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7月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苏联的“缓和攻势”骗不了人
卢存淑
莫斯科在入侵阿富汗以后发动的“和平攻势”,几个月来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今年2月,勃列日涅夫对选民讲话时宣称,苏联在八十年代要象七十年代一样,主张缓和、裁减军备。4月,波诺马廖夫在欧洲共产党和平与裁军会议上声称,苏共今后仍将奉行“和平纲领”,主张“持久的、民主的和公正的和平”。5月,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一起出席华沙条约国政治协商会议,会议炮制一个宣言,提出召开世界各国首脑会议和欧洲军事缓和与裁军会议,共同商讨“安全”问题,缔造“持久和平”。6月,在苏共中央全会上,勃列日涅夫又大谈什么要“努力维护缓和”,“珍惜和巩固和平”等等。
苏联领导人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白自己要努力“维护缓和”和“巩固和平”,但是,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干了些什么呢?
在阿富汗问题上,苏联领导人抛出了所谓“政治解决”的主张,其先决条件是其他国家必须“可靠地保证完全停止和不再发生”对阿富汗的所谓“任何外来干涉”,承认卡尔迈勒政权。这无非是要其它国家承认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合法性”和苏联继续占领阿富汗的“权利”。为了使自己的建议增加一些欺骗性,不久前,苏联又装模作样地宣布从阿富汗撤出了部分军队和装备。但是,据西方报刊揭露,苏联只是从阿富汗撤走了一些在作战中用不着的军队和装备,与此同时却又派新的作战部队进入阿富汗。由此可见,所谓“部分撤军”,不过是军队的轮换甚至加强。苏联是决不打算放弃对阿富汗的占领的。
在东南亚问题上,苏联鼓吹越南和东盟对话,并且煞有介事地保证越南不会侵犯东盟国家。但是,正是在莫斯科的怂恿下,越南在柬埔寨的侵略军最近悍然入侵泰国,使东南亚局势出现了新的紧张。
在同西方的关系中,苏联提出了同美国举行关于中程导弹核武器谈判的建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去年12月决定在西欧生产和部署美国中程核导弹后,苏联就千方百计威逼利诱西欧国家放弃这一计划。华沙条约缔约国宣言提出就这个问题同北约“谈判”,目的就是要求北约“废除”这一决定,“或者起码停止实施这一决定”。这就是说,它要西方在苏联部署了SS—20导弹和“逆火式”轰炸机的情况下,放弃进行核武器现代化的计划。不仅如此,华沙条约缔约国宣言又明确表示华约国家“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自己的防御能力保持在应有的水平上”。最近的苏共中央全会决议,又一次提出“要大力加强防御能力。”这表明苏联还要进一步扩军备战,加强自己的军事优势。
人们由此可以看得更清楚,“和平攻势”和军事扩张,是苏联推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中经常交替使用的两手。
苏联这一次发动“和平攻势”,是在入侵阿富汗受到全世界强烈谴责处境空前孤立的情况下发动的。它一想利用“缓和”、“裁军”的口号来改变自己的形象,摆脱当前的狼狈处境;二想继续利用“缓和”从西方得到贷款、粮食和先进技术,捞取好处;三想对西方进行分化,以便进一步加强自己在全球战略中的实力地位。
苏联的如意算盘能不能实现呢?当然,莫斯科的“和平攻势”会助长西方的绥靖潜流,但西方越来越多的人士已经看到,七十年代的所谓东西方“缓和”已经使苏联得以加强军事实力和在世界各地加紧扩张。而这次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对西方更是一次大震动。最近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外长会议表明,在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面前,西方各国虽有矛盾,但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莫斯科想以“和平攻势”来捞取七十年代他们曾经得到的“好东西”,是决不会那么容易了。


第7版()
专栏:美国通讯

总统选不出来怎么办?
本报记者 张彦
关于美国的总统选举,近来人们议论纷纷的问题之一是:11月投票的时候选不出来怎么办?
里根和卡特即将分别在七、八月份由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全国大会提名为各自的总统候选人,似乎已成定局。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各有各的问题,谁都没有把握能压倒对方而居绝对优势。而半路杀出来的安德逊,如果11月以独立候选人参加竞选,即使成事不足,也将败事有余,很可能使三人谁都得不到过半数的“选举人”票,结果总统就要难产。
这样的僵局,最早在1800年选举第三任美国总统时曾经发生过。当时,在开国功臣汉密尔顿的力促下,由众议院投票决定杰弗逊担任总统。但是,这却导致了另一候选人阿朗·柏尔与汉密尔顿的一场决斗,以致才华纵横的汉密尔顿因此丧生。于是美国国会在1804年通过了宪法“第十二条修正案”,来应付这种特殊情况。按照修正案规定,如果投票结果没有一个候选人得到过半数“选举人”票,即由众议院从得票最多的三个候选人中挑选总统。这时,按各州人口比例选入国会的众议员也只能以州为单位投票,一州一票,过半数者当选。一个州的票投给谁,根据这个州的多数议员意志决定;如果两派旗鼓相当,各不相让,这个州的选票即作废。如果第一轮投票结果仍然无人获得过半数票,就继续进行第二轮投票,直到选出为止。与此同时,由每州两名参议员组成的参议院则在得票最多的两名副总统候选人中投票决定谁担任副总统。如果直到1月20日总统就职之日新的总统尚未产生,则由副总统代理总统。
自从今年6月3日总统预选结束以来,共和、民主两党之间,党内各派之间,斗争依然十分激烈。共和党从表面上看似乎平静一些,党内原来的七、八名竞选对手都表示效忠里根。共和党的会议已经以“美国下届总统”来称呼里根,组织“备用政府”的活动也在密锣紧鼓地进行。里根甚至已经正式向国会提出,从明年1月起,减税200亿元。但是,这既不说明共和党内团结无间,也不表示里根已能稳操胜券。里根历来代表的是共和党右派保守主义,在美国同台湾的关系上又提出了荒谬的主张,甚至共和党内一些温和派都对他有所保留。
民主党目前的问题是党内不能团结一致。尽管在全国大会的代表票数上卡特已居于绝对优势,肯尼迪却始终并未死心。民主党最近开了一个星期的会来讨论全国大会的纲领,卡、肯两派就整整吵了7天。肯尼迪的人还在做各地代表的工作,争取改变在民主党大会上只能按预选结果进行投票的传统制度。肯尼迪还寄希望于到8月大会时,通货膨胀与失业问题更加严重,美国威望下降,以致代表们自动起来要求改变选举制度,放弃卡特,改选别人。人们预料,在纽约举行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将会出现两派短兵相接的激烈争斗场面。
安德逊以独立候选人出现,实际上是在选民对两党候选人都普遍存在不满情绪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产物。人们对安德逊并不熟悉,但他对里根、卡特的攻击和批评以及他独树一帜的自由派主张却颇赢得一些听众。虽然估计他当选总统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他将来取得的选票可能影响全局。因为按照美国的选举制度,“选举人”的数目与各州在国会的众议员人数相同,州的人口越多,“选举人”就越多。而候选人在一个州所得“选举人”票,采取“胜者全得”的原则,谁的选民票哪怕只多一票,全州的“选举人”票就都归他。全国“选举人”票共计570票,过半数者当选总统。因此,大州就成为争夺的重点。如果里根与卡特彼此票数接近,安德逊只需要在一个大州获胜,就可能造成谁也不能过半数当选的僵局。
如果这种局面终于出现,众议院就将起选拔总统的决定性作用。有人说,如果议员都按党派投票,这将对卡特有利,因为众议院目前是民主党占优势。在50个州中,29个州的众议员多数是民主党,只有12个州共和党占优势,其余9个州彼此力量相等。但是,众议员每两年全部改选一次,也在11月进行。选举结果两党席位对比只要有几个州发生较大变化,形势就会完全改观。因此两党现在不仅在总统大选上使劲,同时也在议员选举上下大功夫。美国今年的政治斗争是十分尖锐复杂的。


第7版()
专栏:

波恩记趣
任可
可爱的“联邦小村落”
波恩是个幽静而俊美的小城,只有28万居民。它没有一般都市的喧嚣,也很少见到工厂冒出的烟雾。街道大都是绿树成荫;房屋大都是小巧玲珑。它的141平方公里的面积上,有四分之三是森林、绿地和田野;全市二千二百多个企业中,大部分是手工业。有人说它不象西欧大国西德的联邦首都,把它叫作“联邦小村落”。战后三十多年来,波恩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没有变成一个“大都市”,而仍然保留了它的田园特色。
孤单的“高个子欧根”
“高个子欧根”不是个篮球健将,而是波恩独一无二的高楼。它身高112米,共30层,孤独地伫立在莱茵河畔。这座方柱形的现代化建筑是西德联邦议员的办公大楼,由于它是前议长欧根·格斯特迈尔倡议下修建的,而且又是这样的高,波恩市民就给它起了个绰号:“高个子欧根”。它是波恩争议最多的一个建筑物,有人说它为波恩增加了新的风格;而更多的人说它破坏了莱茵河对岸七峰山的天然风景。到底谁是谁非,局外人不好妄加评论,然而,这个“高个子”已经在这里孤独地站了十几年了,至今还没有谁来作它的“伴侣”。
一条古老的小巷
波恩南部哥德斯堡区的姆芬多夫有一条名叫“大街”的小巷,全长不足二百米,宽不过三、四米。这是一条十分古老的街道,早在卡罗林王朝(814至911年)时,这里就是皇家行宫的所在地。小街的一端至今保留了一座鹅黄色的建筑,是十三世纪德意志教士团的团址。这条街的建筑大多是二层的小楼,参差不齐地挤在一起。这里有窗子低矮的住宅,有门前挂着古老幌子的手工作坊,有铺面窄小的夫妻小店,也有为旅游服务的小型超级市场、小旅馆和酒吧间。这些房子的外表都尽量保持了几百年前的面貌。当你走进这条街时,时间好象一下子后退了几百年,只是有时一辆汽车从你面前驶过,才使你意识到这是二十世纪的德国一个城市。
能上能下的电车
人们不能把它叫作地下铁道,因为它有时也行驶在地面上;也不能把它叫作有轨电车,因为它又会钻到地下去,就暂且叫作能上能下的电车吧!这路电车由南向北直穿波恩全城,是波恩市内最长的一条电车线路。在道路宽敞、车辆不甚拥挤的地段,它行驶在路面上;在接近市中心、交通频繁的地段它就钻入地下,然后再钻出来。在地面时,它的轨道自成体系,用修高或降低马路面同其他车道分离,因而无论交通怎样拥挤,它都不受影响而畅通无阻;在地下时,它的车站和地下人行横道修在一起,马路两旁地下人行横道的入口同时也是电车站的入口,这对想横越这条波恩南北干线的马路的行人来说是极大的方便。
“乡土美化协会”
波恩人爱花。家家户户的阳台上、窗台上都摆着各种各样的花。你如果漫步在这样一条街上,就象身临在一个花园之中。你为那一个窗台上的花所吸引而在那里多停留了一会儿,房子的主人就会感到高兴和骄傲。我初到波恩时深为波恩人这种感情所打动。时间久了,我却发现一事使我不解:在公共场所的花草又是谁摆上的呢?在小桥的栏杆上、在路口的小石礅上都摆着大大小小的花盆,市园林部门是不会照顾得这样周到的。后来才了解到,几乎在每一个地方,特别是偏僻的小地方,都有一个由居民自发组织的“乡土美化协会”。每到周末,居民们除了美化自己家里的环境外,也主动地为美化公共环境出一份力。(附图片)
西德联邦政府所在地波恩。左为莱茵河,方柱形高楼是议员办公大楼。


第7版()
专栏:连载

五天闪电战
乐山
二、《黄色计划》与《镰刀图》
1940年5月10日拂晓,德国法西斯向法国本土发动的“闪电战”,虽然是一次突然袭击,却并不出人意料。
早在1月10日,德国空降部队第二航空队,一名少校联络官,奉命携带名叫《黄色计划》的一份绝密文件,从大本营所在地飞往波恩,去与德国空军讨论这份计划的细节。天寒风大,他在飞越冰冻雪封的莱茵河时迷失了方向,被迫在比利时降落。这名少校还没有来得及把文件全部烧毁,就当了比利时人的俘虏。他身上带的《黄色计划》,是希特勒进攻西欧的全部作战计划。
《黄色计划》败露以后,希特勒采用了当时伦斯德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施泰因草拟的另一个计划。曼施泰因放弃了《黄色计划》中在比利时中部发动主攻的设想,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
许多年以来,传统的欧洲战略家都认为位于法国、卢森堡、比利时边境的阿登山脉森林密布、道路崎岖,是“无法逾越”的壁垒,庞大的现代化部队无法从这里通过。当时法国的贝当元帅对议会说,“这一扇形地区没有危险”。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于1929年开始在阿登山脉以南,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毗连的边境上建立永久性的防御工事体系——马奇诺防线。这条号称为“攻不破的防线”是以前法国陆军部长马奇诺命名的。它一直伸展到莱茵河,再沿莱茵河伸展到瑞士。
根据曼施泰因的方案,德国军队在右翼开始入侵西欧,首先对中立国比利时、荷兰等国防线进攻,把英、法的注意力吸引过去,然后对准中央部分,穿过阿登山脉的丘陵和森林地带,直指法国的心脏,并从后方包抄马奇诺防线,使这条所谓“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完全失去作用。
曼施泰因计划被称为《镰刀图》。就是指这种突破对方中央阵地的大胆迂回行动。根据曼施泰因的作战计划,德国军队还深入比利时、荷兰北部,象“斗牛士的斗篷”吸引牛的注意力那样,把英法的部队吸引过去。
五天闪电战,是《镰刀图》作战方案的逐步实施。(附图片)
法国马奇诺防线外观。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斯里兰卡第一所开放大学
斯里兰卡总统朱尼厄斯·理查德·贾亚瓦德纳最近在科伦坡纪念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主持了斯里兰卡第一所开放大学的开学典礼。
这所开放大学是一所全国性大学,开始拥有学生八千名。学校将通过函授、广播、电视和其它途径向学生授课,重点是开设有助于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各种课程。
开办这所大学的目的,是向那些不能获得正规大学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学生经过一定时间学习以后,可以取得学位,成绩优良者还可继续深造。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中国血统美籍神童九岁考入大学
据纽约中文报纸《时代报》最近报道,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有一个中国血统的美籍神童名叫何森美,年仅11岁,已经是华盛顿大学的三年级学生。他是全美国最年轻的大学生。
何森美的父亲是医生,母亲是生物学家,15年前从香港移居到美国。他们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自己的孩子有惊人的天资。有一天,他们夫妇俩闲着在家里玩一种极复杂的七巧板消遣,玩了几个小时都未能拼凑成功,而小森美走过来只望了一眼,很快就把七巧板拼好了。那时他还未满两周岁。
何森美两岁便开始看字典,3岁开始阅读大英百科全书,他不足9岁便中学毕业,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九岁这一年,又以优异成绩考进了华盛顿大学,该校天才儿童组主任罗宾逊博士说,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孩子。小森美虽然是个天才儿童,但生理和爱好都仍未摆脱小孩的稚气。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泰国禁止嬉皮士入境
泰国内政部最近颁布一项命令,禁止嬉皮士进入泰国。
这项命令已下达到移民局所有的官员,以阻止嬉皮士游客入境。
泰国内政部官员说,这些嬉皮士的行为举止会破坏这个国家的治安和秩序,损害国家的声誉和泰国人民的文化和道德。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花甲老人单帆横渡大西洋获冠军
65岁的美国人菲尔·韦尔德6月25日以破纪录的速度,在第六届单人驾驶帆船横渡大西洋的比赛中,第一个抵达终点——美国的新港。
韦尔德6月7日驾驶“活力”号帆船,从比赛的起点英国港口普利茅斯出发,总共航行了17天23小时12分,到达美国新港,行程3,000英里。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总统挥霍 百姓苦煞
海地在杜瓦利埃家族独裁统治下过了22年,成为西半球最穷困之国。人民不堪压迫,大批流亡国外。
但6月初,海地终身总统让—克洛德·杜瓦利埃搜括民财,举行了耗费三百万美元的豪华婚礼。光是放焰火就花了十万美元。独裁者如此挥霍,百姓遭殃受苦。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六月二十四日,美国人罗伯特·特拉阿克斯在加利福尼亚州弗里蒙特机场成功地发射了一枚自制的M—3火箭。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芬兰孪生姊妹庆祝百岁大寿
在芬兰西南部的阿兰德岛上,住着一对年迈的孪生姊妹,老大叫艾琳,老二叫奈米。这对双胞胎虽已高龄,但精神都很好。今年6月16日,这对孪生姊妹的亲属们为祝贺她俩百年大寿举行了热闹的庆祝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