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5月31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华总理离东京前往名古屋访问
大平首相和大来外相到宾馆为华总理送行
据新华社东京五月三十日电 华国锋总理圆满地结束了在东京的访问日程,今天上午乘新干线“光七十一号”特快列车前往名古屋。
临行前,大平正芳首相和大来佐武郎外相来迎宾馆为华国锋送行,祝愿他旅途愉快,访问成功。
大平正芳对华国锋说:“阁下的访问取得了圆满的成果。通过这次访问,阁下对日本一定会留下美好的记忆。今后我们两国要更加紧密而频繁地进行接触和协商,要更加努力地进行合作。这不仅有利于日中两国,而且有助于亚洲、太平洋地区和世界的和平。”
华国锋说:“中日两国之间的信赖关系是很重要的。日本的舆论界也认为,我们的访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获得了圆满的成功。现在中日友好深入人心,对我们两国关系的美好发展,两国人民都是很高兴的。”
大平正芳还将两位总理在日本首相官邸合影的彩色照片赠送给华国锋。
华国锋表示欢迎大平正芳在他方便的时候再次访问中国。
日本政府首席接待官小川平四郎等陪同前往。中国驻日本大使符浩陪同华国锋一行前往名古屋访问。


第1版()
专栏:

胡耀邦、万里同志受中央委托到西藏进行考察
同西藏同志共商尽快提高西藏人民生活大计
新华社拉萨五月三十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万里,最近来到西藏进行考察,同西藏同志共商尽快提高西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大计。
胡耀邦、万里同志是五月二十二日来到西藏的。同他们先后一起前来考察的,还有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阿沛·阿旺晋美,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杨静仁,中央组织部副部长赵振清等。
党中央对西藏的工作十分关心。今年四月,中央书记处多次开会讨论西藏的工作。经党中央批准,下发了关于转发《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明确了建设西藏的任务和方针。为了研究和检查中央意见的贯彻执行情况,胡耀邦、万里等同志受党中央的委托,特地来到西藏进行考察。
胡耀邦、万里同志来到西藏后,连日召开各种座谈会,同正在参加自治区党委扩大会议的地、县委负责同志和基层干部以及上层爱国民主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详细询问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就西藏怎样由穷变富的问题交换了意见。他们还分别同自治区工业、财经、文化等部门和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的负责同志交谈,了解情况,一起探讨如何搞好西藏的工作。在此同时,他们还深入到水电站、学校、街道、商店、工厂和居民家庭中访问,进行实地考察。
胡耀邦、万里等同志和自治区党委一致认为,西藏和平解放二十九年来,在党中央领导下,推翻了封建农奴制,改变了西藏几千年来的落后面貌。自治区党委和各级党组织,带领全区人民、驻藏解放军,团结藏族爱国民主人士,建设西藏,保卫边疆,维护民族团结,捍卫祖国统一,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对于党的民族政策、经济政策、宗教政策、统战政策、干部政策等方面的严重破坏,西藏人民和全国其他地方的人民一样遭受了苦难。西藏人民的生活没有显著改善。对于这一状况,党中央深为关切。
为了落实中央提出的建设西藏的任务和方针,改变西藏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状况,胡耀邦、万里等同志在考察中,同西藏的同志一起提出,要同心同德地使西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比较快地提高起来,为建设一个团结、富裕、文明的新西藏而奋斗。他们指出:这是当前西藏工作的总目标。西藏的党、政、军和全体人民,尤其是共产党员,都要为这个目标努力奋斗,贡献力量。为了实现这个总目标,应该做好下列六件大事:
(一)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权利。
西藏自治区是一个相当特殊的大自治区,西藏有一百二十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没有民族区域自治,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大团结。所谓自治就是自主权。搞主观主义,爱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的做法是错误的。自治与自主权是密切结合的。这就是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这就是辩证法。没有充分的民族自治权,就没有各民族的大团结。一刀切,一个样,是主观主义的工作方法。毛主席说过,主观主义是党性不纯的表现,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大敌。不能取消统一领导下的自主权。要在统一领导下,实行充分的、独立的自主权。凡不符合西藏情况的可以不执行或者变通执行,不利于民族团结、不利于发展生产的,可以不执行。要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行使自治区的自主权利,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法规和条例,保护民族的自治权和民族的特殊利益。
(二)根据当前西藏自治区相当困难的情况,要坚决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大大减轻群众的负担。
当前,西藏最大的实际是和全国其他省、自治区相比,人民的生活水准差距大。根据这一情况,要大大减轻群众的负担。要确定在几年之内免除西藏人民的征购任务。征,肯定要免去;购,也不分配任务。取消一切形式的摊派任务。免去一切额外的、无偿的摊派任务。对农牧民的产品可以实行议购、换购,互相调剂,免除分配任务。对于议购换购,等价交换,相信广大农牧民是拥护这个政策的。这个政策可以促进农牧业的发展。
(三)要在所有的经济战线上,包括农、牧、林、财政、商业、手工业、交通等所有的经济战线上,实行特殊的、适合西藏的灵活政策,目的是为了较快地促进西藏经济的发展。
西藏面积占全国八分之一,资源是丰富的,自然条件基本上是好的。西藏没有什么纯农业区,一个是农牧区,一个是林牧区,一个是纯牧区,单单搞农业没有出路。要搞多种经营,搞农牧结合、林牧结合,搞手工业。政策要放宽,不要老想粮食,就是冬小麦、青稞。要根据当地群众的需要和自然条件,充分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要搞好各种形式的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政策,充分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农民愿意种什么就种什么,不要干涉。搞灵活政策,按实际办事,把干部和群众的手脚放开,屋前屋后种点瓜果、树木等,都是自己所有。生产队过大,不好管理,影响生产发展的,要适当缩小。自留地、自留畜要多发展一点,一户养几十只羊、几条牛。要发展副业、手工业,困难的,国家可贷款。不要怕富,农民富了,国家才能富。政策要放宽,放宽,再放宽。
(四)要把国家支援的大量经费,用到促进和发展农牧业生产,用到藏族人民日常生活的迫切需要上来。
国家给西藏的经费,比给其它省、区都要多。中央还将进一步增加给西藏的经费。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西藏是最优厚的了。这是正确的。这说明中央对西藏人民是很关怀的,很照顾的。过去由于经验不足,钱用得不得当,有的浪费很大。要总结经验教训。对国家支援的大批经费、物资、设备,自治区党委要认真讨论,要精打细算,统筹兼顾,要用得恰当,主要是要用在“一个发展,两个提高”上,也就是首先要用于搞好生产,发展西藏的经济,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西藏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要真正为西藏人民办几件好事。脑子里要有为藏族人民服务的观念,真正为人民办点好事。每年一定要为藏族人民办几件好事。
(五)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大力恢复和发展西藏的文化、教育、科学事业。
藏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西藏有世界闻名的藏族古文化,有很好的佛教经学,优美的音乐、舞蹈,还有藏医、藏戏等,这些都值得认真研究和发展。任何忽视和削弱西藏文化的思想都是错误的。对西藏的文化要好好继承和发扬。现在西藏的教育事业发展不好。要考虑西藏的特点,办大学、中学和小学教育。现在寺庙里的一些文物经典搞坏了,要认真保护、整理和研究。在西藏工作的汉族干部必须学习藏语、藏文。要把藏语藏文当成必修课,否则就脱离群众。热爱少数民族不是一句空话,要尊重藏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尊重藏族人民的历史文化。
(六)正确执行党的民族干部政策,要极大地加强藏、汉族干部的亲密团结。
进藏的汉族干部对西藏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是有贡献的,他们艰苦奋斗、勤勤恳恳,是有成绩的。但是,也有少数同志,有点不正之风。
这些不正之风是:一,违反民族政策,损害民族团结;二,利用职权,安插私人;三,闹派性,搞小圈子;四,不负责任,浪费国家和集体财产;五,搞特殊化,请客送礼。
二十九年来,培养和成长了一大批优秀的、能干的、能联系群众的藏族干部。这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最大胜利之一,也是汉族干部对藏族的帮助和贡献之一。汉族干部要为他们的成长表示高兴。党中央号召我们解放思想,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新情况,就是大批藏族干部已经成长起来了;新问题,就是让他们多挑担子。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毛主席、周总理就说,在西藏,藏族干部要占百分之六十,汉族干部占百分之四十。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最好两三年内使国家脱产干部中的藏族干部占三分之二以上。医生、教师、科研人员不受此限制,越多越好。在西藏工作的汉族干部完成了历史任务,走是光荣的。共产党员要执行命令,回去时,组织上要绝对负责安排。在西藏工作的汉族干部为西藏建设事业出了力,有些同志没有家,组织上不能不管。走的同志要站好最后一班岗。要有计划地回内地安排工作。这样做三方面都满意:党中央满意,汉族干部满意,藏族干部和人民满意。
明确提出上述六件大事,目的是为了在两三年内扭转西藏贫困的局面。五年到六年要超过历史上最好的生活水平,十年要使西藏有比较大的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胡耀邦、万里同志要求每个共产党员都要为这个目标而奋斗。他们说,我们共产党,就是要为西藏人民、为全国人民、为全世界人民谋福利、办好事,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他们衷心希望在大有作为的八十年代里,藏汉人民进一步加强团结,情同骨肉,永不分离。(附图片)
胡耀邦(右)、阿沛·阿旺晋美(右二)和阴法唐(左二)同西藏爱国人士亲切交谈。新华社稿


第1版()
专栏:

四川省电站设备制造公司的实践证明:
地方工业联产联营潜力大
组织九十多个工厂搞专业化协作,生产能力翻了一番
新华社编者按:搞专业化协作,改组工业,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采取自愿、互利的原则,必须走多种形式的联合的道路。四川省电站设备制造公司的经验是成功的,值得各地借鉴。
新华社成都五月三十日电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小水电现场会上,代表们赞扬四川省电站设备制造公司是“全国地方工业的一朵鲜花”。现在,这个公司的产品已行销国内十七个省、自治区。
这个公司从一九七八年四月成立以来,组织全省九十多个工厂按专业化协作的原则联合生产小水电成套设备,在不增加投资、设备和劳动力的情况下,使小水电设备的制造能力翻了一番。一九七九年生产能力已达二十五万千瓦,为用户提供了二十二万千瓦小水电成套设备。目前,单机容量在二万千瓦以下,电压在三万五千伏以下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设备,这个公司都能成套地生产和供应,而且产品质量优良,服务周到,深受用户欢迎。
在这个公司成立以前,四川省小水电设备的生产、供应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一方面,不少小水电站建起了厂房,却买不到设备,或者买到了,却是质次价高;另一方面,有些工厂生产的水电设备,型号、规格不对路,销不出去。针对这些问题,四川省革委会决定成立电站设备制造公司,组织省内九十多个工厂联合生产小型水电站的成套设备,并且负责产品的销售。这个公司采取的组织形式是,参加联合生产的企业,所有制关系不变,隶属关系不变,财务关系不变;公司只负责根据国家计划和市场的需要,安排成套设备的生产计划,并协助企业解决原材料、技术、测试手段等方面的困难,同时负责同用户签订合同,销售电站成套设备。这样,在“三不改变”的原则下,组织联合生产、联合经营,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挖掘了企业的潜力,使产销也衔接起来了。在公司的组织和指导下,各厂的生产减少了盲目性,产品适销对路;用户要购买小电站成套设备或配件,只要找到这个公司或给这个公司发一个电报、写一封信,就能买到,再也不必派出采购员“满天飞”了。


第1版()
专栏:

在组织专业化协作、探索联合经营方面
四川省电站设备制造公司取得经验
据新华社成都五月三十日电 四川省电站设备制造公司从一九七八年四月成立以来,在组织专业化协作、探索联合经营的途径等方面,创造了成功的经验。最近,四川省有关领导部门介绍了这个公司的经验。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一)按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工业、组织专业公司,要从实际出发,按照自愿互利和经济合理的原则,积极稳妥地进行,不搞“一刀切”。由四川省电站设备制造公司组织起来实行联合经营的九十五个工厂,有六十四个属于全民所有制,三十一个属于集体所有制,它们分布在省内十个地区和市的八个行业、部门。公司成立以后,企业的所有制关系不变,隶属关系不变,财务关系不变。公司没有把集体所有制企业改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没有把地、县属的企业划归公司直接领导;没有把不同行业的企业纳入公司统一管辖,而是充分照顾企业和地方的利益。因此,这些企业和地方都乐意参加专业化协作,并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二)组织专业公司的形式不拘一格。四川省电站设备制造公司认为,一切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向前发展。凡是有利于调动企业积极性,搞活经济,发展生产,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的专业公司,都是有广阔发展前途的。公司的组织形式,应该不拘一格,多种多样。哪种形式经济效果好,受到各方面欢迎,就采用哪种形式。
(三)要培养一支具有专业知识,精明强干的骨干队伍。四川省电站设备制造公司共有职工二十人,其中百分之七十是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他们能够比较好地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比较准确地掌握有关技术发展、情报信息和市场需求的动向及趋势,及时地给企业以指导。他们还积极帮助企业搞好产品的质量升级和更新换代,使产品逐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要。


第1版()
专栏:

全力以赴夺取秋季丰收
本报评论员
我国广大农村相继进入繁忙的夏
收季节,农业战线面临的任务是:在确保夏收的同时,鼓足干劲,全力以赴,抓紧有利时机,夺取秋季大增产。
随着农村经济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贯彻,农村的大好形势继续发展,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入春以来,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地进行抗灾斗争,较好地完成了春播粮食作物任务,棉花种得比前几年好,长期忽视大豆、花生等经济作物的状况有所改变;农村社队企业在调整中不断壮大;林牧副渔各业都有发展。
但是,目前农业生产上存在的问题还不少,下半年的任务很艰巨。去年秋冬播种以后,干旱、霜冻、低温、阴雨等自然灾害频繁,预计不少地方夏收作物可能不同程度地减产,春播作物和早稻生产也受到影响。我们必须力争秋收作物大增产,才能保证全年生产任务的完成。
我国秋季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年粮食生产的三分之二;棉、油、糖等各项经济作物,秋收的比重更大。在今年夏季粮油可能减产的情况下,夺取秋收作物增产,对保证完成全年农业生产任务,促进国民经济调整的顺利进行,以及改善人民生活都有重大意义。这是一个影响全局的问题。各级领导应从这个全局出发,把夺取秋季增产作为中心,认真部署下半年的农村工作。
组织秋季生产活动,一定要分清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力量。首先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把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作物抓好。一年多来,各地积极稳步地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因地制宜地恢复和发展林牧副渔业生产,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扬长避短,发掘潜力,这是完全必要的。但应看到,我国目前的粮食状况,还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高速度发展粮食生产仍然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决不能因为连续两年丰收,就放松和削弱对粮食生产的领导。
提高单产是我国农业增产的主要途径。夺取今年秋季增产,要在这方面狠下功夫。在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过程中,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会有增有减,播种面积增加或减少的作物,都要努力提高单产。经济作物的恢复和发展,将使粮食种植面积比过去有所减少,提高各种粮食作物的单产,更应作为秋粮增产的主攻方向。对于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也要在适当增加面积的同时,大力提高单产。我国人口多耕地少,播种面积的扩大总归有限,提高单产的潜力则很大。山东省烟台地区,秋粮面积减少了,由于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十年间亩产提高了二百多斤,总产由三十六亿五千多万斤,增加到五十二亿六千多万斤。
夺取秋收作物丰收,必须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突出抓好几项关键措施,当前特别要抓好早播早管、细管和合理密植等重要环节。由于今春气温低,夏收季节推迟,早稻和早秋作物生长缓慢,给晚秋作物适时播种带来了很多困难。要采取套种、抢种等办法,力争早种早栽,实行早管、细管,促进作物早发快长,充分利用有效积温,避免或减轻后期低温早霜的危害。过去,秋作物常常播种偏稀,影响产量,应当适当增加密度,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这些措施大都简便易行,不需增加多少投资就能收到增产效果。
在秋收作物生长过程中,必须坚持不懈地搞好防灾抗灾工作。据预报,下半年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仍然不少,一定要引起高度警惕,早作准备。各地建立起来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在生产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夺取今年秋季增产,要继续紧紧抓住这一条,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这是把各项增产措施真正落实到人、落实到田块的组织保证。目前全国秋季作物正处在管理初期和播种准备阶段,只要我们不失时机地抓好各个生产环节,就能夺取秋季丰收。


返回顶部