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7月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在铁托之后
赵水福 赵成鸣
飞机徐徐降落在贝尔格莱德机场。乘客开始整理行装,而我们此刻想的却是铁托之后南斯拉夫人民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我们作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记者,是在5月中旬到南斯拉夫访问的。当贝尔格莱德广播电台的伏迪里奇同志了解到我们这次来访的上述想法,毫不迟疑地说:“这个不难,你们只要到我国各地看一看,听一听,就会了解铁托之后还是铁托,因为在我们南斯拉夫,人人都是铁托!”接着,他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5月4日下午,南斯拉夫著名的红星足球队和哈依都克足球队在滨海的斯普利特市举行比赛。场内场外气氛热烈……。突然,广播里传来最不幸的消息:铁托同志的心脏于15点05分停止跳动,顿时,运动员和五万多名观众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接着,他们中间发出了哭泣声。没过一分钟,没有任何人指挥,全场用深沉而坚毅的声调齐声唱道:铁托同志,我们向你宣誓:我们决不偏离你的道路。……
不久,为庆祝南斯拉夫青年节在贝尔格莱德人民军体育场举行的隆重集会上,我们亲耳听到十多万人齐声高唱这支歌曲。参加合唱的有南斯拉夫党政领导人,有来自各共和国和自治省的青年代表,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他们唱得那样认真,那样动情,就象站在铁托总统面前宣誓一样。
南斯拉夫人民对铁托事业的忠诚,不只限于表表决心。我们在南斯拉夫各地看到,人们的悲痛和决心已经变成广泛的实际行动,成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推动力量。
贝尔格莱德市“泽蒙钟表厂”的工人,在5月8日铁托葬礼那天,有的到现场参加悼念,有的守在电视机旁和敬爱的领袖告别,没能正常生产。但工人们主动提出在通常休息的星期六照常上班,将失去的时间补上。结果该厂各车间生产比平日超产10%到15%。我们到伏伊伏丁那自治省“爱兰农工联合企业”访问那天正好是星期六,可是全体农业工人都在紧张地劳动,并自愿将全部劳动所得献给铁托助学金基金会,用来资助工人和工人子女上学。人们告诉我们,南斯拉夫各地工矿企业的工人现在大多都是这么做的。在铁托精神鼓舞下,他们做出了出色的成绩。铁托1972年曾访问过离斯科普里不远的“德多沃纺织成衣厂”,总统不幸逝世的消息传来,厂里的工人极其悲痛。他们满含热泪,默默地加紧生产,结果各类产品产量直线上升。譬如5月8日,即总统葬礼那天,成衣原计划29,200件,结果完成了39,000件。
我们从成衣车间出来,碰到雅娜·诺维夫斯卡,她是针织品车间的优秀女工。铁托同志逝世以来,她和同志们一道,使针织品的产量几乎提高50%。现在,工厂共盟正要召开会议,给63名新党员颁发党证,雅娜就是其中的一个。我们随同主人来到会场。这是个十分隆重的会议。据会上介绍,今年1月铁托同志病重以来,工人纷纷要求加入共盟,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成绩,做出了榜样。雅娜同志领到党证以后,我们请她谈谈感想。她说:“有什么好谈的呢,现在国家处在紧要时刻,我们加入共盟,就是要自觉挑重担,沿着铁托指引的道路前进!”
在克罗地亚共和国访问期间,我们来到了萨格勒布一个十分幽静的住宅区。这里居住着铁托的老战友巴夫莱·戈莱哥里奇。这位老战士1921年就担任过南共中央委员,今年88岁,早已退休了。可是据萨格勒布电台的同志介绍说,铁托同志逝世以来,他忍着巨大悲痛,到全国各地向工人、农民、青年学生报告铁托事迹,鼓励他们为祖国勤奋工作,努力学习,不久才从外地回来。我们问巴夫莱·戈莱哥里奇同志哪来的这股子劲。他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人不喜欢我们。他们妄想铁托同志逝世以后南斯拉夫将被削弱,甚至变成一盘散沙。能允许这种情况出现吗?绝对不能。人们问我如此年迈,早已退休,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工作。这很简单,就是为了使国内外敌人的幻想破灭,就是为了使铁托同志领导我们开创的革命事业真正得到继承、发扬。我在祖国各地接触过许多人,他们同我一样,也是这样想的。”听到这些话,我们不禁想起在铁托墓前来自里耶卡的几位游击队老战士对我们说的话:“约瑟普·布罗兹逝世了,但铁托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有2,000万南斯拉夫人,就有2,000万个铁托!”(附图片)
几位老游击队员在铁托墓前对记者说:“有2,000万南斯拉夫人,就有2,000万个铁托!” 赵水福摄


第7版()
专栏:

克格勃在东盟国家的活动
王志光
利用外交人员身份或其他伪装进行间谍活动,是莫斯科进行侵略、扩张的一种手段。近年来,随着苏联加紧全球战略部署,克格勃和苏军情报部特务披着“外交官”、“记者”、“商人”、“海员”、“技术人员”等等外衣,对东南亚国家加紧进行间谍活动。
新加坡是苏联特务的一个重要活动基地。在这里,除了庞大的苏联大使馆之外,还有一个贸易中心和塔斯社、《真理报》、莫斯科电台等派驻机构。据认为,苏联在新加坡的人员中,有将近半数属于情报部门。他们的间谍活动多种多样,不择手段。苏联在新加坡的船务公司利用船只的“修理”、“补充给养”和海员的游览观光刺探情报。苏联的海军辅助船只经常冒充商船出入新加坡港,许多“渔船”装有电子侦察设备。据新加坡外交人士最近说,每月到新加坡的苏联商船和科学考察船,约有70到90艘。今年一月,苏联带武装的油船“科雷奇茨基”号,竟然用帆布把大炮盖住驶进新加坡港口,严重侵犯了新加坡的主权。
苏联和泰国贸易额不大,但苏联驻曼谷的商务处就有十七、八名工作人员。苏联驻在曼谷的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的代表有11人,比任何国家都多。据报道,苏联人在亚太经社委员会“设在七楼的工业处办公室里,影印了大量的材料”。
亚太经社委员会的一个苏联雇员,不久前向泰国特工部门的一位官员建议互换泰国和俄国歌曲的译文。当他们两人在一起吃午饭时,那个苏联人把他收集的歌曲夹在一份报纸里,从桌子对面把它递给了泰国官员。几天以后,这位泰国人收到了寄来的一张当时传递情报的照片。苏联显然企图以此对他进行讹诈。这位泰国官员立即报告了上级,苏联特务的讹诈于是落了空。
苏联在印度尼西亚的渗透活动,近年来也明显加强。苏联在雅加达市中心新建了一座12层的使馆大楼,外交官达四十多人。苏联的贸易中心和文化新闻局还以借阅图书、举办展览、开设俄语讲习班、免费看电影等方式进行特务活动。
苏联在菲律宾的特务活动比较隐蔽。菲律宾外交部最近发现,菲律宾在一个敏感的国际问题上的微妙立场,苏联事先就得知了。苏联同菲律宾只有少量的贸易来往,但苏联驻菲律宾使馆的人数却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据认为,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人员是特务。
近年来,马来西亚先后破获了几起苏联特务活动,使得苏驻马来西亚使馆“上自大使,下至文化参赞都换了人”。苏联还通过莫斯科人民银行,以“贷款”的方式直接控制某个航运公司。
苏联对东盟国家如此猖獗的特务活动,已经引起东盟国家的警觉。美国《新闻周刊》不久前报道说,“在东南亚的许多地方,人们谈论得更多的是丑恶的俄国人,而不是丑恶的美国人”。


第7版()
专栏:

亮相 江帆


第7版()
专栏:新闻人物

冰岛第一个女总统
维格迪斯·芬博加多蒂尔女士在6月30日冰岛总统大选中击败了她的对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民选的女国家元首。
维格迪斯·芬博加多蒂尔今年50岁,生于雷克雅未克,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位护士。在她的生涯中,曾教过法文,当过导游,曾是电视明星,还经营过一家剧院。她曾在法国学艺术。
芬博加多蒂尔女士之当选总统,是与她过去参加的政治活动和从事的职业分不开的。她在青年时代坚定地支持保卫和平运动,并出席过在苏联和中国召开的会议。此外,这位新总统过去作过中学教师,后来在大学里教法国戏剧史,因而使人民对她有所了解。
芬博加多蒂尔女士在当选总统之前,于1972年担任雷克雅未克剧院经理,直到今年她一直担任这个职务。
按冰岛法律规定,总统职务主要是礼仪性的。总统在议会通过法律之后签署法律。总统最重要的职责是在政府发生危机时刻挑选领导政府的人选。
这位新总统还没有结婚,现在同她的养女住在一起。(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好莱坞明星当过间谍
一九八○年四月,美国道布尔戴公司出版一部关于往昔红极一时的好莱坞明星埃罗尔·弗林的书——《埃罗尔·弗林:一部从未透露过的故事》。定价十二点九五美元。
埃罗尔·弗林原来是个希特勒纳粹的秘密间谍,他的魔手甚至伸进了白宫。据说,作者查尔斯·海厄姆是根据大量采访材料和五千多页美国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国务院的秘密文件和柏林、维也纳和摩洛哥的情报档案写成此书的。


第7版()
专栏:

漫画在日本畅销
据日本出版科学研究所调查,日本出售的漫画集,从一九七四年的六点七亿册,增加到一九七八年的十点六亿册。一九七八年出版一千八百五十四种,平均一天新出版五种以上的漫画。书店积极出售漫画的原因据说是“一般书可获利百分之二十一,漫画可拿到百分之二十三”,漫画又可招揽顾客。


第7版()
专栏:

埃利边界为何紧张
丹林
最近,利比亚国家元首卡扎菲在一次群众集会上,公开号召埃及军民推翻萨达特政权。埃及政府认为,卡扎菲的号召“直接威胁埃及的和平与安全”,因此宣布它同利比亚接壤的西部边境处于紧急状态。目前,埃及武装部队已在西部边境地区封锁边界,防止渗入。埃利边境的紧张局势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关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埃利关系发展到今天的地步是有一个演变过程的。
本来,利比亚和埃及都是阿拉伯国家,又有相邻的边界,历史上也曾密切合作,相互支持过。1972年,两国政府甚至还决定“完全合并”成一个国家。可是后来,不仅“合并”没有实现,而且两国关系恶化了。
什么原因呢?
1973年10月中东战争以后,埃及为了突破超级大国力求保持的不战不和局面,探索一条解决阿以冲突的新途径,开始“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尝试。利比亚对此极力反对,两国领导人开始相互指责,两国边界也多次发生武装冲突。1977年11月,萨达特访问以色列后,卡扎菲倡议召开阿拉伯“拒绝阵线”的黎波里会议,宣布冻结同埃及的外交关系。作为回击,埃及宣布同利比亚断交。1979年3月,戴维营协议后,利比亚对埃及的攻击就更加猛烈了。
外国观察家认为,外部势力的干预加剧了埃利关系的恶化。埃及1972年驱逐苏联军事专家,1976年废除埃苏友好条约后,苏联丧失了对埃及的影响。但苏联并不甘心失败,于是和卡扎菲结盟,企图利用他“激进的狂热”,使他充当打击萨达特的“先锋”。埃及《最后一点钟》周刊指出,应当留神西大门发生的事情,因为苏联正在那里施加阴谋。埃及《消息报》揭露苏联为了稳住立足点,竭力在非洲煽起动乱,在阿拉伯国家间制造不和。
据外国报刊报道,卡扎菲攻击萨达特与以色列签订和约,公开宣布要“打倒萨达特”。卡扎菲利用富裕的石油美元,从苏联等国大量采购现代化武器装备部队,并把主力和大量苏制先进武器,包括由苏联和东德专家操纵的地对地导弹部署在毗邻埃及、北起托布鲁克南抵贾格布卜绿洲、长达300公里的边界线上。埃及官员认为,这“对埃及构成了致命的威胁”。据外国报刊报道,卡扎菲还在旅居利比亚的五十万埃及侨民中招募、训练一支反对埃及现政府的“突击力量”,利用他们从事颠覆和暗杀活动。今年3月,在利比亚的班加西就出现了一个“埃及革命委员会”的组织。
面对卡扎菲的反对活动,埃及十分恼怒。埃及领导人认为,苏联向利比亚提供过量的武器(据外国军事专家估计,利比亚军队只需要它拥有装备的三分之一)以及现代化电子武器装备不是为了防御,而是用来针对埃及的。因此,随着埃及东部边界战争威胁的减少,埃及领导人日益认真对待来自西部的这一威胁。这样,埃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正在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难以解决。


第7版()
专栏:连载

五天闪电战
乐山
三、鹿特丹的战斗
荷兰境内河渠纵横,桥梁水闸河水控制设备遍布各地。1937年担任荷兰首相的柯立恩曾经吹嘘说,只要用电话发布一道命令、按一下电钮,就可以用无法逾越的洪水挡住入侵的德国军队。
1940年5月10日凌晨,德国空降部队同时袭击了荷兰政府所在地海牙和交通运输中心鹿特丹。荷兰东面100英里的边境防线也受到攻击。鹿特丹是德国军队的主攻目标。袭击海牙是为了打乱荷兰的行政管理机构。
德国空降部队总司令施图登特概括了入侵荷兰作战计划的要点。他说,“我们的兵力有限,因此只能全力进攻两个主要目标……在我亲自指挥下,主要是攻占鹿特丹、多尔德雷赫特和莫尔狄克三地的桥梁……我们的任务是抢在荷兰炸毁桥梁前就占领各桥,并在我们的地面机动部队到达之前,保持桥梁的畅通。我的部队计四个伞兵营和一个空运团。我们获得全胜,只付出180人伤亡的代价。我们不敢失败,因为如果失败,整个入侵就要告吹。”
当希特勒发动入侵西欧的突然袭击时,德国只有4,500名受过训练的伞兵,而希特勒对荷兰的进攻就动用了4,000名。
在入侵荷兰的军事行动中,德国法西斯对荷兰前后方进行了双重的打击。第五纵队的人员到处散布谣言,扰乱人心,制造恐慌和混乱。德国施图卡式俯冲轰炸机发出刺耳怪叫的声音。空降部队在人们心中构成了恐怖的图景。这一切在欧洲群众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由于荷兰人民进行了坚决的抵抗,而德国最高统帅部又急于想从荷兰撤出装甲部队,以便利用在南方法国那里出发的机会,5月14日晨希特勒发出了第11号命令。命令说,“荷兰军队的抵抗力已经证明比预料为强,由于军事上和政治上的考虑,必须迅速粉碎这种抵抗。”同日,希特勒和戈林下令对鹿特丹进行狂轰滥炸。人口稠密的其他荷兰城市也进一步受到了空袭的威胁。
在市民伤亡惨重的情况下,鹿特丹被迫投降。荷兰女王和政府成员乘坐两艘英国驱逐舰逃往伦敦。5月15日上午,荷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温克尔曼将军正式签署了投降书。(附图片)
疯狂肆虐的施图卡式轰炸机。


第7版()
专栏:新闻分析

秘鲁政局的新变化
金江
7月28日是秘鲁的独立日。根据今年5月18日秘鲁大选结果,秘鲁军政府届时将正式向新当选总统费尔南多·贝朗德·特里为首的文官内阁移交政权。这样,秘鲁就结束了12年的军人统治,完成军政府许诺的“还政于民”的进程。
秘鲁经济日益恶化,人民广泛不满,是促使秘鲁军政府向文官交权、恢复宪制的主要原因。1968年10月,以贝拉斯科为首的军人发动政变上台执政后,实行了一系列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结构改革”。但是,由于军政府在改革上一些不当作法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使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经济陷入困境。据统计,目前秘鲁外债总额高达100亿美元。由于物价高涨,从1973年到1978年,工人实际工资下降47%,“大部分领薪水的人”包括“中产阶级”的薪金也大大下降。工人、学生、教师等各阶层人民为争取生存权利不断掀起罢工、罢课、罢教斗争,但遭到了军政府的严厉镇压。这就更加激起人们对军政府的不满和反对,强烈要求改变军人统治,恢复宪制政府。
在这种情况下,军政府越来越陷于孤立,难以维持军事统治。1975年,莫拉莱斯为首的军内制宪派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出“恢复宪制”计划,主要内容是:1978年选举产生立宪大会,1979年7月颁布新宪法。1980年5月举行大选。在这次大选中,人民行动党候选人贝朗德获压倒多数胜利,人民行动党在议会中占有多数。
贝朗德是秘鲁人民行动党创始人,在秘鲁享有较高的威望。他在这次大选中提出的竞选口号和主张的内外政策又顺应了秘鲁各阶层人民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和利益,因而赢得广泛支持,取得大选胜利。在国内政策方面,贝朗德表示要建立一个具有广泛基础的政府,把消灭失业和营养不良规定为未来政府首要任务,许诺在两年内给10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在外交政策方面,贝朗德表示优先考虑同拉美、特别是南美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支持世界各国和平和正义事业。贝朗德还谴责苏联对阿富汗的侵略,表示要努力密切与中国的关系。
贝朗德在处理与军政府关系方面的作法比较得当,因而得到军方信任和支持。这也是他能在大选中获胜的一个重要条件。秘鲁军政府向文官交权,恢复宪制是秘鲁政局的新变化。它将对秘鲁政局产生重要影响,并对南美国家的军政府向立宪政府过渡进程起一定推动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