计可收鲜果1,200万斤,比去年增产一倍以上。目前正在抓紧做好收摘、加工、运输等项工作。


第2版()
专栏:丰收喜讯

宣化白牛奶葡萄丰收
今年河北省宣化白牛奶葡萄的总产量可达170万斤,比去年增产二成以上。这种白牛奶葡萄皮薄肉厚粒大,味道香甜。


第2版()
专栏:丰收喜讯

苏州白蒲枣喜获丰收
苏州特产金丝蜜枣的原料——白蒲枣喜获丰收。据主要产地江苏吴县的统计,今年总产量可达35万多斤,比1980年增长了80%。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农村新貌

冲赛康又兴旺了
萧条了十多年的拉萨农副产品市场——冲赛康,在西藏放宽城乡经济政策以后,又开始兴旺起来。去年八九月间,拉萨市革委会拨专款11万元,把这里的土路改修成了水泥路,广场上铺了方砖,还新修了下水道。现在市场内密密麻麻摆着300多个货摊,有的是拉萨的个体商户,有的是来自西藏各地和青海、甘南的各族农牧民。这些摊头以出售肉类、酥油、蔬菜为主,也有青稞、糌粑、奶制品、各种皮毛和民族日用品,种类繁多。群众最感到高兴的,是牛肉、酥油多了。这些过去在市场上难得买到的食品,现在到处都有,生意兴隆,每天牛肉的销售量在3,000斤以上,节假日更多,达到四、五千斤。为了方便回族群众,在邻近市场的八角街上,还专门设立了7个回民牛肉摊。
西藏地处高寒,蔬菜品种单调,水果更是罕见之物。近年来温室和塑料大棚增多,冲赛康上市的蔬菜已有20多个品种。拉萨当地产的苹果上市销售后,群众争相购买。人们高兴地说:“党的政策一放宽,市场全活了。”
本报记者 刘印生
王向坤


第2版()
专栏:农村新貌

丁集农民买摺多
黄橙橙的玉米登场进仓了。我在江苏沭阳县正逢集的丁集街头,看到的是一派兴旺景象,最引我注目的是出售摺子的小摊。小摊四周,围着挑选摺子的顾客。一个叫张凤阳的小伙子,指指地上的摺子说:“三丈六的,买四窝。”我问他是集体还是自己买?他说:今年联产到户,我家光玉米收了2,500斤,正愁粮没处搁。他告诉我说,象他家这样在全队只能算中等户。另一个买摺子的青年周吉成接过话头说:“是啊!就拿我家来说吧,我在公社农电站当电工,爱人在大队合作医疗点当医生,家中没劳力。往年,要是集体收不到粮,我家也吃不上。现在,我家一季就收了3,200斤,人均500多。”
日刚过午,三个卖摺人的110窝摺子已经全部卖完。他们来自泗阳县王集等地,其中一个叫刘玉图的对我说:往年的摺子是个“冷门货”,户下没人买,求哥拜姐销给生产队,还往往拿不到现钱。现在可好了,集体有粮,户下也有了粮,“冷门货”变成了“热门货”。我们三人在你们丁集一天就销了这么多。
曹学平


第2版()
专栏:农村新貌

这里办起了牛集
湖北应城县三合公社大田大队一带,方圆几十里,原来没有一处牛集,社员要调剂耕牛,购买小牛,得跑几十里,甚至出县出省去买,既不方便,又影响了生产,特别是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社员买卖耕牛的更多,矛盾更突出。大田大队根据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得到有关部门的许可,在公路边办起了牛集场,安排了三名懂行的社员经营;并因陋就简,在本大队的餐馆旁边搭起了牛棚,还利用餐馆的空房办起了旅社,摆起了茶摊、副食摊等。这样一来,不但吸引了本地农民,而且招来了外县外省的顾客,牛集生意越做越兴旺。从8月2日开集,至9月10日,已成交大小耕牛137头,成交额达4万多元。 丁华德


第2版()
专栏:通讯

蚕乡秋色
著名的“柞蚕之乡”辽宁岫岩县,养蚕业蓬勃发展,呈现一片生机
秋天,辽东山区的蚕乡岫岩县生机盎然。秋风掀动着茂密的柞丛,青枝绿叶间蠕动着一条条遍体透翠的柞蚕。蚕农们手持蚕剪,把蚕吃秃了叶子的枝丫连蚕一起剪下来,放到另一簇叶嫩枝密的柞丛旁,只见蚕一条跟着一条爬离秃枝,钻进茂叶之间……。岫岩,这个古老的“柞蚕之乡”,又呈现出绝迹了多年的特有秋色。
岫岩“八山、半水、分半田”,山山遍布尖叶柞、蒙古柞和辽东柞,气温和雨水条件都适宜发展柞蚕生产。这里已经有200多年的养蚕历史了。过去,柞蚕茧产量一直占辽宁省的20%,是我国著名的“柞蚕之乡”。
可是,前些年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全县柞蚕茧的年产量竟由解放初期的23万担跌到3,000多担。现在,岫岩柞蚕生产又复苏了:去年,全县柞蚕茧总产量达到28.2万担,创历史最高纪录。
岫岩柞蚕恢复发展得这么快,与专业承包的生产责任制是分不开的。
1977年,龙潭公社有个大队实行了蚕业“大包干”,把蚕场包给社员,当年收入20多万元,这个“三靠”队人均收入一下子提高到121元。县委立即把他们的“责任到人,全奖全罚”的柞蚕生产责任制,在全县推广。现在,哪里养蚕哪里“包”。不论走到哪家蚕场,棵棵柞树都经过精心剪枝,疏密相适,通风透光。前营公社木匠沟生产队有一块1,500亩的柞林,过去没专人管理,糟蹋得不象样子;去年包给23户蚕农后,平均每把收蚕茧14担,比过去增产一倍多。
蚕农们包了产,科学养蚕的劲头也起来了,主动找公社蚕业管理站,学先进技术,签订技术合同。幼蚕成活率提高了,生产成本下降了。科学养蚕的普及,带动了技术队伍的壮大。现在,全县每个社队都配备了自己的蚕业技术员,有力地促进了蚕业生产。
岫岩柞蚕恢复发展后,许多“三靠”队和社员富裕起来了。深居山沟里的太平岭生产队,过去穷得全县有名。去年,他们单养蚕一项收入每人就有200多元。大营子公社蚕农邵仲凯,过去连买酱醋的钱都没有,去年他包了47亩蚕场,获得了丰收,除向生产队交500元包金外,自己净挣1,410元。
柞蚕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丝绸业的兴旺提供了条件。一向吃不饱的岫岩丝绸厂复活了;不少社队利用完成交售任务后余下的蚕茧办起缫丝坊,直接加工蚕丝卖给国家,为集体增加了收入。
本报通讯员 富源
本报记者 陈宝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