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1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人民之子”——台尔曼
周锡荣
“因为是革命战士,
就要保持对事业永不变节的忠诚。
这忠诚,要生死如一……”。
恩斯特·台尔曼牺牲前的狱中遗书中的这几句话,最朴实无华、简洁深刻地概括了这位德国共产党主席和劳动人民热爱的领袖、国际工人运动杰出的活动家、著名的反法西斯坚强战士光辉的一生。经过长达11年半与外界隔绝的囚禁、残酷折磨和严刑拷打,正当纳粹德国军队遭到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致命打击,节节溃败,希特勒感到他的末日行将到来,从而卑怯地下令杀害台尔曼的时候,这位德国工人阶级领袖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仍然毫不妥协的斗争,犹如划破夜空的闪电,鼓舞了德国人民冲向胜利的黎明。自此,台尔曼英勇就义的一天——1944年8月18日,就永远为人们所怀念。
在德国工人运动史上,台尔曼被公认为继倍倍尔、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之后最受群众爱戴的领袖。这位被工人们誉为“人民之子”的杰出战士,1886年4月16日诞生于“德国工人运动的堡垒”——汉堡。从小,他就关心和同情劳动群众的疾苦。10岁那年,汉堡爆发了码头工人大罢工,他长时间地和工人们在一起。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立誓要为工人阶级的子弟创造美好的未来。青年时期,台尔曼当过马车夫和码头工人,是汉堡卓越的工会工作者。1920年他加入德国共产党,1923年10月领导了著名的汉堡工人10月起义。面对反动当局派来镇压的装甲车,他始终站在斗争的第一线。在党和工会被迫转入地下以后的历次斗争中,他和工人们结下了同生死、共命运的血肉联系和战斗情谊。
真正的群众领袖,总是在斗争的风浪中涌现的。台尔曼的政治生活充满了斗争和胜利,但也遭到过多次沉重的打击和失败。1925年,快满40岁的台尔曼被选为德共中央主席。他并不是在革命胜利的高潮中成为革命工人的领袖,而是在工人运动的利益被可耻地叛卖、工人阶级因接连遭到血淋淋的失败而情绪沮丧的时期赢得工人阶级的信任和热爱的。人们经常看到他出现在汉堡船坞、鲁尔矿区和柏林冶金工人的集会上。他关心工人们的疾苦,了解他们的要求,组织他们起来继续为争取工资和面包,反对资本主义剥削而斗争。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他向党指出必须揭露希特勒的民族煽惑,才能胜利地进行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斗争。他不倦地向劳动群众指出法西斯主义和战争的危险。正因为如此,希特勒匪徒们把他视为眼中钉。纳粹匪徒制造了国会纵火案以后不久,1933年3月3日就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台尔曼逮捕入狱。
台尔曼是与劳动人民息息相关的。在尖锐复杂的斗争中,在他担任党中央领导工作以后,他都保持着工人阶级的本色。他不需要盲从的拥护者,而需要自觉的战友;他教育劳动人民在政治上独立思考和行动,而自己也随时虚心地向群众学习。即使身陷囹圄,他也时刻想着人民:“我的生命和我的工作一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为德国劳动人民贡献出我的智慧和学识、我的经验和精力,甚至我的整个生命……”。这也正是他的力量的源泉。在长达11年半的监禁中,台尔曼先后被囚于莫阿比特、汉诺威、包岑等监狱。面对最野蛮残酷的严刑拷打,经受接连不断的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台尔曼始终坚贞不屈,寸步不让。他在狱中给他妻子的信,充分表现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崇高革命气节:“我的道路是确定了的,不管它有多么艰难。每天不断的凌辱和欺侮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然而这个斗争正是我的命运。”
台尔曼热爱人民,人民也热爱台尔曼。他被捕不久,许多工人冒着危险把无数鲜花送到他的家里。在台尔曼生日,无数信件和祝寿卡片,从全国和世界各地飞向监狱,以致邮局的纳粹头子也为之震惊。全世界正义的人们举行了多次大规模抗议示威,要求释放台尔曼;法、英、美等国最杰出的律师自愿为台尔曼辩护;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和著名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等都积极参加了这一声援斗争。罗曼·罗兰在台尔曼50岁生日所写的一段话,正好表达了世界人民对台尔曼的崇敬之情:
“全世界的工人和自由人民的眼光都抱着感激的心情注视着你的监狱号子。因为您所忍受的痛苦,就是我们大家的痛苦……尽管您的躯体被监禁——您的精神是自由的。它在我们队伍的最前列斗争着;您的名字挂在无产阶级的嘴上,您的名字受到无产阶级的歌颂。”
台尔曼虽死犹生,他永远活在德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中。


第7版()
专栏:国际书窗

一位来自德国的“老八路”
——读王安娜的回忆录《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胡思升
一位德国妇女,金发碧眼,又是柏林大学的哲学博士,从本世纪30年代开始,跨越了地理、民族、语言和风俗习惯的界限,整整20个年头,投身到中国革命的激流中。这种异乎寻常的经历,孕育出一本珍贵的回忆录——一本从外国人的心理和目光观察中国社会和革命进程的目击记。这是同时代的中国作者的类似回忆录所难以替代的。
王安娜(德国名字是安娜利泽)怀着深挚的感情在前言中写道:“我(在中国)所体验的历史,与已成了我的第二故乡的这个国家的历史,关系太密切了。”确实,这本书,以其生动、具体的事实告诉人们,之所以“密切”,不仅仅是因为她曾与一位留学德国的中国革命者结为生活的伴侣,更主要的,是她在中国革命的艰难岁月里,不顾个人安危,抛弃了当时西方不少人所抱有的偏见,为我们党领导的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精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本书——一位可算作1937年参加中国革命、被周总理赞誉为“八路军的一员”的王安娜的回忆录确实记下了不少难得的珍贵的革命史料。
中国革命在世界史上具有的伟大意义,首先在于它是世界革命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但同时,它本身也是国际主义的一支响彻云霄的凯歌。许多国际主义战士,以自己的斗争甚至生命,参加了这气壮山河的伟大合奏。可以说,其中也有王安娜拨响的音符。从这本书中读者可以看到,这位来自德国的“老八路”,接二连三地接受党的委托,在周恩来同志指挥下,在中国大地尚未破晓的昏暗岁月里,去完成种种艰巨任务。1938年底,日寇的铁蹄践踏到长江中游,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在香港筹集了大量医药用品、野战医院设备和X光透视机,准备运往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为此,在桂林,安娜毅然接受周总理的重托,只身去香港、上海,通过印度支那,经历万水千山,组织并完成了这一难度很高的征程。1939年年中,周总理任命她为八路军少校,让她和4名八路军战士乘卡车往返翻越过盘旋起伏、随时都有可能坠入深渊的川黔公路,把一批军需品运到目的地。道路之险峻,夜宿路店时跳蚤和老鼠的袭扰,以及日机的轰炸,都不能稍减安娜与中国人民甘苦与共的感情。这是因为,她目睹了旧中国的无权与腐朽,贫穷与黑暗;但同时,她从延安的窑洞中,却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和新生。是的,中国从一种社会形态跨入另一种社会形态,经历了难以言状的曲折、磨难的痛苦,这是我们应该永远记取的。王安娜的回忆录,正好给了我们从又一角度回首往事的机会。
确实,作者在中国革命的激流中,不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参加者。她曾潜入敌占区,偷越日军封锁线,进入晋察冀边区根据地。她在五台山会见解放区的军民,同聂荣臻将军和白求恩大夫畅谈。她喝过小米粥,啃过玉米饼,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在狭窄的山路上“偷偷地紧握着走在前面的骡子的尾巴”,连续20小时急行军。在西安古城,安娜曾结识张学良和杨虎城。她同宋庆龄有过频繁的接触。她同重病中的鲁迅在上海探讨过《阿Q正传》、《祝福》的深刻意义。她同“救国会”七君子有颇深的交情。特别是在延水之滨,安娜同毛泽东同志有过多次长谈。她同周恩来、朱德、邓颖超、康克清、李立三、廖承志等同志的交往的叙述,都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王安娜于1955年离开中国回德国定居。但是对于她,在中国的20年,始终历历在目,“恐怕直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也都不会忘却”。正因为如此,1964年,她的回忆录问世了,并于1973年再版,而且被译成法文和日文,受到各国读者的称赞。在作者离开中国的25年中,她为增进中德人民的友谊积极工作,作出了出色的成绩。不久前她被选为德中友好协会名誉主席。我们相信,她将会为发展中德友谊作出新的贡献。是的,这期间,中国也经历了难以言喻的历程。1979年,安娜重游旧地,感触万端。她寄希望于中国的青年和未来,希望中国老革命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里深刻表现的那种战斗意志和牺牲精神”,在当今的建设时期里再现。这是中国革命的一位真挚战友的深情,也是这本回忆录值得一读的可贵之处。(附图片)
王安娜与邓颖超、康克清同志在一起。


第7版()
专栏:

罪恶的“旗手”
——从苏越使用化学武器谈化学战
郅远
一颗颗毒气弹,从400米以下低空掠过的苏联飞机上接连投掷下来;滚滚的黄色烟气,不断扩散、弥漫。受袭击的村庄里,人们的手和脸发生难忍的水疱和肿胀。另一些地方,一种锥状大罐也在空中相继打开,无数灯泡大小的白色物体溶入空气中。在这样一次白粉毒气袭击下,数以百计的阿富汗人由于中毒,肌肉不断剥落而惨死,无数人在痛苦地呻吟、残喘。类似的惨象,越南侵略军也同样在老挝和柬埔寨接连制造。这种违犯国际公法的暴行,正引起世界公众的愤怒谴责和强烈抗议。
化学战的罪恶史,可追溯到几千年前。据记载,第一次在战场上使用化学武器,是在公元前431年,斯巴达人同雅典人作战中,斯巴达人将沥青和硫磺制成二氧化硫,在围城战斗中使用,使对方受到很大伤害,一举战胜了雅典人。
在近代,随着科学和工业的迅速发展。19世纪中期的法、英、德等国,都曾研制化学武器。所谓化学武器,是指将各种有害的化学物质,装填到发射兵器中,在战场上伤害人员、牲畜和毁坏植物。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于1915年4月22日下午,在比利时伊伯尔地区,突然对法国军队施放了化学毒剂,致使法国军队遭受15,000人中毒、5,000人死亡的严重损失。从而,交战中的英、法、美等国也相继使用起来,规模变得越来越大。据统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帝国主义国家使用的毒剂种类达54种之多,毒剂量为12.5万吨,约有130万人受害。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25年在日内瓦召开了国际会议,通过了《关于禁用毒气或类似毒品及细菌方法作战议定书》。然而,尽管各帝国主义国家在这个协定上签了字,但它们出于侵略掠夺的目的,在这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化学战从没有停息过。现在,苏联在侵略阿富汗的同时,肆无忌惮地使用毒剂残杀无辜的阿富汗人民,并一直供应和怂恿越南使用化学武器杀害柬埔寨和老挝人民。化学战的毒云笼罩着阿、老、柬大地,化学战的阴影威胁着各国人民的和平生活。
当今,化学战的毒剂按其伤害作用分类,主要的有6类十几种:神经性毒剂,能伤害人的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引起瞳孔缩小、抽筋等症状,毒性大,伤害作用快,不及时抢救会造成死亡;糜烂性毒剂,能使人的皮肤、眼睛和呼吸道红肿、起泡、溃烂,这类毒剂渗透能力强,需长期治疗才能痊愈;全身中毒性毒剂,能破坏人体组织细胞的氧化功能,使人体缺氧,引起口舌发麻、瞳孔散大,皮肤粘膜发红等全身中毒症状,抢救不及时也会发生生命危险;窒息性毒剂,主要伤害肺部,引起肺水肿,呼吸困难、缺氧窒息;失能性毒剂,能造成人体思维和运动机能障碍,引起暂时性精神失常、身体瘫痪、昏睡等症状,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刺激性毒剂,能强烈刺激人的眼睛和呼吸道,引起流泪和打喷嚏,妨碍人员行动。
化学武器发射兵器,已包括各种地雷、火炮、战术及战术—战役火箭、炸弹、导弹、远程导弹等。例如,苏联122毫米口径的BM—21型无定向火箭发射器,尤其适于施放毒剂。
目前,苏联保持着一支庞大的化学兵部队。苏联陆、海、空三军部队每年都进行全面的化学作战训练,并强调大量使用化学武器代用品和经过稀释的毒剂进行实毒和模拟条件下的训练,频繁举行化学攻击条件下的演习。苏联每年都大批生产和储备化学武器。在其集团军进攻演习中,已经出现了一种代号为P—33的新毒剂。在化学武器库中,还增加了一种破坏神经系统的B毒剂。
苏联拚命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早就遭到世界人民的愤怒谴责。尽管苏联领导人总是矢口抵赖,极力标榜自己是“现代最人道的思想的旗手”,“反对屠杀人类的野蛮思想”。但今天,人们已愈来愈看清楚,他们实际上是罪恶、野蛮的“旗手”,当前,化学战的威胁主要来自苏联。
面对苏联大量生产、储存化学武器,积极准备打化学战的严酷事实,现在世界许多国家十分重视对化学武器的防护。北约各国研制的一种新型防护服,具有多种防护效果。瑞士等国构筑了各种防护化学战的民防工事。许多国家还加紧了化学防护训练,作好反化学战的准备。苏联及其帮凶越南冒天下之大不韪,步希特勒的后尘使用惨无人道的化学武器,必将落得可耻的下场。(附图片)
苏联军队在进行化学战训练。


第7版()
专栏:友谊之花

我的家乡
北京语言学院 日本留学生 星屋秀幸
日本留学生星屋秀幸在结业归国前夕,给本报寄来他用中文写的作文《我的家乡》,以表示“对中国老师和同学的诚挚感谢”。今天我们连同他的附言发表于此。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一位日本青年经过努力,在学习中文方面取得的良好成绩,看到他以质朴的语言描绘的一幅美丽的日本乡村风情画,也可从中感受到,友谊的花朵已开遍我们两国人民的心田。编者
离开我的家乡十五年了,印象也已经有点模糊。但是家乡总归是家乡,一看到山村,就不由自主地唤起对自己家乡的怀念。我十五岁的时候,考上了城市的高等学校,以后又上了名古屋大学,大学毕业之后,我就开始在东京的三井物产贸易公司做工作。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我都住在离家乡很远的地方。我虽然很喜欢家乡,但是由于工作的关系,没怎么回去过。“家乡”这个词就使我想起我的甜蜜的少年时代。
我的家乡在岐阜县益田郡金山町,那是一个风光明媚的日本山村。村子里人口不多,街道很少,四周的山岭长满了青绿的树木,山脚下有几条小河,小河两岸是广阔的田野,我就是在这个山明水秀的山村里长大的。我想,家乡最美丽的季节还是春天,特别是樱花盛开的四月中旬。那时候恰恰赶上家乡的节日,天空中小鸟高高兴兴地飞着、叫着,小河哗啦哗啦地流着,鱼儿度过了严寒的冬天,尽情地享受春天的温暖。可爱的蝴蝶在百花竞相开放的田野里,扑打着美丽的翅膀,翩翩起舞。
对我们村里人来说,过节是既重要而又令人快乐的大事。在这一天,村里的人们不干活儿,享受节日的愉快。尤其是孩子们,从节日前好几个星期,就看着日历说:“左等右等怎么节日还不来呀!”因为孩子们早就知道,节日的时候学校没有课,而且远在外地干活的亲人也都放假,回到家乡来,好久没见的亲戚一定会给孩子们一些零花钱或者玩艺儿。在每个家庭里,妈妈一个劲地做拿手菜;爷爷、爸爸、哥哥等男人聚在盛开的樱花下,一边骄傲地喝着自己酿造的白酒,一边唱着传统的歌曲。
到了黄昏,全家人就穿着特别漂亮的和服去村子尽头的神殿参拜。大家都在正殿前严肃地向神祈祷,恳求这一年全家身体健康、秋天丰收、万事如意。在神殿的舞台上,跳着流传了一千多年的舞蹈。周围点着无数的小宫灯,一片灯火辉煌。
参拜后,我们从神殿里走出来,神殿大门前的路边有各种各样的小摊。儿童就要求母亲买些点心。过了热闹的小摊,突然出现一条静静的狭窄的山路。四周没有人家,很安静,只能听见田野里青蛙的叫声和木屐的声音。
随后走进村子里的街道,在我们的面前又出现了樱花盛开的林荫道,我们仿佛走进了樱花的隧道,觉得轻松而安逸。因为今年的春天又伴随着节日一起来了。我们的参拜结束后,回到家里,全家人就开始节日的家宴。
如今,家乡节日的往事已经变成了象宝石那样珍贵的少年时代的回忆。啊……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再在故乡过节日呢?
作者附言:我是在北京语言学院学习汉语的日本留学生。通过在中国一年的留学生活,我不仅学习了汉语,而且进行了多次旅行,参观了许多名胜古迹,特别是今年七月上旬毕业之后,我还到了新疆等地。通过这些旅行,我看到了新中国的面貌。虽然我的汉语水平还不太高,但是我决定回国之前,借此机会,用中文介绍一下“我的家乡”,作为我的毕业作品,以表示我对中国老师和同学的诚挚感谢。


第7版()
专栏:

印尼的火山
在印度尼西亚大约有500座火山,它们当中有150座活火山。地球上有70座是属于经常爆发的危险类型的活火山。而这70座危险的活火山中,就有17座是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上。此岛是印度尼西亚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全国65%的人口居住在那里,可谓在火山群中生活的人们。 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