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编者按 为了使秋季各种作物能够获得增产,把立足点建立在抗灾夺丰收上,是十分必要的和正确的。
最近,部分地方相继出现洪、涝、旱、风等灾害,今后其他一些地方也还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灾情。已造成灾害的地区不能气馁,未受灾的地区也不能麻痹,都要善于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抓紧从现在起到秋收这段时间,放手发动群众,落实各项政策,把抗灾防灾的各项工作做好,把田间管理搞得更加扎实。
  山东加强秋田管理力争秋季丰收
  一些受灾地区秋作物已恢复了正常生长
据新华社济南8月1日电 山东省各地农村加强秋季作物的田间管理,力争秋季丰收。到目前为止,全省秋季作物已追肥5,000多万亩,防治病虫害2,600多万亩,棉花、花生、地瓜一般划锄2到4遍,不久前遭受暴风雨和冰雹袭击的一些受灾地区,秋作物也已恢复了正常生机。
山东省秋粮作物的产量约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三分之二。今年7月上旬,山东部分地区连续发生暴雨、冰雹等自然灾害,使510万亩秋季作物遭了灾。为了确保秋季作物的正常生长,各地对受灾较轻的作物及时进行了中耕松土,突击追肥灭虫,促使作物复壮;对绝收的和基本绝收的地块,突击翻种夏地瓜、小杂粮、大豆和早熟玉米等;对被冰雹打成光秆的棉田,套种了粮食作物或蔬菜,想方设法多产粮棉,多收菜。受灾较重的诸城县,把增种秋菜作为一项重要抗灾措施,全县五万亩秋菜种植计划已落实到地块,已种萝卜等2.5万亩。一些受灾县、社在搞好抗灾的同时,努力抓好集体、社员家庭的工副业生产,做到农业损失副业补。
在抗灾斗争中,各地同心协力,互相支援,出现了无灾区支援灾区,轻灾区支援重灾区,重灾区奋力自救的局面。全省各行各业也千方百计支援灾区。交通部门对支援灾区物资优先运输;供销、商业、粮食等部门积极向灾区调拨化肥、农药、种子;银行、财政部门及时筹集资金,发放贷款,扶持受灾社队发展生产。
未受风雹灾害的地区,干部和社员们也克服麻痹思想,及时作好防灾准备。


第2版()
专栏:

  搞好抗灾补种 加强田间管理
  辽宁各种作物苗情好转
新华社沈阳7月29日电 辽宁农村干部、社员千方百计加强大秋作物的田间管理,力争秋粮增产。目前,全省秋粮作物普遍铲耥了三遍,各种作物的三类苗增施肥料后,苗情开始转好。
今年四、五月份,辽宁省农村出现低温、日照少、风大、干旱等不良天气,使各种农作物禾苗出土晚;入夏后,一些地方又连遭冰雹袭击。各地为搞好抗灾补种和田间管理,在多数生产队实行包工到组、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的条件下,比较普遍地推行了组包地块人定垄、一包三遍的夏锄田间责任制,或实行队种户管、秋后完成定产加奖等办法,加快了田间各项作业的进展。桓仁县1,073个生产队采取包、定、奖的生产责任制,都按时按量地完成铲耥、追肥、治虫打药等任务。营口、丹东、沈阳、抚顺、辽阳等主要水稻产区,有三分之一的稻田用了药剂灭草,及时追肥,稻苗长势良好。花生重点产区的旅大、锦州地区抓了花生清棵蹲苗,花生长势茁壮。抗旱播种的57万多亩棉田,绝大部分已开花现蕾,生长良好。
各地对一些重灾地块,大部分进行了补种、灌水等,有的补种了生长期短的油用向日葵。一些县、市还拨了一批救灾物资,帮助社队搞好抗灾自救。


第2版()
专栏:

  梁垛公社抓紧管好棉田
本报讯 据《新华日报》报道:江苏省东台县梁垛公社干部群众,加强雨后棉花田间管理,决心夺取棉花丰收。
进入梅雨季节以来,梁垛公社先后降雨420多毫米。在这种情况下,有人说:“今年天老爷不帮忙,棉花产量上不去了。”针对这种思想苗头,公社党委及时组织全社干部群众,就“水年棉花能不能夺得丰收”的问题展开讨论。这个公社多年来的棉花生产实践,确实说明旱年产量高,水年产量低。但是,就在多雨水的年份,都有一些单位能获得棉花高产。1977年,雨水多,全社棉花没有过《纲要》,但是,仍然有17个生产队皮棉亩产在130斤以上,他们回顾这段历史,深入分析了水年棉花低产的原因是:水分多,光照少,温度低,并总结出一套水年棉花高产的经验:深挖墒,快追肥,早整枝,抢治虫,勤松土,在全社推广。牌楼大队往年棉田与稻田之间,以墒沟代替隔水沟,他们看到今年雨水多,要夺取棉花丰收,必须在降渍上下功夫,改变了以墒代沟的老做法,将12条墒沟,改挖成12条大的隔水沟,有效地减轻了棉田受渍程度。梁南大队10个生产队,队队都建立了清理墒沟专业队,保证雨后棉花生长正常。
在雨后棉田管理中,梁垛公社做到因时因地制宜,晴雨两手准备。雨天,畈面上无法操作,他们就集中劳力挖理三墒;雨后,田里能站脚,他们就突击拔杂草,整公枝,对脱力的棉苗追施接力肥。同时,他们还针对水年盲椿象容易大发生的情况,在全社建立了治虫专业队,公社农科站为191个生产队培训了200多名查虫员,保证虫害发现早,用药准。


第2版()
专栏:

  树立与自然灾害作长期斗争信心
  阜阳地区努力完成全年生产计划
本报讯 据《安徽日报》报道:中共安徽省阜阳地委最近召开座谈会,分析当前农业生产形势,坚定信心,采取有力措施,誓夺秋季丰收,力争完成全年农业生产任务。
阜阳地区今年气候反常,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困难,但当前农业生产总的形势还是好的。全区600万亩春播作物种得好,底肥足,长势好。900万亩夏种作物,大部分长势喜人。少数排水后抢种和改种的作物虽然时间晚了一点,但还有近三个月的生长期,只要管理得法,仍有可能获得较好收成。
地委强调,为了夺取秋季丰收,各地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做好防旱、防涝、防病虫等多种灾害的思想准备,克服“减产定局”思想,确立与自然灾害作长期斗争的坚强信心。
目前各地正加强田间管理,突击消灭草荒,雨天拔草间苗,晴天中耕锄草,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大豆在播种时未施磷肥的,有条件的地方正在进行根外喷磷。玉米、水稻、红芋、高粱普遍追施化肥。棉花除了施肥外,还注意整枝打杈,以利通风透光。八、九月份是虫害频繁活动时期,各地都在提高警惕,预防虫害。同时,各地还充分利用机械排除内涝,抓紧补种绿豆、红芋等晚秋作物,努力扩大灾后的种植面积,力争多种多收,尽量挽回受灾损失。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要利用和保护水库资源
记者来到刘家峡水库,极目远眺,库水碧绿澄清,烟波浩渺。水库面积130多平方公里,不仅水质没有工业“三废”的污染,而且由黄河、洮河、大夏河三条河流夹带来比较丰富的饵料,是发展渔业生产的好地方。然而,这里的渔业生产却是意想不到的落后。到去年,这里18万亩水面,平均每亩水面才产鲜鱼3两4钱,大大低于全国水库养鱼的平均水平。难怪兰州市群众说“守着大水库,吃不上新鲜鱼”。
刘家峡水库的渔业生产为什么这样落后呢?记者通过走访甘肃省水产工作总站、刘家峡水库渔场和省水产研究所,感到突出的矛盾在于,水库资源的研究、利用和保护工作严重脱节,使渔业生产有很大的盲目性。
刘家峡水库于1969年建成蓄水,第二年开始投放鱼苗。按水库条件,应投放二寸以上的鱼苗,成活率才高。但前些年,渔场干部和工人不大注意经济效果,不管鱼苗大小,统统倒进库里,虽然投放数量很大,但成活率极低。由于多年来没有起码的渔政管理,水产资源受到严重摧残。
甘肃省水产研究所设在刘家峡水库边,但这个所里技术人员太少,尤其是缺少生物、鱼类、水化、捕捞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另方面,研究所的工作没有抓住重点,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甘肃最大、最有潜力的刘家峡水库渔业研究上,而是分散力量搞其他项目,更谈不上把研究工作和渔业生产结合起来。
要改变刘家峡水库渔业生产的落后现状,必须尽快扭转研究、利用和保护水库资源相互脱节的状况,设立一个管理渔业生产的总机构,以便对科研、生产作统一规划,统一安排,克服互相扯皮,互相脱离等弊病,提高工作效率,把渔业生产尽快抓上去。
新华社记者 何东君
何懋绩 胡国华


第2版()
专栏:

云南大理县周城大队党支书张信仁带领社员搞科学种田。 朱于湖摄


第2版()
专栏:

河南省今年小麦增产的事实证明
  飞机喷药能有效防止干热风危害
本报讯 今年,民航河南省管理局与省农业部门密切配合,在小麦进入拔节孕穗的时候,及时派出23架飞机,对200多万亩麦田喷撒磷酸二氢钾、石油助长剂,进行根外追肥,并喷撒植物激素防御小麦干热风,保证了小麦正常生长。小麦成熟后,经过测定平均每亩增产8.2%。
随着我国四化建设的发展,飞机为农业服务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利用飞机喷撒药剂防御小麦干热风有以下优点:速度快、效率高。能抓住有利的喷撒时机,确保不误农时。一架农用飞机,一架次可喷撒400亩,一天能作业1,400多亩,相当于900个劳动力。成本低、收益大。用飞机喷撒,每亩费用开支7角至8角钱,而增加的收入是开支的8倍多。防御小麦干热风,一般都在小麦拔节孕穗期间,人工喷撒容易损坏庄稼,飞机作业就可避免这些问题。利用飞机喷撒药液均匀、雾化程度高,小麦吸收快,可提高灌浆速度。
干热风是影响我国黄河流域小麦稳产、高产的主要灾害天气。使用飞机大面积喷撒药液和助长剂,能起到有灾抗灾、无灾增产的作用。


第2版()
专栏:

  箭竹复壮熊猫胖
新华社兰州电 甘肃省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已度过箭竹枯死期,如今呈现一派生意盎然景象。生活在这里的大熊猫因为有了充足可口的食物,都长得胖乎乎的。
据查,目前这里有大熊猫二百多只,约占全国大熊猫总数的五分之一。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武都地区,禁猎和生态保护面积达十八万多公顷。这里群峰叠嶂,山高林密,泉水潺潺,环境优美宁静,是熊猫栖息的好地方。这里生长着大片箭竹,竹皮薄、竹瓤味甜,是熊猫爱吃的主要食物。但是据称,箭竹大约每隔六十年就发生一次周期性的开花枯死。现在,度过新的枯死期的箭竹林已复壮,看去密密层层,一片青翠。


第2版()
专栏:

  玉林县水库综合经营效果好
据新华社南宁电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县水库管理部门注意发挥有利条件,开展综合经营,做出了显著成绩。去年,这个县22个县管水库等单位平均每人创造产值3,100多元,除去各项管理费用和生产成本,净盈利807,000元。几年来,从综合经营收入中拿出二百多万元用于工程的加固、维修和添置设备,使灌溉面积扩大将近四万亩。职工的劳保福利也得到初步改善。
据12个中、小型水库统计,个个水库成立了养鱼组,水库养鱼面积由原来的3,000多亩扩大到14,000多亩;同时,新建和扩建了28座小水电站,装机容量比原来增长一倍多。有的单位还开展养猪、酿酒“一条龙”生产。有的利用库区周围的山地种植林木和果树,建立林场,发展畜牧业。


第2版()
专栏:

  江西共青垦殖场十年生产增长三十多倍
本报讯 记者田流、张平力报道:江西共青垦殖场,只用了10年时间,就使全场的工农业生产总产值增长了36.7倍,成为全国农垦系统生产发展最快的先进单位。全场粮食总产量从1973年以来,平均每年增加26%,粮食单产由688斤增长到1,400多斤;宜林山地1,500亩全部造林,并已成林;宜渔水面500亩已经全部养鱼,年产鱼50,000多斤;其他经济作物和畜牧业也有很大发展。几年来,共青垦殖场共向国家交售余粮765万斤,油10万斤,猪3,300头和大量的鱼。
场办工业发展得更快。目前,这个场的工业产值已占全场农工总产值的97.5%,从事农业生产的职工已从5年前的80%减少到30%。
随着经济的全面发展,职工生活也一年比一年地富裕起来了。全场职工及其家属共4,272人。按人口平均计算,去年每人收入250元。


第2版()
专栏:江西通讯

  优势就在自己脚下
  ——江西共青垦殖场访问记之一
共青垦殖场用10年时间,使自己的生产增长了30多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
利用优势、发展优势,扬长避短,是发展生产的最有效的办法,这道理很多人是知道的。但是,什么是优势,自己有没有优势,却常常认识不一致了,甚至认为自己那里都是困难,都是不利条件,一句话都是劣势。共青垦殖场也不例外,他们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也看不见,找不到自己的优势,生产一直发展不快;只是在他们从自己碰壁、失败的教训中,逐步清醒过来,正确地认识了自己和客观的有利条件,越来越自觉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才使他们的生产建设事业飞速发展起来。
共青垦殖场的前身是“共青社”。1955年,一批上海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组成垦荒队,到江西省德安县参加新农村的建设。这些青年,热情很高,干劲很大,但因为他们从小生长在城市,别说种田,连庄稼的名字也叫不出,虽然上级给拨了几头牛,可他们不会使唤,怕它咬人,用一根几丈长的绳子在前面用力拉着牛耕田。牛这玩艺你在后面赶,它会乖乖地拉犁向前耕,你在前面拉它,越用力它越不走。这样闹了两年,吃了很多苦,费了很大劲,虽然开出了一些地,因为不懂农活技术,亩产只有一二百斤。中共德安县委为了帮助这些可爱的青年人成长,决定由“共青社”改为国营垦殖场,让他们和一个人民公社合并起来,以便在老农的指导下,使青年们更快地掌握农业生产技术,把生产搞得更好。
同人民公社联合后,情况有很大好转,这些年轻人不但很快学会了农活,掌握了生产技术,还随着生产的发展,凭着心灵手巧有文化,学会了开拖拉机,兴办了小水电站,等等。但是,因为那时人民公社刚成立,很多制度不健全,管理经验不足,慢慢地新的矛盾又发生了。共青垦殖场是全民所有制,公社是集体所有制,两家在一起有很多事情纠缠不清,严重地影响着共青垦殖场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决定独立出来,1969年由金湖搬到南湖。
南湖有近万亩面积,地靠鄱阳湖,是一大片沼泽地,把沼泽治好,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农业生产基地。可是天不作美,正在搬迁的时候,来了一场大洪水,沼泽地变成了一片汪洋,只有少数几个较高的小山头,孤零零地露在水面上。天灾给搬迁带来的困难还没克服,又来了人祸,林彪在江西的死党刮起了大砍垦殖场的恶风,说垦殖场是“啃吃场”,是“假全民真复辟”,是“窝藏牛鬼蛇神的防空洞”,一下子把全省的垦殖场砍掉了一多半,共青垦殖场也在被解散之列,停发了他们的工资和口粮,要他们自找出路。
满怀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热情的革命青年,一时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无土地,无房住,无资金,无饭吃,困难是很多的。怎么办?青年们接连开了三天三夜会,不少人噙着眼泪,离开了自己的伙伴,“自找出路”走了;以于维忠、周承立、陈国祥等为代表的老垦荒队员和十几年来陆续来场的400多名青年决定留下来,坚决干下去。没有资金,大家把十几年来积存下来的一点钱拿出来,凑了4,000多元,救了燃眉之急。场区到处是水,种庄稼根本不行,却是发展捕鱼养鸭的大好地方,职工们就去捕鱼捉鳖——鱼、螺蛳、乌龟多得很,一人一天能捕百多斤;那年还养了一万多只鸭子。后来,他们又把鸭子加工成板鸭,当年作了11万只板鸭,赢利9万多元。这下好了,共青垦殖场站住脚了,起码的生产资金、生活费用有了,便全力以赴地进入整场建场斗争。他们把全场400多名职工分成三部分:垦荒队、建筑队、副业队——这么一分队,他们发现,人才还真不少哩。这400多名来自十几个省100多个县的青年,有的学过电工、木工,有的学过机械、土木建筑,有的善种田,有的会捕鱼。因为因才使用,发挥了每个人的专长,两年之内,便开出了1,700多亩土地,建成了六七千平方米宿舍、办公室,办起了板鸭厂、砖瓦厂等,到了1971年,共青垦殖场就开始有个样子了。
“当时这些作法,都是逼出来的。”党委副书记、1955年第一批上海青年垦荒队的队员于维忠,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这样向人说,“经过这一场斗争,使我们慢慢认识了一些问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生产更快发展。”
于维忠和其他青年垦荒队员——他们现在都是场的领导干部、技术骨干和起主导作用的人物了——从自己的痛苦、困难、斗争、胜利的经历中,总结出了几条基本经验。他们说:“这几条,是我们场生存、发展、蓬勃前进的基本原因。”
“第一条,我们硬是不散,不给工资我们不要,不给资金我们自己凑,坚决把共青这块牌子打下去、举起来。”党委委员兼场工业科长、上海第一批垦荒队员周承立说,“现在看,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干社会主义就得有这么一股精神和劲头,这是我们政治上、精神上的最大优势。”
周承立,这个1969年的开荒队长,当时为了夺取当年长出粮食的胜利,不分日夜,追着洪水跑,洪水退出一尺,他的拖拉机就前进一尺,退出一丈,他的拖拉机就前进一丈,终于和大家一起在当年开出了700亩土地,收了56万斤粮食,解决了全场职工的吃饭问题。
“把每个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专长,是一种很大很大的优势哩!”这是初中毕业、16岁就来到垦殖场的蒋仲平的体会。10年来,垦殖场创业的苦他都吃过了,全部的工作也都做过了。他当过拖拉机手、酒厂主任、板鸭厂技师,现在,这个只有37岁的多面手蒋仲平,又成了总场的场长,工农业各项生产事业,他都懂,都会,都是内行能手。他性格爽朗,整天乐呵呵的。可是对工作、对生产却非常认真,一丝不苟。他常对人说:“要是每个人的积极性都充分发挥出来,每个人的特长都发挥出来,一个人就能顶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人用。”这话一点不假。共青垦殖场1969年在南湖重建时,只有400名职工,现在有近2,000人。人手增加了4倍,可生产却增长了36倍!这不是一人顶好几个人么!
“最根本的问题是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委书记余仕观总结这些年的经验时这样说,“有了这一条,优势就会被发现、被利用,就会给人创造出更大的财富。”这是真的。1969年,他们搞板鸭厂被说成是“要钱不要线”,把他打成“走资派”,调离了垦殖场。就在他走的时候,还悄悄地对于维忠、周承立、蒋仲平这些骨干分子说:“板鸭厂可不能丢呵!”从那以后到1973年,不到4年时间,调来了5个一把手,由于“四人帮”的迫害和生产、工作上的困难,又先后离开了垦殖场。最后没法,只得又把余仕观这个从小做木匠,1949年从老家进贤县逃难到德安,解放后参加工作、入了党的老垦殖场党委书记重又调回垦殖场。老余回场的第一天,就对全场职工说:“共产党是给普天下人民谋幸福的,不发展生产怎么行?!”尽管当时全国许多地方被“四人帮”搅得天下大乱,可这里,却一直在坚决走自己的路,用他们的话说:“四人帮”大骂,我们大干;“四人帮”大砍,我们大上。全场上下一条心,一股劲,工、农、副业一齐上。现在,人们都看到了,从1973年——这是共青垦殖场走上生产发展的真正起点——到1979年,总产值增长了13.2倍;从1969年开始创业算起到1979年,10年间总产值增长了36倍多。
本报记者 田流 张平力
本报通讯员 李东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