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1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力局
大胆选拔技术人员充实领导班子
本报讯 据《宁夏日报》报道:宁夏电力局党委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大胆提拔技术干部充实各级领导班子,使电力企业的生产面貌产生了明显变化。
党的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工作着重点的转移,电力局党委把如何发挥技术干部的作用列为重要议事日程,要求各级干部部门重视发现、培养和提拔技术干部担任领导职务,不拘一格地选拔好人才。各级党组织和干部部门的负责同志深入基层,在实践中考核,发现人才,大胆提拔。近两年来,先后提拔了50多名技术业务干部,担任了局、厂和车间、科室的领导职务,并晋升了28名工程师。这些被提拔的技术干部,大多数是50年代的大学、中专毕业生,年龄都是40多岁,年富力强,又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被提拔后,朝气蓬勃,勇挑重担,充分发挥自己的业务知识和技术专长,受到群众好评。
在提拔技术干部的过程中,电力局党委和各基层党组织,认真平反冤假错案,为100多名技术干部恢复了名誉,使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大胆工作。童尔勋是一位从事电力事业30多年的老技术干部,十年浩劫中受到迫害。去年,局党委为他彻底平反,并把他提拔为区电力局副总工程师,使他更好地发挥了技术专长。
电力局党委在提拔技术干部担任领导职务时,本着内行、精干的原则,不管是否党员、出身如何,只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懂技术懂业务,热心电力事业,一心搞四化,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就提拔重用。王文杰是个非党技术干部,大学毕业20多年来,一直担任电力技术工作,根据他的技术水平和政治表现,提拔他担任了中宁发电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李孟俊是个老工程技术人员,在党的领导下,工作一直表现积极,认真负责,群众反映很好。过去由于家庭出身不好,一直未被重用。最近,区电力局党委根据他的技术水平和一贯表现,把他提拔为中试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


第3版()
专栏:

大连机床厂实行技术革新和挖潜改造
职工大学毕业生起重大作用
据新华社沈阳电 新华社记者程尚荣、董践真报道:大连机床厂职工大学培养出的167名毕业生,在技术革新和挖潜改造中,已成为厂内一支技术骨干力量。
这个厂职工大学毕业生金庆,原来是个钳工,只有高小文化程度。他通过多年业余学习和到厂办大学深造,已经达到大专院校同等专业毕业生的水平,主管设计了我国第一条差速器加工自动线和30多台组合机床。现在,他已担任了主任设计师的工作。
目前,大连机床厂厂办职工大学毕业的技术干部,已占全厂工程技术人员的20%。自1970年以来,这个厂的职工大学先后已有5期毕业生,他们都基本上学完了大专院校同类专业的主要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达到了大专院校同类专业毕业生的水平。
职工大学毕业生们在车间技术革新和挖潜改造工作中,发挥了显著作用。现在担任车间技术主任的职工大学毕业生孙德英,在职工大学学习期间,就结合学习为自己所在的车间研制成功一台螺旋槽精铣装置,解决了多年没有能解决的一个技术改革课题,减轻了工人体力劳动,提高工效三倍。职工大学毕业后,又同工人一起搞了22项技术革新,受到了工人称赞。
大连机床厂很重视办好职工大学,专门成立了以厂党委书记为主任的厂教育委员会,定期讨论研究职工大学的教学质量和有关事宜,对职工大学毕业生同大专院校毕业生一样授予技术职称;关心和帮助热心于职工大学教学工作的9名教师在业务上的进修和提高,教师在技术晋级方面同工程技术人员一样对待。


第3版()
专栏:

在青年工人中选拔培养技术人才
上海医疗器械厂张榜招贤
新华社上海电 上海医疗器械厂张榜招贤,通过考试,从青年工人中选拔培养技术人才。
今年4月,上海医疗器械厂贴出“招贤榜”,招考技术人员,引起了全厂职工的兴趣。不少青年工人报名应试。经过文化基础知识和一般技术的考试,首批择优录取了9名。目前,这9名青年工人已调到设计、工艺等技术部门,在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一边学习,一边工作。
拥有近2千名工人的上海医疗器械厂,现有技术人员180余人。随着生产发展,这个厂技术人员青黄不接的矛盾比较突出。
厂党委采用两条腿走路办法,在等待国家分配技术人员和选送工人去高等院校深造的同时,从本厂工人中择优选拔、培养人才。工人们称赞这是广开才路的一个好办法。


第3版()
专栏:

杭州原工商业者集资办业余学校
据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从全国工商联获悉:杭州原工商业者集资创办的钱江业余学校,主要培养在职商业职工。这所学校于去年4月正式开学。最初开设英语、日语、商业美工、财务会计4个专业,招收450多名学员,后来又增添了语文、数学、机械制图、电工基础、计划统计等课程,学员增加到2,900多人。最近学校决定继续扩大,学员将增加到3,800人。
负责学校教务、总务、会计工作的6名原工商业者,原已退休,现在都把心血倾注在办好业余学校上。


第3版()
专栏:

云南锡业公司哈尼族混凝土工人马优鲁,一心一意干四化,被群众称为“新长征中的实干家”。
新华社记者 周重要摄


第3版()
专栏:

“渤海二号”为什么会翻沉?
龚璞
“渤海2号”翻沉的原因是违背了船体性能的要求和迁移井位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定。并非设备问题,更不是遇到了“不可抗御”的天灾,完全是由于不尊重科学造成的。
石油部海洋石油勘探局从国外引进的“渤海2号”自升式钻井平台,在渤海湾迁移井位的拖航作业中不幸翻沉的事件,引起了社会各方面人士的严重关注。
海洋石油钻探,不仅与陆地钻探一样,要使用各种复杂的机械、仪器,向深达数百米甚至数千米的地层开战,看不见、摸不着;而且终日与大海、风浪打交道,情况复杂,稍不注意,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事故。
海洋钻探装置分为固定式和可移动式两类,固定式称为固定平台,它们一般不受风浪的影响。可移动式装置,称为钻探船,设计时都要考虑到具有一定的抗风浪能力,遇到不可抗御的气候、海况,可以根据天气预报,提前采取措施,至少可以将人员安全撤离。不管固定式装置还是可移动式装置,全都设有一定的防火和防井喷设备。因此,尽管从事海洋钻探存在着种种不安全的因素,只要尊重科学,按客观规律办事,就可以避免损失,或者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渤海2号”翻沉的呢?
“渤海2号”的翻沉,并不是设备有问题,也不是遇到了“不可抗御”的天灾,而是由于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尊重科学造成的。
“渤海2号”是1973年从国外引进的先进设备,是一台非自航的可移动式海洋钻探装置,称为自升式钻井平台。它由沉垫舱、桩脚及平台三部分组成。沉垫舱又叫做压载舱,钻井时注水使之下沉,总计可装压载水2,000多吨。桩脚有四条,每条高72米,直径2.6米,可自动升降,钻井时插入海底,完钻后起拔抬升。平台上安装钻探机及其它设备。工作或者停泊时,都得借助液压机构将平台抬升到高出海面、波浪影响不到的安全高度(一般高出海面8~9米,有的达15米、20米)。整个船体重2,630吨,平台上可变负载800吨,工作时另可加负载500吨。如要迁移井位,首先要卸除可变负载,选择合适的气候、海况,使平台下降到海面(降船),将沉垫舱抬升并和平台贴紧,才能把舱内压载水排出,不使船吃水过深,使干舷高度在拖航时保证在安全范围之内,以增加稳性和抗御风浪袭击的能力。
“渤海2号”的翻沉,正是由于违背了船体性能的要求和迁移井位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定。这条船的说明书上明文规定:降船气象条件与升船时一样,为四级风。可是这次拖航之前,三个气象台都报出有6~7级大风,照理不应降船,但是却强迫降了船。这次拖航需要48小时,气象台只报了12~24小时天气情况,如要拖航,理应对60~70小时的气象进行认真的分析,但是,这样的分析也没有进行。在钻探船拖航过程中,没有必要的人员应一律撤离,应该排去的压载水要排去,应该卸载的可变负载要卸掉,平台上的设备一定要固定牢。但是,“渤海2号”在这次拖航中不仅未卸载减人,相反,还增加了机关和修船厂等单位十余人。尤其令人惊异的是,拖航前明知一台潜水泵落水可能掉到了沉垫上,理应打捞起来再拖航,可是却没有给予打捞的时间,致使平台与沉垫不能贴紧,船体的稳定性大为降低,造成通风口帽在大风中被打坏,大量涌进海水,本来稳定性就差的船体,更加失去平衡而翻沉。钻探船拖航时本应有三条拖船参加,一条主拖,一条助拖,一条护航,但是可怜的“渤海2号”却仅仅有一条船为它拖航。
蔑视科学、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渤海2号”翻沉的原因。
(原载《工人日报》)


第3版()
专栏:

南开大学经济系主任魏埙教授就“渤海2号”翻沉事故提出意见:
搞建设必须尊重科学
本报讯 记者夏林报道:天津市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南开大学经济系主任魏埙教授就“渤海2号”钻井船翻沉事故提出如下意见。
魏埙说,在经济工作中应当少提那种不切合实际的政治口号。有些同志一讲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在这类口号下,往往出现冒险蛮干,造成不必要的牺牲和损失。建设四化,同自然界进行斗争,必须讲科学态度,要有科学知识,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渤海2号钻井船搞石油勘探,在海上大风浪中作业,理应十分注意海上气象报告。可是,出事前气象台已经发出大风警报,却没有引起重视。拖航时又不遵守钻井船的使用说明书。我们搞生产必须尊重科学,不能不顾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简单地提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如果把战争年代的一些政治口号到处硬套,甚至扩大到不适当的程度,那就荒谬了。即使在战争年代,打仗也得讲科学,要懂得战争的规律,尽量多杀伤敌人,减少自己的伤亡。指挥员由于蛮干吃了败仗,是要受处分的。
魏埙说,只有保护现有生产力,才能发展新的生产力。马克思反复说过,扩大再生产是以简单再生产为基础的。《工人日报》上讲,海洋石油勘探局有的领导说什么“要翻船也给我翻到海里去,不要翻在码头里”。依我看,在哪里也不能翻。可以看出,这个局领导人对人和船很不爱护,不珍惜现有的生产力。为了钻出一个井,船翻了、人伤亡了都可以在所不惜,这不是很荒谬吗?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人和船都是生产力。人伤亡了,船翻了,那还有什么发展、扩大再生产可言?
他说,渤海2号翻船事故,说明有些领导人存在着急于求成的思想。我们建设四化,尽快实现四化,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但是,实现这个心愿,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味冒险蛮干,必然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急于求成,实际上是某些领导人用主观意志、行政命令代替客观规律,这样搞瞎指挥,必然要使经济工作蒙受损失。渤海2号翻沉,又一次说明了这个道理。如果我们不克服急于求成的思想,还会给经济工作带来灾难。
魏埙最后说,石油部海洋石油勘探局的领导人,对群众的合理建议置若罔闻。这是不尊重劳动者的表现。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不尊重群众意见,这是否认广大工人群众是生产资料主人的重大原则问题。不解决这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就必然产生官僚主义,挫伤劳动群众的积极性。渤海2号拖航,是生产过程,领导干部本来应该多听听生产第一线的广大职工,特别是科学技术人员的意见。可是,钻井队队长刘学同志在拖航前从保障安全出发,提出要卸下钻具,调三条拖船和打捞潜水泵的积极建议,却被某些领导人当成耳边风,统统被否定了。不尊重工人的主人翁地位的领导人,是领导不好社会主义企业的。


第3版()
专栏:记者来信

少数民族用品生产要保护和扶持
近年来,我国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不少民族特需商品的生产和供应都有减少趋势,远远不能满足各族群众的需要。据有关部门对全国15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自治区调查,少数民族特需的铁锅、皮靴、丝绸、家具、服装、礼帽、金银饰品、铜制品等主要商品,都严重供应不足,有的甚至断档或脱销,一些地区已经出现黑市或投机倒把。这种情况虽经多次呼吁,仍改进不大。原因在哪里?主要是许多企业在经济上碰到的一些实际困难,还没有切实加以解决,只有一般号召解决不了问题。
企业生产民族特需用品有些什么实际问题呢?
其一,近几年来不少原材料提价,而本来就偏低的许多民族用品的价格却长期不作变动,造成生产企业亏损,有的已经停产或转产,有的企业因无法维持而停业。据有关部门对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族用品生产企业的调查,去年因原材料提价,15个民族用品生产企业中,有10个亏损,亏损总金额达40多万元。延吉市民族铁锅厂生产所需的生铁、焦炭、石墨等六种原材料普遍提价,而铁锅的出厂价格仍然是1963年的价格。这样,生产一只铁锅,企业就亏损一元八角。这个厂今年计划生产6万口锅,预计全年要亏损10万多元。如果这个厂停止生产,整个东北三省朝鲜族铁锅供应都要受到影响。青海省民和锅厂生产少数民族用的筒子锅,也因原材料提价,企业亏损而停止了生产。
其二,原材料供应得不到保证。全国唯一生产民族礼帽的天津盛锡福帽厂,年产礼帽6万顶,所需原材料过去几年一直按国务院文件规定由产地优先保证供应。但是,今年上半年生产礼帽所需的山羊皮没有得到解决,致使企业停产半年,影响全国供应。新疆喀什地区生产皮毛和皮鞋的企业,去年以来,由于没有原材料而几乎全部处于停产状态。贵州、湖南苗族妇女爱好的银饰品,也因为原材料供应少,供应奇缺。
商业部门因为赚钱不多,怕亏损,不愿经营少数民族用品,也是造成民族用品减少的一个原因。据最近有关部门调查,新疆乌鲁木齐市红山商场的民族用品专柜,现在只经营160种商品,比1978年减少60多种。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有些商店本来应该经营民族用品,但他们不愿经营,全县八个区,去年只销售了330多元民族用品。内蒙古兰旗那日图蒙古包厂生产的蒙古包架子,供销部门因怕经营亏损而不收购,让工厂自销。这样,蒙古族牧民只好骑上骆驼,赶上牛车,走几百里路到工厂去购买,往返一趟要好几天时间,群众很不方便。
少数民族用品种类虽多,但数量并不大,在全国商品经营总额中占的比重很小。只要有关方面加以重视,在鼓励竞争的同时,对少数民族用品的生产和供应给予保护和扶持,目前存在的问题就不难解决。比如,在价格政策上,对民族用品实行保护;在财政上,对民族用品企业因原材料提价而产生的政策性亏损,予以减免税收或给予补贴,使生产经营的企业有一定的利润;在原材料的供应上,对木材、皮毛、丝绸和金、银、铜等主要原材料进行专项安排,优先保证供应。这样,我国民族用品的生产就能不断地发展起来,逐步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
新华社通讯员 宫相友 新华社记者 肖英智


第3版()
专栏:市场随笔

早点开门 晚点打烊
沈徐何
出差到上海,起床后才发现丢了牙刷,只得大清早就跑商店。离下榻之处很近的南京路上,此时已“车如流水马如龙”,然而,沿街商店紧闭大门。一细看,几乎所有商店都写着:营业时间:早9点——晚6点。看来,商店申明在先,勿谓言之不预也!我是莽撞行事者,当吃闭门羹。
傻等时联想甚多。上海公共汽车特别早,清晨5点发车,晚上11点进厂,方便了工农商学兵。我想,如果有一天公共汽车也学上了一些商店的“衙门作风”,把营业时间的牌子往车站上一挂,来个“9点开车,6点收工”,那会形成怎么样的一种后果呢?在几十万乘客中,大概也有商店的经理、主任、营业员吧,不知他们是否同我一样,也想到了这个十分尖锐的问题。
商店办成“衙门”,现在被称之为“官商”。官商给消费者带来多少困难和不便,这是毋庸多说的,我这把等了两小时才买到的牙刷就是一个例证。就笔者所知,开门晚,打烊早,并非上海一地,全国城乡商业、服务业大都流行此病。其实,流行病也并不难治,群众早就帮助商业部门开了不少良方。现在的问题是,不少商业工作者“身患此疾不动心”,大有讳疾忌医的样子。我建议这些同志在坐公共汽车时,想想人家是怎样安排“开车”和“打烊”时间的。


第3版()
专栏:

柔性石墨材料生产线投产
我国第一条柔性石墨密封材料生产线,最近在山东惠民机械工程材料厂正式投产。产品经过鉴定,性能良好。柔性石墨是七十年代出现的一种高级密封材料。这条生产线是一机部上海材料研究所研制成功,并帮助山东惠民机械工程材料厂安装的。


第3版()
专栏:

内蒙古发展集体个体商业网点
近几个月来,内蒙古自治区许多大中小城镇兴办了集体和个体商业服务网点。据呼和浩特、包头、集宁、通辽、赤峰等市不完全统计,新近登记开点的集体和个体户已达三千多个。


第3版()
专栏:

海军一医院制成轻便手术台
海军四○七医院新制成一种轻型万能手术台,用来在海上和陆地各种复杂条件下进行医疗救护。这种手术台具备目前医院使用的大型手术台的全部性能,折叠后体积不到一立方米,重量只有三十一点五公斤。


第3版()
专栏:

吴汉清一项建议节约四万多元
江西大吉山钨矿退休干部吴汉清,对本矿选厂细泥尾砂排放工程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为国家节约资金四万多元,受到矿领导部门记功表彰。


第3版()
专栏:

浙江遂昌金矿产量大幅度上升
浙江省遂昌金矿黄金产量平均以每年百分之六十九的速度递增,今年的产量将比投产时的一九七七年增长七倍多。目前,这个矿所得利润除偿还投资外,已盈余六十多万元。


第3版()
专栏:

江西棉纺织印染厂食堂办得好
不久前,江西省南昌市五百多家工厂食堂进行评比,江西棉纺织印染厂的食堂以吃饭不排队、饭菜花样多、质量好、价钱便宜和讲究卫生而被评为先进单位。这个食堂的价格也公道。


第3版()
专栏:

常州柴油机手扶拖拉机质量高
常州拖拉机公司生产的两个主要产品S一九五柴油机和东风—十二型手扶拖拉机,在去年全国质量月评比中,均名列全国同类产品的首位,双双获得银质奖章。最近经农机部组织的评比检查组检查,认为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已接近或达到国外同类先进产品的水平。
(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