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2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宣传画要适应四化的需要
江苏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室
粉碎“四人帮”以来,我国的美术出版工作一片蓬勃生机,中国画、油画、版画、年画、连环画、漫画、剪纸等,各个画种竞新斗妍,各展所长。唯独宣传画停滞不前,稿件越来越少,印数不断下降,发行工作也碰到了困难。我社1977年出版宣传画17种,1978年出版宣传画4种,而1979年只出版了2种。其他省市的出版社也有类似的情况,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这种情况是怎么造成的?宣传画的作用果真寿终正寝了吗?今后应该怎么办?为此,今年7月份我们和江苏省美协在南京召开了一次宣传画创作座谈会,大家针对现状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希望有助于宣传画创作的繁荣和发展。
在过去的战争年代,宣传画曾号召和鼓动人民战胜强大的敌人;在建国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它又是鼓舞我们进军的号角。在工厂、学校、街头、广场等公共场所,也在我们的报纸和刊物上时常和读者见面,受到了群众的热情欢迎。可是宣传画为什么出现目前如此不景气的现象呢?我们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不搞大的政治运动,群众性的庆祝活动减少了,集团购买力压缩等,但主要还是由于前一时期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造成的。在十年浩劫期间,林彪、“四人帮”把宣传画纳入他们的阴谋文艺,为他们篡党夺权的政治口号服务,说了许多假话、空话,使宣传画变得面目可憎,让人厌烦。但这决不是宣传画形式本身的过错,宣传画是受害者。我们必须分清责任,历史地、全面地作出评价,不能根据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问题,就认为宣传画这个画种不好,作出群众不需要的判断。从我们的调查看,群众还是需要宣传画的。群众不需要的,只是那些“假大空”帮腔帮调的拙劣虚伪之作,而对一些来自生活,表达了一定历史时期人民的心声,代表人民说话的优秀宣传画,人们至今还是记忆犹新的。
在当前,重新估价宣传画的作用,大力提倡宣传画创作,我们认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在党的工作重心已经实行战略转移的新时期,比起战争年代来同样需要加强宣传,以团结和发动亿万群众为四化建设服务,宣传画是大有可为的。现在宣传画的题材无比广阔,诸如对四化建设中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宣传;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对小学、幼儿园的孩子进行生动活泼的各种形象化教育;对党的政治、外交路线的宣传;对外宾和旅游者宣传祖国的名胜古迹;科学普及、体育卫生、文化生活等等,也都等待着宣传画家们去表现。因此,当前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宣传画的问题,而是怎样创作时代所需要的宣传画,发挥更大作用的问题。为此,我们从事出版编辑工作的,也应为促进宣传画发展做好后勤工作。
一、把宣传画置于出版社编辑工作的重要地位。大家都知道,宣传画创作,都是在出版社组织下进行的,自发来稿是比较少的,因为宣传画不能靠作者孤军奋斗,要有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和提供有利条件。出版社编辑部门应该为宣传画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雨露和土壤,根据不同情况的需要组织作者深入生活,及时给作者提供有关的材料等等。同时,也要提高宣传画家的社会地位,不能采取用得着的时候重视一下,用不着时就不管不问。更不能只重视中国画、油画和版画,而看不起宣传画。
二、坚决按照宣传画的艺术规律办事。过去工作中失败的教训之一,就是没有把宣传画看作艺术品而只当作一种政治表态的宣传品。因此创作题材往往脱离生活,从政治概念出发,满足于为各种政治口号作图解的表面效果。有的领导也借口“把政治关”,对创作横加干涉。画家们为了应付那些“宣传不过夜”的硬任务,被迫搞出了一套现成的公式。什么批判式,游行式,欢呼式,庆祝式,叠罗汉式,空中飞人式等等,来满足某些领导的要求。当然,在一定条件下根据政治需要出题目作文章,“奉命创作”配合宣传是不可避免的,画家也应当去努力完成。但今后随着形势的变化,还是要多强调深入生活,尽量使画家们“有感而发”。
三、出版社要和宣传画家建立密切的联系,搞好审稿和评论工作。有些单位过去在组稿审稿的过程中,有时有简单粗暴的毛病,甚至个人说了算,造成有些好的宣传画得不到与更多群众见面的机会,挫伤了作者的积极性。因此,在学术问题上一方面要发扬艺术民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作者,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正确的集中。决不可以审判者自居,或者求全责备,弄得作者无所适从。另一方面,画家对来自出版社的正确意见也要认真听取,要允许别人提出各种不同意见。
“山重水复疑无路”,宣传画当前遇到的困难,我们认为只是暂时的,经过大家认真地研究总结,努力认识和掌握宣传画的艺术规律,并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创作、出版、发行和宣传等一系列的工作,一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坚信宣传画真正繁荣的时期必将到来。


第5版()
专栏:

转移与提高
哈琼文
政治宣传画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不算长,但有它的革命传统。解放前,无论在白区或是解放区都曾以不同的形式,用各种办法和工具参加战斗,为革命作了很大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美术工作者继承了这个传统,以宣传画为武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积极宣传革命真理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人民中间起了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当然,任何工作有成绩也一定存在缺点或错误,在文革前的17年当中,宣传画成绩应该肯定,但“左”的干扰在宣传画领域中,也比较严重。在宣传画创作中的大话、空话不少,公式化、概念化倾向早已存在,因此必须认真总结历史经验,为宣传画的健康成长探索前进的道路。
过去,我们很多美术工作者接过了革命前辈点燃的火炬,以极其旺盛的革命热情,象拿枪一样紧握手中的画笔,按照党的指引,夜以继日,不计报酬,不要补休,为完成任务而创作。在上海,曾以
6小时创作与出版过一幅宣传画,它及时地在第二天清晨出现在街头和游行队伍之中,制造了很大声势,让群众受到了鼓舞。
目前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宣传画工作也必然要随之转移。我认为首先应把上述那种革命政治热情和干劲转移和引导到为大力提高宣传画艺术质量而钻研探讨上去。宣传画作者应积极地深入生活,多用心、多用手。有关的组织者与领导者也要积极为宣传画作者创造有“感”而发的条件。有“感”,首先是要有生活,在生活中受感染,然后再去感染观众;缺少了这个“感”,恐怕很难创作出动人的优秀作品。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早已是尽人皆知的真理,但在实践中却往往被忽视。作为组织者与作者都应在实践中总结并找出具体的规律。深入生活是个总的原则,但长篇小说作者与诗歌作者不会采用一样的办法,音乐家和舞蹈家也会有所区别,各个不同的画种同样应有各自的特点。深入生活有个深字的问题,但我认为在宣传画作者中决不能把深和广对立起来。宣传画作者要有广博的见识,同样要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包括直接的生活与间接的生活,以达到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决不应划定一个圈子,让作者在一个圈子里转。“生活”应该反映在作品中,但不应提出立竿见影;一次生活只解决一次创作的需要,这样做是不利于创作的。作者的生活是完整的整体,是不断的深入与丰富,不能被分割成互不相关的片断,更不能强调一次完成。现在我们党的工作重点转移了,不是在战争年代或是五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宣传画完全有条件按艺术规律办事,少靠或者不靠那些抽象的政治口号,争取形象地、艺术地表达人民的喜怒哀乐、表达人民的需要,使宣传画这朵花真正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在新的历史时期,群众对宣传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更高的要求,反对假大空,要求做到真切感人。过去对宣传画的特点过多地着眼于政治,片面地强调鼓动,认为宣传画应该鲜明、强烈、引人注目,而很少谈到发人深思和过目不忘。我以为在现阶段要创作出有质量的(首先是有艺术质量的)宣传画,必须把被片面理解了的宣传画特点恢复它应有的面目。上述的一些方面当然是它的特点,但宣传画是艺术,因此绝不能把鲜明、强烈和含蓄、抒情对立起来,其实无论是国外或是国内,给人留下较深印象的宣传画作品都包含了这两方面的因素,许多优秀宣传画是用抒情含蓄的手段表现了战斗的主题。宣传画首先要吸引住观众的眼睛,接着还要钻进他的头脑中,让他去思考。因此作者要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要一目了然而又发人深思。如果一览无余,那就必然索然乏味了。
当然,在新的历史时期,难以绝对排除那种号召性的画面,但是画家必须理解人民的心理:他们经过多年运动特别是十年浩劫形成的对动荡产生的厌倦,对说教产生的反感。目前大家都希望安定、安静,都希望在艺术欣赏中得到娱乐和营养。正由于这种原因,我们必须为提高宣传画艺术质量大声疾呼,否则被“四人帮”所败坏了的宣传画形象就无法在群众心目中改变过来。


第5版()
专栏:

谈宣传画的艺术感染力
梁照堂 李醒滔
过去在林彪、江青、康生一伙的极左路线干扰下,宣传画大都不是作者有感而作。画的东西,作者往往没有生活,也不理解,甚至是违背心愿的,创作出的作品自己就不感动,又如何能感动群众呢?因此,要提高宣传画的质量,就要加强宣传画的艺术感染力。
我们常想:有许多宣传画,画的东西很简练,然而给人想的却很多;而有些画得很繁琐,给人想的却很少,这是有关宣传画的特点和艺术容量问题。这里我们想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谈一些体会。我们是在广州美术工作室工作的创作人员,每年交易会期间,都要绘制大批的宣传画。“我们的朋友遍天下”这个主题,几乎每年都要画,但如何能够突破老一套的表现方法,使作品具有感染力,我们经历了一个从想法一般——构思深入——到画面浅出的过程。开始时画的是中国人与各种肤色的外国友人手携手前进,这样处理已经屡见不鲜了。这是宣传画创作第一个“浅”的阶段。通过采访和深入生活,我们试用生活中的场面去表现这个主题:外宾参观幼儿园,阿姨拉起两个小孩起舞,外宾们鼓掌并与孩子同乐。这样处理虽有生活气息,但情节复杂,看很久才弄清画面讲什么,缺乏宣传画主题鲜明和开门见山的特点,这是构思由浅入深的第二个阶段。后来,我们受宋人画院表现“深山藏古寺”,画一个和尚在山脚下溪边挑水,没有画出古寺却很好地表现了藏古寺的启发,不画出外国友人,改画两个小孩抱着花从欢迎的人群中迎面冲出来,向外宾献花的情景,题为《欢迎您——来自五大洲的朋友》。这样处理,画面既有生活气息,又有宣传画情节单纯、简练、一看就懂的特点。这是第三个“浅”的阶段。第一张从抽象到抽象,一般化;第二张,来自生活,主题构思深化,但未跳出生活,未用宣传画的特点去提炼;第三张,有生活基础,又比生活概括,这是一个“浅—深—浅”的过程。
在宣传画创作中,经常有一些比较抽象的政治概念,过去很多画都是空对空地去图解。这样当然不会有什么艺术感染力;只有把这些抽象的内容化为可视的艺术形象,才能打动观众。在宋人画院考题中还有“踏花归去马蹄香”的画题,有人画了马蹄旁有几只蝴蝶飞绕,巧妙地表现抽象的没有视觉形象的“香”字。宣传画常常遇到象“路线”“政策”一类的没有视觉形象的政治名词和术语,我们在构思中也要努力找出那几只“蝴蝶”。例如要表现解放军战士行军苹果树下,不吃老百姓的苹果的情节,“不吃”象“香”一样也是抽象的东西,但通过在苹果树下战士用自己的水壶喝水这个细节,就可以形象地表现战士遵守群众纪律不吃苹果的主题,这个水壶就是该画中的“蝴蝶”。
宣传画创作要达到简练深刻、耐人寻味,还要选择好瞬间细节。这个瞬间细节,往往是表达主题的突破点,就是常说的
“点子”。如哈琼文的《毛主席万岁》选取国庆节游行队伍中母亲举起女儿欢呼的瞬间,比之一般举拳头高喊万岁;《我愿做一个和平鸽》中小女孩用手比作鸽子的细节,比之一般化的呼口号反对发动侵略战争;潘鸿海的《又是一个丰收年》的女农民在晒谷场上加码过磅的细节,比之抱稻谷挥汗的亮相画面,都要来得深刻、耐看、言简意长。这种细节往往是宣传画突破一般化概念化和具有感染力的关键。但是这些瞬间细节的选取,并非轻而易举凭空想象出来的,只有在生活中深入体验、观察和加工提炼才能得到。


第5版()
专栏:编后

宣传画大有可为
在四化建设中,宣传画这种艺术形式有没有发展前途?它是过时了还是大有可为?这是美术界许多同志关心和议论的问题。
我国的宣传画,具有革命传统和广泛的群众性,它不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发挥过应有的宣传鼓动作用,许多优秀作品至今给观众还留有深刻印象。可是,现在宣传画创作为什么越来越少,出版和发行也出现了不景气的现象呢?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十年浩劫期间,宣传画深受极左路线的毒害,出现了不少说空话、假话和艺术上粗制滥造的作品,严重脱离生活,脱离群众。这笔账应记在林彪、江青、康生一伙头上,而不应归咎于宣传画画种本身。应该要为宣传画恢复名誉。我们要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下,认真贯彻“双百”方针,按照宣传画的艺术规律办事,提高思想,深入生活,为繁荣宣传画创作迈开新的步伐,让宣传画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为四化建设鸣锣开道,加油鼓劲!


第5版()
专栏:

宣传画随想
沈鹏
宣传画在建国初期有过一段光荣历史,后来却不免令人皱眉头。
皱眉头的原因,很大程度上由于宣传画所宣传的内容同群众的理想、愿望、感情脱了节。
事实证明,当宣传画的内容同群众的理想、愿望、感情相一致的时候,群众是欢迎的。大家还记得,抗美援朝时期的一幅《我们热爱和平》,是由摄影设计成的宣传画,画面上两个手抱和平鸽的儿童吸引了千千万万观者,广泛地调动了各阶层群众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积极性。建国初期出现的一批优秀的宣传画,表明宣传画的政治性与群众性完全可以统一得很好。
可是当宣传画被迫充当林彪、“四人帮”的舆论工具的时候,宣传画的群众性大大减弱了。从根本上说,因为林彪、“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脱离群众,他们所宣扬的“政治”是一套愚弄群众、压迫群众的货色。
作品的“政治性”与真实性统一不起来,于是,深刻生动的形象减少了,新鲜活泼的构思不见了,概念化的老调子唤不起观众共鸣。
这种现象不应当责怪作者,也不能归咎于画种本身。一旦思想政治路线端正过来,画家的活动天地大大开阔,宣传画的发展又有了充足的条件。
然而宣传画要真正为群众喜闻乐见,也还要讲求艺术性。30年代初当着年青的木刻工作者政治热情非常高涨的时候,鲁迅先生就曾告诫说,“万不要忘记它是艺术”,“它之所以是工具,就因为它是艺术的缘故”。宣传画也是一样。
宣传画富于鼓动性的内容,可以用多种形式、风格体现出来。平易近人的、朴素的艺术语言,何尝不能起到鼓动作用?有的回忆列宁的文章谈到列宁讲演时很富于鼓动力量,可是又十分朴素。
金刚怒目式的形象,不能说任何时候都要不得。比如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你为前线做了什么?》激昂的士兵直视观众,震撼人心。但决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需要“金刚怒目”。在爱国卫生运动中为了动员群众注意卫生,套用《你为前线做了什么?》的手法,总使人感到牵强,不好接受。
“笑谈真理又何妨?”既然你宣扬的是真理,合乎群众利益,就不用强迫命令,就可以也应当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艺术语言让人接受。《我们热爱和平》与《你为前线做了什么?》产生于两个不同国度的不同历史时期,一样能够起到政治动员作用。
“笑谈真理”自然也不是说画中人物都要面带笑容。用一种模式代替丰富多采的表情,起不到鼓动的效果。何况即便是笑,也是千变万化的。宣传画形象的概括性决不等于概念化。
今天,在鼓励人们为实现四化而奋斗的宣传画中,出现了一些敢于实践、善于思考的人物形象。时代要求我们这一代人思索许多老一辈没有遇到的新问题。塑造这样的形象,不是一般的“笑”所能代替的。
宣传画的形象要提炼、浓缩。但是提炼不是以酒精顶充佳酿,浓缩也不是用维生素代替营养丰富的食品。
宣传画要鼓舞人、激励人,仅注意政治性是不够的,还要有艺术性;仅注意一般绘画的艺术性不够,还要注意宣传画特殊的艺术性。
而对于每一个作者来说,宣传画特殊的艺术性,也仍然是共性;每一个作者要善于发挥个性,促进宣传画向多样化发展。


第5版()
专栏:

发挥文艺编辑培养新人的作用
萧殷
粉碎“四人帮”三年多了,文艺界是很有成绩的领域之一。除了表现在思想解放、创作丰收、理论批评活跃以外,新人辈出也是一个显著的特点。但是,我们现有的文艺队伍,同我们这样一个近十亿人口的大国、同我们正在发展着的四化建设的需要以及广大群众对文化科学日益广泛的需要相比,还是很不适应的。文艺界埋没人才、浪费人才的现象到目前依然相当严重。五十年前,鲁迅先生就曾大声地疾呼过:“我们应当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因为现在人手实在太少了……。”五十年过去了,我们的事业发展了,加上“四人帮”对文学队伍的摧残戕害,文学人才的开发和培养问题,在当前便变得更加尖锐、更加紧迫了。
要解决文学人才的开发和培养,关键在于各级文艺领导的重视和文艺各个领域的努力。此外,我以为期刊编辑在培养文艺新人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应该作为文艺领导工作中一条重要的指导思想来认识。我们要重视和造就一支比较得力的文学编辑队伍,使其在培养文艺新人方面大力发挥作用。
在重视和造就文学编辑队伍方面,现在还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有些文艺领导部门重创作、轻编辑,把编辑工作摆到一个很不适宜的位置上,甚至还存在着不少片面的以至十分错误的观点:有人认为,编辑工作只不过剪子加浆糊,文字工匠而已,似乎可有可无,否认编辑需要有专门的业务知识,也否认需要其他方面的知识。一提到文艺成果,除了创作的成果之外,其它成就却很少人谈及。而终年劳劳碌碌的编辑工作,却有意无意地被抛到一边;而他们的贡献,仿佛变得虚无缥缈,无从捉摸似的。因此在评薪、提干、进修、创作假、外出考察等方面,编辑人员常常遭到冷遇,被列为“等外”。有个文艺单位,一位干了三十多年的文学老编辑,最近被提名为副科级,竟遭到一些人的异议,说这是“突击提干”。解放以来,中国作家协会召开过两次文学期刊会议,都谈到了要重视文学编辑工作,要解决文学编辑的地位、待遇等问题。前一次,已成“画饼”,不了了之;后一次要变为现实,大概也不容易,可能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面对这种情况,曾经有个老编辑发出沉痛的浩叹:“我们天天为人作嫁衣裳,但我们从未坐过花轿!”
一是编辑不安于位。由于创作和编辑工作的关系没有调节好,忽略了编辑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使他们得不到应有的鼓励与评价,于是好些编辑不安心本职工作,纷纷表示想改行,或搞专业创作,或去做教学、研究工作。这些问题,无疑会直接间接地妨碍文学人才的开发和培养,也不利于创作的繁荣和理论批评的活跃。
文学人才,有一个新陈代谢的问题,也有一个自生自灭的问题。前者,是一个自然规律,是不能违背的,我们只能够顺应潮流,选贤任能,努力把文学事业推向前进。而自生自灭的问题,靠着人们的努力,应该是可以改变的。长期以来的事实证明:文学青年中,靠着自身的努力,学有专长,业有专攻,而在文学上崭露头角,成为拔尖人才的,是有一些,但很少很少。而多数却是处在自生自灭的状态中,有的不被人发现,还未曾面世,即胎死腹中;有的偶尔射出一线光芒,但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由于不善于学习、不善于总结,又缺乏翔实的辅导,只昙花一现,便半途夭折了。事实上,在每个编辑部那浩如烟海的稿件中,就隐藏着许许多多文学的好苗子,常常由于编辑的修养、功力不够,或因漫不经心,疏懒塞责,而被埋没了。编辑,与其说是刊物的书籍的编者和工匠,不如说是文学人才的发现者和指导者更为确切。出色的编辑,应不限于埋头取舍稿件,更重要的要着眼于发现和分析问题,发现和扶持人才。文学青年,正因为他们年轻、幼稚和不成熟,才需要辅导和指点,使之逐步成熟起来;也正因为他们年轻、幼稚和不成熟,他们不仅有被名人“盖住”的危险,也有被编辑“漏掉”的危险。作品的质量和人才的成长是不可分割的。如果编辑不顾质量,专靠名人的名字作为招徕的广告;又鄙弃某些有好苗头、但还不成熟的稿件,却热衷于照顾熟人、朋友和上司的来稿;坐等完整可用的作品,而不愿意作十分刻苦而又十分细致的辅导。这些都是值得引起重视和亟待解决的。因此,编辑,不仅是发现人才的伯乐,而且也是辛勤的园丁,他们在文学苗圃上选种、育苗、浇水、施肥和除虫,用一切可能,努力去培育一代的文学新人。这是他们应尽的职责,也是他们的光荣。编辑也好象是“工作母机”,他是第一个读者,是最了解创作实际情况的人,又是长期从事创作的分析、比较、鉴别的人,他们不仅注意每篇作品的优缺点,同时,也深知这些优缺点产生的原因。因此,他们对文学青年的作品指导,就更具体、更实际和更易为他们所接受,而成为青年作者的良师益友。这是学习任何其它文艺理论所不能代替的。就作者来说,他们对自己作品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时也可能迷惑不解,闹不清症结在什么地方;这时候,如果摸清了作者创作实际的编辑能出来指点一下,可能对作者会有很大的启发,如果引起作者进一步的补充说明,这说明又反过来加深了编辑对问题的理解,这叫做教学相长。也就是在这种反复的探索和互相帮助之下,编辑不断地得到充实和提高。我国老一辈的著名作家,如鲁迅、郭沫若、茅盾、丁玲、巴金和老舍等,无一不做过编辑,培养过众多的文学青年;而他们也无一例外地都是在编辑的扶持、帮助下逐步成长,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代巨匠。
事实上,所有的文学工作都围绕着创作而展开活动,都为创作的繁荣和发展而工作,无论是文学领导机关、文学组织机构,不管是从事文学教学、文学理论研究还是从事文学编辑出版……都围绕着这一中心工作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因此,当文学工作在某些方面取得一些成就时,尤其是领导方面,不应该完全抛开其它与这事有关联的单位,只把成就归于他们自己,或者归于他们的部门。领导方面对编辑工作在整个文学事业中的作用,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评价。忽略、抹煞编辑的作用和贡献,或在口头上重视、而在实际上轻视,就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不能使他们甘为泥土和蜡烛,也不能吸引他们兢兢业业地为培养文学新人而出力。
编辑工作,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学教育、文学理论的工作。目前那种只强调编辑实际工作的锻炼,而不重视文艺理论的学习、研究的倾向;不强调从理论高度来整理、总结编辑工作的生动活泼的实际经验,都是片面的,不利于编辑人员的提高和充实。事实上,编辑人员联系创作实际来探讨文学理论,会更有实效,也更有利于理论的发展。而这样的理论,对于辅导青年写作,引导他们走向文学道路,可能会有更直接、更踏实的意义。
编辑业务本身要求编辑人员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编辑不仅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社会,还要了解创作过程和创作规律。此外还要有多方的知识,如政治、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为了不断提高对作品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就必须不断地考验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只有这样,编辑才能真正识别人才和培养人才。
目前,在我国的文学编辑队伍中,中年的居多,几乎成了文学期刊的主力和骨干。他们除了已到中年,担负着许多责无旁贷的家庭杂务外,编辑工作本身的担子又相当重,其劳动强度也很大。论其困难不能说不大,因此在生活上和政治待遇上,需要给以必要的照顾。既要鼓励他们本身立志成才,给以学习、进修、深入生活、写作锻炼和外出考察的机会,使他们逐步充实提高,成为出色的编辑人才。另外,要制订出文学期刊的评奖制度,要改革文学期刊的经营管理制度,各期刊应该根据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发行数量的多少和盈亏情况,从出版企业部门所得到的收益也应当不同,以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和鼓励刊物间的竞赛。还要制订出一套编辑职称,晋升、奖励制度,按照他们的刻苦钻研精神,专业水平的高低,发现和培养人才上的贡献,给予相应的政治、物质待遇,对于卓有成就的,应给以特别奖励。
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曾向文艺界发出号召,要尽一切力量,培养各类文学艺术人才,以逐步改变和克服当前文艺界青黄不接、埋没人才的严重现象。我们广大编辑同志们怀着迫切的心情,恳切盼望有关领导部门一定根据这个精神,制订具体有力的措施,高效能地付之实践。希望再不要停留在会议决议和纸上空谈了。这样,文学战线人才济济、群星灿烂的壮丽局面,则必将出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