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2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专论

美国的新的核战略
美国政府最近批准新的核战略,其主旨是:一旦苏美发生核战,美国核打击的侧重点将是对方军事力量和指挥中心,而不是过去的城市目标。据称,这是为了事先警告潜在对手,他们如要发动进攻,将会遭到巨大损失
吴 楚
8月上旬,美国国防部透露,美国总统卡特以“总统第59号指令”的形式,正式批准了经过修订的对苏核战略。美国国防部长布朗将这一战略命名为“抵消战略”。这个战略并不是一项新的战略,据称是“体现了一项逐渐演进的核政策”,它的主旨是,如果一旦美苏发生核战争,美国将把摧毁苏联军事力量和领导人的防务设施作为重点,而不是象过去的以摧毁城市为重点。
美国国防部长布朗对“抵消战略”下了这样的定义:“美国必须握有按照苏联核袭击的样式和规模作出相应反应的充足的军事力量,使潜在的对手确信,假如他们打算采取可能导致战争的行动,非但达不到目的,而且将遭到巨大损失,从而遏制对手不敢对美国或美国的重大利益发动进攻”。可以看出,这项战略总的仍然是美国一贯施行的“威慑战略”。不过美国报纸指出,这个战略将“使总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而且要比过去实行的“互相毁灭对方城市的有把握的互相毁灭的政策灵活得多”,因而将“加强美国的威慑力量”。
卡特不早不晚恰恰在美国大选进入白刃战的时刻发表“总统第59号指令”,外报认为显然有着竞选的考虑。卡特的主要对手、共和党候选人里根早在6月就扬言,如他当选,他将重新采用施莱辛格的“打击军事目标核战略”。现在卡特抢先批准实质上就是“打击军事目标战略”的“抵消战略”,意在反击里根。
但是“抵消战略”的形成和获得批准表明卡特政府的对苏核战略发生了某些新的变化。
首先,在对未来美苏核战争模式的设想上,卡特政府上台初期否定“有限核战争”的可能性,认为核武器一旦使用,“必将迅速升级为全面核大战”,从而导致美苏两败俱伤;现在则强调美国必须做好必要时同苏打一场“持续时间长达数周、甚至数月的有限核战争”的准备,使美国有“更广泛更灵活的选择余地”。美国方面认为这样将有利于美国发挥核武器技术领先的条件,抵消苏常规兵力的优势。最近美国防部长布朗宣称,假如苏以优势兵力向西欧入侵,美国将不排除有控制地使用核武器,就是这种政策的体现。
其次,在核武器的使用上,卡特政府一度强调只要具备在遭到苏核突袭后仍能在报复性的还击(即所谓第二次打击)中一举摧毁苏二分之一的工业和四分之一的人口的能力,就足以威慑住苏联。换句话说,就是要以苏大城市作“抵押品”,使苏不敢发动核战争。这次修订过的核战略,把侧重点从打击苏联城市转向打击苏指挥中心、战略兵器和国防工业等军事目标,旨在削弱苏联的实战能力。当然,也不排除做为最后手段,“袭击苏200座大城市”。
第三,在核力量建设上,卡特政府初期态度不甚积极,而热衷于同苏联进行“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幻想以放慢B—1战略轰炸机和MX机动洲际导弹的研制、推迟中子弹生产等“单方面克制的行动,换取苏联放慢发展核武库的步伐。现在,为抵消苏战略核力量的迅速扩充,卡特政府加快MX机动洲际导弹和战略巡航导弹新型战略袭击兵器的发展,加强民防建设,重新重视反导弹和防空体系的改进。这次的核战略就是以能精确击中目标的MX导弹为基础的。而8月12日透露的总统第53号和58号指令,都要求改进美国地下和空中指挥所,完善通讯系统,以确保核战争中指挥的不间断。
“抵消战略”其实就是70年代中期、前美国国防部长施莱辛格提出的“打击军事目标战略”。1975年11月施莱辛格因与当时的国务卿基辛格在对苏战略、包括核战略上存在严重分歧而被福特总统解职。现在,施莱辛格的主张又重新为卡特政府所采纳。长期来,美国的核战略几经变化,虽名目繁多,但归根到底不外两大派主张:一派以60年代肯尼迪政府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为代表,奉行“相互威慑”或称为“相互确保摧毁”战略;另一派即施莱辛格推行的“打击军事目标战略”。前者立足于“威慑”,认为在美苏均握有在战略还击中摧毁对方的能力的情况下,美苏发生核战争等于同归于尽,从而处于谁都不敢发动核战争的“相互威慑”状态。而后者着眼于实战,批评“威慑”论是建立在假定苏联也奉行此种战略的一厢情愿的幻想之上的,而实际上苏联并不接受这一理论。近年来苏联在大规模发展核武器同时,又不惜花费资金大搞民防建设,这表明苏联确是在扎扎实实地进行打各种规模、各种样式的核战争的准备,因此美国必须把“威慑”建立在切实加强打各种核战争准备的基础之上,否则
“威慑”即不起任何作用。
“威慑论”和“实战论”两派核战略观点长期相互矛盾对立,美国内历次核战略大辩论实质上都是两派斗争的反映。卡特政府此次核战略调整表明,在两派争论中对苏联强硬派的军事战略观点已占上风,因而不能不修改过时的“相互确保摧毁”战略,采纳对苏强硬派的主张。8月8日布朗在致北约盟国的信中声称,此次修订核战略的“目的是要明确表示,如果威慑失效,美国既有动用核力量的能力,也有动用核力量的计划”。事实表明,苏联根本不相信什么“相互威慑”。美国的“威慑论”既未能使苏联在扩充核力量的步伐上有任何收敛,也未能使苏联在扩充核力量的步伐上有任何减缓。苏联奉行的是不折不扣的“实战战略”,千方百计谋求对美核优势,准备打各种核战争。过去,当美苏核力量对比,美国尚占巨大优势时,“威慑论”多少还能起作用。而近年来,苏联核力量有巨大的发展,已经同美国并驾齐驱,甚至某些方面超过美国的时候,这种“威慑论”不能不暴露出它的根本的弱点。当着苏联力量不断发展,它的步步进逼不仅威胁到美国的切身利益,甚至威胁到美国未来的存亡。特别是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美国国内要求加强对苏抗衡的呼声高涨,美国政府也终于采取了强硬姿态对付苏联挑战。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8月8日说,美国修改核战略就是为了使美国摆脱“要么进行核大战,要么投降”的困境。此外,美正在发展中的新一代战略袭击兵器都具有命中精度高、生存能力强、适于打击军事目标的特点,为美修订核战略提供了物质基础。
美国新的核战略的批准公布在美国国内和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苏联宣传机器连续发表文章攻击卡特政府的决定是“狂人的行动”,目标是推行同苏联“对抗的政策”。而西欧舆论认为美国的战略符合西欧一些国家奉行的核政策,并有助于消除西欧对美国核保护伞可靠性的担忧。美国《华盛顿邮报》指出:美国新的核战略对美苏关系将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虽然乍一看这是一个单纯的军事问题,但是却具有政治意义和外交意义。”


第7版()
专栏:

欢迎老战友安达次郎先生
高粮
8月17日,日本医务界“日中医学交流访华团”一行30人来到北京进行访问。在这些日本朋友中,有一位中国人民的老战友——东京大塚健生病院院长、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前线手术队外科主治医生安达次郎先生。
安达次郎先生的中国名字是安达仁。他今年74岁,是在中国长大的,早年毕业于南满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安达一直把中国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
1945年,安达出于寻求真理和献身人民,在中共中央华北局城工部长刘仁同志的帮助下,携带全家9口人投奔解放区,将他的全部医疗器具和财产献给了张家口人民医院。从此安达仁同志成了华北解放军前线手术队的外科主治医生。他的足迹踏遍了华北各地。在三年解放战争中,经安达手治愈的伤病员就有1,000多名。
在大清河北战役中,著名战斗英雄、模范班长蔡春吉腹部负伤,肠子流出肚外,生命十分危险,安达大夫用他精湛熟练的手术抢救了这位同志。
记得1946年,第一次解放大同的战役中,手术队设在紧靠火线的一座古庙里。手术进行中,敌机突然来袭,炸弹将正殿炸塌,当做临时手术室的配殿也露了天。安达仁大夫却若无其事地掸了掸伤员和自己身上土,继续做手术。
安达仁同志自参军后,一直立志要学习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救死扶伤,发扬革命的人道主义。大同附近一个老乡被敌人的炮弹炸伤了12处,生命垂危,安达听说后,赶去及时救活了他。
1947年满城战役,手术队安在狼牙山下,当时许多伤员感染了破伤风菌,面临绝境。安达日夜抢救,终于使他们转危为安。安达说:“不治好这些战友,怎么对得起狼牙山五壮士和中国人民的期望。”
那时,组织上怕安达行军劳累,给了他一匹马,可是他从来不骑,总是让给伤病员用。
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安达仁生活朴素,情绪乐观是全军闻名的。他日常足穿解放鞋,身带针线包,衣服破了自己缝补。1948年,进军绥远归来,部队途经沙狐口时遇到大雨,大家的棉衣湿透了,冻得发抖。安达却哈哈大笑说:“这叫天公作美,给咱们来了个冷水浴”。逗得大家也笑起来。
安达次郎先生随着解放军某部卫生部长张杰同志领导的野战军手术队还参加过解放天津和太原的战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被聘为公安部队医院的外科主任。安达除行军、看病、动手术外,还经常给医护人员上卫生课,讲外科病现场手术处置。他所培养的一些中国医务人员,现在都已成了外科专家。
1953年,安达次郎先生回到日本。这次他来华访问,除了交流学术经验之外,还要看望他的一些老战友,看看新中国的变化。(附图片)
上图为安达先生和张杰同志合影


第7版()
专栏:

苏联军费开支将占国民生产总值15%
本报讯 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个研究报告,苏联军费开支到1985年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
研究报告中指出,虽然苏联经济在1978年到1979年度发展缓慢,但军费仍占1979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2%到14%。过去两年里,苏联煤炭生产下降,原料价格上涨而投资减少。
苏联正在从事研制3种战斗机、改进逆火式轰炸机以及一种战斗坦克。苏联海军也在发展一种全部钛制船壳的潜水艇,这种潜水艇在速度及下潜深度方面都比钢壳潜艇优越。
预期苏联军费在1985年以前的年增长率将为4%到5%。目前,美国军费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约5%,日本的军费还不到1%。


第7版()
专栏:

尼日利亚的经济发展
旭光
20年来,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尼日利亚的石油工业蓬勃发展,产量不断上升。目前,年产量已超过1.2亿吨,在世界产油国中名列第7,在世界石油输出国中名列第6。石油巨富使尼日利亚的国内生产总值高达320亿美元,超过了其它西非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有人说,石油在尼日利亚经济中的重要性,犹如没有黄沙就不存在撒哈拉沙漠一样。去年,它的石油收入为160亿美元,占政府收入的92%,占出口总收入的95%。
尼日利亚的石油生产所经历的航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尼日利亚的石油工业从1958年开始商业性生产。1967—1970年尼日利亚内战期间,石油日产量只有60万桶。内战结束后,产量不断提高,日产量曾达到200万桶的水平。1978年底,伊朗发生动乱,国际石油市场供应短缺,“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提高基本价格,尼日利亚的石油生产从1979年起又进入了新的繁荣期。1979年1月,日产量创244万桶的新纪录,比1978年同期提高了49%。
由于巨额的石油收入,尼日利亚国际收支出现盈余,财政支出宽裕。历届军政府曾依靠丰富的石油美元,制定了庞大的发展计划,国家建设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不过石油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尼日利亚单一经济制的根本特点,只是由以农业和传统出口商品经济作物为主的旧的单一经济制,转为以石油工业为重心的新的单一经济制。
尼日利亚本是一个农业国。农业产值曾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0%,农产品出口收入曾占国家外汇收入的80%。
可是,在1970—1974年的“石油起飞”时期,尼日利亚的国民经济年增长率虽然达到了17.5%,但农业却下降了40—49%。结果,从1976年以后,尼日利亚的粮食已无法自给。目前,农村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75%。但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由20年前的66%下降到1979年的18.4%。
造成尼日利亚农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的土地制度,农业政策不当,各种灾害的侵袭,城市发展吸引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尤其是当“石油奈拉”(奈拉是尼日利亚货币名称)源源流入政府手中时,当局以为“有了石油就有了一切”,从而注意力只集中在石油及有关工业的发展方面而忽视了农业,致使农业生产出现了停滞和衰退现象。
面对这种局面,去年10月1日新上任的沙加里文官政府表示要尽快地恢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优先”地位,提出了“绿色革命”的口号,采取了增加农业投资和贷款等措施,计划争取在5年内达到粮食自给,7年内恢复经济作物的领先地位。这些措施如能得以实施,尼日利亚的经济将在“石油繁荣”的基础上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


第7版()
专栏:

罗马尼亚的新成就
李宁来 张何平
罗马尼亚国庆36周年来到了,不久前我们访问这个美丽的国家的情景,又展现在眼前。
在布泽乌县,县委负责同志笑着说,你们想让我介绍新东西,怎么说呢,我们这儿一切都是新的。布泽乌已经从一个穷乡僻壤变成了拥有现代化工业的地区了。在布勒伊拉县,主人兴奋地对我们说:“今年我们县又有三个乡要建设成为城市啦!”谈到这些变化时,他们都说,15年前召开的罗共九大关于各地区协调发展经济的计划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也正是由于这个计划,罗马尼亚的工业生产才能在近15年内以每年递增11%的高速发展着。
当时确定,1980年全国各县的工业产值最低要达到100亿列伊。而1949年时,全国39个县里,只有4个县的工业产值达到这个标准。今天,全国39个县都先后提前完成了100亿列伊的产值计划,这怎么不使罗马尼亚人民感到欢欣鼓舞呢。
各地区协调发展经济的决定还包括在每个五年计划里按各地经济、社会条件逐步将一批批的乡建设成为城市。在这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1948年时罗马尼亚全国只有152个城市,而目前,仅仅在1975—1980年五年计划里,就有120个乡镇要建设成为城市。
在加拉茨附近的贝加乡,人们把新建的漂亮的小楼房叫做“农业社员别墅”。贝加就是一个在这个五年计划中建设成为城市的乡。站在这里的街道上,只见商店、文化馆、学校、医院……,一座座楼房鳞次栉比,真使我们感到好象置身在大城市里一样。十几年以来,这里陆续建立了肉类联合加工厂、纺织厂、工业化养畜场等……具备了过渡到城市的条件。我们访问贝加乡时,贫农出身的农业社主席正忙着准备考博士论文。我们相信,象他这样一个既有实际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人一定能考上博士,为国家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去年11月罗共十二大期间,齐奥塞斯库同志在作报告的时候,突然把讲稿放下,用激动的语调说:“同志们,我向你们讲一个好消息:为了庆祝党的十二大的召开,克勒拉什钢铁厂的劳动者们日夜奋战,现在第一炉钢水刚刚流出来了!”
我们怀着浓厚的兴趣访问了这个钢铁联合企业。走进电炉车间,高大的厂房里,弧光闪耀,火花飞溅,叮当的锤声和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十分繁忙。在自动化控制室里,主人告诉我们,这座工厂完全是罗马尼亚自己设计的,设备基本上也都是本国制造的。现在第一期工程已经提前完成,建设者们正为庆祝党的九大召开15周年和国庆36周年紧张地干着第二期工程。钢铁厂设计能力每年产1,000万吨钢,1976年9月正式开工,计划用15—20年时间建成。全部投产后将使全国的钢产量增加近一倍,实现全国每人一吨钢。
罗马尼亚农业的发展也是值得自豪和骄傲的,它已从根本上改变了昔日贫穷落后的面貌。从1951年至1978年,农业平均每年增长4.5%,1976—1980年这一五年计划将要达到6.7%。近年来,全国农产品产量达到了历史上最高水平,1977年,粮食产量按全国人口平均计算已接近每人一吨的水平,所以罗马尼亚人一谈到农业时总是说,目前是“历史上最丰硕的年代。”
经过满目青翠的田野,我们来到奥拉迪亚县的“萨隆达”农业合作社。
这是一个农、牧、副全面发展的社。“萨隆达”合作社有800个社员,平均每人每年收入33,000列伊,这和城市工人的收入相差无几。副主席对我们说,这个农业社发展很快,主要是社员的积极性高,而这又同合作社坚决实行社会主义多劳多得原则,社员年年增加收入有关。他们的成就,正是罗马尼亚全国的一个缩影。(附图片)
罗马尼亚黑海海滨玛玛亚旅游区设立的简易旅馆,内有床位两个,价格低廉。 张 辉摄(新华社稿)


第7版()
专栏:

津巴布韦拆除罗得斯塑像
津巴布韦自今年四月取得独立以来,穆加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逐步消除殖民统治的痕迹,以便团结人民,发展民族经济,建设一个新兴的独立国家。
津巴布韦旧称罗得西亚,这个名字来源于英国老殖民主义者罗得斯。罗得西亚的殖民主义者为了纪念罗得斯“开拓”这块殖民地的“功绩”,在首都索尔兹伯里矗起了罗得斯的塑像。现在,独立后的津巴布韦人民拆除了罗得斯的塑像。这标志着津巴布韦新时代的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