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2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专论

欧洲中程导弹问题上的新争斗
方敏
欧洲军事力量对比在七十年代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在常规力量和核力量方面占了上风。美国西欧决定部署新的中程导弹进行抗衡。苏联一面侈谈“军事缓和”,一面加强军事优势。它最近提出谈判欧洲中程导弹问题的倡议,实质上是企图延缓西方的军事部署和分化美国与西欧的关系
关于欧洲中程核武器的谈判,最近一个时期谈论得多了起来,成为苏美关系中又一个争执不已的问题。
今年七月初,苏联趁西德总理访问莫斯科之机,一反过去坚持要美国和西欧国家先撤销在欧洲部署美国潘兴Ⅱ式导弹和巡航导弹的决定才能谈判的态度,向西方提出了一个新倡议,表示它愿意在目前情况下就欧洲中程武器问题同美国进行会谈。接着苏联的宣传机构大做文章,吹嘘苏联提出的倡议“使中程导弹问题的谈判摆脱僵局”,要西方作出积极响应。
西方对于苏联的新倡议作出了不同的反应。有的人表示欢迎,要美国认真对待;有的人持怀疑态度,认为仅仅“表示愿意谈判”“不是了不起的让步”,还要看一看。美国官方虽然表示要“以建设性的精神”加以研究,但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准备在同西欧盟国磋商后,商定一项共同一致的方针。
欧洲中程核武器是个涉及欧洲地区东西方军事力量对比的大问题。围绕着中程核武器的谈判问题,双方的争斗是十分激烈的。
七十年代,欧洲军事力量的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不仅在常规力量方面取得了优势,而且在核力量方面,也占了上风。欧洲北约各国的核力量,除了射程短的战术核武器外,主要是射程较远,但还不及洲际战略武器的中程核武器。但是到七十年代后期,苏联研制成功并开始部署了新式的SS—20导弹和中远程“逆火式”轰炸机,情况起了急剧变化。SS—20导弹是一种多弹头机动导弹,携带三个弹头,射程4,500公里,能从苏联攻击西欧国家的任何目标。西欧各国对此深为忧虑。
为了扭转西欧核力量方面的不利地位,美国和西欧盟国花了很长的时间来磋商对策,几经曲折,才达成基本一致的意见。决定美国承担研制潘兴Ⅱ式导弹和陆基巡航导弹的责任,西欧主要国家则允诺部署这两种中程武器,最后于去年12月,北约作出了一项“双重决定”,即决定从1983年起在西欧部署美制的108枚潘兴Ⅱ式导弹和464枚陆基巡航导弹(这两种导弹的射程分别为1,800公里和2,400公里,也有较高的准确性),以抗衡苏联的SS—20导弹,同时决定同苏联举行限制中程导弹问题的谈判。
与此同时,苏联并未放松加强其欧洲的核实力。从1977年算起,苏联至今已经部署150枚SS—20导弹,而且目前正以每周增加一枚SS—20导弹的速度递增。据北约专家和伦敦战略研究所估计,苏联当前拥有的中程武器除SS—20导弹外,包括450枚SS—4和SS—5导弹,部署在波罗的海的配备导弹的潜艇,以及100架“逆火式”轰炸机和其他轰炸机,总数达5,634件。而北约国家和法国的中程武器加在一起只有2,045件。现实形势对西欧是严峻的。
对于力量对比的这种变化,苏联领导坚持说,SS—20导弹并不是增加的新武器,而只是使原有导弹现代化。他们诡称,最近十年来,苏联没有增加一枚导弹、一架飞机,也没有提高核弹头的总爆炸力;并且硬说 北约去年12月的决定将会破坏欧洲已经形成的大体相等的均势。但是,西方国家则认为,SS—20导弹是种大不相同的新武器,“不同寻常地改善了苏联的军事能力”,破坏了欧洲核力量的均势,西方“是不能坐视这种事态发展的”,而必须采取追补军备的措施。这就是近年来在关于导弹问题谈判上双方争执的焦点。而欧洲中程导弹的谈判已列为美苏限制核战略武器谈判第三阶段的一项内容。
苏联近一年来,在谈判问题上提出过不少方案。表面上,它大讲“军事缓和”和裁军,实际上它提出的方案都离不开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军事优势、约束对方行动这个目标。在去年12月北约作出决定之前,勃列日涅夫亲自出面几次提出建议,先是提出全欧会议与会国缔结一个既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也不首先使用常规武器的“互不侵犯公约”,以此来动摇西欧加强防务的决心;继而又提出立即就中程核武器举行谈判,甚至说,如果西欧不再部署美国的中程导弹,苏联准备减少西部地区的中程核武器数量等等。但是在北约作出决定之后,苏联一反常态,以拒绝谈判来向西方施加压力,并把北约撤销去年12月的决定或至少暂停实施这一决定作为苏联是否同意举行谈判的先决条件。
在阿富汗事件以后,苏联为了摆脱国际上的困境,一次又一次地搞起所谓“缓和攻势”,但一直没有收效。西德总理施密特访问苏联,这是阿富汗事件后第一位西方领导人访问苏联,莫斯科立即抓住这一机会,表示愿意同美国开始会谈,而放弃了原先强调的先决条件。从形式上看,这似乎是个“让步”,但实际上,却是对西方采取的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同时,苏联的“新倡议”又附加了两项新的要求,即把谈判的范围从中程导弹问题扩大到美国的“前沿基地系统”,并把美国批准第二阶段核条约作为谈判达成协议的前提。
所谓美国的“前沿基地系统”,就是美国迄今部署在欧洲的原有的核武器,包括携带武器的飞机和发射导弹的潜艇,而这些武器正是西欧所倚重的、用来抵消苏联军事力量的一部分。自从1969年苏美限制战略核武器谈判开始以来,苏联曾经多次提出这一问题,想把这些武器计算在美国的战略核武器限额之内,双方为此扯皮了多年都没有结果。现在莫斯科又提出把“前沿基地系统”纳入谈判,这显然是要借机将美国和北约的军。西方一些人士指出,这是苏联“用一个不能接受的先决条件代替另一个不能接受的先决条件”。
应当看到,当前苏联提出的谈判新倡议并不是偶然的。西方人士在分析苏联倡议意图时指出,莫斯科是要“装出爱好和平的样子,使人们不再注意阿富汗事件”。苏联也想以愿意谈判的表示来打开苏美谈判的大门,以软化美国在阿富汗事件后对苏采取的强硬态度,同时分化西方。正如美国《华尔街日报》谈到苏联使用的策略时指出,莫斯科玩弄的仍然是“老把戏”,即“把谈判作为进攻的武器”,那就是阻止各盟国在欧洲部署中程武器;同时也“把谈判看作一种机会,以便进一步挑拨已发生裂痕的北约盟国的关系”。


第7版()
专栏:

乍得大使夫人的书面说明
不久前,我和我的丈夫去首都机场迎接加蓬驻华大使。当时和我们在一起的有加蓬大使夫人、卢旺达大使夫人以及加蓬驻华大使馆的一位中国译员。以往我们去机场迎送客人时只凭外交部发的外交官证就可进入卫星楼。但这次在入口处,工作人员却要我们凭外交官证换领一种通行证。于是卢旺达大使夫人就问道:“昨天我来机场只出示外交官证就可以进去了,现在并没有接到你们改变手续的通知。如果你们要改制度应当事先通知我们。”加蓬使馆的中国译员把这番话转达给他们,对方却回答说:“一直是这样。”卢旺达大使夫人表示,由于没有接到改变手续的通知,她不打算进候机楼了,并要求把她的外交官证还给她。翻译同志也向他们解释,的确没有收到更改进候机楼手续的通知。这时一位年青的工作人员把卢旺达大使夫人的外交官证用力向她扔去。我就拍着他的肩膀说:“年青人,别这样。她是一位大使夫人,孩子都和你一样大了,应该尊重她。”这位年青人听后竟然啐了一口说道:“呸!别碰我。”因此我也生气地说:“把我们的外交官证还给我,我们也不进去了。”他立即把我和我丈夫的外交官证向我扔了过来。我伸出手去想拉住他和他讲道理,但没有拉住他。而这位年青人一边走一边还骂“他妈的”。盛怒之下,我脱下一只鞋向他扔过去(并没打中他)。这时他身边的一个伙伴拾起鞋子说:“她打人,不能给她鞋,不能给她鞋。”于是,我脱下另一只鞋扔过去,并说:“你们想要,就都给你们吧!”
事情的简单经过就是这样。当时有其它国家的外交使节和外交官也在场。他们目睹了事情的经过都认为:“真不象话”。
乍得大使阿加纳耶夫人
1980年8月11日


第7版()
专栏:

本报记者调查报告
乍得大使夫人的这份书面材料,是在记者访问她时面交给我们的。她谈到了7月11日晚在首都机场发生的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为了了解事件的真相、起因与后果,我们先后访问了乍得大使夫妇、民航总局、民航北京管理局、首都机场的负责人,还见到了机场问讯处的两个当事人。
这个事件正如乍得大使夫人材料中所说的,完全是由机场问讯处工作人员的过错所造成的。
一,中国民航北京管理局早在今年年初首都机场新候机楼启用之前,就已明文通告内外,规定各驻华使馆的大使及夫人无需领证,就可以凭外交身份证进入机场候机楼卫星厅。但问讯处有关人员却硬要在场的几位非洲国家使节夫妇用外交官证来换取通行证。
二,问讯处人员索取了4张外交官证(上面标明大使和夫人的身份),却只拿一张信使通行证给卢旺达大使夫人。大使夫人不愿把外交身份证作为抵押而要求退回证件时,有关人员竟无理收回了已经发给外宾的通行证。
三,在整个交涉的过程中,问讯处有关人员表现无理、粗暴。
造成这个事件的是两个20岁刚出头的小青年,但他们的无理行为却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乍得阿加纳耶大使来华已经5年。1972年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中国合法席位时,他担任乍得政府代表团团长。在乍得尚未同台湾断绝关系的情况下,他投了支持中国的票。出于对中国的友好感情,发生事件的那天晚上,他自始至终一言未发。他在会见记者时发表了意见:“事件发生后,中国外交部已一再向我表示了歉意,我们对此感到满意。我在四大洲当过外交官,从来也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事情。中国一向以友好和尊重礼节闻名于世,现在我们碰到的情况却与此相反。首都机场是中国的门户,你们不应当把如此没有教养的无理青年放在如此重要的岗位上。中国应当对青年进行教育,要他们懂得礼貌。”
在首都机场进行采访和座谈时,我们见到了问讯处值班的这两个年青人。他们参加机场工作后没有受过应有的训练。在他们的头脑里很少有以礼待人、讲究文明、改进服务态度的观念。
当然,问题并不仅仅在这两个年青人的身上。问讯处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首都机场新候机楼从今年元旦启用之后,它的使用面积从旧楼的1万平米扩大到6万平米,而迎宾服务人员只增加了不到一半,其中60%还是新手和临时工。他们未经必要的严格训练,就分配到售票、行李、问讯、清洁、餐厅、商店、宾馆、迎客厅、候机楼、客运与货运的各个部门去工作,有的甚至独当一面。民航是十年动乱的“重灾区”。许多规章制度遭到了全面的破坏,现在重新逐步建立,许多年青职工对于照章办事的观念仍然十分淡薄。各级领导干部多是坐办公室,很少亲临现场,深入到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第一线去巡视、指导工作,随时解决疑难问题。按规定每天应有北京管理局的一名局级干部值班,而实际上长期以来只由1名处级干部代理。那天晚上发生这样严重的事件,领导干部是在事件过去之后才知道事件发生的。从这点上说,错误由两个青年服务员造成,但根本原因还在于首都机场领导工作和管理制度上的缺点。
还应该指出,目前我国民航的工作质量很差,问题甚多,中外人士意见不少。首都机场管理工作的落后,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有些了解情况的人士认为,为了改进民航工作,有必要采取一些根本性的改革。
首都机场事件发生之后,中央领导同志马上给予严厉的批评,指示立即进行严肃处理,要求全面整顿首都机场和民航的工作。现在,民航当局和首都机场已对事件作了调查,对当事人作了处分,并正在进一步动员全体职工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进工作。这是非常必要的。首都机场是我国联接外部世界的一个重要枢纽。民航是我国一个巨大的现代化重要企业。民航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内外旅客的安全和祖国在世界上的声誉,影响到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改进首都机场和整个民航的工作,有待于民航本身的努力,也有待于整个社会的督促和帮助。人民迫切希望首都机场和民航系统迅速扭转局面,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为祖国的四化事业和发展我国对外关系作出贡献。无论如何,目前这样的状况是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本报记者 陈有为 李家德 吕网大


第7版()
专栏:

大城山一瞥
大鹏
从平壤市中心往东北驱车大约20分钟,郁郁葱葱的大城山就呈现在眼前。
大城山是古高丽的故都所在地,古迹颇多。山上有秀丽的6个高峰,峰巅有长寿阁等亭阁。据说,过去这6个峰有长达7,218米的城墙连接起来,并有几道城门,其中的南门现已按照古时面貌修复。墙内有古时粮库、兵营和军械库等20多幢军事设施的旧址。还有鲤鱼池、长寿池、鹿池、九龙池等150多个人工池塘。安鹤宫是古代王爷居所,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时过1,500多年,它的高墙遗址仍在供游人凭吊。登上长寿峰,从长寿阁极目远望,平壤市的全景尽收眼底。朱雀峰有朝鲜革命烈士陵园。这儿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安息着朝鲜各个革命历史时期愿为祖国解放、人民幸福而战斗的优秀战士的英灵,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地方。
大城山还修建了一大片综合性的游园地,有许多现代化的文娱体育设备。每逢节、假日,男女老少到这儿游玩,极为热闹。
大城山的西边山麓,兴建了朝鲜中央动物园和植物园。动物园占地270公顷,有400多种动物。它不单纯是游玩场所,还对国民经济有价值的领域开展各种研究工作。植物园占地250多公顷,里面集中种植有朝鲜本国特有以及国外移栽的植物2,500多种。


第7版()
专栏:新闻综述

贝京日暮途穷
安国章
以色列今年并非选举年,但以色列人对大选却议论纷纷,要求贝京下台的呼声越来越高。
贝京如此不得人心,完全是他倒行逆施的必然结果。贝京上台3年来,顽固地推行扩张主义政策,拒不归还用武力强占的阿拉伯领土,拒不承认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并使国民经济进一步军事化。最近,贝京当局更变本加厉,单方面改变耶路撒冷的法律地位,并狂妄地宣布联大特别紧急会议通过的要求它定期撤出被它占领的巴勒斯坦和阿拉伯领土的决议对它没有约束力。贝京的霸权主义行径,激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对。近两周来,许多国家领导人相继发表声明和讲话,谴责以色列的非法决定。就是一向支持以色列的美国,对以色列的作法也表示不快。
在以色列,贝京的日子更不好过。不仅被占领土上阿拉伯人民的斗争方兴未艾,就是犹太人也逐渐觉醒过来,加入了反对贝京扩张主义政策的斗争行列。
据报道:以色列青年为拒绝应征在阿拉伯领土上服役而成立了反抗组织;成千上万的群众参加了“现在就和平”运动,要求贝京辞职;数万农民也举行示威,指责贝京当局热衷于扩建定居点而不顾农民死活。
在不久前进行的民意测验中,半数公众反对建立新定居点。贝京的心腹、同僚和党、政要人也对贝京的死硬政策不满。耶路撒冷前副市长马龙说:
“东耶路撒冷是约旦河西岸的一部分,13年前的并吞行动并没有改变这一事实”。以色列前外长达扬认为:巴勒斯坦问题不解决,就使以色列坐在火山上。前国防部长魏茨曼抱怨说,
“我们正在使人人都对以色列感到讨厌”。由于对贝京的政策不满,去年,外长达扬挂冠而去,今年国防部长魏茨曼愤然辞职,本月,司法部长塔米尔也离职不干。到目前为止,贝京内阁中已有6人辞职,这在以色列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目前,反对党正在酝酿对贝京提出新的不信任案。一位内阁部长说:“政府摇摇欲坠,好比立在鸡毛上”。
贝京推行的战争经济政策,使以色列经济目前极端困难。庞大的军费和定居点开支的不断增加,给以色列经济带来沉重负担。据伊拉克报纸报道,今年上半年以色列通货膨胀率高达140%,物价飞涨,税收繁重,人民生活基本必需品都不能满足。生活费用指数去年上涨了111%,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以色列镑连续贬值,年初,一个以色列镑只相当于1950年币值的1%。为此,贝京当局不得不在2月份发行一种名叫“谢克尔”的新货币来替代已一文不值的旧货币。以色列的失业人数越来越多,就是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很难找到工作。
因此,人材外流和劳力出国的现象十分严重。据伊拉克《革命报》7月26日报道,到目前为止已有近50万人离开以色列移居外国。近几年差不多每年都有25,000人离境,预计今年可达30,000人。这些移居国外的人,绝大多数是21岁到35岁的年青人,他们对前途感到渺茫。一名驻在尼格夫军事基地的年轻士兵哀叹说:“明年我就退伍复员,我能指望有什么前途呢?我能找到一套房子吗?我能结婚建立家庭吗?谁会嫁给一个连房子都没有的人呢?”
贝京当局目前在国际上空前孤立,四面楚歌;在内部众叛亲离,经济衰退,危机四起。贝京当局这条破船已面临灭顶之灾。


第7版()
专栏:

马尼拉风光
下图:马尼拉湾的落日余辉
右图:马尼拉华人区王彬街入口处的“中菲友谊门”。
新华社记者 吴帆摄


第7版()
专栏:

六十八年前的冰海沉船被发现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美国一艘搜索船于本月15日在距加拿大纽芬兰岛沿岸外约380英里处,发现了68年前沉没的英国“泰坦神”号远洋客轮。
“泰坦神”号长265米,据认为是当时最大、最豪华的客轮,它在1912年4月15日从英国开往纽约的处女航的途中,碰上冰山沉没。当时船上有乘客2,200多人,除705人得救外,其他全部死亡,造成现代航海史上最大的灾难。这艘搜索船的负责人迈克·哈里斯说,他们用声纳发现这艘沉船,它位于一个32公里长、3.2公里宽、60米深的峡谷里。(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