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普查土壤状况 进行科学治理
贵州土壤普查队帮助社队改造低产田
据新华社贵阳六月二十七日电 “普查队,普查队,好似当年的土改队”。这是贵州省广大社员群众对土壤普查队的称赞。这个省的土壤普查队通过土壤普查,积极帮助社队找出了改造低产田土的有效办法。
去年以来,贵州省先后有十七个县开展了土壤普查试点工作。在各试点县中,普查队发现各地低产田土比重很大,而低产原因又很复杂,只有对症下药,科学治理,才能使这些低产田土变成高产田土。
江口县太平公社云舍大队有一片八十多亩的稻田,日照充足,灌溉条件很好,各种肥料也施得多,但产量却一直上不去。普查队经过调查,发现土层二十厘米以下是十五至二十厘米的沙层,再向下,却还有肥沃的土壤。于是,他们对症下药开了“处方”。大队根据普查队的建议,首先在一亩三分田里进行改土试验,社员们把沙层与底土翻转混合,再盖上表土,创造出了良好的土体结构,结果,增施磷肥的一块田增产百分之一百四十,没有施磷肥的一块田也增产百分之九十多。这就为去冬今春改造全队八十多亩稻田积累了经验。
土壤普查队在调查中发现,施用化肥不合理是造成低产田土的一种常见病。有些社队不重视农家肥,总以为施氮肥越多越好,结果不但造成农作物秆茎疯长、倒伏,空壳率高,而且导致土壤中氮、磷、钾失调,造成水稻生理病害。这些病症,凡是经过土壤普查队“诊断”清楚,按照普查队提出的方案进行“治疗”的,都收到明显效果。
清镇县新发、沙鹅、流长等公社酸性土壤较多,采用投放石灰的传统措施后,开始效果都很好,但到后来有的产量变低,社队干部和社员都不了解是什么原因。普查队经过化验,发现有些队投放石灰过量,导致了酸性土壤向碱性转化。找出原因后,这些社队采取不同的措施,疗效显著。
三穗县滚马公社有一百五十亩冬泡田,亩产只有五、六百斤。后来他们开了两条沟将渍水排出,再增施一些有机肥料,结果亩产超过千斤。土壤普查队在普查工作之余,抓住这一典型向群众和社队干部讲解科学道理,不少社队干部和群众了解到冬泡田所以低产,是因为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通气透水性差,不利于作物根系发育,他们也都按照滚马公社的办法,对冬泡田进行了改造。结果亩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贵州省土壤普查试点县的干部反映,土壤普查队结合自己的工作,帮助社队查找土壤病因,“对症下药”出主意,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情。目前,他们已把改造低产田土作为科学种田的一项主要内容来抓,积极培训技术力量。


第2版()
专栏:

关心照顾烈属军属残废和复员退伍军人的生产和生活
眉山县在推行责任制中落实优抚政策
本报讯 四川省眉山县各公社在推行分组作业、联系产量计酬的生产责任制中,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优抚政策,采取各种办法,关心和照顾烈属、军属、革命残废军人和复员退伍军人的生产和生活。
这个县在推行分组作业、联系产量计酬的生产责任制中,对烈、军属和革命残废军人等在分工分业上给予照顾,注意发挥他们的专长,安排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使他们各得其所,同广大社员一样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同时还帮助和扶持他们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现金收入。对缺少劳力的烈属、军属、革命残废军人和带病回乡的退伍军人,还按照国家的优抚政策,给他们评定优待劳动工分,保证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一般群众。
为了做好拥军优属工作,今年年初,全县十九个公社自下而上地逐户评议享受优抚条件的户。根据不同情况,定出补助工分数,提前发给优待工分“三联”(公社、生产队和享受优待对象)通知单。通知单上明确规定:年终决算分配时,多做了劳动日不扣减优待工分;在正常情况下,少做了也不增加优待工分,从而调动了军烈属和残废军人参加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他们还把享受优待工分通知单寄到现役军人的部队去。不少军人家属得到优待工分后,纷纷写信鼓励自己的亲人安心服役,保卫四化建设。许多战士接到公社发给的优待工分通知书后,写回信感谢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新疆某部队战士张开辉在写给思蒙公社党委的信中说:“党和人民把我这个普通一兵时刻惦记在心上,我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要象雷锋那样,热爱本职工作,苦练杀敌本领,安心边疆,守好祖国西北大门。”
编后
实行生产责任制,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已收到很好的效果,深受广大社员欢迎。在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对缺乏劳动力的烈属、军属、残废军人和复员退伍军人,如何给予合理的安排和照顾,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就是新问题之一。
眉山县采取对烈军属等人员实行优待工分的办法,使他们在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同广大社员一样能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一些缺少劳力的困难户,也能做到实际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一般群众,这个做法很好。这样做,有利于调动烈军属参加生产劳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农村的安定团结,也有利于现役军人安心工作,保卫四化。拥军优属,关心照顾困难户,是党和人民政府多年的政策和优良传统,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把这项工作做好。


第2版()
专栏:

发挥亚热带气候温暖优越条件
广西积极发展人工养殖蚯蚓
本报讯 记者林钢报道:发挥亚热带气候温暖的优越条件,向蚯蚓索取蛋白质——广西壮族自治区推广露塘农场经验,在全区积极发展人工养殖蚯蚓事业。
广西这几年猪禽饲养状况,很不景气。生猪存栏数,家禽收购数,都在连年下降。市场肉食供应紧张。除了政策方面的原因外,主要是由于饲料不足,尤其是动物蛋白质饲料缺乏。因此,当报纸刊载养殖蚯蚓开辟了蛋白质饲料新途径的消息,在广西引起热烈的反应。各地区、各县的科研部门、粮食部门、畜禽水产部门和国营农场,纷纷写信给上海、海安、天津等地求教,索取资料。有的还派人到外省市参观学习,购取蚯蚓种。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对此也很重视。自治区科委把“人工养殖蚯蚓”列为重点科研项目,并在柳州国营露塘农场建立了中心实验基地。群众性的试养活动,也很快在全区铺开。玉林地区、钦州地区现已县县都在试养蚯蚓,有“鸡乡”之称的都安瑶族自治县七百?公社有两个生产队,社员们家家户户都在试养蚯蚓。
广西四季无冬,蚯蚓一年四季都可以繁衍生长。露塘农场去年六月从天津带回日本北星二号(又名大平二号)蚯蚓十六条,卵包八个,到今年五月,已繁殖到二十八万多条。日本北海道培育的良种蚯蚓,已在亚热带的广西移殖成功。
群众性的试养,以本地蚯蚓为主,就地取材,就地筛选良种。南宁地区的邕宁县食品公司试养本地蚯蚓,多次失败,或逃光,或死亡,但是他们百折不回,终于驯化成功。他们在全县采挖蚯蚓进行普查,筛选出四个品种,现在生长情况良好。梧州地区的岑溪县食品公司,在室外试养本地蚯蚓一百二十三条,七个月繁殖到四千九百多条,繁殖率为四十倍。
在养殖蚯蚓的同时,许多单位进行了用蚯蚓喂饲猪禽的对比试验,获得了增重快,成色好的效果。


第2版()
专栏:新疆通讯

向沙漠“收复失地”
——记林业科学工作者慈龙骏
新疆农田防护林体系,这项由新疆林业科学研究所沙荒造林女专家慈龙骏和她的同事们研究出的成果,现在已成为我国人民奉献给人类制止沙漠化壮举的一份厚礼。
慈龙骏,毕业于北京林学院。当她考入北京林学院后,第一堂课,老师就向他们讲到了大沙漠奇异而神秘的变迁史。老师说,我国西北有几片土地,虽然今天是平沙漠漠,但它也有生机勃勃、万木葱茏的昨天。老师说,沙漠科学工作者的任务,就是“收复失地”,扩大绿洲,使祖国大地处处披绿,山青水秀……。
年轻的慈龙骏把改造沙漠、绿化祖国的伟大志愿埋在了心头。大学毕业后,慈龙骏在校进修了两年,就来到新疆,踏上了探索沙漠之谜的征途。
那是一九五九年,她和一支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队的同志一道,闯进了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交通不便,他们走路靠两条腿;沙漠里缺水,他们吃水靠自己背。烈日炎炎,风沙扑面,他们一个个变成了仿佛从沙土中钻出来的“野人”。慧眉颖目的慈龙骏,一时也失去了女儿家的俊秀,变得男女不分了。有一次,水用完了,几个男同志病倒在沙漠中,唯有她还保持着活力。于是,她担负起了救护工作,辗转扶送同志们一个个走上归途,终于在大漠黑沉下来的时候,大家找到了一股碗口大的泉流。
后来,她又随着一支沙漠考察队深入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考察。他们沿故和田河北上,一直深入到远离和田绿洲一百多公里的沙漠深处。这一回,她病倒了。沙漠深处,没有一片绿树可以遮荫,她昏昏迷迷地在几株低矮的梭梭丛中躺了三天三夜。同志们要把她抬出考察地点,她执意不肯,却使尽疲惫的精力,从她躺着的地方,搜集了一包包沙生植物的种子。在她看来,这沙漠里的植物种子,耐旱、耐寒、抗风、固沙,它们就是沙漠春天的英雄使者,而一旦沙漠里有了绿荫、飞絮、舞燕,谁能说沙漠里没有春天!
慈龙骏和她的同事们考察了新疆有风沙危害的四十多个县、一百多个公社和农场。沙漠地区人民受沙害之苦,激励她豪情满怀地为消除沙害而斗争。五十年代,新疆曾推广苏联草原地带那种宽林带、大网格的防护林的经验。这种宽二十多米的林带,不仅用水量大,而且树木分化挤压也严重,很不理想,常常因为缺水,造成林带成段死亡。有一年,他们发现在提孜那甫河畔的麦盖提县、叶尔羌河的莎车县,有几道只有三四行树木,沿渠水种植的林带,格外郁郁葱葱。于是,他们在这里建立了观测站,进行了长期的观测。根据风沙、气温、土壤、水分以及林带生长状况的各种记录分析,这三四行树木的林带,防风、降温、排水、阻沙的效益,竟比宽林带优越得多,经济得多!
据此,慈龙骏和她的同事们设计出一种经济适用的“窄林带、小林网”的防护林带体系,而在林带前沿沙漠地段,又设计种上沙生植物,进一步探索绿洲生态系统转化的规律。这项试验,取得了理想的成功。推广这项科研成果,新疆营造农田防护林带的工作,一度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气象。但是,十年的动乱,象漫天的飞沙,把这一切都埋没了,破坏了。
粉碎了“四人帮”,一颗被沙漠埋没了的珍珠,重新放出了光辉。一九七八年,慈龙骏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作为新疆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创造者的代表受到了奖励。他们的科研成果,飞出了国界。今年,慈龙骏和她的同事们,受我国有关部门的委托,将为亚非一些国家举办治沙讲习班,系统地、全面地阐述他们创立的沙漠地区农田防护林体系。他们还在准噶尔盆地建立一个新的研究基地,就沙漠生态平衡,进行新的探索。
新华社记者 赵全章


第2版()
专栏:

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的民丰县安迪尔气象站工作的汉、维吾尔等民族职工,经常到大沙漠深处做不定期气象观测和了解流沙移动情况。最近这个站参加了国际全球大气试验观测。
新华社记者 武纯展 摄


第2版()
专栏:

衡阳地区杂交水稻越种越好
本报讯 新闻研究生李安达报道:湖南省衡阳地区杂交水稻越种越好。去年全区杂交晚稻达到二百五十七万亩,约占全省杂交晚稻面积的六分之一。在大面积推广的近四年中,杂交晚稻亩产平均每年增长四十斤,接近早稻单产水平。今年杂交稻春繁的苗情良好,晚稻育秧工作已经开始。
衡阳地区有百分之八十五的耕地种植水稻,双季稻又占整个稻田面积的百分之九十六。长期以来,晚稻产量低而不稳。一九七五年,这里开始试种了四亩多杂交晚稻,亩产达到八百五十二斤。第二年扩大到五十万亩,亩产六百八十多斤,比常规稻增产二百多斤。一九七七年,杂交晚稻在全区迅速推广,占晚稻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六。去年晚季虽遭严重旱灾,杂交稻仍获得亩产六百三十九斤的好收成。衡东、衡山两县的晚稻单产超过了早稻。
杂交水稻是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杂交良种。大面积推广,首先必须制种,即春天将不育系跟保持系亲本种子杂交,繁殖不育系种子;秋天再用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制成杂交稻种。开始,这里派人到海南岛和南宁制种,一九七六年以来,春繁和秋制已全部在当地进行。为了确保种子的质量和数量,各县分别采取县繁县制和县繁社制两种办法,由各县种子公司与制种单位签订繁殖、收购、供应合同。全地区还统一制定了种子价格和折粮标准,使制种单位能合理获利。这样做,责任明确,销售可靠,近三年来每年制种七百多万斤,做到了保质保量。
为了种好杂交水稻,衡阳地区各县在每年春繁、秋制前,举办一次技术培训,共培养农民技术员三万多人。今年,各县的原种场充实了技术力量,加强了岗位责任制,进一步搞好杂交稻种的提纯和复壮工作。


第2版()
专栏:

奉化羊尾笋干销港澳
本报讯 浙江省奉化羊尾笋干,因形似羊尾而取名,如今畅销港澳。奉化山区产笋社队把加工羊尾笋干视为重要副业,有羊尾笋干和咸笋加工场,为山区人民增加收入,而且为市场提供货源。


第2版()
专栏:

利用湖区优势 广开生产门路
洪湖县社队企业在调整中迅速发展
本报讯 湖北省洪湖县利用湖区资源优势,广开生产门路,发展社队企业。全县社队企业现已发展到一千八百六十多个,有活鱼、红莲、羽绒、皮蛋、盐蛋、莲子罐头、柳制品和草地席等一百八十多种产品。
洪湖县依江傍湖,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社队企业的良好条件。今年,洪湖县认真贯彻两个农业文件精神,进一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把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社队企业,作为加快农业发展步伐的重要一环来抓,并注意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抓好典型,指导全盘。地处洪湖之滨的洪湖公社金湾渔场,利用湖滩开挖精养鱼塘一千亩,去年产鲜鱼四十二万斤,上调三十万斤,全场每人平均分配由一九七八年的一百一十七元,提高到二百零九元。县委推广金湾渔场的典型经验,使社队干部、群众从中受到很大启发,纷纷大搞人工养鱼。今春,全县在湖滩和低湖田新挖成精养鱼塘七千亩,社、队养鱼场发展到一百五十多个,使精养鱼塘和中、小湖泊养鱼分别达到一万二千亩和八万多亩,为今年鲜鱼产量突破一千二百万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洪湖县发展社队企业,坚持就地取材,大搞综合利用,兴办一些以农副土特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业,逐步向农工商一体化发展。永丰公社位于郑道湖畔,盛产红莲、鲜鱼、禽蛋和黄豆等土特产品。公社鸭场在发展种、养业的同时,办起加工厂,利用这些本地资源,生产莲子罐头、鱼罐头、皮蛋、盐蛋和酱油等产品,满足当地群众需要。有的产品还远销省内外,年产值达到十七万多元,一年可增加企业利润三万七千元。洪湖盛产野鸭。猪、鸭集中产地之一的付湾大队,年产鸭毛一万斤,他们就办起羽绒加工厂,生产羽绒制品的原料,比出售原毛的价值增加一倍。
洪湖县的一些社队企业,还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根据国际市场需要,开辟生产门路,积极发展出口产品。新滩公社利用上千亩江滩河洲上生长的野生漂草办草编厂,加工生产色泽素雅、经济实用的草地席和门帘席,远销日本、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家。柳制品在当前国际市场上适销,石码头、戴市和燕窝等五个公社先后办起柳编厂,采用传统编织技艺,把河滩堤坡上比比皆是的柳条,编制成构型新颖、精巧玲珑的方丝盘、圆提篮和面包盒等二十多种柳制品,行销国际市场,出口年产值达六十三万元。
塔塔米凉席是出口日本的产品之一,小港农场利用湖田种植了千亩草种,并从日本引进织席设备,现已按外贸合同投入批量生产。


第2版()
专栏:来信

社队企业要合理布局
近两年来,社队企业发展很快,但是有的布局不够合理。赚钱的事,你办,我也办,企业之间为了争原料,抢销路,经常发生矛盾,既浪费了资金,又影响了团结。我们公社的南台大队,前几年添置了一台大型粉碎机,为附近社队和厂矿粉碎玉米芯,加工饲料。有两个生产队一看能赚钱,也各自安装了一台。由于没有那么大的粉碎任务,不到两年,三台就被迫停了两台。建议各地加强对社队企业的领导,统一安排,合理布局。
河南省修武县城关公社 王殿清


第2版()
专栏:来信

社队企业要安全生产
现在不少社队企业只注意发展生产,忽视劳动保护工作。有的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经常违章作业,出事故;有的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不是科学地组织生产,而是蛮干;职工则普遍缺乏安全教育。生产不安全,势必影响社队企业的发展。希望有关部门对社队企业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河北省磁县 王新民


第2版()
专栏:青海通讯

李万山的驴又生骡驹了
同是一头毛驴,生了毛驴就是社会主义,生了骡子就成了资本主义。这种事听起来颇为滑稽,可是在“四害”横行时竟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事情发生在青海省大通县新城公社古城大队。社员李万山养了一头毛驴,从一九六五年开始,这头毛驴先后生了五头骡驹,共收入二千多元。队里的社员纷纷仿效李万山,许多人家也买了毛驴。那几年,全大队有六户社员家养的毛驴也下了骡子。眼看着古城大队就要槽头兴旺了。
可是没有想到,就因为驴生骡子卖钱多,李万山竟成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猛发财”,进了学习班,两次挨批判,全县通报,广播点名,弄得李万山抬不起头来。他再也不敢让毛驴生骡子了。以后,那头毛驴倒是乖乖地生了三头毛驴。从此,古城大队社员家养的毛驴,没有一头生骡子的。
铲除“四害”以后,笼罩在农村的极左路线的乌云逐渐消散。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心里的话敢说了。大家说,李万山是个劳动能手,治家能手,多年的工分帐上明明白白地记着,每年他参加集体生产劳动都有四百多个劳动日,养驴生骡子是家庭副业,卖骡子是公平交易,没投机倒把,资本主义从何说起呢?去年,县委一位负责同志两次登门,向李万山说明党的政策,给他摘掉“资本主义”的帽子,县委还为他平反。李万山心里的疙瘩解开了。去年,他的毛驴又一次配了骡驹,今年四月五日,生下了第六胎骡驹。小东西活蹦乱跳,李万山一家乐得合不上嘴。为发展家庭副业,他又买了一头毛驴。
摘掉一顶帽子,解放了一大片。队里许多社员又买了毛驴,现在已有二十多户社员的毛驴配了骡驹。
本报记者 张万象 王春生


第2版()
专栏:

高州荔枝收购量增加七倍
本报讯 广东省荔枝主要产区高州县,今年荔枝大丰收。到五月底,全县收购的鲜荔枝比去年同期增加七倍多,上调出口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十二倍多。
高州荔枝已有悠久的历史,果子具有鲜美甜香可口、果大皮薄肉厚核小等优点,荔枝的品种有黑叶、白腊、桂味、糯米池、大玉、进凤、迟丽、新兴、六月双等十多个品种。近几年这个县从实际出发,一手抓粮,一手抓果,集体个人一齐上,调动了社员的积极性,使全县水果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目前种植荔枝面积达到三万多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