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5月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刻苦钻研技术 力争农业高产
黑龙江八五二农场四分场七队队长、下乡知青陆为民立志务农,作出贡献,获新长征突击手光荣称号
新华社哈尔滨电 新华社通讯员廖庆祯、宋恭谨,新华社记者王来喜报道: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四分场七队队长、北京下乡知识青年陆为民,扎根边疆,刻苦钻研农业技术,为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
陆为民出身在高级干部家庭。父亲是一九三六年入党的老干部。一九六八年七月,陆为民来到了北大荒。一九七二年,分配他搞农业技术工作。他为了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找来青年自学丛书,专心致志地学习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他还订阅了《农业科技通讯》、《国外科技动态》等杂志,并让父母寄来《农药手册》、《育种遗传》等几十本农业技术书籍。场里发下《作物栽培学》、《肥料》、《土壤》等农业院校的讲义,他更是如获珍宝。陆为民坚持早起晚睡,见缝插针,孜孜不倦地读着,记着。仅仅两年功夫,他就利用业余时间把农业院校的专业课程读完了。一九七八年初,全场对技术人员进行考试,他得了九十七分,全场第一。
陆为民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在厚厚的笔记本上列了几十个栏目,对全队的土地进行调查,建立土地档案。从一九七二年以来,他详尽地记载了历年农作物产量、品种差异、气候变化、施肥效果等数据,为队里总结生产经验,制订生产措施,提供了依据。
一九七八年三月,陆为民担任了副队长。秋天,七队大豆丰收。他来到晒场,组织职工冒着严寒,一遍又一遍地扬场出风,和粮食化验员一起严格检查大豆质量,努力提高大豆等级,使全队增加了收入。
一九七九年初,社会上刮起了一股知青返城风。陆为民坚定地表示:我不回城。有人问他:“你咋不想走呢?”他充满感情地说:“我来北大荒十年了,已经熟悉了农业生产。在这里,我是个有用的人。如果回城市,干啥都要从头学起。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呢?!”
陆为民的父亲一直鼓励他扎根北大荒。他父亲在一封信中写道:“当初给你起名叫为民,就是希望你处处从人民的利益出发,遇事多为人民着想,人民需要你在哪儿,你就在哪里干。只要你从人民的事业出发,下定了决心不回城,我们做父母的坚决支持你在农场干下去。”去年春节期间,陆为民回家探亲,父亲又再三叮嘱他:要真心在边疆干下去,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思想上要有长期吃苦的准备;二是要把家安在北大荒,找个农场姑娘恋爱结婚。春节过后,陆为民高高兴兴地返回了农场。春播前要实施化学除草,陆为民仔细翻阅有关技术资料,结合本队耕地土壤的特点,大胆减少了除草剂的施用量,不仅杀草效果好,还免除了药害,节省了费用。他又针对连年出现的干旱,跟大伙一块分析队里的情况,学习外单位的增产经验,决定扩大小麦中晚熟品种的播种面积,以便躲过威胁性最大的“卡脖旱”。这一招果然灵验,五千五百多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三百八十斤。这一年,全队盈利二十多万元,粮豆总产、小麦亩产、利润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为了表彰陆为民立志务农的革命精神和在建设边疆中作出的贡献,共青团中央授予他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的光荣称号。
现在,陆为民已和一个本地姑娘建立了真挚的爱情。他们决心共同战斗在北大荒,把一生献给祖国边疆,献给农业现代化的伟大事业。


第2版()
专栏:建议

如何夺取今年玉米丰收?
我国玉米播种面积近三亿亩,抓好玉米生产,对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有重要意义。
玉米是高产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居所有作物的首位。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玉米,多为间套复种,平均亩产仅三百七十五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各地玉米产量悬殊,高产社队玉米亩产七、八百斤,而低产区仅二、三百斤。由此可见,玉米增产的潜力是很大的。
(一)抓好播种关,确保一次全苗。多年来,我国主要玉米产区普遍存在缺苗断垄、密度不足的问题,每亩一般缺苗五、六百株。玉米和稻、麦不同,是依靠单株大穗夺高产的,缺一株就少二至三两。为此,首先要抓好播种关,确保每亩有适当苗数。今年春季,北方春玉米区气温偏低,要根据土壤温度掌握适期早播;套种玉米要重点抓好土壤墒情,确保出苗均匀;夏播麦茬玉米,因农时紧张要防止农活粗糙,并注意选择早熟高产品种。这些措施应结合贯彻生产责任制按地块落实到人。如果这项工作抓得好,每亩平均多种二百株,就可以多增产玉米四、五十斤,全国就可以增产一百多亿斤玉米。播种玉米要力求出苗整齐,做到一次全苗。如果一次不全苗怎么办?可采用营养钵育苗,在田头地边提早半个月育出一部分大苗。移钵补苗,简而易行。
(二)选择优良杂交种。玉米杂交种比普通品种增产百分之二十以上。去年各地大抓种子繁育,杂交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如果今年杂交种面积扩大百分之十,按每亩增产七十斤计,即可增产二十亿斤。各地选用杂交种时要注意因地制宜,避免遇到不良气候遭致严重减产。从外地引种杂交种,一定要经过试验、示范。
(三)增施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由于很多地方有“厚夏薄秋”和“玉米是粗粮”的片面认识,玉米施肥量普遍偏少,甚至无肥。加以我国当前生产的氮肥大部分是碳氨,容易挥发,利用率不到百分之四十。据测定,在夏季高温条件下,碳氨撒在地表,只要三天就损失百分之十。用碳氨做基肥深施或追肥时开沟覆土,比撒在地表每斤碳氨可多收玉米一斤半以上。
麦茬玉米因有底肥,追肥应在拔节和抽穗前。磷钾是玉米生长发育和高产不可缺少的两个要素,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增施磷钾肥。
(四)抓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玉米幼苗期主要是粘虫危害,后期主要是钻心虫危害,一般都要减产百分之十以上。对病虫的危害,不能麻痹大意。应加强预测预报工作,打好防治病虫害的主动仗。
(五)要充分估计今年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立足于抗灾夺丰收。我国东北春玉米区常发生春秋低温冷害;华北夏玉米区,间有“芽涝”和“秋涝”;西南丘陵玉米产区,伏旱是最大威胁。因此,做好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在制订计划时要选择和搭配品种,采用适宜的间套复种形式以及相应的排灌措施。
怎样保证措施实现?首先建议各玉米主要产区指定一位负责干部亲自抓,把玉米摆在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的关键位置,把上述增产关键措施贯彻到生产责任制中。各地还要组织农业科学家在关键阶段进行考察,提出建议和措施。
其次,及早做好夺取玉米高产的各项物质准备,如调运种子、准备肥料和农药,检查农业机具等。
中国农业科学院 佟屏亚


第2版()
专栏:编后

编后
在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军中,农村青年是一支最有朝气、最富有进取精神的可贵力量。我们在落实农村各项政策的时候,一定要把调动农村青年,包括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积极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要热情关怀农村男女青年的劳动和生活,包括学习、婚姻、文化娱乐生活等等,都要努力帮助他们去解决。农村党团组织要善于按照青年的特点,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对青年们进行思想教育,鼓励他们立志务农,为改变农村面貌、实现四化作贡献。建设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要依靠年青一代来完成。我们必须把农村青年的教育工作,放到重要的日程上来,切实抓紧抓好。


第2版()
专栏:

雷湖大队加强青年教育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鼓舞青年艰苦创业改变家乡面貌
新华社武汉电 湖北省江陵县雷湖大队党、团组织用本地的远景规划和艰苦奋斗传统教育青年,鼓舞青年们增强信心干四化,改变家乡面貌。
雷湖大队共有劳力一千三百多名,其中青年就有七百五十四名。雷湖自然条件较差,田多劳力少,常闹水灾,活路重,收入低,文化生活单调,以前不少青年不安心务农。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大队党支部制订了到一九八五年的发展规划,团支部把规划绘成图片、幻灯片,编成节目在青年中广泛进行宣传教育。有一部分青年对实现规划信心不大,团支部又引导青年开展“总结昨天,对比今天,展望明天”的讨论。经过对比教育,青年们增强了信心。但也有一些青年只想丰收,不想吃苦。为此,大队党、团支部又用本大队艰苦创业的历史教育青年。从一九七一年开始,组织四百多名青年,开进荒湖,在蒿草丛生的淤泥里奋战了四个冬春,垦田一千三百多亩。在荒湖垦田的战斗中,涌现出一批象童国清那样甘为建设新农村吃苦挑重担的青年。大队党、团支部就以这些艰苦创业的典型人物和事迹,举办展览,经常组织青年参观、学习。许多青年看了这些事迹后,深有感触地说:昨天的青年为我们的今天吃苦、流汗,我们也要为明天的青年着想,多吃苦,挑重担。前几年跑出去的青年,近两年来有十多人又回到了大队。
雷湖大队党、团组织还切实关心青年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前些年,全大队有二百七十多名青年不识字,大队党支部就利用农闲季节,分期分批地把他们集中起来脱产学文化。目前,已有二百一十多名青年摘掉了文盲帽子。对五十八名还未摘掉文盲帽子的,又为他们办了文化学习班,笔墨纸张由大队开支,工分由生产队照记。大队党、团支部还在各生产队办起了“青年之家”。现在,青年们紧张劳动一天之后,晚上可以到“青年之家”里看书、唱歌、下棋。
雷湖大队的青年们在改变家乡面貌的斗争中成长很快。去年全大队有三十四名青年入了团。大队团支部被团中央命名为“新长征突击队”。


第2版()
专栏:

万亩杉木林
河南省光山县认真落实林业政策,全县已建成十六个万亩杉木林基地,三个五千亩木本油料基地。这是文殊公社的杉木林场一角。
张新政摄(新华社稿)


第2版()
专栏:

树林里飞出一群“机”
本报讯 山东省平度县苏戈庄大队村西的河沿上,十四年前是一片黄沙,寸草不发。经过广大干部群众坚持长期植树造林,现在,千亩荒滩全部绿化。共栽植黑松四十万株,刺槐二万株,棉槐、腊条十万墩,板栗、苹果树一万多棵。一九七一年以来,每年可砍十万多斤松柴,二万多斤棉槐、腊条,还收有大量果品;去年,还采伐了四千多棵成材树。他们还建起了小砖窑,成立了条编组。利用自产松柴烧砖,用棉槐条加工成各种条制品出售。林副业总收入每年都不少于三万元,去年,达到四万多元。林副业的发展,改变了这个大队的贫困面貌,促进了农业机械化。一九七○年前的无“机”队现在已有拖拉机、柴油机、播种机、扶垄机、脱粒机、粉碎机、铡草机、碾米机等各种配套农机二十多部,基本实现了耕地、播种、灌溉、运输、粮食加工、饲料粉碎机械化。社员们高兴地说:这是从树林里飞出的一群“机”。


第2版()
专栏:

毁林种田吃亏 退耕走上正道
湖北罗田县归云山大队,是个山多、人多、田少的山区大队。前些年,在极左路线的干扰下,大队党支部不顾山区特点,主观地提出所谓“向‘荒山’进军”的口号,大搞毁林“开荒”。结果,不到几年工夫,将七千多亩用材林砍掉了百分之九十以上,使这个富裕大队,变成吃粮靠供应,油盐钱也难凑的穷大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使大队党支部对这段弯路开始有所认识,他们总结了前几年的教训,决定将各生产队准备秋播的二百亩坡地停止耕种还林,并规划逐步把已停耕的近三百亩毁林荒地,改种经济林;同时,将社员房前屋后的空地全部退归社员所有,靠山吃山、养好山。社员们高兴地说:“这是通向富裕的正道道啊!”
蔡绪伦 李建文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发展林业的一种责任制
我们在赣东北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婺源县的大潋大队实行着一种深受群众欢迎、有利于林业发展的责任制。
大潋大队大约有一千多亩油茶林,从一九六二年起就分块包到各户管理。按规定,老油茶林每年砍一次茅草,一亩记一至两个工;新油茶林,从造林算起,五年内每年垦复一次,一亩记五个工。各户管理油茶林所记的工,和农业工分一样纳入当年分配。但各户要保证所管理的油茶林有百分之九十五的成活率,达不到这个标准的适当扣减工分。油茶树长起来后,谁砍一棵罚款五元。油茶果成熟时,各生产队组织人力统一收摘。大队、生产队负责检查,保证奖罚制度兑现。实行这个办法以后,油茶山得到了比较好的垦复和培育管理。但是,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有人批判这种作法,说是搞资本主义。大队、生产队干部和大多数群众顶住了;只有小潋生产队没有顶住,结果这个生产队的油茶山遭到了破坏。其他各生产队的油茶林都长得郁郁葱葱,把一个个山头都覆盖起来了。一九七八年冬油茶丰收,全大队集体榨茶油三万六千多斤,茶油收入占全大队农副业总收入的百分之四十。去年不是大年,全大队也收了不少油茶子。前年冬天,大潋大队新造油茶林时,又把山场分到各户包造包管,头年开垦播种,每亩记工四十个,工分分两年纳入分配,以后每年的管理工都纳入当年分配。同时,这个大队还规定,新开的油茶林,头三年可以间种粮食、油料或豆类作物,收入归社员所有。这样一来,社员们的积极性更高了,一个冬天,全大队造了八百五十亩新油茶林。
我们在江西一些地区采访,看到有很多荒山没有绿化,甚至有些村庄附近的小山头也是光秃秃的。据一些基层干部说,主要原因是社员怕政策变,因而没有造林积极性。有些地方把零星荒山划归社员种树,规定谁种谁有,社员都不种;有的地方规定房前屋后可以适当扩大一点地盘给社员私人种树,有的社员也不敢种。他们说,种树是十年、二十年才有收入的事,谁能担保这么久不发生变化!大潋大队实行的这种责任制,就比较好地解决了群众怕造林得不到收益的顾虑,他们造林投的工,当年就可以分到东西。这样做,群众不仅愿意造林、管林,而且主动承担起保护林木生长的责任,促进了林业生产的发展。
本报记者 金凯 王达智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

干热风——冬麦后期的天灾
干热风,群众把它叫“火风”、“火南风”。它是冬麦生产后期,由干燥和高温综合影响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如连续三天左右有干热风,就会对小麦造成危害。这种高温干燥天气,是黄、淮地区干热风的主要类型。也有一种雨后暴热,使小麦“沤根”“腾死”的青干型干热风,它多发生在华北北部。在苏北和皖北地区,常发生一种冷干型干热风。这种干热风的气温不高,但有较大的西北或西南风。
小麦在灌浆到乳熟期,较为适宜的天气是:气温在二十至二十二度,相对湿度在百分之六十至八十。干热风却给小麦带来了高温和低湿,这就加剧了植株叶面的蒸腾,引起水份供求失调,招致受害。
干热风危害的轻重,除取决于它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外,还与下列因素有关:第一,春季雨水过多,使小麦扎根浅,苗嫩弱,抗御灾害能力差。第二,春季长期干旱,干热风危害也较重。一九七二年,就是由于长期干旱,豫中、豫北干旱严重地区,冬麦枯熟的竟达百分之六十左右。第三,雨后骤晴,接着出现高温低湿天气,危害也较重。小麦生长后期,最怕雨后刮西南风的暴热天气。第四,小麦播种期晚或生育期迟,干热风危害重。干热风出现的日期,一般在五月上旬到六月中旬,尤以五月下旬到六月上旬最多。
今年华北的冬麦,由于播种后干旱,苗弱小,三、四月份又多阴雨,麦根浅,生育期推迟,后期如遇干热风,可能会造成较重危害。
对干热风的防御办法,在农业耕作措施上,可采用抗害品种、深耕间作、增施基肥、适时早播以及巧浇麦黄水等。近年来,各地试验用化学药剂浸种或根外追肥,有一定效果。如用氯化钙浸种、闷种,在灌浆到乳熟期喷洒草木灰水、石油助长剂、磷酸二氢钾和硼砂(硼酸)溶液等,用以提高植株光合作用,增强植株吸水力,促进籽粒灌浆、早熟,对避开或减轻干热风危害有一定作用。
欧阳兴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

草木灰水可防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
河南省新乡县宋庄小麦土专家 戚久旺
去年冬季冷的早,开春后又出现低温;冬春积温少,气温不稳定,加上持续干旱,小麦成熟期可能推迟。
根据以上特点和以往的经验,五月份很可能出现严重干热风。麦熟愈后推,受干热风威胁就愈大。
我们宋庄大队每年都给小麦喷洒草木灰水。根据几年的对比测定结果表明,这样,能增加小麦叶片含水率,增强抗旱能力;能增加小麦植株内的含钾量,加快小麦灌浆速度,促使早熟,躲开干热风的威胁。由于喷洒草木灰水能增加千粒重两克左右,每亩还可增产小麦五十斤上下。
我们是在小麦起身拔节时期喷洒草木灰水。办法是,每亩取草木灰四至六斤,加水一百斤左右,浸泡半天,滤去灰渣,取澄清液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到麦苗上就行了。第一次喷洒后,间隔十天左右再喷洒一次即可。如果有条件,在小麦扬花后,喷洒一次磷酸二氢钾或石油助长剂,对防御小麦干热风效果更为明显。


第2版()
专栏:一事一议

“财神爷”为啥撂挑子?
河北省青县小牛庄大队第一生产队有个钉马掌小组,去年在十一个月中,共为集体增加纯收入五千五百多元,被称为一队的“财神爷”。可到了年底,“财神爷”却撂挑子不干了。这是为啥呢?
事情是这样的。去年二月,这个队有四个会钉马掌的社员,成立了一个钉马掌小组,同队里签订了经济合同,总收入的百分之八十五归集体,百分之十五归个人,队里给每人每天记一个标准工。五个月后,他们为集体增加收入二千四百五十多元,四人得款三百五十多元。队里嫌他们收入多,竟修改了合同,规定收入的百分之五归个人,记工不变。过了不久,队里又改章程,要每人每天向生产队交五元钱买一个工(去年这个队劳动日值九角钱)。这样,他们感到太不合理,就撂挑子了。
“财神爷”为啥撂挑子?这个问题值得人们想一想。
现在,我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要把农村经济搞活搞富,就要想方设法广开生产门路。把能工巧匠组织起来,恢复和发展传统的手工业,便是很好的“门路”之一。这既可以满足城乡市场的需要,又能够为集体和社员增加收入,对生产和生活都有利。小牛庄大队第一生产队一个四人的钉马掌小组,组成不到一年,就为集体盈利五千五百多元,这个“门路”就开得好,群众因此称他们为“财神爷”。
对于一些具有一定技术的手艺人,签订合同,规定计酬的标准,很有必要。关键是要体现多劳多得的政策,按他们的劳动技能和贡献大小,付给适当的报酬。钉马掌这门活路,走村串乡,十分辛苦。他们的劳动所得,稍高于队里的劳动日值,是合情合理的。再就其收入来看,头五个月,每人每天虽比队里的同等劳力多得六角钱(按劳动日值九角计算),交给集体的却有四元多。队里却嫌他们收入多,一再更改合同,压低报酬,以致钉马掌的社员多劳不能多得。显然,这是平均主义撵走了“财神爷”。
这件事再次证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只有靠党的政策来保护和调动。农村各级干部都应努力维护党的政策的严肃性,如果朝令夕改,必然失信于民,于生产不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