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6月2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山区农民的呼声
——安徽省六安地区加快山区建设步伐的几个问题
安徽六安地区是大别山的腹地,又是革命老根据地,两年来经济有所发展,但不够快,原因何在?主要是在贯彻执行“以林为主”的方针中,农民遇到许多困难,提出一系列新问题,亟待我们去认真研究解决。
发挥优势要有相应措施
山区发挥优势,贯彻“以林为主”的方针,停止开荒,退耕还林,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在停垦育林、退耕还林以后,粮田面积少了,农民的口粮怎么办?林业生产周期长,农民花钱哪里来?这些是直接关系到能否把“以林为主”方针落实的关键问题。
解放后,大别山区大型砍伐山林发生三次: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砍树炼钢;一九七○年搞粮食“单打一”,毁林造田;一九七八年贯彻“以林为主”方针,退耕还林,又遇大旱,农民手中没钱,家里没粮,又一次砍伐山林。实践说明,生产方针对头,还要有相应的措施,要有钱、粮为山林“保驾”。金寨县去年总结了这个教训,国家拨粮八千五百万斤,拨款一千一百多万元。农民有钱有粮,心中不慌,退耕还林五万一千亩,造林十二万亩。农民说:“吃不到四百八,才到山上伐。”
钱、粮来自何处?国家的支援固然十分重要。但不能全靠国家。六安县凤凰公社罐窑大队去年退耕还林一千多亩后,除了集中力量种好粮田以外,还在新林区大作文章,除栽周期长的用材林外,还栽了油桐、漆树、茶树等,种芝麻收入三千六百五十元,搞副业收入九百多元,种杂粮收获一万五千多斤。全大队粮食总产没有减少,经济收入稍有增加。当然,各地的情况不同,有些地方确实应由国家拨一批粮款。
为了解决农民的钱、粮问题,山区广大干部迫切要求调整竹、木的收购价格。当前竹、木收购价太低。霍山县林业局算了两笔账:一棵树长几十年,林业部门收购每立方米只给二十八元,可一转手在当地销售,就是八十多元,调到专区就是一百四十多元。一棵毛竹长三、五年,背着走十几里、几十里送到收购站,给一元二角钱,一转手便卖三元六角。山区农民迫切要求减少流通环节,合理调整竹、木收购价格。
快点收起这“三把刀”
有的农民说,争脱了粮食“单打一”的绳索,山区还有“三把刀”:小材小料加工产品多了,林业部门收购不了,来个“一刀砍”;收购木材只要两米长,长了去掉,短了不要,来个“一刀截”;植树造林强调一律化,搞什么“标准林”,来个“一刀切”。
山区每年向国家交售木料后,要剩三分之一梢头枝丫,还有很多芭芒草、杂树条子、毛竹、园竹,可以加工成桌椅、凉床、扫把、木铣板等几十种用具,过去“四人帮”当资本主义加以禁止,如今能生产了,愁的是销路。据金寨县统计,他们每年向国家交售三万方木材,可剩一万多方梢头枝丫,再加上毛竹、芭芒草,一年可生产价值三百万元的产品,但林业部门一年只收四十多万元的东西,其余大量积压。农民叹息说:“现在刚开始生产就拿刀砍,以后咋办?”
当然,收购部门也有难处。还以金寨为例,全县方圆八百多华里,只有三十多个收购站,又多没有仓库,还不了解行情,突然接这么大生意,根本就收不了,存不下,运不出。是不是还有别的办法?霍山县林业局和供销部门配合,初步解决了竹、木制品的收购问题。林业部门何不“刀”下留情,让自己收购不了的竹木制品通过供销社这条渠道“死里逃生”呢?据说林业部门怕供销社经营竹、木制品后会出“一把锄头造林,几把斧头砍树”的现象。农民说:“竹、木是我们自己的,我们不乱谁也乱不起来。上级解决竹、木产品销路,使我们看到竹、木的价值,才会从根本上制止乱砍滥伐。”
以前不从实际出发,凭主观愿望搞什么几条线,几大片,青一色,吃的苦头够多啦。霍山县有一个公社一九七五年组织三千多人的造林大会战,挖了三岭三山,搞了三千亩杉树林基地。本想多造优质用材林,但由于土层薄,不适于杉木生长,结果成活无几,劳民伤财。植树造林要根据地形、土壤、气候等方面的条件,因地制宜,不能强求一律。
划地为牢的局面应该打破
大别山区农民反映,“以林为主”,用竹、木为原料生产出用具和土特产,林业站和供销社收购不了,又不允许农民自己外出销售,造成严重的“肠梗阻”。
这里规定,社队工副业生产必须“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因此,社队和家庭副业生产的竹、木制品,只能交售到林业收购站,生产的银耳、土纸等土特产,只能交售给供销社,不许外出远销。林业部门还在各条路上设立检查站,严守关口;工商管理局到处搜查,抓住便罚款、没收。金寨县面冲公社黄良大队综合厂和合肥煤球公司签订合同,利用野竹编织了一批煤球篓子,检查站不给放行,每个篓子要收二角七分“过路钱”,使大队毫无利润,只得撕毁合同,停止生产,造成合肥煤球篓子短缺。这样的“三就地”,把产品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这种“划地为牢”的局面应该快点打破。
山区的同志说,让农民外出销售自己的竹木制品和土特产,有多利而无一害。金寨县曾经发生过一次“三堂会审”。铁冲公社夹何大队利用当地的芭芒草生产了二千刀土纸,价值四千多元。供销社的土纸滞销,停止收购,他们便把土纸拉到河南省一个缺手纸的地方去卖,叫工商管理局抓住,要作投机倒把活动处理。大队不服,到县委告状。县委找到三方代表,共同评理。卖主说:“你供销社拒收,我们自己找到销路为何不准卖?”买主说:“我们这里缺少手纸,夹何大队送来手纸,是雪中送炭,满足了群众需要。”工商管理局在事实面前认输,才开放了“绿灯”。
有关部门在自己收不了时就应高抬“贵”手,让农民自己送百宝下山,请财神上山,把山区经济搞活。
新闻研究生 段心强


第2版()
专栏:

沉睡多年的山沟开始出现了生机
开原县把荒山沟包到组、户
据新华社沈阳六月二十二日电 新华社记者刘欣报道:入春以来,辽宁省开原县上千条荒芜的山沟里,开进了三三五五的建设“百宝沟”的专业组、专业户。遍布在山脚、沟底的荆棘荒草被铲除,一块块满是腐殖质的土地上,建起了一片片山楂园,树间隙地种上了小豆、绿豆、花生、芝麻、向日葵、西瓜以及药材等几十种经济作物,有的已破土出芽。随着专业组、专业户进山,一些鸡、猪、牛、蜂也在这里“落了户”。沉睡多年的山沟,开始出现了生机。这是开原县今年采取包沟到组、包沟到户办法的结果。
开原县决定实行包沟到组、包沟到户的办法,是调查了太平沟大队的经验后决定的。太平沟大队一九七九年把七条山沟包给了二十八名社员,当年栽山楂树二万棵,苹果树二千株,同时还以短养长,种了不少小油料等经济作物,当年收入三万多元。这些包沟人员,既搞了长远建设,当年又有收益,不仅没用生产队掏工分,还为全大队每人增加收益三十元。县委分析了开原县的情况。全县半数以上的公社位于长白山西麓,大大小小的山沟有几千条,由于远离村庄,这些山沟多年来一直撂荒着。要加快山区的建设,太平沟大队的经验值得推广。于是决定在全县范围内搞起建设千条“百宝沟”的活动。为了合理开发和建设山区,县委还规定,二十五度以上坡地,要造水土保持林,山脚沟底要以栽植山楂等果树为主,以种植矮棵经济作物为辅。
县委的这一决定,立即得到广大干部、社员的拥护。现在,全县已有四千五百多名社员自愿搭伙,成立了一千零五十六个专业组、专业户,开进了山沟。这个县是全省生产山楂的重点县,今年一春就新嫁接山楂九十三万棵,相当于原有山楂树的百分之八十七。


第2版()
专栏:

吉林省委向全省转发上营森林局和榆树沟公社合作办林业的经验
据新华社长春六月二十二日电 吉林省上营森林经营局与舒兰县榆树沟公社实行合作办林业,为局、社合作办林业走出了一条新路。他们的做法受到了上级党委和有关方面的重视。最近,中共吉林省委向全省转发了他们的经验。
最近,上营森林经营局与舒兰县榆树沟公社达成了长期合作办林业的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局出资金、物资设备和技术力量,社队出人力、畜力,在集材、清林、造林等各项林业生产和基建、筑路、修桥等林区建设事业中实行合作,根据不同的生产项目,双方分别签订短期的或长期的生产合同。在经济收益分配方面,林业部门除采用工资的形式付给社队一部分经济收益外,还与社队实行木材分成,让农民得一些“养山”的实惠。护林工作以社队为主,林业部门负责巡回检查指导。社队护林所需经费、奖金和劳保用品,由林业部门拨给。社队培育和管护成长起来的后备森林资源(低质低产林改造成了高质丰产林),林权属于国家,但是,成材后社队有利用一部分资源的权利。山区社队可以用清林伐区剩余物和分成木材,经营木材加工业,林业部门在物资设备和技术上予以帮助。局把公社境内二千七百亩荒山荒地划给社队植树造林,并发给社队林权执照,设立上营林区生产建设委员会,由上营森林经营局、舒兰县、榆树沟公社等部门的有关领导干部组成,定期研究局、社合作的有关问题,齐心协力搞好山区建设。(这个报道的详细内容可参看昨日本报二版)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向品种合理布局要产量
去年夏秋两季,山东省农业厅和各级种子公司,组织人员对全省小麦、玉米、地瓜、棉花、花生等五项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了一次普查。普查的结果表明,农作物品种布局不合理,是当前阻碍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小麦为例,全省适宜于播种高、中肥水良种的土地只有两千万亩,而实际播种面积却达到三千九百多万亩,有一千九百多万亩是在低肥水的旱碱薄地上种植了高肥水品种。结果不但不增产,反而造成减产。
桓台县张桥大队有三百亩旱岭薄地,他们在一百亩地上播种了低肥水良种桓群四号,结果亩产高达五百六十斤;另外一百亩播种中肥水品种泰山一号,亩产就下降到三百七十斤;其余一百亩种植了高肥水品种淄选二号,亩产只有二百五十一斤。泰安、临沂、菏泽、济宁等地区调查的情况也都说明,凡是旱碱薄地上种植高、中肥水品种,大体上都减产四十至一百四十八斤。如果按每亩平均减产七十斤计算,去年山东全省一千九百多万亩小麦,就少收粮食十三亿三千多万斤,数字是十分惊人的。
大量的事实说明,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都有一定的地区适应性。选择良种一定要从本地的具体情况出发。只有按照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种植相应的作物品种,才能获得丰产。如果盲目引种,就会违背自然规律,造成损失。
现在,有关部门对品种合理布局重视不够,抓得不力。他们在推广良种中,不是按照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水平,选择相应的品种,而是不问地点,不问条件,凡是高产的品种就盲目引种,结果事与愿违,不但产量下降,还增加了运输费用。在育种工作中,有些做种子工作的同志也缺乏品种合理布局的整体观念,往往只看到条件好的平原、河谷,光为这些地区培养适用的高中肥水品种,而忘记了广大山区、高寒地区和涝洼碱地需要耐瘠薄、耐寒、耐碱的品种,使广大山区,涝洼碱地缺少相应的良种,只好用大肥大水品种或五十年代的老品种代替。
怎样才能搞好品种合理布局?首先农业和科研部门的各级领导要真正重视这个问题。品种布局区域化,是充分发挥良种增产性能的根本性措施。就拿山东省的小麦来说,如果初步做到品种合理布局,就可多收粮食十三亿多斤。这样利国利民的事情,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各地要对本地区的自然条件、生产水平、作物品种,作一次全面普查,弄清楚哪些品种能“对上号”,哪些“对不上号”,还缺哪些品种。然后积极组织有关单位繁育和推广所需的不同良种。
其次,各地要建立健全品种审定组织和管理制度,克服盲目推广的混乱现象。 本报记者 毛致存


第2版()
专栏:简讯

简讯
广东普及桑蚕新品种
广东省正在大规模普及桑蚕二化性新品种“广农五号”,目前已在全省推广饲养近二十万张。这种优良品种是广东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培育出来的。据统计,新的品种现在已占广东全省二化性品种的七成左右,成为广东目前的春、秋蚕当家品种。
甘蔗渣培育香菇成功
著名蔗乡福建仙游县最近利用糖厂剩余物甘蔗渣培育出了香菇。创造这种新方法的是这个县林业局的青年技术员叶维青。据称,用甘蔗渣培育的香菇菌盖大,肉头厚,味道鲜美可口,单只鲜菇最大的有三两重。据试验,从接种到出菇只要两个多月,可在室内常年生产。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管理所,在避暑山庄的密林深处养鹿七百余只,所产鹿茸畅销国内外,每年可获纯利十二万余元。本报记者 高粮 田永有 摄


第2版()
专栏:农村来信

编者按:这几封来信反映了农副产品显著增加以后出现的一个新问题。农民积极生产农副产品,主要目的是为了出售,增加收入。如果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东西,运不出,卖不掉,或者被压级压价,甚至亏本,谁还愿意继续生产呢?作为主要流通渠道的商业部门,责无旁贷,应该千方百计帮助农民铺路、搭桥,切不可只顾自己做生意,不顾农民的利益。当然,由于农副产品增加较快,给商业部门在收购、加工、仓储、运输等环节上带来一系列困难,工作一下子跟不上,有些问题可能也不是一个基层供销社所能解决的。这就要求有关领导部门都来关心这件事,动脑筋,想办法,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把流通环节搞活。
要防止“谷贱伤农”
这两年,农村多种经营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不少干部和社员对发展多种经营有顾虑:一怕产品没销路,二怕产品降价。河南省方城县小史店公社去年蜂蜜丰收。正当农民积极出售的时候,上级土产公司连续通知降价,仅七月份就降价三次,一等蜂蜜每斤由原价一元一角六分降到九角六分五,再降到八角六分五,最后又降到七角八分五。而质量要求却越来越高,原规定浓度三十五度为一级,后提高到四十二度。还有“三条”等十多种产品,发展起来后,都没有销路。这样下去,农民对发展多种经营怎能不提心吊胆呢?
有些部门只管自己做生意,不管农民的利益。产品少时号召大发展,产品多时降低收购价,提高规格质量标准,甚至鸡蛋里头挑骨头。
我们建议:一、推行以销定产,防止盲目发展;二、有关部门要讲信用,签订的合同不能不算数,特别是对费工大、见效慢的项目,更不能乱变;三、商业部门要真正发挥“蓄水池”的作用,对销路广的产品要大力收购,对暂时没有销路的产品也应千方百计扩大收购,防止“谷贱伤农”。
河南方城县 薛贵岑


第2版()
专栏:农村来信

迫切要求增加收购点
在农村经济政策不断落实、农副产品成倍增加的大好形势下,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农村收购网点太少,农民卖货困难,特别是一些山区公社更为突出。我们湖南省新化县资江河东岸的丘陵山区,有一万多人。全社纵横四十多华里,没有粮油站,没有食品站,农民卖农副产品,都要肩扛背驮送到三十里以外的区食品站和粮站去。全社每年要交二十多万斤征购粮,上调二千头生猪,一万斤鲜鱼,五万斤花生,五万斤黄豆,二万多斤桐、茶、菜油,还有大量的禽、蛋等。送这些东西大约需要花费两万个劳动日。有人算了一笔账,全社每年所送的农副产品或买国家的返销、奖售产品,需花三万多个劳动日。如果用这些劳动日搞农田基本建设,每年可开良田二百亩,三年可修一座小二型水库。为此,我们恳请有关单位的领导重视和考虑这个问题,千方百计为农村增加收购网点,沟通产销渠道。 湖南省新化县水江公社 邹树芳


第2版()
专栏:农村来信

不应言而无信
我们公社盛产麦冬,质量好、产量高。这里的社员素有种麦冬的习惯。去年,全社麦冬产量达十万多斤,受到了上级的表扬,并又分配给我社五百亩麦冬种植任务。今年麦冬又获丰收,总产达二十万斤。产量增加了,可是价钱却由原来每斤二元一角降到一元七角,而且限量收购,只要四万斤,占实产的五分之一,其余的按每斤一元二角的价钱议购。当初,上级要我们多种,种了却又不收购,这不是言而无信、对我们太不负责任了吗!
现在,还有不少社员的麦冬没卖出手。按一元二角的价交售舍不得;不卖吧,又担心以后停收,连一元二角的价钱也讨不到了。他们该咋办呢?
湖北省随县唐镇公社 王继光
杜先达 冯文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