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月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群言堂

要真正重视科学事业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副所长 邹承鲁
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已快三年了。我国的科学事业,正在从十年浩劫之中逐渐恢复过来,并且开始有所发展。但这个恢复和发展的过程实在是太慢了。我国的科学事业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科学研究工作是需要一定的设备条件的。我国自建国以来,陆续装备了一些实验室,但是经过十年浩劫,至今大体上还处于国外五十年代的水平。要迅速改变我国科学事业的落后状态,给以一定的物质条件的支持是完全必要的。然而,我国每年的科研经费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仅远远低于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甚至低于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当然,我国经济不发达,国家还很穷,用于科学研究上的钱在绝对数字上不可能和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但是,穷,也得有个穷比例。科研经费的比例过低,只能说明某些领导对科学事业不重视。现在,我国国民经济正处于调整时期。调整,就是要调整不合理的比例关系,其中就应该包括适当增加科学和教育经费。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把北京市建设成为我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中心是中央的政策,也是全国人民的愿望。但是在北京市的建设规划中,对科学事业的发展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例如,北京市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所最集中的城市。除中关村基地外,北郊是中国科学院从1958年就开始经营的基地,并已经征购了一片土地作为发展科学事业之用。但是,最近听说有人硬要把这个经营了二十多年的基地给抹掉,而把它发配到几百里外的远郊去。真不知究竟把我国的科学事业置于何地?当然,在创造了必要条件之后,去远郊区建立研究基地也是可以的。但必须考虑到发展科学需要各学科间的相互配合,需要与各有关部门的经常协作,需要图书、情报、后勤等的必要保障,还有国际交往问题等等。在当前交通还不很便利的时候,把科学基地建在远郊区只能限制科学、阻碍科学的发展。
是北京市区和近郊区没有地方吗?环游市区,近两年来新建的机关大楼、部队营房、工厂车间比比皆是,相形之下科研单位未免太可怜了。我恳切希望北京市的领导在规划城市建设时考虑发展科学的需要,并给科学家以一定的发言权。
至于科学问题,更应该给科学家以主要的发言权。例如,对科学成果的评价,历来都是由从事有关学科工作的同行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通过讨论,通过不同意见的自由争论,最后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科学上的是非留给科学界自己去解决,千万不要“竖”加干涉或“横”加干涉。我十分理解领导同志殷切盼望我国科学界多出成果、多出人才的心情。但是领导同志对一些不成熟的,甚至是有严重错误的科学工作轻率表示支持,只能在科学上和政治上造成很坏的影响。苏联以行政手段强制推行李森科的伪科学,强行禁止所谓资产阶级遗传学,其结果并没有使李森科的伪科学成为真理,更不能阻挡遗传学在全世界的飞速发展,却给苏联生物科学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八十年代的第二年已开始,距离本世纪末只有19年了。希望鸟语花香的科学的春天早日来临。我们正在张开双臂,迎接它的到来!


第3版()
专栏:杂谈

考核面前 人人平等
李松晨
近两年来,科研、教学和医疗卫生单位,为了选拔人才,普遍注意了考核工作。这是一件好事。然而,把好事办好,也不简单。许多单位严格掌握考核标准,杜绝不正之风,确实通过考核发现、选拔了一批人才;也有不少单位的考核中存在种种问题。只注意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员,忽视或者刁难自学者,就是问题之一。看来“考核面前,人人平等”,很值得提倡提倡。
据《中国青年报》载,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张文鉴,经过多年自学和实践,在眼科临床和基础理论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申请参加晋升医师的考核,仅仅因为没有“脱产学习一年”的学历,不符合省卫生厅的规定,被取消了参加考核的资格。为此,他发出了“没脱产学习,就不能考医师吗”的呼吁。类似张文鉴的事例,现实生活中还有不少:有的单位规定,没有大学文凭的人一律不能参加晋升工程师的考核;有的城市规定,护士一律不能参加晋升医生的考核。这能说考核面前,人人平等吗?
考核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发现、使用人才才是目的。考核是测量一个人有没有真才实学的标尺。考核单位只要掌握好考核成绩这一关,看参加考核者的成绩是否合格就行了。规定哪些人可以参加考核,哪些人不能参加考核,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相反,为了树立一种奋发向上的社会风尚,我们倒是应当鼓励更多的人参加考核。“林密树多好选梁”嘛!
既然如此,为什么有些单位对申请考核者作出诸如学历之类的限制呢?
问题恐怕在于,我们一些同志不大看得起自学者。他们头脑里还有一种对学历的迷信。
受过大专院校正规教育的专业人员,无疑是很宝贵的。通过考核,在他们中选拔一批高级专业骨干,是理所应当的。但是,不能不看到,由于我国经济不发达,每年能够上大学的人总是极少数。长期以来,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人们提高文化知识和专业水平,主要靠业余学习和在职学习。十年动乱,使得整整一代人失去了上学的机会,现在刻苦自学的人就更多了。这种自学风气应该受到鼓励。如果只在有学历者中进行考核,而对自学者加以限制,势必使考核这件好事,脱离相当多的群众,对选拔人才很不利。
也许有人担心,允许人人可以参加考核,“鱼目”如果混“珠”怎么办?其实不怕。只要严格掌握考核成绩这一关,“鱼目”是混不进“珠群”的。现在怕的倒是,正当国家急需“珠宝”的时候,“珠宝”却被埋在“鱼目”堆里。如果不给它们以透光、发亮的机会,它们怎么能被发现?比如,今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录取为物理系研究生的任海沧,本是一个下乡知识青年,如果不给他以报考的机会,他怎么能先后被录取为国内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呢?
“考核面前,人人平等”,能否行得通,不光要靠打通思想,还得有制度作保证。愿有关部门制定考核制度时,充分考虑自学者的呼声。


第3版()
专栏:读者来信

河北省许多地市挤占科技事业费
这封来信反映的问题值得重视。在国民经济的调整中,尽管基本建设投资要大大压缩,但科技事业费不减。这说明党中央十分重视科技事业。一些地区的领导同志缺乏这种战略眼光,以种种借口削减、克扣科技事业费。这种短视的做法不改变,科技事业不可能发展。
——编者
河北省许多地、市,任意削减、挤占科技事业费,影响了科技事业的发展。
1979年召开的全国计划会议上,曾提出1980年度河北省的科技事业费比1979年度增加5.7%。后来,实行省财政包干管理体制,省财政局确定的各地、市1980年度科技事业费数只比1979年度增加2.7%。但到了下面,地、市和县对这笔经费又层层克扣。据我们调查了解,全省19个地、市,有14个地、市的科技事业费被克扣,他们实拨的经费数字比省财政局下达的指标平均减少12.2%。其中,减少20% 以上的地、市有保定地区、沧州地区、唐山地区、石家庄地区和邯郸市、沧州市等。
再一个问题是,地、市、县各级科委的经费,理应在各级政府行政费中开支。但据我们对10个地区、九个市、140个县科委调查统计,在1,935名职工中,有640人算作科技事业编制,仅工资等项费用开支,就挤占科技事业费约96万元。
由于上述两个不合理状况,使河北省大多数地、市、县本已十分缺乏的科技事业费更趋紧张,有些地、市的科技情报所、站连急需的科技资料都无钱翻印。
河北省多数地、市大量削减科技事业费,说明确有一些领导人根本不把科技事业放在眼里。我们呼吁各级领导重视这个问题,改变挤占科技事业费的各种不正常做法。河北省科委 丁宗竹 朱亚


第3版()
专栏:读者来信

让科普书刊发行渠道畅通
最近我在华东、华南发现好多地方读者买不着科普书籍,就连上海、南京、广州等地都是如此。例如我社出版的一本书《怎样看无线电电路图》,上海有的书店只卖了几天就脱销了。而另一本《电子管收音机技术问答》,根本就没有进货。至于其它中小城市就更不用说了。海口一个教练员说,在海南根本看不到通俗无线电读物,托人到湛江、广州也买不着,见到《无线电》杂志上刊登新书预告,说可到当地新华书店预订,但当他到当地新华书店预订时,却吃了闭门羹。
上个月我们在《无线电》杂志上登了几本科普书的广告,说若当地书店买不着时,可直接向我社邮购。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每天邮购的信件及汇票雪片似的飞来,高潮时一天可达六千封,连收发室都无法应付。这些都充分说明发行渠道不够畅通,须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重视。
人民邮电出版社 沈成衡


第3版()
专栏: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秦仁昌教授,带领年轻的科技人员,孜孜不倦地从事蕨类植物的理论研究工作。
新华社记者 杨武敏摄


第3版()
专栏:

科学的方法和方法论的科学
——全国自然科学方法论第一次学术讨论会札记
办任何事情,有了适当的科学方法,就比较顺利。毛泽东同志曾把科学方法比作过河用的船和桥。科学方法的问题,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显得格外突出、格外重要。因为,现代化建设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多层次的结构,层次与层次之间及各层次内部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我们进行某一项工程建设,某一种制度、体制的改革,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运用科学方法,考虑到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才能得到最佳方案,最经济的效果。武钢一米七轧机因电力供应不足而影响开工;宝钢工程中对原料供应、料场地质等问题未作可行性分析,造成资财大量浪费,就是证明。
种田,同样要注意科学方法。我国的农业正处在传统的耕耘业向现代化过渡时期。我们既不能囿于传统农业的狭隘眼光组织生产,又不能忽视自然条件、经济因素和生产水平的差异,不严格遵守“一切经过试验”等科学方法,照抄照搬世界最先进的农业技术,那样做,必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人事工作方面有没有运用科学方法的问题呢?有。一个单位各部门人员怎样构成,比例如何安排,都需要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比较精确的测算。人是宝贵的因素,但并非人员越多越好,一个单位人员编制分配不均衡,结构不合理,就会造成忙闲不均,人浮于事,用非所学。
至于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更是自不待言了。但是,并非搞科学研究的人都懂得科学方法。在科技界,现在还不断出现这类现象:有的人好高骛远,赶时髦,在利用杂交优势“大方向正确”的幌子下,设想研究什么竹子与水稻杂交,实在是异想天开,贻笑大方;有的人不做扎实严密的工作,不做起码的对照实验,不在同一个基础上进行实验对比,就宣称自己得到重大的突破性的成果。这些在科学方法上都是站不住脚的,因而这类科学研究也是没有科学价值的。
科学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既然科学方法那么重要,自然辩证法就应受到高度重视了。事实并非如此,一些人甚至一听到这个名词就反感。这是为什么?除了科学知识水平低之外,还因为以往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运用、普及、宣传中,存在着一些违反科学方法的问题。有的同志把这些问题概括为四个字:空、古、棍、贴。
“空”是指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不是从具体的科学研究、生产技术的实际出发,对一些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理论概括,而是搬一些概念,大概念套小概念,甲概念解释乙概念,空空洞洞,脱离实际,使自然辩证法变成僵化的教条。
“古”,由于不从科学研究实际出发,只能找过去一些经典书上提到的科学史的例子作为证据,较多的是外国科技史上的例子,同我国当代的科学实际、经济建设实际相差甚远,令人乏味。
“棍”,是指打棍子。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本来是科学研究的工具,指导、推动科技工作者去开拓新的领域,探索新的道路。但一个时期以来,它却变成了打棍子、扣帽子的法宝。这种流毒并没有肃清。
“贴”是贴标签。往往是用经典作家、革命领袖的话套到某些科研新成果、经济新成就上去,牵强附会、生拉硬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简单化、庸俗化。明明某项成果产生于领袖某个讲话之前,非要说这项成果是在领袖这个讲话指导下产生的,弄虚作假,自欺欺人,实际上为建造现代迷信大厦添砖加瓦。
凡此种种,都使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当然,自然辩证法宣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不能否定它本身的使用,正确地研究、宣传、运用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将此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桥梁,使之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一重大的历史任务自然地落到了结成联盟的广大自然辩证法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和科技管理干部身上。
本报记者 陈祖甲


第3版()
专栏:为四化贡献聪明和才智的人

修理“心灵窗户”的工程师
——记沈阳空军医院眼科主任王国华
去年八月以来,沈阳空军医院不断接到盲人及其家属来信,热烈称赞眼科主任王国华用他高超的技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他们或他们的亲人修理好了“心灵的窗户”——眼睛。
正在中年的王国华对眼科非常热爱,他常说:“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户,眼科医生就是维护这副窗户的辛勤园丁。”王国华原来是个外科医生。一个经常开大刀的外科医生,要在人的眼睛这个“精密仪器”上进行修补手术,能否学成?开始同行有怀疑,领导也担心。王国华以锲而不舍的精神,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就掌握了象修补泪小管这类治疗技术。
角膜移植是一个高难度的手术。它是在眼睛最精密的机关——瞳孔中更换一块不到指甲盖大、只有一个毫米厚的角膜,使盲人复明。国内虽然早就有人做过这种手术,但是难度大,材料缺,成功率低,一直没有广泛开展。王国华研究了国内外成功失败的经验,一次又一次地做动物试验。他跑到食品公司买了上百只兔子和猪的眼睛,剥离了,又缝合,体会手术操作要领,摸索经验,努力形成自己的一套手术方案。
一天,一个叫孙连成的盲人找到医院。他在1945年患了角膜软化症,因无钱医治,以至左眼坏死,右眼失明。1974年,王国华为他做了检查,发现右眼角膜、虹膜、晶体残膜粘结在一起,变成全粘连性角膜白斑合并角膜瘘,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大。王国华先给他做了“基地改良”手术,到1978年1月,又做了部分穿透角膜移植术,使他的视力逐步上升,现在达到0.6。1978年8月,王国华又为另一个失明30年的女盲人文春华做了角膜移植术,一次获得成功,视力恢复到了0.3。
王国华为两位盲人复明的消息传开后,不少盲人摸路来到医院请求治疗。可是,有的却已经不能治了。王国华看到这个情况后,盘算着怎样使盲人看病更方便。他想利用工余时间,到盲人家里或者工厂去给他们进行普查。这样,不但可以解决盲人看病困难的问题,同时,可以对目前还无法治疗的盲人作些解释工作,使他们不再到处投医,以取消不必要的负担。
王国华的这一想法得到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从1980年2月7日起,他带着全科医护人员深入到工厂、学校、街道,对一个个的盲人进行检查。到7月15日为止,他们已走遍了沈阳市五个区,检查了1,026个盲人,发现其中146只眼睛有治疗复明的希望,他立即安排分期分批进行手术治疗。现已治疗23人,22人已经复明。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3版()
专栏:

内蒙古医学会副理事长、老蒙医王永福(左)把行医五十多年的丰富经验传授给青年一代。
新华社记者 杨慎和摄


第3版()
专栏:科学知识

漫谈我国的严冬
林之光
如果把我国隆冬1月的平均气温,和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就可发现我国是最冷的地方。东北要偏低14—18℃以上,华北约偏低10—14℃之间,长江以南约8℃,就是华南沿海也偏低5℃上下。例如我国最北的黑龙江省漠河镇(北纬53°29′)和英国西岸利物浦市同纬,但漠河1月平均气温为零下30.6℃,而利物浦却高达零上4.2℃;漠河在1969年2月13日曾出现我国极端最低气温纪录零下52.3℃,利物浦则从未降到零下9.5℃以下。所以,我国黑龙江省冬季冰天雪地,北部地冻2米以上,黑龙江冰厚达1.5米左右,而英国却是青山葱葱、绿水常流,利物浦港四季通航。
我国冬季所以比较寒冷,主要是由于西伯利亚冷空气频频南下,使我国副热带北界南移到秦岭淮河一线,比西欧偏南约一千公里。
但是,1980年入冬以来,由于入侵我国的冷空气次数少,势力弱,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往年显著偏高,为解放以来所罕见,从而使得全国大部地区季节推迟20天左右,东北还有冻土返浆、蛇出洞等现象,华北冬麦区局部地区麦苗旺长拔节,病虫害发生。
根据解放后冬季气温变化,如果11—12月份全国大面积偏暖,次年1—2月份就有可能发生特大严寒。例如,1954年冬天,我国东半部分别偏暖1—3℃和2—6℃,1955年1月份,全国除东北外,月平均气温普遍偏低2—8℃,海南岛北部也出现了零下低温。全国作物严重冻害,南方耕牛大量冻死,两广香蕉、橡胶等热带作物也遭受大面积冻害。再如1968年冬天,全国大范围持续偏暖2—4℃,1969年2月,我国东半部地区又出现明显严寒,致使南方发生大范围冻雨和作物严重冻害,北方的渤海几乎完全封冻,冰盖之厚和覆冰面积之广为本世纪第一。
当然,进入12月以来,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已恢复正常或略冷于往年,仅南方一些省区尚偏高3—4℃。但是仍需十分注意警惕今年1—2月份发生低温严寒的可能性。


第3版()
专栏:科学知识

化纤小史
一六六四年英国学者胡克首先提出:“人工合成类似桑蚕作茧的胶体物质应该是可能的”。过了一个多世纪,瑞士化学家舍恩拜内才认识到同蚕粘液最相似的原料是纤维素。一八五五年,瑞士的另一位化学家奥德马斯,从酒精和乙醚的混合液溶解硝酸纤维素制成的粘液中,捞起了第一根人造丝。一八八九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人造纤维纺丝机和第一批用人造丝织成的布匹。一八九○年,法国贝藏松郊外诞生了第一家人造纤维厂,每天生产五十公斤人造丝。尽管当时的技术很不完善,但它向人们证实了工业化生产纺织纤维的可能性。
真正使化学纤维生产突飞猛进的,是合成纤维的发明。一九二○年,德国的施陶丁格尔教授发现了纤维素天然纤维的结构,并证实在一定条件下小分子会聚合成纤维。施陶丁格尔的发现获得了一九五三年的诺贝尔奖金。从此,化纤工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锦纶(一九三八年)、氯纶(一九四一年)、腈纶(一九四二年)、涤纶(一九五○年)、维纶(一九五○年)、丙纶(一九五七年)等一系列合成纤维犹如雨后春笋般陆续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目前,世界上约有六十多个国家的九百多家企业在生产化纤。一九八○年世界化纤产量将达到一千五百万吨。到本世纪末,化学纤维的产量将达到三千三百万吨。 沂瀚


第3版()
专栏:科学知识

医生劝你少吃盐
食盐是每个人进餐时必不可少的调料。可是,在近几年,医学科学家们发现食盐与高血压有一定的联系。有这样的调查材料:北极格陵兰的爱斯基摩人,只从天然食物中吸取盐分,每天平均吃盐低于四克。他们的血压一般在140/90毫米水银柱以下。而在工业发达的国家里,人们每天吃盐10—30克,高血压患者高达40%以上。
所以,近几年来,医生们往往用低盐饮食处方,作为治疗高血压的手段之一。柯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