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1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社论

从“蔗粮挂钩”谈发挥优势
福建省采取“蔗粮挂钩”的政策措施,安排“优中择优”的生产布局,发展蔗糖生产,体现了按最大经济效益办事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了闽南几个地区适宜发展蔗糖生产的优势。这对于各地逐步调整农业生产布局,是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
按最大的经济效益办事,是我们办一切经济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农业生产是同大自然打交道的事,受当地自然条件的约束和影响,当地的土壤、气候、雨量、日照、温度等适宜发展什么生产,就应当发展什么生产。因地制宜,才能发挥优势,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闽南一带自然条件适宜发展蔗糖生产,全国平均三亩多地的甘蔗产一吨糖,闽南一亩七、八分地就产一吨糖。近几年福建省采取措施鼓励闽南种蔗,他们的优势得以发挥,产量成倍增加,每年上调给国家的糖从2万多吨增加到18万吨;农民收入增加,口粮充足,国家和农民都得到利益。
要做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首先要从当地的客观条件出发,看看适宜生产什么,而不能单纯根据主观愿望。也就是说,要把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才可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果。多年来,规划生产往往只强调国家需要,而不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国家需要粮食,不适宜生产粮食的地方也得种植粮食作物。结果路子越走越窄,既使林牧副渔各业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受到严重的影响,粮食生产的发展也很缓慢。当然,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接受国家计划指导,服从国家需要。但是,国家计划的指导应当体现在使各地善于因地制宜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能强使各地干违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蠢事。如果这样,那就不是计划指导而是瞎指挥了。我们不能把国家需要和发挥各地优势对立起来,而要懂得发挥地方的优势正是满足国家需要的保证,只有让各地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地尽其力,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国家的各种需要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
要做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发展农业生产,应该千方百计地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而不能追求自给自足、自成体系,不能搞大而全或小而全的生产布局。比如,闽南适于发展蔗糖生产,就不能硬要他们搞粮食自给。事实证明,在当地实行“蔗粮挂钩”,不但为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商品糖,也更好地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口粮问题。现代化的大生产是社会生产,不论是多么富庶的地方,当地生产、生活的需要都不可能自给自足、万事不求人,而必须依靠交换。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生产发展了,产品丰富了,通过国家计划、市场调节以及奖售政策调剂余缺,可以满足各地的需要。
要做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必须提倡算经济帐,讲求经济效果。由于极左思潮的泛滥,前些年只强调算政治帐,不允许算经济帐。生产队只能讲为革命种田,不能讲经济效益,否则就会被认为是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滑到了资本主义,就是方向道路问题。把讲究经济效果同资本主义联系起来,这是根本的颠倒,必须拨乱反正。我们要提倡算经济帐,提倡讲求经济效果,使大家敢于抵制那些习惯于用政治大帽子压人、习惯于瞎指挥的恶劣作风。不肃清这一流毒,就难以做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为了发挥优势,在农业生产布局实行较大调整的时候,必须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为调整创造必要的条件。否则,不管怎样强调发挥优势,实际上仍然会宜林者不能林,宜牧者不能牧,因地制宜只是一句空话。我国北方棉区前几年为什么棉花产量连续下降?主要原因是棉价太低,棉农口粮不足。今年国家解决了棉农的口粮和棉花价格问题,北方棉区的生产形势就大有好转。福建省的甘蔗生产近几年为什么发展这样快?主要是实行了“蔗粮挂钩”的政策。因此,提倡发挥优势,一定要有一系列政策措施,认真解决由此引起的群众生活问题,使农民有利可图。离开群众的经济利益,怎么能够发挥优势?这里要特别注意粮食问题。一个地方不论发挥什么优势,必须保证群众对粮食的需要,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发挥优势,趋利避害,要落实政策,要讲究科学。各地应当认真分析自己的各种条件,发展什么生产可以扬自己的长,避自己的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采取必要的措施,发展什么生产。按照这个原则来调整生产布局,就是落实了最受群众欢迎的政策,讲究了花钱少、见效快的科学。


第1版()
专栏:

认真接受报刊和群众的批评建议
郑州市委领导亲自下去解决问题
据新华社郑州8月17日电 新华社记者王彪报道:中共郑州市委领导成员,认真接受报刊和群众的批评建议:积极采取措施,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密切了党和群众的关系。
今年元月以来,《河南日报》和《人民日报》对郑州市的工作先后发表了五篇批评性稿件,不少群众也给市委领导同志写信,对郑州市的建设提出了批评和建议。郑州市委对这些批评认真听取,严肃对待,尽快予以解决。今年元月,《河南日报》发表了一封群众来信,反映郑州东郊一段公路坑坑洼洼,交通很不方便,以至经常误车翻车。市委书记孙化三和市交通局的负责同志王学文亲自带着设计人员一道,到现场勘测,研究解决。40天后,那段坑坑洼洼的土路就变成了平坦的柏油路。接着,还对北郊的公路加宽、垫平,对南关的“马路仓库”进行了清扫。郊区社员高兴地说:“市委领导真是给我们做了件好事。”
今年7月17日,《人民日报》登载了郑州郊区每天损坏4万斤羊奶的消息。第二天市委第一书记李宝光就着手调查,并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一起深入郑州乳品厂,了解情况,给他们增加了贷款和建筑材料,使这个厂乳制品的生产能力很快就可扩大6万多斤。同时,他们还协助几个有条件的生产大队制做乳品冰糕,不仅解决了坏奶的问题,还使一些生产大队增加了收入。
从今年元月到现在,郑州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共收到群众来信1,000多封,市委第一书记李宝光和第二书记徐学龙等,亲自过目,认真批示,并检查处理情况。今年6月,群众来信反映郑州东北隅黄河路一带积水过膝,李宝光就冒雨前往实地调查。原来,附近农业队为了引污水浇地,把下水管道堵死,连遇阴雨,造成水患。李宝光把市农委、建委、城建局等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找到一起,共同到现场研究解决,妥善地处理了农业队提灌用水,疏通了下水管道,消除了黄河路和附近家属院的积水问题。
郑州市委曾多次在常委会上研究过如何对待群众批评的问题。他们认为,对于来自任何方面的批评都不能要求百分之百的准确。应该看批评的主流和本质。即使批评的十条意见有一条是对的,对改进市委的工作也是很宝贵的。要求批评意见百分之百的准确,实质上是拒绝批评。因此,他们对待一些有片面性甚至出入较大的批评意见,也能耐心吸收其合理的部分,以改进工作。


第1版()
专栏:

福建蔗糖生产大有潜力
省委和省政府进一步贯彻蔗粮挂钩等政策
据新华社福州电 新华社记者许一鸣、陈明星报道:福建省充分发挥本地甘蔗生长快、单产和含糖量高的优越条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发展蔗糖生产。
福建省发展甘蔗的自然条件很优越,全省甘蔗的种植面积已达67万亩。甘蔗的优良品种也多。并且已有机榨、半机榨的糖厂51个,日榨甘蔗能力2.7万吨。发展蔗糖生产的潜力很大,前景广阔。近几年来,由于实行蔗粮挂钩、奖售化肥等政策,极大地调动了蔗农的积极性,出现了连年大幅度上升的新局面。1979至1980年榨季,全省产糖37.1万吨,比4年前的11万吨增长2倍多;平均每亩产糖1,107斤,大大超过了全国平均单产水平。
福建省因地制宜地发展蔗糖生产,在经济效果上有很多好处。
为了大力发展蔗糖生产,中共福建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决定进一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一,继续执行近几年来行之有效的蔗粮挂钩政策,在原来核定基数的基础上,每交售一吨原料蔗,补助250斤原粮,每交售一吨原料蔗,奖售化肥50斤,给返销糖20斤;二,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在提高甘蔗单产的同时,逐步扩大甘蔗种植面积;三,建设一批化肥厂,增加化肥生产;四,新建相当于日榨甘蔗两千吨的糖厂10个,增加日榨能力2万吨,建设各种综合利用设施,建设糖、粮、肥的储运仓库和粮食加工厂,建设相当数量的港口、码头、公路等交通设施,制造机械设备等;五,扩大科技队伍,加强甘蔗生产、制糖及其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第1版()
专栏:

避免空洞说教切实解决问题
《中国青年》人生观讨论搞得好
编辑部三个月收到青年寄来四万多件信稿
据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 《中国青年》杂志开展的《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的讨论,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他们说,这样的讨论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敞开思想,实实在在地探讨问题,我们很高兴。广大青年积极参加这一讨论,在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光编辑部收到全国各条战线青年寄来的信稿就有四万多件。
这个讨论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强烈的反响?《中国青年》编辑部的同志们认为,关键在于让青年们讲心里话,并且实事求是地讨论青年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事实证明,只有了解青年,才能帮助青年;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解决问题。
《中国青年》杂志的这一讨论是从今年第五期开始的。这期杂志刊登了北京某工厂青年女工潘晓写给编辑部的一封信,题为《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潘晓在信中叙述了她自十年动乱以来所走过的艰难的历程——由希望到失望、绝望的历程。她彷徨、苦闷,但又不愿意走向虚无。她在艰苦地探索人生的意义。她从自己的经历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人都是自私的”,“任何人,不管是生存还是创造,都是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
《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的同志对潘晓这样的青年没有指责或置之不理,而是伸出了热情的手,肯定了她对现实和人生的思考比起麻木、僵化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编辑部决定把“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交给广大青年进行讨论。广大青年称赞这一做法,他们说:“这比过去那种不着边际地空对空射击进了一大步”,“感谢党和社会对我们青年人的关怀”。
在寄给编辑部的千万件信稿中,青年们讲述了自己类似潘晓、甚至比潘晓更为曲折的经历和更深的创伤,真切地袒露了自己的徘徊、苦闷、欢乐与希望。他们和潘晓共同探讨着人生的意义。
目前,《中国青年》杂志对人生意义的讨论正在深入,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问题上:
一,什么是科学的革命人生观?主要讨论为己与为他以及公和私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大致有三种观点:一种意见认为,潘晓的“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是对的,“只有自我才是绝对的”,“自私是人的本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一种意见认为,公和私并不是只有对立的一面,也有一致的一面,而且在社会主义阶段,一致是基本的,这就是要正确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为自我和为他人是矛盾的,二者不可得兼。公和私是不能合营的。无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两个字:为公。
二,怎样认识和对待我们的现实社会?一种意见认为,社会的现实是丑恶的,处处使人失望,只有随波逐流;一种意见认为,我们的社会既有假、丑、恶,更有真、善、美。社会主义存在弊端,这是事实,但是社会主义的伟大使命恰恰在于消灭这些弊端。这种结合自己的经历、各抒己见的讨论,启发着青年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


第1版()
专栏:

“六教授”右派问题全部改正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 在1957年反右斗争中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著名“六教授”曾昭抡、费孝通、黄药眠、陶大镛、钱伟长和吴景超,已经全部得到改正。
在被错划为右派之前,曾昭抡是原高教部副部长,费孝通是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黄药眠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陶大镛是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教授、系主任;钱伟长是清华大学教授、副校长;吴景超是中国人民大学计统系教授。曾昭抡、吴景超已故,其他四位教授现在的工作是:费孝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黄药眠,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陶大镛,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教授、系主任;钱伟长,清华大学教授。


第1版()
专栏:

王士俊自学成才
被任命为空军雷达学校副校长
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 一位长期坚持自学、掌握了高深专业知识的业务干部,最近被任命为空军雷达学校的副校长。
这位叫王士俊的副校长现年45岁。他是全国电子学会雷达委员会委员。早在1964年,空军领导机关曾授予他“刻苦钻研业务的标兵”称号。
王士俊读过半年高中。入伍后学习了3年雷达机务技术。以后的20多年,他顽强地坚持自学,先后学习了高等数学、工程数学、普通物理、电工原理、晶体管电路、超高频技术、脉冲技术、雷达发射接收设备、自动控制设备、信号系统和控制、电子计算机原理与程序设计等课程。他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早已超过同类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他还能阅读和翻译英语专业书籍,俄语、日语也达到大专毕业程度。
长期地坚持自学,使王士俊掌握了高深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在既有大专班又有中专班的雷达学校里,他能够给任何一个班级授课。1955年以来,他先后教过无线电原理、半导体线路、工程数学、高频技术、噪声分析、数字技术在雷达中的运用、雷达原理、雷达兵器等十几门课程,截至目前,他已授课4,200个学时,其中大专以上的课程达3,800学时。他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积极进行科研工作。他写的《国防千里眼——雷达》,已由战士出版社出版。


第1版()
专栏:

第二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四名女子标枪选手取得优异成绩
8月17日在第二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女子甲组标枪决赛中,山东队的郭庆先(右一)、河南队的李淑芬(右二)、山东队的于学青(右三)、广西队的房志慧(左),均以优异成绩超过了1979年由法国运动员创造的46.50米的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纪录。
新华社记者 董荣贵摄(传真照片)


第1版()
专栏:

中国、西德运动员进行友谊赛
我运动员破三项全国游泳纪录
据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跳水、游泳、水球运动员今天在北京的陶然亭游泳场分别同中国运动员进行了友谊比赛。
这次游泳比赛共15个项目,西德运动员获得13个项目的第一名。中国运动员乔勇以2分12秒31的成绩打破了男子二百米个人混合泳全国纪录,林凡以1分5秒87的成绩打破了女子一百米蝶泳的全国纪录,分别获得了第一名。在男子4乘100自由泳接力赛中,由郑锡庭、李加宗、黄广梁和钟归如组成的中国一队以3分38秒89的成绩打破了这个项目的全国纪录。跳水比赛分男子跳板跳水和男子跳台跳水两个项目进行。


第1版()
专栏:

兖州北站建成投入使用
据新华社济南电 济南铁路分局兖州北站最近建成投入使用。
新建的兖州北站,共有21股道,其中两条通过线、13条到发线、6条列车编组线,货场为18万平方米,能容纳50辆货车同时进行装卸作业,每年货物吞吐量可达100万吨。在车站的行车调度室内,正在安装工业电视等现代化设备,最近即可投入使用。
兖州北站的建成,对于提高京沪干线的货物通过能力、促进鲁南和鲁西南的经济建设等,都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1版()
专栏:

加强对青年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教育
湖北省试行青年职工守则
据新华社武汉8月17日电 由湖北省经济委员会、省劳动局、省总工会和共青团省委共同制订的《湖北省青年职工守则》,最近发到全省试行。这个《守则》共有十条:
一、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爱祖国,爱人民,树立革命人生观,以主人翁的精神建设四化。
二、努力学习文化科学技术,熟练掌握本职业务知识和技能,安心本职工作,完成或超额完成本职任务。
三、自觉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分配,听从指挥,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
四、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
五、遵守社会主义法纪,不打架,不骂人,不酗酒,不赌博,不结帮拉伙,不搞违法乱纪活动。
六、讲文明,讲礼貌,谦虚谨慎,说话和气,待人诚恳,尊重领导,尊敬师长,团结同志,助人为乐。
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关心集体,爱护生产设备,爱护公共财物。
八、正确处理恋爱、婚姻、家庭问题,提倡晚婚,计划生育,移风易俗,婚事不铺张,不请客送礼。赡养父母,家庭团结,邻里和睦。
九、讲究个人和集体卫生,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十、敢于坚持原则,勇于同危害国家、集体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坏人坏事作斗争。
湖北省经委等单位还发出联合通知,要求各地把贯彻《守则》同做好思想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加强对青年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适应四化建设需要的一代新人。


第1版()
专栏:实干家

战斗在青藏公路上的工程师吴铁荣
千里青藏公路的改建工程正在加紧进行。筑路大军中,有一位深受人们尊敬和欢迎的老工程师——吴铁荣。
吴铁荣1949年从河北工学院毕业后,一直在河北省交通局工作。1976年春天,领导上派他到基建工程兵某部参加改建青藏公路,他愉快地奔向风雪高原,为建设好从内地通往西藏的交通动脉贡献力量。
部队负责改建的昆仑山至唐古拉山公路段,平均高度在海拔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含氧量只有内地的一半。年过半百的吴铁荣时常感到头晕、胸闷、气喘,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但是,恶劣的气候,艰苦的环境不能动摇他发展祖国交通事业的决心。他终日顶风冒雪,奔波在各个施工点上,及时地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部队在高原永冻层负温度下进行桥梁涵洞混凝土施工时靠生炉子加温,吴铁荣感到这样做花费人力和燃料太多,便建议推广内地一种简便的保温方法。他带领几个人做了一道试验涵洞,求得在零下12度极限内各种负温度下混凝土材料的配比数据,摸索出高寒地区混凝土施工的程序。这一试验的成功,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使每年混凝土施工期延长了45天左右。
有一次,上级给部队下达了热拌热铺17公里沥青路面的任务。按当时的机械和人力,很难按时完成。吴铁荣不辞辛劳,连续到施工地段考察了4天,发现每天中午地表的温度较高,符合层铺法铺设沥青路面的要求。指战员按照他的意见将热拌热铺改为层铺,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按时完成任务,质量也合乎标准。
吴铁荣一心扑在高原公路建设上,却很少考虑自己的身体和生活琐事。他的母亲、爱人和孩子都住在天津市,家里人都盼他回天津工作。当领导上征求他的意见时,他当即表示,一定和大家一起把青藏公路改建好再回内地。(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