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6月1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国务院批转“三北”防护林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纪要
加强领导大力协作建设好防护林体系
据新华社北京六月十七日电 最近,国务院转发了《“三北”防护林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纪要》、要求“三北”地区的十一个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解放军总政治部参照执行。同时,要求各有关省区和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领导,大力协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坚持不懈地把这件事办好。
今年三月六日至十八日,“三北”防护林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在北京召开,起草了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认为,国务院批准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第一期工程规划,反映了这一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一定要确保实现。今明两年的主要任务是,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努力提高造林质量,完成造林计划。从组织、经济和技术等方面,采取得力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造的多、活的少、成林更少的问题。一九八○和一九八一两年,造林保存面积要确保一千万亩,育苗三百万亩,生产合格苗木一百五十亿株。
会议纪要指出,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上,必须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应当在农牧业生产迫切需要,自然条件又有可能的地区,选定一批党政领导重视、林业机构健全、社队林场和专业队办的较好的县(旗)作为重点,先行一步,作出样板,带动整个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无论重点和一般地区,都要紧密结合群众当前生产、生活,先搞急需而又见效快的林种、树种。坚持由近及远,由易到难,有阵地地前进,促进农林牧副各业的发展,使这一地区人民逐步富裕起来。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林业政策,坚定不移地执行依靠社队集体造林为主,积极发展国营造林,并鼓励社员个人植树的方针。
会议纪要要求“三北”地区的工厂、矿山、机关、学校、部队、国营农牧场以及铁路、交通、水利等单位和部门,都应把建设防护林体系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实行科学造林、营林,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要加强林业科研、教育工作,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重要性。
会议纪要还把“三北”地区现有森林植被的保护,列为建设防护林体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确定祁连山、贺兰山、罗山、六盘山、子午岭、乔山、黄龙山和天山等林区为水源涵养林区。内蒙古潮格旗的天然梭梭林、克什克腾旗的红皮云杉林、哲里木盟大青沟珍贵阔叶林,新疆塔里木河中游的胡杨林为自然保护区。有关省区人民政府要制订水源涵养林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派入林区的远耕队和自流进住林区的人员,一律限期回归原单位,逾期不归者,查明情况分别处理。这些林区要设立公安派出所,配备森林警察,并根据需要,设立林业法庭。
会议纪要最后指出,搞好“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主要依靠各个省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这项工程的领导,切实作到:(一)把林业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检查和总结。各级政府要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防护林体系的建设情况;(二)主要领导干部亲自抓,并有热爱林业、懂得林业的领导干部具体分管;(三)广泛发动群众,组织各行各业大搞植树造林运动;(四)要深入调查研究,有计划地蹲点,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尊重专家和科技人员意见,坚持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五)要做出决定,并责成有关部门和单位,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真正给林业建设以必要的保证;(六)对于林业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要按照规定的权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认真解决好。各级林业部门(包括森工企业)都要在同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当好助手和参谋。


第2版()
专栏:

抓紧建设“绿色万里长城”
本报评论员
前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建设大型防护林体系。一年多来,建设“绿色万里长城”的这项工程,取得了一些成绩,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三北”防护林体系是绿化祖国、发展林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项重点工程。这个地区,多种原因造成缺少森林植被、生态失调的严重状况,风沙和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频繁。搞好这项建设,对于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地区的自然面貌和经济面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集体经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都将发挥重大作用,对加强民族团结和国防建设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三北”防护林工程浩大,国家能够用于这项建设的财力、物力却不可能很多。怎样把这项事业搞得快一些、好一些呢?关键是靠政策,靠落实党和国家的林业政策,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动员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力量,发扬我们人口多、劳力多的长处,适当地增加劳动积累,克服财力、物力不足的困难。要积极发展国营造林,更要坚决执行依靠集体造林为主的方针,同时提倡社员个人植树。“三北”地区荒山荒坡荒沙面积较大,对于社员植树,应当更放手一些。只要我们领导得好,组织措施得当,这样做不会有什么危险,过多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各地建设防护林,要因地制宜,从实际情况出发,搞好适当的部署。要在统筹安排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选定一批林业工作基础好的县(旗)先行一步,以便在重点地区首先形成一定规模的体系,带动整个地区的建设工作。县(旗)、社、队也要抓住重点,兼顾一般。要实行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四旁植树相结合,乔木、灌木、草相结合。先搞那些群众生产、生活急需而又见效快的林种树种。这样做,就能把我们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真正用在刀刃上。
要把规划设计和科学营林提到重要地位,提高设计和营林质量,改变过去设计脱离实际,造的林多,活的树少,成林更少的状况。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尊重科学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群众的意见,不断培养壮大林业科技队伍,加强技术普及和推广工作。总之,必须讲求科学,注重实效,坚决不搞违反科学、追求形式、忽视质量、劳民伤财的蠢事。
在大力开展造林的同时,要十分注意保护好现有的森林植被。“三北”地区历史上曾经是林茂草丰的好地方,现在不少地方已经成了“不毛之地”。这个沉痛的历史教训,应当很好记取。当前还有一些地方,毁林大于造林,沙化超过绿化。对于滥垦、滥牧、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的行为,无论是个人、集体,无论是机关、厂矿和部队,都必须严格制止。
长期以来,“三北”地区涌现出了一批林业建设好的县(旗)、社、队。他们的经验都证明,只要党委和政府领导得力,路线、方针、政策对头,有健全的林业机构和林业专业队伍,有步骤,有措施,带领群众坚韧不拔地苦干实干,几年就能初见成效。这些典型的先进经验应当因地制宜地大力推广。


第2版()
专栏:

安徽省太平县民主大队发展多种经营以保林业。这是社员们在栽培茉莉花。新华社记者 王呈选摄


第2版()
专栏:

任何地方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看不到这个客观现实,用一个模式去硬套各地的实际,必然适得其反。这是一些地方农业生产搞得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批判极左路线过程中,很多地方对此已有所醒悟,开始注意扬长弃短,努力发挥本地优势,生产面貌因之焕然一新。下面发表的几则消息,就反映了这种可喜的变化。
发挥优势,首先要了解本地的优势在哪里?这就需要认真调查研究,熟知本地情况,按照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找出发挥本地优势的有效办法来,更快地把农村经济搞活搞好。 编者
澄海县种春花生七万多亩
据新华社广州六月十四日电 广东省澄海县今年种植春花生七万多亩,成为广东省商品花生生产基地。
澄海县总耕地面积三十万亩左右,去年共种花生五万六千多亩。当时有的同志顾虑重重,认为在国家还没有减少澄海县粮食征购任务的情况下,花生种得太多,会影响粮食征购任务的完成和农民的口粮。但是实践的结果表明,情况并非如此。这个县去年粮食种植面积虽然减少百分之十二,但由于科学种田搞得好,单产比上一年增加,总产虽然略有减少,可是由于扩种了花生,仅交售给国家的四百四十多万斤花生油这一项就换购奖售粮二千九百万斤。相抵之后,全县粮食实际还比前年增加一千多万斤,同时,去年五万多亩花生比同样面积的水稻收入要增加五百多万元。
早在一九五五年,澄海县就是全国第一个粮食千斤县,也是广东省花生高产县。可是后来有的人认为澄海县人多地少,主张集中全力种粮食,搞自给性生产。农民多种花生,就受到指责。结果,造成十多年来农业生产徘徊不前,农民吃饭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去年他们分析了扩种花生的有利条件,认为全县有一部分沙质田,农民历来又有栽培花生的丰富经验。这就为扩种花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今年全县决定继续扩大花生种植面积。


第2版()
专栏:

嘉兴地区平湖、嘉兴、嘉善三县
发展山羊生产提供湖笔原料
据新华社杭州六月十六日电 浙江省嘉兴地区在平湖、嘉兴、嘉善三个县建立山羊生产基地,为制做出口湖笔提供更多的高档笔料毛。
湖笔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艺品,它与徽墨、宣纸、端砚齐名,为“文房四宝”之首。但是,由于山羊饲养量跟不上,影响了湖笔生产的发展。
去年八月,中共嘉兴地委确定在平湖、嘉兴、嘉善三个县建立山羊生产基地。在进行山羊生产基地的建设中,工业、农业、商业、外贸部门密切合作,相互支持。为了鼓励社员发展山羊生产,他们在这三个县对高档湖笔实行外贸收购价外补贴,根据羊毛质量的好坏,平均每头山羊补贴八元,外加化肥和饲料粮各十斤。外贸部门、制笔工厂、供销社之间还实行合同制,各负经济责任。


第2版()
专栏:

尚志县帽儿山和石头河子公社部分生产队
发挥当地优势种植“三梅”
据新华社哈尔滨六月十六日电 黑龙江省尚志县发挥当地优势,将帽儿山和石头河子公社的部分生产队建设成为草梅、树梅、紫梅的生产基地。今年新种植的三千多亩“三梅”秧苗长势良好,一片葱绿。
草梅和树梅、紫梅分别为蔷薇科的多年生草木植物和落叶半灌木。由“三梅”做原料酿成的金梅酒、香梅酒、紫梅酒,是尚志县一面坡酒厂的主要果酒产品,其中紫梅酒已被国家命名为优质产品,深受国内外欢迎。
这个县的帽儿山公社和石头河子公社位于山区,许多生产队土地瘠薄,不宜种植粮食作物,适于种植“三梅”。但是多年来这里的“三梅”生产一直处于半家植半野生的落后状况。
今年尚志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帽儿山和石头河子公社的部分生产队建设成为以种植“三梅”为主的生产基地,逐年扩大种植面积。省政府决定,这些生产队粮食种植面积减少以后,社员口粮和畜牧饲料不足部分由国家补差供应。这样做,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第2版()
专栏:

安远县建立多种经营基地
据新华社南昌六月十六日电 江西安远县利用自然优势,发展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
安远县位于赣南山区,这里森林资源丰富,每年木材砍伐量都在十万立方米左右,群众便利用枝丫杂木生产香菇,今年收获干香菇九万多斤。这里有很多草山草坡,牧草丰盛。各社队便利用这一优势,从外地引进奶山羊进行繁殖牧养。全县逐步建立起的五大多种经营生产基地是:用材林基地,油茶油桐基地,茶叶、水果基地,香菇基地,以奶山羊为主的草食牲畜基地。
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社员收入,去年全县平均每个农业人口比一九七八年增加收入十四元。
安远县集体经营的林牧副业生产,只要是能够联系产量计酬的项目,都分别实行包产到组、到户、到人的责任制;适合于个人搞的,就让社员个人经营。


第2版()
专栏:

治穷必须批极左
——访出席西藏自治区党委扩大会议的一些同志
中共中央对西藏工作的指示正在西藏各地传达落实。西藏怎样才能治穷致富呢?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访问了刚刚出席过西藏自治区党委扩大会议的一些同志。他们深有体会地说,西藏迟迟富裕不起来的病根子,就是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要治穷,要兴旺发达,就要进一步批判极左路线,认真执行党中央关于西藏建设的各项方针。
罗云起同志是昌都地区察雅县委第一书记,他谈了这个县十年浩劫中的沉痛教训。位于澜沧江畔的察雅县,自从一九五九年民主改革以后,群众有吃有穿,安居乐业。全县平均每人每年吃粮四百多斤,吃酥油十五斤左右,吃肉三十至五十斤。每人三年左右可添置一件皮袄或牟子衣(土制的氆氇衣)。除此之外,这个县每年还拿出二百来万斤粮食进行农牧交换,给国家提供一百多万斤商品粮。但是,从一九七一年办公社以来,生搬硬套内地农村的错误做法,全县粮食虽然有所增长,而群众的生活困苦,要靠国家救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罗云起激愤地说:极左路线把我们害苦了!西藏是从封建农奴制度下解放出来的,基本上没有商品生产,更无资本主义可言。但是那时候,这里也大批资本主义,甚至要从一块牛粪、一两酥油、一两羊毛里找路线,说什么资本主义每时每刻都从这里产生出来。为了上“纲要”单一抓粮食,全县五个农业区,农业比重占了百分之八十五,牧业只占百分之十左右。到一九七八年,全县粮食虽然比民主改革初期增长了二点四五倍,可是牧业生产却大大下降。总结过去的教训,要治穷就非批极左不可!
来自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张福干,是南木林县的县委书记。他的谈话很能说明问题。南木林县是日喀则地区的主要产粮区之一,群众除了搞农业生产外,历来有从事采集、编织、鞣皮等副业生产的习惯,生活比较富裕。但是,在“四人帮”横行时期,这些正当的副业生产统统被当作资本主义道路堵死了。结果,这个县粮食年年要国家供应,花钱也要国家救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解放思想,落实政策,恢复和发展各项副业生产。这样一来,大大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去年南木林县尽管灾害不断,但全县粮食仍比一九七八年增产百分之七,每人平均收入增加三十七元三角。张福干说:治穷没有巧,坚决砸烂极左的精神枷锁,大胆解放思想,认真落实党的政策,群众很快就会富裕起来。这是“吹糠见米”。
怎样才能治穷致富,让西藏尽快兴旺发达?这些出席自治区党委扩大会议的同志,已经有了共同的答案:思想解放,解放,再解放;政策放宽,放宽,再放宽。不少县委书记来拉萨前都曾研究和制订了放宽政策的工作规划。他们参加了区党委扩大会议之后,再也坐不住了,都在想着修改规划的事。大家表示,回去以后要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指示,千方百计让群众尽快富裕起来。
新华社记者 谢邦民 彭占魁 刘印生
(本报有删节)


第2版()
专栏:

广开门路 家家养鱼
冠山公社平均每户一年吃鱼三十七斤
本报讯 记者田流、张平力报道:广开门路,遍地是宝。江西省吉水县冠山公社利用塘、沟、溪多的有利条件,从前年起大力发展养鱼,只两年工夫,全公社已经平均每户一年吃上三十七斤鱼了。
冠山公社可以养鱼的水面达一千多亩。过去,人们认为山高水冷,从不养鱼。前几年,有一二户养了点鱼,受到“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批判,所以全公社空有那么多水面,长期没有养鱼。社员逢年过节要吃条鱼,还得跑到八十里以外的县城去买。党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的文件传达以后,公社党委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大力发展集体养鱼和社员家庭养鱼,并作出了几条规定:水库归大队养,大池塘归小队养,中池塘几户合养,小池塘独户养,谁养归谁。公社党委进行深入的思想动员和细致的组织工作,使全公社百分之七八十的社员养了鱼,绝大部分的水面被利用起来。当年就生产成鱼一万五千多斤,平均每户社员吃到十一斤鲜鱼。去年,公社党委进一步发动群众,家家户户都养了鱼。有的社员连盖房子时,挖泥巴挖出的水坑,也养上了鱼。这一年,全社成鱼产量一下子增长两倍多,平均每个社员有七斤鱼。
从养鱼这件事上,冠山公社的干部们悟出了一条道理:只要从实际出发,生产门路多得很。


第2版()
专栏:辽宁通讯

王逢寿和黄桃新品种
近些年来,在一些鲜果商店里,有时可以看到“黄露”和“丰黄”两种黄桃。这种桃肉黄如桔,肉质硬韧,色泽美,味道好,耐贮运。加工成罐头后,在色、味、香上超过了一些世界名牌罐头,畅销国内外。
同志,当你品尝色美味佳的黄桃时,可曾知道,这种桃的培育者——人称桃子大王的王逢寿,为了给祖国培育出可与世界名牌比美的桃子品种,曾经遭受过多大的磨难和曲折。
王逢寿今年五十七岁,现在是旅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他和爱人——在同一个研究室工作的技术员刘桂林,从一九五四年就开始搞桃子育种。当时我国主要栽培的是白桃和血桃,肉质软,色泽差,不耐贮运,不宜加工。王逢寿想,中国是桃子原产国,从汉代起桃子就作为我国的奇珍异宝,从丝绸之路传到伊朗和欧洲各国。而现在,连桃子罐头都进不了国际市场,这是桃子育种科技人员的最大耻辱。他下决心要培育出我国自己的优良品种来。
为了搜集桃子品种,他不惜走上五六十里路去采集。有时看见小孩吃大桃子,他就站在旁边,等候捡桃核。两年中,他走遍了旅大地区的沟沟岔岔,收集了旅大市所有的桃子品种。那些年,他早上一身露水,晚上一身汗水,常年都在桃园里进行艰苦细致的观察、分析、记录工作。经过十几年的辛勤努力,终于培育了一种新黄桃,在一九六八年五月举行的桃子加工会议上,被评为全国第一。
初步的成功,给了王逢寿巨大的鼓舞。他拟定了新的规划,决心向世界先进水平进军。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打击,接二连三地向他袭来。这年的六月,他被扣上了“反动学术权威”和其他“莫须有”的罪名,关进了“牛棚”。在“牛棚”的艰难岁月里,王逢寿仍然一心想着育种工作。他把育种规划和要求写成字条夹在饭盒里,由给他送饭的孩子秘密传给他妻子。他妻子也把自己在外面搞黄桃育种的进展情况,以同样方式告给他。为研究外国的育种经验,王逢寿让妻子把美国植物学家布尔班克的著作偷偷捎进“牛棚”,夜晚常常阅读到深夜。在“牛棚”的十个月,他利用一切休息时间,读完了布尔班克一百多万字的四本著作,并摘记了许多卡片。
从“牛棚”出来只几个月,王逢寿又被赶下乡插队落户。临走前,领导找他,他只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能允许他带点果树苗和种子。
一九七○年三月一日,王逢寿带着四百棵桃子苗和一小袋种子,和全家来到了复县八里大队第二生产队。队里分给他六分自留地,供他种菜吃。可是王逢寿和刘桂林全部栽上了桃子、樱桃、洋梨,在门前原有的一棵大桃树上竟嫁接了四十六个品种。就这样,他在农村的三年,桃子育种工作获得了重大突破,他经过反复试验,用毛樱桃作砧木初步培育出了独树一帜的矮化桃。
一九七三年初,农科所换了一位颇有见识的新所长,王逢寿和妻子刘桂林被第一批调回所,继续进行黄桃育种工作。这一年,五十岁的王逢寿有生以来第一次被评为所里的先进生产者。在这位所长任职的三年中,王逢寿搞的黄桃育种量达一千八百多棵,比以前十几年的总和还多,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期。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一九七五年下半年,学习朝农黑样板,农科所变成了农学院,王逢寿被压上沉重的教学任务,一个人担负着遗传学、育种学、生物统计学、栽培学四门课。工作时间没工夫研究黄桃,他就业余时间搞,这下惹怒了当时的院领导,撤销了他黄桃科研项目主持人的职务,没收了他的实验室钥匙,不准他再进实验室。但这并没有使他屈服,不让进实验室,他就偷着到桃园里去观察研究。
一九七七年八月,农科所恢复了,王逢寿重新肩负起黄桃育种工作。一九七八年,他带着新的研究成果,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其中“黄露桃”和“丰黄桃”获得科技成果奖。去年,他培育的黄桃又有三种崭露头角,几种主要指标超过了受奖的两种黄桃。
现在,王逢寿培育的黄桃已经遍布十几个省,一些地区开始大量加工出口。他老当益壮,决心在有生之年为祖国的桃子生产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作出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刘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