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7月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沧州地区广大群众强烈要求地委
彻底平反严重迫害科技人员的冤案
本报讯 新闻研究生魏亚南、《河北日报》记者史红才报道:河北省沧州地区行政公署水利局试验站科技人员贾春明,1975年因对省、地打机井提出技术性意见,竟被加上“恶毒攻击党的治水路线”等罪名,遭到拘捕和监督劳动达四年之久;去年,经复审后虽给摘掉“坏分子”帽子,恢复了公职,但仍不予澄清是非,使用不当。当地群众强烈要求彻底平反这起冤案,落实对科技人员的政策。
贾春明从事治水改碱工作二十多年,1964年曾总结出“排水、台田、改碱、灌溉、造林”综合治理旱涝碱的经验。1975年,他根据治水实践和科学实验,认为河北省搞农田基本建设片面畸重打深井,布局不合理,取水不分层,只开采不补给,已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可能出现海水倒灌、地面沉降等严重情况。对此,他和其他水利科技人员都感到忧虑,曾诚恳地呼吁省、地领导重视,及早改正错误作法。但是,这一正确意见却惹恼了某些领导人。省委当时的主要负责人竟在会上斥责说:什么漏斗不漏斗,谁钻到地下看了?不信水还能漏到美国去!并且认为这是一股反对农业学大寨,破坏河北水利建设的妖风。于是,就开始了对贾春明的无情打击。1975年9月4日,沧州地委召开万人大会,宣布贾春明“攻击省委、地委领导同志,反对党的领导”,“恶毒攻击党的治水路线,破坏水利建设”和其他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拘捕。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8月又宣布开除他的公职,戴“坏分子”帽子,监督劳动。贾春明在此期间,多次被批斗,受尽了打骂、凌辱等各种折磨。他的亲属也被株连,他所在的水利科被当作“土围子”打,全科五名科技人员,三名被隔离审查,两名被迫做检查;试验站的全体同志集中办学习班,科研工作因此被迫中断;几个大队、公社试验点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由于贾春明等科技人员的正确意见受到压制,沧州地区治水工作中的错误做法得不到纠正,地下水利资源继续遭到破坏性开采。现在全区已出现了八个大型地下水漏斗,地下水位平均在17米以下,地面沉降144毫米。位于漏斗区间的沧州市部分工厂及市民用水已受到影响。而且由于开采量还在不断增加,水位下降,机井失效率越来越高,1978年全区新打机井一万一千多眼,当年失效的就有一万三千多眼,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
尽管如此,沧州地区的某些领导人仍不承认和肃清极左思潮的流毒和影响,不纠正对贾春明等科技人员的偏见,使这起冤案至今未能彻底平反。去年地委复查这一案件的结论上还写着:贾春明“骄傲自满”,同地委的指导思想“认识有差距”,“说过深井群众打不起,投资大,出水量不多,见效慢;沧州地区在治水上有激烈的两条路线斗争等等不利于机井建设和不尊重领导的话”,坚持认为贾春明还是“犯有错误”。因此只在水利局不足五十人的会上,草率地宣布给贾春明摘掉“坏分子”帽子,恢复公职。既没有澄清是非,恢复贾春明原水利试验站负责人的职务,更没有承认自己在这一冤案上的错误。最近,评定技术职称和晋升工程师,也以他“犯过错误”等为理由,不予考虑。
贾春明在被拘捕和监督劳动期间,就多次申明,科学技术是无罪的,不要中断试验站的研究。当他发现试验站的科研遭到破坏,精密天秤、光电比色计、烘箱等仪器弃置一旁,钻机零件遭受损失时,痛心地流下了眼泪。恢复公职后,为了弥补前几年科研工作的损失,他又一心扑在科研事业上,继续进行水利研究。一些科技工作者对他的工作精神都十分敬佩。大家认为搞科研无罪,应当给科技人员以正当的学术民主权利,对领导上至今不肯定他所从事的研究工作,不安排他到妥当的位置上充分发挥他的作用,愤愤不平,强烈要求沧州地委认真处理这一冤案。


第3版()
专栏:

适应经济建设需要 积极发展职业教育
苏州市改革中等教育结构
开始压缩普通高中规模一些普通中学已改办为职业中学
本报讯 记者毕全忠报道:苏州市正在认真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积极稳妥地发展技术职业教育,以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到目前为止,除恢复、创办了一批中专、技校外,还压缩了高中的数量,把一部分普通中学改办为职业中学。
一九六六年以前,苏州市中等教育结构比较合理,普通高中与中等专业学校(包括技工学校)在校学生的比例正常,工厂企业对技术员和技术工人的需求基本上能得到满足。文化大革命中,专业学校全部停办,高中猛增四倍,成为不合理的单一结构的中等教育,造成了以下恶果:一、校舍、教师、设备严重不足,降低了中学教学质量,又挖了小学的师资,降低了小学教学质量;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中毕业生就业当学徒,而他们没有经过职业训练,要从头学技术,造成很大的浪费;三、全市工交企业迫切需要的中等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长期得不到补充,而在职工总数中学徒工却占很大比例,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从去年起,苏州市着手改革中等教育的结构。市委多次召集教育、劳动、工业、商业部门的同志讨论研究。在调查研究和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以后,苏州市委和市政府决定办好重点中学,有计划地压缩高中数量,恢复、创办中专和技校,大力发展技术职业教育,并作出规划,要在三、五年内做到,每年一万名的初中毕业生,百分之三十升高中,百分之七十进中专和各类职业学校。
苏州市发展技术职业教育采取了多种形式,注意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首先是由工交、财贸部门和企业恢复、创办了一批中专、技校。到目前为止,已恢复、创办了九所中专、六所技校,设有轻工、商业、电力、农艺、师范、城建园林、评弹艺术、工艺美术、财经等专业;其次是将部分普通中学改为职业中学。今年初,在市委的领导下,教育局、纺织工业局、劳动局联合把第二十三中学改为丝绸职业中学,把二十五中改为棉纺职业中学。今年暑假后,还将有两所中学改为职业中学,职业中学的在校学生将达到一千四百多人;第三是一部分普通中学开办职业班或开设技术选修课。
苏州还制定了开办职业中学的实施办法。一、领导体制。职业中学的人、财、物及日常管理仍由教育局负责。学校与有关业务局挂钩,为该系统培养劳动后备力量,挂钩业务局承担以下任务:确定专业设置;提供专业课教师;提供劳动基地,逐步帮助学校建立实习工厂;派技术干部参加学校教导处工作;补贴技术教育经费;考核毕业生,择优录用;二、学制为二至三年,设文化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实行半工半读(学习时间占百分之六十,实习劳动时间占百分之四十),劳动给津贴;三、培养目标为具有高中文化水平、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技术工人;四、教育局仍按原定标准拨发学校事业经费,挂钩业务局补贴专业教育经费;五、学生毕业后国家不包分配,挂钩业务局当年有招工任务的,尽量在职业中学毕业生中择优录用。录用的学生免除学徒期,实行半年至一年的见习制,见习期满,考核合格,定为一级工,第二年升二级工。
苏州市改革中等教育结构,有几点体会。一、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不单是教育部门的事,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市委要加强领导,统筹安排;二、职业中学要办好并受群众欢迎,关键在于解决好毕业生的出路问题。这就要求改革劳动制度和招工办法;三、认真解决专业课和技术基础课教师短缺的问题,这是办好职业中学的重要环节。


第3版()
专栏:杂谈

举贤纳才与嫉贤妒能
曲志敏
《人民日报》社论《有真才实学才能建设四化》提醒和号召各级领导干部:“要做一个爱护人才的领导者,切不要做嫉妒人才、败坏人才的领导者。”
四化在呼喊人才,国家和民族在呼喊人才。但是,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至今还存在着浪费、埋没以至压制人才的严重现象。某些领导人生怕有真才实学或“才超于己”的人得到合理的安排使用,进入领导班子,会使自己相形见绌,因而不惜处处阻挠、防范,想方设法贬低、压抑、打击在工作、业务、技术上卓有成绩的人,蓄意不让他们冒尖,企图维持“此处无大树,蒿草便为尊”的局面。当立志改革、有献身精神的同志对此不愿屈从,提出异议,要求人尽其才时,竟至遭到责难,被斥为“骄傲自大”,“目无领导”,“有个人野心”,等等。少数领导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和思想境界,同当今的时代精神是多么格格不入呵!
嫉妒这“怪物”,并不是新东西,它是私有制的产物。嫉贤妒能者,自古有之。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庞涓,很嫉妒他的同学孙膑的才能。当魏王要重用孙膑时,庞涓竟诬陷孙膑私通齐国,设计借魏王之刀,砍掉了孙膑的膝盖骨。庞涓这种嫉才如仇的思想和手段,实在是可鄙可憎。另一方面,我国历史上也不乏选贤举能,奖掖后进的志士仁人,其中也有开始不识英才,后来省悟、转变的君王。据《尚书》载,春秋时,秦穆公听信了?子的意见,派孟明视等三员大将率大军远道偷袭郑国。出师时,大臣蹇叔竭力劝阻,但穆公利令智昏,不听劝阻,结果,秦军惨败而归。战事的失利,使穆公幡然醒悟,认识到只有广募贤才,起用具备“人之有技,若己有之”品德的大臣,弃置不用胸襟偏狭,见“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的庸才,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几千年前的封建帝王尚且如此痛感妒贤嫉能之可鄙,举贤用能之重要,今天我们肩负四化大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更应懂得这一点了。
我们各级领导一定要有容人纳才的宽宏度量,胸怀全局,真心实意地把才超于己者推荐到重要岗位上去,让有真才实学的中、青年干部、知识分子真正能施展雄才大略,为党所使,为国所用;同时自己也要奋发图强,刻苦学习,变外行为内行,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栋梁之才。应该看到,嫉贤妒能这种小生产的自私、狭隘、落后意识所形成的习惯势力,至今在党员、群众中还有一定的市场,阻碍人才的成长。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倡导“人之有技,若己有之”,“见贤思齐”的正确态度,坚决反对“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的不良倾向。这样,“有技”的人就会愈来愈多,愈来愈受到尊敬、重用,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就会愈来愈高,四化建设的步伐也就会随之加快了。


第3版()
专栏:

江苏省七百万少年儿童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深厚感情,通过劳动筹集了第一批献款七万元,献给雨花台烈士陵园。新华社记者 方爱玲摄


第3版()
专栏:

贵阳团市委热情挽救失足青少年
本报讯 记者许西记报道:今年以来,贵阳团市委为了做好改造、教育失足青少年的工作,到失足青少年的集中点三江农场做了五件事,效果很好。
一、以同志态度相待,调查青少年失足的规律。贵阳市三江果树畜牧农场集中了一批失足青少年。这些青少年觉得社会是对他们嫌弃的,因此抬不起头来,丧失自尊心和上进心。今年一月初,团市委派出调查组,与农场紧密合作,和这些青少年交朋友,以同志式的态度和他们谈心。团干部们看到,这些失足的青少年,既是害人者,又是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受害者,更需要团组织的关怀和帮教。团干部们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帮助他们分清是非、美丑和荣辱。许多青少年看到团干部们以同志相待,感到这是一种宝贵的政治待遇,纷纷把心里话掏了出来。
二、组织“浪子回头”的典型给这些失足青少年作报告、引路子。几乎所有的失足青少年都说:“我们是让‘四人帮’害的,没有他们搞破坏,我们不会犯法”,强调外因,不从主观上检查自己。于是,团市委组织三个“浪子回头”的典型去现身说法,专讲加强思想改造的重要性,使他们受到很大的教育。
三、组织街道办事处团总支去看望这些失足青少年,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今年一月底,团市委组织各街道办事处团总支五十多名干部去看望这些青少年,使他们十分感动。有个青年拿着街道办事处团总支赠给他的贺年片,淌着眼泪说:“这是对我的真正关心和体贴啊!”
四、在失足青少年与其父母之间“搭桥”。子女失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些父母又气又恨,不愿去看望他们。这不利于改造和教育他们。团市委的同志就广泛进行家访,动员父母去看望自己的子女,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五、为回头“浪子”就业铺路。这些吃过“劳教饭”的青少年,招生、招工单位往往不愿意要他们,使他们感到没出路,甚至重新失足下水。团市委向贵阳市委建议切实解决这些回头“浪子”的就业问题。贵阳市委确定了招工指标,招收改造好的失足青年。使农场的大部分青少年有了信心,表示要尽早改正错误,成为新人。


第3版()
专栏:记者来信

克服思想阻力让人才尽快成长
近日,记者到西安交通大学采访时,听取了这个学校师生员工对《人民日报》发表孟庆集副教授事迹后的反映。
学校反映是强烈的,全校上下都认为孟庆集是知识分子中的先进典型,为学校争了光;学校党委对孟庆集也是十分重视的,为他创造了一定的学习和工作条件,并且作出决定,号召全校师生向他学习。他已被提升为副教授,并被选为西安市人民代表。
但是,在个别干部和群众中,还有不同的看法,出现了一些非议。这些成了进一步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阻力,成了发现和选拔人才的障碍。主要表现:
一是对选拔、发现和培养人才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党中央的战略决策理解不深。有些校、系干部,一谈论工作,就是设备、资金等具体事务,很少议论人才的培养。他们虽然把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列入议事日程,但缺乏为四化培养选拔人才的紧迫感和高度责任感。许多人才虽然就在他们身边,却没有被发现,发现了也不能很好的去培养和提高,这就严重地影响了人才的成长。
二是极左思潮的影响尚未肃清,看待知识分子仍存偏见。不看人家政治表现和有无真才实学,只根据其家庭出身、社会关系和某些缺点错误等去下结论,这就很难贯彻党的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也很难发现和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三是论资排辈的习惯势力还相当严重,它象一个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你的老师还是副教授,你就休想成为教授;和你同年毕业的人还是讲师,你就不应当提升为副教授,如此等等,这些没有写在纸上的“条文”,却成了人们一直遵守的“法规”,成了埋没人才,压制有真才实学的后起之秀成长的框框,如不彻底砸碎,大批优秀人才就很难成长起来。
四是在一些人中,还存在着一种嫉贤妒能的坏风气。当别人默默无闻的时候,他能说这个人如何如何有优点;当人家一旦冒了尖的时候,他对这个人的看法立刻改变,不服气、嫉妒等等相继而来。
这些都是选拔和发现人才的思想阻力,既影响了对已经发现的优秀人才的培养和提高,又影响了发现和选拔更多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当前,西安交通大学党委正在针对上述倾向采取措施,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大家提高认识,增强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自觉性,以便在全校形成更积极、更主动、更自觉地发现和选拔人才的空气,为四化发现更多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本报记者 王煌彦


第3版()
专栏:

咸宁地区财政部门积极扶持勤工俭学
湖北省咸宁地区积极扶持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取得了可喜成绩。去年,地区财政部门发放了一笔勤工俭学扶持款项,帮助全地区百分之七十的学校办起工厂或农、林、茶、果场。这一年学校勤工俭学的收入相当于国家拨给这个地区全年教育经费的百分之十五。
在开展勤工俭学的内容上,他们坚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进行安排,并且尽量把教学、生产和科研结合起来。咸宁、蒲圻、崇阳等县属丘陵地区,坡地多,他们就帮助学校开辟茶、果、桑园,嘉鱼县属平原湖区,以兴办小农场为主,通山县属山区,以办林场为主,阳新县半山半湖,以林场和小农场为主,有条件的学校还办起了养殖场和教学仪器厂。他们还和学校一起妥善安排好教学与生产劳动的时间,保证以学为主,同时根据农忙和农闲、晴天和雨天的变化,适当集中,灵活安排,既保证教学,又不失时机地掌握生产环节。这样做的结果,既增加了学校的收入,又充实了教学内容。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地区中小学校共办校办工厂八十八个,农、林、茶、果场六万二千八百多亩。用勤工俭学的收入,新建和维修校舍六万六千七百平方米,还添置了许多图书资料、教学仪器、体育器材等,改善了办学条件,减轻了国家、集体和群众的负担。


第3版()
专栏:

三河县中小学办小农场小工厂七百多个
十年纯收入一千多万元
河北省三河县因地制宜地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改善了办学条件,增加了教职工的福利,提高了教育质量。
目前,全县中小学已办起小农场三百八十个,小工厂二百三十二个,小林场和饲养场一百一十八个。十年来勤工俭学纯收入达一千多万元,相当于同期国家拨给这个县教育经费的百分之八十三。从一九七○年到一九七六年,全县用勤工俭学的收入,修建校舍两千五百多间。近三年来,又主要用勤工俭学的收入修复和新建被地震破坏的校舍。现在,全县中小学土坯或石板桌凳已全部更新为木制桌凳。此外,还购买了电视机一百二十多台,各种图书资料十二万多册,理化实验仪器和各种体育器材一万多件。勤工俭学活动增加和改善了教职员工和学生们的福利设施。全县六所公办中学的二百多名单身职工,基本上每人有一间住房,每户平均有二至三间房。各学校还注意改善和提高民办教师的生活待遇。现在,全县中小学已全部免费入学,部分学校免收书费,有些中小学还免费供给学生纸、本、笔、墨等。
(均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郴州一中办工厂教学条件大改善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中学是湖南省的重点中学,近几年一直坚持勤工俭学,大大改善了教学条件,提高了教学质量。
这所学校办的校办工厂主要生产水玻璃,产品质量好,畅销省内外,三年间获得利润二十一万三千多元。其中十六万七千多元移作办学资金,改善了教工住宿、办公条件,补助了办公费用,减免了学生的学杂费,还添置了录音机、电视机、电影放映机等。校办工厂的机械车间和木工车间,几年中也制作了大批教学仪器、设备,节省开支三千二百元。


第3版()
专栏:

浦江县处理中专招考窃题作弊案
主犯被判有期徒刑三年
本报讯 记者丁雪萍报道:最近,浙江省浦江县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了一起中专招考中,有预谋有计划的窃题作弊案。主犯陈幸罗、同案犯陈杏木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和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
1979年,浙江省中专招考确定在浦江县平湖公社中学设立考点后,该公社文教党支部书记郑玉堂,公社文考组长陈幸罗,及数学教师陈杏木等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密谋策划作弊。他们在考试前,从试场顺序、监试人员和考生座位的安排上,都为作弊作了精心准备。数学试卷启封后,陈幸罗、陈杏木提前向郑玉堂的外甥女等九名考生泄露了部分试题,并由陈杏木教了做法。
广大教师和考生对陈幸罗等人无视党纪国法的犯罪行为强烈不满,向浙江省和金华地委有关部门检举揭发了平湖公社考点的严重问题。
经有关部门查证核实,已对这一窃题舞弊案的为首者和参与者分别作出了严肃处理。主犯陈幸罗、同案犯陈杏木判处有期徒刑。郑玉堂受到了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开除党籍的处分。由于舞弊而被录取的有关考生,已被取消学籍,退回原单位。


第3版()
专栏:

鞍山图书馆对科研项目实行跟踪服务
本报讯 据《辽宁日报》报道:“定题跟踪,服务上门”,是鞍山市图书馆的一大特点。这个图书馆一九七八年对工农业科研项目实行跟踪服务,有十五项取得了重大成果。一九七九年又取得五十八项重大成果,其中五项获得鞍山市重大科研成果奖。
这个图书馆每年年初向各单位发放《科研双革题目征集单》,收集课题,经过认真筛选,确定跟踪服务项目。他们抓重点单位,把编制的国内外科技资料目录发下去,把图书资料送上门。一年多来,为科技人员查阅了两万多份中外文资料,及时介绍了重大的国内外先进技术,推动了科研工作的进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