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丹麦通讯

  “平等、发展、和平”
  ——记联合国“妇女十年”世界会议
  新华社记者 林海 苏元椿 苏志敏
7月的哥本哈根,以她美丽的景色迎接前来出席联合国“妇女十年”(1976—1985)世界会议的各国代表。哥本哈根在国际妇女运动历史上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城市。“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就是1910年在这里召开的一次国际妇女大会上确定的。事隔70年之后,在跨进八十年代的今天,代表着世界人口一半的140多个国家的妇女代表,又聚集在这里的贝拉中心大厅里,商讨世界妇女面临的共同问题,为争取实现“平等、发展、和平”的事业而奋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
有益的聚会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近两千名代表。虽然她们肤色不一,语言不同,来自社会制度不同、经济水平相异的国家,但她们相聚在一起,却有着不少共同的话题。代表们在会内会外都谈到各自国家中仍然存在对妇女的各种形式的歧视,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并就其产生的根源和如何才能达到男女真正的平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绝大多数代表都认为和平是妇女争取平等和发展的前提。妇女在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中应承担自己的神圣职责。许多代表坚决支持遭受种族歧视的南非妇女和反对以色列侵略扩张的巴勒斯坦妇女的正义斗争。她们对占全世界难民人数一半以上的妇女和儿童的极为悲惨的处境,表示特别关切和深切同情。她们呼吁世界各国对援助妇女难民作出贡献。一位南斯拉夫代表对记者说,世界各国的妇女代表聚集一堂,有机会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进行探讨,这对促进各国妇女之间进一步合作将是有益的。
友谊和支持
以康克清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在哥本哈根与各国代表进行了广泛的接触,有的是老友重逢,有的是新交初识,气氛友好热烈。她们就共同面临的问题,探讨磋商,相互支持,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和友谊。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夫人是中国妇女的老朋友。她一见到康大姐就和她热情拥抱,并一再称颂中菲两国妇女之间的友谊。泰国和巴基斯坦的代表们经常同中国代表亲切交谈。当康大姐向第一次见面的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的夫人祝贺她的国家新近获得独立时,穆加贝夫人说,感谢你的祝贺,更感谢中国人民对津巴布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支持。扎伊尔代表团团长向康大姐谈到扎、中两国人民和妇女有着反对外来侵略和争取民族独立的共同经历。她还希望同中国妇女相互交流建设国家的经验。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在为各国代表团团长举行的招待会上,特地请康克清团长转达她对中国领导人的问候。她说,她对去年的中国之行至今仍记忆犹新。好客的丹麦主人的盛情款待给中国代表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粗暴的干扰
在这次会议期间,苏联代表为了要把民主柬埔寨代表团排斥在会外,进行了一系列活动。她们的粗暴干扰激起了许多主持正义国家的代表的不满和抵制。
7月17日,当民主柬埔寨代表团团长英蒂丽在许多国家的支持下,排除了苏联会前会上设置的种种障碍,获得大会发言权,走上讲台准备发言时,苏联代表又亲自出马在会上大喊什么民柬代表无权发言,要求会议取消英蒂丽的发言资格。中国代表团副团长黄甘英即席据理驳斥。她指出民柬是柬埔寨唯一合法代表,是34届联大决议在案的,苏联无权改变这一决议。后经大会主席裁决,英蒂丽以柬埔寨合法代表的资格发表了一篇义正词严的讲话。
她向大会控诉了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对柬埔寨的残暴侵略罪行。她把反对侵略而战斗的柬埔寨妇女的声音带到了这个国际会场上,传达给各国的姐妹们,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在她发言后,许多国家代表向她祝贺。津巴布韦代表团的全体代表激动地和她拥抱。爱尔兰代表团团长对她说:“你的发言令我感动”,并邀请英蒂丽去爱尔兰访问。
历时17天的会议,在绝大多数国家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最后通过了“妇女十年”后5年(1981—1985)的行动纲领。它指出了各国妇女在争取“平等、发展、和平”的事业中各项斗争任务。一些有识之士在评论这次会议时说,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各国妇女应该同全世界人民一道积极投入反对霸权主义、制止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斗争中去。这是二十世纪80年代各国妇女争取“平等、发展、和平”的当务之急。


第7版()
专栏:

  苏联对马六甲海峡的野心
  朱育莲图 李杰文
近年来,苏联不断扩充它在太平洋的海军实力,并伺机攫取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水上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以实现它称霸全球的梦想。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之间,全长1,080多公里,自东南向西北呈喇叭形,最宽处约417公里,最窄处只有15.6公里左右;海峡水深在25—150多米之间,能通过28万吨以下的巨轮。马六甲海峡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经济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一向是列强争霸角逐的地方。
马六甲海峡在苏联全球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如果苏联控制住马六甲海峡,就能排挤打击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势力,断绝西欧、美国重要战略物资的供应,切断日本赖以生存的海上通道,完成对中国的海上包围,使同马六甲海峡息息相关的东南亚国家经济上遭受打击,威胁着东南亚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同时,这也是苏联从侧翼迂回包抄欧洲的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在今后争夺中东的角逐中,如果苏联控制住太平洋和马六甲海峡,它的军舰不仅可以从欧洲出发,而且还可以从亚洲出发。这样,苏联舰只西可以进出马六甲海峡,经印度洋到红海、非洲之角;东可以驰骋太平洋;南可以直下大洋洲。狭长的马六甲海峡,东联太平洋,西联印度洋,形如哑铃。苏联控制这一重要地带的战略,就叫做哑铃战略。
近年来,苏一直在不断扩充其太平洋舰队。60年代初,苏太平洋舰队在苏海军的四个舰队中是实力最小的一个,现已上升到第二位。1965年苏太平洋舰队的总吨位只有75万吨,现已达152万吨,它拥有各类舰只785余艘,其中潜艇130艘(包括核动力潜艇),导弹驱逐舰24艘和一艘4.45万吨的“明斯克”号航空母舰,同时,太平洋舰队还配有300多枚战略导弹,360多架作战飞机,总兵力已达13万人,占全部苏联海军的30%。
苏联为了攫取控制马六甲海峡,极力鼓吹马六甲海峡“国际化”,遭到了海峡沿岸国家的严正拒绝。1979年以来,苏联又把越南的金兰湾、岘港、胡志明市和海防等海空基地和柬埔寨南部的深水港磅逊港作为它向东南亚渗透扩张、攫取马六甲海峡的前哨基地。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一批批苏联舰船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在南海活动的苏联舰只也从去年的12艘至18艘,增加到今年的30艘。今年4月,苏联海军陆战队乘巨型水陆两栖攻击舰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这样,在不断强化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军事力量的情况下,苏联对马六甲海峡形成了东西钳夹之势。
目前,苏联海军在太平洋地区扩张、控制马六甲海峡的图谋已引起海峡沿岸国家以及东南亚国家的严重不安,也引起了日、美的密切关注。(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古巴女英雄自杀的背景原因
  姚春涛
“死是痛苦的,但是为了我们的子女、兄弟姐妹很好地活下去,我们要斗争到底,不惜一切牺牲。”19年前,古巴女英雄艾德·圣塔马丽亚在中国访问时曾这样说过。但是,令人难以相信的是,19年后的今天,这位曾为古巴赢得独立和解放而献身的女英雄最近却自杀身死了。
古巴《格拉玛报》7月29日在报道圣塔马丽亚自杀消息时,对这位女英雄为什么要自杀没有作任何解释。然而,当年的女英雄今天竟然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件事本身不能不使人想到许多问题。
艾德·圣塔马丽亚的自杀,发生在古巴全国庆祝攻打蒙卡达兵营27周年之后的第三天。1953年7月26日这个历史性的日子,对古巴人民,对艾德·圣塔马丽亚来说都是难忘的。那一天,古巴革命者攻打蒙卡达兵营,举起了起义的大旗。圣塔马丽亚同她的哥哥和情人参加了这一英勇的斗争行动。她哥哥阿维耳·圣塔马丽亚是那次武装行动的第二号领导人。她是全体参加者中仅有的两位女英雄之一。他们计划通过攻打古巴第二大城市圣地亚哥的蒙卡达兵营,掀起全国起义,以便结束独裁统治,建立一个新的古巴。那次武装行动虽然没有成功,但它吹响了全国革命的号角,终于导致了推翻巴蒂斯塔反动政权。
古巴革命胜利后,圣塔马丽亚的英雄事迹在古巴人民中广为流传。
为了古巴的独立、自由和古巴人民的美好生活,艾德·圣塔马丽亚的哥哥和情人在那次袭击行动之后被反动派枪杀了。她和其他幸存者也落入巴蒂斯塔警察的魔掌,被关进血迹斑斑的牢房,受尽酷刑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
艾德·圣塔马丽亚是古巴革命的元勋之一。她为了“子女、兄弟姐妹很好地活下去”,的确实现了自己“不惜一切牺牲”的誓言。但是,谁能想到,这位在敌人的皮鞭和屠刀下也未曾屈服的女英雄,却在卡斯特罗兄弟统治古巴21年后的今天失去了活下去的愿望。“死是痛苦的”,然而无情的现实却迫使她选择了这条痛苦的道路。这是为什么呢?
卡斯特罗曾经一再把古巴描绘成“社会主义的天堂”,他打着“7.26”的旗帜,以革命先驱自居,插手别国的民族解放斗争,俨然古巴是拉美的革命圣地。但是,恰恰就在这个“天堂”和“圣地”,当年革命女英雄被迫自杀了;许多曾经跟随卡斯特罗兄弟的革命者被清洗和失踪了;数以十万计的古巴人不顾生命危险逃离古巴;无数青年被驱使去海外为大国霸权主义的扩张充当炮灰;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糟;监狱里人满为患,被关押的人数超过了巴蒂斯塔独裁统治时期。新近被赶出古巴的一位作家就说:他过去曾经相信和支持过古巴的革命,可是他今天不愿在卡斯特罗的地狱里呆下去,在古巴,人们“必须装假才能生存”。这一切令人信服地表明,卡斯特罗已经完全背叛了当年“7.26”的革命。人民斗争胜利后创建的革命的古巴已沦为法西斯的古巴。
在这样的情况下,正直的、有良心的革命者感到希望的破灭,而走上自杀的痛苦道路是并不奇怪的。古巴《格拉玛报》所以报道了圣塔马丽亚的自杀,而对自杀的原因讳莫如深,也就很自然了。(附图片)
  圣塔马丽亚当年在反动派监狱里的情景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废物利用好办法
  日用啤酒糟饲养肉牛效果良好
日本札幌啤酒公司用啤酒糟饲养肉牛,效果很好,取得了物美价廉的牛肉。
札幌啤酒公司是日本大啤酒公司之一。它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采取废物利用办法,从1978年开始用啤酒糟饲养肉牛,实践证明,用这种饲料喂养的肉牛,肉质细腻,肉味鲜美,价格低廉,受到消费者欢迎。
据报道,东京著名的棒球场已开始出售“啤酒牛肉饭盒”。
这种牛肉在国际市场上也很受欢迎,价格比普通牛肉一般要高3至4倍。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右图这个女孩子,名叫凯琳,她生下来双手就残废了,但她能够用脚画出美丽的图案。
目前西德政府正在展开一项试验性的学徒计划,协助残废人训练谋生技术。凯琳是这项计划的实验者,她目前已在工厂当学徒。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电气化采摘水果
当果子成熟时,如何既不伤果子又不伤树枝地快速采摘,这是摆在果园工人面前的新课题。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正在做这方面的试验。一种方法是使用两只机械手摇动樱桃树干,同时在树下放上接樱桃的网。还有一种办法是使用自动采摘器,每小时可采摘20棵桃树,但不伤枝叶。目前,美国正在采用一种最新的方法摘橙子,即在橙子树干上接上导线,然后通上弱电流使所有成熟的果子自动落下。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木兰百日开花三次
匈牙利一棵木兰,在100天之内开了三次花。这棵木兰生长在匈牙利南部佩奇市铁路工人公园内。它树高叶茂,外观奇特。由于气候反常,这棵木兰在3月底第一次开花后,又于5月开了第二次花。目前,匈牙利已是盛夏,这棵木兰的树冠上却第三次挂满了淡紫红色的花蕾和花朵。
通常,木兰仅在每年春天开花一次。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徒步旅行十五国
苏丹旅行家穆罕默德·阿卜杜勒·萨拉姆自从一九五二年以来,徒步旅行,周游了十五个阿拉伯、非洲和欧洲的国家。
穆罕默德的旅行始于他的故乡、苏丹中部白尼罗省杜韦姆城附近的一个村庄。穆罕默德珍藏着一本摄影集,里面有他旅行经过许多国家的元首的签名。
穆罕默德开始旅行时还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今年当他回到苏丹的时候,已年过半百了。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石器时代的人
一个以纽约格伯特·利伯逊为首的自然科学家调查小组在新几内亚的密林中发现一个还生活在石器时代的原始部落。这个部落按他们所在地的名称叫“巴宗”。他们不懂农业,全靠狩猎和采集野果生活,性格善良、温和。
“巴宗”人的房子是搭在四十英尺高的柱子上的茅草屋。他们往上爬时毫不费力。每个茅草屋有两个相对着的入口处,屋里的“地”用藤蔓编成。“巴宗”人不知道什么炊事用具。他们的烹饪术就是把当作食品的猎获物扔在篝火中,然后过一些时候从火中取出来食用。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法国二百万人酗酒
据法国官方最近公布,法国每人每年平均饮酒量折合纯酒精达16公升之多,名列世界前茅。
在法国,有200万酗酒者,而嗜好饮酒者则达300万人。每年死于酒精中毒的超过四万人,还有四万余人因酒精中毒而被送入精神病院。 (据新华社)


第7版()
专栏:

  日美之间的“半导体战”
  张慕友
一年多以前,一家西方报纸发表过一幅漫画:一架日本轰炸机正从空中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投下电视机、汽车和各种电气设备。漫画的标题是:“记住珍珠港!”这幅画形象地反映了日美贸易战的激烈情景。最近,不断涌入美国市场的日本集成电路芯片,又成了美国一件伤脑筋的事情。有的人担心,日美之间可能发生一场“半导体战”。
日美“汽车战”,多年来是两国关系中一个“难题”。现在,日美又在半导体行业上进行争夺了,这使美国人感到震惊。
美国半导体集成电路发展很早,一直保持世界市场的领先地位。在60年代,日本的电子计算机基本上由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供应,国内生产很少。但是近年来,日本半导体工业获得飞速发展。据美国《时代》杂志统计,如果以1979年西方世界集成电路生产总量为100%的话,那么美国的产量占69%,西欧占8%,而日本则已上升到23%。目前,日本不仅向美国,而且正向欧洲大举投资、努力扩展市场,这就对美国半导体工业提出了尖锐的挑战。
日本半导体工业取得飞速进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日本政府的大力扶植,而且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和技术开发。1964年,为了与美国IBM360系列新产品竞争,日本政府6年内投资达100亿日元,日本电子计算机企业研究费用全由政府负担。不仅如此,在通产省大力协作下,日本还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并不断予以革新。
不过,总的来看,美国半导体工业还不象汽车那样容易受到日本冲击,美国这方面基础雄厚,至今保持着世界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虽然日美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摩擦不断产生,两国都表示,要彼此协调,在80年代进一步发展良好的关系。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左图为美国宇宙飞船所拍摄的火星表层相片,显示火星表层为一层云影所笼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