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7月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林老的计划
荆杰
在轰轰烈烈的延安大生产运动中,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同志,曾制订了一份个人生产节约计划。计划共有四项:“一、从农业生产上,完成细粮二石交粮食局(用变工合作方法)。二、收集废纸交建设厅。三、自卅三年一月廿五日(一九四四年正月初一)起,戒绝吸外来纸烟。四、今年的棉衣、单衣、衬衣、鞋袜、被单、毛巾、肥皂,完全不要公家供给。”
这是一份多么鼓舞人心的个人计划啊!计划的每一条都闪烁着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每一款都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品质。
林伯渠同志带头艰苦创业的精神,在当时的延安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份计划在一九四四年正月初四的《解放日报》上发表以后,据当时的报纸记载:就“鼓舞了无数同志”,“各机关学校闻讯后,生产节约热忱更为高涨……”,有力地推动了延安大生产运动。
林老的这份个人生产节约计划,引起这样大的反响,是一点也不奇怪的。这道理不用细说,大家也都会明白的。“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历来如此。在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创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大业中,如果有哪一个领导者,订这样一份切实可行的个人计划公布出来,认真实行,它将产生强烈的影响。要不出现举国上下同心同德搞四化的热潮,那才奇怪呢?
刘少奇同志指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同别人计较享受的优劣,而同别人比较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他能够在患难时挺身而出,在困难时尽自己最大的责任。他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革命坚定性和革命气节”。这段话,应当成为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艰苦奋斗的座右铭。
我们希望一切决心献身于四化的革命者,都学习一下林老三十六年前制订的个人生产节约计划,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榜样,激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带领广大群众艰苦奋斗、同心同德赢得四化的早日到来。
一个领导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订什么样的计划?


第8版()
专栏:

我常常想起……
(外一首)
北京卫戍区某部 王晋军
遵义会议上,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彭德怀等同志,坚决拥护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乌云弥漫,一派混浊。危急关头,谁来掌舵?同时举起了,代表全党的手,多么坚决!多有气魄!——我常常想起那一时刻。烈火炽处,方见真金;疾风过时,劲草巍峨!息息相通——脉脉相联,这难道是偶然的抉择?——我常常想起那一时刻。红花岗哟,收住眼泪;迎红桥哟,满面喜色。功绩多大?沧海渺茫!情谊多重?泰山万座!——我常常想起那一时刻。根绝“左”症,军向陕北,中国革命,重大转折;历史,早就向人民披露:赤胆副副,忠心颗颗!——啊,我常常想起那一时刻
心声象小苗那样不忘记泥土,象黄牛那样默默地耕耘,象莲藕那样有纯洁的心灵,象江水那样日日夜夜奔腾。象硎石那样拒腐蚀,象松柏那样四季青,象蜜蜂那样联系“群众”,象果树那样对待剪刀的“批评”……假如我们忘记传统,历史将判我为不肖子孙;假如我们忘记人民,伟大和光荣就一定会变成徒有虚名……


第8版()
专栏:

不做“妻管干部”
彭广荣 严道宏
某单位新盖了一座职工楼房,党委分工一位副书记负责分配。有个同志来找这位副书记说,他家三口人住了两间平房,要求再给一间楼房;另一个同志因全家九口住了两间,也来申请给予照顾。副书记对前者没有同意,对后者表示给予解决。不料过了几天,结果完全相反:前者满足了要求,后者却没有分到房子。原来前者找熟人把副书记的妻子说通了。而后者有个亲戚与副书记的妻子有矛盾。夫人出面干涉了公事。起初,这位副书记还是坚持原则的,但是一来二去,终于扭不过内助,就按她的意见办了。这件事在群众中影响很坏,人们称这位副书记为“妻管干部”。
象这样的“妻管干部”,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不是个别的。有的领导爱让妻子当“参谋”,甚而言必听,计必从;有的还安排自己的夫人当本机关的办公室主任或者别的职务,好象只有这样,才更放心,更顺手。其实这样作的结果,往往弊多利少。不是说这些女同志都没有担任这类职位的能力和才干,但是,这样安排,往往影响所在单位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有的关系到政策的事情,由于不敢和妻子唱反调,而违反了党的原则。至于这种由妻子作后门的“交际处长”,纳贿受礼,而又暗中干涉机关政务的作法,就更多一些了。这种封建社会的裙带之风,反映到党内来,就形成一种不正之风,对革命事业不利,使党在群众中的威信降低了,日久天长也把自己搞臭了。
在一个家庭里,关于家政或家务上的事,妻子比丈夫多拿一点主意,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把这种“家长制”渗透到党的生活中去,不管妻子的意见、要求正确与否,都按她说的办;不管妻子是否党员,都把不该传播的事告诉她,这就忘了自己是党的干部,想问题、办事情都要考虑党和人民的利益。有的干部正是因为贪图小家庭的安逸,免得夫妻伤感情而一切都顺从对方,把夫妻关系放在了党的原则之上,放在了人民的利益之上。这是完全错误的。造成的后果,也是很坏的。社会上有些人“走后门”,搞邪门歪道,不正是利用有些领导干部在“妻管”下丧失原则这一弱点进行拉拢腐蚀的吗?粉碎“四人帮”以后,党的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在拨乱反正,都在肃清封建主义和各种剥削阶级的思想影响,“妻管干部”虽然不是什么普遍规律,但的确也是一种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坏影响,是一种容易腐蚀党的健康肌体的,因而应该及时肃清的霉菌。这应该引起全党的警惕,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下决心从我们的政治生活中,剔除这种不良作风。


第8版()
专栏:

大雁·雁奴·鹤媒
王成龙
我喜爱大雁,更爱雁群的卫士——雁奴。
每当雁群飞掠天空时,我总敬慕地凝视着它们,从内心产生一种赞美之情。你看:那英姿勃勃的雁群,成“一”字阵,成“人”字形,排列整齐,井然有序地向前飞翔……。
大雁集群生活,这是它们的优良品性。那些偶而掉队的孤雁,总感到是最大的不幸。古人曾有“听孤雁声嘹唳,一声声送一声悲”的诗句。失群的孤雁总是不顾一切,奋然地疾飞,以赶上自己的队伍,和“战友”们一起投入远征的行程……。
大雁的可爱,还在于它们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它们每年南飞北返,行程几万里,从不畏缩,半途而废。一路上飞翔、停息,要战胜无数次暴风雨的吹淋,宿营时要警惕猎人捕捉和其它凶禽的袭击,它们勇敢地、毫无畏惧地战胜一个一个艰难险阻,矢志如一地飞向预定的目的地。
大雁是可爱的,而那雁群中的卫士——雁奴,更加使人称赞、敬仰。每当雁群经过长途飞行,在夜晚寄宿于沙滩、河岸栖息时,唯有它们的卫士——雁奴,为了同伴们的安全,它不辞劳苦,为众雁守夜,担任艰巨的警卫职责。雁奴忠于自己的职守,十分机灵,稍有动静,险情,就鸣叫报警,以使同伴展翅高飞,脱离险境。而它自己,由于围绕于众雁之外巡视,最易暴露,往往首当其冲地招致猎人和其它凶禽的袭击,为群舍己,壮烈献身。雁奴这种纯朴、忠贞、舍己的精神,引起人们无限的感慨,而予讴歌。古人曾有“雁奴辛苦候寒更”的诗句。宋代诗人陆游咏道:“宁为雁奴死,不为鹤媒生。”我们敬爱的陈毅同志有句充满了革命激情,爱憎分明的诗句:“为群荣雁奴,作伥耻鹤媒。”
古今诗人都崇仰雁奴,而鄙夷鹤媒。那么,鹤媒又是何许玩艺儿?为何引起人们如此的鄙视、怒斥?原来,鹤媒乃是一种被驯养了的鹤,猎人常用它来诱引其它的鹤,以捕之。这种卑鄙、无耻的鹤媒,由于得到施舍,总是驯驯服服地为其主子效劳。而众鹤在未识其丑恶的面貌前,往往受骗上当,招致被捉。鹤媒者,乃卖身投靠无耻的叛徒也。
大雁、雁奴、鹤媒的品行、作为、情操如此截然不同,不禁使我联想翩翩……是啊,在现实生活中,有大量象大雁那样的战士和雁奴那样的勇士,然而,不是也有一些象鹤媒之类的丑类么。
向你致敬!——雁奴……


第8版()
专栏:

布谷声里
尧山壁时起,时落,飞过山坡,走走,停停,越过小河,比布谷鸟起得还早呵,那是咱公社书记老何。不象往年催种的时刻,他只对着喇叭筒子发火,尽管天天把嗓子喊破,可那布谷鸟并没出窝。今年他真的变了性格,一辆飞鸽飞遍了公社,用一只亮晶晶的地温表,把春的消息向大家报说。好书记,摸着了大地的冷热,地温表,伸到了社员们心窝,那水银柱点起了一把大火,队队开始热气腾腾的耕播。时起,时落,飞过山坡,走走,停停,跨过小河,布谷鸟飞翔在返青的田间,口里唱着一支动人的新歌。


第8版()
专栏:

北大荒新一代〔木刻〕 郝伯义


第8版()
专栏:

“半个祁奚”
杨启璋
夏夜,人们正听邱师傅讲历史故事:“话说春秋战国时,有个叫祁奚的人,做晋悼公的‘中军尉’,祁奚年老了,要求退休。悼公问他:‘谁接替你的职位呢?’祁奚极力推荐解狐。要知道,祁奚和解狐之间,不但无亲无故,而且个人恩怨严重,相互间差不多是仇敌。不巧,解狐还没来得及上任,就得病死了。悼公只好又要祁奚推荐,祁奚这回说:‘我的儿子祁午也行’。这样,祁午就做了中军尉。史书上大大称赞了祁奚一番,说他推荐人才时能做到‘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青工小王听到这里叹口气说:“我们的某些领导干部,如果能有半个祁奚的水平,四化就能提前实现了。”技术员老迟却笑起来:“半个祁奚?太容易了!咱厂的熊书记不就是么?”邱师傅、小王一齐问道:“何以见得?”老迟说:
“七四年,熊书记推荐他的儿子上大学;去年秋,推荐他女婿当了人事科副科长;今年春,他的小女儿又被推荐到党委办公室当打字员了。这不就证明咱们的书记肯学习祁奚的‘内举不避亲’嘛。”


第8版()
专栏:闻者足戒

“不要帮倒忙”
马震
某局长爱吃爱喝是尽人皆知的。
一天,他到下属一个单位参加学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座谈会。中午,后勤负责人看见他刚从会议室走出来,就三步并做两步跑过去,当着几个准备回家吃午饭的同志的面,说:“局长,不要走啦,饭菜都……”
局长没等说完,就声色俱厉地训开了:“现在是什么时候?人家都在学《准则》,见行动,你们为啥还搞这一套!真是……”说着,就乘车走了。
下午,继续进行座谈。党支部负责人见局长又说又笑,怒气已消,便贴着耳朵对局长说:“中午那个,我让移到晚上了,散会后迟点走。”局长会意地点了点头。
散会后,局长照党支部负责人的意思,没有急于离开会议室,等参加座谈会的同志全离开后,便和支部负责人一起径直到了小饭厅。正在里边张罗饭菜的后勤负责人生怕再挨一顿训斥,谁知,局长一进去,就作开自我批评:“中午的话太严重了吧,不过,以后要多动动脑子,不要帮倒忙。”随之,局长和几个人就一杯一杯地干起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