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平定搞“东水西调”也应吸取教训
从昔阳的“西水东调”工程,看平定“东水西调”工程,我们认为,同样是一项不顾自然条件,不讲经济效果,抢占别人水源,劳民伤财的工程,应该马上停建。
这项“东水西调”工程,是把从娘子关发源向东流的绵河水,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硬是靠电力提高数百米,向西调入山西平定县。这项庞大工程,是在“想新的、干大的”指导思想下干的,已经施工四、五年,付出了大量劳动力和巨额投资,尚未受益。
本来,靠绵河的河北省井陉县和井陉矿区,为了改变生产条件,在1958年以前就开通了绵左、绵右、人民、民主四条大干渠,经过多年的接长、续建,现已有完整的支、斗、农、毛渠系配套设施。20多年来,一直灌溉着两个地区的20多万亩土地,初步改变了这里过去十年九旱、糠菜半年粮的贫穷面貌。由于绵河水量有限,灌溉面积又大,河水供不应求,我们这里20多天才能轮灌一次,遇到干旱,用水更是十分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别说平定县把水全部调走,就是调走一半或三分之一,我们这里现有的水利工程将全部报废,前功尽弃,原来的水浇地将变成旱田,农业生产会受到严重影响。
昔阳的“西水东调” 工程决定停建,群众拍手称快。我们殷切地希望平定的“东水西调”工程也马上停建。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贾庄人民公社


第2版()
专栏:

  怎能推平山头开成稻田?
昔阳县“西水东调”工程下马停建,人们连声称好。这些年来,由于极左路线的影响,“想新的、干大的”,脱离实际的蛮干,象“西水东调”工程那样违背自然规律的蠢事,许多地方都有。例如,我县兴元公社杉桥大队,深居林区,每人平均有11亩山林,人均不到五分耕地。多年来,有关领导却片面地强调要争取粮食自给,搞毁林种地。在一些领导同志的多次催促下,这个大队向公社信用社贷款,向生产队摊派,筹集资金两万多元,买回一台推土机。计划要铲平5个山头,开田200亩。仅半年时间(除去推土机出外支援和修理时间),开山破石松土用炸药费用、推土机烧油和修理等费用,共开支8,700多元,而至今还完成不到1/3。据说推平这座山开成稻田,还要3年时间,开支至少还要一万元。如果加上机器折旧费和劳动力的报酬,开成一亩田花费就很大。
最近我问当地干部下不下马,回答是:不开成田,决不下马。目前这项工程仍在进行。
象这样一个500多人的林区生产大队,干这样一项劳民伤财、得不偿失的工程,当地群众的意见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人们说,推土机一进山,花光了积累,欠下了一身账。大家希望推土机早一天出山,减轻群众负担,也有利于林业生产的发展。
我认为,凡属于“西水东调”工程之类的蠢事,目前尚未下马停建的,不管是计划内与计划外的,也不管是那一级定的,都应停工下马。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对这类工程进行检查、监督;对那些教育后仍不珍惜人民血汗的人员,要严肃批评,直至绳之以党纪国法。
湖南省常宁县革委会农林办公室
田周林


第2版()
专栏:

  这类蠢事为什么会流行
昔阳“西水东调”式的蠢事,不只是昔阳有,也不是七十年代才发生。讲远一点,从一九五八年大跃进的年代里就开始了。到了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横行的年代里,就更加突出了。这类蠢事为什么流行二十多年得不到有效制止?我认为,必须从我们某些制度上存在的一些缺陷来找找原因:
一、关于民主集中制,在某些时候,某些地区和单位成了形式,得不到真正贯彻执行,搞经济建设,往往由少数人的主观意志来决定,怎能不干出蠢事、怪事来呢?为了避免或减少“西水东调”式的蠢事,必须切实尊重人民代表当家作主的权利,对于有关该地区和单位的重大建设项目,各级政府领导机关,必须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出详细报告
(包括设计和施工方案、自然条件、经济效果、投资数目、资金来源等),充分发扬民主,广开言路,权衡利弊得失,然后作出决定。对某些“西水东调”式的蠢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否决。
二、经济建设必须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把经济效果作为衡量建设项目的唯一标准,而不能讲什么“政治需要”。可是过去搞的那些所谓“政治性”工程,却把某些领导人的政治需要摆在首位,完全不顾经济效果,把国家严肃的经济建设变成了个人沽名钓誉、树碑立传、飞黄腾达的政治资本。这样的政治性工程往往违背了客观规律,不能不受到惩罚,结果是某些个人受益,国家受害,人民遭殃。今后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态。
三、要搞好经济立法,建立经济监督机构。建国以来,我们制定了《惩治贪污条例》,但对浪费国家资金却没有相应的法律约束。对造成大量浪费的人,很少追究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有的只轻描淡写作个检讨了事。这样,就在客观上纵容了某些领导人搞瞎指挥,只顾自己的面子和所谓的政治需要,不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大手大脚地浪费国家财力、民力而无所顾忌。群众反映说:“用大老板的钱不心痛”,真是一语中的。
现在我国已进入以四个现代化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时期,国家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投资越来越多,搞好经济立法,制止和减少大量浪费国家资金的现象,充分发挥投资的经济效果,已是当务之急。此外,还需要建立各级经济检察院,授予象各级人民检察院一样的职权,专门监察、检查各项与经济建设有关的事宜,受理人民的检举、揭发和控诉,并作出相应的裁决。
湖南省泸溪县种羊场 王克勋


第2版()
专栏:

  交城新建甘泉渠也是件蠢事
昔阳“西水东调”工程停建一事在报纸上报道后,在交城县干部和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县委常委和各部负责人、各公社书记学习讨论了《人民日报》社论,水利部门的同志也进行了座谈,大家认为,社论说出了大家长期以来想说而不敢说的话,交城新建的“甘泉渠”,也是在极左路线影响下干的一件劳民伤财的工程。
“甘泉渠”本来是交城县的一项老水利工程,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后来经过扩建,按设计应浇地四万亩,实际只浇地二万亩。水源本来不足,却要盲目地废弃旧渠修建新渠。
新渠设计在半山腰,从西向东横穿四个山头、四条沟。需要凿石洞九里,盘山渠40里,号称“50里甘泉绕山转”。初步核算,共需完成土石方110多万方,投工110多万个,投资520多万元,计划三年工程两年完,从1977年12月动工,至1979年6月底建成。现完成总工程量不及20%,已投工52万多个,花款245万多元,如果全部完工,花的钱更多,而实际上并不比旧渠多浇地。
这项劳民伤财的工程是如何上马的呢?1977年春,交城县委调整班子,昔阳的同志来交城主持工作,要把大寨、昔阳的经验不走样地搬到交城。当时一些领导以救世主自居,下车伊始,既没有调查甘泉渠的实际情况,又不尊重技术人员和当地水利干部的意见,不顾投资大小,就主观盲目决定在半山腰开渠凿石洞。在动工期间,有的同志提出意见,而县委某些领导听不进半点不同意见。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指导思想上,凭想当然办事,贪大求洋,搞花架子。如石壁沟到石树沟这段工程,设计时就要求作为参观工程,除开挖渠道外,还必须修成一条通汽车的参观路。渡槽上再搭桥,桥上走汽车,还要求在汽车上能看到哗啦啦的流水。这就不必要地增加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工程浪费惊人。
在最近召开的公社、大队干部会议上,县委负责同志讲了这项工程的教训,表示要引以为戒,受到了与会同志的欢迎。
中共山西省交城县委 霍宝中


第2版()
专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采取特殊的政策和措施
  大力扶助南疆农牧民富起来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7日电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今年以来对经济比较困难的南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活跃农村经济,让各族农牧民休养生息,尽快富起来。
自治区党委针对南疆经济基础薄弱、管理水平低的现状,适当调整了生产规模,把生产队划为若干作业组,实行“五定一奖”、
“大包干”等联系产量计酬的生产责任制;一些经济作物区的生产队,采用“口粮田”责任制,划给社员一部分耕地自种自吃,其余大部分耕地用来经营传统经济作物;对一些散居山区或戈壁边缘、生活贫困的生产队,允许实行“包产到户”。
同时,他们除划给社员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宅基地外,还照顾到当地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给每户社员增划3—5分果园地和1—5分饲料地。并放宽了饲养自留畜的政策,开放了牲畜贸易市场;自治区人民政府还从外地购买了一批母羊,以救济或无息贷款形式发放给无自留畜的社员,有的地方把一部分集体的母畜发放给社员,实行“公有私养、自繁自得、留幼还母”;有条件的社、队还划给社员一些荒滩、荒坡和水面,让社员营造薪炭林或养鱼、种苇。这些措施都为南疆各族社员恢复和发展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家庭副业创造了条件。不少社员在自留地和果园里栽种起核桃、苹果、蟠桃、石榴、香梨、巴旦杏、无花果等果木,种植了甜瓜、啤酒花、安息茴香等小宗经济作物,房前屋后搭起葡萄架,饲养了羊、牛、驴、兔、鸡等家畜家禽,办起了养蚕、织毯、编席、加工干果等副业,集市贸易繁荣起来,一部分贫穷社员的经济开始好转。
为了减轻南疆农牧民负担,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从今年起,人均口粮在320斤以下的生产队,一律免去当年的粮、油征购任务;社员人均收入在40元以下的生产队,历年所欠贷款,予以减、免或豁免每年的利息;户均收入不到500元的牧民,给予免税照顾;同时,免征社员自养牲畜的贸易税和屠宰税。
此外,对穷社穷队的社员子女,实行免费教育,并定期派出巡回医疗队,对社员实行免费医疗。
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号召南疆各族人民自力更生的同时,还从资金和物资上大力支援。今年向南疆4个地、州先后投放救济款和穷队补助款650多万元,救济粮一亿斤,其他如支援社、队企业款、农田水利建设投资等,都重点保证南疆这4个地、州。当地社员缺少毛驴车,自治区人民政府责成商业部门把积压的11万辆双轮人力车削价80%卖给南疆社员。


第2版()
专栏:

  经过军民协力抗御强台风袭击
  湛江、海南等地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据新华社广州8月8日电 遭受第七号强台风袭击的广东省湛江、海南等地,经军民协力抗灾、救灾,正迅速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7月22日,湛江地区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部遭受12级强台风和暴雨、海潮的正面袭击,给湛江、海口两市及徐闻、海康、遂溪、廉江、吴川、文昌、琼山、澄迈等县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这次狂风暴雨还影响到佛山、肇庆两地区,使两地农作物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台风到来之前,湛江地区和海南行政区的各级领导部门曾紧急部署了防灾工作,台风来后,各级领导干部纷纷深入灾区,指挥抗灾斗争。省委常委、海南行政区党委书记罗天冒着狂风暴雨赶到海堤、码头,组织群众抢险保堤。各地都涌现出一批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一心一意抢救集体财产的模范人物。湛江地区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副经理梁康文,带领职工在风口中抢救国家财产时,不幸被风浪卷进水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人民解放军驻当地部队奋勇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湛江市因海潮猛涨,街道水深达一米至二米以上,部分群众处于危急之中。南海舰队某部指战员推着橡皮舟和救生器材,摸黑赶到低洼地带,穿街串巷,挨家挨户呼喊遇险的群众,共抢救出150多人,送到安全地点。
台风过后,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商议救灾对策,筹办各种物资支援灾区群众安排生活和恢复生产,并由副省长黄静波带领工作组,分赴湛江、海南,慰问灾区群众,协助当地搞好抗灾救灾工作。


第2版()
专栏:

  可敬的人
全国劳动模范、内蒙古呼伦贝尔谢尔塔拉牧场犊牛饲养员郝武汉,饲养犊牛成活率达99.77%,并试验成功用代乳料喂养犊牛,平均每头可节约牛奶600公斤,被人们称赞为好牧工。
新华社记者 白斯古郎摄


第2版()
专栏:

  福建省一些农业科学工作者提出
  把提高稻谷品质摆到重要位置
新华社福州8月7日电 参加福建省农科院最近召开的旱稻新品种(品系)观摩会的老劳模、农业科学工作者和种子工作者提出,要把提高稻谷品质摆到育种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副食品的增加,人们不光是要求填饱肚子,还要求吃好,对稻米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培育出高产而又米质优良的水稻良种,是每一个农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几年来,福建省各地普遍推广早“红”晚“杂”(即早季种“红410”,晚季种杂交水稻)高产品种,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1977年到1979年的三年中,全省粮食增产32亿斤,平均每年增长8.88%。但是,“红410”米质差,群众不愿吃。就是在福州,许多职工、居民宁愿多花些钱和排长队购买米质好的大米,也不愿少花钱不排队购买米质差的大米。因而,一些农业科学工作者纷纷提出如何提高稻谷品质的意见。全国劳动模范、福州市科委副主任黄宝洛说,目前育种工作的“早(熟)、丰(产)、优(质)、抗(性强)”四个字中,“丰”字解决较好,亩产上千斤的良种有了,抗性只能相对解决,“早”字差些,可再做文章,“优”字要摆到重要的位置。今后育种工作要一“早”二“优”。


第2版()
专栏:

  少种高产多收
  ——陕北发展农业生产的一个途径
记者到陕北采访,不论在地、县机关还是在社、队,都听到主张改变“广种薄收”的议论。不少先进单位的实践经验也说明,要改变陕北农业生产的面貌,除了把单一抓粮变为农林牧一齐上之外,还必须把广种薄收改为少种高产多收。
子长县是延安地区去年开荒种粮面积最大的一个县,然而又恰恰是全地区几个减产县中减产最多的一个县。为什么扩大了粮田面积,总产反而减少了呢?子长县县委书记阎凤玉说:“我们正是吃了只追求面积大、广种薄收的亏。实践又一次教训了我们,不是种得多,粮食就能收得多。毁林种粮,垦草种粮,只扩大粮田面积,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既毁了林草,又不能多得粮食,这是一条越走越穷的路。”
绥德县农业局长米增喜向记者提供了一份科学测定得来的资料,很能说明广种薄收造成的恶果。这个县的韭园沟流域,由于多年来连续毁林开山,毁草垦坡,连人畜难以立足的陡崖峭壁也种上了粮,地面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垦种的粮田面积过大,无畜耕翻,无肥可施,无力管理;地上固有的土壤肥力因水土流失而日益减少,每亩耕地每年流失表土8到10吨,而每吨土壤中含氮0.5到1.5公斤,磷1.5公斤,钾20公斤。
据国家农委考察组的专家们计算,延安和榆林两地区所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每年因水土流失而冲走的氮、磷、钾在800万吨以上,相当于全国1978年化肥产量总数的五分之一。专家们说:广种薄收导致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
可是,在陕北有许多粮食低产变高产的先进大队,这些大队有南部高原沟壑区的,有中部丘陵沟壑区的,还有北部长城沿线风沙区的,尽管由于地区、环境不同,他们在发展粮食生产上的共同经验,都是把广种薄收改为少种高产多收。米脂县高西沟大队,现在的耕地面积只有20多年前的三分之一,而粮食产量却是原来的4倍多。长城脚下的横山县古水大队,1974年种粮2,150亩,收粮不到40万斤;1978年种粮1,300多亩,粮食产量却突破了110万斤。位于毛乌素沙漠的神木县窝兔采当大队,1979年在粮田面积减少三分之二的情况下,粮食亩产提高10倍,总产增长3倍多。
在陕北,为什么减少耕地面积也成了发展农业的重要途径?这是由于在这个人均占有土地多达30多亩、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上,要把农业搞上去,粮食生产只有走少种高产多收的路。
高西沟大队党支部书记高祖玉说:“少种多收是有条件的,不具备一定条件,少种只能少收,不可能多收”。他们说的条件,就是要因地制宜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把山坡、沟岔和梁峁打坝埝、造梯田、修水地,建设好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在米脂县李家寺大队,党支部书记雷光相带我们参观引水上山工程和改修的宽幅梯田,介绍了各类耕地去年的玉米产量水平:坡地亩产五、六十斤,梯田亩产140来斤,坝地亩产500多斤,水地亩产突破800斤。他说,修一亩梯田可以退耕二、三亩坡地,修一亩坝地至少可以退耕5亩坡地,修一亩水地至少可以退耕10亩坡地。他的结论是:农业产量要上去,首先要敢于把地退下来。退耕的地方可以栽树种草,控制水土流失,发展畜牧。本报记者 戴国强 王向坤


第2版()
专栏:

  北京开始给树打针治虫
新华社北京电 北京市园林职工采用往树上注射氧化乐果的办法消灭槐尺蠖(吊死鬼)和柳毒蛾(毛毛虫)。这两种害虫在近几年来已成为本市槐树和柳树的主要威胁。目前,园林职工们正集中力量在北京西城区的四合院和喷药车不能进入的狭窄街道的树上施用这种办法。
北京市园林局的一位负责人说,居民们对树木上有害虫有意见。他说:“我们受到林业部在东北林区试验出来的灭虫法的启发,从今年6月21日开始在四合院里的树木上也开始试验注射灭虫法。”
他说,在一次试验中,有两株满是槐尺蠖的槐树在注射了氧化乐果以后,一夜之间就有成千的害虫死于树下。两天后,这两棵树上的害虫全部灭尽。这位负责人说,这个办法不污染环境,而且易于掌握。他说,注射的方法是在离地面1.5米的树干基部周围钻一个直径6毫米,深4至7厘米的小孔以便盛药。药液的用量根据虫体大小、气温高低、树冠大小、树势强弱等决定。注射了药物后要把洞口封闭。
这一方法已向所有大公园和主要街道进行推广。


第2版()
专栏:

  哈密瓜在鄂西北试种成功
本报讯 通讯员李存胜、郭崇文报道:哈密瓜在湖北省郧县柳陂公社试种成功。
哈密瓜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特产,被称为甜瓜之最。湖北省郧阳地区引进一斤哈密瓜种子,在郧县柳陂公社新洲大队第五生产队进行试种。这个生产队专门安排了两名责任心强,有种瓜经验的技术员负责务瓜。今年春天下种后,虽然遇到连阴雨,但在技术员的精心培育下,哈密瓜在鄂西北试种成功了。现已开始上市,最大的重量达16斤。预计今年的产量可达2,000斤左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