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9月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漫谈

  从“叫铁说话”到“叫铁干活”
  ——电话的过去与未来
1875年6月2日,一个闷热的下午,在美国波士顿一家电器工场的顶楼,28岁的青年声学家贝尔同他那20岁的助手沃森聚精会神地研究电讯接收机。突然,导线上听到从发报机传来弹簧振动的微弱声音,贝尔立刻注意,反复测试,证明钢丝弹簧振动所产生的电流强度变化,正好同发话时声音振动所造成的空气密度的变化相符。这个发现使贝尔欣喜若狂,这正是他多年来一直在研究的问题:“为什么不能用振动的弹簧式音叉来改变电流强度而使声音重现呢?”现在问题解决了,贝尔立志“叫铁说话”的科学想象,终于在顽强刻苦的研究中变为现实。这个发现为电话问世奠定了科学基础。
又经过一年研究,1876年3月10日,贝尔与沃森把自己制作的简陋导线话机安装在两个房间里,他们分别在两个话机前。贝尔对着话机高喊:“沃森先生,请你过来”。声音通过导线传给了急切等待中的沃森,他激动地冲出房间,奔到贝尔那里,高兴地喊“我听到了,我听见你的声音了”。铁,真的发出了声音;人类通过金属导线第一次通话成功了。
这年,美国费城正举行国际博览会,贝尔把电话机第一次摆在教育厅展出。可是它并未引起人们注意,甚至连技术鉴定者也不感兴趣。这时巴西皇帝佩德罗却好奇地听着贝尔介绍,随即拿起听筒。通过导线传来的声音使皇帝大为震惊,他呼叫:“我的上帝,它说话了!”皇帝的嚷嚷声,惊动了人们。鉴定者重新返回,经过各种测试,确证电话机是最新的发明。就此,它成为这届博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科学成就。
40年过去了,1915年1月25日,一条横贯美国东西、长达3,390英里的电话线路启用,整个线路用铜2,960吨,13万根电线杆。这是长途电话的雏型。
电话诞生已一百多年,经过不断改进,有了很大发展。今天,它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世界许多国家的电话四通八达。美国现有电话16,200万台,即平均每100人就有74台多。
近几年又出现了新的电话,有一种远距离电话,通话时,如受话人不在,电话即可代为答话。西德、英国已经试验成功不用导线而用红外线连接话筒的电话。使用这种电话,不受电线牵制,通话人可携话筒,任意在室内各处或走动中通话(左上图为一种无线电话,左下图为袖珍电话)。最近,英国、法国、北美、日本等国都在研究借助所谓脉冲电码调制来传递电话信息。法国打算明年初试用自动电话问讯服务。拨动电话的专用装置,即可同自动问讯处通话,得到解答。加拿大正在实现叫做“伊达”的电话方案,这个方案将通过从电话公司中心站到各用户的同轴电缆,为电话用户提供各种电子服务。还有的国家研制一种可视电话,当电话接通时,电话机的荧光屏上可显现出对方的形象,使通话双方有晤谈感。
能不能从“叫铁说话”进而做到“叫铁干活”呢?未来多种用途的电话,正为人们所关注和研究中。你可曾想到过:未来的电话可按时提醒你起床、上班,当你走进办公室时,电话上的电子装置就会自动把电灯、冷气或暖炉开启,把备忘录自动传给各办公室的接收机;你可以通过电话命令家里的洗衣机开启和关闭,可以按电话指挥微波电炉为你提前准备好饭菜;电气、煤气公司将通过电话查询用户的电表、煤气表,甚至可以通过电话传送邮件。不仅在车辆内有电话,甚至本人可以携带一部不需电话线的电话机,拨号后即可随处通话。到那时,不论你到哪里,人们都可用电话找到你。总之,未来的电话将是多用途的,流动式的。随着电子科学的发展,未来多用途的电话将不再是幻想,世界上许多科学家正在进行研究。自贝尔一百多年前发明电话机以来,电话的发展史证实,未来的电话必将给人们生活带来新的变化。
·天然·


第7版()
专栏:

  仲夏之夜话葡萄
  谷利源
八月中旬正是塞浦路斯最炎热的时节,正午的骄阳火辣辣的。可是一到傍晚,从地中海吹来的海风,就把白天的燥热驱散得一干二净,空气显得特别凉爽和舒适。
月光下,我们在葡萄架下围着一张大理石圆桌坐下来,一边纳凉一边叙话。我们是应邀到一位塞浦路斯朋友家中作客的。热情好客的主人端出清凉饮料和她亲手制作的点心款待我们,不一会又捧出满满一大盘新鲜的葡萄,说是刚摘下来的,特意请我们品尝。玫瑰色的葡萄,颗粒又圆又大,不时散发出一股股清香。于是,我们的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葡萄上。
在塞浦路斯,我们见到,无论是农村或城市,无论是山野或平原、海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果园,里面种着苹果、桔子、柠檬、无花果、石榴、桃子、李子、杏子和葡萄,以及当地特有的其它水果。目前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一串串葡萄,从茂密的葡萄叶子中沉甸甸地垂下来。
塞浦路斯种植葡萄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但是,据说以前这里并不出产葡萄,只是由于它地处东西方来往的要冲,许多往返于欧亚之间的鸟类都要在这里停息,因而从中东和小亚细亚等地带来了葡萄种子,撒落在岛上。塞浦路斯的葡萄就是由此慢慢生长和培育起来的。现在,塞浦路斯已是世界上按人口平均生产葡萄最多的国家了。
塞浦路斯的气候特别适宜种葡萄。葡萄种类很多,不下百数十种,有白色、黄色、绿色、黑色、玫瑰色、红色的;有的专供酿酒用,有的作水果食用。
塞浦路斯的葡萄酒久负盛名,早在古代就驰誉埃及和希腊等国。过去,数以千计的宗教信徒们来到塞岛西南部的帕福斯朝拜,总要喝塞浦路斯的“圣酒”。今天,每年有数十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在领略地中海风光的同时,也都竞相开怀畅饮塞浦路斯的葡萄美酒。
葡萄和葡萄酒在塞浦路斯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1978年鲜葡萄出口值就达990多万美元;葡萄酒的出口量达到850多万加仑,挣得外汇1,200多万美元。在这里,相当大的一部分人从事酿酒业。
我们一边品尝着鲜美的葡萄,一边畅叙友情,不知不觉月亮已爬过了屋顶。我们不得不挥手向主人告别时,塞浦路斯朋友一再叮嘱我们:“请再到我家来作客!”这话语,体现了他们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他们祝愿中国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希望塞中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就象塞浦路斯的葡萄一样枝叶繁茂,硕果累累,象葡萄美酒一样香醇温馨……


第7版()
专栏:

  箱根行
  陈泉璧
要说富士山是日本大地的一顶壮丽的雪冠,那么箱根则是镶嵌在这雪冠下边的一块媚人的翡翠。正因为这个缘故,一到日本,我就渴望能早日访问箱根。
在羽田机场乘“朝日新闻社”的直升飞机俯瞰东京景色后,我们匆匆坐电气火车去箱根访问。箱根,这个位于神奈川县的日本最著名的旅游胜地,离东京约90公里。电气火车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前进。在东京,几十层的高楼大厦触目可见,车过新宿,高层建筑逐渐被低层楼房和平房代替。新干线两旁,飞速闪过的建筑物的庭院里,山樱花正在盛开,株株红樱探出墙来,真有“满园春色关不住”之感。那低矮的山坡上,绿草如茵,到处长着翠绿的灌木丛。越接近箱根,农村景色越浓。广漠的田野上,黄一片,绿一片。那黄的是盛开的油菜花,绿的是菜农们种的蔬菜。远处,绿树丛中,掩映着一幢幢白色的农舍,暮色苍茫,灯光隐约,好一派日本乡野的美丽景色……
到箱根时已是黄昏,箱根町笼罩在重重暮霭中。盘山公路象一条黑色巨蟒蜷伏在山岭间,汽车沿着茂密的林荫道奔驰,晚风习习,空气特别清新。到达我们下榻的小涌园旅馆时,主人在门前为我们擎起欢迎的大幅标语,奏起《我爱北京天安门》歌曲,挥舞起小五星红旗。小涌园是日本的一座具有代表性的观光旅馆,四周景色幽丽。稍事休息后,箱根町町长胜俣茂在为我们介绍箱根情况前,热情洋溢地说了许多友好的话语。他从日本的历史,谈到日中两国悠久的友好关系,希望两国人民的友谊世代相传,万古长青!
翠峰环拱,温泉四溢的箱根,确是奇丽而又富有诗意的地方。每年,她吸引来近2,000万旅游者。这个40万年前爆发过的火山地区,到处是奇峰异谷,哪里都有可供游人寻芳揽胜之地:芦湖上的富士山倒影,大涌谷的火山烟云,“箱根八里”(注一)的雄关古道,“深良用水”的优美传说;“箱根关所”的江户遗风,“小田原攻城”的历史陈迹,以及驰名世界的“箱根七汤”(注二)……到处都令人陶醉、神往。
芦湖,是箱根的一大骄傲。那锦缎般的秀水,潋滟的波光,使箱根平添了更加迷人的姿色。我生长在太湖之滨,也曾荡舟于世界一些名湖奇泊,但感到芦湖确有其特殊的美。我们泛舟芦湖时,正值雨后初晴,湖水显得特别清澈、湛蓝。碧波荡漾的湖面上,风帆点点。游艇破浪南驶,溅起的浪花被凉风一吹,点点滴滴,不时地飘落在我们脸上,使人感到别有情趣。我们站在甲板上,凝神四顾,芦湖为群山环抱,苍翠的群峰,时而显现在重重云雾中。那云烟缭绕处,恍似清代名画家王石谷挥就的一幅山水画。
芦湖美,关于芦湖的许多传说同样优美动人。相传芦湖是箱根神社万卷上人的洗手池,湖底曾栖息着一条毒龙。它每晚游出湖面,吞食、残害湖畔村民。乡民们深恶痛绝,但也无法对付,被迫每年供奉美女以减其淫威。此事为万卷上人得知,为拯救村民,他在湖中构筑石坛,日夜诵经。毒龙迫于法道而窜出湖面,飞上天际,并献出了它的珍珠八宝,表示降服和悔罪。最后,毒龙被万卷上人永远锁入湖底,并名之为九头龙。现在箱根的九头龙神社和每年7月31日的湖上祭,就源出于此。
穿过古木参天的林荫道,我们来到芦湖东岸的箱根关所。这是箱根的著名古迹之一,已被日本政府指定为重点保护文物。它是日本封建割据时代用来盘查过往行人的地方。我们在关所入口处,看见一行行旅游者把自己的钱币投入水池中,大概是按当时的习惯投下买路钱和祈求神灵保佑吧!我们走进关所的定番所,看到当年那些横目、平士和定番等人的塑像,他们手执长矛,腰缠匕首,横眉怒目,凶相毕露,足见当年这些封建主雇用的番丁,对过往行人是何等凶残。关所大都建在形势险要地区。明治时代作曲家龙廉太郎,在他谱写的著名歌曲《箱根八里》中,曾描绘了江户时代箱根山一带荒无人烟和关所雄关险道的情况。这支歌曲在日本文学上有颇高的评价,至今还为许多日本人传唱:
箱根山呵!你陡峭的天险,
函谷关(注三)呵也要向你仰看。
你有冲天的峻峰,
万丈的深涧。
向前走,陡壁高悬;
回首望,起伏的群山。
白云在山间缭绕,
薄雾把深谷充填。
在耸入云霄的古杉间,
径幽、苔滑、荫暗,
你确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
告别箱根前,我们登上箱根山。但见云海茫茫,江山如画。虽风停雨止,而云飞雾逐,视野所及不外数千米。迢迢几千里来访箱根,未能一睹富士山的丰采雄姿,实有所憾。日本元禄时代的诗人芭蕉,也曾雨中来游箱根,不过那是在秋天,当时他曾写下了一首绝唱。这首诗,不也是我们此时此地心境的写照吗:
潇潇秋雨过关时,云遮雾罩山隐姿。
不见富士有何憾,幽趣偏生无趣时。
(注一)从小田原至箱根约四里,箱根至三岛将近四里,计约八里,故称“箱根八里”。
(注二)“箱根七汤”,系指箱根最著名的7个温泉。
(注三)函谷关,在中国河南境内。


第7版()
专栏:

  千年泥桥
人们往往认为,用泥土筑成的建筑物一定最不结实,泥土的房屋是不会比砖房更坚固和耐久的。可是,在拉丁美洲的尼加拉瓜却有一座千年的泥桥。它没有钢材、木材等支架材料,全部材料是用从附近一个泥沼中挖出来的泥土堆塑成的。这种泥,当地人称为“火泥”,呈红色,经塑成凝固后,虽经久而不变形。
这座千年泥桥坐落在两个村庄交界的溪水上。桥高二点七米,宽一点二米。桥身呈火红色,就好象是涂上色彩似的。桥的重量估计约一吨左右。
这座千年泥桥的桥身上,还隐约可见“公元八七六年建造”的字迹。这座泥桥经过漫长的岁月而没有塌毁,主要是“火泥”的作用。据当地人讲:这种“火泥”早已被人们挖掘完了。“火泥”有比水泥更坚实的特点,一旦凝固之后,任凭风吹雨打也无法使它剥落,这就是泥桥能经受千年考验的主要原因。·轶·


第7版()
专栏:

  三个长寿地区
拉丁美洲有句民谚:“长寿村都在山坡上”。这与西方谚语“邮差最长寿”合起来,就意味着经常上山下山、跑跑颠颠的人大都长寿。这同某些学者所说的“活动即生命”也是一致的。
事实也是如此。世界上较有名的三个长寿地区,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山区。这三个地区,即苏联的高加索地区、巴基斯坦的欣札地区、厄瓜多尔的贝尔卡邦巴地区。这些地区,出现不少百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其中尤以赤道之国厄瓜多尔的贝尔卡邦巴最为著名。这个地区海拔1,350米,早晚平均温度是摄氏17—22度,无季候风,可谓常春之乡。这个环境里生活的老人,曾有四个活到140岁。应当一提的是,这些老人即使年满百岁,也还在山间、田野劳动,因此腰直腿健,身骨硬朗。看来,适当的地理位置,一定的气候条件,清新的空气,特别是经常的劳动,对于人的长寿是大有关系的。·弓·


第7版()
专栏:中外交流史话

  唐玄奘与阿富汗
  董振邦
那是1961年初冬的一个早晨。海拔近6,000英尺的喀布尔城,经过一夜风雪的洗礼,中心广场上巍然矗立的独立纪念碑、城堡式的宏伟的王宫、镶着蓝色琉璃瓦的大清真寺,都披上了一身白纱。喀布尔河从市中心蜿蜒流过。此时雪花还在纷纷扬扬地飘洒。从桥头望去,这座历史名城在雪景中越发显得古香古色,充满诗情画意。
我们兴致勃勃地驱车前往郊外的喀布尔博物馆,想去探索一下玄奘法师在阿富汗历史上留下的足迹。在博物馆前,我们所熟悉的那位须发斑白的老资料员,踏着脚下的碎琼乱玉,老远地迎上来同我们拥抱。在互道“萨拉玛莱库”(你好)后,手挽手进入大厅。
这个阿富汗全国最大的博物馆,是一座雄伟的建筑。馆内的陈列品,从史前时期拜物教的石器、佛教文化的雕像、壁画,到伊斯兰教传播以后卷帙浩繁的经典;从亚历山大远征时期直到纳第尔·沙赫(前国王查希尔·沙赫的父亲)历代王朝的盔甲、弓箭、金器、银币,文物史料非常丰富。
倾听着老资料员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阿富汗历史上有关玄奘的事迹,我们不禁神往:没料到阿富汗历史上竟有这么多关于玄奘的记载,并给予他那么崇高的评价,称他为东方伟大的旅行家和学者。尤其是那位诚挚、纯朴的老人在介绍玄奘事迹的时候流露出来的崇敬、友好的感情,更使我们感动。
在阿富汗历史学家所编纂的历史大事记中,从公元629年至631年,有专门的篇章记载玄奘的活动,而且占有重要的地位。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一书,对研究阿富汗古代历史也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玄奘于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公元630年3月5日,由撒马尔罕沿商道越过急流滚滚的阿姆河,进入今阿富汗境内。他记载了阿姆河以南当时的政治区划、语言、文字。玄奘曾到达霍尔姆、巴尔赫,并在巴尔赫瞻仰了努巴哈尔寺,在寺中见到了佛祖用过的金制脸盆、佛牙、佛祖雕像和镶有红宝石的拂尘。从这里往南行,越过著名的兴都库什山,也就是玄奘自己描述的“涂路艰危,倍于凌碛之地;凝云飞雪,曾不?霁”的“雪山”,于4月30日到达巴米安。在那里,他访问的是一个独立的小国,参观了城北岩壁上的佛窟。那里有两尊巨大的佛像,至今仍是游览胜地。
这位法师继续前行,于同年5月10日到达卡培撒(即中国史籍中的罽宾)。卡培撒国王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每年都要铸一尊18英尺高的金身佛像,并施舍救济孤儿寡妇。国内有6,000和尚,寺庙达一千多座。国王对玄奘的到来非常欢迎。玄奘寓居在一座佛寺中,受到当地人民的尊敬与款待,并参加过一次佛教各教派的大会。临别时,卡培撒国王亲自送行3英里。同年8月20日到达楠格哈尔,从那里取道贾拉拉巴德,进入今巴基斯坦境内,然后转向天竺,即今印度。
14年后,即公元643年,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又重新开始了艰险的旅行,经拉格曼、帕克蒂亚、加兹尼,7月1日到喀布尔,7月5日抵达阔别多年的卡培撒,受到国王和另一位东道主克什米尔王的欢迎。所到之处,居民们都手持幢幡,以最隆重的仪式迎接他。
就在这一年,玄奘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卡培撒,经达塔哈尔、巴达赫尚,到达昆都士,受到昆都士王的热情款待。在那里逗留了1个月,离别时,主人专门派了一个卫队护送他到帕米尔。玄奘在记载帕米尔山的时候曾直接用“巴姆——杜尼亚”这个与波斯语音相同的词,称之为“世界屋脊”,这说明他对当时阿富汗人民的语言也是很了解的。
讲到最后,老资料员十分激动地说:“阿中两国人民之间很早就开始了文化交流,有着深厚的友谊,我们希望不断加强这种友好关系……”
告别老人出来,雪已经停了。归途中,我坐在车上望着窗外一片白茫茫的雪野,浮想联翩,仿佛眼前倏然出现了一个身披袈裟、风尘仆仆的高僧,跨下一匹骏马,忽而挽辔徐行,以坚定的目光辨认一下方向;忽而伏鞍急驰,奔向前面寄宿的古刹。他给阿富汗人民带去了中国人民的问候,沿途处处撒下了友谊的种子……
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等书对阿富汗人民有很大贡献,因而受到尊重;但如没有阿富汗人民的保护和帮助,他也不可能完成那样伟大的旅程,并写出那样的巨著。今天,在阿富汗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坚决支持他们,同时也把他们的斗争看作是对我们的一种支援——共同的反霸斗争把我们两国人民的心联系在一起。(附图片)
  玄奘取经像 姜旗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