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2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办丧事中的封建霉味
童光明
《红楼梦》中宁府的佼佼者秦可卿早夭丧命。为了把丧礼办得风光一些,荣宁二府,倾巢而动。且不说出殡那天“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的声势,只看停灵那七七四十九日,“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去官来”的景象,就足见排场奢华了。
这是封建时代的事情,又是出在“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的大族名宦之家,所以,宁府借死者之丧显示活人的威风,是不难理解的。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类似这样挥霍浪费、讲究排场的事情,居然在我们共产党员的干部中也时有发生。河北省魏县县委为已故县委副书记王占鳌大办丧事,就够令人惊心怵目了。他们对人民群众的疾苦视而不见,对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的财经纪律充耳不闻,不带头移风易俗,实行火葬,而是把封建陋习当宝贝,制丧服,搞棺葬、名目繁多的吊唁、送葬还不算,一个月以后,居然还劳民伤财地搞什么祭奠“五七”。6,100多元人民的血汗,就这样白白地花掉了。人民不说也要问:难道这真的是为了悼念死者吗?!
我们是主张对死者进行悼念的。目的是缅怀过去,寄托哀思,化悲痛为力量。毛泽东同志在悼念张思德同志时就说过:“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试问,象魏县县委搞的这种弥漫着封建主义霉味的祭奠活动,能使人民同心同德地团结起来吗?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后,尽管“四人帮”一伙下令不准举行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但是“通知声声抑不住,白花朵朵自飞来”。人民不屈服于“四人帮”的压力和淫威,他们从四面八方走向人民英雄纪念碑,走向天安门广场,团结起来举行了惊天动地的“四五”运动。这才是人民的悼念啊!只要是真正为人民的利益而死,人民就会千方百计地表示自己的悼念。哪怕是亲手扎一朵小白花,也要比那公费的哪怕是精美无比的花圈真心得多。
谈到花圈,我想到南斯拉夫人民在深切悼念铁托同志逝世时,响应政府的号召,不搞形式主义,把买花圈和发唁电的钱,做为捐款献给铁托助学金基金会,可谓是一种最好的悼念方式。
相形之下,魏县县委的作法,何其令人愤慨!这哪里象共产党组织的做法?王占鳌同志如果地下有知的话,他对魏县县委的这种作法,能够安心瞑目吗?何者是出自人民的真心悼念,何者是出自活人违背死者的心愿,借死人显自己的威风,这不是很值得人们深思的吗?


第8版()
专栏:

一束玫瑰
梅苑
春风化雨
访问广州第二中学归来,我觉得林彪、“四人帮”一伙最深的罪孽之一,就是对整个教育事业的破坏。他们高喊着:“宁要没有文化的劳动者,也不要有文化的精神贵族”,以致造成今日严重缺乏师资。当我知道一位法语老师只念过两年法文时,我立即大吃一惊,随即感到这真是误人子弟。一般教授初级外语的老师,必须受过严格的语音训练,发音要标准。学生一开始学不到正确的发音,以后要改正时就十分困难。
回想方副校长和老师们的谈话,他们曾沉痛地表示:那场“政治风暴”对学校的干扰与破坏是十分严重的。那时学生不读书,还要斗争老师。他们把老师对学生那种春风化雨的爱心视如污泥,以为污染了他们的脑海。老师们眼看着一个个单纯的青年变坏、沉沦,浪费青春,感到既失望,又痛心,更无能为力!因为那时候“师道尊严”尽失。好不容易度过不堪回首的十年,重新执起教鞭,他们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学问一股脑儿都传给学生们,赶快把这些青年人培养起来。可是一些也受到时代烙印的青年,却还未能领悟老师的爱心。
在小学、中学、大学整个教育制度中,中学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环。很多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就在这个环节里埋下种子。他们度过了启蒙时代,正开始模仿与摸索的阶段。中学教育和老师们的一言一行,对他们有着很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师生关系也更为密切一些。还有许多中学生要直接进入社会工作,他们能否适应一个全新的环境,以何种精神开始工作,也要看他们中学时代所受的教育。
访问时,我还提出一个意见:为了配合世界教育制度的步伐,我们的中学教育应该恢复六年制,对于特别聪明的学生,可以允许跳级。因为五年制的中学教育,将会给出国深造的大学生造成两个困难:一、如果不经国家保送,外国大学常不承认我国的大学程度,因为缺少一年中学教育;二、外国有些中学还有一年大学预科班。差了这两年教育,就会使我国大学生在学识上与外国大学生产生差距。所以,我希望教育部门能正视这个问题。
(1980年3月11日)
?


第8版()
专栏:文化鳞羽

二十层楼高的碑材
陈汉平
高达二十层楼的碑材,乃是中外石碑史上的壮观。我国明代文物阳山碑材就是这样的庞然大物。阳山碑材是明代永乐三年至四年(公元一四○五—一四○六年)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明太祖朱元璋修建孝陵而凿,准备用以雕造“神功圣德碑”,来颂扬朱元璋的功德齐天,以期垂之永久的。后因碑体取材太大太重,无法运输而作罢。
阳山碑材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市郊江宁县汤山公社古泉大队阳山西南麓。阳山又名孔山,古称雁门山,是一座石灰岩的石山。碑材利用山体巨大石料开凿而成,有碑座、碑额、碑身三块石材,除个别地方和支撑用的石柱外,其余都已与山体凿离。(见附图:右侧即为碑材)碑额上还留有拟雕蟠龙的头、爪、尾用的十四个石牙。三块碑材通高为七十三点一米,相当于今日二十层楼房之高。
此碑材工程浩大、规模宏伟,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以及不畏艰险、敢于攀登的创造精神。(附图片)


第8版()
专栏:

公园里的归侨(外一首)
张雪杉身上带着异国的风尘,胸中怀着游子的赤心。你大步登上滴翠的春山,放眼眺望——猛敞衣襟:“祖国,我回来了!我回来了啊,母亲!”你匆匆汇入来往的人流,环顾左右——点头频频:“亲爱的同胞,你好!你好啊,故乡的亲人!”……
小学生紫燕啾啾在湖面剪波,蜜蜂嗡嗡在路旁唱歌。一群女孩子簇拥着辅导员,肩背小水壶,手拿大苹果。红领巾飘拂在她们胸前,映红了脸上一对对酒窝。我凝望着她们雀跃的身影,用含泪的眼睛默默地诉说——祝你们的酒窝里储满幸福,永远不要被忧愁淹没……


第8版()
专栏:文艺新书

活生生的鲁迅
——《鲁迅的故事》读后
余心言
和许多孩子一样,我从小就喜欢读名人的传记故事,总想从中探究这些为人类做出不寻常贡献的人们有些什么奥秘。
然而,读的结果,又总是失望,总是觉得这些著名人物和自己的距离更远了。因为这些人在许多书中似乎都是不吃人间烟火食的,也没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他们差不多从小都是神童,遇到任何事情都可以拿出最恰当的处理方案,看人是“明察秋毫”,处事是“机智果断”,下笔千言自然都是字字珠玑。虽然孟夫子说过:“舜人也,我亦人也。”自己总觉得这前后两个“人”字,大大地不一样。
这回读了唐弢同志写的《鲁迅的故事》,虽然只有二十四篇,并非全传,却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鲁迅。原因当然不只是由于这些故事大体上包括了鲁迅一生的重要经历,更主要的还在作者真正是“从鲁迅先生生平事迹的真实性出发”的。所以,就不但使读者生动地看到了鲁迅先生的为人,看到他的美德,看到他闪闪发光的深刻的思想,也使读者看到了鲁迅先生的思想、性格是怎样形成的,看到他为什么这样做人,这样想问题。
打开书,第一篇《胡羊尾巴》,对许多少年读者就是很有吸引力的。原来鲁迅先生小时候还有这样一个似乎并不“雅”的外号。他小时候也和我们许多人一样,会调皮,会故意逗大人,会把小床当戏台,自编自演别出心裁的戏文,喜欢到断砖底下找蟋蟀。而这种活泼和机灵劲,对于他一生的性格,对于他后来的思想和文学,又有一定的影响。细心的读者,还可以看到鲁迅这种性格形成的社会条件,看见帝国主义的入侵和中国封建社会的逐步解体,对于若干封建大家庭的影响。
接下去,《故事》向读者逐渐展开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代,读书、交友、上私塾、进学校等一幕一幕情景,大体上按照时间顺序,又不严格拘泥于时间先后,介绍了鲁迅整个战斗的一生。
鲁迅的一生确实是从战斗中走过来的。他不是神童,他的博大来自于他终身对知识的不断追求。他并没有一下子就掌握住全部的真理。他所以能站在时代的前面,是因为他在战斗中不断总结,不断吸取新的营养,改变自己某些不能适应需要的看法,使自己的思想向新的领域前进。《故事》在这方面用的笔墨最多,特别如《从学医到搞文艺运动》、《木瓜之役》、《血债必须用血偿还》、《在白色恐怖中挺身而出》等节,给读者的印象尤其深刻。这些故事,既纪录了鲁迅的战绩,又纪录了鲁迅的成长。读完全书,仿佛看到一个不断在精神上更加成熟和完美的巨人,直到他的呼吸停止,他永远不承认有“止于至善”的那一天。
鲁迅是个伟大的文学家,在他的一生中,关于文学的活动自然是最主要的内容,可是,《故事》却专写了一节《文学挽留不住的人》,介绍了裴文中和蔡希陶两位科学家的事迹。他们的小说创作先后受到鲁迅的热情赞扬,后来都走了和鲁迅相反的路,放弃文学,去从事科学研究。这两个情节的选择,说明作者对鲁迅思想的了解是很深刻的,也说明作者对这本书的读者——少年的思想特点也相当熟悉。少年容易被感动,他们看了某一个著名人物的传记之后,常常容易把这个名人所从事的职业看做天底下唯一重要的事。如果看了鲁迅的故事,就以为只有文学重要,其他都不重要,这就和鲁迅自己的看法相违背了。鲁迅固然是放弃科学从事文学活动的,但他却认为“弄文学的人知道学科学有用,这便是弄文学的好处”。所以,他并不打算把有才华的人都挽留在文学领域里,而是始终用文学做武器,促进社会的进步,为科学的发展创造条件。
这本书的作者唐弢同志年轻时就是在鲁迅的影响和帮助下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的。鲁迅逝世后参加了1938年版《鲁迅全集》的编校工作,多年来从事鲁迅作品的收集和研究工作,对于鲁迅的为人和鲁迅的作品都是十分熟悉的。在这本《故事》的写作中,除了利用鲁迅自己著作中的大量材料外,还利用了许多同志写的回忆材料,对一些细节都尽可能地考据核实,个别存在异说的情节还特为加注说明。考虑到少年读者历史知识比较少,对于许多事情的历史背景都用生动的文笔作了简明的交代。这对于广大青少年了解鲁迅的生平,阅读和理解鲁迅的作品,都是很有帮助的。
唐弢同志是一位著名的老作家,热心为少年儿童写作,为这一本小书花了很大的力气。这是很使人感动的。全书的文字,严谨而又流畅,夹叙夹议,文情并茂,作者热爱少年儿童的心情跃然纸上。为了使我们的后代成长得好,确实需要向他们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作品。希望有更多的作家们为少年儿童拿起笔来!


第8版()
专栏:

北戴河海滨〔油画〕 南口机车车辆厂 刘先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