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7月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提高舞蹈的思想艺术质量
徐尔充 隆荫培
粉碎“四人帮”以来,我国的舞蹈艺术出现了新的面貌。《观灯》、《为了永远的纪念》、《割不断的琴弦》、《看水员》、《心花怒放》等舞蹈,以舞蹈特有的艺术手段,表现了我国广大群众所关心的重大事件,反映了亿万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因此,受到群众的欢迎。这些作品,思路开阔,取材广泛,古今中外,天上人间。无论从数量、质量来看,都有一定的突破,这说明我国舞蹈事业生机勃勃、大有可为。自然,目前也有一些舞蹈节目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应当引起我们注意。
一些舞蹈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不高,它们的通病是一般化、概念化。作品既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也缺乏艺术技巧、独特的构思和新颖的表现手法。有些舞蹈的人物和情节成了政治概念的图解,使人感到不真实,自然也不会受感动。有些舞蹈中的生活场景有相似之处:节日的欢乐和迎接春天来临;欢送参军和庆祝胜利凯旋,往往看不出有什么区别和不同的特点。艺术表现手法上的一般化、公式化也相当普遍,不注意发挥舞蹈反映生活的特点和规律;不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舞蹈形象来表现内容,传情达意,而往往依赖于外加的概念,如果离开了伴唱歌词的说明,观众很难看懂究竟表现的是什么。
造成部分舞蹈作品思想艺术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复杂的,要改变这种情况也要从各方面努力。首先,舞蹈家要密切和人民群众的联系,认真向人民群众学习,从生活的海洋中汲取艺术的养料。舞蹈艺术形象是舞蹈编导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概括和加工的产物,它概括的生活本质越深刻、越具有普遍性,其认识和教育作用就越大,其审美价值也越高,在艺术上也就越具有独特性。一些优秀的舞蹈和舞剧作品,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缺乏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就容易落入窠臼。所以提高舞蹈创作的艺术质量,还必须有艺术家的勇气和大胆探索的创新精神,排除那种“不求艺术有功,但求政治无过”的消极情绪。只有掌握了舞蹈形象思维的能力,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在生活的海洋中捕捉住舞蹈的艺术形象,发现适合舞蹈艺术形式表现的、具有诗情画意的、能反映生活本质的题材,并把它生动地表现出来。
发展我国的舞蹈艺术,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题材、形式、风格的多样化。比如,从当前舞蹈创作看,舞剧创作的题材比较广泛,这是好现象;但在形式、风格的多样化方面,还注意得不够。我们要重视现代题材,要使形式、风格更加多样化。经常举行某种形式风格的舞蹈汇演和比赛,是促进形式、风格多样化的好办法。另外,歌舞团体演出时一歌一舞一首器乐曲的刻板顺序,是否可以改变一下?有条件的单位能否演出以舞蹈为主的晚会?舞蹈题材范围的不断扩大,必然要求舞蹈艺术表现手段的丰富和发展。因此,继承和借鉴古今中外一切对我们有用的表现手段,是不可缺少的。
希望在新的长征中,舞蹈家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舞蹈作品,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


第8版()
专栏:影评

一代新人的精神风貌
绍武 会林
《等到满山红叶时》是一部好影片。它为观众打开了青年人的心扉,借助摄影机的奇妙功能,演奏出一曲美好灵魂的赞歌。
一艘新式客轮“朝云号”,在上海港启锚出航了。长江波涛汹涌,两岸风光绮丽,故事就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典型环境里开始了。在农村插队十年,回城当了电影演员的吴素琴在“朝云号”上体验生活。这个对艺术创造充满热情的姑娘,在心灵深处却还残留着十年动乱带来的印记,她一心要让在船上当服务员的男朋友小费弃船登岸,以求长相厮守,建立舒适安逸的小家庭。在船上,为了能演好未来的角色,她追随着自己的“模特儿”:三副杨英。她要叩开这位与险滩恶浪搏斗的深沉庄重的女三副心灵的大门,要熟悉她、理解她的思想、工作、生活和爱情。
随着故事的进展,杨英的心扉向这个青年演员启开了。吴素琴听到了一支沁人肺腑的心灵之歌,看到了一个崇高灵魂。她受到了强烈的震动,她的视野开阔了,心胸沸腾了,对小费甘愿留在船上、热情地为旅客服务的理想有了全新的感受。叩开杨英心灵的过程,正是吴素琴提高自己的觉悟,对爱情、生活得到新的信念与力量的过程。用健美、富有的灵魂,照亮了不那么健美、富有的灵魂,使它也健美、富有起来,这正是影片主题思想的深刻意义。
影片以浓郁的笔墨展示了杨英和她哥哥(抚养她长大的老信号工的儿子杨明)在特殊的生活环境中结下的刻骨铭心的感情。影片告诉人们,他们的生活是美的,心灵是崇高的。他们是在新社会长大的一代青年,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丰富的情感,有博大的胸怀;他们的生活是那样充实,充满了朝气,他们的爱情是那样纯洁、无私,象满山的红叶一样美好,象绵绵的长江一样深沉。影片通过一个极普通的题材,塑造了一代新人的精神风貌,打开了一代新人心灵的窗牖。它以深沉的美感,崇高的情操,给人以淳厚的陶冶,对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理想赋予无限的力量。这就是《等到满山红叶时》的思想、艺术特色。


第8版()
专栏:美术欣赏

“只见公仆不见官”
——谈秦大虎的油画《老将》
刘曦林
“历年征战未离鞍,赢得边区老少安……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这是朱德同志在一首七律中的诗句,它既是对人民的子弟兵的歌颂,也是朱德同志甘为人民忠实公仆的自我写照。
秦大虎的油画《老将》(见6月28日《人民日报》第五版),是一幅歌颂领袖的好作品。画家以充沛的政治热情,比较好地表现了战争年代的朱总司令和战士、老百姓之间的鱼水关系。整个画面欢快、热烈,充满着生气。读后能激起观众对朱总司令的深切怀念。作品的画面是,一个傍晚时候,在北方太行山某解放区的打麦场上,一场军民篮球赛正酣。一向爱好体育的朱总司令和战士、老乡及孩子们亲切地坐在一起。显然,他又是一名刚刚下场的替补队员,端着大碗茶,全神贯注于球赛。一个小姑娘赶忙为他披上了外衣,一位抱球的男孩子跑来偎依在他的怀里。作为一个战功赫赫的将军,他不是坐在特殊席位上的特殊观众,而是和人民打成一片的普通群众;他也不是球赛的局外人,而是一名随时准备再上场的球场老将。这样处理既有生活气息,又有教育意义。
自小在农村长大,之后又熟悉了部队生活的秦大虎同志,在这幅作品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战士和农民的形象,如抱着军衣笑得那么甜美的小姑娘和划沙记分的朴实的老伙夫等。他们围绕在总司令身旁,使画面更增加了军民亲如一家,领袖和人民同欢共乐的气氛。其他许多细节的描绘也富有战争年代的边区的生活气息。此外,这幅画在人物形象刻画,色彩及构图处理上都有意识地吸收了我国民间年画的某些特点,在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上进行了新的尝试,显示了画家的才能。
《老将》这幅画,当然也不是十全十美的。题目似乎是双关语,此时的总司令作为沙场老将和球坛老将,更应该强调哪一个侧面呢?作者似乎是更强调了沙场老将威武刚毅的一面,而对特定情节中的球坛老将刻画得不够有力。朱总司令是一位常常被老乡误为“伙夫”、“庄稼人”的将军,画家如果把这种将军的气质从平凡的生活情态中自然地流露出来,艺术效果一定会更加感人。
我们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真实反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品质的作品出现。


第8版()
专栏:

音响的魅力
俞小一
一部影片的音响(包括效果、音乐等)如果运用得比较好,会使影片生色不少,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有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导演从规定情景出发,巧妙地设计了从坑道顶渗出来的水滴嗒、滴嗒地落在指挥员桌子上的脸盆里的画面,并配上单调的滴水声来映衬一场战斗开始前的寂静和紧张气氛。那滴嗒滴嗒的水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近上映的影片《啊!摇篮》中的保育院炊事班长罗贵田牺牲那场戏的处理很耐人寻味。一开始孩子们愉快地打着月饼,唱着《月饼歌》;当他们忽然发现老爷爷“睡着”了时,孩子们生怕弄出声响惊醒了他,一个个悄悄地离开了屋子,把门轻轻地关上。罗贵田就在这样一种特定的环境和人物行动中,安静地死去了。导演在这时候用的音响是“零”。然而,正是这“零”的音响,才既准确地表现了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此刻要让老爷爷好好地睡一觉的心情,又真切地展示了罗贵田这个老红军战士热情、淳朴的性格和为了孩子们不惜熬尽心血的崇高精神世界。罗贵田的工作是平凡普通的,他的牺牲也是平凡普通的。这样的艺术处理含蓄、庄重、真实而自然,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深切的感动。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还是在《啊!摇篮》这部影片中,当保育院的队伍在撤退途中遇到敌机轰炸而和指挥部失去联络时,影片用了一个保育院队伍遭空袭的新闻照片式的定格画面,与此同时,配以男中音旁白和强烈而清脆的电键声。这就很好地体现了党中央对革命下一代的关怀,鲜明地表达了我军指挥机关决心全力寻找和保护保育院的急迫心情,也为剧情的开展作了交代。
常言道,写文章要“惜墨如金”,其实这也同样适用于电影中的音响运用。音响要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创作人员除了要加强艺术修养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要研究一点观众的心理,学会分析特定情况下观众的情绪和愿望。只有以生活为依据,真实地展现剧中人物的情感,引起观众的共鸣,才能充分发挥音响在影片中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第8版()
专栏:

舞剧《希尔薇娅》排练片断
中央芭蕾舞团 周威仑
今年春暖花开的时候,被称为法兰西芭蕾学派的摇篮的巴黎歌剧院,根据中法两国政府的文化协定,特派他们的首席女明星、曾扮演过《希尔薇娅》的主角达五百多次的莉赛特·达桑瓦尔,著名舞台美术家贝纳尔·代德和舞蹈大师帕斯卡尔·万桑,来到我国中央芭蕾舞团,排练大型芭蕾舞剧《希尔薇娅》。
《希尔薇娅》是巴黎歌剧院送给中央芭蕾舞团的一份礼物。这个诞生在一八七六年的古典剧目,是该剧院专有的保留剧目。在他们中断了三十年之后,于去年恢复演出不久,即由演过该剧主角和排练过这个戏的大师亲自向我们进行传授,并在北京的舞台上演出这个剧。
《希尔薇娅》的演出,它包孕着中法两国艺术家和人民的深厚情谊。两个月来,专家们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特别是为培养青年演员倾注了大量心血。万桑先生非常重视新生力量,在他安排主要角色时,除了要发挥象白淑湘这样的老演员的作用外,还特别选用了二十二岁的张丹丹和李茂才等一批较年轻的演员。他强调中国芭蕾舞的希望在于青年人。因此,不仅为我们团增添了一个剧目,也为我们培养了不少新秀。
专家们对待艺术创造的严肃态度和高效率的工作,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希》剧的舞台工作,门类多,头绪繁,工作量大,但舞台美术家代德对每个细部都了如指掌,而且制作模型、计算景片、剪裁衣样时都亲自动手。六十八岁的莉赛特夫人不顾关节炎的痛苦,全天坚持在排练场里,反复给演员分析剧中人物,作示范动作。更使我们感动的是,有时为了准确地处理剧中的某个细节,她和万桑先生不断地斟酌、研究。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蕴藏着对我们演员多么珍贵的感情啊!


第8版()
专栏:

杜鹃花〔钢笔画〕 毛云霞


第8版()
专栏:

团圆一曲寄深情
洪溪
最近,我观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演出的话剧《团圆曲》。作为一个台湾人,能在祖国的舞台上看到反映在大陆的台湾同胞的生活的戏,我很感动。
《团圆曲》讲述的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台湾的名医,在新中国建立以后不久,出于爱国热情,将自己年仅十四岁的孩子托亲戚带到了大陆。这个台湾少年在祖国培养下,成长为出色的医学专家。他和所长的女儿爱音产生了爱情。但因为他的父母在台湾而招致了种种非议。在四害横行时更是历尽了艰难曲折。可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知道此事以后,却十分关怀和支持他们的爱情,不仅亲自做他们的月下老人,而且使这一对硬被拆散了的情人燕尔于归。这个戏通过这一爱情线索的起伏跌宕,形象、贴切、自然地表现出周总理对台湾同胞的深情厚谊和对台湾回归祖国的事业的深切关怀。
看到舞台上周总理的形象,我不禁想起一件往事:七年前,在东北某地插队的一个台湾青年向周总理写信说,他努力奋斗了多少年,但是仅因为他父亲是台湾人而不能入团。总理亲自责成专人调查处理,后来这个青年入了团,上了大学,又入了党,如今已是某医科大学的教师、先进工作者。《团圆曲》所表现的主题不正是从周总理生前关怀台湾同胞的许许多多这样的小事中提炼出来的吗?
“团圆一曲寄深情”。《团圆曲》在全党全国把实现台湾归回祖国、完成统一大业作为一大任务的今天演出,是有现实的教育意义的。


第8版()
专栏:

濮阳杂技受到欢迎
来自河南“杂技之乡”的濮阳杂技团,最近在首都演出,受到观众欢迎。
濮阳杂技团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解放后,他们贯彻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使杂技艺术得到新生。近年来又借鉴舞蹈、戏剧等姊妹艺术及体育的长处,更新了节目内容,提高了表演技巧和艺术水平。濮阳杂技团的演员队伍整齐,都比较年轻。这个团比较注意培养年轻演员,让他们有较多的表演机会,并且强调艰苦磨练。青年演员一般也成长较快。
(剑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