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3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沙洲县锦丰公社三年来农工副业不断发展
实行生产专业管理发挥人力和自然优势
本报讯 孟焕民报道:江苏省沙洲县锦丰公社从生产发展的需要出发,试行农、工、副各业专业管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
锦丰公社是粮棉夹种、人多地少的地方。这里紧临长江,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党的三中全会以后,锦丰公社改变了过去“单打一”的状况,由只重视抓粮棉发展到农、工、副综合经营。去年年底统计,全社社办企业发展到15个,大队办企业发展到51个,多种经营项目也从1978年的31种发展到52种。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把劳力和本地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呢?公社党委在总结1979年工作时,从协顺大队的实践中得到了启发。这个大队纠正了管理上“一锅煮”、“一拉平”的现象,根据生产的需要和社员的技术专长,分别组织了农科、队办企业、农业基本建设、基建工程、农机、养禽、造林等专业队,各生产队也建立了植棉、养鱼、养猪、蘑菇生产等专业组,各个专业还分别制订了“几定一奖”的管理责任制,调动了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集体和个人收入显著增加。公社党委认识到,生产要发展,管理要跟上。农村经营的内容越丰富,就越要加强生产责任制,实行专业管理是个好办法。
这个公社的工业生产的专业分工和专业管理的基础比较好,近3年来,全社的社办、大队办企业都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技术队伍,并分别工种建立不同的岗位责任制。今年,全公社推广专业生产管理的重点是农作物种植和多种经营。现在各大队都成立了农科队、农机组,绝大部分生产队划分了作业组,实行“五定一奖”的管理责任制,有59个生产队还建立了植棉专业组。各生产队的养畜、养禽、养鱼、蘑菇生产、小作坊、手工编织、农船运输也分别有专人负责,并选用有技术专长的人担任骨干。全社900多个专业队,根据各类各业的具体情况,制订“几定一奖”责任制,实行单独考核,单独结算,真正落实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随着专业队、专业组的建立,锦丰公社的干部也按专业作了分工,实行专线领导。全社29名公社干部,157名大队干部和1,056名生产队干部,都根据各人的专长定点、定线、定任务、定奖惩。这样,生产者有了责任,管理者也有了责任,生产的好坏不仅同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而且同干部的切身利益也紧紧相连。实行专业生产和管理以后,全社19,300多个劳力,有12,000多人务农,4,300多人务工,2,600多人从事副业,基本做到了合理安排,各得其所。由于责任明确,奖惩具体,群众中积极肯干、学习科学、钻研业务的新人新事不断出现,一些有专长的人发挥了才干,大大提高了劳动工效,有力地促进了农、工、副三业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今年1至5月份,全社社队办企业总产值达88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0.5%;多种经营开始出现了百花竞放的局面,养猪、养羊、养鱼、蘑菇生产、果树栽种等大宗项目的发展数量,都比去年增长1至3成;粮棉作物生长良好。


第2版()
专栏:

调整生产队规模 建立各种形式责任制
遵义地区改进经营管理促进农业发展
据新华社贵阳8月28日电 新华社记者柳梆、刘子富报道:贵州省遵义地区各社队从谋求最佳经济效果出发,积极调整生产队规模,改进经营管理工作,切实解决农业生产关系中那些不适应现实生产力水平的问题。遵义地区这样做了以后,调动了干部社员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长期以来,遵义地区农业生产关系若干方面同现实生产力水平很不协调。突出表现在:部分生产队规模偏大,不利于集体经济的巩固和发展;不少生产队经营管理水平很低,缺乏严格的生产责任制,按劳分配政策往往不能兑现,农业落后面貌多年来改变不大。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中央关于发展农业两个文件的贯彻执行,遵义地区广大农村干部和社员思想逐步解放,对于障碍当地农业发展的症结看得越来越清楚了,不少社队积极行动起来,自动调整生产队规模,改善经营管理,建立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去冬今春,全区原有34,099个生产队,经调整后,变为40,277个。联系产量计酬的各种责任制也广泛建立起来,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继夏季油料丰收后,玉米、水稻也丰收有望。
中共贵州省委不久以前明确提出生产队的规模要因地因队制宜。以后,遵义地区调整农业生产关系中那些不适应现实生产力水平的工作就进入更加有领导、有步骤进行的阶段。
例如遵义县,根据人多、(100多万人口)地广(总面积5,040平方公里),地形地貌千差万别等情况,确定在放宽政策时不搞一刀切,而是适当调整生产队的规模和灵活采用多种经营管理形式。经过三级干部会议讨论,决定把全县生产队从7,792个调整为8,810个,平均每个20多户。在经营管理上,适当减少“由生产队统一指挥下的五定小包工”制,增加“在生产队统一计划、统一分配下,定产到田、责任到人、按产计酬、全超全奖”的比重。具体到各区、社、队又允许各有所侧重。高坪区交通方便,耕地连片,社员居住集中,水源充足,机耕面积大,多种经营项目多,农作物产量高,干部有一定的管理水平,就比较多地实行由生产队统一指挥和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酬等形式。地处深丘陵的虾子区,人少地多,居住分散,耕作粗放,群众生活比较贫困,70%以上的生产队实行了包干到户,即:在生产队统一领导下,每户包完成国家粮食征购任务和各种农副产品派购任务,包交集体提留,其余全部归己的方法。而这个区的虾子公社工作基础较好、集体经济较为富裕的桂花生产队,却不受左邻右舍影响。他们把调整的重点放在改进经营管理上,而改善经营管理的方法,主要是,在农业生产上实行统一计划,分组作业,按大田作物或小宗作物,或定额记工,或包干到人;在多种经营方面广开门路,扩大砖瓦窑生产,力争做到粮增产,钱增收,全队更上一层楼。


第2版()
专栏:在地方报纸上

“烘干了粮食 烘暖了人心”
武昌县栗庙粮站为生产队烘干三十一万斤粮食
本报讯 据《湖北日报》报道:湖北省武昌县五里界公社栗庙粮站,充分利用自己改制的烘干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为生产队烘干了15万斤麦子和16万斤早谷,占目前全站粮食入库量的40%。
今年进入夏收以后,连阴雨多,气温偏低,一直到早秋时节,很难遇上晴朗天气。这个站的站长沈重威和职工商议,为了帮助更多生产队解决烘粮难的问题,决定突击改进现有的烘干设备。他们根据锅炉预热器的原理,用红砖和铁管改修了一个半封闭式的加温炉和夹层烟囱,吸收了大量余热,提高了烘房的温度,每小时粮食水分蒸发量提高到2—4%,煤耗量降低了17%。每百斤粮食的烘干费只要五分钱。干部、社员高兴地说:烘干机烘干了粮食,烘暖了人心,有了烘干机“保驾”,老天爷不“开恩”,照样能收得称心如意的粮食。前不久,武汉市人民政府给这个粮站颁发了粮油烘干机科技成果奖,奖给奖金100元。
《湖北日报》为这件事写了编者按:栗庙粮站发挥烘干机的作用,解决农民在多雨低温的情况下整晒粮食的困难,用实际行动支援了农业,这种精神值得提倡。我省农村烘干条件很差,每年都有不少粮、棉烂掉,今年更甚。这是一个大问题,建议工业部门认真地加以考虑。农业机械化要“化”在点子上,特别是要抓好当前迫切需要的农机生产。应该象栗庙粮站那样,急农民之所急,切实解决一些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第2版()
专栏:

鄞县发展养畜养禽专业户
浙江省鄞县重视发挥有经验有技术的农户的特长,实行养猪、养羊、养兔和养牛等专业户的生产责任制,收到了初步效果。
鄞县县委负责同志,面对农村五业发展起来以后必然会出现专业生产的趋势,曾在邱隘公社调查研究,抓了养猪专业户的试点。实践结果证明,效果很好,于是大力提倡放开手脚,让有经验有技术的社员以户为单位经营养猪、养羊、养兔等畜牧业或种零星经济作物等种植业。目前,全县已有三百多个生产队开始实行专业户的生产责任制,有的“几定几奖”,责任到人,有的以户经营专业喂养,有的公有户养,有的饲养在场,因队制宜,因户制宜,形式多样,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今年一至五月份,全县生猪收购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两万多头,羊和兔分别增长了百分之四十五和百分之五十,鸭只饲养量几乎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邱二大队三队牧场养猪专业户邱才兴,自从实行专业户责任制后,特别积极,扩建猪舍,清栏消毒,动员小孩去割草,自己外出采酒卤,全家上阵,人人动手。去年养猪五十七头,今年养猪九十六头。这个队的牧场去年亏本,今年实行专业户责任制以后,已转亏增盈。社员们高兴地说:专业户生产责任制好比是“一根灯芯点两头,集体个人都亮透”。 戴嘉庭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稻田施钾肥是提高单产的一项措施
广东省开平县有47万亩稻田,近年来氮肥的施用量日益增多,单位面积产量却不能相应提高,有四万多亩丘陵沙质浅土田的水稻,生长中期经常出现根部发黑、枝叶枯黄和早衰减产现象。当地农民采取别的措施挽救,都没有奏效。试施了钾肥,禾苗转绿了。东莞县万江公社石美大队,去年划出100亩晚造作试验,每亩增施氯化钾20斤,结果比不施钾肥的田每亩增产200斤左右。
广东省农科院土肥所、省土壤研究所和省农业厅土肥处,多年来在全省各地不同类型土质上,进行过数百次的试验。其结果表明,在土壤条件相同,施用氮、磷肥数量相等的情况下,每亩稻田再增施10斤至20斤硫酸钾或氯化钾,绝大多数获得增产,一般增产10%左右。严重缺钾的土壤增施钾肥后增产20—30%,有的甚至还多。
当今世界上一些农业较先进的国家,水稻施用氮肥和钾肥的比例几乎达到一比一。而在我国南方水稻区,施用钾肥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例如,广东省1978年氮肥施用量达200万吨,磷肥81万吨,钾肥只有2万吨。由于氮、磷、钾的比例严重失调,尽管氮肥施用量逐年有所增加,粮食产量却不能达到预期的增产目的。所以,增施钾肥,已成为当前广东省增产粮食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我国农业所急需的钾肥产量是有限的,钾肥的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勘查、开发。当前的应急措施,除了积极扩大钾肥肥源,大力积集草木灰、土杂肥、农家肥、河塘泥以外,工业部门应挖掘潜力生产硫酸钾、氯化钾。有条件的单位,应迅速生产土钾肥。据悉,进口的钾肥同进口的氮肥价格不相上下。多进口一些钾肥,或适当调整氮肥、钾肥的进口比例,在经济上是合算的。
本报记者 李沪


第2版()
专栏:

内蒙古额济纳旗吉日格郎图公社放牧员莫日格吉勒(左四)精心放养驼群,获得奖励。这是女社员在向她祝贺。
刘居栋摄(新华社稿)


第2版()
专栏:

中卫县图书馆帮助农村建图书室
据新华社银川8月29日电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图书馆近年来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农村社队,调查了解农村文化生活的现状,并和基层文化站配合,先后在离县城偏远的三井、永康、宣和、西园、镇罗等公社建立了图书室。基层新建图书网点缺乏藏书。县图书馆在发动各社队自购图书的同时,从书库内拿出数千册复本图书,特别是一些有关农业科学技术和医药卫生方面的书籍,装备各公社图书室。社员群众满意地说:“图书馆帮我们解决了‘看书难’这个大问题。”


第2版()
专栏:

节省能源 减少污染
大兴县利用太阳能为生活和生产服务
据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 北京市大兴县利用太阳能为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服务,取得可喜成果。目前,全县共有太阳能采光面积5,700平方米。有40多个县属机关、工厂企业,以及18个公社,建起了太阳能浴池。此外,还利用太阳能烘干粮食、杀虫,以及理疗治病。
这个县在开发利用太阳能的过程中,逐步从单用途向多用途方向发展,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青云店公社二村三大队,去年建成一座采光面积200多平方米的太阳能综合利用设施,不仅可以洗澡,而且“三夏”期间可以烘干小麦,冬春季节可以用作温室种植蔬菜。去年全队利用这个设施共烘干小麦20多万斤,蔬菜收入300多元。有的社队还把太阳能和沼气结合起来利用,让太阳能浴池里洗过的热水流进沼气池里,提高池内温度,增加产气量。
由于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使用,许多集体单位都建起了大、中型浴池,全县已有300多户安装上这种小型太阳能热水器。
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还可节省大量人力和常规能源。据统计,全县已有的太阳能热水器,每天可供17,000人次洗澡,一天节省煤炭16吨。一年有效使用时间按150天计算,全年共可节煤2,400多吨。


第2版()
专栏:江西通讯

群众主持公道 干部不徇私情
——宜春县马塘生产队民主理财,生产越搞越好
江西省宜春县有个马塘生产队,农林牧副渔工各业兴旺,近3年来集体和社员收入都增长了百分之七八十。
在“四人帮”横行时期,马塘生产队同许多生产队一样,干活是“大呼隆”,计工搞“大概分”,管理非常混乱。有一年,年终分配时,生产队长猛然想起有一笔500元的收入没有上账,便跑去问会计,会计说准是保管员装了腰包,队长又向保管员去讨,保管员要会计拿出凭证来,会计同保管员相互扯着衣裳打了起来。社员们见一年的劳动成果弄成这个样子,有的哭、有的怨,吵吵嚷嚷闹成一团。最后队长向大家作个揖说:“对不起,我能力差,管不好,请大家另选高明。”
社员们说:马塘选个“包公”似的人管事就好了。
易 如 春 砸 印
在大队的帮助下,马塘村举出共产党员易如春当了队长。大伙希望他学“包公”的铁面无私,把队里的事管好。易如春也发了誓愿,秉公办事不徇私情。
有人向易如春建议,先把生产队的财务收支管住。他上任后,为整理队里的财务,花了好些脑筋。过了几天,开社员大会时易如春拿出一枚新刻的图章,举在手里晃了几晃说:“这颗印上刻着‘易如春同意’五个字,今后生产队所有的收支单据,没盖这个印章的都不算数!”易如春拿这颗印亲自把关,生产队收支方面的问题大大减少了。
过了半年多,一天清早,生产队的一个保管员拿着一张发票,找到易如春,说是前两个月队里雇汽车运煤炭时开的,请队长盖章报销。瞧那已揉皱了的单据,并不认得上边写的是些什么,易如春搔着头皮,想来想去,模模糊糊记不清楚。盖不盖印呢?……保管员催他说:“你快盖,我还有事去哩!” 易如春只得摸出那颗印盖了。
不久,这个保管员搞的鬼名堂,被揭露出来了。原来是队里一个社员给保管员60元,托他雇一辆汽车拉砖瓦,开发票时,保管员让人将用途写成给生产队运煤炭,贪污了那笔运费。事发后,保管员退了赃,并被撤了职。易如春刻了印章又受骗的事成了大家闲谈的笑料。
这件事使易如春受到很大刺激,他恍然大悟:“包公”并不是一个人能当的,靠大伙才能管好生产队的事。想到此,他便砸毁了那颗“易如春同意”的印章,决心要走民主管理的道路。
民 主 理 财
易如春不久病逝了。马塘生产队选举了易底友为队长。易底友根据易如春的遗愿,在县农业银行和大队党支部的帮助下,1976年秋后召开了全体社员参加的第一次民主管理会议,中心议题是理财。
在理财会上,队里的财务人员把账本、单据、现金盒子亮在大伙面前,将生产队的收支账目一笔笔地向社员唱读汇报。经过社员当场复核评议,由理财小组签字,会计正式做账。
理财会进行中,会计读一笔账:“易底友中秋节前给亲家代购15斤月饼,借人民币10元。”出纳说:“有借条一张,手续完备可以立账。”有个社员质问说:“手续齐全就行吗?按理除生病或红白喜事外都不该借支,队长更应该带头……。”接着人们议论起来。易底友没有料到第一次民主理财就理到自己头上来了。他感到难为情,于是向近旁的一个社员借了10元钱扔到桌子上,偏着身子挤到屋角去了。
会上有一社员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有人拿了集体的箩筐怎么办?”有个社员插话:“队上有规定,个人不准随便拿集体的东西,谁拿了?”那个社员说,他见大队支书家里放着队上的箩筐。人们又嚷嚷起来了。坐在社员当中的大队支书易如明站起来心平气和地说,他家中确实有生产队的箩筐,那是大队山林巡禁员因公借的,前天来还,队部无人,便放在他家里了,他没有及时交还队上,表示愿意接受大家的批评。大家讨论以后裁决:主要责任不在他身上,会后送还就行了。躲在角落里的易底友看到大队支书对待群众的谦虚态度,社员们公平如秤的裁决,深受教育。在理财会将要结束的时候,他向大伙检讨了刚才的错误态度,并说,要靠大家管理好生产队,就得使社员敢管干部。如果群众管不了干部,干部也就领导不好生产队。他表示遇事要虚心听取群众意见。
在马塘这个偏僻的山村里,一直坚持每月28日召开的理财会,成了社员们参加民主管理的经常制度。他们在这个场所,议论和决定生产队的各项工作,褒贬优劣,说长道短,处理内部矛盾,规范道德风尚。
立 村 规
这两年,马塘生产队农林牧副渔一齐发展,队长的工作更繁多了。易底友有种田的经验,但是识字不多,社员们想再选拔个有文化的青年人当队长,使两人好取长补短。大家看中了个小伙子易松学。他懂得一些科学知识,接受新鲜事物快,大家便选他当了正队长。
有一天马塘的山上丢了一棵槠树,人们去现场看了认不出是谁砍的。易松学见下山路上依稀有些槠树叶,便跟踪寻觅到了叔父的家门口。易松学进门查看,只见那槠树已劈成柴片。婶娘问他来家有什么事,易松学指指那堆槠树柴说,这是怎么回事?明天叫叔叔到民主会上去说清楚。在第二天召开的民主管理会上,他叔叔作了检查交代,并照章赔偿集体的经济损失。人们说别看松学腼腆得象个姑娘,遇到原则事,竟是一副铁面孔。
马塘生产队自从建立民主管理会议制度以来,已开了44次会,每次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便立下一两条规矩,由少到多,共累积成45条。大伙说国有国法,村也要有村规,这个包括生产、财务、政治等六个方面的45条,就是马塘的村规。根据易松学提议将村规编印成册,每户一本,老少皆知。无论是谁,在村规面前,一律平等,遵守的表扬,违反的批评。
自此以后,马塘生产队的管理更加有了章法,有了权威。民主发扬得越来越广泛,管理越来越有成效,生产发展的步子越来越大。
马塘村里有了一个廉明公正的“包公”,这个“包公”可不是某一个人。真正发扬了民主,大家敢于主持公道,干部做事大公无私,村里就有了集体的“包公”。
本报记者 许仲英
本报通讯员 钟沉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