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2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多宝公社组织生产队长学习植棉科学
提高了科学种棉水平,避免了瞎指挥和盲目蛮干
本报讯 通讯员曾祥佐、记者杨正文报道:湖北省天门县多宝公社组织生产队长学习棉花生产科学知识,有效地提高了科学种棉水平。
多宝公社有55,000亩棉田,近几年皮棉单产一直在百斤上下徘徊。一部分同志把棉花增产的希望寄托在扩大面积上;另一些同志以为只要肥料施得多,农药用得多,人工花得多就能增产。实践证明,这都不是切实可行、经济有效的办法。公社党委从调查研究中看到,在第一线具体指挥生产的队干部会不会科学种田,直接关系到全社棉花生产的成败,于是决定按照棉花生产环节,举办五期生产队长培训班。
到7月底,多宝公社已在棉花的播种期、苗期、蕾期举办了4期培训班,从华中农学院和县农业局请来专门从事棉花研究的专家讲课。在听课的基础上,生产队长们联系实际,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总结植棉的经验教训。聂场大队第五生产队过去植棉不讲科学,别人播种搞定株点播,他们搞撒播;别人每亩用种12斤,他们用20多斤;别人苗期施肥每亩只用尿素10来斤,他们下了40斤;整枝打叶时,他们又来了个按枝叶斤数记工,结果有的社员不管是老叶还是营养叶,是懒枝还是果枝,乱打一气。这个队的队长邹友珊在总结经验教训时说:“种田不讲科学就好比‘顶起碓窝唱戏——人吃了亏戏又不好看’”。
生产队长培训班还解决了一些生产中的疑难问题。近几年,多宝公社棉花蕾铃呈畸形,甚至大量脱落,影响棉花产量。去年华中农学院一位教师到这里调查研究,鉴定这种症状是土壤潜在性缺硼造成的。硼是棉花生长所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当土壤的含硼成分低于一定比例时,棉花叶柄就出现环带,严重的将造成蕾而不花,花而不桃。6月27日,公社党委在农科大队举办棉花蕾期管理训练班时,请这位教师专门讲解了硼肥的性能、作用、缺硼的危害以及施硼的方法,并且把队长们带到这位教师做的施硼对比试验小区实地观察。当他们看到没有施硼的10株棉花有将近一半的叶片出现了叶柄环带,施了硼的10株棉花仅有极少量的叶片出现不明显的叶柄环带时,对于种田要讲科学,一个个都口服心服了。
懂得了科学,就有了用科学的自觉行动。过去磷肥在多宝公社一直推广不开,如今生产队长们明白了棉花生长需要多种元素,不能只施氮肥不施磷肥。今春以来,全社氮肥施用量相对减少,磷肥施用量增加到150万斤。6月下旬,各生产队购硼肥20吨,对缺硼地块每隔5至10天、连续3至4次进行棉苗根外喷硼,效果很好。生产队长由于较好地掌握了科学植棉技术,都能比较正确地指挥生产,避免了瞎指挥和盲目蛮干。今年,虽然遇到了罕见的涝灾,目前全社棉花仍然花桃满枝,长势良好。


第2版()
专栏:短评

培训生产队长好
农业增产的一个重要方面要靠科学,靠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武装农业,武装指挥生产、参加生产的各级干部和社员。多宝公社组织生产队长有系统地学习植棉科学技术知识,是学科学、用科学的很好的尝试。
在我国农村,几百万生产队长成年累月地战斗在生产第一线上,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部署、安排生产的指挥者。他们的长处是对本地生产条件比较熟悉,并有与之相适应的传统经验。但是,由于我国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绝大多数生产队长没有受过专业教育,对现代农业科学知识知之甚少,掌握不多,成为他们的明显的缺陷。在这种情况下,要科学地总结传统生产经验,要有效地运用新的农业科学技术,他们感到非常困难,有时难免出现违反科学的盲目蛮干,对于某些上级领导的瞎指挥、“一刀切”,往往不能正确地抵制。这样,怎么能正确地指挥生产呢?多宝公社举办生产队长培训班,让直接指挥种田的人首先懂得科学种田,这是抓到点子上了。如果各地都能认真组织生产队长学习农业科学,使他们不仅懂得党的农业政策,而且懂得用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去搞生产,我国的农业发展就会加快步伐。
组织生产队长学习农业科学技术,要讲究方法。多宝公社没有照搬农业院校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而是按照棉花生产的几个关键环节,分期举办培训班,请农学院的专家和农业科技干部讲理论,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变专家们的专业知识为群众科学种田的共同财富;同时,引导生产队长们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总结自己、本地的生产经验和教训。实践证明,这种既有理论又有实际的有的放矢的培训方法,容易为生产队长们接受,对科学种田能够收到良好效果。这种短训班应该有计划地、持之以恒地经常举办下去。


第2版()
专栏:

从安徽农村形势看生产责任制的巨大威力
新华社记者述评
在不久前结束的1979年粮食年度(去年6月1日到今年5月31日)里,安徽省粮食部门比前年多收购了近20亿斤粮食和8,500万斤油脂,销粮减少了100万斤。许多地方因思想上估计不足,收购时措手不及,发生了涨库现象,使不少农民有粮无处卖。现经国家批准,安徽各地正在赶建10亿斤容量的粮库和5,000万斤储油容器。
据安徽省统计部门统计,安徽省在1979 年的粮食产量只比1978年增产26亿斤。而粮食部门竟能多收购近20亿斤,好象增产的粮食的绝大部分都收购了来,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显而易见,这个统计数字是留有余地的。
据省粮食部门告诉记者,由于多收购了这20亿斤粮食,安徽省除完成国家规定的上调任务外,还超额上调了56,700万斤;另外,还上调议价粮34,300万斤,并以议价销往省外33,600万斤。在粮食上出现如此宽裕的情况,是解放以来没有过的。
在1979年粮食年度里,安徽省收购了油脂20,966万斤,比上年增加8,500万斤;上调给国家6,542万斤,比上年增加4,743万斤;另有2,200万斤以议价销往外省。油脂的收购、销售、上调和库存的情况,也是解放以来最好的。
安徽省粮食和油脂增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央和省委制订了正确的农业政策。在去年多收购的近20亿斤粮食中,仅小麦一项就比常年多收购了133,000万斤。为什么小麦增产多?原因在于安徽省委看准了小麦在安徽有极大的增产潜力,曾号召淮北和江淮地区要“主攻小麦”,1978年安徽大旱,小麦在秋种时有许多集体耕地因旱种不下去,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省委坚信广大农民有无比的伟大力量,又及时作出决定:“集体种不下的土地,可以借给社员耕作,谁种谁收”,这对1979年的夏季粮油大增产起了巨大的作用。
粮油增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全省范围内普遍推行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特别是有些县试行了多种形式的联系产量计酬的生产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他们添牛买车,张罗肥料,精耕细作,全力以赴,使粮油作物长得比任何一年都好。凤阳是个有名的“十年倒有九年荒”的穷县,1979年全县大部地方实行“大包干”制,一年大翻身,粮食总产比历史最高年产量增长20%多,油料总产增长3倍。地处淮北多灾低产地区的固镇县,实行收打时用磙子的作物(麦稻等大田作物)包产到组,不动磙子的作物责任到人的责任制,结果全县粮油大增产,粮食总产1979年比前一年增长30%以上,油料增长12.27倍,一年完成八年的油脂征购任务。
生产责任制调动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在平年取得大增产,在大灾之时干部社员奋起抗灾。去年秋天开始大旱,小麦播种遇到很大困难,今夏收割季节遇到两次特大暴雨和洪涝,全省小麦比去年减产10多亿斤,但在安徽省的历史上仍属高产年份。油菜籽比去年又增产约一成左右,榨油坊日夜开榨,处处可以闻到油香。
今年6月上旬以来安徽省沿淮地区连降两三次大暴雨,沿江沿淮地区雨量比常年多二至五成,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全省人民奋起抗灾。“联产如联心,联谁谁关心”,由于推行了多种形式的责任制,广大群众拚力抢险,保住了许多漫水而过的堤圩。全省早稻被淹毁50万亩,但留下的都取得丰收。在大灾面前,全省人民决心战胜各种灾害。现在全省市场粮、油价格平稳,不少地方农贸市场粮油价低于国家超购价格。因洪涝而失收的庄稼,目前都已改种了晚秋作物。
去年的大丰收和今年的抗灾斗争的实践,使人们越来越认清了生产责任制的强大威力。(据新华社合肥8月19日电)


第2版()
专栏:采访札记

重视群众利益 管好护好森林
——从事森林管护工作的同志谈体会
最近,在林业部“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召开的水源涵养林区、自然保护区汇报座谈会上,许多从事森林管护工作的同志向记者谈起森林管护工作的体会时说,要制止林区的乱砍滥伐现象,不仅要有一整套保护森林的法令和规章制度,而且还要重视林区群众的利益,把造好林、护好林同这些群众的衣、食、住、用等物质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如果不这样做,对林区群众仍是限制、防范的多,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少,把林业部门和林区社队、护林效益和群众利益对立起来,那末林区群众的护林积极性会受到伤害,管护工作就搞不好。
据了解,宁夏六盘山林区有二十一个公社的四百多个生产队,人口约七、八万人。长期以来,这里群众生活十分困难,又无煤炭开采,集体和社员个人烧柴、盖房、制做小型农具和生活用具所需木料均靠林区。过去林管所为了保护林区,采取种种防范措施,限制群众入山,但是哪里限制得了?因为社员的困难得不到解决,管林护林又无利可图,所以毁林事件反而有所增加。近五年来,这个林区被私自砍伐的椽材以上树木达二十八万多株,去年盗伐树木的案件比前年增长了百分之五十。
陕西省乔山、黄龙山两个林区,从六十年代起,就注意把保护森林和林区群众利益结合起来。他们明确规定:林区社员每年有百分之三十的户可以按每户零点三立方米的标准享受自用材,每个生产队每年可享受三立方米的集体用材,上述木材不收钱,只需交纳育林费。平均每亩林地仅花一分七厘钱;划给社员一部分荒山营造烧柴林。延安地区的志丹、安塞等八个县去冬今春给社员划了荒山二十一万亩,今春就造薪炭林十二万六千多亩;零星小片的国有林,国家与附近社队签订合同,社队可以在所管理的林内进行采种、砍柴和搞副业。合同规定管护好的,经批准可以间伐少量自用材,以资奖励;管护不好、发生乱砍滥伐或森林火灾的,酌情赔偿损失或依法处理。同时,林区还规定,要积极组织林区社队、群众参加林业生产和多种经营。乔北林业局所属八个林场,从今年四月到七月,就组织林区二十六个民工队的二百多社员,开展小径材加工利用,生产了包装箱、床板、桌子、小案板等小型木器一万三千多件,使社队和群众增加收入五万多元。由于林区群众得到了实惠,懂得了管好护好森林对自己有好处,乱砍滥伐现象减少了,造林护林的积极性更高了。现在,这个林区的森林面积比六十年代初期扩大了五百九十万亩,木材蓄积量增加一千六百多万立方米。
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说明,问题不是群众没有护林的积极性,而在于制定政策时是否考虑到群众的利益。实践证明,只要放宽林业政策,给林区群众以实惠,切切实实地解决林区群众烧柴等困难,护林工作就一定会大有起色。新华社记者梁振亮
(本报有删节)


第2版()
专栏:

努力学会运用科学技术知识指导生产
陕西积极培训农业系统领导干部
据新华社西安8月19日电 陕西省各地积极举办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的培训班,分期分批培训各级农业领导干部,取得可喜成绩。到目前为止,全省农业、林业、农机、气象、水利、社队企业等部门公社以上的领导干部,已培训2,000多人,占全省农业系统领导干部总数的15.4%。
陕西各地培训农业系统领导干部的工作,是从去年下半年陆续开始的。每期培训班的学习时间一般定为3至4个月,参加学习的学员每期结业都要经过考试,及格者发给结业证书。各级领导部门把他们参加培训和考试成绩,作为学历装入各自的档案,成为今后任用和考核干部的一个依据。
在农业干部培训工作中,陕西各地注意从各地实际出发,教学内容各有侧重。教学上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宝鸡地区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作物和农业生产中突出的问题,确定开设课程、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要求。在塬区,他们主要以小麦、玉米、油菜、棉花四大作物的稳产、高产、低成本等为培训内容,讲解农作物栽培、植保、良种繁育、农业气象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山区培训除讲小麦、春玉米和油菜外,还适当加大林业、畜牧业课时的比重和内容。
由于采取了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培训班效果较为显著。各地普遍反映,干部经过培训提高了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自觉性,懂得了发展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不少同志回到工作岗位以后,纷纷运用所学的科学技术知识指导生产,逐步由外行变成内行。乾县主管农业的县委常委王西乾,1979年在临平公社临平大队蹲点时,和这个大队的务棉组共同作务了50亩棉花丰产田,棉花地整得细,底肥施得足,苗全苗壮。可是,由于他当时不懂得棉花生长规律和栽培、管理技术,总认为棉花长得越旺越高越好,今天浇水,明天施肥,结果,皮棉平均亩产比其他高产组少收70多斤。去年他在西北农学院培训班学习了土壤改良和水、肥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以及农作物的光合作用等方面的科学知识。结业回来后,他曾多次给干部、群众上课,讲授棉花丰产栽培技术。同时,他联系乾县棉花产量长期低而不稳的现状,分析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不能因地种植,旱地棉花拉了产。于是,今年县委在安排棉花生产时,对北部7个公社以及零星分布的20,600亩旱地棉花适当作了调整,还根据今年前期干旱和中期阴雨低温,狠抓了棉花的适时早播、密植和早打矮壮素等措施,使今年全县棉花普遍长势良好。干部、群众说:“老王如今管农业确实懂行了。”


第2版()
专栏:湖南通讯

李怀玉三揭招贤榜
在幕阜山下的湖南平江县长庆公社,社员李怀玉三揭招贤榜,已被传为佳话。
事情还得从1978年初说起。长庆公社正东大队第五生产队是个只有16户、70来亩耕地的山区小队,社员平均口粮才400来斤,劳动工值一天只够换一包常德烟。队上开会有时连打灯油的钱也拿不出。这样的穷队如何由穷变富?社员们议论的头一宗事,就是要物色一个好队长。为此,社员们想了个出榜招贤的办法。条件是:有人来当队长,领头干一年,全队每人平均能吃到600斤口粮,纯收入达到60元,队长除报酬高于社员外,年终家家户户办饭款待他。
招贤榜一出,就被大队专业队社员李怀玉揭去了。李怀玉是一个肯动脑筋的青年社员,他不图高报酬,也不希望家家户户办饭款待他,只想实现改变家乡面貌的愿望。于是,他雄心勃勃地到五队揭了榜,签订了合同。他带领五队社员充分利用山区优势,大积土杂肥料。全队25亩河边沙底过水田跑肥漏水,他带领社员加堤、开沟、掺粘泥,把这些田改成了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在作物品种安排、密植规格、水浆管理、病虫防治上都注意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态度。就这样,队长社员齐心合力,一年就打了翻身仗。这一年,全队粮食增产19,000多斤,每亩增加270多斤,每人平均纯收入达到70多元,项项指标超过合同要求。
五队招贤办队,尝到了甜头。1979年初,社员们继续采用老办法,要求实现全队每人平均纯收入120元,增产10,000斤,并规定了奖罚办法。这一榜还是李怀玉揭去了。他觉得党的三中全会精神为自己壮了胆,撑了腰,四化的前景在鼓舞着他,五队社员的眼光在注视着他,他决心在致富的道路上继续显身手。经过一年努力,全队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总产又增加11,000斤,社员纯收入达到了125元。年底,社员们鸣放鞭炮,将用红纸包着的100元奖金送到了李怀玉家。
李怀玉两次揭榜,正东五队连年增产、收入增加的消息,象长了腿一样传遍了幕阜山区。不少队都象五队那样认真考虑自己的致富问题。今年初,正东大队第七生产队以一部单车作为奖励,出榜招队长,要求是每人平均纯收入由70元增加到120元。李怀玉想到五队已在致富的道路上迈出了步子,自己应该到艰苦的地方去,于是,毅然揭了七队的榜。到七队后,他与社员商量,把不宜栽双季稻的田改插一季稻,把原作为“资本主义”封掉的窑棚重新启开了,把那些因挣了“资本主义的钱”而弃艺归农的工匠放了出去。现在,全队社员情绪高昂,农作物丰收在望,经济收入大大增加。
罗坦平


第2版()
专栏:

新疆农区积极发展畜牧业生产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充分发挥农区自然优势,大力发展农区近田养畜业取得显著成绩。据最近统计,以近田养畜为主的南疆广大农区,各类牲畜比去年增加了300万头,占全自治区牲畜总数的45%。
新疆农区饲养的优良牲畜品种,有驰名全国的库车羔皮羊、肉脂兼优的塔什库尔干当巴什大尾羊、为织造誉满中外的和田地毯提供半粗羊毛的和田羊、肉乳兼用的新疆褐牛等,近年来也都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
近年来,新疆农区积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改变过去单打一抓粮食生产的片面做法,实行种植业和养殖业并举的方针。因此,农区许多有条件的生产队都饲养起1—2群牲畜,并采取专业组或专业户养羊、养牛,签订包养合同,或实行包产到户的办法,调动了社员的积极性。一些农区社、队还加强了牧业基本建设,扩种苜蓿和在沙枣林地上种草。一些戈壁草场打了牲畜饮水机井。自治区人民政府近年来不断从兄弟省、区和北疆牧区调运了一批奶山羊和其它母畜,发放给南疆农区,鼓励和扶持各族社员发展家庭养畜业。


第2版()
专栏:

乌兰县帮助牧民改善居住条件
据新华社西宁电 蒙古族牧民聚居的青海省乌兰县,近两年来在县委帮助下,牧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
这个县的蒙古族牧民,有相当一部分社员从事放牧业,流动性大,常年住蒙古包。频繁迁徙,风吹雨淋,蒙古包损坏很快,每年都要修缮翻新。牧民家庭一年的劳动收入,有相当一部分花费在修理蒙古包上。1978年,县委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认为蒙古包既是牧民的生活用具,也是为集体放牧的生产工具,蒙古包的修缮费用全部由牧民自己负担是不合理的。县委决定,生产队每年在收益分配时,应给固定从事放牧的每个牧户发给一百元的蒙古包修缮费,作为集体当年生产费用开支。
牧民由于常年睡在草滩上,患关节炎等疾病的人比较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县商业部门调进一批折叠钢丝床,在牧民中推销。


第2版()
专栏:

桐柏县利用山坡牧草发展养牛
据新华社郑州电 河南省桐柏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生产方针,改变过去对农村经济政策统得过死、掌握偏严的作法,利用当地山坡牧草丰盛的优势,大力发展养牛业,取得可喜成绩。近两年内,全县除出售7,400多头耕牛和2,300多头菜牛外,目前全县存栏牛还有49,000多头,比1978年净增2,000多头。


第2版()
专栏:

日照县渔民捕获一条鲸鲨
据新华社济南八月十九日电 山东日照县渔民,在黄海捕获了一条体长十二点五米,高一点八米、重一万七千斤的鲸鲨。涛雒公社小海大队第三生产队的渔民将鲸鲨拖至海滩加工,仅交售给水产部门的鱼肉就达一万四千六百一十斤,价值二千六百二十九元。


第2版()
专栏:

具有悠久历史的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牲畜交流大会,今年盛况空前,牲畜上市量、成交额都比往年有所增加。新华社记者 陈炜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