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机械工业要为能源的开发和节约服务
  严求实
当前,在我国能源问题上,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有效利用率低,浪费情况惊人。所谓能源有效利用率,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本身内含的热值与转换为有用热能和机械能之间的比率。目前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仅30%左右,比工业发达国家低20%左右。我国能耗总量与日本相近,但工业总产值只及日本的四分之一,单位能耗生产的产品太少。这是必须引起广泛注意,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千方百计予以解决的一个战略问题。
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机械工业负有重大的责任。能源的开采、加工、转换、运输、储存等各个环节,都是通过机械工业提供的技术装备完成的。不论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的开采,还是电力、汽油、柴油等二次能源的生产,以及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潮汐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都离不开机械工业提供的技术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中耗用能源量大的设备,如汽车、电动机、工业锅炉、发电设备、化工设备、冶金设备等,也大都是机械工业制造的。机械产品是否先进,直接关系到各使用部门能源有效利用率。因此,机械工业除了在制造过程中千方百计降低能耗外,更重要的是大力改革老产品,积极发展新产品,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耗能少,效率高的技术装备,这是一项重大的技术政策,也是机械工业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任务。
从能源的开源节流上看,机械工业大有可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社会上使用的耗能量很大的机器设备,逐步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要首先从量大面广能耗高的通用机械入手,这部分潜力最大。对那些结构陈旧,使用年限过久,热效率很低的,被称之为“煤老虎”、“电老虎”、“油老虎”的设备,要有计划地分批更新或进行技术改造。例如,对于热效率本来就低而又使用二三十年的兰开夏等旧型锅炉,应考虑规定在若干年内,分批用热效率在60%以上的快装锅炉予以更新。有些企业在科研单位帮助下,对锅炉燃烧调节实行技术改造后,运行效果良好,提高热效率10%以上。最近,对解放牌汽车研制了一种新的发动机,经过行车试测,功率提高21%,车速每小时提高10公里,还可节油3%。对于这些机械产品更新、改造的经验,机械工业部门应该认真加以研究、总结、提高、推广。同时,要逐步制订一些具体的政策法规,对那些耗能过大的老产品,要限期更新换代,决不可一面改造,一面又大量生产。
二、在改革老产品的同时,大力发展效率高、能耗低的机械工业新产品。机械工业要以节能为重点进行产品更新。以汽车工业为例,要改进发动机,提高压缩比,改进供油进气系统,改进化油器等;要改进结构,降低车体自重;特别是要积极发展新车型,淘汰油耗大的老车型,并逐步发展柴油发动机汽车。又如,电动机是用电比重最大的一种设备。目前我国电动机由于受绝缘材料、矽钢片的质量以及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影响,体积大,启动转矩低,效率低,用户只好选用功率大些的电动机为其设备配套,形成“大马拉小车”,能耗必然增高。电工行业正在研制发展新系列电动机,比老系列的启动转矩可提高25%,重量和体积减少10%以上。这种新产品投产后,按目前生产水平计算,每年就可节电以亿度计。对于火力发电设备,要逐步对大电网中的一些小型机组,有计划地用大中型机组代替。
三、为能源的综合利用、合理利用、多次利用,积极研制和提供技术装备。这是一个广阔天地。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每年可以回收的工业余热,相当于上千万吨标准煤的能量。特别是冶金、化工部门工业余热资源最为丰富。但因缺乏足够的设备,已经利用的余热资源,只占15%左右。机械工业部门必须积极发展余热利用设备。上海一个钢厂的平炉,安装余热锅炉后,一年节煤14,000吨,而且烟尘里的氧化铁可以回收,既减少了污染,回收的又是很好的精矿粉。常州一个工厂在30吨锅炉上,安装了发电机,利用余热发电,效果很好。对这类能源综合利用的先进事例,要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地试办、推广。城市逐步发展分区分片集中供热,能够大幅度节约能源,并且有利于搞好环境保护工作。机械工业部门要努力提供各种设备,如大容量的热水锅炉等等,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四、为中小企业开展以节约能源为重点的技术改造服务。最近,有些机械工业企业,扩大服务领域,广开生产门路,开始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种进展,对于节能工作,将会产生很好的效果。上海一个鼓风机厂,最近试制成功一种为小化肥厂配套用的新型风机,一台可以顶替两台旧型风机,一年可以节电几十万度。上海新建机器厂帮助浙江的一个小水泥厂改土立窑为机立窑,水泥产量增长10%,质量提高一个标号,煤耗降低了10%以上。全国有数千家小水泥厂,分期分批实现改造,将会收到重大技术经济效果。如果再提供和采用相应的温度控制、压力监测、流量调节等仪器仪表,那么许多中小企业的能源消耗,可以逐步接近大中型企业的水平。
五、发展使用低热值燃料的设备,使机器“吃粗粮”,节约优质燃料。低热值燃料(如泥煤、石煤、煤矸石、油页岩等),许多地区资源丰富,就地利用,好处甚多。更重要的是可以省下大量高热值燃料,用于更加需要之处。近年来,机械工业陆续试制成功53种低热值燃料的工业锅炉,运行情况良好,要进一步研制、提高,扩大发展。
六、发展现代化的能源储存、运输装置,改进能源的储运,进一步节约能源。能源在输送、储存中的消耗浪费,数量不少,不容忽视。如电网的自耗电中,有一部分就是由于输变电设备水平不高而多耗了电。又如农村使用沼气,由于缺少阀门装置,跑漏严重,浪费很大。当前首先要改进、增加能源运送、使用的流量、温度、监测显示等仪器仪表、泵阀、控制等装备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对输变电设备,也要重点从节电出发,进一步发展大功率品种,提高性能,节约电能。
七、配合能源部门,有计划地研制开发新能源所需的装备。世界上已有2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正在运行中的核电站200多座,装机容量已占世界发电总量的8%。美日等国还建成了一些太阳能、地热等发电装置。我国发展核电站在科研力量和生产经验上都有一定的条件,要根据规划,学习国外经验,逐步发展。
八、做好机械工业工厂本身的节能工作。要针对能耗高的生产环节,集中力量,采取改进措施。当前的重点是改进热加工工艺和改造有关设备。上海锅炉厂采用陶瓷纤维改造一台箱式电炉,热效率提高了30%,每年节电14,000度。在工艺上要大力推广少无切削、真空处理、远红外线烘干等新技术,千方百计降低能耗。改善经营管理,也是机械制造工厂节能的重要途径。同时,要搞好设备成套,调整主机、辅机和配套产品之间的生产能力构成,组织成套技术服务机构,继续加强技术服务。
机械工业为节约能源出力,首先要提高认识,认清能源问题的严重性、迫切性,坚决贯彻执行能源开发和节约并重,近期把节能放在优先地位,大力开展以节能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和结构改革的方针,大家动脑筋,想办法,千方百计提高能源利用率。
第二、要有一个稳定的、高瞻远瞩的能源政策和技术装备政策。近十几年来,政策多变,莫衷一是。对燃料,时而以油为主,时而以煤为主;对装备,时而要发展大型机组,时而又要大中小并举,以中小型为主;时而说水电投资大,要着重抓火电,时而又说水力源远流长,要着重抓水电。核能的发展利用,也走过一些弯路。这样,机械制造工业为能源服务的工作,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能源政策是大政策,能源开发周期长,投资大,牵涉面广。为开发、利用能源服务的技术装备,更须先行考虑研制,而且技术要求高,各方面配合条件因素复杂,切不可考虑欠周,造成延误、浪费。必须从我国的资源条件及其分布特点、交通运输、工业布局等实际情况出发,作好经济分析,进行可行性研究,制定稳定而又切实可行的能源政策和技术装备政策,各方遵循,才能加快发展步伐。
为了促进以节能为重点的产品革旧更新,要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法令和经济措施。如对节能新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在价格、利润上缴、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待遇,以鼓励生产,鼓励使用;对为节能而改进设备的企业,给以低息或无息贷款以资扶助等等。
第三、改革体制,促进节约能源。现在许多厂是“大而全”、“小而全”,设备各搞一套,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南京市去年建立了跨行业的热处理工艺协作中心,由于经济效果突出,吸引了一大批过去开“小灶”,各自搞热处理的工厂。目前,已与七个行业的82个厂建立了固定协作关系。过去每吨热处理件,平均耗电量在1,600度以上,现在已下降到900度。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而目前机械工业的热加工,如铸造、锻造、热处理、电镀等,分散生产的情况还十分普遍,能源浪费极大。所以,按专业化协作的原则改组机械工业,也是节约能源的一项重大措施。
第四、加强科学研究工作。有些开发新能源的设备,虽然不是近期能够大量采用的,但研制工作必须先期着手,逐步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究探索一代。此外,还要适当地引进一些节约能源的新技术。


第5版()
专栏:

  资本主义制度下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吗?
  刘宗时
在一些经济文章和书籍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话: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这个观点,既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又和经典作家的论述大相径庭。现在是需要加以澄清的时候了。
大家知道,在许多国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早已成为生产力的桎梏。它得以继续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庞大的上层建筑为它服务。在这里,上层建筑的主要部分是和经济基础相适应并积极地为它服务的。
人们经常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相提并论,好象这两对矛盾的性质和情况完全相同,并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同样的作用。这是值得商榷的。
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对立统一的运动中,生产关系或者成为生产力的推动者,或者成为生产力的阻碍者,当他们之间的矛盾发展到对抗的程度时,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得到解决。而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则不是这样。一定的上层建筑是和它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同命运共存在的。每一种社会经济制度,都有它自己的上层建筑。这种经济基础与为它服务的上层建筑的统一,是任何社会制度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上层建筑的主要部分,产生于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它是按照在这种生产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志建立和形成起来的。这样的上层建筑,也就不能不始终为它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在发展过程中,当它的某些环节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时,是可以通过这个社会制度本身来解决的。这样,不论在任何社会制度中,上层建筑的主要部分和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都不会发展到对抗的程度。
一般说来,在一种社会制度内部,特别是在新旧社会制度交替的前后,除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成分以外,还会有其它经济成分的存在。这样,在上层建筑中,主要是在意识形态中,也就会有一些与主要经济成分相矛盾的因素。这种矛盾,有的的确带有对抗的性质,但我们不能用这种矛盾来代表整个社会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当一种新的经济成分在旧制度内部萌芽和成长时,必会产生一种新的思想为它大喊大叫,替它的发展鸣锣开道。但这种思想不是上层建筑的主要成分。只要这个旧的社会经济制度没有被推翻,这种思想就不能落实到政治的和经济的制度和设施中去。因此,即使这种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它和正在积极地为现存社会经济制度服务的上层建筑比起来,也不能不居于次要的地位,因而不能成为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的代表。当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诞生以后,旧的意识形态要残留一个时期,对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起着阻碍和销蚀的作用,但它不但不能成为上层建筑的主要部分,而且迟早要被新的社会制度所消除的。


第5版()
专栏:

  重视合同的鉴证
  李铸国
当前,合同制正在我国经济领域中逐步推行,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之间的经济活动,虽订有合同,但订而不行,行而不严,徒具形式。有的地方甚至还有转手倒卖合同,从中渔利的情况。如果不采取措施,加强合同管理,势必影响合同制的顺利推行。根据各地提供的经验,鉴证是加强合同管理的一个有力措施,是促使合同制顺利推行的一个有效办法。
鉴证的首要任务,是审查合同的合法性,也就是审查供需双方所签订的合同内容(包括签约单位和签约人的法律地位),看它是不是符合国家的法令、政策和经济计划,如果不符合,就会失去法律效力。一切合同关系都必须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上。就目前情况来说,有些合同是和国家的政策、法令和经济计划相违背的,这就给正常的经济秩序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危害。特别是一些属于“擅自扩大基本建设规模”和“搞计划外工程”的合同,其危害就更大了。因此,必须坚决地予以制止。制止的有效办法就是鉴证。去年四川有个县,由于采取鉴证的办法,有效地保证了合同的合法性。他们在对3,936份农商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查的过程中,发现有794份是属于违法和无效的合同,占审查合同总数的20%以上。他们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分别予以纠正或废止,从而使鉴证的合同都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上。
鉴证的另一个任务,是审查合同的主要条款订得是否实事求是、切实可行,如内容是否清楚,责任是否明确,权利与义务是否平等,供(原材料)产(生产设备、技术条件)销(市场需要)是否落实等等。这些问题如果稍有差错,就会影响合同的履行,甚至毁约。在实际工作中,造成合同不能全面履行或不能履行的原因,绝大多数是由这些问题引起的。据上海市一个部门的统计,1979年由于合同中供产销条款不落实而无法履行的合同有2,779户,拖欠款数达6,514万元(这还不包括由此而产生连锁反应,致使其它一些不能履行的合同在内)。对合同的主要条款进行可行性审查,可以发现一些内容不清、责任不明、权利与义务不平等、供产销不落实的合同,及时提醒签约双方修改、补充,使其订得切实可行,对一些确实不具备履行条件的合同,可予撤销,从而增强合同的可行性。如东北某市,在没有审查合同可行性之前,许多合同是属于“自由合同”、“扯皮合同”,往往是一纸空文。自从去年实行鉴证,审查了合同可行性之后,履约率达95.6%。可以这样说:凡是对合同实行鉴证,审查合同可行性的地方,履约率就大大提高,纠纷和违约的情况就大大减少。
国家的计划,是由千百万个经济组织,按照签订的合同进行经济活动来实现的。所以,合同一经签订,双方都必须严格履行。如果签约的任何一方不付诸行动,那末合同订得再好,也不过是一张废纸。由于不履行合同造成的损失,不论由哪一方承担,都是国家和人民的损失。所以,加强签约双方履约责任是极其重要的。鉴证就能起到这种作用。因为,通过鉴证,能使签约双方确切地知道自己的利益和损失、权利和义务,明确不论哪一方违约都要负相应的责任。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凡是合同经过鉴证的单位,履约的责任心就得到加强,能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绝大多数单位,都根据合同来安排产销,以定额包干等办法,把任务落实到车间(生产队)、班组(作业组)、个人。有很多单位改善了经营管理,通过挖潜、革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全面地履行了合同。一般来说,通过鉴证的合同如果没有外来因素的干扰,基本上都是能够履行的。
对合同实行鉴证,还涉及到鉴证范围问题。这里所说的范围,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哪些合同要鉴证?是否所有的合同都要鉴证?另一个含义是指由哪些机关来鉴证,也就是合同鉴证的隶属范围。
关于哪些合同要鉴证的问题,是我们将来的民事立法要有所规定的。我国的经济是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从根本上来说,除了一些内容比较简单,金额和数量不大的合同之外,一般都应该鉴证。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合同制刚刚开始推行,经济管理体制正在进行改革,管理合同的机构还不健全,原材料供应还有缺口等原因,不少地方实行鉴证还有困难。但无论如何有两种合同必须鉴证。一种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合同,另一种是不同所有制组织之间订的合同。除此之外,可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确定当前合同的鉴证范围。今后随着合同制的推行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合同鉴证的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大。
关于合同鉴证的隶属范围,根据目前的情况,我认为可以采取两条腿走路和分级鉴证的办法。随着合同制的广泛推行,鉴证的任务将会愈来愈繁重。因此,如果只有工商行政部门来做合同鉴证,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发挥上下左右各部门的作用。具体说就是:凡本系统内各单位之间签订的合同,由上一级的业务主管单位鉴证;跨系统和不同工业部门之间签订的合同,由各级经委或相应的机关鉴证;属工商、农商以及其它组织之间签订的合同,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鉴证。这样做,不仅可以解决鉴证力量不足的问题,而且由于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的情况比较了解,能够使合同订得比较切合实际,便于检查督促合同的履行。同时,还可以加强主管部门的责任,促使主管部门保证提供履约所需的资金和原材料,以及保持下达计划的相对稳定。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般可分省(市、自治区)、地(省辖市)、县(市辖区)三级,分别鉴证辖区内相应一级单位签订的合同。重要的合同可以越级鉴证。公社、街道企业间签订的合同,由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派出机构(工商所)鉴证。和外地单位签订的合同,由供方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鉴证。
目前阻碍鉴证工作顺利开展的问题不少,但主要的障碍来自思想上,集中表现为一个“怕”字。有的认为合同鉴证的问题多、工作量大,盖盖章就得好几万,“管不了”;有的认为鉴证是“卡脖子”,搞不好就要挨罚。所以,在鉴证工作推开之前,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宣传鉴证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人们对鉴证工作的认识,以利于把鉴证工作逐步地开展起来。由于各地缺乏鉴证工作经验,开始时,要从易于履行的合同着手鉴证。在合同鉴证工作逐步推开过程中,要抓住典型,逐步摸索鉴证工作的经验。


第5版()
专栏:

南驻华大使奥斯托依奇向我国南斯拉夫经济研究会转赠图书
本报讯 为了进一步加强南斯拉夫和中国两国人民的合作,南联邦科教文技局向我国南斯拉夫经济研究会赠送了近年来南斯拉夫新出版的图书一百六十套,共三百三十册。
七月八日下午,奥斯托依奇大使亲自会见我国南斯拉夫经济研究会负责人罗元铮等同志,转赠图书。
奥斯托依奇大使表示,这是南斯拉夫联邦有关局对研究会首次赠书,今后还将继续赠送。这项活动是两国人民进行合作的最好形式之一。希望这些图书能为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开展学术交流发挥应有的作用。
罗元铮同志代表研究会向大使致谢。并表示,这些图书是南斯拉夫人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总结,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从图书书目中可以看出,南斯拉夫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而且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一定要使这些图书充分发挥作用,推动我国的南斯拉夫经济研究工作进一步开展。


第5版()
专栏:

  《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出版
去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了纪念五四运动60周年学术讨论会,收到学术论文一百八十多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收选其中73篇文章,分三册出版。本书所收选的文章,有的是联系今天的历史任务,总结五四运动以来的宝贵经验;有的是对五四运动的某些方面进行新的探讨;有的是对五四时期的历史人物,包括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一些著名活动家进行分析评述;有的是论述五四思想解放运动对一些具体学科发展的影响。虽然各篇文章观点不尽相同,有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编者还是将其收编在一起,以待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陆文)


第5版()
专栏:

  《间书》出版
从清朝初年起,贵州各族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起义此伏彼起,到咸丰年间,起义浪潮更是风起云涌。《间书》的作者朱逢甲于咸丰四年在贵州普安等地参与镇压起义,次年写了《间书》,为清朝统治者出谋划策。这本书引用了大量史料,对我国历史上的间谍活动概略地加以评述,实为一部我国古代的间谍史话。群众出版社已将此书标点、注释并译成白话文出版。(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