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月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征服长江的人们
在葛洲坝工地上,从普通的工人到领导干部,每一个人都在为截流而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干第一等的工作,创第一流的水平,用自己的行动显示出中国人民无坚不摧的革命意志,揭开了一幅令人鼓舞的壮丽画卷:中国人民完全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世界著名的大江河上修建起大型的水力发电站。
一心扑在截流上
为了腰斩长江,为民造福,五万名建设者齐心协力,争分夺秒,日夜奋战。在这里,有多少人没按时吃过饭,没准点下过班;有多少人熬红了眼睛,轻伤不下火线,带病坚持工作。人人都在为横锁长江作贡献,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敬的优秀人物。
担负大江截流水下开挖任务的253号挖石船,有一位被称赞为“公而忘私的船长”刘均沧。正当二江围堰进行紧张的水下拆除时,他的爱人肺穿孔住院了。按规定刘均沧可以利用自己的公休假回去照料一下,但他想:能否早日向龙口发起总攻,主要看水下开挖的速度。在这个时候,我怎能离开自己的岗位呢?他没有休假,只是抽空买了些蛋、油、食品和水果,托人带给爱人,自己一心一意做好工作。
有个外号叫“假小子”的女共青团员贾秀莲,是水利部机械施工局四队的司机,她来葛洲坝工地后,象男同志一样开着20吨的载重大卡车。一天小贾完成当班任务后,听说一台汽车的司机有病不能接班,她立即跳上那台汽车,从零点一直干到清晨七点。小贾跟男同志一样日夜三班倒,月月按时完成生产定额,在全队27台车中,她的拉碴量名列第四。
运输尖兵张文发,一心扑在截流上。他班班超产,月月超产,前年拉碴超额年计划一倍以上,去年11个月拉碴三万多立方,完成了两年的生产指标。为了多拉几车,他利用零点班行人少、干扰小,或者司机停车就餐、装卸场不拥挤的时候干。他常在驾驶室啃冷馍,喝白开水。就这样,开着大车,同时间赛跑。去年11月,张文发开的车进保养厂中修去了,他上班开着别的车生产,下班后跑五里路去保养厂帮助修车,全月出勤30个台班,拉碴四千一百多立方,又创了高产。
紧张繁忙的指挥部
腰斩长江,是一场大仗,一场硬仗。葛洲坝工地的各级领导干部,严密组织,精心指挥,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设在大江左岸的截流总指挥部,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是紧张而繁忙的。总指挥部第一指挥长刘书田,是抗日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干部,解放后先后参加过黄河干流上的三门峡、刘家峡和大渡河上的龚咀、白龙江上的碧口等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在大江截流的日日夜夜里,他更感到自己肩上担子的重大。老刘全局在胸,对大江截流的各种机械、人员的布置,各项施工任务的完成一一周详地考虑,经常在施工现场和领导干部、技术人员一起商量施工方案,部署力量,有时通宵达旦地工作。
老干部带头,中、青干部争先。大江截流左岸分指挥部指挥长胡金明和分指挥部的其他成员一起,搬到截流前沿的简易工棚里安营扎寨。在施工中,他考虑到大江截流时二江围堰要拆除,进入左岸截流基地的道路只有坝顶公路,车流密集。因此,必须赶在围堰拆除前从围堰顶上把堆放在料场的大块石运到大江边的截流基地。这些大块石开采了一年多的时间,小的三、五吨一块,大的近三十吨,要把它运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胡金明同志和施工人员一起商量办法,布置起吊和运输设备,组织人员突击,用一个月的时间把这些大块石运到了截流基地,为龙口合龙准备了材料。按照设计方案,在龙口合龙时必须把壅高的水位从大江分流到二江宣泄下去。截流指挥部把这一任务交给左岸分指挥部,要求12月10日完成。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在困难面前,胡金明和分指挥部的成员一起商量,将每个部位的总任务、配合机械完成时间、班产量等逐项落实,终于提前三天完成了100万立米陆上开挖任务,满足了合龙时二江分流过水的需要。
始终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办事
葛洲坝工程技术总负责人、副总工程师曹宏勋在大江截流的日日夜夜,除了通盘考虑全局的技术、撰写一期工程的验收报告外,着重抓一期工程过水部位的质量补强工作,常常忙到深夜。工作人员劝他注意身体,他回答说,长江截流,迫在眉睫,不把一期工程质量处理好怎么行呢?二江泄水闸是关系大坝安危的建筑物,是未来长江的主河道,长江通过葛洲坝的水量除去发电外,百分之七八十的洪水则要通过这座泄洪建筑物下泄。因此,泄水闸质量的好坏、安全程度如何,就成了整个枢纽工程的命根子,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由于多种原因,泄水闸某些部位需要进行质量补强的有上百个项目,曹宏勋一项一项地抓落实。经过补强处理的泄水闸质量满足了设计要求,经验收批准于12月24日破堤进水。第二天,他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钻进泄水闸护坦腹部两个廊道,一个一个部位地细查,一个一个观察仪器的运行情况。曹宏勋从来葛洲坝的第一天就把质量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始终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办事,严格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对质量不合格的就是不开绿灯。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能比原设计提前一年进行,工程质量总的也是好的,这里面包含着曹宏勋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智慧。
截流堤填筑现场技术指导、施工技术员彭明鑫,每天工作都在16小时以上。在右岸上戗堤填筑进入艰难阶段时,填筑七千多方料物,截流堤才延伸一米。由于截流堤不断向前推进,流速不断增大,一车车石料抛下去后,就被激流卷得无影无踪。当时,有的同志提议动用备料场的大石以压住水流。彭明鑫想,这样虽然可以加快进占速度,却给龙口合龙增加困难。他根据平时搜集的大量第一手资料,经过严谨的计算,提出了不动用备料场大石,以增大截流堤挑角来压住水流加快进占的方案,终于有效地控制住汹涌的激流。
本报通讯员 薛波 徐新民 戴隆吉(附图片)
题头照片为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泄水闸。
新华社记者 花皑摄


第2版()
专栏:

“用水难”不难解决
哈尔滨市道里区近百户居民用水的问题,互相扯皮,拖了十年,有关部门改变作风,只用两个多小时就解决了
前不久,哈尔滨市有一个互相扯皮,拖了十年之久的用水难的问题,在有关部门改变作风,深入基层以后,仅仅用了两个多小时就完全解决了。
这个市道里区新阳路222号,有七栋三层楼房,住着近百户居民。从1969年以来,二、三层楼上不去自来水,楼上居民用水都要到一楼各家去接,很不方便。居民去找自来水服务部,得到的答复是:室内设备有毛病,得找房管所解决。居民又找房管所,答复是:我们的设备没毛病,你们吃不上水,是自来水部门的事。这样,一推好几年。一年多来,这七栋大楼滴水不见,近百户居民只好到百米以外挑水用。
去年11月,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生活检查组深入到居民住宅区,发现了这个拖了十年之久的“老大难”问题。他们把自来水服务部和房管所的同志召到现场“会诊”。当拆开自来水管道检查时,发现一节管道被淤泥砂石堵塞了。清理出积物后,二、三层楼居民打开水龙头,一个个笑着说:“有水了!有水了!”
哈尔滨市生活检查组的同志向记者说,不少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不是难在钱少、物缺、技术力量薄弱,而是难在互相扯皮、真正办事的人太少。人民群众殷切希望我们的干部,深入调查研究,多办实事少扯皮。
新华社记者 张持坚


第2版()
专栏:

南宁市增建住宅改善供水条件
方便人民生活
有60万人口的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十多年来,这里人口增加了将近一倍,而城市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却增加得很少。为了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1980年,南宁市新建成住宅三十五万多平方米,有七千户居民搬进了新居。过去,城市居民用水紧张,特别是近郊一些居民区,长期靠消防车、洒水车运水供应。现在,一座日产六万吨饮用水的西郊水厂已全部建成;原有的凌铁水厂正在加紧扩建;这个城市多年没有解决的供水管网不配套的问题,也得到较好的解决。
南宁市去年还花费一百八十多万元投资,新开辟和延长了九条总长七千多米的城区道路;还把五个城区小街小巷的土石煤渣路改造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总长一万一千多米,雨天也可以通行。过去,南宁市公共厕所少。去年,除了维修、粉刷71个公共厕所外,还增建了一批新的公共厕所。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来信

卖自行车为何搭配胶布编辑同志:
11月4日,山东省昌邑县城大街上,潍县二十里铺供销社在那里摆着十几辆崭新的金鹿牌自行车出售。围观者甚多,但买车的人却甚少。过了好大一会儿,只见一年青人推着刚买的自行车挤出人群,车架上挂着一串全抛光自行车锁。原来是买一辆自行车(157元)要搭配15把自行车锁(每把6元,计90元),或者搭配绝缘胶布一箱(每箱200盘,每盘1 .28元,计256元)。15把车锁个人用到何时?那一箱绝缘胶布私人有何用场?
国营企业利用出售畅销商品搭配积压商品,实在是坑人。其付


第2版()
专栏:

搭配过期杂志的做法要改变编辑同志:
新出的《大众电影》刚发行,我就急忙赶到邵阳市邮局报刊杂志零售处。我前面的一位读者彬彬有礼地对营业员说:“我买一本《大众电影》”。营业员并不动手,却回答说:
“买一本《大众电影》,要搭一本那个桌子上的期刊”。我往那桌子上一看,摆的全是10月份以前的杂志,那位读者据理力争,但营业员却振振有词地回答:“这是我们的规定”。难道这种不得人心的歪风不应刹住吗!
湖南邵阳市医疗器械厂
陈可法


第2版()
专栏:

卖描图纸为何要搭晒图纸编辑同志:
我们地质钻探队,经常要描绘一些地质基础图纸,描图透明纸的消耗量较大。一些市镇的商店出售描图纸,却要搭配销售10到12卷晒图纸(每卷100米)。无锡市的有关商店几年来就是这样做的。
一般晒图纸的有效贮藏时间为六个月。而一般生产单位,要在有效贮存期内晒制上千米蓝图的,实在不多,甚至没有。象我们这种地质钻探队,一般有一两卷作为备用就够了。但为了买一卷描图纸,就得买10卷晒图纸,价值近三百元。这岂不是很大的浪费吗?希望有关部门解决这个问题。
江苏宜兴张渚煤矿地质钻探二队 翟全龙


第2版()
专栏:三言两语

坚决禁止商品搭配
卖化肥要搭配锤子,卖水缸要搭配碟子,卖好烟要搭配次烟……。这种做法,发展到文化用品来了:卖描图纸要搭配晒图纸,卖畅销刊物要搭配过期杂志。名堂之多,举不胜举。这种搭配之风,已成为顾客的一块心病。
这样搭配,就是把滞销的商品损失,硬性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正如去年10月15日商业部发出的通知所指出的,它是“违背自愿原则、损害群众利益的办法,是违反政策、不得人心的”。推销滞销商品,要动脑筋、想办法,甲地滞销的,乙地可能需要,可以调拨、调剂。硬性搭配,结果适得其反,连畅销货也卖不出去了。这种做法应当坚决禁止。


第2版()
专栏:市场随笔

多办些“小而专”商店
宪三
辽宁本溪市街头最近新开了一家“嫁妆商店”,专销结婚用品,门庭若市。
办专业商店,在一些城市是有传统的。比如,一些城市就有“纽扣商店”、“毛笔商店”、“海味商店”、“南味商店”等。这些专业商店,铺面不大,由于经营的同类商品丰富齐全,有选择余地,所以消费者乐于光顾。
古人说:“术业有专攻”。经商办店也是这个道理。专业商店因经营者专攻一业,从组织货源到经营方式,从对市场行情的了解,到对消费者的心理研究,大都有独到之处,所以能办出特色来。我认为,大中城市在办好“大而全”的综合商店的同时,应该多办些“小而专”的有特色的商店。


第2版()
专栏:为四化立功

“马路医生”李存友
上海市虹口养护队马路养护工李存友有个特点:上下班时,喜欢绕远道;外出办事,来回尽量不走同一条路。星期天,他骑车兜马路的情形更为特别,只见他时而骑车,时而推车步行,有时猫着身子仔细地打量路面。三十一年来,他精心养护着马路,被人们誉为“马路医生”。
李存友热爱马路养护工作。他常说:“可别小看养路工呵!马路不养好,会妨碍交通,影响行人。”李存友带领全班同志,满腔热情地做好养护工作,在平凡的工作中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去年三、四月,唐山路到东余杭路被房地部门造房时占用的一段路面损坏严重,坑坑洼洼,雨天一片泥泞。按规定,要等到房屋造好后才修路。李存友和全班同志打破惯例,抢在第一期工程结束和第二期工程未开工时,见缝插针地修好了路。去年下雨多,他们抓住每一个晴天,早来晚走,分秒必争地抢修路面,保持了养路的高质量。
马路养护工作,看来简单,其实大有学问。李存友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实践,努力摸索马路养护的规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公共车辆停车站因为受到挤压,常会呈现波浪形路面。李存友经过仔细琢磨,进行反复试验,采用改变铺垫马路用料的办法,增加了路面的受压强度,改善了停车站的路面状况。他还能从马路不同形状的裂隙中判断马路受损程度,选择合适的养护办法。例如,网状的裂隙表明地下基础有问题,需要彻底翻修;龟裂缝隙应该尽快浇油,防止裂缝扩大。他对所在班组养护范围的74条马路、304个路段、七十一万多平方米的道路结构情况、车辆和行人往来的特点了解得一清二楚,把全班组的生产任务安排得有条不紊。他们负责养护的路面完好率一直超过规定的标准。
李存友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受到了群众的赞扬,他曾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
本报记者 冯亦珍


第2版()
专栏:

陈宝根钻研卖菜的学问
在上海市浙兴菜场的家禽柜内,一个笑容可掬的青年营业员正在热情地招呼顾客,他叫陈宝根。这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参加工作才四年,已成了卖菜的小行家。
陈宝根是把卖菜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的。有一天,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顾客来到家禽柜前,看了看,迟迟不开口。小陈便主动打招呼:“老师傅,买鸭子吗?这些鸭子都是刚杀的,货色不错。”中年人看了看一只大鸭子,仍未开口。小陈看他犹豫,便接着说:“买一只、半只、四分之一都可以”。中年人见他这样热情、主动,便对小陈说:“我的孩子病了,想买块鸭子烧汤给他喝,只要三角左右的就够了,真不好意思开口”。小陈一听,马上说:“生意不分大小,你需要多少就买多少。”中年人连连称谢,买了鸭块,满意地离开了柜台。
就这样,一笔又一笔的生意在小陈的手中做成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陈通过细心观察,探索着顾客心中的奥秘。他注意了解不同顾客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老年人买菜喜欢多作比较,多挑选一会,营业员就要不厌其烦,有问必答,耐心介绍;中年男职工来买菜的,一般家务较忙,营业员就要称得快,算得快,找钱快;小孩买菜多半是家长让他们来的,一定要问清楚买什么,买多少。小陈还注意研究柜台语言艺术,他出言谦逊,常用“请”、“谢谢”、“对不起”等字眼,从不计较顾客的态度。小陈这种文明经商、礼貌服务的行动,受到了许多顾客的称赞。
姚赣南


第2版()
专栏:

安徽省合肥市江淮理发店青年理发员王玉良(右),三年多来,坚持利用节假日和工余时间,登门为行动不便的病残人理发,荣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新华社记者 傅振欣摄


第2版()
专栏:商店新风

牧民的贴心人
青海省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野牛沟商店主任、共产党员曹什金木同志,被当地牧民誉为:“牧民的贴心人”。
1978年冬天,野牛沟草原一连下了几场大雪,牲畜出不了圈,人出不了门。茫茫草原,行人绝迹。曹什金木却迎着刺骨的寒风,把牧民急需的商品送到了群众手中。牧民们感激地说:“天上不见太阳,地上不见草,路上不见行人,你们的牦牛商店却给我们送来了党的温暖。”
离公社六十多公里的大浪大队第一生产队,因山高路险,交通不便,社员买不到饭碗。曹什金木知道后,就冒着严寒,赶着牦牛,用三天时间,把当地人民喜爱的龙碗、八宝碗九百多个送上山;送货途中,他得知在偏僻山沟里住着一位叫娘科的七十多岁的藏族老人,家中老的老,小的小,很少去商店,便不辞劳苦,送去了20个饭碗。曹什金木看到牧区来公社办事的群众和过往行人食宿困难,就带领职工到草滩上拾杂毛杂骨,废铜废铁,卖钱筹集资金,在几间弃置不用的旧房里办起了一个食宿店。
村夫 增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