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6月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华国锋总理访问日本
华国锋总理应日本国总理大臣大平正芳和日本国政府的邀请,自五月二十七日至六月一日,对日本国进行了为期六天的正式访问。华总理这次历史性访问获得了圆满成功,为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日友好合作关系建立了新的基础,具有深远的意义。
五月二十九日,华总理在东京会见已故日本老朋友家属。
日本天皇裕仁五月二十七日在皇宫丰明殿设晚宴欢迎华国锋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科学技术合作协定》五月二十八日在东京签订。图为黄华外长和大来佐武郎外务大臣交换协定文本。华总理和大平首相出席了签字仪式。
华总理一行五月二十八日在东京参观日本富士通公司川崎工厂。
五月二十八日,华总理和大平正芳首相在首相官邸举行第二轮会谈。
华总理五月三十日在东京至名古屋的新干线“光七十一号”列车上接受日本记者的采访。
(本栏照片均为新华社记者摄)


第7版()
专栏:

丰硕的友谊果实
张云方 徐宁
莫道江南隔海东,
相亲千里亦同风,
从今若许忘形友,
语纵不通心可通。
这是接待过北京市中日友好人民公社赴日研修生的一位日本老房东录下的一首诗,用以表达他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中日友好人民公社第一批赴日研修生回到祖国已经五个月了。但是,九个月同日本朋友朝夕相处所结下的友谊,却越来越深厚了。
赴日研修生们永远难以忘记,他们踏上日本国土时受到的热烈欢迎。日本农民朋友们从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外的北海道赶到东京的成田机场。这些五、六十岁的老人,拉着二、三十岁的中国研修生的手,就好象盼到了久别重逢的孩子一样,流下了热泪。研修生一进村,满村的男女老少都出来相迎。虽然是从祖国来到异乡,但研修生们却感到象在家里一样温暖。研修生刚到村子的头几天,各家老房东都按着日本人接待亲戚的习惯,请上左邻右舍,吃团圆饭,喝团圆酒。在老房东远藤家,主人拉着研修生的负责人刘长明说,我活了七十四岁,今天能看到中日友好这样喜人的形势,真高兴,他随即拿出纸笔来,写下“我们永远友好下去”几个大字。他接着把酒杯斟满,递给刘长明,兴奋地说:“这是日中兄弟酒,让我们干了!”
研修生在日本的学习,确实是在友谊的蜜糖罐里度过的。研修生的身份是客人,但是在日本朋友的眼里,他们是朋友加亲戚。实际上每个老房东都把中国研修生当作自己家庭的成员,当作自己的孩子。说来好笑,有时主人给自己孩子买来的泡泡糖,也同样分给研修生一份。家庭成员治装,买用具,都少不了研修生的一份。刘长明在阿部家里住时,被称为“太郎”,而房东的大儿子被排成了老二。研修生小楚住在高桥家里,高桥从来不叫他原来的名字,而把他叫作“有明”。“有明”是老人家按自己孩子的名字给起的,其中包含了多少心意啊!
有一次,住在斋藤家的小王病了,年逾花甲的斋藤夫人就把自己铺的毛毯子拿来盖在小王身上。她老人家知道小王是个孤儿,就象慈母一样照顾他。小王衣服上的扣子掉了,自己还没发现,大娘就给缝上了。小王感激得不知该说些什么。
在日本的九个月里,二十六名研修生几乎都从来没有得到过自己洗衣的机会,几乎所有生活上的琐事一概都由“家长”包过去了。
最使研修生们难忘的是,各户的老房东不仅从生活上关怀研修生,而且把自己所掌握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给他们。在日本期间,虽然只有九个月,但是春、夏、秋三大季节的农田管理,育苗、插秧、施肥除草以及收割的技术都学到了手。此外,养牛、养鸡、养猪等技术,他们也都有所掌握。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够把堪称世界一流的日本现代化农业技术学到手,并非易事。研修生都不懂日语,学起来比较吃力,但是日本朋友手把手地教,有些工作甚至做到深夜。为了使研修生掌握更多的技术知识,日本朋友还为研修生安排了到各地参观学习的节目。九个月里,他们参观了日本的三十几个农牧实验场,几十家农机工厂。日本朋友还专门请了有名的农业专家给研修生们讲课。学习中,中国研修生从日本朋友身上学到不少可贵的精神,他们勤勤恳恳,讲究实效,很少搞形式主义的东西。一位研修生写了一首诗赠给老房东:创业多艰辛,经营巧运筹,年高当益壮,更上一层楼。
秋天,当中日两国人民共同流汗浇灌出来的禾苗结出金灿灿的果实时,研修生们要告别回国了。九个月日夜相处,一旦分手,人们心里是多么难过。机场上,一些硬朗朗的汉子禁不住感情的激动,竟抱头痛哭起来。老房东们拍着研修生的肩膀,象一位父亲看着要远征的孩子一样:不要难过,我们很快就会见面的!
今年春天,柳枝刚刚吐出嫩叶的时候,一个由二十几位老房东组织的“五十家族会”踏上了中日友好人民公社的土地。“五十家族会”,就是把二十六名研修生也算在内,加上二十四家房东,正好是五十家。高桥在离开日本时,还特意让人教他几句汉语,当他踏上公社的土地,听见孩子们叫他老爷爷时,乐得滚出了泪花。北京的会见,使九个月所结下的友谊更加发展了。
不久前,“五十家族会”的房东们来信了。他们在信封上写道:给中国的孩子。信中说,亲眼看到中国辽阔的国土,坚信中国的四个现代化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如果我们能够为贵国尽一点力量的话,无上荣幸。
五月二十七日,正是华国锋总理前往日本访问的时候,中日友好公社第三批赴日研修人员也出发了。中日友好之路越走越宽广,两国农民交流已经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第7版()
专栏:阿根廷通讯

潘帕斯大平原
胡泰然
提起阿根廷,人们就会想起它那闻名世界的潘帕斯大平原。
这是南美洲拉普拉塔大平原的一部分,绵延于阿根廷中东部。这里气候冬温夏热,雨量充沛,土地肥沃,一马平川。阿根廷朋友常爱夸张地说:“我们的大平原,可以从大西洋岸一犁头耕到安第斯山麓,碰不到一块石头。”
平原新貌
“潘帕斯”原是印第安语,意为“没有树木的平原”,形容它绿野无边,草原一片。经过阿根廷人民几个世纪的精心开发和经营,昔日的“潘帕斯草原”,已经成为亦牧亦农、农牧结合的现代化食品生产基地。
去年十月,南美春光正好。记者穿越千里潘帕斯平原,一路都是农田与牧场,但见牧草茸茸,牛群肥壮,麦浪滚滚,豆田碧绿,树丛森森,色彩纷呈,满目锦绣。
今年二月仲夏,记者又进入“湖乡”查斯科木斯采访。这里水草丰美,以牧场为主。极目望去,蓝天沃野,坦荡开阔。汽车在大面积围栏间的通道上穿行,两边成群的牛羊悠闲地在深可没膝的草地上徜徉。不禁油然回忆起苏东坡的诗句:“楚地阔无边,苍茫万顷连。”
肉库粮仓
潘帕斯平原地跨五省,纵横七十六万平方公里,约占阿根廷全国面积的百分之二十,而人口则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农牧产值占全国的百分之六十八,耕地约两千三百多万公顷,占全国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四;这里还生产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小麦、玉米和大豆,百分之八十的肉牛,百分之三十的羊,因而被看作阿根廷的肉库和粮仓。
这里的居民以肉食为主,其中吃牛肉最多,平均每人每年九十多公斤,居世界第一。据统计,阿根廷全国拥有牛六千一百多万头,牛肉年产量约二百七十万吨。谷物(包括油料)产量按人口平均,每年每人约一千二百公斤,百分之七十供出口。近几年,谷物出口量也名列世界前茅。
潘帕斯平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三大都会——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最大工业基地科尔多瓦和主要农牧产品集散地罗萨里奥,在这里三足鼎立;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工厂企业分布在这里;全国百分之五十五的铁路线也交织在这里。
农牧结合
阿根廷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全国分作五大生态区,实行科学的经济区划。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农牧结合均衡发展。
潘帕斯大平原上绝大多数都是农牧结合的庄园,昔日那种单一的牧场或农场已经寥寥可数。许多庄园的土地实行谷物和牧草轮作,每隔四、五年轮一周期,既是农田,又是牧场;撒种播谷收庄稼,封田育草放牛羊。这样既可更新草场,又可增加土地自然肥力。实行不施肥耕作制,提高农作物产量,还可利用粮谷副产品肥育牛羊,做到农牧相促,农牧两旺。据圣菲省一个农牧实验站报告,实行分区轮作,前四年种牧草,第五年种高粱,第六、七年种玉米,第八年种大豆,第九年种小麦,每茬都能获得较好的收成。特别是一连种四年牧草,可以大大提高地力,每公顷可积累氮肥一千到一千五百公斤。据考察,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圣胡安种牛场实行牧草和谷物轮作,不仅保证牧草丰盛,而且在不施肥的情况下,每公顷分别可收小麦二千五百公斤,玉米六千公斤、土豆一万五千公斤,大大高于一般农田的产量。
潘帕斯大平原上,一批大大小小的屠宰场、肉类加工厂、奶制品加工厂、皮革厂、谷物种子加工厂、农机厂等等在农牧区集中发展起来。
草场建设
十六世纪初西班牙人进入阿根廷时,带来了牛羊在草原上散放。
一八四五年,一个英国移民理查德·牛顿在潘帕斯的查斯科木斯建立了第一个围栏牧场,这一新生事物迅速推广,国家立法提倡,到十九世纪末全国牧场实现了围栏化。阿根廷的畜牧业从此面目一新,跃入世界的前列。
围栏高一米多,由硬木桩横挂五至七道铁丝或铁刺线,把草场分割成二十五公顷到二百五十公顷大小不等的分牧区。牛羊在栏中日夜散放,无须费工管理,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每个牧工可以照料牛二百至二百五十头,或绵羊五百至一千只。围栏分区定期轮牧,牛羊总吃最丰美的鲜草,营养好,长膘快。牛羊可按不同品种和年龄分栏管理,便于选种和育肥。还可以实行牛羊混牧,牛吃高草,羊吃低草,大大提高草场利用率。几个围栏之间一般都有风车提水,供牛羊自由饮用,既省钱又省事。
从本世纪四十年代末开始,阿根廷大力发展人工草场。人工草场产草量一般比天然牧场高百分之三十至四十,每公顷年产干草八千至一万公斤,再生草还能继续放牧。这又进一步提高了这个国家畜牧业的发展速度。(附图片)
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的解放者大道。 胡泰然摄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非洲成立斯瓦希利语协会
非洲斯瓦希利语协会最近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正式成立。这是斯瓦希利语作家国际会议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举行了两周会议后宣布的。成立这个协会的目的,是为了在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推广斯瓦希利语。
来自东部和中部非洲国家的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与会者讨论了推广斯瓦希利语的困难和克服这些困难的办法。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能源消耗影响气候 富饶田野将变荒漠
目前,地球上的石油和煤炭消耗不断增加。据科学家估计,如按现在每年能源的消耗量增加百分之四计算,五十年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将比现在增一倍多,地球的平均气温也将升高摄氏三度。这样的温度将使地球的气候发生剧变。更严重的是,原来富饶的田野将变成荒漠,高产的农田也会变得贫瘠而减产。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伦敦举行国际集邮展览
最近,在世界集邮之都的伦敦,举行了一九八○年国际集邮展览会。这个十年一度的展览会,展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名贵邮票。这次参加展出的邮票有四千个相框,价值二千多万英镑。展览会共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邀请参加的著名集邮者珍藏的邮票。另一部分是参加比赛的邮票。优胜者将分别获得金、银、铜等奖章。
世界上的第一张邮票就是一八四○年五月六日在伦敦发行的。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瑞士建成第一条地铁
经过十年施工,联结苏黎世国际机场和市中心火车站的瑞士第一条地下铁道不久前竣工,并于六月一日起正式通车。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巴西妇女开展运动 反对肉价暴涨
巴西妇女发起的反对肉价暴涨的抵制运动蔓延全国,从而迫使圣保罗州皮拉西卡巴市的超级市场和肉店老板把肉价降低了百分之三十五。巴西妇女的成就引起了全国注意,特别是因为这一运动完全是由历来不作为政治力量的妇女自己组织的。据报道,在巴西妇女仍然遭到歧视,认为她们的活动场所只限于家庭之内。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横贯美国的徒步旅行
美国徒步旅行社和美国内政部最近联合组织了一次约有七千人自愿参加的长途徒步旅行。旅行者于四月十二日从旧金山出发,预计用十三个月的时间横穿全国,最后将于一九八一年五月份到达目的地华盛顿。旅行社打算通过这次活动推动这种老少适宜、省钱和有意义的娱乐。他们中间有年过花甲的老人,也有背在背包里才七个月的婴儿。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苏丹重视发展中小学教育
苏丹政府重视发展中小学教育。
据苏丹教育部的统计材料,到去年为止,苏丹已有小学七千八百一十所,比十年前五月革命时的一千七百一十六所增加了三点五倍;初级中学一千二百四十七所,比十年前增加了一点二倍;高级中学一百七十所,比十年前增加了零点六倍。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西德纽伦堡市本罗伊特制琴师们设计制作的世界最小的提琴,这种小提琴销售世界各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