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7月2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泰国通讯

侵略者的墓地
——访抗击越南入侵的泰国暖马木村
新华社记者 杨木 陈伯良 本报记者 丁好德
我们站在长达120公里的泰国东部防卫壕沟的高堤上四顾:东面约一公里处是横跨泰柬边界的204难民营,西边扼两条公路交叉点、距边界两公里的一个荒凉村落便是惨遭越军占领和洗劫的暖马木村。在这个村及其北面的谷松村之间,是一个稻田与树丛相间的开阔地带。它就是6月23日泰军与入侵泰国的越军激战的主要战场。
我们的周围,除了在热带烈日下微微晃动的树影外,空无一人;除了几声啾啾鸟叫外,一片死寂。突然,一声震天巨响,东边升起一股浓烟。陪同我们的一位泰国朋友说:“越南军队又在打炮了,离这里大概五公里!”
铁证
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名正在公路边的河沟里捕鱼的村民保·汶提作向导,察看这个反入侵战争的现场。暖马木村的居民世代务农。往年,他们在这片土沃水足的平原上要种1,000多莱(每莱2.4亩)的水稻,今年,由于越军的骚扰和入侵,只种了50莱。就在这片半荒废的稻田里,越南侵略军的铁蹄任意践踏,蒸米塑料袋、急救包、蚊帐、坎肩、绷带等物遗弃遍地,弹片、树木的断枝残干处处皆是,他们临时挖掘的掩体也时有所见。我们的向导领着我们泥水四溅地越过几块荒地,绕过竹丛,迎面吹来一阵令人恶心的臭气。原来,在一株独立树背阴处横躺着一具越军无头尸体,绿色的军服与未完全腐烂的肢体粘在一起。他的头部被狗啃得精光,头盖骨被抛到一丈以外的地方。在竹丛和独立树这一块地方,我们看到六具越军尸首,有的未完全腐化,有的只剩下一副骨架。带路的老农民开口了:“越南兵这次真死得不少哩!光在我们村周围抬走了五十多具尸体。这几天,水浅了,又继续发现他们的尸首。死在边界线附近的,也有很多。罪有应得啊!”
我们目睹的战场上的一切及老人的话就是越军入侵泰国的铁证。而越南外长阮基石却说:“越南军队从未进入泰国境内。”那么,越军这些尸体和军用品,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劫掳
西斜的太阳把我们送进了暖马木村。村长通提·功提说:“我们建村已有100多年了,象6月23日这样大的战祸,在暖马木村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暖马木村被一条蜿蜒东行的小河劈成两半。全村160户,700人。三分之一的人家住河以北,其余住河以南。越军这次炮火轰击全村,但步兵占领的却是村北。我们是从北面的路口进入村子里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围护村子的木桩有的被拔掉,有的被炮火打得东倒西歪。每座高脚木屋都弹痕累累,其中有几栋已被破坏得只剩下没有屋顶的空木架。村子里的椰子树、香蕉树、竹林,有的被炮弹炸断,有的叶子被烧光,路上不见人影,真是一派满目疮痍、硝烟未尽的战后景象啊!
我们来到老农保·汶提的住宅。他的邻居、中年妇女比姆也闻声来了。老农民在那四壁萧条的楼上厅堂里,向我们叙说越军入侵当天的遭遇:“这天,我们睡得很熟。突然,被一阵枪声和呐喊声惊醒了。我连忙招呼全家及临时来做客的朋友共11人躲进早就挖好的地洞里。这时大概是早晨五、六点。我从地洞里往外窥望,只见满村都是越南士兵。三批越南兵跑进我家抢东西。布匹、新衣服、手表、首饰、熟食都被抢走。我们在洞里没吃没喝地躲着。泰国军队于下午三、四点攻克暖马木村后,才把我们解救出来。这期间,双方进行多次争夺战。我儿子家里周围挨了九颗炮弹,我住的这栋房子,落下的炮弹更多。我的三岁的小孙女右臂被炸伤,现住在外村,还未痊愈。我的头部和右前肩也受了伤。全村共有20多人受伤。我的一个在泰国军队中服役的女婿在这次战斗中牺牲了。”
殷勤的主人还带我们参观防空洞,看了被破坏最严重的现场,指点埋着未爆炸的炮弹的地段,以避免危险。我们在晚风飘拂中结束了第一次对这个村子的访问。
反击
第二天上午,我们访问了暖马木村的村南。在一家小吃店门前碰见几位曾参加6月23日反击越南入侵战斗的村里自卫队队员。他们以及其他一些村民目睹当天战斗全过程。他们的叙述,给这场战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轮廓:
夜,静悄悄的。月亮躲进乌云里。风儿吹得竹丛卡卡作响。凌晨三点多,一群越南军队从204难民营那边向西移动。接着,他们埋伏在暖马木村以北的稻田里,占据了东西和南北走向的两条公路。并包围了邻近的一个泰军哨所。
村里有6个自卫队队员分成两组在巡逻。到了五点多,突然响起一阵枪声,还夹杂着嘈杂的外国话喊声。大约三百多名身穿绿色军服、头戴红星通帽的士兵冲进村北,但还不敢渡河到村南来。“啊,越南兵!”浓眉宽肩、二十七岁的队员颂蓬以树丛为掩护端起火枪便打。后来,泰军赶到了。双方展开激战。大约到了早晨七点,这个村有枪支的自卫队员都协同泰国正规军作战。入侵暖马木村地区的越南军队大约有两个营一个连。在村北开阔的稻田里,水淹及膝,公路泥泞,越南坦克开不进来。遍地都是越南兵。他们火力虽猛但行动困难。
过了一些时候,泰国援兵到了。在大炮、飞机的支援下,泰国的步兵和坦克部队连续发起三次反攻。到了下午三时,越军被迫撤出暖马木村。当他们暴露在开阔平原时,泰国的飞机扫射,大炮轰击,军民们协力追赶,侵略者尸横田野。
但是,越南侵略军被赶到泰国挖掘的防卫壕沟时,却又据堤抵抗,直至6月24日才全部被赶离泰境。
越军撤出暖马木村后,村民们行动起来了,有的做饭给泰国部队吃,有的救护伤员,还有三、四十人参加打扫战场。
他们讲完这些情况后,我们问道:“越南军队还会再打过来吗?来了怎么办?”杀敌有功的自卫队队员颂蓬说:“越南兵如再来,我们一定要坚决抵抗,不让进村。”村长通提表示:“只要泰国军队与自卫队协同作战,有民众的支持,不管环境多么困难,我们一定要誓死战斗!”
暖马木村的防卫反击战,显示了泰国军民保卫国家独立与和平安全的钢铁决心。暖马木村的田野河林既是越南军队罪行的见证,又是侵略者的墓地。而掘墓者不是别人,正是进行不义战争的越南自己!


第7版()
专栏:

孟加拉国努力实现粮食自给
新华社记者 徐邦文
自去年5月齐亚·拉赫曼总统发出“孟加拉国必须发展农业以争取实现粮食自给”的号召以来,孟加拉国政府和人民积极行动,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并已取得初步成绩。
首先正在全国开展修建旱季灌溉网的工作,这是早日实现粮食自给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齐亚·拉赫曼总统去年年底发出这方面的号召后,全国人民积极响应。每天都有数万人参加修渠疏通河道的辛勤劳动,高潮时每天达十多万人。在短短几个月内,这一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到6月中旬,全国已有161项渠道的挖掘和整修工程完全竣工,总长约500多英里。还有79项灌溉工程即将完工。据官方宣布,整个修建灌溉网工作有250项工程,总长度约为700多英里,可灌溉土地面积将达到70多万英亩。
孟加拉国政府还注意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科学种田。他们不仅从国外引进农业机械,还非常重视发展本国的农业机器。不久前,在达卡举行的农业机器展览会上,就可以看到由孟加拉国本国制造的许多插秧机、水泵、收割机、脱粒机和粉碎机。国家向农民提供的机器、化肥等也不断增加。
培养农业技术人员,改良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孟加拉国政府和人民为发展农业生产而采取的又一个重要措施。全国两所农业大学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不少农业技术人材;设在库米拉的乡村发展学院每年接受一批政府主管农业部门的官员进行培训,并定期举办各种农业生产经验交流会。此外,政府还经常派农业考察小组到国外考察,以便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认真学习和吸取外国经验。水稻是孟加拉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农业科研单位非常重视改良水稻品种。近年来,孟加拉国水稻研究所为了提高产量,已经培育成11种适应能力强、产量高的水稻新品种。经过改良的水稻品种的播种面积现在已达370万英亩,占全国水稻播种面积的15%,其产量占全国水稻总产量的30%。
此外,政府还向农民发放贷款,开垦荒地,把大部分只种一熟稻的地区逐步改为种两熟稻,扩大小麦的播种面积以及重视发展畜牧、家禽、渔业、蔬菜等多种经营。在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农业生产情况不断改善。
孟加拉国在争取实现粮食自给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在农业发展的道路上困难仍然不少。勤劳勇敢的孟加拉国人民对克服困难充满信心,他们决心在从今年7月开始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中进一步发动群众,充分利用本国资源,为早日实现粮食自给做出更大的成绩。(附图片)
齐亚·拉赫曼总统在水利工地上劳动。 (新华社发)


第7版()
专栏:小资料

孟加拉国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东部。东、西、北三面同印度接壤,东南端邻缅甸,南濒孟加拉湾。面积143,998平方公里。人口8,500万,孟加拉族人占98%,绝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首都达卡。
孟加拉国地处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大部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孟加拉国原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称东巴基斯坦。1971年脱离巴基斯坦,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孟加拉国是一个农业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5%。主要农作物有水稻、黄麻和茶叶。工业主要是轻工业,其中黄麻工业比较发达,此外还有棉纺、制糖、造纸等。出口以黄麻及其制品为大宗。
黄麻是孟加拉国的主要经济作物,黄麻产量占世界第一位。孟加拉国黄麻质地优良,黄麻纤维绵长柔韧,带有光泽,看上去象金色的头发,被称为“金色纤维”。
孟加拉国政府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主张在互相尊重、平等、独立、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保持和平友好关系。孟加拉国政府反对苏联侵略阿富汗和越南侵略柬埔寨。
中孟两国人民之间有着传统的友谊。我国周恩来总理和刘少奇主席都曾先后访问过达卡。1975年10月,中孟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修庆)


第7版()
专栏:

早溜早好,不溜不妙
李杰
在侵柬越军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早溜早好,不溜不妙。溜者,开小差也。这句话反映了侵柬越军的精神状态。
越南在柬埔寨投入大量的兵力,妄图一举消灭柬埔寨的爱国力量,永久占领柬埔寨。但是这场旷日持久的不义之战给越南带来的不是胜利,而是一堆堆的越南士兵的尸体。因此,在越南士兵中,不愿替河内当局卖命,作异乡之鬼,开小差逃跑,就成了他们的第一选择。
越南士兵为了逃避去柬埔寨卖命而开小差的事实,就连“越南之声”电台也不得不承认。据这家电台说,有一个团刚接受一批新兵,第二天就有十多个人开了小差。有的战士借口没有牙膏和裤衩而溜掉了。还有一个班长收到家乡地方乡副主席的来信,说他的妻子因患心脏病去世,要他速回料理家事。班长急急忙忙赶回家,妻子却在家里笑脸相迎。
回想抗美救国战争时期,越南人民纷纷争先报名参军,个个拿起武器保家卫国。现在是同一个越南,还是那些越南人民,但是他们对越南当局的态度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侵柬越军中开小差逃跑,或者向柬游击队投诚的日益增多,原因何在呢?正如一位向柬埔寨游击队投诚的越南士兵所说的:这是一场不义之战。不义之战必然失去人心。
自从越南侵略柬埔寨以来,越来越多的越南士兵已逐渐醒悟过来。侵柬越军中,有很多都是来自西贡市和越南南方的青年,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很大一部分都是被欺骗或是被抓壮丁来到柬埔寨的。西贡市一家纺织厂的工人阮吴伯去年受骗来到金边后,被编入侵柬越军中。今年一月初,他收到一封家信,方知离家后,他的妻子和妹妹都被派去“招待”苏联“客人”。许多年轻妇女在被送去“招待”苏联人之前,就遭到了来自北方的达官新贵的奸污。在明白自己受骗之后,阮吴伯毅然投奔了柬埔寨游击队。在越南侵柬士兵中,象阮吴伯这样受骗的人,岂只他一个呢?


第7版()
专栏:

开小差 苗地


第7版()
专栏:

印度工业的发展和困难
郭敏功
印度是一个农业国。然而,今天的印度,已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工业落后的国家。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商店里琳琅满目的日用轻纺工业品,全是印度本国的产品。马路上来往如梭的车辆,多数是印度自己制造的。1947年印度独立时,除了一些纺织工业以外,据说许多日用品都不生产。如今,印度不仅一般消费品几乎不再进口,就连机械设备的自给率也达到了95%。印度工业已初具规模,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它包括钢铁、机械、化工、煤炭、石油等四十多个部门,可以生产许多大型全套设备,能生产空间电子产品。一些机器和尖端产品不仅输往苏联和东欧,而且还向美国、英国、法国、西德等国家出口。印度还为中东和一些亚非国家承包或援建钢铁厂、发电站、铁道、住宅、医院。印度的一些工业产品数量,如棉纱、三轮机动车和煤等,已跻于世界前列,它的原子能工业占世界第六位。现在,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印度的出现”,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
拥有煤、铁、锰等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印度,独立以来,历届政府重视工业的发展,特别是50年代中期加速工业发展的阶段,为重工业奠定了基础。印度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方面,以购买专利和同外国公司搞合营企业为主,很少进口成套设备,这样既提高了技术水平,又促进了本国制造业的发展。印度还十分重视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印度不仅有国家建立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所,还有五百多个私人的研究机构。
然而,印度工业发展也经历了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印度独立后,政府奉行公营私营并举的“混合经济”方针,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
从第二个五年计划(1956至1960年)开始,印度依靠外援,向重工业大量投资。这样,虽然保持着一个较高的工业增长率,并且很快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基础,但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引起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在工业内部,轻工业、动力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落后于其它工业,妨碍了工业以至整个经济的继续发展。贫困、失业和不断扩大的贫富悬殊,成了印度经济的三大“癌症”。
从70年代中期开始,印度政府意识到发展农业的重要,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增加了对农业的投资,并且大力发展小型工业。由于连续四年的好天气带来了三年农业的好收成,印度经济又有了起色。从1975至1976年度开始,印度工业连续四个年度的年平均增长率回升到6.8%。
印度工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除了农轻重比例仍然失调外,能源不足,石油、煤炭、电力都不能满足整个工业发展的需要。公营企业生产成本昂贵,开工率低,长年亏损,另外,资金匮乏,周转不灵,扩大再生产困难。至于政局动荡,工人罢工、怠工增多等等,也多方掣肘,使得印度工业在坎坷的发展道路上步履维艰。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工矿业生产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32.4%,印度要达到一个真正工业大国的目标,还需要走一段相当漫长而艰苦的历程。
刚刚好转了几年的印度经济在80年代伊始又陷入了困境。当前,印度正面临农业减产、工业停滞和物价大幅度上涨的困难局面。这是重新执政的英迪拉·甘地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第7版()
专栏:国际考古

一座两千多年前的达契亚古墓
罗马尼亚考古工作者在罗马尼亚中部阿尔巴县库吉尔市挖掘出一座古达契亚国的一个亲王的坟墓。这是在罗马尼亚国土上发现的第一座达契亚古墓。
达契亚国是两千多年前在现今罗马尼亚国土上建立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独立国家。
从库吉尔古墓出土的文物有公元前一百年前后的战车金属构件、铁制盔甲、长剑、匕首、标枪、盾牌、弓箭与首饰等。这些文物表明古达契亚的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这些陪葬物中有一个金制品最为引人注目,它同其他已发现的金器一道证明了文字记载的关于达契亚国盛产黄金的事实。库吉尔古墓是一座火葬墓。
库吉尔古墓的发现还证实了公元前一百年达契亚已进入奴隶社会。


第7版()
专栏:国际考古

埃及发掘出鳄鱼木乃伊
埃及的一个考古小组在阿斯旺北部四十公里处的一个古坟墓中发掘了三十六条鳄鱼木乃伊。在这些出土的鳄鱼木乃伊中,大的有三点五米长,小的只有十五厘米;此外还出土了一些鳄鱼蛋。这些木乃伊将被送进阿斯旺博物馆。
在古代埃及,鳄鱼是种神圣的动物。这种爬行动物,目前在埃及已近绝迹。


第7版()
专栏:国际考古

塞浦路斯发现一批历史文物
据最新一期的《塞浦路斯公报》报道,最近在塞浦路斯西部卡托帕福斯发掘出托勒密王朝和古罗马时期的一些青铜钱币。
出土文物中还有古希腊时代用赤陶精制的喜剧演员头像以及从古希腊到拜占庭时期的大量陶器碎片、几个铅砝码和一个石模子。这些文物都是在一个叫提修斯宫的罗马宫殿的庭院底下发现的。除此之外,还发现一个深约5英尺的水池,池内有两耳细颈酒罐、大壶和杯子等大批器皿。


第7版()
专栏:国际考古

塔克西拉古城遗址有新发现
最近巴基斯坦有关部门对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古城塔克西拉进行的考察证明,这座古城的历史比人们原先想象的还要早1,500年,它还可能是南亚地区人们最早居住和居住时间最长的都市中心之一。
过去,在这个遗址上发现的最早的文物是公元前500年的,当时塔克西拉古城所在地区已成为波斯大流士帝国的一部分。现在在那里发现了公元前2,000至3,000年的陶器。这个新发现说明,这个古城在大流士帝国以前已经存在。


第7版()
专栏:

美国的新型雷达成像系统,发现在危地马拉茂密的雨林下有一个纵横交错的古渠道网。(见右上图)考古学家认为它是玛雅人在公元前250年到公元900年间开凿的。渠道网的发现是玛雅文化拥有比较先进农业的第一个有力证据。它可以解答玛雅人在一个作物难以生长,猎物也很稀少的地区,到底是怎样养活它一度约有二、三百万之多的人口的。右下图是普通雷达测绘的照片。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