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7月2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国家科委召开第五次全国科技情报工作会议
提出科技情报工作要为四化建设服务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 新华社记者郭远发、周长年报道:记者从最近召开的一次科技情报工作会议上获悉:在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建设中起耳目、参谋作用的科技情报工作,粉碎“四人帮”以来获得了显著成绩。目前这项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为四化建设“雪中送炭”,及时提供新的、先进的和适合我国国情需要的科技情报和资料,进一步提高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的效率。
国家科委于7月15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五次全国科技情报工作会议。会议认为,当前我国科技情报工作,一定要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我国的科技情报工作自1956年建立以来,已经走过了24年的历程。林彪、“四人帮”横行期间,这项工作受到严重摧残。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全国科学大会以来,这项工作在恢复的基础上有了较快的发展。现在,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已经建立72个科技情报研究所,还有全国性的、地区性的和基层的各种专业科技情报网(站)约3,000个,全国专职科技情报人员有5万人。全国出版的各种科技情报刊物已有370多种。科技情报工作已在为制订科技政策、规划,技术引进,科研和设计工作,技术改造和革新,发展农业以及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这次情报工作会议上交流了这方面工作的经验。
科技情报工作是一项科学性、政策性、时间性、社会性都很强的工作。现代科学技术每日每时都在飞速向前发展,每日每时都有新的知识产生。收集、整理、报道、传播和分析研究最新的科技知识,这对于提高科研、生产的效率,促进出成果、出人才,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步伐是十分重要的。
这次会议在总结24年科技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同时,根据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要求,特别强调了在新时期科技情报工作要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广辟情报来源,加强文献工作,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国内外科学技术成就和动向,及时准确地为国民经济建设的各条战线提供科学技术情报资料和分析材料。在现阶段,科技情报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大力加强科技情报工作的基础——文献工作;针对国民经济调整有关的问题,围绕同本部门、本地方扬长避短,开展技术改造,合理引进技术,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扩大出口等有关的技术与技术经济问题,开展情报服务。同时,必须加强情报工作的自身建设。
会议对今后科技情报工作任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提出,现在我国已经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一些省、市与外国的一些地区和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民间往来的渠道近年来也大有发展。这些,都为交流科技资料、学术与人员,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的工作会更活跃和有成效。


第3版()
专栏:杂谈

“资格”小议
李淳 新材
在给科技干部确定技术职称时,在选拔和任用干部,特别是给各级领导班子配备中青年干部时,常常听到关于“资格”(或“资历”)的议论和争论。沉思之余,想对“资格”二字谈点看法。
“资格”一词,源出《新唐书·选举志下》:唐玄宗“开元十八年,侍中裴光庭兼吏部尚书,始作循资格,而贤愚一概,必与格合,乃得铨授,限年蹑级,不得逾越。”“格”是唐时的法令名,所谓“循资格”,就是按照社会地位和经历任用官吏。本来,讲资历由来已久,并非自唐始,如战国时韩非就主张“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唐玄宗时曾规定:“凡官,不历州县不拟台省”。“循资格”把这类规定具体化、法令化了。看来这个“循资格”同唐朝的其他官吏选举制度一样,是对魏晋南北朝以来门阀制度的某种程度的否定,对于选用有实际统治经验的官吏,有其积极意义。但“限年蹑级,不得逾越”,未免规定得太死了,而且,“若循新格,则六十未离一尉”(《新唐书·选举志下》),这是不利于选拔和任用贤才的,所以,裴光庭死后,“循资格”就被认为是“非求材之方”,停止执行了。但“资格”一词,却一直沿用至今。
在今天,“资格”的概念,约略包括人的学历、经历等。由于知识和才能总是在学习书本和社会实践中取得的,资格能大概反映这种学习和实践的状况,因此一般地说,人的才能是同他的资格相联系的。正是从这种唯物论的认识论出发,我们才提倡在考察、任用和提拔干部时要适当考虑资格,反对那种“火箭式”、“双突”式的任用方法;并且认为,一般地反对讲资格,或者有意无意地歪曲资格的本义而冒称有资格(如把手上的老茧作为免试上大学的资格之类),那就不是一个唯物论者。
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资格毕竟是资格,并不完全跟实际能力成正比。如果离开对干部的具体分析,把资格绝对化、凝固化,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一切论资排辈,那也不是一个辩证唯物论者。
所谓绝对化,就是只看到资格与才能一致的一面,而看不到二者不一致的一面,把资格完全等同于才能。实际上,由于掌握知识、技能、工作经验等等,都是主观同客观结合的产物,而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及其结合情况往往因人而异,甚至差异甚大,因而在资格和能力之间往往出现不相称甚至极不相称的现象。用固定不变的资格规定到处硬套,势必否认人们的实际才能的差异,不利于选贤任能。
所谓凝固化,就是看不到或者否认人的资格和才能都是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发展的。事实上,一方面资格是可以从无到有的,从“不够”到“够”的;另一方面,原有的资格即使同实际才能相符合,也只能说明过去,未必能说明现在。特别是在工作重点转移到四化建设上来之后,我们过去熟悉的东西有些搁置起来了,过去不懂的东西却摆在面前,需要我们重新学习,由外行变为内行,由知之不多变为知之较多;再说,当今的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才能必须不断“更新”,如果故步自封,满足于原有的一点知识和技能,躺在“老资格”上睡大觉,势必会很快地转化为无知无能。
这种把资格绝对化和凝固化的观点,早已为社会发展史和科学发展史的大量事实所驳倒。历史上,多少人资格相同而成就迥异;多少人虽有资格而碌碌无为;而另一些人,虽因种种原因未能取得必要的学习条件和工作条件,先前并没有取得什么资格,但由于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百折不挠的毅力,矢志自学,刻苦钻研,勤奋工作,忘我劳动,终于取得了某些方面的特殊成就,成为专门家和学者,为人类作出了较大贡献。恩格斯只是一个中学毕业生;高尔基只读过小学三年级;爱迪生一生中的发明多达两千种,而他只当过三个月的正式学生;鲁迅、郭沫若并没有念过文科大学;和马克思同时的哲学家狄慈根是皮鞋匠,发明蒸汽机的瓦特是制表匠,发明织布机的亚克迪里是理发匠,发明轮船的富尔敦是宝石匠……可见,对于勤勉的人,学历短浅决不会限制才能的发展。既然如此,难道能够用绝对的资格论去限制人才的发展么?
综上所述,在论人才、识贤愚时,对于资格,必须全面理解和正确对待,尤其不能单纯地讲资格,不能只看学历、经历而不看实际才能。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主要考察干部的现有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参看学历和经历。对于经过严格考核,证明确有真才实学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干部,即使同干部档案和正式登记表上的资格并不相称,也要按其实际才能提拔、使用,包括授以相应的技术职称等等,而不该片面拘泥资格,削足适履,不予重用,使职不称其能,赏不当其功。
遗憾的是,有少数同志,或是出于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或是出于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甚而是出于思想意识上的原因,常常不能正确地对待资格。他们或者完全反对讲资格,或者不是为讲才能而讲资格,而是为了讲资格而讲资格,在资格已不能说明一个人的实际才能的高下时,仍然死抱住资格不放。这种做法正如唐朝张九龄所说,“求精于案牍,不急人才”,是无异于刻舟求剑的。这样做,在理论上陷入了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在实践上压抑人才的成长,阻碍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打击锐意进取、创造发明的积极性,鼓励碌碌无为,助长“铁饭碗”思想,对于造就一支又红又专、适应四化建设需要的干部队伍,是极为不利的。


第3版()
专栏:

“勤俭办学,艰苦朴素,红专并进,团结互助”
中国科技大学师生奋发向上
据新华社合肥电 新华社记者周郁夫报道:到中国科技大学参观的人,都为科大师生奋发向上的好校风所感动,认为科大真正实现了已故校长郭沫若提出的“勤俭办学,艰苦朴素,红专并进,团结互助”的要求。
进入科大校园,人们看到的是一幅动人景象。清晨,书声琅琅;夜晚,教室、阅览室灯火通明。即使星期日,图书馆里也座无虚席。科大的课程安排,被认为是“重、紧、深”的,但学生们以“攻书莫畏难”的精神,从克服困难中获得乐趣。为了多攻克一些知识堡垒,许多学生寒暑假不回家,长期不上大街。近代物理系学生刘刚,用两年时间学完3年的基础课,16次考试都是优秀。去年下半年,学校批准他破格升入研究生班学习,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又学完了研究生课程。类似刘刚这样的学生,在各科系都有一些。目前,全校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好,许多学生掌握的知识已经超过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不少学生提前学完了一些课程,开始旁听研究生的一些课程;有的破格跳级或被中国科学院录取为研究生。全校已有119名学生通过考试,被选送出国留学。
一些著名的国内外学者到科大考察访问,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牢固扎实,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所大学的教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舍得花力气、下功夫,力求把每一节课、每一个公式、每个原理教懂吃透,融会贯通。数学系学生中有不少原来是各省数学竞赛中的尖子,进校前就学过《实变函数》,有的还做了大部分习题。但是他们进校后,仍然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头学起,力求把基础知识学得更扎实一些。近代物理系的学生,每做一道高等数学题,都要做出几个题解,严格训练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活跃,进取心强,是科大学生的又一特点。这里的学生自觉地把自己的学习,同祖国四化建设事业联系起来。他们经常举办学术讨论会,关心研究国际国内各个学科的成果、动向。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和座谈,他们踊跃参加,大胆发表意见。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卡尔教授来校讲学时,举了一道美国数学竞赛选题,说这道题难住过许多人。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叶志江课后用了一个晚上就解出了这道题,而且有独到的见解。卡尔教授非常钦佩中国学生的聪明才智。
科技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革命理想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全校“学雷锋、创三好”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已评选出“三好”学生二百四十多人,“三好”学生标兵18人,还有的被命名为全国的或安徽省的“新长征突击手”。科大迁到合肥以后,学习和居住条件都比较差,但他们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教学秩序。学生们穿着朴素,思想健康。


第3版()
专栏:

甘肃科协各学会帮助培训在职职工
据新华社兰州电 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省级8个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近年来先后举办各种学习班或进修班20期,帮助各单位二千多名在职职工提高了业务能力。
这些学习班和进修班是根据各方面的急需举办的,讲授的课程针对性强,教学效果比较好。如数学学会、物理学会了解到部分中学教师过去没有受过系统的专门知识教育,在讲授通编教材中存在着实际困难,他们就举办培训班,组织学员学习高中通编物理教材、《逻辑代数》、《微积分》等课程,提高了在职教师的教学水平;电子学会举办的四期计算机学习班,有80%的学员达到优良成绩;服饰学会举办的服装裁剪技术专业培训班的学员学习两个月后就能承担服装加工任务。
这些学会在办学中充分依靠了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与各有关单位密切协作。


第3版()
专栏:

著名老中医关幼波教授献方
本报讯 最近,北京中医医院内科老中医、著名肝病专家关幼波教授,把他保存和使用多年的五个临床处方,献给了北京市药材公司。
关幼波教授治疗肝病已有几十年的丰富经验。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他积累了不少有效的临床处方。这次,关教授为药材公司献出了两个治疗肝炎颇有成效的临床处方,即“五羚丹”和“参茸乌鸡丸”。关教授同时献出的另外三个处方是:治疗胃溃疡的“溃疡止血散”、治疗口腔溃疡的“粘膜溃疡散”和治疗骨质增生的“内消骨刺冲剂”。
目前,北京市药材公司正在组织力量,对关幼波教授献出的五个有效临床处方,进行试制工作。
尤锡元


第3版()
专栏:为四化贡献聪明和才智的人

老两口义务办学
在皖南群山环抱的黟县山城,住着一位退休的老教授吴道存。他和老伴李玉蓉热心举办家庭英语辅导班,深受广大青少年的欢迎。
吴道存今年76岁,毕生从事英语教学、翻译和编著工作。早年曾参加翻译斯诺名著《毛泽东自传》。文化革命中,他被勒令退职,限期从北京迁回老家黟县。不久,又将退职改为退休。还有什么能比被剥夺工作权利,更使人感到痛苦呢?在忧伤中,吴道存双目失明了。直到“四人帮”被打倒,他的冤案得到平反,眼睛经过治疗才重见光明。这时,他已是白发苍苍,身患疾病,到了应该消闲地度过晚年的时候。可是吴道存却不这样想。他说:“消闲的生活将会使人窒息,只有不停顿地工作,才能寻找到生活的乐趣”。
老教授平反后,有许多教师和学生纷纷登门求教,还有一些家长带着娃娃来,求李玉蓉教唱英语歌曲,教认英文字母。老教授看到周围的青少年英语知识太贫乏,远远不能适应国家四化建设的需要。为了配合学校教学,他和老伴商量,举办一个家庭英语辅导班。他俩决定因陋就简,把辅导班办在自己家里,义务教学,不取报酬。
吴道存老两口举办英语辅导班的消息一传开,上门报名求学的人川流不息,有中学的青年英语教师,有即将毕业的高中学生,有知识青年,还有刚进小学的儿童,共一百多人。他们的年龄、程度差别很大,但两位老人都不拒之门外,分别把他们编成小学、高中、教师三种班级,利用星期日和学校课余时间上课。
求学的人越来越多,吴道存家的堂屋,里里外外挤满了人,连下脚过路的地方也没有了。于是,老两口又把近2,000元存款取出来,在大家帮助下,在院内走道盖起一间十几平方米的瓦房,作为教室。
青少年们富有生气的学习活动,打破了老教授家里的寂静。每逢星期三下午和星期日,各班学生带着欢声笑语拥进他家,整个院子变得热气腾腾。吴道存终日忙着读书、备课、讲课、编写参考资料。老教授多年紧锁的愁眉,舒展开了!
为了尽快提高全县的英语水平,吴道存把主要精力放在辅导和培养青年教师上,帮助他们掌握英语教学要领。这样的辅导,正适应青年教师的需要。因此,每逢教师辅导班上课的时候,分布在全县十几所中学的二十多名青年英语教师,无论是近在县城的,还是远在十几里甚至30里外的,都按时赶来听课。
老教授除了认真备课、讲课外,还整理了大量的英语词汇用法卡片,编写了《小谈英语教学词汇量》、《关于加强外语教学的几点意见》等多种英语教学参考资料,提供给中学英语教师学习参阅。
三年以来,吴道存老两口举办的家庭英语辅导班,已先后有近300人参加了一年到二年的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本报记者
张碨


第3版()
专栏:

活跃课余生活
广东省海口市各小学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组织学生在课余开展文化、科学、体育活动,促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海口市第十一小学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优良风气。
小手挥彩笔。海口市的小学生放学之后,在教师的辅导下练习野外写生。
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开展“班班有歌声”活动,活跃了学校的生活。优美的歌声陶冶着孩子们的高尚情操,激励着孩子们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海口市第十三小学热爱体操的学生在课余进行少年体操动作基本训练。
(本栏照片均为新华社记者符忠昌摄)


第3版()
专栏:科技新成果

高全生等发明新式气体激光器
一种性能先进、结构新颖、应用良好的同轴型气体激光器在天津市诞生。这项科研成果的发明者是天津市激光技术研究所工程师高全生和他的两名助手刘新、张玉芝。
这种激光器的功率稳定性比同类型激光器提高五分之三以上,着火电压降低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第3版()
专栏:科技新成果

陈之俊研制成功椭圆规
山西太原市第二十五中学教师陈之俊,研制成功一种一次成图、精确度高的椭圆规,受到山西省人民政府的奖励。
这种椭圆规,能任意旋转正负三百六十度、一次完成椭圆图形,既精确,画图效率又高,比过去用同心圆或四圆心近似法画椭圆图形提高效率数十倍。(均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科技新成果

新法防治红松疮锈病
黑龙江省林学科学工作者和鸡东县林木病虫害防治站的职工一起,经过四年努力,研究成功了红松疮锈病的防治办法。
鸡东县于1976年邀请东北林学院副教授邵力平等会同县林木病虫害防治站的职工一起,共同进行了研究,找到了有效的防治方法。其中用化学药剂涂抹病树干,治愈率达到70%。


第3版()
专栏:科技新成果

高温窖藏红苕
四川省农村,近3年来,普遍推广高温大屋窖储藏红苕(甘薯)先进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红苕储藏期间严重腐烂的问题。据有关部门调查,全省由于推广了这种储藏技术,烂苕率比过去下降20%左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