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2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杂谈

南辕北辙与无知有权
柯育
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上,有一篇用白话文写的“南辕北辙”的成语故事。暑假里,孩子温习这一课时,突然认真地问我:那个人去楚国,楚国明明在南方,他偏偏要向北跑,为什么那么傻呀?现在还有没有这么傻的人呀?孩子这一问,使我想起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南辕北辙”式的事情来。
比如,建工厂,首先要有图纸,要考虑到原材料供应和产品的销路等一系列问题,这是起码的常识。但是,前些年,许多基本建设项目是不顾这些的,所谓“边设计、边施工、边投产”,被誉为先进经验,一度到处推广。再如,山上本可以植树种草,搞多种经营,但在推广所谓典型经验的口号下,硬要削平山头,黄土搬家,搞什么“人造平原”。类似的蠢事,还可列举出许多。最典型的,要算报上最近披露的“渤海二号”事件和“西水东调”工程了。这类事情,象不象成语典故中的“南辕北辙”呢?我以为很象。
首先,是有关的一些领导人无知,甚至连起码的常识也不懂。其次,是他们手中有一定的权力,可以凭借手里的权力为所欲为。
无知,当然不好,但并不可怕。人非生而知之。虚心学习,可以由无知逐步转化为有知,由知之不多渐渐变为知识比较丰富。如果既无知又自以为了不起,不学习,再加上有权瞎指挥,就很可怕了。那位想去楚国的老兄,如果他不知道楚国在南方还是北方,向别人求教一声,或在人家提醒他之后,改弦易辙,并不费多少事。然而,他不。之所以不,乃是因为他自恃有权(指挥马车的权力)有势(马儿好、旅费足、驾车技术高)。结果呢,闹出了贻笑千古的“南辕北辙”。
从无知加有权这层意思看,石油工业部领导和前昔阳县委负责人,比起那个南辕北辙的古人来,确实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明明渤海湾冬季寒流多,风浪大,钻井船不抗冰、易位移,但有关领导却不顾这些起码的常识,又拒绝职工和队长的正确意见,仗着权势,在“站着过冬还是干着过冬”等貌似革命的口号下,逼着工人蛮干。结果,闹出船翻人亡的大事故来。昔阳的潇河水明明是西入黄河,却要它东调海河;明明是损人利己、劳民伤财,却要大干特干,谁要是提点不同意见,就给谁扣上“搞阴谋、反大寨”的帽子,一味蛮干下去,搞得天怒人怨。
成语典故中指挥那辆南辕北辙马车的人,毕竟还有一点可爱之处。因为,他一没有给提意见的人扣帽子、打棍子;二是损失由他个人负责。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南辕北辙”者,却大不相同了。一是作风霸道,要么给你厉害看;要么在事败之后,强词夺理,文过饰非。二是地位高、权力大,可以指挥成百成千的人。造成的损失,远不是他个人的损失,而是党和人民的损失,从这个意义上说,后者就显得可恶了。
无知加有权,正是古今南辕北辙者事与愿违的原因。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提倡学习,二是要有制度保证。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四化,如果仅仅谈论,而不认真学习一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不去研究如何改革我们的干部制度,那确实是危险的,搞得不好,就可能象那位一心想去楚国的古人不知跑往何处那样,会把我们的四化大业引向歧途。


第3版()
专栏:

积极改革中等教育结构
利川县兴办十所职业中学
本报讯 据《湖北日报》报道:湖北利川县积极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兴办了10所职业中学,已招学生660多人。
利川县地处鄂西山区,素有“银利川”之称。他们根据发展山区生产的需要,办起了农业中学、林业中学各3所,以药材、生漆、茶叶和园艺为主要专业的学校4所。这些职业学校暂定为两年制。其课程设置,除文化课外,根据每个学校的特点,开设专业技术课。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比例为二八开或三七开。职业中学毕业的学生,原则上不包分配,但可以根据需要,择优录用,作为社(队)企业的技术骨干。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招工单位可以优先录用。职业中学的毕业生也可以报考大学。
利川县实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行动较快、效果较好,其重要原因是各级党组织重视。县委领导同志亲自调查,作规划,召开农、林、水、电、畜牧、特产、教育等部门的联席会议,研究兴办职业中学问题;要求各业务局有1名主要领导兼管职业教育,有1名技术干部专管,为职业中学制订职业课教学计划,提供专业教材和专业教师。县里成立了专门班子,对职业中学逐校实行“五定”(定校舍、定基地、定人员、定学制、定课程),落实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专、兼职教师的配备。县里还在毛坝、箭竹溪两公社试点,以点带面。利川县职业中学的办学经费是国家补一点,地方财政拿一点,社队集体自筹一点。


第3版()
专栏:

海门中等师范学校
为小学培养音、体、美教师
本报讯 记者胡宗钰、韦顺报道:江苏省南通地区海门中等师范学校开办音乐、体育、美术专业班,为小学培养具有一定业务能力的音、体、美教师。1978年以来,已有两届共239人毕业,分赴全区一批中心小学担任音、体、美教师。
十年浩劫,小学的音、体、美教学遭到了严重破坏,特别是音乐和美术教育,几乎被完全取消。文化革命以前经过师范学校培养的一批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不少人已改教其他学科或调离教育岗位。最近几年中,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南通地区所属的两所中等师范学校,对语文、数学等主课的安排比较紧,学生在音乐、体育和美术方面得不到应有的训练。他们毕业以后,大多不能胜任这方面的教学。1976年底,南通地区教育部门决定首先在海门中等师范创办音乐、体育、美术专业班。
南通地区教育部门为了切实办好音、体、美专业班,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都给予适当照顾。在现有21名专业教师中,85%以上是大专院校毕业生,25%左右是具有15年以上教龄的骨干教师;在经费方面,增加专门拨款,为专业班购置教学所需要的乐器、设备和材料。
中等师范学校没有统一的音、体、美教材。专业班的教师,参照高等师范院校的教材,根据小学特点,自己动手编写。几年来,音、体、美各科都编出了几十万字适合自己专业的教材。


第3版()
专栏:

办工业舍得在教育上花本钱
天津市切割机厂的领导班子有点与众不同:办工业却在教育上肯花力气,舍得下本钱。
1978年10月,他们提出了一个口号:“六天任务五天完,挤出一天来学习。”从那时到现在,他们已经坚持了一年零10个月,每周组织1966年后进厂的青年工人和部分中年工人系统地学习文化、技术一天。经常参加学习的有七十多人,占全厂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学习班开始设置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和工艺学三门技术课,现在又根据职工的要求,增添了数学、物理、语文等基础课程。
凡是能考取科技进修学院、职工业余大学、业余中学的职工,工厂都给予支持。现在,全厂有近六分之一的职工脱产或半脱产在各类文化、技术学校学习。
厂里的办公室相当紧张,但他们宁愿在楼梯上搭起阁楼办公,还是千方百计腾出地方做教室。一个二百多人的小厂,工会的职工教育经费一年只有七百多元,可是他们去年就从行政费中拿出一千七百多元补贴。
厂里有的同志说:“办教育是教育部门的事,咱们搞工业的为什么要背这个包袱?”厂长苏长岭却说:“‘四人帮’耽误了一代人,青年人都是咱们的后代,咱们每个党员、每个老工人,都应该承担起培养年轻人的责任,重视教育问题。”
有人说“切割机厂办教育简直是着了迷。”这个厂的党支部书记蓝荣茂说:“我们是有点着了迷。这是因为人既然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那么,人的教育程度的高低,就直接影响着人在生产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办学一年零10个月,工厂的许多方面起了变化。过去,为了解决某个技术难题,贴出“招贤榜”,常常多日没人敢揭。现在情况不同了:“招贤榜”一贴出,就有人揭,而且常常是青年工人。去年一年全厂搞成大小革新64项,创造了建厂以来最高纪录。
两年前,这个厂只能生产一种切割机,由于品种单一,产品大量积压。随着职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现在这个厂生产的切割机已有7个品种,其中两个品种是国内没有生产过的。产品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产品销路大开。
本报记者 李元浦


第3版()
专栏:

鞍钢六万多职工参加体育活动
鞍山钢铁公司有6万多名职工,长年参加广播体操、长跑、游泳、球类和棋类等活动。从公司到基层各单位,还活跃着近2,000个业余体育运动队。
群众性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活跃了鞍钢广大钢铁工人的业余文化生活。近两年来,鞍钢各级工会和体协等组织,想方设法为职工们创造开展体育活动的条件。
去年,鞍钢有50多个基层单位召开田径运动会,涌现出8,000多名体育活动积极分子。他们和广大职工一起利用业余时间修建了一批篮、排球场地和乒乓球台。被称为“篮球之厂”的烧结总厂,各车间的干部和工人利用业余时间,搬走了上百吨废铁和垃圾,从几十里外运来沙土,使所有车间都建起了篮球场。
鞍钢各级工会和体协等组织,还根据厂大、人多、分散的特点,经常在车间、工段和班组安排一些比赛项目。机修车间搞的长跑赛,分老年、青年和女工3个组进行,连50多岁的老工人和40多岁的女工也被吸引进来。
(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上海向中小学优秀选手发体育奖学金
8月13日下午,上海有249名中小学生高兴地领到了体育奖学金。
发放体育奖学金是上海市体委、教育局、共青团市委为推动学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及让更多的家长、教师支持和关心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而采取的一项新的措施。
今年以来,上海市各中小学校选拔出1,300多名体育积极分子,经过文化、体育专项技术和身体素质全面考核,有249人被评为优秀选手。其中获得一等奖的有94名,获得二等奖的有155名。他们是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体操、乒乓球7个项目的优胜者。
在授奖大会上,我国足球老前辈、74岁的孙锦顺,上海男排主教练祝嘉铭,著名跳高运动员朱建华等和中小学优秀选手会面,勉励他们从小努力,将来为国争光。
这项体育奖学金将每年评选一次,获得一等奖者发给一个学年的全部学费,获得二等奖者发给一个学年的一半学费。
(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八十六岁老翁话锻炼
我国著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汝祺,今年已经86岁高龄,但他精神矍铄,步履稳健,至今还担任《遗传学报》总编辑、大百科全书遗传学的编辑,带4个研究生,每周为20多名中年教师讲授两次课,还在著作《发生遗传学》等书籍,每天工作都在8个小时以上。他每日与80岁的老伴江先群教授骑自行车上班,隔三岔五老两口还要从燕东园散步到8里路以外的海淀镇。我们问他为什么有如此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他说:归功于从小坚持锻炼。
李老从小就非常注意锻炼身体。他16岁考入清华,就参加了学校的棒球队,以后还是校足球队的队长,440码短跑校纪录的创造和保持者,曾代表学校参加过河北省、全国的田径运动会。平时网球、篮球,凡是体育活动他没有不参加的。当时,他学习好,身体也好。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时,他也是校田径队的队员。回国以后,他仍坚持打网球、羽毛球,骑自行车,做课间操,打太极拳,从来没停止过锻炼。去年,还和他老伴一起,登上了1,800多米的黄山之巅。
李老结合他几十年的亲身经历,语重心长地说:干什么工作都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搞四化,不仅要有聪明才智,也要有健壮的身体,希望青少年从小加强身体锻炼。 ·兴·


第3版()
专栏:

所虑时光疾 常怀紧迫情
——记老艺术家赵荣琛同志的体育活动
体育和戏剧有着密切的关系,都讲究健与美。有的艺术家善于撷取体育运动中的优美动作,丰富自己的表演艺术。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的高足、京剧表演艺术家赵荣琛就是一个。
64岁的赵荣琛,早在少年时代就是运动场上的一员猛将。每当课余时间,他不是演唱在学校的国剧社里,就是活跃在运动场上,曾是学校排球队的队员,当过“咪咪”足球队的队长。
“正因为年轻时喜爱体育,才有了健壮的身体。所以,现在我虽然已是60多岁的人了,还能登台演戏。”
赵荣琛既把锻炼作为强身的手段,又把体育运动作为丰富自己表演艺术的重要内容。老艺术家把太极拳里的“云手”、“白鹤亮翅”、“金鸡独立”等动作巧妙地运用到艺术表演里面去,使表演动作富有太极拳“圆、顺、柔”的特点。
据赵荣琛同志讲,当年程砚秋就是一位体育迷,特别爱好武术,对太极拳更是有较深的研究。1932年,程砚秋赴欧洲考察戏曲音乐艺术期间,曾被邀请到瑞士日内瓦世界大学教过太极拳。他把许多体育动作借鉴、吸收到表演中,丰富了程派艺术。就说程派艺术水袖的运用吧,十分讲究勾、挑、撑、冲、拨、扬、掸、甩、打、抖等技巧,这些动作都是程先生借鉴了一些武术动作创造的。赵荣琛说:“要学会这些动作,就得懂体育,所以我年轻学戏时,程先生亲手教会了我打太极拳。”1958年,程砚秋病逝不久,周总理曾亲自对赵荣琛说:“程派艺术不能泯灭,你的责任重大,要多演出程派戏和培养程派接班人。”多年来,他一心扑在恢复演出程派剧目和培养接班人的工作上。
“所虑时光疾,常怀紧迫情”,身在暮年的赵荣琛,正顽强地通过体育锻炼与衰老作斗争,每天坚持散步、跑步、做操、打太极拳。
殷 波
(附图片)


第3版()
专栏:

赵荣琛同志在打太极拳 张吉忠摄


第3版()
专栏:体育知识

以柔克刚的柔道运动
柔道是一种日本的摔跤运动。一八八二年日本人嘉纳治五郎吸收了中国的踢、打、摔、拿等技术动作,结合日本各流派柔术特点创造了柔道。现在,柔道不仅在日本广泛普及,并已盛行于世界各国。一九五六年在东京举行了第一届世界柔道比赛,一九六四年第十八届奥运会正式把柔道列为比赛项目,明年将举行第一届世界柔道女子锦标赛,使它成为国际体育比赛中一个重要项目。
柔道是一种很好的锻炼灵敏、反应、腕力、腰力的运动。它的基本原则是拿对方的力量来供自己利用。一个精于柔道的人,即使身材矮小,也能战胜身高力大而又不谙柔道的对手。
柔道主要的技术由投技、固技和当身技三部分组成。柔道比赛是在特制的面积为10×10米的“榻榻密”上进行的。运动员身着肥大白色亚麻布短衫裤,赤足,腰间系带。从带的颜色可以识别运动员的等级,初学者为白色,每升一级就改变颜色。计有黄、桔红、绿、蓝、栗、黑色,各等级又分一至十段。
按照传统,比赛开始时,柔道选手们按等级和段位,跪在“榻榻密”边上,然后比赛的两人先站起来,走到“榻榻密”中心,相互对跪致意。比赛中摔倒对手,按住对手在地上达三十秒,交叉扭住对手臂肘,抓住领口掐住对手都算得分,败者将手在地上一击,即表示认输,胜者必须立即松手。
·乃·


第3版()
专栏:体坛明星

战胜世界名将的梁伟芬
八月十七日,我国十八岁的“女蛙王”梁伟芬,在有十四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夏威夷国际游泳比赛中,以一分十二秒八四的成绩获得女子一百米蛙泳冠军。这之前八天,在北京举行的中美游泳友谊比赛中,她曾挫败了世界纪录保持者、美国著名选手考尔金斯获第一名。
广东姑娘梁伟芬,体质瘦弱,面庞白皙,乍看上去似乎不大象个运动员,然而她却是我国女子一百和二百米蛙泳、二百和四百米混合泳四个项目全国纪录的保持者。尤其前不久她在南斯拉夫百米蛙泳比赛中,创造的一分十三秒八一的全国新纪录,不但是亚洲今年最好成绩,而且超过了一九八○年上半年世界游泳前二十五名优秀选手中第十九名的成绩,这次她再次打破一分十三秒大关,创造了亚洲最好成绩,成为我国第一个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女游泳运动员。
梁伟芬从小就爱好游泳,上小学时被广东肇庆县业余体校教练看中选进了游泳班。小梁在业余体校进步很快。一九七七年她的百米蛙泳就达到一分二十一秒,不久她就被选到国家集训队。
前两年,梁伟芬多次在比赛中打破纪录,夺得冠军。然而她从不自满。尤其去冬国际奥委会恢复我国合法席位后,她立下了提高我国游泳水平,为祖国争光的壮志,决心再创新成绩,冲出亚洲,向世界高峰攀登。游泳是速度、技巧和耐力的结合,由于她的体质较弱,所以教练李中友格外注意对她增强耐力的大运动量训练,强度最大时一堂课要游六千六百米,全天游一万三千米。去年李教练为了使她的成绩有新的突破,采取了连续九周的大运动量训练,共游五十万米,中间不休息,她的成绩果然出现了飞跃,百米蛙泳由一分十七秒提高到一分十四秒五。她不仅训练刻苦,而且肯动脑子,喜欢钻研国内外先进经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目前为止,梁伟芬已连续刷新四项全国纪录:一百米蛙泳由一分十四秒五提高到一分十二秒八一,二百米蛙泳由二分四十四秒提高到二分三十七秒九三,二百米混合泳由二分二十八秒一提高到二分二十三秒九五,四百米混合泳由五分十四秒八七提
高到五分十三秒四。幅度之大,令人惊讶。
然而,志在高峰的梁伟芬,现在想的不是把全国纪录提高了几分几秒,而是百米蛙泳新成绩同世界纪录只差二秒多,她有志气有信心赶上去! 阎乃华
(附图片)
梁伟芬获得女子100米蛙泳冠军后,接受美国记者采访。
新华社记者 胡 越摄


第3版()
专栏:体育之角

足球和信心
——访国家足球队新任主教练苏永舜
正当我国千千万万足球观众,都在关心和迫切希望中国足球队打出成绩,冲出亚洲的时候,我们访问了新上任的国家足球队主教练苏永舜同志。
“中国足球队是有希望的,现在这支队伍的底子不错,我们有信心尽快冲出亚洲。”这是苏永舜教练一开始就和我们谈起的一点看法。苏教练认为,现在的国家足球队已经有了一定的身体和技术基础,目前一个主要问题是建立信心的问题。信心问题,可以说是中国足球队的老问题了。十多年来,我国国家足球队几次重大国际比赛都未能出线。输球,给中国足球队的同志带来了很重的思想包袱,越输越怕,越怕越输。每到重大比赛前夕,他们就感到精神压力很大,信心不足,形成一种希望冲出去,可又不相信自己能取胜的心理状态。
苏教练说,输球的滋味是不好受的。但是输球不可怕,可怕的是把信心也输掉。他谈到自己的体会时说:“我在广东队首先贯彻这样一种指导思想,不管遇上多么强劲的对手,都要敢打敢拚,球可以输,但是决不让对方赢得轻松。我们宁可输1∶3、2∶4,也不输0∶2,一定要破对方的大门,不赞成死守求和的打法。只有具备敢打敢拚,敢于胜利的思想,才能打好比赛,不断取得进步”。他说,广东足球队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战胜西德业余国家队以及逼和西德冠军汉堡队的。
我们问起了下半年的两次重大比赛。苏教练思考了一下说:“距离9月份科威特的亚洲杯决赛,只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次比赛集中了亚洲的主要强队,中国队的对手实力比新加坡比赛时还要强。时间紧,对手硬,加上我刚到国家队,情况不够熟悉,困难和不利条件确实不少。但是也必须看到我们的有利条件:我国足球运动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受到重视,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足球队非常关心,这些日子每天都有很多人冒着炎热观看我们训练,更多的观众通过来信表达对我们的关注。国家体委领导同志也多次亲临训练和比赛现场鼓励我们。另外,国家足球队在前任教练的指导下,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身体素质和体力有很大提高,并且建立起一套比较稳固的防守体系。”苏教练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后,充满信心地说:“中国足球的落后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消除自卑感,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发挥我们的长处,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是一定能够做到的。”
苏永舜教练最后对我们说:“国家足球队信心的建立,和广大观众同志的鼓励、帮助是分不开的。作为国家足球队的运动员,每个人都非常想在自己有限的运动生命期间为祖国争光,为改变我国足球运动落后面貌作出一番贡献;作为教练员,比赛打不好,心情更是沉重的。我们国家队在技术和思想作风上都还存在很多问题,希望广大观众积极地批评指出。广州国际足球邀请赛后,国家队收到大量观众来信,很多同志除了热情鼓励我们外,还详细分析指出了我们的不足之处,使我们深受感动,更增强了我们的信心。”
新闻研究生 刘小明
(附图片)
我国著名的足球守门员李福盛为参加“希望杯”足球赛的各地青少年运动员做救球示范动作。
黄景达摄


第3版()
专栏:

青、少年出版社开展邮购业务
本报讯 中国青年出版社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从今年五月开展邮购业务,解决边远地区和偏僻农村青少年购书难的问题,受到读者欢迎。
在四化建设中,广大青少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蔚然成风。但是,在边远地区和偏僻农村,甚至在一些县城,很难选购到合适的图书,广大青少年读者亟需“雪中送炭”。
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在《中国青年报》上刊登了邮购图书目录。许多读者纷纷来信、寄款,索购图书。最多时,一天达四百多件来信。三个多月来,他们已为一万多个读者寄出两万多册图书。
王久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