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0月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曾任一九四九年国共和谈国民党政府代表刘斐说
对台九条顺天应人符合国情民意
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 “叶剑英委员长的谈话,顺天应人,符合国情民意,真是太好了。”这是在叶剑英委员长向新华社记者发表的谈话广播后,曾任1949年国共和谈时南京国民党政府代表、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的刘斐先生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
刘斐先生病体初愈,但显得十分兴奋。他说:“我听了叶委员长谈话的广播,心情十分激动。叶委员长说,要为列祖列宗争光,为子孙后代造福,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谱写新的光辉篇章。这话说得多么好啊!中国具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海峡两边都是炎黄子孙,为什么不能统一呢?长此以往,何以对古人于九泉?”
刘斐先生说:“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在海外侨胞、台湾同胞中引起了热烈反响;今天,叶剑英委员长的谈话,照顾了台湾当局的利益,照顾了台湾同胞的利益,也照顾了在台湾投资的工商业者的利益,这个谈话是非常得人心的。”
刘斐接着说:“我看,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是台湾当局最好的出路。三十二年前,我曾代表国民党和共产党谈判,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谈判没有成功。现在是第三次国共合作的时候了!”
刘斐停了一下,有些激动地说:“我在台湾有许多朋友,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有亲人在大陆。三十二年来,他们饱受分离之苦。如台湾当局仍拒不谈判,既不合人情,也背离全民族的希望。”
最后,刘斐热切希望他在台湾的老朋友抓住这千载一时的机会,为全民族大团结的早日实现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2版()
专栏:

许德珩、茅以升表示愿与台湾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
为实现祖国统一振兴中华而奋斗
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 九三学社主席许德珩、副主席茅以升,在看了叶剑英委员长向新华社记者发表的谈话后对记者说,叶委员长的谈话完全符合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对台湾同胞的亲切关怀和热烈意愿。
许德珩说,九三学社的社员都是从事科学文教工作的知识分子。在台湾科学文教界的人士中,有好多人是我们多年的老朋友。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是热爱祖国的。“五四”以来,在为求得祖国统一而奋斗的过程中,知识分子总是积极参加斗争的行列,并作出重要的贡献。现在,叶剑英委员长进一步阐明的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是关系到民族、国家前途的大事,也是我们知识分子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我们愿与台湾的科学文教界的朋友们一道,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为实现振兴中华的宏图,共同努力,为列祖列宗争光,为子孙后代造福!
茅以升说,叶剑英委员长的谈话号召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发挥桥梁作用。我们海峡两边的科技工作者也可以起到桥梁作用。1948年,我以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的身份,到台湾台北主持了学会的年会,见到很多朋友和我的学生,他们对发展祖国的科学技术,都是有高度热忱的。我希望台湾的科技工作者来大陆参观访问,我们也愿意去台湾参观访问。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共同完成统一祖国大业,实现振兴中华的宏图,作出我们的贡献!


第2版()
专栏:

周建人在听了叶委员长谈话广播之后说
携起手来,完成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
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 中国民主促进会主席周建人在听了叶剑英委员长谈话的广播以后,对本社记者说,我们中国民主促进会全体会员竭诚拥护叶委员长的谈话,并愿为此作出最大的努力。
他说,叶委员长在谈话中提出的九条方针政策完全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促进远东和世界和平,必将受到全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衷心拥护,产生深远的影响。
周建人说,共产党和国民党曾在历史上有过两次合作,推动了时代的前进,现在有什么理由不可以进行第三次合作呢?孙中山先生早就说过国民党人要“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今天,和平统一祖国就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我们希望台湾当局不再固执己见;早日回归,必将受到全国各族同胞的欢迎。
周建人说,我们民主促进会的会员大都是文化教育工作者,我们热诚地希望同台湾的文化教育界同胞进行学术交流,互相往来,共同携起手来,为完成和平统一祖国大业而奋斗。


第2版()
专栏:

张学良的胞妹张怀英、张怀卿
盼望与亲人早日团聚
新华社天津10月1日电 新华社记者李元溥报道:张学良将军的胞妹张怀英、张怀卿9月30日中午围坐在收音机旁,聚精会神地收听叶剑英委员长进一步阐明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听完了广播,七十三岁高龄的张怀英喜出望外地说:“早晨电台说中午有重要广播,我们就提前吃了午饭,等着听好消息。现在,好消息果真让我们等来了。叶委员长这个谈话发表后,台湾回归祖国就更有希望了,我们和大哥张学良团聚更有盼头了。”
坐在一旁的妹妹、七十一岁的张怀卿含着泪花,深沉地说:“大哥和我们分别已经整整45年了,我们没有一天不在思念他。现在我们都是年过古稀的老人了,多么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一看大哥啊!”她抬抬自己的腿说:“我的腿不好,有严重的关节炎,如果大陆和台湾之间能自由往来,我就是爬,也要爬到台湾去见见大哥。”
张怀卿的儿子岳钦尧宽慰母亲说:“我在香港报纸上看到了大舅的一张近照,他虽然已是八十一岁的人了,看来精神还好。您老好好保养身体,咱们和大舅团圆的日子不会很远了。”岳钦尧今年四十多岁,在天津九十中学任物理教师。他说:“我没有见过大舅的面,但我从懂事时起,就知道他是一位有民族气节的爱国将领。我尊敬他,怀念他。”
张怀卿老人接过儿子的话说:“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于给人民做过好事的人是永远记住的。我和怀英姐妹俩没给人民做过什么贡献,但是就因为我们是张学良的妹妹,人民政府对我们非常关心和照顾。我们希望台湾国民党当局能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响应叶委员长的建议,尽快同共产党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这样做,人民也是不会忘记他们的。”


第2版()
专栏:

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廖灿辉等认为
祖国统一的日子再不能延迟了
本报讯 叶剑英委员长发表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后,记者访问了天津政协副主席、天津台盟支部委员、建工局副局长廖灿辉,天津市人民代表、天津民革委员孙志强、天津台盟成员、规划局高级工程师涂添凤三同志。廖灿辉家喜气洋洋,他八十二岁的父亲廖锦发10天前才从台湾取道别的国家回天津定居。廖锦发老人激动地说:我们一家都拥护叶委员长的谈话。大陆物价便宜,社会安定,我们一家现在享受人生最大的欢乐。
涂添凤是台湾苗栗县人,1953年他响应祖国召唤,回大陆参加建设。今日虽是国庆休假,他却在起草对天津和平区几条街道的改造方案。他说,我思念台湾的一草一木,台湾同胞也同样会思念大陆,祖国统一的日子再也不能延迟了。
孙志强是台湾空军第四大队飞行员,1953年驾机回归大陆。他说:历史的经验是,前两次国共合作,都推动了祖国的前进。这次国共合作,更会使我们的祖国大大前进。他希望台湾的同事们要积极行动起来,对祖国统一作出贡献。


第2版()
专栏:

扎扎实实抓调整 破除框框闯新路
沈阳五三工厂职工畅谈形势与任务,振奋精神,搞好本厂的产品结构改革
本报讯 记者李彦报道:建国三十二周年国庆节前夕,全国著名的先进企业——沈阳五三工厂的干部、群众,畅谈从国家到工厂的好形势,决心振奋精神,多干实事,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为国家增产增收作贡献,以搞好本厂的产品结构改革,来保证国民经济调整的顺利进行。
沈阳五三工厂从五十年代开始就是全国的一个先进企业。前年和去年,在国民经济调整中,他们进行了产品结构改革,由单搞军品生产迅速过渡到既保军需又供民用的军民结合轨道;在国家给了政策亏损指标的情况下,做到了连续两年盈余数百万元上缴国家。今年,到国庆节前,在任务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全厂又已两次压缩了政策亏损指标。在“迎国庆”座谈会上,干部、群众提出还要大干第四季度,千方百计为国家增产增收作出新的贡献。他们决心做到:
第一,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厂党委书记刘善教说:“从三中全会到六中全会,党中央在拨乱反正中正确地为我们掌了大舵。现在方向明了,方针定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头等任务,就是以搞好本厂的产品结构改革的实际行动,来保证全国的国民经济调整。我们不能说空话,必须认清责任,振奋精神,用扎扎实实的行动来使其兑现。”
第二,坚持不懈地树正气,扫除一切涣散之风,创造一个齐心协力向前进的好环境。大家说:这几年全厂所以能在国民经济调整中迈开步,靠的是党、团、工会一系列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地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树立正气,纠正歪风。为了生产更多的民用产品供应市场,在各车间班组大力发扬了不厌其烦、不厌其杂、不厌其少、不厌其小的“四不厌”精神,甚至把生产大宗军民产品剩下的边角料都“吃光榨净”,做成了小商品。事实证明,树正气、压邪风、克服涣散是保证取得成绩的重要条件。厂里的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刘惠兰说:“从各个角落一个劲地树正气,鼓干劲,把厂里搞产品结构改革的任务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谁也不甘落后,还有啥事干不好呢!”
第三,发扬工人阶级本色,有了成绩不自满,遇到困难不松劲,一个心眼为国家多做贡献。座谈中,干部、工人想起1953年被国家命名为全国模范工厂,朱德同志亲笔题词“你们是依靠工人阶级搞好工厂企业的模范”的情景时,怀着激动的心情说:“工人阶级的本色就是胜不骄,败不馁,困难面前不低头,什么时候都是一个劲”。今年,外加工来料不及时,订货数量不稳,客观困难一大串,由于坚持发扬困难面前不低头的好传统,全厂军品和民品车间个个都克服困难,拚出全力为国家增产增收。


第2版()
专栏:

中国哥伦比亚文化协定签字
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哥伦比亚共和国政府文化协定今天上午在北京签字。
协定规定,双方将在艺术、教育、社会科学、体育、新闻、广播、电视和电影等文化领域加强交流和合作。协定有效期为5年。
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黄华出席了签字仪式。
对外文委主任黄镇和哥伦比亚外交部长卡洛斯·莱莫斯·西蒙兹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协定上签字。(附图片)
邓小平会见哥伦比亚外交部长卡洛斯·莱莫斯·西蒙兹。新华社记者摄


第2版()
专栏:

康克清、于光远分别会见意众议院议长约蒂一行
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 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今天上午会见了意大利众议院议长妮尔德·约蒂一行。
康克清和约蒂都长期从事妇女领导工作。今天,她们就保护妇女权利、计划生育、家庭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全国妇联副主席罗琼,意大利驻中国大使塔马尼尼,参加了会见。
会见后,康克清设便宴款待意大利贵宾,请他们品尝北京烤鸭。
今天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于光远同约蒂议长等进行了友好的会晤。于光远向客人们介绍了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情况。


第2版()
专栏:

把婚事新办的新风尚推向整个社会
上海214对青年举行集体婚礼
本报上海9月28日专电 记者林钢报道:今天在上海市体育馆举行的热烈而俭朴的集体婚礼,给正在迎接国庆的上海人民吹来一股移风易俗的新风。
214对新郎新娘,胸佩红花。在狮子舞、大头娃娃舞和《花好月圆》的乐曲声中行礼如仪。团市委书记汪明章为新人们证婚。上海市领导同志和新郎新娘的亲朋友好、各界人士7,000多人出席婚礼,向新人们祝贺。
应邀参加盛会的还有正准备结婚的许多青年情侣。


第2版()
专栏:

港澳各界同胞集会热烈庆祝国庆
新华社香港10月1日电 香港、澳门各界同胞今天分别集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二周年。
在香港新光戏院举行的国庆游艺会上,香港同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二周年筹委会主席杨光宣读了叶剑英委员长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方针政策的谈话,与会者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随后,正在香港的广东民间艺术团为庆祝集会演出了富有广东特色的节目,受到热烈的欢迎。
在澳门,南光贸易公司于9月30日下午举行了国庆招待酒会,澳督高斯达和各界人士应邀出席了酒会。
连日来,港澳各社团、工会、学校也分别举行电影欣赏会、游艺会等活动庆祝国庆。


第2版()
专栏:

首都博物馆正式开放
首都博物馆十月一日正式开放,首都各界人士和广大群众纷纷前往参观。首都博物馆设在北京著名的国子监街孔庙里,展出了《北京简史陈列》、《李大钊同志纪念展览》以及《中国历代碑帖展览》。(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归来五十六天
——访黄植诚
本报记者 胡思升 穆扬
 (一)
黄植诚从台湾回到大陆,已经56天了。
一个在台湾出生的国民党青年军官,从来没有踏上过大陆的土地,对新中国有什么独特的观察呢?
9月30日晚,赵紫阳总理在国庆招待会上问黄植诚:“听说你到东北参观去了?印象怎么样?”
这一提问,是赵总理一个月前在北京向黄植诚介绍国内情况有关联的。赵紫阳同志那次说:“我们的国家比过去、比旧社会有很大的变化,这你都没有经历过。我们的国家解放三十二年,你才二十九岁嘛!你以后可以看一看,我们经过三十年已经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黄植诚在东北近半个月,访问了沈阳、鞍山、大连,感受强烈,“是在台湾不能想象的”。
在拥有1.2万名职工的沈阳重型机器厂,黄植诚了解到这个厂生产的车床除行销国内,还出口到世界35个国家和地区时,说:“这个厂不简单。”在飞机工厂,作为飞行员的黄植诚看到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战斗机,感触颇深。他说:“我站在自己国家生产的飞机前就有优越感。台湾生产的F5E飞机,各个部件上都是英文,说是合作生产,实际上全是美国的东西,到台湾来装配的。”在沈阳中朝友谊人民公社,黄植诚骑上公社自行车厂生产的自行车转了一圈,高兴地说:“在台湾,我如果听说大陆农村还能生产自行车,是不会相信的。”
大连的商港、油港、渔港和军港,给了黄植诚以良好的印象。特别是几年前还是一个小渔村、如今已成为水陆两域面积达180多平方公里、可停靠5万、10万吨油轮,大庆原油通过输油管直接运来、每小时总装运能力达1万吨的崭新现代化油港,使黄植诚兴奋不已。大连机车厂一位女工,独立操纵25米数字控制组合大型机床,黄植诚惊喜地说:“女工操纵这样大的机床,我生平第一次看见。”
在参观我国七十年代新建的高度自动化的辽阳化学纤维公司后,黄植诚说:“台湾也有一个中国石油化学公司,但石油完全靠进口,国际形势一旦有变,断了石油,工厂就完了。”
如此强烈的印象,使得黄植诚在国庆招待会上对万里副总理说:“东北的工业生产很好”。万里同志的回答是:“还落后一段。”
这就是中国的实际,有巨大的成绩和发展,也还有不少落后的方面。
在福州登鼓山、观闽江、游寺庙,不仅美好景色使他流连忘返,更使他惊奇的是文物的保管情况。他说:“这里的寺庙比台湾保存得好,石刻保存也好,藏经阁珍藏经版1万多块,真了不起。”
在北京漫步王府井大街,黄植诚看到商店商品很多,特别是新华书店。他说:“没想到这里文学书籍这么多”。同时,他对有些人随地吐痰的恶习提出了批评。
参观天安门后进入人大会堂,他说:“太雄伟了,太壮观了!”陪同人员向他解释:“象这样的建筑在北京也是最好的,北京有不少民房还很破旧。”
这使黄植诚想起赵紫阳总理那次实事求是介绍国内情况的谈话中所说的,“我们的人民生活还比较艰苦,福州、北京,包括你的家乡,你妈妈的家乡重庆,有不少地方还破破烂烂。”
黄植诚回到大陆一个多月的观感是:“台湾对大陆的宣传,有许多是不确实的;大陆的条件虽然还比较艰苦,但我对祖国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信心的,我们国家的潜力很大。”他思绪万千,写了一首诗:“自幼生长在宝岛,心念祖国早强豪。多少忧愁系中华,一展抱负振舜尧。”
(二)
9月30日中午,当黄植诚听了叶剑英委员长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后,十分喜悦。他说:“叶委员长八十多岁高龄,德高望重,亲自出来做祖国统一的工作,讲得那样恳切,那样真诚,完全符合台湾和大陆的民心和军心。特别是对祖国统一后,台湾的行政管理、政治制度、经济利益、社会生活、私有财产、个人地位等等,都作了合情合理的明确的规定,并且表示愿意两党对等谈判,这必将产生深远重大的影响。中国有句古话:‘和为贵’。我想,如果国共两党能坐在一起,开诚布公地商谈,尽快结束目前祖国分裂的局面,则不仅两岸亲人可以团聚,祖国早日富强,且能更多的贡献于人类。‘爱国一家欣此日,神州兄弟永同飞’。”
黄植诚的归来,正是台湾海峡出现和缓气氛的时候,这是一个良好的征兆。寄语家居台北县永和镇秀朗路一段192巷14号二楼的董素芳老太太:您的爱子黄植诚在大陆身心健康,他不会辜负您和他的兄姐对他的苦心培育,他更不会辜负中华民族对他的期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