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6月2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希望之诞生
〔摩洛哥〕苏莱曼·尼阿纳津巴布韦!我爱你的名字……美好如爱情和胜利,宏伟似当空的骄阳,你遍地黝黑,无边无际。津巴布韦!对世上无生路的兄弟们,对挨饿受冻的孩子们,对饱经磨难的父亲们,我该说什么,讲什么呢?津巴布韦!我们终于赢得战争和投票的胜利。让我们痛饮,忘掉往日的苦凄,包扎创伤,掩埋烈士的尸体。前进!非洲会看到我们新生和长存,也会看到我们为自由捐躯。阿扎尼亚已经在沸腾,象夜一般的黑云闪现在天际。被遗忘、被摧残的爱情苏醒了,我的黑色人民把她的希望燃起。历史在整个重新书写,我们将高歌共同的胜利。
〔周忆译〕


第7版()
专栏:

为了你:自由!
〔加蓬〕阿里·蒂安·本加津巴布韦象一颗播撒的种子象一个高举的拳头象一块掰开的面包象一只伸出的巨手为了你,我播撒种子为了你,我高举拳头为了你,我掰开面包为了你,我伸出巨手种子播在田间拳头打击敌人面包分给儿童巨手援助朋友如果我有时也曾杀人愿上天饶恕我吧我甘冒生命的危险完全是为了你:自由!
(高苗译)


第7版()
专栏:

新德里散记
马光 郝章印
印度首都新德里给来访者的印象是鲜明而深刻的。它同德里老城紧连一起。如果说德里老城象一面历史镜子,展现了印度的古代文明,新德里则使人看到印度前进的身影。
新德里兴建于一九一一年,按设计图施工,街道宽广,市容整洁,交通发达。奔驰街头的小汽车、公共汽车和摩托车,不少是印度制造的。交叉路口,建有别致的街心花园,各种车辆环行周围,很少发生交通堵塞。在没有街心花园的街头,设有自动信号装置,指挥交通,使人感到它是一座相当现代化的城市。
民族精神
新德里东面的朱木拿河畔,芳草青青,繁花似锦,坐落着一个肃穆别致的陵园。印度著名的民族主义者甘地就在这里长眠。甘地的棺塚由几块黑色大理石砌成,置放在凹形陵园的中央。墓旁的火盆里燃烧着不灭的火焰,作为印度争取民族独立精神的象征。每逢节假日,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脱鞋赤脚走进陵园瞻仰。
甘地是印度近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以“要从每一只眼睛擦掉每一滴眼泪”为理想,反对外来统治,为印度的独立事业贡献了毕生,死后被印度人尊为“国父”。人们为悼念他,修建了这座陵园,并在新德里总统府前面,为他树了一尊铜像。在政府机关的办公室内,也都挂着甘地的照片。
印度一些领导人和高级官员,提倡甘地的“俭朴”作风,在公共场合穿用本国纺织品制成的民族服装。印度的老百姓,以保持自己民族的特点为荣。妇女通常披纱丽。一条纱丽长达二十余尺,短的也有十几尺,色彩艳丽,披缠在身上,犹如轻云薄雾,迎风飘动。锡克族男子蓄长胡须、包头。一条头巾长十五六尺,一年到头缠在头上,就是在军中服役,也保持这个习惯。对于西方流行的时装,人们并不一味追求。相反,倒是一些西方女游客来到印度后,为追求“新奇”,也学着当地人披上了纱丽。
千年铁柱
在历史上,德里曾是七个王朝的遗址,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物。耸立在市东南古都特塔附近的大铁柱就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之一。这根铁柱高七点一米,重六吨。铁柱铸成于何朝何代,众说纷纭。据最晚的记载,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令人惊奇的是,这根铁柱裸露于废墟之中,年年月月经受风吹日晒雨淋,从不生锈。据验证,这根铁柱是一种合金,除铁以外,还含有碳、硅、磷等成分,不生锈的原因也许在此。印度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了铸造这种巨大铁柱的技能,堪称冶金史上一项成就。
德里是个历史宝库。孔雀王朝兴建的旧堡的遗址和阿育王石柱,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岁月。其余古迹大都是莫卧儿王朝时期(一五二六——一七二二)兴建的,至今保存完好。德里的古代建筑群,大都用红沙石、大理石筑成,工程浩大,气势雄伟。建造艺术上采用印度和伊斯兰合璧的风格,拜楼尖塔,苍穹圆顶,别具一格。如今这些历史文物,都经过修缮,成为旅游胜地。
友好心愿
中、印两国人民有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本世纪六十年代,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中印之间的传统友好关系曾一度中断。如今,人们如何看待两国关系的前景呢?
在新德里街上行走,十之八九的当地人会把穿着西服的中国人当成日本人。可是,一旦他们知道你是从北京来的,就惊喜地同你交谈,询问今日中国的各种情况。印度政界人士虽然对如何改善两国关系持不同意见,但绝大多数人都不否认两国需要接触,促进了解。许多有识之士指出,中印两国改善关系,加强合作,符合两国利益,是亚洲稳定的重要因素。
去年十一月十日至十二月九日,在新德里举办了印度国际贸易博览会。一百五十多万人参观了其中的中国馆,每天平均约五万人。中国馆成为博览会上一个热闹的去处。这也反映了印度广大群众要求了解中国的心意。
人们渴望中印改善关系,开展贸易,增进文化交流。年已九十四岁的印中友协主席森德拉尔,为发展中印友谊奔波了数十年。如今,他支撑着自己年迈的身躯,仍在为中、印改善关系操心。他曾这样真挚地向人们表述自己最大的心愿:“印度和中国,为了和平和发展,为了建立一个美好的世界,将走到一起,也一定能走到一起。”这难道不正是中印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吗?


第7版()
专栏:今古人物

毕加索的怪癖和遗产
伯雄
毕加索是世界著名的西班牙画家。他在当代艺坛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年月,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他先后所画的三只“和平鸽”,也是印象深刻的。颇有意思的是,毕加索,这位本世纪内名噪一时的大美术家有一个习惯:他从不销毁自己未完成的作品,即使一张草图,一页速写,也从不丢弃。对于自己曾经卖出的许多作品,往往也在经济状况稍有好转时即设法赎回。更有意思的是,他对各种物品的爱惜已近于怪癖:旧杂志、破花瓶、废布头、挤干的颜料管……这些东西一到他手里,不久就成为人们追逐的“艺术作品”。他的画室零乱不堪,从不整理,直到屋内堆放得无法转身时,他才锁上门,另搬一间,而且搬家时也片纸不扔。但正是由于他的创作和这种怪癖,给世界留下了一笔相当可观的艺术遗产:一千八百八十五幅油画、七千零八十九幅素描、三万多印张版画、一千二百二十八件经他亲手完成的雕塑、三千二百二十二件陶制艺术品、几百本速写簿以及他给各种书籍所作的全部插图。毕加索是勤奋的,甚至在他八十八岁高龄那年,还画了一百六十五幅画,平均约为两天一幅。当然,以上只是一个很不完全的统计数字。
毕加索活到九十二岁,可他在法国却度过了七十三年。法国,已经成为他的第二故乡。正因此,一座规模宏大的毕加索博物馆,将以这位画家最丰富的艺术收藏在巴黎出现。按照法国政府计划,该馆座落在巴黎最古老的马雷区,那里原来是横贯古罗马大道的沼泽地,十三世纪才由僧侣们开垦出来。博物馆是利用十七世纪原有一幢宫殿改建的,计划在毕加索诞生一百周年即一九八一年全部建成。
由于毕加索和法国的关系,在巴黎筹建毕加索博物馆是不足为怪的。有趣的是,在一九四七年以前,法国各艺术博物馆加在一起,仅有毕加索一幅油画。那时法国对他的艺术是采取敌视态度的,至少也是冷漠的。他的作品早年大部分被私人买去,或者辗转流入别国。
一九七三年毕加索去世后,他的遗孀查克琳·毕加索遵照艺术家的遗愿,将他生前收藏的德加、塞尚、卢梭、马蒂斯等法国画家的作品捐献给法国国家博物馆,而毕加索自己那份遗产,其继承人之多以及他们间的错综复杂关系就难以尽述了。法国政府规定凡继承巨额遗产者,要从总数三分之二中抽取遗产税。为支付这笔税款,继承者们曾把一部分艺术品拍卖,可是为了弄清全部财产,仅列出一份艺术品清单,就花了两年时间。毕加索的作品价格在欧洲艺术市场上有过几次大幅度的起伏。世界上没有一家博物馆能一次购买他的几十幅作品。去年在伦敦仅一幅静物画就标价一百万美元!最后,纽约博物馆以购进八十四幅油画而获得竞买数字最高的声誉。
好在法国政府和毕加索的家属们都没有轻易把画家最珍贵的作品分散掉。因为自从这位艺术大师于一九七三年去世后,法国政府已修改了遗产税的规定,即法律允许以“艺术品抵付遗产税”,从而完整地保存了毕加索这份举世瞩目的艺术财产。
巴黎的毕加索博物馆建成后,中央展览厅占地面积将达一千七百平方米,展出画家最著名的杰作,而素描、粉画、雕塑和陶器品将按照年代顺序,分别在其他展厅陈列。博物馆还辟了一间版画作品研究室和图书馆,馆内保存毕加索的档案以及与他本人有关的同时代著名人物的文献资料。
毕加索的作品将永远为世人所珍视。人们预料,毕加索诞生一百周年时,可能举行盛大纪念活动,并发行纪念邮票和纪念画册。
〔下图:毕加索的著名壁画《格尔尼卡》。〕


第7版()
专栏:

水上芭蕾舞
明亮的灯光,照耀着游泳池的绿波碧水,身穿彩色游泳衣的年轻姑娘,随着轻快的乐曲旋律在水中翩翩起舞。她们忽而足尖腾跃水面,双腿剪开碧波,好似盛开的白莲花;忽而溅起明珠翠玉,轻快地潜入水底,宛若传奇中的美人鱼。这就是被称为“水上芭蕾舞”的花样游泳。
花样游泳是新兴的女子体育项目,一九二四年在加拿大魁北克首次公开表演,一九三四年在美国芝加哥“万国博览会”也表演过。一九四五年在美国举行过花样游泳赛。以后,这个体育项目就在世界各地逐渐流传开来,一九五六年被国际游联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之一。在南斯拉夫举行的首次花样游泳赛以及在哥伦比亚举行的第二届锦标赛上,美国队蝉联冠军。目前,大约有二十五个国家已开展了这项运动。
花样游泳的动作千姿百态,造型优美奇特。它把传统的游泳动作艺术化,把潜泳、仰泳、侧泳、踩水动作与自由体操、花样滑冰、技巧、舞蹈特别是芭蕾舞中的优美动作融为一体,加以升华,形成既刚健又柔美的艺术结晶。
花样游泳分个人表演、双人表演、队列表演(四人或八人)三种形式,比赛时分两阶段进行。首先,在无音乐伴奏下,完成由抽签决定的六个指定动作,其中包括难度较高的动作。第二阶段是自选动作。运动员可尽量发挥自己的绝技,裁判按动作的连贯性、难度系数、音乐配合、服装设计、表演体态、合理使用场地等项标准评分,最高为十分,用两个阶段得分之和评定优劣。
水上芭蕾舞比舞台芭蕾舞有更大的难度。运动员在三米深的水中毫无立足之地,踩水潜游,不可一瞬歇息。运动员经常头脚倒立、上下翻腾,在水下既要追随音乐旋律,又要睁着眼睛与舞伴的动作密切配合,巧妙地掌握屏息和呼吸,准确地完成高难度的倒立转体,保持队列的图案和造型。
花样游泳运动员不仅应是优秀的游泳选手,同时还是技巧专家。因此花样游泳运动员必须经过严格的挑选和艰苦的训练。据报道,一些国家从八岁起就培训运动员,入学前的学员至少要会两种游泳术,水中训练要求一次潜游二十五米。陆上训练还包括音乐、舞蹈、技巧、芭蕾舞、自由体操,花样滑冰、美术等多种科目。 岳颂东(附图片)
水上芭蕾舞——花样游泳双人表演。


第7版()
专栏:

《格尔尼卡》和毕加索作品展览
临近毕加索诞生一百周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了空前规模的毕加索艺术作品展览,展出毕加索八十年创作活动的作品达一千多件。除了绘画以外,还有他的雕刻、陶瓷、石版印画、铜刻、木刻等。展览每天接待观众八千人,将于九月十六日结束。
毕加索被称为“立体派”大师。他的晚期作品主题包括妇女、儿童、法国南部的风景、乐器和鸟等等。这次展出的毕加索作品包括他最著名的巨幅壁画《格尔尼卡》(上图)。
一九三七年四月二十六日,希特勒德国干涉西班牙内战,出动飞机轰炸西班牙巴斯克共和国的首府格尔尼卡。在这次轰炸中,有一千五百多人死亡,大量建筑物被夷为平地,但作为巴斯克自治政府标志的一棵古栎树却奇迹般地始终屹立在废墟之中。毕加索为了歌颂西班牙人民的英勇不屈精神,画了大型壁画《格尔尼卡》,献给西班牙人民。
这幅画的主题由牛、马、灯(太阳)、花、母亲、士兵和持灯妇女等交错组成,使画面呈现出一派紧张、激烈的战地气氛。马,在欧洲人看来,往往是与战士、战斗连系在一起的。画面正中受伤的战马正在嘶鸣,显示了战斗的惨烈。战士牺牲了,他虽然倒在地上,但右手仍紧握着被炸断的战刀,表现了西班牙人民英勇不屈的精神。左下角另一只异常壮硕的手则显示了战士们的巨大力量;右侧,从家里仓惶出走的妇女,从屋里伸出来的持灯妇女的头和手,以及倒地士兵的强烈表情,使画面充溢着强烈的动感。而所有这一切,又都朝着一个方向,即把焦点集中到牛前那个抱着被炸死的孩子失声痛哭的母亲身上。画家在这里向法西斯暴行提出强烈的抗议和向全人类发出呼吁。而牛,则是整个激烈动荡的画面中唯一静止的部分。在这里,它是大地——母亲的象征。大地是永存的,它永远孕育着生命。就是说,人民,终究是暴力摧毁不了的。
《格尔尼卡》这幅画被公认为毕加索的杰作之一,画中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抗议。它首先在巴黎的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展出,后来一直存放在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毕加索曾希望,在佛朗哥独裁统治垮台之后,这幅画能送回西班牙去。根据毕加索的遗愿,这幅壁画将于今年送往西班牙马德里收藏。 ·乐山·


第7版()
专栏:

探索新的食物来源
周俊南
生产越来越多的食品,以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这已成为许多国家注意的问题。有的国家正大力发展农业,进行“绿色革命”;也有的国家利用已经掌握的先进技术,努力开辟新的食物来源。
不少技术先进的国家正在探索是否可以改变粮食的生产过程,用人造食品代替天然食品。有的科学家认为,需要重新考虑如何合理地利用土地。例如,一份烧牛排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卡路里,但从经济观点看并不上算,因为一公顷耕地如果种大豆,可以生产一吨半蛋白质,但一公顷牧场用来饲养牲畜,通过动物体内循环只能生产出一百公斤多一点的蛋白质。
一些技术先进国家正在试验新的“农业体制”,在用塑料做四壁的垂直塔中种植各种蔬菜,使之在气候条件不利的地方生长。或者,在盛有饱含化学营养成份的液体的容器内养殖植物。
一些专家认为,成本极低的合成维生素可以排除产生威胁未来人类的严重食品缺乏的可能性。粮食可以用人造维生素、矿物质和胺基酸加以强化。这样,面粉也可以成为营养成分全面的食品。实验证明,用三公斤的合成食品可以获一公斤的“鸡肉”,用一点五公斤的合成食品就可以获得一公斤的“鱼肉”,而不需要简单地等待鸡和鱼的生长。
最出色的成就,是对石油生物蛋白的研究。用一公斤石油可以获得几乎同样重量的极为丰富的蛋白细胞——占60%到75%。也就是说,等于从一份烤牛肉中获得的蛋白质的两倍。对这种蛋白质的研究已经耗费百万美元。目前世界上已能广泛生产这种石油生物蛋白,一九七○年年产量达一百万吨,用于强化动物的饲料。
围绕着石油生物蛋白的问题,是要了解对它间接加以利用(如通过动物体内循环),和直接利用对人体是否有害?科学家们认为,为了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还需要很多年。
目前生物蛋白的处境很象一些年前使用滴滴涕时的情况。滴滴涕肯定地把亿万人从疟疾死亡中解救出来,但也由于它而造成了生态污染,从而对人类带来危害。


第7版()
专栏:

——人造鸡、鱼都没问题,现在正研究“龙虎斗”的配方呢。 方成 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