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1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内蒙古进一步放宽政策让人民休养生息
新疆农垦系统合理调整作物布局形势一年比一年好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16日电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最近决定进一步放宽经济政策,让各族人民休养生息,顺利完成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
这次放宽政策的重点,首先是放宽调整经济结构的有关政策。增加植被覆盖率、恢复自然生态平衡关系到内蒙古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全面、合理调整,自治区党委要求各级党政军机关、群众团体、厂矿企业、学校街道和人民公社,都要种树种草,明确规定了国家、集体、个人,适合谁种就让谁种,谁种谁有,谁种谁受益的政策。在农业内部,区党委决定进一步放宽粮食政策。规定对有余粮的旗县要确定粮食征购基数,一定五年不变,超产后实行加价和议价收购。对缺粮地区要核定合理的粮食定销指标,一定五年不变。对近三年连续吃返销粮、每人平均收入在50元以下的生产队,三年免除粮食征购包干任务。另外,还规定了可以用油料、甜菜和畜产品折顶粮食征购包干任务的政策。
第二是放宽了所有制方面的政策。总的原则是允许多种所有制成份和多种生产经营方式并存,保护竞争,互相促进。在当前主要是扶持和鼓励集体和个体经济的发展。在农村、牧区,规定要扩大社员自留地;对社员自留畜的数量和品种不加限制;并划给社员一定数量的饲草、饲料基地和自留树,长期归社员所有。在城市,规定要积极支持城镇中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只要有利于人民生活,有利于增长社员财富,适合谁经营就让谁经营,并要在贷款、原材料、设备方面给予扶持。对今后城镇新办的工商企业,规定以集体为主,对服务行业,要放手发展个体经营,保护他们正当的经营权益。对于城乡的各种手艺匠人、手工业者和小商小贩,允许他们个体经营,也可以吸收他们参加集体企业,城镇的可以下乡,乡村的也可以进城,以利于活跃城乡经济,活跃市场。
第三是放宽分配方面的政策。在农村、牧区,允许“包产到户”、“包产到劳力”、“口粮田”、牲畜集体所有分户饲养等在内的一切可以增产增收的生产责任制。核算单位过大、群众要求划小的,允许划小。但是在农忙季节对生产责任制和生产队的规模都要稳定,不轻易变动。在城镇工商企业,规定凡是能实行计件工资制的,都可实行计件工资制,不便实行个人计件的,可实行班组等小集体计件。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16日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垦系统各国营农场积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因地制宜安排作物布局,充分发挥了本地的自然优势,农业生产形势一年比一年好。1978年以来,这个农垦系统的粮食产量每年递增21%,棉花产量每年递增26%,甜菜产量每年递增45%。
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周围的农场,夏季气温高、日照时间长,适宜种植长绒棉,这些农场在粮食自给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长绒棉生产。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垦局,根据本地条件的差异和特点,让粮食产量很低的塔里木河下游五个农场重点发展棉花,把这五个农场的粮食征购任务分配给适宜粮食作物生长而不适宜种棉花的焉耆垦区的七个农场分担,并且给这个垦区适当的经济补贴,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今年塔里木垦区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三万多亩,焉耆垦区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两万多亩,两种作物长势都好。


第2版()
专栏:

河北动员群众抗旱保秋 陕西加强秋季作物管理
据新华社石家庄8月13日电 河北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动员全省人民奋力抗旱保秋。目前,全省投入抗旱的劳动力达400万人,日夜不停地为大秋作物浇水。一些受灾严重的社队正加紧补种秋菜和晚秋作物。
进入7月份以来,河北省气候反常,出现了大汛期间少雨或无雨、大面积持续干旱的罕见现象。据气象部门预报,8月份雨量仍然偏少。面对严重的旱情,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把落实政策,稳定各种生产责任制作为战胜旱灾的关键措施来抓。省委、省人民政府要求各地原定的各种奖励办法,要坚决落实,对于因灾减产的,要和群众商量,合理调整原定指标,使其有产可超。
据新华社西安8月14日电 陕西省农村各地,针对今年积温少,日照不足,影响农作物发育生长的情况,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秋季作物的田间管理,促进早熟高产。
陕西省今年夏粮因长期干旱严重减产。全年粮食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在秋季。但不利的气候条件,又对秋季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困难。为了保证秋季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各种作物的不同情况,各地采取了相应的管理措施。经过精心管理,绝大部分晚秋作物生长健壮。


第2版()
专栏:

“砸碗事件”说明了什么?
新华社评论员
长沙市太平街上发生的“砸碗事件”,提出了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红星饭店的营业员为什么敢于动手砸个体饮食摊的碗?明明是砸碗无理,有关领导部门的一些负责人为什么袒护砸碗者,指责个体户?
这个事件反映出,我们有些同志对个体经济还存在着一些错误的看法。他们把个体经济同资本主义等同起来,认为同个体经济作对就是同资本主义进行斗争,因而对个体经济不是积极扶持、正确引导,而是排挤、打击。
在我国,城乡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占绝对优势,劳动力已不再是商品,个体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附属部分和不可少的补充形式。由于个体经济规模较小,经营分散,方式灵活,因此,它在服务业、修理业、饮食业等一些以手工劳动为主的行业,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有“拾遗补缺”的作用,既有利于满足群众生活需要,又有利于扩大就业。
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国家允许非农业的个体劳动者在城镇或者农村的基层组织统一安排和管理下,从事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不剥削他人的个体劳动。”可见,个体经济不仅允许存在,而且受到法律的保护,象“砸碗事件”这种行为,是不符合我国宪法和现行政策精神的,是错误的。
我们有些同志,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至今还不能正确地对待个体经济。比如,有人说,让个体户开业是抢了国营饭店的生意。既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并且还要适当的发展,怎么能够说它是抢国营企业的生意呢?在这种情况下,国营企业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断改进经营管理,改善服务态度,在竞争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那种砸人家的饭碗,希望国营商业一统天下的想法,不但于国于民不利,对国营商业本身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据新华社长沙8月16日电)


第2版()
专栏:

鲍教授帮我们找答案
最近,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副所长鲍文奎教授来贵州西部高寒山区考察,在提高小黑麦的产量和质量方面,给了我们很大帮助。
鲍文奎教授在水城两天,不辞劳苦,跋山涉水,和特区农科所的同志到海拔二千三百米的高山上考察了小黑麦的生长情况,给特区农业技术干部讲了课,和特区农业部门研究了开发高寒山区、种好小黑麦的规划和措施,解答了我们在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方面的一些疑难问题。
近几年来,我们特区推广鲍教授培育的八倍体小黑麦,单产逐年下降,磨出的面粉质量也有下降,弄不清是什么原因。这次鲍教授来,实地进行了考察,帮助我们找到了答案。我们和鲍教授一起,分析了我们这里自然条件的特点,趋利避害,扬长弃短,制订了适合本地情况的推广方案。我们欢迎农业专家都象鲍文奎教授这样,抽点时间到基层,普及农业科研知识,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贵州省水城特区革委会办公室
闻凯


第2版()
专栏:

我们需要学科学
目前,农村中大多数干部和社员科学文化水平都比较低。一个生产队要想尽快富起来,既要政策落实得好,又要懂科学技术。去年,我们小队插了7亩杂交水稻,因为不懂得杂交稻的生长规律和栽培技术,按常规稻下种、施肥、薅草,本来产量很高的杂交稻,结果产量却低于一般水稻。今年早稻管理期间,我们队有三千多斤碳酸氢铵施到田里失了效,原因是不懂碳铵的性质,跟草木灰、火粪土混合施用,使碳铵遇碱失效。这两件小事说明,作为生产队长,尽快掌握农业科学技术多么重要。
可是,在农村,生产队长想学一点科学技术知识,困难比较多。一些农业技术书,术语、专用名词很多,没有通俗的解释,叫人不易看懂。一部分农业技术书的主要对象应该是农民,要通俗易懂。另外,我们当队长的,一年之中大会小会不断,内容无非是怎样抓生产,同“科技”二字很少沾边。难道不能利用这些会议,给生产队长上一点有关的农业科学技术课吗?我们生产队长迫切需要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知识。
湖北省黄梅县独山公社东仓六队队长 高华强


第2版()
专栏:

欢迎科技人员下乡
积极推广和应用农业科技成果,是发展我国农村生产力、由穷变富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并不算少,报刊、广播电台都有介绍。但在农村,却推广应用不多。例如,放养固氮蓝藻,报刊上说是“解决晚稻肥源的一种好办法”,但在我们这里,基层干部和社员还不知固氮蓝藻是个啥样子;还有土面增温剂,电台广播中说它如何如何好,但同样看不到。群众批评说:“只听楼梯响,不见下楼来。”
科技成果为什么不能“下楼”呢?我看原因有三个,一是有些科技单位重研究轻推广;二是有关领导只在会上号召,自己也不敢大胆应用;三是农村一些基层干部缺乏科学知识,不愿推广应用。
我们希望一些农业科技人员能深入到农村,实地推广和普及农业新技术。
湖北浠水县蔡河公社 周子平


第2版()
专栏:

扩大猪肉市场 增加农民收入
宁乡县养猪头数不断上升
本报讯 记者孙健、吕建中报道:湖南省宁乡县今年采取多种措施扩大猪肉市场,及时解决肥猪销路问题,进一步调动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养猪头数不断上升,使农民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
今年上半年宁乡县生猪饲养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2.65%,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出栏肥猪35万头,比去年同期增加33.7%。上半年交售生猪这一项,全县平均每人收入24.6元,上半年全县114万人每人平均吃肉18.4斤,比去年同期多6斤多。
宁乡县去年平均每户养猪达到4头以后,生猪的销售出现困难。今年国家计划在宁乡收购生猪18万头,到6月份全县出栏肥猪已达35万头。怎样给国家收购不了的肥猪找到市场?宁乡县各级领导部门认为主要出路在于立足本地,扩大内销。于是他们采取扩大供应点,送肉下乡,方便群众。这样做的结果,今年上半年全县出栏的肥猪全部销售出去,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02%。
大力提高猪皮开剥量,是宁乡扩大猪肉销售量的又一措施,全县到六月底生猪剥皮率由去年的51.2%提高到86.2%。他们算了一笔帐,开剥一张猪皮重11斤,开剥8头猪就等于多销一头猪。上半年猪皮开剥量达65,593头,等于多销了8,100头猪,同时又向国家提供了皮革加工原料,增加了实际收入。
此外,他们还主动同外地挂钩,把猪肉分类冷冻和加工包装,扩大推销,上半年销往香港、意大利等地达240吨。
宁乡县发展养猪的措施得当,销路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预计今年每户养猪可发展到4.5头。猪多,肥多,粮食也多,全县粮食亩产1979年达到1,050斤,今年早稻又比去年增产。


第2版()
专栏:农村工作小议

抗灾也要靠科学
今年进入梅雨季节以来,江苏省东台县三仓公社先后受到冰雹、龙卷风和暴雨的严重袭击。社员们不仅敢于抗灾,而且善于抗灾。棉苗五倒五扶,墒沟五塌五挖。往年棉田入伏不动锹,怕伤棉根,今年因雨水多,棉田板结,地渍低温,棉苗根系不发达,他们就动锹松土增温,使棉苗很快有了转机。往年棉苗是七月搭架子,八月结桃,可今年棉苗僵发,他们就改变了往年盛花期才施花铃肥的老做法,见好田坐桃即施,对差田见花即施。这样就避免了铃期缺肥脱力,后期贪青迟熟。现在,数百亩棉田,一片葱绿,看不出这里前不久曾是三灾洗劫的田块。
搞农业,一年四季都要同老天爷打交道。“天有不测风云”。夺丰收的过程,往往也是抗天灾的过程。抗灾,不仅要靠顽强斗志,还要靠科学方法。《孙子·虚实篇》中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抗灾跟打仗一样,要达到“神”的地步,就要有足够的准备,从实际情况出发,用科学的态度去应付复杂多变的自然灾害。只能在风调雨顺的年月种太平田,算不上庄稼好把式。 朱华山


第2版()
专栏:

江西泰和县武山鸡场扩大发展本地特产——乌骨白毛鸡的生产,在香港市场竞销,获得良好经济效果。
新华社记者 王绍业摄


第2版()
专栏:云南通讯

开展竞争销路畅 特产源源上市来
——云南省十个地区、自治州到昆明专营农副土特产品见闻
在昆明市东风西路,有一个百十余米的地段,从今年春节起,出现了一排新的商店,一色绿平板房,大红招牌,上面标出全省十个地区、自治州的名号,专营本地的农副土特产品。据说,原来设想的只是春节活跃一下市场,各地州临时来昆明办个展销点,谁知,大受欢迎,一办到今,成了地州专设在昆明的门市部。
这些门市部经营的商品,有好些在昆明市场上已经很久都看不到了。如丽江的黑木耳、羊肚菌,大理的饵丝、罗卜丝,澂江藕粉,易门豆豉,马关黑心木菜墩,临沧的凤尾扫帚,宣威的火腿,思茅的石磨、石臼,景谷的芒果,腾冲的小斗笠,保山的京竹筷……共有200多种,生意兴隆,每天的销售额在7,000元左右。
从前,昆明市商业部门一统天下,不允许地、州、县自己到省会来做生意,现在开了口子,一试,这十家商店开办不过五个月,大有好处。
活跃了市场,方便了群众。刷锅洗碗,每家每日照办不误,丝瓜瓤子方便耐用。但是这种小生意过去省日杂公司和市土产公司是不做的。墨江县土产公司却收购了400公斤,摆在思茅地区门市部里,三、五分钱一个,很快就销售一空。家庭用的手摇小石磨,昆明市从不经营,群众想磨点懒豆腐、玉米面、糟辣子都没办法,现在有货上市,人们争相购买。其他如马关菜墩,丽江羊肚菌,墨江野生百合粉,腾冲虎骨,都是昆明多年不见之物,深受群众欢迎。虎骨价格虽高,也很快销掉70斤。
为地方滞销品打开销路。腾冲县小斗笠出名,美观大方。前两年,当地积压40万顶,现在运到昆明,供不应求。保山的桐麻线,耐湿耐碱,但在当地销量不大,桐麻产量高,却不敢大胆加工。他们先拿200多公斤到昆明一试,出乎意料,人们看到桐麻线又白又结实,价钱又便宜,做沙发再好不过,不几天就销完了,有的生产单位成吨地买,缺货就签订合同。宜良的棉絮不错,价格比昆明市加工的还便宜,但在当地供过于求,不能放手生产。一进昆明市,不到一个月,销售了500多条。就说前面提到的丝瓜瓤子,在当地一分一个没人要,到昆明成了畅销品,小东西卖了大钱。这说明,商品的滞销和畅销是相对的,关键在于商业部门是否开禁,流通渠道是否畅通。
打破独家经营,开展竞争。一个是同昆明市竞争。有些商品昆明市场也有,例如棉絮,昆明老一套规格,不考虑群众需要。宜良的棉絮,不但花质好,弹工细,而且要多大尺寸,顾客随意。碰到门市部无货,可以登记订货加工,定期取货。又例如筷子,市批发公司规定要240把以上才批发,思茅门市部十把也批,五把也批,很适应一些厂矿和小合作商店。问题在于一个
“活”字。你搞得那么死,人家就不买你的。其次是“快”,特别是水果。景谷芒果人称热带水果之王,昆明也多年不见,偶尔碰到也要卖一元多一公斤,调拨部门还很费劲,路途远,环节多,从景谷到昆明600多公里,运到昆明上市,少说也得六、七天。但是思茅地区自己经营,减少中间环节,汽车直接从生产队拉到门市部,从采摘到出售,用不了两天时间,价钱也便宜得多,而且几乎没有损耗,全部卖出。其他如西瓜、菠萝、部分蔬菜等,都采取这种经营办法,上市早,损耗小,群众满意,门市部也有利可图。
二是地州之间互相竞争。许多同类商品摆在几家货架上,有比较,有鉴别。你的商品受不受欢迎,一看质量,二看价钱,群众自有公道。例如薏仁米,昆明有,丽江有,腾冲有,昆明、丽江每公斤还比腾冲便宜一、二毛钱,可是仍旧买腾冲的人多。群众试过,有人上午先买二、三两,确实好,下午一买就是几公斤,先后卖出了四吨。相反,腾冲的饵丝,过去鼎鼎大名,开头供不应求,后来卖不动了,原因还在质量。腾冲饵丝好,原料必须是腾冲产的好大米,你用其他品种代替,质量就下降。现在他们正在想办法为腾冲饵丝恢复名誉。价格也是竞争中重要的一环。同样货物,你便宜,销售就广。棕片,全省积压,思茅门市部,一公斤降价一角多,一天要销二、三百公斤。同是蜂蜜,昆明三元多,玉溪卖二元八,就要好卖得多。他们减少了中间环节,即使便宜,仍然有利,也有了竞争能力。
竞争推动经营者们开动脑筋,也使他们更加尊重群众的意见。高粱梢做的洗碗刷子,居民说做长了点,墨江马上改短;祥云干罗卜丝,传统加工要加红泥巴水染色,群众不要,要白罗卜丝。从前昆明市副食品门市部多次提过意见,他们不改,现在自己经营,很快就改过来了。
竞争一举,大有可为。有几个地区很有点宏图大志。他们不仅跨入了昆明市,还要在昆明站稳脚跟,利用自己的优势,大显身手。思茅准备鲜笋上市,这在昆明从未有过;玉溪今年产鸭25万只,要到省会卖烤鸭,同昆明竞争;丽江利用本地木质好,价格便宜的有利条件,加工碗柜、米柜、方桌、方凳等市场紧缺木器;腾冲则准备用虎骨和砂仁占领昆明市场。总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沟通了同外地外省的联系。各个地州的招牌在昆明一竖,局面大开。小小门市部,成了全省内外的转销点,外省市的采购员纷纷找上门来。思茅地区通过门市部已经同八个省订了定货合同,玉溪订的合同已经超过百万元。许多外省的采购单位在销售点就能看到所要采购的商品,协商成交。他们满意地说:这下好了,不出昆明市,问题就解决了。
农村地县直接到大城市经商,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云南省和昆明市主管部门决定把这些门市部长期开办下去。这对于推销当地土特产品,了解市场动向和群众需要,指导和组织各地农副产品的生产,沟通省内外经济,互通有无,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从过去的不允许到现在的长期开办下去,是一个突破。看来,想把经济搞活,还需要有更多的突破才行。
本报记者 丛林中 江绍高


第2版()
专栏:小资料

菜籽饼坑埋脱毒法
青海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研究成功菜籽饼坑埋脱毒法。这项研究成果经济实用,曾受到青海科技大会的嘉奖。
油菜籽榨油后的副产品菜籽饼,含30%以上的蛋白质,是很好的猪饲料。但是由于菜籽饼含挥发性带辣味的有毒物质,猪不太喜欢吃,吃多了会中毒。
目前我国常用的菜籽饼脱毒方法有蒸煮、水洗、发酵等数种。几种处理的效果比较,坑埋的脱毒效率高,蛋白质损失小,猪爱吃。经试验,在每天的猪食中搭配20%这种菜籽饼,猪的食欲旺盛,各项生理指标正常;搭配40%,肥猪的采食量略有下降,没有别的副作用。
坑埋脱毒的具体作法是:选择向阳、干燥、地温较高的地方,挖一宽0.8米、深1米、长度按所埋菜籽饼多少而定的长方形坑。菜籽饼按每百斤加水100到
150斤的比例,浸透泡软后埋入坑内。埋前可先在坑底铺一层草,埋后再盖一层草、覆土20厘米。埋藏期间要经常检查,填补缝隙。埋两个月即可取出喂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