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6月2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各唱各的拿手戏各打各的优势仗
华容县重点发展粮食生产
编者按 调整农业布局,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经济作物和粮食生产的关系。过去,许多地方单一抓粮食,挤掉经济作物,造成农业内部比例失调,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这些地方正在通过调整,逐步改变这种状况。应该指出:调整农业布局,万万不能忽视粮食生产。粮食问题是一个关系全局的大问题,丝毫放松不得。我们提倡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凡是自然条件适宜种植粮食的地方,应当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努力抓好粮食生产。至于稳产高产的商品粮基地,更要发挥这个优势,把增产粮食放在优先地位。湖南华容县调整农业布局,注意发挥粮食生产的优势,对经济作物同时作了妥善安排。这种做法,可供参考。
本报讯 记者李业英、通讯员沈型楷报道:洞庭湖边的商品粮基地湖南华容县,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从本地适宜于发展粮食生产的特点出发,在大力开展多种经营的同时,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重点。
华容县是洞庭湖区商品粮基地的一部分。全县除主产稻谷外,还经营棉、麻、鱼等项生产。过去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农业内部比例失调。仅以渔业生产为例,一九五九年,全县拥有二十三万四千亩内湖水面,总产鲜鱼十二万四千担。经过多年的围湖造田,到一九七六年,内湖水面减少到十四万亩,鲜鱼产量下降到八万多担。粮食产量也时上时下,极不稳定。党的三中全会以后,这个县调整农业内部经济结构,搞好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布局,一九七九年夺得了全面增产。全县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四;棉花总产量增长百分之二十七;黄麻、蚕茧、鲜鱼、油菜籽、苎麻、猪、鸭、茶叶、蜂蜜、柑桔等都获得了较大幅度的增产。
今年在继续调整农业内部比例时,华容县委提出,商品粮基地搞调整,一定要把增加粮食产量摆在首要位置上。这个县有少数社、队,注意了克服“单打一”抓粮食,却忽视了粮食生产、甚至想挤掉一些稳产高产粮田种植经济作物。这个县的万庾公社是个重点产粮区,今年,棉花面积由去年的四千五百亩增加到七千五百亩,并且基本上集中到五个宜棉的大队种植。这时候,另外一部分不宜于种棉的产粮大队也要求削减粮田面积,扩种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县委认为,调整必须继续进行,但是也要注意防止忽视粮食的现象。九名县委常委分头深入到各个公社做思想工作,教育干部和群众要识大体,顾大局。过去单一抓粮,吊死在粮食这棵树上,吃尽了苦头;现在,我们从这棵树上解脱下来了,但不能把这棵树砍倒。为了搞好粮食生产,县委作出了“稳定粮田面积,确保粮食持续增产”的决定,制订了发展粮食生产的具体措施:在进一步提高稳产高产粮田科学种田水平的同时,动员群众大力改造低产田。全县拿出三百万元资金和大批物资,改造了二十万亩低产田。
华容县委还提出,调整农业的布局要与尊重生产队自主权统一起来。去年,县委派调查组先后两次深入到全县二十五个公社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干部、社员的意见和要求,为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打下了基础。就拿棉花生产来说,县委根据调查得来的第一手材料,调整棉田布局,把原来植棉的三百四十二个大队调减到二百八十八个大队,全县棉花平均亩产由一九七八年的八十多斤提高到一百一十多斤。今年,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县委又因势利导,把棉花主产区的种植面积由去年的十一万亩扩大到十七万亩,并且落实到队到丘,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集中的棉花生产基地。在这次调整中,县委记取了过去教训,既号召社队“各唱各的拿手戏,各打各的优势仗”,又要求他们注意统一规划,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调整。经过调整,全县还建立了二万五千亩黄麻基地,九万亩油料基地,八千亩蚕桑基地,一万二千亩商品鱼基地,九千亩茶叶基地,八千亩湘莲基地,一千九百亩香料基地。有人说:这样做,上顺天时,下合地利,深得民心。


第2版()
专栏:

石家庄地区加强棉花苗期管理
据新华社石家庄电 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十五个植棉县的干部、群众,抓紧进行棉花苗期管理。目前,全区一百七十万亩棉田,苗全苗壮,长势比往年好。
石家庄地区是粮棉集中产区。七十年代中期以来,棉花逐年减产。除了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外,也有苗期管理上的原因。苗期管理不善,棉株发育不好,伏桃少,秋桃多,霜后花多,严重影响棉花增产。
今年以来,石家庄地区各级领导吸取棉花连年减产的教训,改变了过去单靠行政命令指挥生产的“一刀切”作法,开始用经济手段管理棉花生产。他们在认真落实经济政策,改善经营管理的基础上,根据群众经验和科技人员建议,切实加强了棉花苗期管理。
各产棉社队普遍进行中耕松土,促苗早发。五月底全区已有一百三十万亩棉田中耕了一两次,普遍比往年锄得细,质量高。
全区各地注意因地力、品种合理留苗,及时疏苗定苗,保证合理密植。到五月底全区已定苗一百二十多万亩。
为了把弱苗、晚苗管好,促进均衡生长,各地普遍在麦收前采取偏水、偏肥的管理办法,促使小、弱苗快长。麦收前对发育早的棉田进行一次小整枝,以免疯长,消耗养分。
针对以往棉花病虫害严重的情况,今年全区普遍建立了除虫专业队,突击消灭一代棉铃虫。


第2版()
专栏:

山东省长清县建立和健全生产责任制,小麦长得穗大粒饱。这是松竹大队社员在收割小麦。
新华社记者 李锦 摄


第2版()
专栏:

因地制宜 发挥优势
江西积极调整农业布局
本报讯 记者田流、张平力报道:江西省农业领导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今年对全省的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作了调整,按照气候、雨量、土质和群众的种植习惯,重新划分了棉花、甘蔗、茶叶、黄麻、柑桔、水产、畜牧、林业等重点产区,并有计划地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
比如,赣中地区土质肥沃,素有“粮油之乡”之称。位于这个地区的南城县,盛产水稻,亩产一般都在千斤左右,有些社队亩产可达一千四、五百斤。可是过去也要这里种棉花,违背了因地制宜的原则,使这里的优势不能得到发挥。里塔公社鱼良大队曹家生产队,去年种植棉花三十亩,单产只有五十斤。按一元三角一斤棉价计算,棉产值是一千九百五十元,加上完成超购加价部分,总收入也不过二千零六十元。若把这三十亩地改为种水稻,按照当地最低生产水平,亩产一千斤计算,可收入三千二百三十四元,比种棉花多收入一千一百七十元。而江西赣北地区则盛产棉花,以这个地区的彭泽县棉船公社为例:去年全公社种棉花三万七千亩,共产皮棉五万二千多担,平均单产一百四十一斤,等于赣中产粮区南城县棉花单产的三倍。也即是说,在棉船公社种十亩棉花,就能让产粮区的曹家生产队多种三十亩水稻,平白增加了二十亩稻田,多收稻谷两万斤;倒过来也一样,如果把棉船公社种稻谷的二十亩田种上棉花,可多收皮棉二千八百二十斤。这种不需要增加经济投资,就能使生产和收入成倍增长的办法实在好,既发展了社队生产,又丰富了社会财富,还增加了社员收入。
为此,今年江西省在调整农业生产布局时,将过去由五十多个县负担的棉花生产任务,集中落实到了二十个县。


第2版()
专栏:

生产队有更多自主权 完成国家计划有保证
宾川县实行经济作物产量合同制
新华社昆明六月十九日电 云南省宾川县实行经济作物产量合同制,推动了全县经济作物的生产。
气候燥热的宾川县,适宜种植棉花、甘蔗等经济作物。过去由于粮食不过关,县委把种棉花等经济作物提到“政治任务”的高度,硬卡面积。结果生产队搞了一套应付的办法,例如经济作物少种多报、棉花上山种在瘦田薄地里等等,面积和产量都不能保证。去年,在贯彻党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的两个文件过程中,县委根据干部、群众的意见,决定在全县试行棉花产量合同制,即根据各生产队的棉花单产水平,下达总产量和面积计划,生产队可以比计划面积种得少,但要保证完成总产量计划,完不成的要以粮食折抵。同时在部分生产队试行了甘蔗的产量合同制。这个办法一实行,干部和社员都动起脑筋来。宾居公社石马大队七队的任务是亩产皮棉九十斤,面积六十八亩,总产六千一百二十斤。队干部和社员仔细分析了生产条件,加强了管理措施,结果只种了四十七亩,亩产皮棉一百六十四斤,总产七千七百零八斤。
宾川县委看到实行产量合同制,使生产队有了更多自主权,发挥了积极性,国家计划的完成也有了可靠的基础,社员在粮食和经济作物两个方面都增加了收入。决定从今年起所有经济作物都实行产量合同制,还规定去年的总产量计划一定五年不变,使生产队有更多的超产余地。
今年春天以来,各生产队棉花很快就移栽完毕,甘蔗栽完后及时转入了中耕管理,各项农活都搞得很好。


第2版()
专栏:

孝感县鼓励社员为社会创造更多物质财富
普遍实行多种经营生产责任制
据新华社武汉六月二十日电 湖北省孝感县对农村多种经营生产项目普遍实行生产责任制,调动了干部、社员的生产积极性。今年,全县栽植果树、荸荠、莲藕、黄花以及放养鱼苗、饲养菜牛、羊、兔、养蜂等项目,都比去年增多。到五月底,全县各项多种经营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十二。
去年,孝感县有部分社队采取定人员、定任务、定成本、定报酬、定奖惩的办法,把多种经营的某些项目,包到专业队、专业组、专业户、专业人去经营,签订合同。这样,多种经营生产同社员的物质利益结合起来,有利于多劳多得的政策贯彻落实,激励社员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今年春天,孝感县委根据本县的实际,号召全县干部、社员在抓粮棉生产的同时,充分挖掘各社队的生产潜力,广开门路,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并组织干部深入社队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建立多种经营生产责任制的经验。目前,全县有百分之八十的社队,依据自己的特点,采取不同形式,建立了既有利于集体、又有利于社员的生产责任制。
这个县对多种经营生产项目实行责任制后,从事专项生产的社员积极性很高。花园公社联建大队,今年把果树包给十七个社员管理。这十七个社员刻苦学习果树栽培技术,白天给幼树除草、培土,晚上除虫、看管,使果树幼苗成活率达百分之九十六。


第2版()
专栏:建议与要求

希望加强对莲子病虫害的研究编辑同志:
我县地处滨湖地区,过去盛产白莲,清香味美,营养丰富,畅销国内外市场。一九六三年最高收购量是一百三十六万斤,一般在五十万斤至八十万斤,近几年来,收购量降到了十万斤左右。除了“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围湖改田,毁莲种田外,病虫害的影响也是减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东沟公社严家洲湖农场建场于一九七○年,最高年产莲子十万零四千斤,可是由于“水蛆虫”的危害,现在面积还是那么多,产量却降到了二万多斤。我们曾先后走访省里四个科研单位,有的科技人员说,他们只研究稻谷、棉花的病虫害,没有对莲子的病虫害进行研究。
我们建议,有关科研部门要把这件事摆到一定的位置,加强对莲子病虫害的研究,尽快拿出有效的方法来。
湖北省鄂城县土产公司 丁友三 蔡俊双 周元林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为啥买不到铁锨锄头?
最近,我们在山东省黄县、掖县采访,听到不少干部、社员埋怨买不到大锄头和燕窝大铁锨。特别是现在普遍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对小农具的需要量更大,这个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近些年来,黄县、掖县新建起不少农具厂,生产铁锨、锄头等小农具的钢铁、煤炭每年也都按计划下达。可为什么生产不出来呢?原因就在于生产小农具产值低、利润少,费工费时。因此,各家农具厂几乎都热中于生产赚钱的大宗货,把生产小农具的任务给社队工厂了。
社队工厂生产的大锄头、燕窝铁锨质量粗糙,不受欢迎。一些技术较好的厂,由于利润低不愿多生产。黄县新嘉公社诸高炉大队生产的燕窝铁锨属名牌产品,远近农民都喜欢使用。近年来,供应他们的煤、铁提价,小农具降价,影响了铁锨的生产。每打一把锨,人工和设备折旧不算,才挣一角钱,远不如搞其它工副业合算。现在该大队只安排六个人生产,年产仅三千张。
要改变目前大锄头、燕窝铁锨脱销的状况,关键是要切实解决好这些产品产值低、利润少的问题。有的社队农具厂通过改善经营管理,进行技术改造、技术革新的途径,扭转了小农具生产中的亏损问题。有的地方对一些产值低、利润少的小农具生产采取合理补助的办法,效果都不错。这就说明,问题是能够解决的。
新闻研究生 罗茂城
本报记者 毛荣方


第2版()
专栏:福建通讯

“绿色金库”
——访南平市溪后大队
福建省南平市溪后大队,是闽北重点林区之一,以培植和生产优质杉木被人们誉为“绿色金库”。一九五八年,国务院曾授予锦旗和奖状;一九七九年,荣获国务院嘉奖令。
这个大队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期的百分之五十二提高到百分之八十六。现在林木年生长量达一万三千立方米,年采伐量为八千立方米,生长量超过砍伐量,做到了“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溪后的社员们常说:“山上多栽树,等于建水库;雨多森林吞,雨少森林吐。”气象部门和省林科所在他们的一处山场中做过测试,这里的树冠、地被物以及林中枯枝落叶能截留降雨量的百分之四十三,水分蒸发量比无林地少百分之四十二;以每亩林地蓄水二十方计算,全大队二万一千五百亩的森林,相当于一个四十三万方容量的水库。一九六八年六月间,当地连续十二天大雨,许多地方山洪暴发,冲毁了大片农田,而溪后大队没有一处农田被冲;大旱的一九七一年,不少社队三分之一以上的农田插不上秧,而溪后大队大旱之年仍增产粮食三万斤。
在科研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溪后大队党支部经常向群众宣传有关森林和气候、植树和种粮关系等科学知识,大队成立有一百六十多人的林场,不论是完成国家的木材交售任务,还是大队、生产队和户用木材,都由林场统一砍伐,保证砍伐一片,营造一片,管理一片,成林一片。全大队连续三十年无森林火灾。
溪后一带的土壤大多属于砾质壤土类,表层腐殖质多,适合杉木生长。一九六一年一月,朱德委员长来视察时,嘱咐溪后大队的干部、群众好好总结这片杉木的丰产经验,对国家多作贡献。从那时起,他们初步总结出了杉木速生高产的经验。溪后大队的林业科学试验小组,近几年大力开展杉木选优复壮工作,使杉木速生丰产向良种化方向发展。大队还建立了森林档案,为人们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的变化情况,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鹿肪


第2版()
专栏:

热心钻研新型小农具的杨列铨
山东省邹县科技干部杨列铨看到社员整地施肥、收割等,大多仍然沿用旧式小农具,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不少队虽然购置了一些大机具,但由于不配套,加上质量低,机器利用率也不高。他想,当前农村是多么需要一些简单、实用、省力,而工效又高的新型小农具呀!去年夏季,杨列铨决心自己开始研制新型小农具。
起初,杨列铨碰到了缺钱少料、更无加工设备的困难。他设计了一种简单的手压式氨水注施器,没找到地方试制,他就自己动手,到废品收购站买来废旧钢管、铁片等,借来钢锯、台钳造出了两种氨水施用器的雏型,到他劳动过的东山头大队征求意见,得到干部、社员的支持。在大队党支部的帮助下,杨列铨在这里组织了新农具研制组。杨列铨研制的单腿氨水深施器,器架设计好了,但遇到了水桶安放的困难:把桶背在操作人背上,负载重,劳动强度大;安在器架上,单腿不稳。为解决这个难题,他运用重心下移稳定性增加的原理,三易设计,把氨水桶安置在器架下方,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杨列铨研制的单腿氨水深施器、双腿氨水深施器和手压式氨水注施器,经县有关部门评定同意,前不久在东山头大队研制组试产试销。使用这些小农具,比用那种三人操作的氨水耧速度快、质量好、还省力。这种单腿氨水深施器,不仅可以给小麦施,也可以给玉米、花生、棉花等作物施,并不受苗大苗小的限制。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图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有关方面支持下试制的采茶机。
新华社记者 沈楚白 摄


第2版()
专栏:

农民技术员薛国典刻苦钻研农业科学
被誉为小麦育种工作的“后起之秀”
河南省内乡县赤眉公社农科站二十五岁的农民技术员薛国典,刻苦钻研农业科学,经过八年努力,培育出五个小麦良种,人们称赞他是小麦育种工作的“后起之秀”。
薛国典培育出的这五个小麦良种,都具有抗病,抗倒伏,穗大粒多的特点。这五个良种,有三个经过试验田试种,亩产都在千斤以上。现在,经上级农业科研部门鉴定,五个小麦良种已推广到全县各公社和西峡、淅川、镇平等县,种植面积达六万亩,一般比其它当地品种增产百分之十以上。
薛国典是一九七二年初中毕业回乡后开始育种工作的。为了搞好育种,他坚持白手起家,从头学起,刻苦钻研育种知识。这些年来,他用自己节余的钱买了二百多本科技书籍,买不到的书,就去外地借或动手抄。他先后阅读了《小麦栽培学》、《小麦育种学》、《作物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等三百三十多本国内外农业科技书籍,记笔记、写心得、抄资料二十五本,一百八十多万字。与此同时,他边学边干,坚持实验、观察,总结经验教训,并且注意向别人请教。这些年来,他跑遍了全县十几个公社,访问了几十个劳动模范,虚心向他们求教,请他们帮助解答难题。他先后三次到外地向全国著名小麦专家赵鸿章、李振生求教。他还和全国二十九个省、市的五十六个小麦科研单位有书信联系,交流小麦育种的经验和知识。


第2版()
专栏:

付溪公社党委书记陈启华
学科学种田 抓科学管理
浙江省淳安县付溪公社党委书记陈启华抓科学种田走过一段不平坦的路。实行小苗带土移栽时,秧苗种到大田后,由于他不懂得合理灌水,一直把水灌得很满,结果稻田返青很慢,发棵很差,有的还越来越黄。后来他到田里仔细观察,发现田埂四周和泥土较高的地方的稻苗比经常浸在水里的稻苗要好。此后经过长期的试验对比,使他懂得水稻既需要水,但在一定条件下又怕水的道理。总结出一套科学用水方法。
在施肥方面,陈启华过去认为只要多施肥,就会高产,一味把化肥往水田里施,有时稻苗已打苞抽穗,也要施上几十斤化肥,结果谷多米不饱。成本高了,产量反而下降了。他通过学习有关农业专业知识,总结了教训,摸出一套科学施肥的经验。
一九七八年陈启华担任公社党委书记后,他按全公社地理条件、气候差异、作物分布等实际情况,分为以粮为主、以林为主、以茶为主和大搞多种经营的四个片。根据公社干部的特长,把他们分到各个片去分片包干。通过实践,这些干部大多数都掌握了各自分工主管的农业生产技术,逐步由外行变成了内行。
陈启华在科学种田上和科学管理中作出了显著成绩,去年被评为淳安县先进科技工作者和模范工作者,得到了县委的嘉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