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2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现代化大工业更需要科学管理
上海石化总厂生产和经营取得良好成绩的经验
上海石化总厂是我国目前已建成的最大的现代化合成纤维工厂,于1979年由国家验收后正式投产。一年多来,运转正常,生产稳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全厂6个生产厂,9套引进装置,9套国内配套装置,全部达到设计能力;
年产涤纶、腈纶、维纶等合成纤维8万多吨,约占全国化纤总量的四分之一,相当于200万亩棉田生产的棉花,可以解决近1亿人口穿衣的需要;
化纤质量合格率已达99%,一等品率在90%以上。11个化工产品的质量指标,已有9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连同试生产时的积累,上缴国家的税收、利润已超过16亿元,已收回了全部投资的70%以上;
厂区井井有条,花草树木茂盛,空气清新。全厂绿化已达940多亩,平均每个职工占有的绿化面积近14平方米。
上海石化总厂在不长的时间内能够取得生产、经营的良好成绩,主要经验在于:
从开始勘察定点起,就坚持经济技术合理原则,注意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配套。引进的生产装置,在工艺、技术和自控仪表方面,都是当时国外同类型工厂的先进水平。57.5%的设备是国内配套的,也都是采用先进技术,经过不断改进,能够做到与引进装置相适应。
在辅助工程方面,水、电、汽等公用工程,做到与生产装置相适应,具有一定余量,能够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一整套设施齐备的供销储运系统,如海运码头、内河码头、铁路、黄浦江大桥、物料仓库、罐区等储运设施齐备,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在其他配套工程方面也考虑得比较周到。如职工宿舍、医院、学校、商店等生活设施,均与工厂同时建成,同时使用;对解除职工后顾之忧,安心生产,起了积极的作用。
把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他们从建设一开始,就组织了有水平的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一起,全面收集各种文献资料,仔细研究引进装置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特点,编写出适合我国特点的《安全操作要点》、《开车规程》等技术文件,为培训操作人员做准备。
对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的培训,一方面根据引进合同的规定派遣合格人员出国实习、进修,把国外同类型工厂的先进技术学到手;另一方面还组织外国技术人员给职工上课,讲解工艺、设备性能和操作要点,并在外国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投料试车和事故演习,让大家能熟练地掌握新设备,操作新设备。
总厂还建立职工业余大学,办了中专、技工学校和各种类型的业务训练班。各分厂则采取轮流短期脱产、半脱产、业余进修等形式,开办各种技术班和文化学习班。常年入学人数占职工总数的30%左右。在培训过程中认真进行考核和筛选,凡不及格的不得上岗位操作,成绩太差的调换工作。青年工人的转正、升级,都把文化技术考核成绩作为重要的依据之一。
把“安全、稳定、持续生产”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努力提高各套生产装置和公用工程运行的可靠性,实现长周期、满负荷运转。为此,他们建立了严格的责任制,狠抓了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设备管理坚持定点、定期检测和预防性维修制度,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为了准确操作,准确使用仪表、设备,准确控制工艺参数,他们从考核工艺参数的准确率和平稳率着手,严格执行工艺纪律,杜绝操作事故。同时还根据几年来设备、仪表、电器故障处理经验,编制出若干种“事故预想”和“事故处理程序”,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在各套生产装置中,乙烯裂解分离装置是龙头,工艺技术要求更高,不能出一点差错。由于严格执行了工艺纪律,现在的产量、质量、物料等指标,都优于引进装置原设计的要求。
国内配套的9套生产装置,在精心管理下,加上机器配件在国内容易解决,设备状态越来越好。腈纶厂去年出现了泄漏率巩固在万分之五以下的先进车间。
在抓好管理的同时,注意抓好经营,努力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争取更大的经济效果。上海石化总厂注意与市场、用户联系,听取意见,改进生产,尽力满足用户的需要。先后派出1,280多人次,到全国23个省、市的纺织、针织行业进行访问。同时还跟用户厂协作,组织供产销一条龙活动,以掌握合成纤维加工使用、市场销售等情况。
他们还瞄准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技术经济指标,制定明确的赶超目标,不断调整工艺,降低成本,发展新品种。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具有毛型感的中长纤维织物,酷似真丝的涤纶绉、富春纺,很多都是用石化总厂的纤维纺织成的,不少纺织品已进入国际市场。
国家为建设上海石化总厂花了巨额投资;建成投产后,他们重视生产、经营的经济效果,一个月一个月地计算着投资回收期。总厂的同志认为,如果进一步扩大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从地方、部门的行政管理转到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在纺织系统和化工系统密切协作下,有计划地安排综合利用,开展深度加工,经济效果将更加显著。
有一个思想好、作风正、有干劲、懂技术、能够联系群众、兢兢业业把工作做好的领导班子。总厂现任主要领导人多数是第一批来到工地的创业者。在抓基建的同时,就考虑到日后的生产,努力做到基建、生产两副担子一肩挑,使工作能够瞻前顾后,首尾相接,基建和生产协调一致,避免了在转变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损失。
粉碎“四人帮”后,各级领导班子经过整顿和充实,一些年富力强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现在,总厂领导成员中懂行的占50%,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占42%。这些同志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认真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努力探索生产规律,按照现代化企业的要求坚持经营管理的高标准。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等等,不断进行新的探索。


第2版()
专栏:建议

对发展黄麻纺织工业生产的建议
我国黄麻纺织工业在整个纺织工业中是一个小行业,但很有发展前途。近几年,黄麻生产发展很快。去年,我国黄、洋麻总产量已超过2,100万担,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黄麻纺织机械制造工业已初具规模。全国麻袋产量,在20年中提高了3倍多,1979年达到三亿四千多万条。我国黄麻纺织工业有了一定基础,80年代,我国黄麻纺织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必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随着全国每年新增黄麻织机成套设备投产,国内现行品种规格的麻袋供应量不久将趋于饱和,必须及早发展新产品,开辟新市场。我们可以发挥我国劳动力多、工资水平低的优势,积极发展黄麻制品进入国际市场。随着栽绒地毯发展,国外对黄麻地毯底布的需要量激增,而生产地毯底布的技术并不复杂,我们可以大力发展。
根据这些情况,对发展我国黄麻纺织工业提出如下意见:第一,积极改进产品结构,改变我国目前大宗的麻袋单一产品现状,增加产品品种。在国际市场上,地毯底布销路好,海生布利润较高,黄麻地毯价格低廉,销路也好。海生布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扩大生产,地毯底布和黄麻地毯可以自行试制和抓紧生产,特别是黄麻地毯,完全可以利用国内提花织机和长毛绒织机织造,尽快拿出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第二,发展黄麻纺织机器制造工业,生产成套设备和机配件出口。在当前国民经济调整中,机械制造厂任务不足,可安排生产黄麻纺织机械。30年来,我国黄麻纺织机械革新不少,如精纺机的落纱机构机械化程度就高于国外最新的机械,在向国外引进较先进黄麻织样机的基础上,将我国革新成功的机构配套,可以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流的黄麻纺织机器。
第三,因地制宜,大力恢复和提高黄麻生产比重,加快高档产品生产。我国是仅次于印度、孟加拉的第三产麻国。目前洋麻比重几乎占黄、洋麻总产量的80%。但洋麻纤维不宜纺高支纱,生产高档产品。为适应地毯底布、黄麻地毯和扩大海生布生产,必须大力恢复和提高黄麻生产的比重。因此,在适宜洋麻生长的华北、东北发展洋麻生产,在长江流域以南及华南地区,历史上就适宜种植黄麻,应大力恢复种植黄麻。
第四,合理使用原料。多年来,我国黄麻纺织工业中90%是生产麻袋,各种高低等级的黄麻原料均用于麻袋。麻袋只求耐用,不要过分强求外观。今后必须注意合理使用原料,高等级原料用于高档产品,低等级原料则用于麻袋。同时要调整现行麻袋标准(要求略高于国际标准),以适应原料的合理使用。
第五,新厂建设必须统一规划,讲求经济效果,规模不宜过小,布局要适当集中。现有麻纺织厂应适当扩大和逐步相对集中,新厂建设不能放任自流。根据我国情况,规模应在100台布机以上,规模过小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第六,积极开展黄麻纺织科学研究工作,建立全国性的黄麻纺织科研机构。主要任务是:选育良种;进行纤维材料的研究;新工艺和新产品的研究和试制;新设备和新材料的研究等。
浙江麻纺织厂总工程师 江敦厚


第2版()
专栏:

竞争给机械行业带来活力
全国机电产品交易会成效显著
据新华社长沙8月27日电 正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的全国机电产品交易会,展开了激烈竞争。这种竞争给整个机械行业带来了活力,推动了联合,促进了机电生产的发展。
交易会一开始就摆开了竞争的阵势。全国各地机电产品都在会上“亮相”,接受用户的检验,谁优谁劣,一清二楚。10天来交易会成交12.2亿多元。各地用户对名牌产品、特色产品竞相争购。上海、江苏、辽宁、四川等省、市的交易都很活跃,特别是上海市成交额占交易会总成交额四分之一多,名列前茅。上海生产的工业锅炉、电梯、摩托车、中小型机床、压铸设备、小型轴承等产品,在交易会上供不应求。上海机床公司一些在国内素享盛誉的产品,在交易会第一天,很多品种订货已订到明年下半年。沈阳第一机床厂和济南第一机床厂的产品,都是俏货,带来的供货指标,很快就被订购一空。
交易会竞争的情况表明,机电产品不仅要以质优取胜,还要物美价廉,薄利多销,才能站住脚跟。江苏徐州轴承厂为汽车吊配套的大型轴承,已生产多年,每套4,500元,交易会开始时销售情况不佳。后来他们把每套的价格降到4,000元,这个厂的老用户合肥起重机厂一下就订购了30套,并说:“价格再降一些,还可以订20套。”
交易会开展的竞争还推动着一些产品更新和技术进步。


第2版()
专栏:

我国出口商品基地发挥重要作用
据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 我国陆续建立的17个出口商品生产综合基地和110多个品种的单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已经在对外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今年上半年,17个综合基地的外贸收购额,已占全国同期外贸收购总额的14.5%。
出口商品生产综合基地大都建立在资源丰富、气候水土等自然条件适宜种植或养殖的地方。如:广东省佛山地区、江苏省苏州地区、新疆的吐鲁番地区。这些基地的建立,促进了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畜产品和工业品、传统工艺美术品生产的发展,扩大了出口货源,也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得到发展。


第2版()
专栏:

最近开张的乌鲁木齐“假日市场”上,食品、百货、土产,一应俱全。目前,国营商店、集体所有制企业和个体户在这里经营的摊点已达400多处,每逢星期天和节假日开放,顾客经常有五、六千人。 新华社记者 程至善摄


第2版()
专栏:

宾阳县恢复发展民间瓷器生产
本报讯 通讯员王及扬、莫珍英报道:去年以来,广西宾阳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经济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县民间瓷器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
这个县的民间瓷器有300多年的历史,有的产品远销各地。解放后,这个县的瓷器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极左路线的干扰,许多社队瓷厂停产关窑。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全县社办、大队办和生产队联办的32个瓷器厂都恢复了正常生产。去年,瓷器生产总产值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今年上半年完成产值154万多元。
这个县公社企业局在恢复和发展瓷器生产中,首先改变过去产品独家销售的做法,采取多种方式销售:一是成立社队企业供销经理部,疏通产销渠道;二是给生产单位销售产品的自主权,由瓷厂开设门市部,让产品与群众直接见面;三是让各厂设产品推销员,给他们发占推销额一定比例的奖金,鼓励他们到外地推销产品;四是议定产品合理销价,包给群众推销,让他们有一定利益可得。这些办法,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广开销售门路,解决了产品积压问题。芦圩公社吴村大队唐山村瓷厂原来积压113万个小汤匙,包给社员群众推销以后,一个多月就全部销完了。


第2版()
专栏:市场随笔

为“出门送货”辩
东方舟
商业服务网点少,分布又不匀,这是相当多城镇的一个突出问题。成千上万的顾客不得不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排队、背货、赶路上面。有人匡算,我国一些大城市每年每户居民在这上面要消耗几百个小时!这恐怕是创世界纪录的。
不少商店想了一个好主意:派人去街头巷尾,推车摆摊售货。无疑,这是受欢迎的。不那么欢迎的也有。卫生部门有的人站出来说:随地摆摊,不卫生,收摊吧!治安部门有的人走上前去说:有碍市容,快挪个窝吧!于是,不少货车货摊被撵得无路可走,只好退回到店铺里头去。这一下子,街上摊收了,倒也“清洁”了,成千上万不便出远门的居民却受累了,着急了。流动货车不流动,似乎“无碍市容”了,数以万计的顾客却得赶到闹市中心商店门前排长队,挤得精疲力乏。试问,这样市容就真善美吗!办事情,很难百分之百的无碍,权衡得失,得多失少,就放手干,同时,使“失”尽可能减少。上街卖货,如说不卫生,那就加强卫生管理好了;如说影响市容,可以区别情况适当划定设摊的地段,而无须一扫而空。
值得注意的是,城镇集体所有制商业服务业正在发展,不少“夫妻店”“三代店”陆续开张,上述那种“官司”必将增多。与其问题成了堆,才找清官断案,还不如早抓城市建设的规划、统筹兼顾为好。


第2版()
专栏:

汕头市客运事业不断发展
机动车和人力三轮车并存
本报讯 广东省汕头市小车客运公司在发展出租汽车的同时,充分发挥人力客运三轮车的作用,客运事业不断发展。
汕头市是通往广州、福建、江西以及香港等地的交通要道。每天客运量达7,000多人次,其中有不少是华侨和港澳同胞。这个小车客运公司共有职工622人,小汽车(旅行车)21部,机动三轮车58辆和人力三轮车210辆。在全市范围内设有14个站点,5个夜站点,两个通宵站点。由于实行了机动车和人力三轮车同时并存,与1975年相比,1979年客运量增长了一倍。
这个集体所有制的客运公司,是在1957年三轮车客运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实行的是定人定车定任务,超产奖励的“三定一奖”制度。公司成立有检查小组,监督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汕头市小车客运公司坚持对职工进行为人民服务、向雷锋学习的教育。坚持不懈地同各种不良倾向进行斗争,重视解决诸如“三不载”(单客不载、无货不载、近路不载)、“状元游街”(载客绕街道转以索取高价钱)、私收“小费”等问题,使社会主义正气大伸,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受到不少乘客的表扬。
陈衍俊 黄志坚


第2版()
专栏:

北京给一些三轮车工发执照
新华社北京电 据《北京日报》报道:8月中旬,北京市东城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给36名个体三轮车工发了营业执照,允许他们从事货运业务。这些车工中有待业知识青年、社会闲散人员和退休工人。
文化革命中,从事体力劳动的个体三轮车工被当做“资本主义”的尾巴砍掉了,给群众生活带来许多不方便,买到了家具、搬家、小件物品送车站都很难找到车运输。最近,东城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区财税局和交通运输局东城管理所三个单位共同研究后,决定给36人发了个体三轮车营业执照,并分别把他们安排在东华门、东单、北新桥、和平里4个站上。各站都设有专职业务员,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运价收费,现在每个车工平均每天可收入3元左右。这样做既方便了群众,又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和生活困难,国家也增加了税收。


第2版()
专栏:

它没有完成历史任务
钟言
同出租汽车比起来,人力客运三轮车是一种落后的交通工具。但它也有长处:可以在大街小巷到处行驶,顾客随要随到,价格也比出租汽车便宜,而且对空气没有污染。可是,这些年来,人力客运三轮车在许多大城市销声匿迹了。它之所以被取消,据说是“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
这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现在不少城市有了出租汽车,而且数量也在增加。可是,出租汽车不能完全代替三轮车,正如一个公社使用一两台拖拉机耕地,而不能因此宣布步犁已经“完成历史使命”一样。在现阶段,在许多人用不起出租汽车,或者有急事找不到出租汽车,人力三轮车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理由很简单:生病的人要坐车,拉行李要用车,有急事要用车……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就具体问题来说,出租汽车少,价格又高。从这个实际出发,既要发展出租汽车,同时也要允许人力三轮车存在。
鉴于广大群众“行路难”,我呼吁尽快恢复人力三轮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