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6月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不贪数量重质量 不务虚名讲实效
巴林右旗扎扎实实建设草原
编者按 多年来,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形式主义盛行,有些地方在农田建设或草原建设上,追求数字,讲究“气魄”,结果有些工程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实际收益甚微,甚至只是供人们参观。这种浮夸作风和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做法,应该坚决废止。巴林右旗不图虚名,讲求实效的工作精神,很值得提倡。
本报讯 记者马鹤青、新闻研究生李德民报道: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在今年春天的草原建设中,从实际出发,暂不扩大建设面积,把主要力量用于整顿和提高已有建设工程,使这些工程充分发挥效用。他们现在的工作重点是把已经围封的草库伦,特别是三十五万亩基本草牧场充实提高,使这些草库伦和基本草牧场能产更多的牧草。
巴林右旗共有草原九百万亩。前几年,随着牲畜头数的增加和草原退化,牧草不足成了生产中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这个旗已经围封草库伦一百五十四万亩,并在草库伦内建成有水利工程,有防风林带,用拖拉机播种优质牧草的三十五万亩基本草牧场。在巴林右旗,一般的天然草场,每亩只能打干草五六十斤,草库伦内能打干草一百多斤,基本草牧场能打干草四五百斤。由于有了这些草原建设项目,从一九七八年起,这个旗开始摆脱了因为牧草不足,牲畜在冬春大批死亡的落后局面。去年这个旗获得了畜牧业丰收,各种牲畜的总增率、出栏率和商品率,都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在昭乌达盟的所有旗(县)中,增产幅度最大。增产的主要原因,第一是落实党的政策,第二就是牧草储备充分。去年国家在这里召开了北方牧区草原建设现场会,肯定并推广了他们的草原建设经验。
中共巴林右旗委员会在总结丰收经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党中央关于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既肯定已有的成绩,更重视存在的问题。以前有的公社围封草库伦,只图“气魄大”,照搬外地“三万亩大方块”的经验,用铁丝刺线一围封,就向旗委“报捷”。有的把引不进水、栽不活树的荒漠山地围了进来,选址不当,没法管理,产草量不比天然草场多。旗委同社队商量,把这样有名无实的草库伦拆除。旗委明确指出在草原建设中,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公社、大队、生产队都可以建设草库伦和基本草牧场,以大队、生产队中小型的为主,该围封千亩的围封千亩,该围封百亩的围封百亩,不勉强追求“三万亩大方块”。有些初具规模的基本草牧场工程不配套,产草量不高,就抓紧完成建设项目,争取真正达到水、草、林、机四结合的建设标准。旗里的领导同志对各项草原建设工程作了检查,并在劳力、资金、设备、建筑材料以及树苗、草籽等具体问题上,帮助社队作好安排。
入春以来,巴林右旗春寒料峭,暴风成灾,直到五月初还下了小雪。但全旗各社队抽出精壮劳力和施工机械,及时投入草库伦和基本草牧场的建设。巴彦查干公社正在建设的布敦花引水灌溉工程,今年将使本公社的三万亩基本草牧场得到灌溉。巴彦尔登公社的草原灌渠已整修畅通,正引查干沐沦河水淤灌基本草牧场,改良土壤。植树造林的重点是营造草库伦和基本草牧场周围的防风林带。益和诺尔公社今年造林四千五百亩,林带中空缺的树都重栽补齐,并扩大了林带的范围。基本草牧场内计划人工种草的地已翻整完毕,紫花苜蓿、沙达旺、燕麦等优质草籽已经备齐,准备适时播种。有的基本草牧场在整修道路,建造永久性棚圈。这些工程完成后,巴林右旗的草库伦和基本草牧场将成为高产草场,预计秋季在草库伦和基本草牧场的打草量,将相当于去年全旗储草量。


第2版()
专栏:

农业基本建设要注重经济效果
民勤县坚决压缩基建投资,降低生产费用,提高社员分配水平
据新华社兰州电 新华社记者葛象贤报道:甘肃省民勤县改变生产建设不顾经济效果的做法,采取坚决措施,压缩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降低生产费用,提高社员分配水平。
从一九七二年到一九七九年的八年间,民勤县的农业总收入增加了百分之七十一,而社员分配,八年只增长了百分之十,平均每年增长率还不到百分之一点三。去年年终分配结束后,民勤县委和县革委会组织力量进行了调查,认识到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业基本建设不量力而行,步子过大。二是生产不计成本,费用不断增加。这些不顾经济效果的做法,使社队生产和社员生活处于困难的境地。全县社队至去年底共欠贷款二千二百九十多万元,人均九十元。去年全县社员每人平均分配只有六十六元。
在调查的基础上,民勤县委和县革委会研究制订了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缩小农业基本建设规模,使积累与农业生产水平相适应。由于全县地下水已超量提取,决定在近年内不打新井,充分发挥现有机井的效益,提倡合理用水,以降低灌溉成本。农业机械一般不再购置新的。普遍推广丰政一队肥料以农家肥为主,农具以自修自造为主,种子以自选自育为主,牲畜以自繁自养为主的经验。同时把全县绿肥面积由上年的三万亩扩大到十万亩。机井、农机,都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单独核算。在不降低粮食总产的前提下,适当压缩粮田面积,扩种经济作物。今年压缩一万亩粮田,改种兰州蜜瓜等传统作物。同时利用绿洲中的零星沙地开展造林,利用林、草地和荒漠中的沙生植物大力发展骆驼等牲畜,提高使用农业贷款的经济效果。


第2版()
专栏:

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又有三千多户社员住上新房
新华社昆明六月八日电 在云南省彝族回族聚居的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从去冬到现在,又有三千多户农民盖起了新房,迁入了新居。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今年盖新房的户数之多,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在当地农村,盖一幢常见的两层六间、居住面积一百平方米的瓦房,需要三千多元和六、七百斤粮食。对于一个普通农户来说,这笔开支是需要积攒好几年的。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去年贯彻中央两个农业文件以来,这个县的集体经济和社员的家庭副业发展较快,有能力盖房子的人越来越多了。一些少数民族社员从祖祖辈辈居住的低矮简陋的草房,搬进了崭新的大瓦房。


第2版()
专栏:

浙江安吉县河圩大队在山上修起层层茶园。图为社员们正在采收茶叶。
沈楚白摄


第2版()
专栏:

调整小春作物布局 发挥油菜高产优势
温江地区油粮双丰收
据新华社成都六月八日电 四川省温江地区通过调整小春作物的布局,发挥了油菜高产的优势。今年全区的八十七万多亩油菜,平均亩产在去年二百五十斤的基础上又有增加,总产量达到二亿二千万斤,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七。小麦面积比去年减少,但由于单产提高,全区小春粮食总产量,仍保持了去年的水平。
温江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处于都江堰自流灌区,有种植油菜的悠久历史,是全国油菜主要产区之一。过去在极左路线影响下,重粮轻油,油菜年年完不成种植计划,种得不好,单产也很低。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温江地区各级领导,经过充分讨论,决心按照本地自然条件,调整小春作物布局。去年秋播时,压缩了小麦面积,扩大了油菜种植面积五万亩。


第2版()
专栏:

“几亩经济田,搞活一个队”
江西省赣州非经济作物集中产区的一些生产队,每年都拿出几亩土地,种一些当年见效的经济作物,增加一笔收入,解决当年急需的生产费用开支。有人把这种办法叫做种“经济田”。赣州地区总结这个经验,正在各地推广。
近年来,赣州地区各地都在着手建立多种经营基地,诸如用材林、果木林、经济林等等。但是,这些基地一般不能很快收到经济效益。这两年,一些生产队种的“经济田”,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
所谓经济田,就是一些非经济作物集中产区的生产队,在国家统一计划之外,根据本队的具体条件和市场需要,在不影响粮油生产的前提下,拿出点土地来,种一点经济价值高、受益快、有销路的经济作物。这个地区的一些县,每年收过晚稻以后,都要留出一部分田来做第二年的晚稻秧田,这些田从十二月初到来年六月,都闲在那里。有的生产队就利用这些晚稻秧田种一季席草,收了席草加工成草席出售,一般一亩田可收入五百元。一个队种几亩席草,收入几千元,买肥料、买农药、添置和修理农具都有了钱。也有的队种几亩西瓜、薄荷、生姜、辣椒等等。有人赞扬这种做法是:“几亩经济田,搞活一个队。”
本报记者 李沁源 居伯民 张香庭


第2版()
专栏:农村杂谈

何来这一“刀”?
松成
怎样防止“一刀切”?不久前本报发表的两篇“农村杂谈”已经说到:既要下面敢于挡住这一“刀”,又要上面自觉收起这一“刀”。上收下挡,就能见效。试想一下,如果大兴县及时收起“太和式”这一“刀”,何必“榆垡式”这一挡,其他十九个公社不是都可以免受“一刀切”之苦吗?
这事又引人发问:何来这一“刀”呢?不举起这一“刀”岂不更好?
这一“刀”,都说是主观主义的产物。这是确实的。豫西山区也有例为证。那里有个缺粮县,一位县委书记初来乍到,听说某处搞“育林窝”(在林间开荒种粮)能多打粮,就下令十几个公社一律上山刨窝,限定每人种二百窝,每窝收二斤粮。于是,不分幼林成林,土山石山,浅山深山,都被挖成千疮百孔。结果水土大量流失,山上林木受害,山下农田遭殃,得不偿失。主观主义为害实在不浅!
不过,光有主观主义,“一刀切”是难成气候的。有刀才能动刀,有权才能“一刀切”。“太和式”也罢、“育林窝”也罢,倘若领导头脑中的主观主义,不加上手里的权力,这一“刀”是切不下去的。所以,防“一刀切”,要防主观主义,更要防“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长官意志”。因为错用或滥用权力的“长官意志”,与一切干部都是人民公仆的思想背道而驰,自恃高明,唯我是从,就很难体察实情,倾听群众意见,更易助长主观主义。即使有份“好心”,也会办出坏事。
话又说回来,主观主义毕竟是“一刀切”的病根,始终值得警惕。特别是随着工作重点的转移,农村政策的落实,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实施,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如果不调查,不研究,不学习,不把过去土改、合作化时的老经验加以提高和改造,那就会在这件事上收起了“刀”,在另个问题上又举起“刀”,令人防不胜防,挡不胜挡。
所以,弄清何来这一“刀”,对于根绝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实在很有必要。


第2版()
专栏:

红黄壤大有可为
——土壤学家席承藩谈红黄壤的综合利用
关于我国红黄壤的综合利用,记者访问了研究红黄壤四十多年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席承藩教授。
问:红黄壤在我国南方分布极为广泛,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它们的价值?
答:红黄壤的酸、旱、板、瘦等缺陷,是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因为这类土壤的化学风化程度比较高,植被茂密生长时,有机质、水分、养分情况都较好,植被一旦破坏,有机质分解很快,土壤养分失散多,氧化铁和铝大量积累,形成了这些特殊的性状。我们搞农业生产,不能只看到这不足的一面,既要看地,还要看天。这个地区水、热条件十分优越,为植物的迅速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从历史情况看,这样的地区曾生长过许多名贵的植物。三十年代末期到四十年代初期,我们在江西、福建一带调查时,还见到不少山区保持有密密麻麻、郁郁葱葱的森林。大树下是多层植被,有灌木,有草类还有地被物。在植被茂密生长下,土壤的有机质相当丰富,酸、旱、板、瘦的不良性状表现不出来。
问:怎么利用才能避免这种退化?
答:要用地与养地结合。用、养结合,就能够促使变坏了的土质复原。改良红黄壤,针对其酸性施用适量石灰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合理利用。当前,农村燃料、肥料、饲料俱缺,因此普遍有乱砍树木,烧山、铲草皮现象,这对红黄壤的危害相当严重。我们应当赶快切实解决“三料”问题。大量种植绿肥、牧草,是解决肥料、饲料的好办法。有些豆科植物,在贫瘠的红黄壤上生长很快。对这些豆科作物采取收割的办法,既能保持水土又能够多年永续利用。燃料问题也不难解决。只要把红黄壤山地合理地用起来,种些长得快、适应性强的草类灌木和乔木;有计划地间伐、轮伐,分区分片地合理经营,就能迅速扭转这种烧光、砍光的被动局面。
利用红黄壤,还要注意协调相互关系。譬如中和其酸性,需要施用石灰。烧石灰耗费燃料,不注意就会造成破坏土壤植被的恶果。现在已经证明,施石灰石粉同样有中和酸性的效用,只是作用稍慢。有的地方看到施些石灰能增产,就“大施”起来,一亩田施一千斤,甚至几千斤。这样既浪费人力物力,又破坏土质。
问:我们在基层经常看到,有些社队把红黄壤旱地改成水田,在低丘陵上种杉树。这样做对吗?
答:有水源的地方造田,土质肥湿的山岗种杉树,有好处。但是不管土壤和地形条件的差异,到处都这样搞就不行了。对红黄壤要实行综合利用。红黄壤地区多处于热带、亚热带,要种植各种各样的经济林木和绿肥、牧草,充分发挥它的优势。今年我在广东省的罗岗公社,看到上坡有龙眼、荔枝、菠萝,下坡有柑桔,坡下是层层的水田,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果木葱笼,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
本报记者 罗苹


第2版()
专栏:小资料

我国红黄壤的分布状况
我国的红黄壤分布广泛,大致北起长江,南至南海诸岛,东迄台湾、澎湖列岛,西至云贵高原以及西藏的山南地区。其中以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台湾九省(区)最多,安徽、湖北、四川其次。我国红黄壤总面积约一百一十七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十二,占全国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六。
红黄壤在世界各地分布也很广泛,非洲、中南美洲、澳洲、东南亚都有。


第2版()
专栏:

浙江战低温多雨棉苗长势好
据新华社杭州六月八日电 浙江省棉区社队同低温多雨的自然灾害作斗争,加强棉田管理,全省一百三十九万亩棉苗长势良好。今年棉花播种时节,浙江省各地连续低温多雨,造成棉花缺苗断垄现象。四月份,全省出苗的棉田只有二十六万亩,是一九六三年以来出苗最迟、“四月苗”最少的一年。
为了夺取棉花全苗,浙江省棉区社队纷纷采取措施,加强棉田管理。
目前,全省一百三十九万亩棉花已全部出齐苗,其中一百多万亩已防病一次,七十万亩进行了除草。


第2版()
专栏:

九江地区加强科学种棉工作
据新华社南昌六月八日电 江西省重点产棉区九江地区加强科学种棉工作,把保棉桃总数、攻棉铃重量、争高衣分率作为今年棉花增产的主攻方向,并针对过去棉花生产上的薄弱环节,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应措施。目前,全区六十万亩棉苗长势喜人。


第2版()
专栏:

荆州地区推广科学植棉技术
据新华社武汉六月八日电 湖北省荆州地区发挥科技人员作用,推广科学植棉技术,搞好棉田管理。
地委把一千五百多名懂棉花栽培技术的科技人员组织起来,召集他们座谈,倾听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的建议。最近地委邀请了天门、沔阳、江陵三个县的劳动模范、植棉能手,同棉花专家组成三结合的棉花生产技术辅导组,分三路到棉区传授棉田管理技术。


第2版()
专栏:西藏通讯

为西藏的农业发展作贡献
——记西藏日喀则地区农科所
“能够为西藏的农业发展作出一点贡献,是我们的最大幸福。”这是祖国西南边陲日喀则地区农科所广大科研人员在海拔三千八百多米的高原上,长年累月,刻苦钻研的共同心愿。现在,他们培育的青稞、蚕豆、大白菜等优良品种,已在西藏高原试种推广。他们的辛勤劳动,受到了广大藏民的尊重,并被评选为全国先进科研单位。
作糌粑的青稞是西藏人民的主要粮食。解放以前,西藏的青稞,平均亩产只有一百斤左右。日喀则地区农科所,一九五三年成立以来,一直把提高青稞产量列为农科所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一。
他们从实践中得到证明,要提高青稞的产量,必须培育当地青稞优良品种。因此就要广泛搜集当地青稞单株作育种材料。当时,西藏的交通、生活等各方面的条件还都很差,副所长谭昌华骑上马,驮上行李,带上糌粑,在海拔近四千米的高原上,翻山,涉水,从这个县走到那个县,细心地寻找采集。多年来,谭昌华走遍了日喀则地区各个县,搜集到大量青稞等作物育种材料,为开展系统选育、杂交育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日喀则地区农科所的许多科研人员,象老谭一样,不论走到哪里,也不论条件多么艰苦,都不放过任何一个采集育种材料的机会。经过多年的刻苦努力,他们终于培育出了喜马拉一至八号和白朗兰、高原早一号等十来个青稞新品种。推广后,平均亩产比当地农家品种增产百分之二十以上。去年,他们在一亩一分多地里试种的喜马拉六号,亩产达到了一千二百二十五点八斤,创造了全国青稞高产栽培纪录。
一九五九年以前,居住在西藏高原上的藏族群众,不但没有吃过大白菜,冬春季节,几乎吃不上任何新鲜蔬菜。日喀则地区农科所科研人员,为此决心研究高原栽培大白菜的问题。
在高原上栽培大白菜,气温低,日照时间长,大白菜早期抽苔的问题被人们视为无法突破的“禁区”。早在一九五五年,农科所技术员陈广福便和藏族工人扎西等,开始了这项实验工作。可是在实践中,陈广福发现,内地引进的大白菜良种,没有一个可以在西藏高原直接生产利用。于是,他们又开始进行大白菜的杂交选育工作。
进行大白菜杂交选种,极易发生自然串花现象。日喀则地区农科所,当时条件非常简陋,连个普通的温室也没有。杂交育种的隔离问题如何解决呢?他们不惜自己多跑路,把实验田挪到几里路以外的地方去种。这里地势高,浇不上水,陈广福便经常和工人们一起背水浇灌。高原上霜冻较多,他经常是早早地起床观察天气,遇有霜冻,就叫起工人们和自己一起给白菜浇水,用纸袋把白菜一棵棵罩起来。
就是凭着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一九五九年他们培育的“日喀则大白菜”品种,抽苔率下降到百分之二,并在部分地区进行了推广试种。如今,在西藏高原上,凡是用“日喀则大白菜”品种种植的大白菜,平均亩产都达到一万二千到一万五千斤。
农科所的科研人员还为在藏族人民群众的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为藏族人民培养科学种田的技术骨干作了很多工作。
这项工作首先在农科所内部开展了起来。农科所成立以后,陆续招收了一些藏族工人,参加科研工作的辅助劳动,科研人员对这些藏族同志,从栽培管理到施肥浇水,样样都是手把手地认真教。藏族女农工均拉姆,现已基本掌握了农作物栽培的一系列技术管理措施,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去年又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跟着陈广福培育大白菜的藏族老工人扎西,成了蔬菜栽培方面的权威,以前目不识丁的次仁平措和小多吉,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经过长时期的刻苦学习和实践,也掌握了大田栽培、科学种田等方面的技术。这些年来,日喀则地区农科所还为藏族同胞举办了五期训练班,配合其他方法共培训出了三百多名藏族农业科学技术人员。
新华社记者 彭占魁 范平(本报有删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