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1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黑龙江逐步建设农村小城镇
把公社所在地建成为基层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的中心
据新华社哈尔滨电 黑龙江省正逐步把农村人民公社所在地建成为基层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的中心。目前,全省约有1/3左右的公社所在地已经形成初具规模的农村小城镇。在这些小城镇里,一般除有公社党政机关单位外,都办有社队企业、商业网点、公社医院、中小学校、文化站、电影院或俱乐部,以及农副产品贸易市场等。许多小城镇都有建设规划,工业、商业、文教卫生、公用服务设施的布局比较合理,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腾出的农业劳动力越来越多。许多地方通过在公社所在地建设小城镇,发展社队企业,兴办商业服务业,就地安排剩余劳动力,使大批农民逐步转向亦工亦农亦商的道路,为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例如,尚志县亚布力公社共有34,000人,在公社所在地——亚布力镇就业、学习、居住的有16,000人,占人口总数近一半。近几年通过办社队企业、商业服务业和亦工亦农的劳动服务队等,安排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待业青年和城镇闲散居民就有一千多人。
许多公社所在地正在形成的小城镇,每逢集日或工余假日,生产队和社员们把集体生产的、自留地上生产的和家庭副业的各种农副产品,拿到集市上销售,互通有无,一派繁荣景象。今年上半年全省集市贸易的商品成交额达到4,59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9%。文化教育、文娱活动也日趋发展,全省农村人民公社已经建立中等学校1,386所,在校学生100多万人;建立文化站774个,电影放映队1,092个,有些还建立了影剧院、俱乐部和业余文艺演出队。讷河县通南公社近几年由社队自筹资金,建成一座面积为600平方米的俱乐部,各队社员和镇内居民可以经常看到电影。公社还成立了一个半农半艺的文艺演出队,经常在公社所在地和生产队巡回演出,受到群众欢迎。文化站经常组织书刊阅览,举办故事会和科普讲座,指导生产队办好文化室、图书室,满足社员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
为了更好地有计划地建设农村小城镇,今年上半年,中共黑龙江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总结了建设小城镇的初步经验,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领导,搞好全面规划,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边生产、边建设,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第2版()
专栏:黑龙江通讯

新兴的农村小城镇——玉泉
在黑龙江省阿城县东南方向的群山丛林环抱之间,掩映着一座正在发展中的农村小城镇——玉泉人民公社所在地玉泉镇。
这里风景秀丽,经济、文化生活活跃。整洁的街道两旁工厂、商店、学校、医院、影剧院、文化站和机关、居民住宅相连。通往这里的公路和山间小道上,汽车、拖拉机、马车络绎不绝,买卖生产和生活资料、进行农副产品交换的人们来来往往。
党的三中全会制定的一系列农村政策,为活跃农村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指明了方向,玉泉镇的各项建设事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起来。公社和街道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很快办起采石、白灰、木器加工、麦芽、人工蘑菇等25个工业厂点,去年全镇的产值比1976年增长2.9倍。今年上半年的工业产值又比去年同期增长3%。黑龙江省级一些单位和哈尔滨市、阿城县的一些部门,还先后在这里办起建筑材料、电缆、陶瓷、被服、啤酒等十几个工厂企业。使玉泉镇呈现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
近两年,玉泉镇新增加的商店、饭店、蔬菜、照相、理发、浴池、加工、修理等商业服务点61处。其中除国营供销商业增设少数服务点外,多数是公社和街道办的商店,还有事业企业单位和集体合办的商店,有群众自筹资金、设备合伙经营的合作商店,有农村生产队进城办的饭店和蔬菜摊,出现了国营、集体和个体商业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商品流通渠道增多,互相竞争,市场活跃的可喜局面。由待业青年开办的青年饭店、建材饭店,早上四、五点就开门营业,晚上九、十点才闭店,自己选料,精工细作,经营当地群众喜欢吃的油条、豆浆、水饺、包子和具有各种传统风味的炒菜,服务热情周到,顾客满座。红光大队第二生产队是个朝鲜族聚居的队,他们在城里办了一个别具一格的朝鲜族饭馆,很受当地和过往朝鲜族人民欢迎。随着市场活跃和工农业生产发展,全镇每天的社会商品销售额达到2万元以上,比过去增长一半。
玉泉镇办有一所中学、两所小学,适龄青少年入学率达到98%。文化站日常借阅图书,组织书刊阅览,放映电视,开展业余美术、摄影、文艺创作活动。还成立了业余剧团,配合电影院经常进行演出活动,不断满足城乡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公社卫生院设在一座两层楼房里,它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等科室,50张病床,设备比较齐全,有不少现代化的医疗器械,还能自己制造多种针剂、丸、散等药品。
玉泉镇目前有24,000人口,占全公社人口的三分之二,待业青年、有劳动能力的城镇闲散居民和一些农村剩余劳力基本上都得到了就业安置。镇内的房屋建筑面积迅速扩大,现已达到28万多平方米,70%左右是砖瓦房。还在镇周围修建沙石公路24公里,在镇内主要街道铺设沥青路面1公里,整修巷路12条,同时在镇旁的玉泉河上新架设4座钢筋水泥桥,使镇内外桥路相通,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玉泉公社因地制宜,有计划地进行小城镇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发展,使城乡人民逐步地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去年,社员人均收入146元。现在,全镇职工和农村社员在银行的储蓄共190多万元,平均每户存款264元。近几年来,积累的资金越来越多,公社每年从镇街工业的利润中抽出10%的资金,投入城镇建设。另外,还拿出96万元作为农业投资,支援农村生产队购买农业机械,兴修农田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本报记者 景博


第2版()
专栏:

全国桑蚕春茧大幅度增产
本报讯 今年我国桑蚕春茧继去年丰收之后又大幅度增产。到7月20日,全国共收购春茧215万担,比去年同期增长19%,创建国以来最高水平。
今年,春茧生产的最大特点是增产面广。全国桑蚕茧产区除个别省(市)外,都有不同程度增产,特别是主产区增产幅度较大。其中,四川省增长27%,浙江省增长13%,江苏省增长29%,广东省增长11%,山东省增长8%。各地还涌现了一大批张产春茧超百斤的高产社队。
去年,全国蚕茧产区把发展蚕茧生产作为搞活农村经济,使农村尽快富裕起来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建立起一大批蚕桑基地,并因地制宜地扩大了桑园面积,给今年蚕茧生产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今春全国大部分蚕区普遍低温,给桑树的生长和春蚕饲养带来不利影响,但由于加强了桑园的管理和科学养蚕,仍夺得了今年春茧的好收成。
目前,各蚕区正在抓紧桑园管理,力争全年桑蚕茧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第2版()
专栏:

发挥本地优势 增产更多粮豆
辽宁加快辽河平原商品粮基地建设
据新华社沈阳8月12日电 新华社记者高方报道:中共辽宁省委积极采取措施,加快辽河平原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辽河平原商品粮基地位于辽河两岸,北起昌图县,南至辽东湾,包括17个县(区)。辽河及其支流浑河、太子河、绕阳河流经其间。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适宜,雨量充沛,水利资源丰富,盛产玉米、高粱、水稻、大豆和多种经济作物。去年,这17个县(区)的粮食及大豆总产量114.5亿斤,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47.9%,交售商品粮豆45.8亿斤,占全省交售商品粮总额的62.5%,粮食商品率达40%。去年这个地区平均每人从集体收入125元,高于全省人均收入。
为了加快这个地区的生产建设,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粮豆,省委决定,这个地区的建设要体现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要通过提高粮豆的单产来提高总产量。同时,发展油料、畜禽、水产、造林以及社队企业,把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紧密结合起来,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为此,在政策措施上,要切实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协商下达粮、油征购指标后,不再死抠作物种植亩数,完成粮油征购任务后,余下的粮油归队自己处理,开荒造地生产的粮、油等完全归队内支配,5年内不计征购。
这个地区无霜期短,低温冷害对农业危害很大,为了保证增产增收,省委决定在这个地区大力发展机械化,做到适时耕种管理,避开霜冻。同时,把腾出的大批人力、畜力,用于发展多种经营。目前,这个地区的现有农业机械已初具规模,机耕面积达80%以上,机械播种和中耕面积达30%以上。省委认为今明两年要充分挖掘现有机械的潜力,逐步解决田间作业机械化。
为了不断提高商品粮基地的生产水平,省委要求这个地区继续搞好农业基本建设,提高防洪除涝标准,发展农田浇灌。同时,要积极营造速生丰产林,建设用材林基地,加强农田防护和增加社队收入。还要种绿肥,积造农家肥,发展沼气,利用秸秆养畜造粪肥田,千方百计增加有机肥料,改良土壤,不断提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


第2版()
专栏:

一些畜牧兽医专家、教授建议
把西北地区建成我国畜牧业基地
据新华社银川8月10日电 要把西北地区逐步建成我国畜牧业生产基地。这是最近在银川市举行的中国畜牧兽医学会1980年年会上,一些畜牧兽医专家、教授们提出的意见。
参加会议的专家、教授,大都在西北地区长期从事畜牧兽医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当地农牧业生产的状况有较深的了解。他们说,把西北地区建成畜牧业基地,是这个地区的历史、现状和自然规律所决定的。从历史上看,我国西北自古就是经营畜牧业的地区。早在五、六千年前,人类已在这一带定居,过着渔猎游牧生活。秦朝时向西北移民,开荒毁林屯垦,草原遭到破坏。西汉末年到隋朝600年间,这里又变成水草丰美的地方,出现了“牛马街尾、群羊塞道”的盛况。从明代起才大量开荒种地,使黄土高原地区天然植被遭到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然而,尽管如此,现在我国重要的大牧区几乎大部分仍在这个地区。这里有可利用的15亿亩天然草场,占本地区土地总面积的33%,为农田面积的7.5倍。加上这里气候干旱寒冷、温差大、无霜期短,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而牧草生长茂盛,发展畜牧业条件很好。此外,西北又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人民善牧,又培育出了大量的各类牲畜优良品种。但是,发展畜牧业的这些优势,一直没受到重视,结果畜牧业却遭受很大损失。
畜牧兽医专家们还指出,西北地区建成畜牧业基地,是西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为此,专家、教授们建议:一、调整农业结构。应该切实重视和狠抓畜牧业,使畜牧业的产值逐步占到农业总产值的40%到50%,以至60%至70%。同时,依据西北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性大等自然特点和家畜分布情况,相应建立肉牛、肉用羊、半细毛羊、细毛羊及裘皮羊等生产基地。二、抓好草原建设。认真贯彻保护、合理利用和建设草原的方针,达到草、畜平衡,提高单位面积草原上所能获得的畜产品数量;采用合理的利用制度,养用结合,维护草原生机,防止草原退化;集中人力、物力有重点地培植人工、半人工草场,建设冬草生产基地。三、实行季节性生产平衡,解决夏壮、秋肥、冬瘦、春死亡的季节性的不平衡。四、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把农区作为发展西北地区畜牧业的一个重点。这就要首先调动起千家万户的积极性,鼓励和扶持社员户饲养家畜家禽。另外还要大力种草植树,积极推广草田轮作,合理利用作燃料的植物根、茎、叶等效能较高的饲料。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畜牧兽医教育和科研工作,为西北地区畜牧业现代化造就大批专业人才。六、大力防治畜禽疫病,保证畜牧业安全发展。


第2版()
专栏:

解放军某部奉命开到安徽省东部嘉山县女山湖,抗洪抢救新建成的水利工程——女山湖节制闸大堤。指战员们和当地群众与洪水搏斗一个星期,确保了圩区5万多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荫曾摄(新华社稿)


第2版()
专栏:农村工作小议

不能光“磨刀”不“砍柴”
宜春县慈化公社农具厂为了改进会风,制定了一项制度:白天不开会。
为什么?原来他们认真算了一笔账,一九七九年厂里召开各种会议共占用生产人员工作日四百一十天,发给“会议工资”五百三十三元。(该厂是计件工资)如果把这些工作日直接用到生产上,该创造多大价值!
可是,有一些整日热衷于开会的人,却时常以“磨刀不误砍柴工”来自慰。
无论怎样磨刀也不误砍柴工吗?值得一辩。当然,我们并不主张白天一律不开会,问题在于无论开什么会,都要十分珍惜时间,讲究“磨刀”的方法,达到“砍柴”的目的。现在却仍有一些同志惯以开会打发日子,并颇有开大会开长会的“毅力”,日复一日“磨刀”不止,只求“磨刀”,不讲“砍柴”。不仅自己“磨”得头昏脑胀,还把别人也“磨”得意志消沉,这难道也能够说“不误砍柴工”吗?
我们希望这些同志尽快从会议堆中解放出来,用“磨刀”的劲头带领群众去“砍柴”。
欧阳华 罗嗣反


第2版()
专栏:

湖北部分地区加紧抗洪排渍
湖南坚持抗灾搞好晚稻田间管理
据新华社武汉8月12日电 近期以来,湖北省各地党政领导干部正带领群众,日夜奋战,防汛抢险,排渍救灾,恢复生产。
今年湖北气候异常。7月16日至21日,许多地区普降大雨到暴雨,加上6月以来雨量较多,促使全省江河湖泊普遍涨水。江汉平原的长湖已经超过了历史最高水位。7月29日至8月3日,全省大部分地区又降暴雨,有三分之二的县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其中有17个县超过200毫米,最多的达300毫米。由于降雨时间长,范围广,致使山区山洪暴发,平原湖区外洪内涝。
灾情发生后,各地紧急动员起来,全力投入抗洪排涝斗争。受灾较重的荆州、孝感、宜昌和黄冈地区的党政领导干部,立即率领抗灾队伍,日夜奋战在抗洪排涝第一线。许多县、社一面发动群众运土加高加固河堤,确保堤防安全;一面动用大批动力机械排渍,以便减轻损失。
为了战胜洪涝灾害,湖北省各地对防汛排渍和救灾工作作了具体布置和安排,还从地、县抽调了大批科、局长以上干部,组成防汛排渍工作组,深入到灾情严重的县、社,了解灾情,慰问受灾群众,帮助他们抗洪排涝,抢险救灾,恢复生产。
据新华社长沙8月12日电 湖南省各地农村,坚持抗灾夺丰收,不失时机地搞好晚稻田间管理。目前,全省大多数地区晚稻插秧已经完毕。插得早的已开始封行,插得迟的也开始返青。
今年,湖南省的农业生产因气候不好遇到很多困难。早春时节,各地连续出现阴雨低温天气,使早稻生产受到影响。以后又是南旱北涝,对晚稻生产很不利。到7月底,全省还有近四分之一的水田受旱。湘西、湘北又连降暴雨,其中,澧水流域连遭五次洪灾。在灾害面前,湖南省各级党政部门的干部带领广大群众,坚持抗灾抢插晚稻。
受旱较重的衡阳地区,采取分类指导的办法,搞好晚稻生产。他们帮助有水的社队尽量多插晚稻,管好晚稻,以便补回受灾队的损失;对一些缺水社队,他们就发动群众,制订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方案,力争保住晚稻面积;对受旱严重的社队,他们就发动群众,及时改种旱地作物,尽量减少损失。这个地区还根据抗旱保苗斗争中不同的劳动强度,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贯彻多劳多得的原则,使社员出勤多、工效高,基本上抢上了季节。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生产队应重视晒场建设
今年油菜收获季节,四川省许多社队的干部和社员又喜又忧。喜的是油菜又获丰收;忧的是天气不好要造成损失。彭县今年10万亩油菜总产比去年增加100多万斤,但是遇到连绵雨,抛撒的差不多同样有100多万斤。其他地方情况类似。
油菜丰产不能全收的原因很多,但与晒场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多地少的平原地区,生产队舍不得把耕地用来修建晒场,因而晒场不够用;原有的晒场,一部分质量又很差,泥土地面,晴天开裂,雨后积水,到手的菜籽在晒场上损失不少。
晒场不足还不只影响油菜一项。有的农民把收割的麦、稻铺在公路上,让过往车辆碾压脱粒,既污染了粮食,又妨碍了交通安全。农民把公路当作晒场,主要原因是晒场不够用。
要减少损失,做到丰产全收,生产队非把晒场建设认真抓好不可。在人多地少的地方,首先应提高现有晒场的质量和利用率,该整修的要整修,使打下的籽粒能扫得起来;其次,新建晒场时,应少占或者不占用好地,尽量利用瘦薄地;第三,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作物播种面积、数量,力求晒场布局合理,减少田间运输;第四,着眼当前,立足长远,同农业机械化、公路交通、仓库建设和工副业生产的发展结合起来,尽力做到就地脱粒、就地翻晒、就地入库、就地加工,以减少往返运输。
当然,建设晒场要有人力、物力,要花钱,但是应该看到,减少损失,实现增产增收,建设晒场的物资经费也就有了。与其年年遭受损失,还不如趁早下决心,有计划地建设好晒场。
本报记者 贺灿永


第2版()
专栏:

联合国援建的种子加工厂建成
据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 中国种子公司透露:联合国粮农组织援助我国建设的一个现代化种子加工厂,今天在北京市郊区通县投产。另一个种子加工厂7日已在江苏省无锡县投产。
这两个种子加工厂,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签订的一项协定而建设的。去年10月动工兴建。这两个种子加工厂自动化程度高,每小时能分别加工5吨种子。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

氮肥增效剂在我国的应用
每年农田要施用大量的氮肥。施入的氮肥由于挥发、淋溶以及硝化、反硝化作用,损失十分严重。使用氮肥增效剂,是减少氮肥损失的一种有效办法。
氮肥增效剂(国外叫硝化抑制剂或氮素稳定剂),是一种化肥助剂,和各种氮肥配合使用,能使氮素在土壤中较长以铵态氮形式存在,因而减少硝态氮、亚硝态氮的流失和渗漏,提高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达到增加肥效的目的。
氮肥增效剂是一门新兴科学。我国从1969年开始从事氮肥增效剂的研究工作,先后研究的品种有三十多个。通过几年的实验研究,基本肯定了哂吡、眯基硫脲是性能优良的氮肥增效剂,它们的硝化抑制效果显著,毒性低,而且能在土壤中自行降解消失,不会造成污染。
氮肥增效剂哂吡〔2—氯—6(三氯甲基)吡啶〕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具有刺激性臭味,难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因此,一般与有机溶剂混合制成含哂吡30%的乳油使用。使用时将乳油用水稀释100倍,然后喷洒在化肥上或将乳油与液氨混合施用。增效剂的施用量一般为施入氮肥含氮总量的1—3%。
几年来大量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增效剂哂吡对水稻、小麦、玉米、高粱、棉花、橡胶等作物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增产幅度一般为5—10%。应用示踪氮测定表明,在氮肥里加了增效剂以后,作物当季对氮的利用率,碳铵由27%提高到32%,尿素由35%提高到40%,硫铵由45%提高到54%。此外,使用氮肥增效剂还可以降低植物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减轻土壤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对水源的污染等。这是它的另一个重要作用。 霍树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